范文 > 工作总结 > 乡镇城乡统筹工作总结1500字 > 导航 >

乡镇城乡统筹工作总结1500字,2024乡镇城乡统筹工作总结1500字大全

乡镇城乡统筹工作总结1500字

为贯彻落实区委十届二次全会精神,突出城乡统筹,动员全镇上下进一步改变镇村面貌,改善群众生活质量,现结合五甲实际,特制订如下工作方案。

一、 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以更大的手笔、更大的力度,统筹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推动五甲镇村基础设施功能更加完善、群众生活质量更加优越、镇村发展更加协调。

二、组织机构

为推动城乡统筹工作有效开展,成立工作组。

组 长:

副组长:

工作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成员如下:

主 任:

成 员:

三、工作目标

(一)镇区发展聚人气

1、完成人民路北延工程,同时调整好规划,让农民到镇区居住。

2、实施镇区道路提标升级工程,确保道路平畅。

(二)惠农建设利民生

1、新建农村桥梁16座,修建车口9座,修建防渗渠道21公里,整治河塘46万立方。

2、积极组织农民参加区镇两级专业培训,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

3、实施农村环境整治工程。

(三)农村集居社区化

1、加大对村居违章建筑处罚力度,逐步推进集中居住。

2、新建农村水泥公路20公里,基本实现组组通。

3、农村集居点搞一试点,土地流转30亩,实施三通一平,基础设施基本到位。

4、调整完善农

农民道路管养体制,解决管养难、管养不到位的难题。

(四)项目集聚增收入

1、推进标准厂房建设,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查看全文>>>

统筹城乡发展工作重点

20xx年,**乡统筹城乡发展工作要按照全县“一城六镇”统筹城乡发展示范区的总体要求,以城郊型**社区、远郊型麻池社区、产业型东沟社区为重点,精心实施全乡“2366”工作计划,创新体制机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大产业开发力度,加快土地流转步伐,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努力创建全县“一城六镇”统筹城乡发展先行者。主要做好: 一、牢固树立一个理念。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意识,树立“宽容失败,鼓励创新”这一理念,做好**、麻池、东沟三个社区统筹城乡发展试点工作,加快统筹城乡发展步伐。 二、力争实现一个目标。就是争创全县“一城六镇”统筹城乡发展示范区先行者。 三、全力创建三个示范点 1、创建麻池远郊型社区统筹城乡发展示范点。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总体思路,从产业开发,农民身份转换,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入手,以组建农村专业合作社为基础,以土地流转为核心,走出一条塌陷区群众统筹城乡发展的新路子。重点抓好四个项目:一是组建万亩核桃林场。借鉴川渝地区先进经验,以成立农村专业合作社为动力,以土地流转、产权改革为抓手,投资260万元,新植核桃20xx亩,补植8000亩,建成东至东沟社区堡子梁,西至麻池社区大庄1.1万亩高密度优质核桃果园。按照“社区+专业合作社+林场”的模式及管理果园化、流转集约化、运作企业化的要求,打造新型统筹城乡发展远郊社区示范企业。二是建设麻池社区农民公寓。抢抓全县建设农民公寓这一机遇,投资2200万元,修建5栋6层150套经济适用型住房,对麻池社区愿意进城居住的150户群众统一规划安置,进一步转换农民身份,实现农民变市民,加大农民创业技能的培训,解决进城农民就业难的问题。三是启动麻池新村三期工程建设。对麻池社区大庄、麻池、白草咀、老庄、蔡家庄5个居民小组采矿塌陷区农户的房屋和耕地补偿费进行评估。在麻池新村规划建设用地120亩,组织实施麻池新村三期工程,妥善安置麻池社区大庄、麻池、白草咀、老庄、蔡家庄5个居民小组愿意就地安置的100多户塌陷区群众,配套开展农民培训工程,实现麻池社区农民的“大集中、大统筹”。四是开展土地流转工作。以麻池社区为核心,在**、麻池、东沟3个社区作开展土地流转工作,大力发展农业产业,采取转包、互换、入股、出租、转让等多种形式,建成**、麻池、东沟3个千亩土地流转示范点,共流转土地1.2万亩,促使农村50%以上的劳动力脱离土地从事二、 查看全文>>>

县城乡统筹办公室年终工作总结

一年来,全旗城乡统筹工作在旗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践行科学发展观,深入实施“城乡统筹、集约发展”战略,秉承“以人为本,建设绿色”发展理念,坚定不移走生态文明之路,构筑生态型产业体系,以“一流转、两转变、三大保障机制”为具体举措,推进“大集中、小集聚”,努力形成产业发展城乡联动、基础设施城乡配套、公共服务城乡共享、社会保障城乡同质化全覆盖新格局,开创了全域乌审跨越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崭新局面。 一、工作进展情况 (一)“三个集中” 坚持用全域乌审发展理念,统筹资源、人口、生产力布局,加速工业向园区、人口向城镇和工矿区、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步伐,构建新型城乡形态。 1、工业向园区集中。积极响应沿黄沿线经济带战略的安排部署,大力推进乌审召化工项目区、图克项目区、纳林河矿区集中集约发展,推动苏里格开发区产业转型发展,坚定不移走工业集中发展的路子。提升产业层次,发挥煤炭、天然气互补优势,培育发展洁净煤业、新能源和化工高端产业,打造以能源化工为主的新型化工产业集群。全旗亿元以上工业项目达到66项,天然气产能达到187亿立方米、化工产能达到225万吨,天然气化工产业进入全国县域产业集群竞争力百强。 2、人口向城镇和工矿区集中。加快“一流转、两转变”(农村牧区土地使用权、承包权流转;农牧民身份的转变和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建立健全“三大保障机制”(以“四权四制”为基础的民主保障机制,以农村牧区土地为主要生产资料所有权、经营权依法流转的保障机制,确保农牧民收入可持续增长的长效保障机制),推动农村牧区人口和劳动力向城镇、工矿区及二、三产业转移的“大集中”。全面加快农村牧区人口转移步伐,年内转移农牧区富余劳动力5000人,嘎鲁图镇、图克镇、乌审召镇三个移民小区续建工程全部完工并投入使用,免费对18—48周岁农牧民进行职业技能培训894人次,实现就业768人。水源地农牧民转移安置方案出台。 3、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推动农牧业和农牧区向具备发展现代农牧业的区域收缩,集中打造无定河流域现代农牧业产业带。全面开展农村牧区产权制度改革,引导农牧民土地草牧场资源资产化、资产资本化、资本股份化,通过入股、出租、互换等方式,联户组建合作社,抱团发展新型经济组织;依法转包农牧业公司,发展公司化农牧业;依法转包经营大户,培育现代农(牧)场主,推动规模经营,实现由分散家庭 查看全文>>>

本次统筹城乡工作培训,成都的学习以参观为主,虽然多次参观,但仍然令人印象深刻,体味良多,既是启发又是激励,增强了对统筹工作紧迫感和信心。总的来说,有以下几点收获:

一是统筹城乡工作形势越来越好,大家认识越来越到位,思路越来越清晰,莲~山 课件紧迫感和使命感越来越强,统筹城乡发展改革的大环境大格局已经形成,学员们普遍对改革的信心慢慢增强了。统筹城乡改革,人是第一因素,这第一因素中,领导是关键。大家相信,一个地方,只要是具备调配相关资源的能力,党政主要领导抓统筹改革,改革效应和效果都会相当好。只要凝心尽力,上下同心,三军用命,短期内都会做出很好的成绩而不会出现什么问题,成都就是这样的一个成功的例子。

二是公民社会基层治理越来越成为当前统筹城乡改革工作的一个重点。农村社区建设是农村社会结构重建的基石,也是统筹城乡改革成果的载体和平台。农村基层治理不仅是构建农村基层民主的探索和尝试,反过来也是促进上级行政主体进行自我教育,转变根深蒂固的重城轻乡的二元思维方式,真正以统筹城乡的方式来思考和推进当前工作,最终实现真正的城乡统筹改革的目标和模式。比如,在村一级设立议事会和监事会,既可以规范村级治理,也可以开启农村民主意识,最主要的是反过来促进我们政府反思原来的农村工作方法,尊重农村的资源属性和农民选择发展的权利,这是统筹城乡的真正要义。

三是未来的统筹城乡工作当重视已经出现的一些苗头和倾向。我发现当统筹城乡发展改革工作达到一定程度,已经暴露出来一个严重问题,即通过改革农民得到住房和一定的生活保障,但是他们失去了发展的机会和选择劳动的权力,房子居住区建得漂亮,但在自己门前晒太阳的多,在社区闲聚的人多,聚集打麻将的人多,多数人年纪轻轻休闲在家,高不成低不就,失去了自己的位置,抱怨不断,不能自拔,聚众生事,甚至滋生社会稳定问题。这是改革中需要特别关注的一个现象,即如何在温饱之后解决老百姓的发展的需求和劳动的需要,这不是什么经济上算帐的问题,哪怕统筹城乡改革经济上给农民解决得再好,但是农民的意愿和选择的权力将变得更为重要。因此,我们需要在基层民主治理的基础上,对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的劳动权利作出一些因地制宜的制度安排,给村社集体、甚至社区和老百姓个人一定的发展空间,而不是离土断根穷尽资源。

查看全文>>>
城乡统筹环境同治三年行动工作总结三年来,围绕“建设红色源头,打造幸福边城”目标,我镇深入实施“经济强镇、文化立镇、旅游兴镇、边贸富镇”战略,努力建设湘赣边界商贸中心,致力打造全国历史文化名镇。近年来,我镇坚持“四个结合”,着力实施“1234”环境整治工程,深入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城乡面貌大幅改观。我们的主要做法是:一、坚持政府主导与群众主体相结合,明确一个目标**镇是秋收起义会师圣地,“红色”是我镇的形象和品牌。同时,**镇位于湘赣边界,自然环境优美,“绿色”是我镇的资源和优势。结合这两大特色,我们提出了“建设红边城,染绿湘赣边”的环境整治目标,并努力将全镇思想统一到这一目标上来。1.强化领导,凝聚干部共识。长期以来,我镇不仅将环境整治工作当作改善人居环境的惠民工程来抓,更当作检验干部队伍的作风工程来抓,成立了城乡统筹环境同治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对全镇环境治理工作进行统筹协调、综合调度和指导督查;各站办所、企事业单位、村(社区)均建立了完整的工作体系和责任网络,下发了《**镇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实施方案》,切实将全镇广大干部的思想认识统一到环境治理工作上来。2.阵地前移,广泛发动群众。开展环境治理工作,人民群众是主体。我们积极利用村级广播每日进行播报,发动群众自发进行卫生保洁;市直驻文单位及镇政府内部站办所每月开展部门共创共建“文明卫生社区”活动;编发《美丽文市幸福家园——城乡统筹环境同治工作手册》、《农户“庭院三包”责任牌》等资料30000余份,调动群众参与环境治理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广大群众从“要我治理”转变为“我要治理”,形成“党政齐动员、社会齐参与、人民齐动手”的良好氛围。二、坚持环境整治与城镇建设相结合,实现“两个提升”环境整治是为了巩固城镇建设成果。明确了这一理念,才能避免“城镇建设先污染、环境卫生后治理、治理之后再污染”的“怪圈”。在城镇建设和管理中,我们坚持建管并重,实现城镇发展和承载能力的双提升1.科学规划,提升发展势头。按照“一轴两带三区”的城镇总体规划,核心景区——秋收起义纪念园建筑规划设计方案进行了多次优化,着力体现“红色主题”与“绿色建筑”相融合的理念。红色旅游干线荷文公路启动建设后,我镇还将策划编制对接江西明月山、井冈山等景区的宜文红色精品旅游线路,以两条红色旅游线路的无缝对接,逐步将**打造成为湘东红色旅游的“终点站”和湘赣跨省旅游 查看全文>>>

一直以来我们兢兢业业,新的工作任务马上到来了,工作总结可以安排上了,总结是把一个时间段的工作等表现情况加以回顾和分析的一种书面材料,作总结可以清晰地发现自己的不足与缺点。工作总结究竟要怎么写才合适呢?经过收集,范文资讯网小编整理了乡镇环保工作总结范文,希望你能从中找到有用的内容!

乡镇环保工作总结范文(篇1)

20xx上半年,我乡生态环保工作在上级环保部门支持和指导下,在乡党委政府的精心组织下,各部门单位高度重视,建立了“党委领导、政府组织、部门协调、群众参与”的工作机制,通过艰苦努力,我乡环保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回顾上半年的环保工作,我们主要抓了以下几个方面:

一、提高认识,强化宣传

一是召开会议进行宣传,乡党委召开了党政联席会议,在分析我乡环境保护工作现状的同时,认真学习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政策文件,增强大家的环保认识,在此基础上,召开了全乡各村委会负责人,乡属各企业事业单位企业负责人会议。二是利用标语、广播、书画展等多种形式进行宣传,三是通过印发宣传资料进行宣传。

二、领导重视,机制健全

为确保全乡生态环保工作扎实有效开展,乡党委政府十分重视,一是结合本乡实际,制定了《20xx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计划》,对今年环保工作的任务和要求进行明确。二是健全班子。乡成立由乡长为组长,纪委书记为副组长的领导小组。各村以村主任、组长为主成立村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小组,从上到下形成了较健全的管理网络。三是明确职责,根据上级要求和今年全乡环保工作任务,在明确分工的同时,坚持实行目标管理,狠抓落实,分别与有关负责人签订了目标责任状,并严格考核,使环保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三、注重实效,狠抓落实

桥边村是乡政府所在地,由于无专人清扫街道垃圾,无定点存放和处置垃圾的场地,整个街道卫生处于脏乱差的状态,严重影响乡容乡貌和居民生产生活。为了整治好街道及居民生活区环境卫生,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由乡党委、政府牵头,乡人居环境综合治理办具体负责,首次在桥边村成立了环卫工作站,县政府出资1台流动垃圾车,并聘请了3人专门负责打扫、清运垃圾。至此桥边村街道脏乱差现象彻底改观。

四、夯实基础,把好关口

半年来,我们确立了从源头抓起,从基础抓起的指导思想,在对全乡环保工作进行调查的基础上,坚持把好“关”,一是把好项目审批关。近年来,我乡突出项目建设,大力开展招商引资活动,个体私营工业得到了迅猛发展

查看全文>>>

岁月匆匆,时光流转,工作即将步入一个崭新的篇章。此时就可以总结一下自己这一阶段的工作情况。总结就是把一个时段的学习、工作或其完成情况进行全面系统的总结,作总结可以帮助我们客观的认识自身的不足。如何在工作总结中全面地认识自己呢?或许"乡镇林业工作总结范文"是你正在寻找的内容,还请多多关注我们网站!

乡镇林业工作总结范文 篇1

2018年我县林业产业工作,在上级主管部门及局领导的带领下,在各乡镇的大力配合下,基本完成了全年林业产业工作任务,林业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实现林业总产值15.45亿元,同比增长14.3%,一产4.07亿元,二产6.6亿元,三产4.78亿元。农民人均林业收入2461元。现简要汇报如下:

一、林业产业发展情况

(一)第一产业

新建木竹原料林5.7万亩,特色经济林3000亩,竹林丰产经营5000亩。林下黄柏种植300亩,林下山葵种植2000亩,林下中茶1500亩。林下养鸡出栏58万只,牛出栏7000只。

(二)第二产业

和神竹木地板加工生产线基本建成;蓝天竹业有限公司120万平方米的重竹地板生产线也开工建设;2018年3月与广乐食品有限公司初步达成共识,其竹笋加工项目进入企业选址阶段;完成了《xx县竹产业加工园规划》。

人造板产量2.65万立方米,竹笋加工210吨,森林蔬菜加工490吨。

(三)第三产业

(1)森林旅游大65万人次。

(2)森林生态旅游发展

依托二郎山国家森林公园大力发展的森林旅游观光业。走一条林业产业与生态旅游相结合的发展道路。森林生态旅游已经成为xx县县域经济中的一项支柱产业,目前正重点打造二郎山国家森林公园,将二郎山国家森林公园建设成为aaaa级旅游区。本年完成了二郎山国家森林公园灾后恢复重建项目,喇叭河风景区基础设施建设及景点打造初步完成。

(3)森林人家申报

根据雅林发[2018]126号文件,完成了10家“森林人家”的申报认定工作。

(四)林区公路建设:80公里,辐射木竹林面积5万亩。

二、林业产业化经营存在问题?

(一)林业产业化总体水平较低,竞争力不强。由于我县林业产业发展起步较晚,规模较小,优势产业还未全面形成。一是林业产业粗放经营现象普遍存在,“低、小、散”状况明显,集约化水平较低,总体效益不高。林业产业结构不合理,缺乏统一规划,产业发展随着市场供求变化波动较大,优势产业少,产业链不长,产业竞争力不强。二是

查看全文>>>

11月18至20日,镇委组织x畈、xx、xx岗、x溪、x河等村委会主要负责人一行到x市“城乡统筹试点村”参观学习。短短两天时间,我们一行人实地看、现场听,通过观摩鄂州市石榴红村迁户腾地、慈湖村千亩大棚蔬菜基地、东西湖蔡家社区便民服务中心等示范点,感触鲜活、感受启迪、感思深刻。

这次参观的几个地方尤其是石榴红村和慈湖村两个示范点,其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与x村较为相似。鄂州归来,我们想什么?扪心自问,与鄂州市“城乡统筹试点村”比,我们既不缺便利的区位优势和道路交通、也不缺项目带动和政策扶持,我们最欠缺的就是解放思想,加速发展。参观鄂州,我们学得什么“真经”?所到之处,我们看到了石榴红村统一建设居民点、腾出大片闲置的宅基地、规模租赁给企业助农增收,也看到了慈湖村依靠科技、叫响品牌、大手笔建起千亩大棚蔬菜基地带领村民致富。纵观他们的做法,留给我们最大的启示就是:结合实际,大胆探索,勇闯新路。鄂州归来,我们又该做什么?在xx镇入围全省88个新农村试点镇、宜都“2号工业园区”招商引资企业相继落户x村等系列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目前,我们x村“两委班子”的回答是:不负重托、增强紧迫感责任感,聚精会神、壮大产业强村富民。

一、“光荣”产业组团闯市场

x村是远近闻名的扫帚洗把专业村。30年前,一个偶然的机会,村民艾圣良在宜昌捡渣粪时“偷偷摸摸”试着扎扫帚挣点家用,他由此成为全村第一个楼房户。如今,老x村仍有数百名村民常年从事扫帚洗把专业加工,每年创造800多万元劳务收入。

随着“2号工业园区”招商引资步伐加快,老x村许多失地农民又“重操旧业”。但“散兵游勇”的单打独斗难以拓展、拓宽、占领市场。为此,我们村委会正着手建立一个“扫帚洗把销售服务中心”,挑选2-3名扫帚洗把销售能人组成,统一收购、统一销售、统一服务,让“光荣”产业重创辉煌。

二、“饭碗”产业借势走新路

建好一个示范园。我们村柑桔种植面积4480余亩,受益面积3800亩,年产柑桔过万吨,为农民收入主要来源。今年,借助上级农业综合开发政策扶持,我们投资30万元、从年初开始,在“胡家大坝”老果园进行示范园改造,上半年已有28个农户完成“密改稀”105.6亩。

中熟落果后,我们积极向群众宣传“改造1亩老桔园政府补贴500元”的奖补政策,动员尚未“密改稀”的农户按亩平40株标准间伐。同时采取布杀虫灯、挂粘虫板、安装太阳能频振式杀虫灯等病虫

查看全文>>>
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必须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始终把着力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作为加快推进现代化的重大战略。”统筹发展城乡,对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一、把统筹城乡产业发展作为首要任务 坚持以工业化带动农业产业化,既要统筹规划全县的产业布局,又要突出城乡各自的资源优势和特色产业,把农民的持续增收建立在产业发展的基础上。按照“一村、一镇一业、规模成片”的要求,制定农业产业发展规划,调整产业结构,强化特色产业支撑作用,建设产业基地,发展高效农业,着力建设现代化农业体系,推动农业发展升级。围绕特色产业,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延伸产业链条。发展专业合作组织,完善流通体系,切实提高农民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和进入市场组织化程度,增强农产品适应市场的能力。充分利用本地资源,大力发展农村旅游业,扶持开发农家乐项目,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二、把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摆在突出位置 基础设施落后是导致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缓慢、城乡差距进一步拉大的重要原因,是当前制约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要进一步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城市长远发展规划,加快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向农村的延伸。下大力气建设完善农村公路、桥梁、供电、饮水等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加大对中低产田的改造力度,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三、把统筹城乡建设规划作为基础工程 为确保新农村建设科学有序,必须规划先行,以科学完善的规划为指导,减少村镇建设的盲目性、随意性,提升建设水平,改善村民生活环境。立足城乡一体化发展,做好城乡建设规划。着眼于推进农村城镇化,将城市规划理念引入乡村建设,编制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村庄布局规划和村庄整建规划。依据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要求,积极引导农村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工业向发展带集中、农民向城镇集中,高水平地科学谋划农村发展的经济、社会、环境、建设等布局和实现途径。进一步优化村庄布局,利用新一轮土地总体规划调整的有利时机,盘活村庄建设用地,尽可能将村庄建设的留用地留出来、调整好。 四、把统筹城乡社会事业发展作为关键环节 与城市相比,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滞后问题相当突出,统筹城乡发展必须突出抓好发展农村社会事业。一是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整合优化城乡教育资源,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二是加强农村文化建设,促进城乡文化资源共享;三是 查看全文>>>

关于统筹城乡发展个人工作心得

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必须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始终把着力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作为加快推进现代化的重大战略。”统筹发展城乡,对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一、把统筹城乡产业发展作为首要任务

坚持以工业化带动农业产业化,既要统筹规划全县的产业布局,又要突出城乡各自的资源优势和特色产业,把农民的持续增收建立在产业发展的基础上。按照“一村一品、一镇一业、规模成片”的要求,制定农业产业发展规划,调整产业结构,强化特色产业支撑作用,建设产业基地,发展高效农业,着力建设现代化农业体系,推动农业发展升级。围绕特色产业,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延伸产业链条。发展专业合作组织,完善流通体系,切实提高农民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和进入市场组织化程度,增强农产品适应市场的能力。充分利用本地资源,大力发展农村旅游业,扶持开发农家乐项目,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二、把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摆在突出位置

基础设施落后是导致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缓慢、城乡差距进一步拉大的重要原因,是当前制约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要进一步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城市长远发展规划,加快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向农村的延伸。下大力气建设完善农村公路、桥梁、供电、饮水等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加大对中低产田的改造力度,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三、把统筹城乡建设规划作为基础工程

为确保新农村建设科学有序,必须规划先行,以科学完善的规划为指导,减少村镇建设的盲目性、随意性,提升建设水平,改善村民生活环境。立足城乡一体化发展,做好城乡建设规划。着眼于推进农村城镇化,将城市规划理念引入乡村建设,编制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村庄布局规划和村庄整建规划。依据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要求,积极引导农村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工业向发展带集中、农民向城镇集中,高水平地科学谋划农村发展的经济、社会、环境、建设等布局和实现途径。进一步优化村庄布局,利用新一轮土地总体规划调整的有利时机,盘活村庄建设用地,尽可能将村庄建设的留用地留出来、调整好。

四、把统筹城乡社会事业发展作为关键环节

与城市相比,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滞后问题相当突出,统筹城乡发展必须突出抓好发展农村社会事业。一是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整合优化城乡教育资源,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二是加强农村文

查看全文>>>

乡镇城乡统筹工作总结1500字

范文资讯网工作总结频道为您提供2024年精选乡镇城乡统筹工作总结1500字范文,包括乡镇城乡统筹工作总结1500字怎么写、乡镇城乡统筹工作总结1500字开头、乡镇城乡统筹工作总结1500字结尾、乡镇城乡统筹工作总结1500字模板大全等,同时还有工作总结格式和写作指导!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