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读后感 > 王杰纪念馆读后感400字 > 导航 >

王杰纪念馆读后感400字,学生王杰纪念馆读后感400字,2024王杰纪念馆读后感400字范文

王杰纪念馆读后感400字

王杰经典歌词

1、你有一双深情的眼睛,你有融化冰雪的魔力,从来不敢奢求的我。《我是真的爱上你》

2、红尘有你,就有我无悔的泥,人间风雨迁徙,怨不了无情天地。《红尘有你》

3、不管再大风雨再多的奇遇。都会有你真心真意的鼓励,只要小小苿莉花永远在你我心里。《茉莉花》

4、算了吧1999忘了曾经拥有,也忘了要牵要放要分都是你的手,从今后死了一个濒临绝种的温柔。《伤心1999》

5、安妮我不能失去你,安妮我无法忘记你,安妮我用生命呼唤你,永远的爱你。《安妮》

6、熟悉的画面,装满游子的梦想,还有莫名的忧伤回家的渴望。《回家》

7、请你收起一切相信这晚是结局,听说太理想的恋爱 总不可接触我却哪管千山走遍。《谁明浪子心》

8、有一天如果我躺在这沙滩,深蓝色月光梦一样你的背影,拥抱你我才能够,忘记离开你的记忆。《人鱼》

9、分离从来不易,这个你我早已知,但到这夜方发觉,情与爱何幼稚,若是热烈地爱多一次。《几分伤心几分痴》

10、请你收起一切相信这晚是结局,听说太理想的恋爱 总不可接触,我却那管千山走遍。《谁明浪子心》

11、分手的今天,不断弹着吉他弹到断了弦。分手的今天,就让我疯一遍。《网站》

12、他的背影已经慢慢消失在风中,只好每天守在风中让那风儿吹,风儿能够让我想起过去和你的感觉。《她的背影》

13、未知的旋律又响起,是否我真的一无所有。黑暗之中沉默地探索你的手是否我真的一无所有。《一无所有》

14、山是山 水是水 往事恍然如云烟。流浪心 已憔悴 谁在乎 英雄泪。云里去 风里来 带着一身的尘埃。《英雄泪》

15、为何陌路一般的心 没有一丝裂痕。为何面上多么天真 是说谎的爱人。说吧 让我无从追问。《说谎的爱人》

16、为了爱 这场梦吹不散,情愿用一生等待,为了爱 梦一生。《为了爱梦一生》

17、开始总想到先发制人,对方到最后变猎人,人怎会越爱越过份。《心瘾》

18、为何不浪漫亦是罪名为何不轰烈是极坏事情从来未查觉我每个动作没有声都有爱你的挚证。《不浪漫罪名》

19、说什么此情永不渝,说什么我爱你,如今依然没有你我还是我自己。《一场游戏一场梦》

20、我不想挥手的时候,爱情终究是一场空,谁说我俩的过去尽在不言中。《忘了你忘了我》

查看全文>>>

一天爸爸问我:儿子,你知道台儿庄大战吗?我想了一会说:听说过但是不太了解。好,今天我就带你去看看。说着爸爸换好了衣服,骑上老坦克(老摩托车)带上我就出发了。我们一路南下,终于到达了目的地台儿庄大战纪念馆。

我走到门前不由得惊叹一声:哇~~~~好大啊!!正当我还没回过神来的时候爸爸早已买完了门票进去了,我赶紧跟了过去。这是一个旅游团下了车。一名导游急忙走了过去面带笑容的为他们解说。爸爸对我说:我们就跟着那个导游吧!我嗯了一声就跟了过去。

那个导游小姐把我们带到了一电影播放室,里面正播放一个纪录片《台儿庄战役》里面的景象惨不忍睹,一具具尸体躺在路边,有的婴儿还趴在母亲身上找奶吃。这让在场的每一个人的眼中流露出憎恨的目光。

走出了演播室我们在导游的带领下走进了全景画展。只见画展内部锣鼓声明,金飞狗跳,仿佛身临其境。里面的壁画画的惟妙惟肖,生动形象的描述了台儿庄大战的全过程。走出了画馆我们走上了浮桥,这个浮桥是当时城中官兵的唯一退路,但是它却被炸了,因为官兵们不给自己留任何退路,一定要和日本侵略者拼个你死我活!走过了浮桥导游指着一幅画说:这是我国的一名飞行员,他曾在一次战役中冒着生命危险撞上了敌机,与敌人同归于尽,而他装上的那架飞机的驾驶员恰巧是他在日本留学时的教官。他被后人称之为中原飞鹰。

走出了纪念馆我静静的看着不远处的石雕,心里暗暗地想到,现在的生活是多么的来之不易呀!

查看全文>>>

参观王蔚纪念馆心得体会

木心在《从前慢》里道:从前的日色变得慢,牛,马,邮件都很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而如今,日色也能变得慢,一生只专注做一件事。在这喧嚣的当下,更需要我们这代人耐住性,沉住气,静下心,用择一事,终一生的心态沉淀自己,进而升华自己,用雄鹰般的姿态搏击长空,用猎豹般的敏锐洞悉一切,尽全力做好一件事,此生足矣!

回望过去,当代著名作家池莉说:一个人一生可做的事情很多,但世界上不知多少聪明人一生没有做好一件事。这个世界无所谓完美,无所谓十全,无所谓全能。法国画家雷根德,一生只画花,尤其是玫瑰,任凭政权更迭,血流成河,他只顾画他的玫瑰,以一种将强烈的审美加入严格的学术和科学中的独特绘画风格,记录了170种玫瑰的姿容,谱成了《玫瑰图谱》。

中国历史上,他用时代的最强音,发出了惊天地泣鬼神的怒吼,他就是李白,一生只写诗,可谓中国的诗魂。力士拖靴,贵妃磨墨,醉后舞剑,撒入豪肠,三分肃成剑气七分酿成月光,秀气一吐,就是半个唐朝,一生诗作数不胜数。他是发光的生命,在历史的长河中,照耀着,奔腾着,炽热着。

找寻现在,在和田这片辽阔的土地上,曾有一个人,将专注一事,终其一生作为一生的信仰,他就是和田人民的儿子----水利工程师王蔚。他在中国最干旱的和田地区工作33年,终其一生为和田地区的水利事业和民族团结无私奉献。58座半水库,24座永久性渠首,75座电站,3200多公里防渗渠,2万多公里水利渠道等工程,改变了和田地区的水利状况,结束了和田人民饮用涝坝水的历史。站在塔克拉玛干的两沿,这些水库在狭长的绿洲上依旧浇灌着和田人民。

王蔚工程师多次踏入昆仑,翻越高地,跋山涉水,反复测绘,在他选定的岗位上鞠躬尽瘁,用毕生心血,造福了各族百姓,只为和田人民的幸福水。有了像王蔚这样的建设者、奉献者,新疆和田这块土地上才有了蓬勃发展的火热景象,他就像乌鲁瓦提的含义一样,一个伟大的父亲。

纵观五千里豪杰,横看八千里英雄,他们何以立?何以战?千人千词,莫衷一是。可在我看来,先贤的光芒如天上的繁星,如今照亮了我们,给了我们智慧之光:专注一事,终其一生!

在这样的时代和氛围里,格外怀念一种风情:自知,自控,自制,心无旁骛,一生只挖一口井,直至清泉涌出,源源不断。

先贤亦如此,试问:当世界日新月异,你如何恒常如斯?

查看全文>>>

篇一:张思德观后感.

《张思德》观后感

最近观看了电影《张思德》,又重新感悟了“为人民服务”的崇高精神。电影讲述了共产党人的动人故事。张思德同志是一个普普通通的战士,但他忠实地实践着中国共产党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这部电影之所以动人心弦,启人思考,催人奋进,就在于它反映了时代的呼唤和人民的心声,这就是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都是共产党人最可宝贵的思想品质,张思德以及许许多多优秀共产党员的代表,都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到了二十一世纪国门打开的今天,社会前进,经济发展,信息繁杂,在物质生活极大丰富的同时,精神生活也极为多彩。思想活跃,价值观念多元。因此当我们今天再来看电影《张思德》,重温毛主席的《为人民服务》的时候,似乎有了不同于上个世纪的感受和思考,有了不同的价值观念的碰撞,因此也更加有讨论、思考的价值。

我从电影里重温了张思德短暂平凡但却熠熠生辉的一生,感受他默默无闻、勤苦奉献的崇高而执着的革命精神。张思德当过勤务员、通信员、警卫员,搞过生产、烧过木炭。作为共产党的一员,从不计较个人得失,一心一意为革命利益和解放全中国的伟大事业而默默奉献。最后在执行烧炭任务中,因炭窑突然崩塌,为救战友的生命而不幸牺牲。张思德是一个不折不扣的“一生无我想,尽瘁为人民”的英雄,当舞台灯光突然灭了,手忙脚乱的人们找不到梯子,张思德同志主动充当梯子;当主席的车子爆胎了,张思德同志翻了几个山头,连背带扛又滚,竟是一个人取回了新的车胎;当大娘的猪跑到了河里,张思德二话没说,跳进河塘里抓猪……张思德拥有着说不完的先进事迹,点滴间凝聚着他对党、对事业、对人民的纯而深的革命情感。

尽管一切是那么平凡,平凡的人物,平凡的故事,平凡的语言。然而,正是这种平凡产生了伟大。观看电影后,在我内心产生了强大的震撼力,这种震撼力也来自心灵深处的一种向往,一种追求,一种共鸣。

张思德已经牺牲60年了。与那个时候相比,时代变了,条件变了,环境变了,但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仍然熠熠生辉。身为一名共产党员,无论在什么环境和条件下,都要做到严于律己,洁身自好,一身正气。要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弘扬共产党人的崇高精神和道德情操,切实做到身正、行正、言正、名正,以张思德等先烈们为楷模,真正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通过观看电影《张思德》,使我深刻领会了作为一个共产党员,要时刻为人民利益着想,要为群众办

查看全文>>>

孔繁森纪念馆观后感

在公司党组织的带领下,我有幸参观了孔繁森同志纪念馆。

首先,进入眼帘的是孔繁森的半身塑像。后屏风上刻着江泽民题词向孔繁森同志学习,大厅里还摆放着一块红色的匾,上面写着入党誓词。其实,提到孔繁森大家都不陌生,但直到参观了他的纪念馆后我才真正感到他的精神之伟大和崇高。

孔繁森出生在1944年聊城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在党的培养教育下,他参军、入党。在国家、党和人民需要他的时候,欣然赴藏。大家都知道,在当时那个年代,西藏地区自然环境恶劣、生活艰苦。在海拔6000多米的高原上十年如一日的工作。虽然家有90高龄的老母亲、多病的妻子和孩子,他仍坚决服从组织的决定。

1992年,拉萨市墨所工卡等县发生强烈地震。他在地震废墟上领养了两个失去亲人的孤儿,并与他们同吃同住,抚养他们成人。

我清楚得记得他在牺牲前写的一篇日记小梁,不知为什么我头痛得怎么也睡不着觉,我是在海拨6000多米的地方给你写信。人有旦夕祸福,天有不测风云。我有一事相托,万一我发生不幸,第一,你不要难过;第二,你给地方领导讲不幸的消息,不要给我家乡讲,更不能让我母亲和家属、孩子知道;第三,你要每月以我的名义给我家写一封信报平安。第四,我在哪里发生的不幸就把我埋在哪里,切记,切记!看到这里的时候,我的眼睛开始湿润了。

我听着讲解员声情并茂的解说了孔繁森的事迹,看着每一幅照片和件件珍贵的实物,一次次被他的精神所震撼。他用他自己的实际行动,展现了当代共产党人的优秀品质,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一曲具有时代精神的奋斗之歌、奉献之歌。他的作风是朴实的,但朴实中映射出夺目的光彩。他在物质上是清贫的,但是在精神上是富有的。印象最深的一句话喊一万句口号,不如办一件实事。话虽朴实,但道出了感人至深、催人奋进的崇高精神和高尚品德,让人感到灵魂上的洗礼。

一个人爱的最高境界是爱别人,一个共产党员爱的最高境界是爱人民!孔繁森同志始终在努力践行最喜欢的这句话。我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学习他崇高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学习他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学习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高尚品德,学习他知难而进的拼搏精神,时刻以此激励自己,争取早日成为一名党员。立足本职、爱岗敬业,踏踏实实的做好本职工作,努力让自己在岗位上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查看全文>>>

任弼时纪念馆观后感

回顾任弼时的一生,正如叶剑英在追悼任弼时时所评价的:他是我们党的骆驼,中国人民的骆驼,走着漫长的艰苦道路,没有休息,没有享受。

今天,有幸能够参观任弼时先生纪念馆,在参观纪念馆之前,我只知道任弼时这个人是谁,却不曾了解。怀揣着一份新鲜感与敬畏感,踏上了前往汨罗的路途。

道路上依旧穿梭着忙碌的车辆,呼号着从我们身旁经过,大家排着整齐的队等候在纪念馆门口,享受着纪念馆外围所带来的盛大气势,宏伟的建筑算不得高大,却隐约地透着威严。

跨进了这向往已久的大门,逐渐融入了一种和谐安详的氛围,心飘飘乎,仿佛跟着任弼时先生又重新见证了历史,仿佛又重见了这些事件的前身。曾几何时,这位伟人为我中华如今的繁荣昌盛和平安宁付出了多少鲜血、多少代价。

虽然纪念馆只有简简单单的一层,但里面的历史事件却让我们不得不开始对任弼时先生肃然起敬。

1921年春,任弼时与刘少奇等一同赴苏联,通过赤白军交战的火线,历经种种艰辛到达莫斯科,进入培养革命干部的东方劳动者大学。大革命失败后,任弼时长期担负着到各地恢复党的地下组织的危险工作。1928年末,他作为中央巡视员到安徽接头时被捕,国民党当局却未搞清他的身份。在押解途中,他巧妙地把被捕消息和预定的假口供托人带给在上海的妻子陈琮英,以便配合组织营救。审讯时,他受到头顶窑块、膝跪铁链和老虎凳等酷刑,为保护我国党地下组织,一直坚持咬定所编造出来的假身份。他的这份坚守是我们这些后辈所远远不能体会的。

热血沸腾,赤诚英勇,如泣如诉,如歌如诗,弘扬于世,铭记在心。

查看全文>>>

篇一:参观焦裕禄纪念馆有感

征文

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 敬业奉献为人民

-----参观焦裕禄纪念馆有感

4月16日下午,我校全体党员到焦裕禄纪念馆参观学习,通过实地参观,近距离地观察了解焦裕禄同志感人的事迹和崇高的精神,内心很受感动,也很受教育。结合参观学习情况,个人也进行了一些思考,为什么焦裕禄同志离开我们50多年了,他的事迹至今让人念念不忘?我想关键就在于他的亲民爱民、艰苦奋斗、迎难而上、无私奉献,他高尚的思想品德和崇高的精神为我们称颂,他的人生追求和价值取向对于今天的党员,仍然具有很强的鞭策作用!

学习和弘扬焦裕禄同志牢记宗旨、心系群众的公仆精神。在共产党“打天下”的革命战争年代,衣食住行、行军打仗都离不开群众的掩护与支援,群众明白共产党和部队是为了百姓打天下、谋幸福的政党和子弟兵,舍生忘死地予以拥护支持。可如今新的时期,少数党员干部、个别同志的所作所为却为人民所不齿,正如有的群众所说:“过去干部对群众是又扫院子又挑水,大爷大娘不离嘴;现在是吃白了,养胖了,把大爷大娘全忘了。”过去把自己当“鱼”群众为“水”;现在把自己当“龙”把群众作“虫”。由原来的鱼水关系,变成现在的油水关系,处处把自己摆在群众之上,甚至水火关系,不相融合。究其原因,主要是某些党员领导干部对群众的关注和呼声不闻不问,工作方法简单粗暴,不善与群众沟通交流,片面追求功绩,奢侈浪费。

学习和弘扬焦裕禄同志勤俭节约、艰苦创业,“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奋斗精神。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是我们党的立业之本、取胜之道、传家之宝,也是焦裕禄精神的精髓。焦裕禄同志以他的一言一行对艰苦奋斗作了生动的诠释,这也正是他赢得群众拥护和爱戴的重要原因。我们学习和弘扬焦裕禄精神,要始终牢记“两个务必”,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自觉践行艰苦创业、厉行节约、勤俭办事的优良作风,发扬自强不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时代精神,保持不畏困难、坚忍不拔、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为推进党和人民的事业努力奋斗。

学习和弘扬焦裕禄同志不怕困难、不惧风险的大无畏精神。知难而进、迎难而上也是焦裕禄精神的重要内容,我们学习和弘扬焦裕禄精神,就要始终保持一种敢做善成的勇气、保持一种逆势飞扬的豪气,不怕矛盾复杂、不怕任务艰巨、不怕责任重大,敢于挑起重担,敢于克难制胜,敢于奋勇争先。要变压力为动力,善于在挑战面前捕捉和把握发展机遇,善于在逆境中

查看全文>>>

篇一:参观铁人纪念馆感想

参观铁人纪念馆感想

2009年5月27日,我参加了大队组织的参观铁人纪念馆活动。大家共同重温铁人精神,大庆精神。

参观当日,我们充满着缅怀与敬仰的心情共同来到位于大庆让胡路区铁人广场对面的铁人纪念馆。当同志们随着纪念馆解说人员的讲解和带领下,仿佛又回到了当年铁人王进喜带领上万人开发我们大庆油田时的会战场景。在展厅内,“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响亮口号与“宁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钢铁誓言,萦绕在每个人的脑海中令人感慨万分;那一幅幅铁人王进喜在发生井喷的危急关头,奋不顾身,带头跳进泥浆池,用身体搅拌泥浆的壮烈画面,令在场的每一个人都深深地感受到作为一名大庆油田企业员工的责任与使命。铁人王进喜病重时还嘱咐身旁的同志要将大家看望他留下的钱一定要交给党组织,他年仅47岁就与世长辞,把他的一生都献给了党和人民,献给了我们伟大的石油开发事业。他的精神深深地打动了我们在场的每一名同志,也深刻地教育了我。

参观后,队里组织召开了座谈会,就参观铁人纪念馆让同志们发言谈观后感。有的同志就引用铁人王进喜说的一句话:“干,才是马列主义;不干,半点马列主义也没有。”在实际工作中,我要将铁人精神真正用到工作实践当中去,为

创建百年油田、为实现“轻烃上产100万、天然气集输30亿”的宏伟目标,做出应有的贡献。

准备队:陈丽红

2009年6月3日

《铁人》观后感

电影《铁人》以刘烨扮演的新一代劳模为贯穿影片的一根主线,进行细腻的人物刻画,再以黑白的场景再现以“铁人”王进喜为代表的老一辈人为建设祖国、为祖国发展贡献自身力量的感人事迹。那时候搬运设备不足,他就带领全队工人用撬杠撬、滚杠滚、大绳拉的办法,“人拉肩扛”把钻机卸下来。井架立起来后,没有打井用的水,王进喜组织职工到附近的水泡子破冰取水,带领大家用脸盆端、水桶挑,硬是靠人力端水50多吨,保证了按时开钻。钻井队准备往第二口井搬家时,王进喜右腿被砸伤,他在井场坚持工作。由于地层压力太大,第二口井打到700米时发生了井喷。危急关头,王进喜不顾腿伤,扔掉拐杖,带头跳进泥浆池,用身体搅拌泥浆,最终制服了井喷。一次次的事迹成就了他“铁人”的称号。

影片中有一幕我个人觉得很真实,也很感动,好多人也都留下了眼泪,就是过年的时候王进喜违反纪律用油换了一些肉回来,却发现自己最看重的徒弟刘文

查看全文>>>

参观东江纵队纪念馆后感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2018年10月12日,我参加了**党支部组织的党员活动,在党支部书记**的带领下,与一众党员、积极分子一同参观大岭山抗日根据地旧址及东江纵队纪念馆。

到达东莞东江纵队纪念馆后,我在导游及陈书记的带领下,首先参观了大岭山抗日根据地旧址。大岭山抗日根据地是由东江纵队前身之一的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第三大队在1940年10月创建的,是我党在广东敌后地区建立最早的抗日根据地之一,被东江纵队司令员曾生称为东江纵队抗日根据地的根据地。大岭山抗日根据地现存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第三大队大队部、会议室、大家团结报社、交通站、粮食加工场、操场、医务所、中山书院、连平联乡办事处等9处旧址。我在狭窄的街巷中行走,一边听着以往的革命事迹,一边回想着现在的工作与生活,深刻体会到什么是农村包围城市的具有中国特色发展道路和总战略,更深深感受到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得来不易。

接着,我们一起走回到东江纵队纪念馆,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参观了不同的展厅,通过图片、文字、实物、影视资料及模型展览,了解东江纵队八年的抗战历史。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东江纵队,是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广东省东江地区创建和领导的一支人民抗日军队,是开辟华南敌后战场,坚持华南抗战的主力部队之一。东江纵队是在曾生、林平(尹林平)、王作尧、杨康华等主要领导带领下,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发展起来的抗日武装力量,其开辟的华南敌后战场成为敌后三大战场之一。1945年,朱德同志在七大军事报告《论解放区战场》中将东江纵队与琼崖纵队和八路军、新四军并称为中国抗战的中流砥柱。

通过此次的参观,我仿佛重上了一堂党课,看到了革命先烈为了新中国的成立抛头颅、撒热血,正是他们的无私付出以及坚定的革命信念,才成就了今天新中国的繁荣昌盛。无论时代怎样变迁,身为共产党员,都应该起到模范带头作用,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查看全文>>>

篇一:黄埔军校纪念馆心得体会

黄埔之行

2013-11-22中午,阳光明媚,我们小组经过长途跋涉终于到了黄埔军校,我们当时十分疲惫,但是随着我们慢慢的了解了黄埔的成长历史,我们的疲劳慢慢被遗忘了。

带着一份豪情壮志,最先步入的是孙中山故居和纪念馆。步入庭院,绿树成荫,环境优雅,面向珠江,风景美丽。一棵白兰树屹立庭中,孙中山先生故居是一座中西结合的两层洋房建筑,墙上嵌有“孙中山先生故居”牌匾。也许很多人都在深思与回味,一代伟人孙中山的在这平凡的小楼里面创造出三民主义的思想精神,可见其重大历史意义。

走出孙中山故居和纪念馆,我们来到了黄埔军校旧址。黄埔军校,位于广州市黄埔区长洲岛上,是1924年孙中山在中国共产党和苏联的帮助下创办的一所新型陆军军官学校,是国共第一次合作时期的产物。它以创造革命军来挽救中国的危亡为宗旨,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培养了大批优秀的军事人才。军校贯彻孙中山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积极开展革命宣传,支援工农运动,进行统一广东革命根据地斗争和北伐战争,成为国民政府的支柱。在当时是与美国西点军校、日本士官学校、英国皇家军官学校、苏联伏龙芝红军大学齐名的世界著名军校之一。黄埔军校一经建立,就成为当时的革命摇篮。名将辈出,战功显

赫,扬威中外,影响深远,在中国现代史上占有显赫的地位。军校中国共产党的一批重要干部都曾在那里锻炼成长,如周恩来、叶剑英、熊雄、恽代英、萧楚女、聂荣臻、张秋人等。他们在东征、北伐和抗日战争中英勇奋战、流血牺牲,为中华民族的独立和解放建立了不朽的功勋,用鲜血和生命铸就了铁的纪律,形成了“亲爱精诚,团结合作,卫国爱民,不怕牺牲”的黄埔精神。毛泽东同志在抗战时期曾对黄埔军校的历史功绩给予高度评价。他说:“昔日之黄埔,今日之抗大,是先后辉映,彼此竞美的。”

黄埔军校师生为了民族的解放、祖国的统一与富强,在中国现代史上谱写了辉煌的篇章。走进黄埔军校的校门,感觉就像是回顾历史。还记得孙中山先生的在黄埔军校第一次开学典礼的致辞:“要从今天起,立一个志愿,一生一世,都不存在升官发财的心理,只知道救国救民的事业。”这不仅激励着坐在黄埔军校的学生,树立打倒列强,消灭军阀志向,还鼓舞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为民族独立和实现民族复兴而努力,还激励着我们大学生,要怀揣一颗爱国,感恩报国之心,坚强,努力地,为祖国贡献力量。

参观了黄埔群英馆,让

查看全文>>>

王杰纪念馆读后感400字

当我们阅读书籍的时候往往能够从中获益,王杰纪念馆读后感400字栏目为您提供2024王杰纪念馆读后感400字范文、小学生王杰纪念馆读后感400字、初中生王杰纪念馆读后感400字、高中生王杰纪念馆读后感400字等,感谢您的查看。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