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工作总结 > 三问三解活动工作总结1700字 > 导航 >

三问三解活动工作总结1700字,2024三问三解活动工作总结1700字大全

三问三解活动工作总结1700字

深入开展三问三解活动实施方案 根据集团公司文件精神和我厂我队会议要求,结合我组实际情况,就深入开展“三问三解”活动,特制订以下实施方案。 一、目标和要求 以和“”主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坚持服从和服务于生产经营中心工作,动员各级干部深入班组、深入职工家庭,倾听职工群众的呼声,切实为职工群众办实事。通过活动,努力实现职工队伍状况在一线掌握、职工维权帮扶在一线实施、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在一线推进,使“三问三解”活动成为促进企业发展、维护职工权益、实现职工队伍稳定的一项惠民工程。 二、组织机构 组长:訾进武副组长:高锦洲、张渊斌 小组长:各井长成员:区队全员 三、主要任务 1、深入基层调研,了解职工队伍整体状况。 2、服务职工群众,认真开展帮扶帮困送温暖活动。 3、促进企业和谐,积极开展劳动关系和谐企业建设。 4、推动科学发展,扎实开展劳动竞赛及技能比武活动。 四、步骤安排 1、宣传阶段(5.20-5.30) 各岗位人员按照活动要求,结合工作实际,由小组组长带头负责“三问三解”宣传活动,深刻理解活动的意义和要求,扎实开展活动。 2、活动开展阶段(5.30-10.30) 成立“走访职工服务活动”小组,将进一步开展“走基层、进车间、访家庭、帮职工”活动。走访采取方式:听取各井组活动开展情况:召开职工座谈会,听取收集建议或议题情况:给我队党支部汇报走访了解到困难职工具体情况:查看完善和调整困难职工档案,反应和推动解决职工生产工作中的实际困难。 3、总结提高阶段(11.1-12.31) 活动结束后,区队、各井组认真总结归纳,组织开展考核评议工作。 五、活动要求 1、全体职工认真对待本次活动。 2、加强组织领导,区队负责对各井组开展活动的指导、督查工作 3、营造舆论氛围,加强对活动的宣传动员,充分开展活动的积极性自觉 性。印发宣传材料,总结推广新鲜经验和典型事迹,营造良好氛围。 4、强化责任落实,确保本次活动取得实效,各井组井长为活动“第一责任人”必须确保活动部署到位、措施到位、区队长率先示范,带责任下基层: 汇聚民智、带头帮扶解 查看全文>>>
三问三解实施方案:“三进三问转作风、三解三促谋发展”活动实施方案 根据《中国共产党紫阳县教育体育局委员会关于开展“三进三问转作风、三解三促谋发展”活动的实施方案》(紫教体委发3号)文件精神,结合我校教育工作实际,现就双安镇中心学校开展“三进三问转作风、三解三促谋发展三”活动提出如下实施方案: 一、成立领导小组: 组长:熊天桥(中心校校长) 副组长:李平(中心校党支部书记) 成员:彭明华明波崔敏金勋海罗建储成员钟超陈支虎高富录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文涛同志任办公室主任,具体负责活动的组织实施。 二、活动目标 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做到想问题、办事情、做决策,一切为了群众、一切想着群众、一切依靠群众,做到倾听民声、体现民意、集纳民智。通过“三进三问三解三促”主题实践活动,进一步加深广大党员干部对的理解,突出“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工作主线,进一步转变干部的思想、工作和生活作风。 三、活动载体: 我校“三进三问三解三促”活动的载体是“一主题二活动三结合”。一主题是党员领导干部带头创建优质课堂、优质服务。二活动是开展“育人为本,热爱学生”主题活动和“师风集中整治教育”活动。三结合是把活动开展与自身职能相结合,与推动业务工作相结合,与立足本职岗位相结合,把全体教师的注意力集中到教育教学上,并通过党员教师、教学骨干的带动,共同发展,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四、参加对象 参加主题实践活动的范围是全镇党员教师和中层以上干部。领导干部要带头实践,深入学习实践活动的第一线,听取意见,解决突出问题。和科任教师要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与家长沟通,要了解学生的发展动态和家长的要求,从而改进教学,为构建和谐校园奠定宽厚基石。 五、活动内容 深入开展“三进三问三解三促”主题实践活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办人民满意教育为目标,以改变校风教风学风为抓手,促进党员干部思想上牢记群众,工作上深入群众,作风上亲近群众,突出实践特色,务求活动实效。 1、“三进”,即进基层一线、进边远学校、进班级课堂。 党员干部要从家长、学生最关心、最迫切的问题入手,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网 )根据工作的范围和特点,建立一本“学情台账”,理清亟需解决 查看全文>>>

三问三解三建三促活动实施意见

各领导、年级组、全体教师: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县局《关于在教育体育系统开展“三问三解三建三促”活动的实施意见》(x教体发【20xx】37号)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我校全体教师工作作风,解决学校发展瓶颈,突破学校工作面临的实际困难,学校决定在我校全体教师中开展以“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解民忧、解民怨、解民困,建立民主决策监督机制、建立服务学生服务群众机制、建立矛盾化解机制,促作风、促发展、促和谐”为主要内容的“三问三解三建三促”活动。现就本次活动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科学发展观,夯实“十二五”教育发展基础规划,深入开展创先争优。进一步加强干部管理和全体教师思想作风教育、优化教育发展环境、增强管理效能,提高教育质量、建设和谐校园,服务于学生,服务于群众,推动我校教育教学事业科学发展。 二、主要任务 1、“三问”,即: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坚持以办人民满意教育为目标,围绕制约学校改革发展和学生、群众最迫切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动员全校教师主动进村、进户、进班级、进课堂,全面了解和掌握学生、群众的意愿,听取意见建议。摸清低保户、贫困户、残疾人、留守儿童的家庭实际情况,开展结对帮扶和解决难题办实事活动,切实关心困难学生的家庭、生活、学习、将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他们心中。 2、“三解”,即:解民忧、解民怨、解民困。围绕社会热点难题和群众反映最突出的问题,着眼学校,破解学校发展中存在的难题,破解师生反映最突出的问题,改善师生生活中存在的难题。同时真心实意帮助留守儿童、随迁子女、残疾儿童、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接受教育,实施好“蛋奶工程”、营养改善计划、学前教育和义务教育“两免一补”等惠民政策。开展“教育公平我先行”为主旨的“教育均衡发展”活动,着力改善办学条件,完成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工作和操场硬化工程;着力加强队伍建设,优化队伍结构,加强师资培训,推进对口交流,促进教育公平均衡发展。 3、“三建”,即:建立民主决策监督机制、建立服务群众机制、建立矛盾化解机制。建立服务群众机制,通过问需于民,扎实开展“创先争优、为民服务”、党员志愿服务、结对帮扶等活动,在各项教育惠民政策中为群众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务,凝聚民心,激发动力。通过问计于民,对涉及教育发展战略、重要政策重大项目和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重要决策,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广泛咨询各方意见, 查看全文>>>

机关干部三问三解活动实施意见

为了进一步深化“**”活动,切实加强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把创先争优活动进一步引向深入,根据市委《关于在全市各级机关干部中开展“三问三解”活动的实施意见》精神,结合我县实际,现就开展“三问三解”活动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六中全会和县第十六次党代会精神,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突出直接、广泛、密切联系群众,进一步增强全县党员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的宗旨意识和群众观念,促进干部思想上为民利民、工作上惠民富民、作风上亲民爱民,更好地推动发展、促进和谐、凝聚人心,为“打造关天能源新基地、建设和谐奋进新**、奋力挺进陕西十强县”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 二、活动范围 1、参与人员。全县各级机关、事业单位(包括驻镇站所)领导班子成员及其干部职工,重点为科级以上领导班子成员和领导干部。 2、联系对象。全县农村、社区、企业、学校、医疗卫生以及社会组织等基层单位群众,重点是困难较大、意见较大、问题突出的群体。 3、基本要求。全县各级机关、事业单位(包括驻镇站所)干部参与,分级分类开展,结合各自职能特点,有针对性地解决突出问题,为群众多办实事、多办好事。 三、主要任务 1、蹲点调研,开展“三问”摸实情。把人民群众摆在心中最高位置,上群众门、住农家屋、说百姓话,深入田间地头、社区院落和企业,与群众面对面心贴心实打实交流。坚持问政于民,了解党的大政方针知晓情况和县委、县政府各项决策部署及惠民富民政策贯彻落实情况,认真听取基层干部群众的意见建议,了解群众所思所忧所盼。坚持问需于民,了解群众生产生活状况及实际困难和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突出问题。坚持问计于民,听取群众对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意见建议,汲取群众破解难题、化解矛盾的智慧和办法。 2、联系基层,开展“三解”办实事。围绕社会热点难点问题,着眼群众急盼忧怨,区分情况、分类推进,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积极主动解民忧,整合各类服务资源,帮助解决群众就业、医疗、教育、住房、社保、食品安全等方面反映强烈的问题。深入细致解民怨,回应群众利益诉求,妥善解决群众不满意的问题。满腔热血解民困,关爱贫困户、残疾人、孤寡老人、留守儿童等弱势群体,协调帮助解决群众实际生活困难。 3、服务群众, 查看全文>>>

县委书记xx同志带头进驻包抓联系的xx村,深入开展三问三解活动,与“同吃同住同劳动”,零距离接触群众、听取民意,面对面交流思想,解决,这种深入、亲民务实的好,为全县所有领导干部带了好头,立了标杆,树了模式。

三问三解的根本目的是:转作风、解难题、惠民生、知民情、解民忧、促发展。县委要求领导干部下基层接地气,上群众门、住农家屋、说百姓话,与群众面对面心贴心实打实交流。同住一个屋檐下,才能拉近与群众的距离;同吃一锅饭,才能倾听群众的心声;同在田野里流汗,才能凝聚起与群众的真情。仅从xx书记在潼关寨村短短半天的活动日程,我们就可以看出:领导干部开展三问三解,最重要的是要带着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注重掌握惠民富民政策落实情况,群众生产生活状况及他们对推动发展、促进和谐的意见建议等。然后研判问题,进行决策。要体察民情解民忧,推进民生解民困,贴近民心解民怨,送政策、送技术、送信息、送温暖,为基层群众积极提供项目、资金、咨询、培训等服务,帮助当地发展经济、改善民生,促进群众理念转变、增收致富,实现可持续发展。

“下基层接地气转作风促发展”深化“”活动,不仅为县级干部搭建了一个为民服务的平台,也为各镇各部门乃至村组干部创造了一个施展才华的舞台和一次提高能力的机会。实现县十五次党代会既定宏伟目标,实现古老眉坞的复兴和腾飞,首先需要一支作风过硬、亲民务实、立说立行、忘我付出的干部队伍;需要我们必须思想上为民利民、工作上惠民富民、作风上亲民爱民。而如何让我们这一只干部队伍百炼成钢,如何使密切联系群众具体化、制度化、长效化?“三问三解”活动为破解难题找到了切入点和突破口。通过“三问三解”,全县各级一定要解决干部下基层人到心不到、身到情不到、“问”到“解”不到等问题,把感情沉下去,民声带上来;把责任沉下去,信任带上来;把思考沉下去,方法带上来;把实惠送下去,民意带上来,从而把干部的“勤政指数”转化为群众的“幸福指数”,增强“三问三解”的叠加效果,从而在问政于民中知得失,问需于民中知冷暖,问计于民中知虚实,解民忧打开心结,解民怨消除隔阂,解民困促农增收,开启亲民之路,重振务实作风。要把工作身影留在田间地头、村舍院落,留在园区基地经济主战场,从根本上解决密切联系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问题,从而真正赢得群众的理解、支持和拥护,形成眉县争先进位、跑步发展的强大合力。

查看全文>>>

篇一:开展三问三解活动心得体会

开展三问三解活动心得体会

今年全市开展“三问三解”活动,宝塔区人民法院根据区委区政府的统一部署,召开专题会议,认真组织党员干部学习“三问三解”精神,在全区内开展干部“转作风、解难题、惠民生”为主题的下乡教育实践活动,通过此次下乡活动让我受益匪浅,现将自已对“三问三解”的心得归纳如下:

一、要提升素质,做勤奋学习的表率。要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始终把学习作为一种政治责任,一种精神追求,作为安身立命之本,以谦逊的态度,顽强的毅力抓好学习,干好自已的本职工作。

二、要自我加压,做创先争优的表率。在竞争中发展是时代的特征,要以坚定的信念,饱满的热情,十足的干颈,敢与好的比绩效,敢与快的比速度,敢与强的比实力,争当单位的业务能手,要把困难作为对自己意志的锻炼,对能力的检验和作风的考验,挺胸抬头,奋勇争先。

三、要精诚团结,作和谐共事的表率。团结是智慧,团结是本领,团结出凝聚力,团结出发展力,必须贯

彻坚持民主集中制,作为法律工作者,在民主方面多做谏言,在集中方面多做服从服务,要真诚、真实厚道做人,真心、真情、热忱待人,公心、公正、公平处事,为营造心齐气顺,风正劲足的良好局面尽自己微薄之力。

四、要严以律已,做清正廉明表率。作为一名法官,要自觉加强党性锻炼,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筑劳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不存非分之想,不取不义之财,不谋一已这利,真正做到一身正气,一尘不染,要严格遵守廉洁从正的各项规定,自觉用党纪法规约束自己的行为,克已慎行,防微杜渐,要培养健康的生活情趣,保持高尚的精神追求,时刻检点自已生活的方方面面,还要严格落实“五个严禁”“六个不准”,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

篇二:开展“三问三解”活动心得体会

开展“三问三解”活动心得体会

旬阳县双河镇农业综合服务站 何志美

今年春季,镇党委政府决定在全镇中开展以“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解民忧、解民怨、解民困,建立民主决策监督机制、建立服务群众机制、建立矛盾化解机制,促作风、促发展、促和谐”为主要内容的“三问三解三建三促”活动。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和实践,使我深深地体会到:三问三解是认真贯彻落科学发展观,有利于夯实“十二五”教育发展基础规划,是深入开展创先争优的具体体现。能够进一步加强干部管理和思想作风教育、优化发展环境、增强管理效能,提高工作

查看全文>>>

民政干部三问三解惠民生活动体会

知民情才能解民忧 ——“三问三解惠民生”活动感受 今年以来区民政局多次组织系统干部深入偏远山区镇开展“三问三解惠民生”活动,并进行一对一帮扶困难户,每次活动我都积极参加,下乡之前,局领导明确强调,一定要深入到农户的家中,意在了解实情,送达一份善意和温暖。走访的过程中,我看到了社会生活的另一个层面,深刻感受到了民政工作的责任和神圣。 来到镇大河村,走访的第一个对象是一位年近60岁的老人,名叫,他是我帮扶的对象。他身材瘦小,面容憔悴,正担着一筐烂菜叶摇摇晃晃向自己家里走去。我们跟随着他来到他的家中,看到陈旧的两间土房破漏不堪,堂屋支着一张床,床上没有一条像样的棉被,屋里站着他经神病的兄弟和失学在家的女儿,全是呆呆的手足无措的样子。他向我们叙述道:想借点钱把房子盖成很难的,因为在别人看来,他们家已经没有了偿还债务的能力,只能象征性的接济他一点。这样的困难家庭如果得不到救助,于心何忍呢。我们走访的第二家农户是一位四十多岁的中年妇女,二间土木结构的瓦房,她的丈夫因病长期卧床不起,家里还有70岁的老父亲和两个正在上学的儿女。她的两个儿女都很争气,一个考上了外地的大学,另一个在大河中学读书,学习成绩一直很好。她虽然不想向别人多说自己的不幸,但从她那饱经沧桑的脸上也能感觉到其生活的艰辛,因为她毕竟是一个人承担着全家的重负。这样的家庭得到救助,我们的心会好受许多。走访期间,一名叫史文显的贫困户,听说区民政局干部下乡访民情解民困,上前要求到他家里看一看,边引路边说:“真没想到民政局的干部下乡调查关心贫困户,大救星来了!”,进门就说,我们一家4人就住这一间半40多平米房子,请我们帮他解决建房补助款,想把房子重修下。我们走进屋里,床上几乎没有铺盖,报纸表墙,其它也没有值钱的东西,他本人55岁,身患肝硬化,也无钱医冶,上有78岁的老父亲也体弱多病,政府给予了低保。像这样的贫困户,像这样的场景,还有一些,我就不在一一细说。 通过深入基层,看到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还很落后,看到困难群众那焦急企盼,渴望得到救助的眼神,我的心沉甸甸的。我真正理解了三问三解干部下基层的意义,我真正理解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句话的含义。感受到了还有很多困难户需要救助,感受到了“以人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的民政工作宗旨在基层的体现,感受到了民政对服务困难群众的重大作用,感受到 查看全文>>>

县开展干部三问三解活动实施方案

为了进一步深化“”活动,切实加强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把创先争优活动进一步引向深入,根据市委《关于在全市各级机关干部中开展“三问三解”活动的实施意见》精神,结合我县实际,现就开展“三问三解”活动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六中全会和县第十六次党代会精神,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突出直接、广泛、密切联系群众,进一步增强全县党员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的宗旨意识和群众观念,促进干部思想上为民利民、工作上惠民富民、作风上亲民爱民,更好地推动发展、促进和谐、凝聚人心,为“打造关天能源新基地、建设和谐奋进新、奋力挺进陕西十强县”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 二、活动范围 1、参与人员。全县各级机关、事业单位(包括驻镇站所)领导班子成员及其干部职工,重点为科级以上领导班子成员和领导干部。 2、联系对象。全县农村、社区、企业、学校、医疗卫生以及社会组织等基层单位群众,重点是困难较大、意见较大、问题突出的群体。 3、基本要求。全县各级机关、事业单位(包括驻镇站所)干部参与,分级分类开展,结合各自职能特点,有针对性地解决突出问题,为群众多办实事、多办好事。 三、主要任务 1、蹲点调研,开展“三问”摸实情。把人民群众摆在心中最高位置,上群众门、住农家屋、说百姓话,深入田间地头、社区院落和企业,与群众面对面心贴心实打实交流。坚持问政于民,了解党的大政方针知晓情况和县委、县政府各项决策部署及惠民富民政策贯彻落实情况,认真听取基层干部群众的意见建议,了解群众所思所忧所盼。坚持问需于民,了解群众生产生活状况及实际困难和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突出问题。坚持问计于民,听取群众对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意见建议,汲取群众破解难题、化解矛盾的智慧和办法。 2、联系基层,开展“三解”办实事。围绕社会热点难点问题,着眼群众急盼忧怨,区分情况、分类推进,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积极主动解民忧,整合各类服务资源,帮助解决群众就业、医疗、教育、住房、社保、食品安全等方面反映强烈的问题。深入细致解民怨,回应群众利益诉求,妥善解决群众不满意的问题。满腔热血解民困,关爱贫困户、残疾人、孤寡老人、留守儿童等弱势群体,协调帮助解决群众实际生活困难。 3、服务群众,开展 查看全文>>>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教体系统三问三解三建三促活动方案的文章,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各领导、年级组、全体教师: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县局《关于在教育体育系统开展“三问三解三建三促”活动的实施意见》(教体发【2012】37号)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我校全体教师工作作风,解决学校发展瓶颈,突破学校工作面临的实际困难,学校决定在我校全体教师中开展以“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解民忧、解民怨、解民困,建立民主决策监督机制

、建立服务学生服务群众机制、建立矛盾化解机制,促作风、促发展、促和谐”为主要内容的“三问三解三建三促”活动。现就本次活动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科学发展观,夯实“十二五”教育发展基础规划,深入开展创先争优。进一步加强干部管理和全体教师思想作风教育、优化教育发展环境、增强管理效能,提高教育质量、建设和谐校园,服务于学生,服务于群众,推动我校教育教学事业科学发展。 二、主要任务 1、“三问”,即: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坚持以办人民满意教育为目标,围绕制约学校改革发展和学生、群众最迫切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动员全校教师主动进村、进户、进班级、进课堂,全面了解和掌握学生、群众的意愿,听取意见建议。摸清低保户、贫困户、残疾人、留守儿童的家庭实际情况,开展结对帮扶和解决难题办实事活动,切实关心困难学生的家庭、生活、学习、将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他们心中。 2、“三解”,即:解民忧、解民怨、解民困。围绕社会热点难题和群众反映最突出的问题,着眼学校,破解学校发展中存在的难题,破解师生反映最突出的问题,改善师生生活中存在的难题。同时真心实意帮助留守儿童、随迁子女、残疾儿童、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接受教育,实施好“蛋奶工程”、营养改善计划、学前教育和义务教育“两免一补”等惠民政策。开展“教育公平我先行”为主旨的“教育均衡发展”活动,着力改善办学条件,完成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工作和操场硬化工程;着力加强队伍建设,优化队伍结构,加强师资培训,推进对口交流,促进教育公平均衡发展。 3、“三建”,即:建立民主决策监督机制、建立服务群众机制、建立矛盾化解机制。建立服务群众机制,通过问需于民,扎实开展“创先争优、为民服务”、党员志愿服务、结对帮扶等活动,在各项教育惠民政策中为群众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务,凝聚民心,激发动力。通过问计于民,对涉及教育发展战略、重要政策重大项目和涉及群众

查看全文>>>
三提三治活动工作总结三治三提活动体会总结:委三届十一次全会,通过了《中共市委关于开展“三治三提”推进作风建设的决议》,决定集中半年时间,在全市开展“治庸、治懒、治散,提质、提速、提效”专项活动。作风决定作为。一个地方的工作,成在干部作风,败也在干部作风。开展“三治三提”推进作风建设专项活动,是人心所向,是大势所趋,是必然选择。这是推进中原经济区建设的需要。中原经济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国务院正在草拟指导性意见,为发展带来了难得的历史机遇。《中原经济区建设纲要》有11处提及,构筑中原经济区东部战略支撑,打造又好又快发展新的经济增长板块,必须有良好的作风作保障。这是实现“十二五”奋斗目标的需要。“十二五”时期,我市提出“一枢纽一中心三基地”定位、“两高一低一提升”目标和富民强市中心任务。这些目标任务,既鼓舞人心,又催人奋进。如果没有一支能打善战、作风优良的干部队伍,美好蓝图永远不能成为现实。这是加强党的建设的需要。作风建设是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总体来看,全市广大党员干部的作风是好的,形成了风正气顺、干事创业、加快发展的浓厚氛围。同时,依然存在的庸、懒、散“三种顽症”,既败坏了党风,影响了政风,又毒害了民风,已到了非治不行、非治不可的地步。“三治”,主题很明确,就是治庸官、治懒员、治散症。重点解决理想信念淡薄,宗旨意识淡化的问题;责任心不强,在其位不谋其政的问题;服务意识差,不为民办事的问题;不重视学习,不研究工作,业务素质低下的问题;不认真履行职责,不遵守规章制度,不落实目标任务的问题;纪律松弛,作风涣散,损害形象的问题。通过“三治”,达到“三提”的目的,即提高服务质量,提高办事速度,提高工作效率,实现规范从政行为、优化发展环境、强化服务意识、树立为民形象的总体目标。向庸官问责——责任如山。各级干部不管担任什么职务,都要忠诚履责,把责任落实到行动中。突出发展第一要务、第一要义,多想发展之事,做牢基础、夯实基层,做大总量、扩张增量,做优产业、科学发展,做好持续、不断跨越,做强保障、提升水平。建立健全即时评价机制、群众评议机制,对在其位不谋其政的干部,实行严格问责。向懒员说不——坚决破除懒惰怠工、推推动动、不推不动、无所作为的恶习,以“政如农工、日夜思之”的态度,恪尽职守,忠诚履职,充满激情,干好工作,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树立正确的事业观、工作观和政绩观,找准站 查看全文>>>

三问三解活动工作总结1700字

范文资讯网工作总结频道为您提供2024年精选三问三解活动工作总结1700字范文,包括三问三解活动工作总结1700字怎么写、三问三解活动工作总结1700字开头、三问三解活动工作总结1700字结尾、三问三解活动工作总结1700字模板大全等,同时还有工作总结格式和写作指导!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