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工作总结 > 粮食直补发放工作总结3000字 > 导航 >

粮食直补发放工作总结3000字,2024粮食直补发放工作总结3000字大全

粮食直补发放工作总结3000字

xx年,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在上级财政部门的支持下,我县xx年粮食直补兑付工作完满完成。年初以来,为进一步推进农村税费改革,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按照对种粮农民实行直接补贴的要求,我局迅速行动,周密部署,制定方案,强化措施,确保落实,截至8月31日,直补工作全面结束,全县水稻种植面积35.03万亩,兑付直补资金700.54万元,涉及9个镇(场圃),172个行政村(工区)、2243个组,受益种粮农户10.81万户,种粮农民32.52万人。 粮食直补资金发放工作面广量大,时间紧,政策性强,为此县镇两级财政部门高度重视,把此项工作作为当前重点工作来抓,精心组织,科学安排,合理调度,确保了兑付工作扎实有序开展。 一是根据政策规定,结合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直补资金发放方案。拟定《关于xx年继续对种粮农民实行直接补贴的通知》,对水稻种植面积的测量核实、公示和上报,资金兑付方式和时间要求等都作了周密部署,确保直补政策落到实处。 二是加大了宣传力度,使直补政策进村入户,家喻户晓。全县共印发12万份《致全县农民朋友的一封信》,直接发放给种粮农民,同时在镇、村主要路口悬挂横幅,村村张贴宣传标语,并充分利用广播、电视、黑板报、宣传栏等多种媒体形式进行宣传,使每户农民及时准确了解补贴标准、计算依据和补贴金额。 三是强化责任,严肃纪律。为避免弄虚作假、虚报冒领现象发生,县财政局与各镇财政所负责人签订了粮食直补资金发放责任书,对违反粮食直补资金发放程序和规定要求的,视情节轻重给予纪律处分。 四是探索完善粮食补贴资金发放新方式。各镇财政所在当地农村信用社开设补贴资金兑付专户,做到专户储存、专账管理、专款专用,确保将资金全额兑付到农民手中。今年我县对粮食直补资金发放方式进行了改革,即由去年的存单和现金发放全部改为银行存折发放,全县9个镇(场圃)都采用银行存折发放,有效杜绝了发放过程中损害农民利益的行为。 五是加强监督检查,保证直补工作顺利实施。一方面在县财政局设立了举报电话并在社会上公布,广泛接受群众的监督和举报;另一方面由县粮食直补工作督查小组进镇入村现场督查指导,及时解决出现的各种问题。

查看全文>>>

大浦镇土地经营权证补换发工作,在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县经管局的精心指导下,通过全体脱产干部和村两委的共同努力,换证工作已经基本结束,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 工作开展情况

根据县人民政府农村土地经营权证换发工作会议的安排,镇党委、政府及时对此项工作进行研究,成立了领导组,制定了工作方案,组建了工作机构,并于4月25日召开了全镇36个村村会计农村土地经营权证补换发工作动员培训会议,5月4日,镇政府抽派36名工作人员,于当天下午分别进驻各村开展工作,工作组进村后,开展了宣传发动和业务培训。脱产干部和村“两委”本着为群众高度负责的精神,立即组织开展地块的落实,地块落实清楚后,按制定的流程开展工作,认真细心的填写表册和证书,确保了我镇经营权证补换发工作的顺利推进。

1 、成立工作班子,职责分工明确

为了保证换证工作顺利开展,镇政府成立了以镇长谭水光为组长,副镇长唐爱日为副组长,下设办公室,由农经站长陈飞泽兼任办公室主任,负责农村土地经营权证换发日常工作,各驻村干部为成员的换证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宣传、业务培训及指导工作。积极配合县上做好宣传动员和业务培训工作,督促和指导村组干部做好土地清理和调查核实工作,按要求搞好土地台帐,土地流转台帐登记和承包经营权证的填制及发放工作。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宣传到位,领导到位,业务指导到位,确保工作质量。

2、制定工作实施细则,确保工作有序进行

换发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工作,是第二轮承包关系的完善和规范,直接关系到农民的切身利益和农村稳定,涉及面广,政策性强,遗留问题较多,工作难度大,必须高度重视。我们严格按照县委文件和经管局操作程序,结合我镇实际制定了经营权证相关资料的填写说明,并统一对全镇各村进行了编码。

3、严格依法办事,正确处理有关问题

这次换发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工作,旨在进一步规范和完善土地承包经营管理工作,完善土地承包关系,既要处理好历史遗留问题,又要防止新问题的发生。按照《农村土地承包法》和湖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办法,结合我镇农村土地承包中存在的问题,对有关政策的要求、换证对象及补发证对象、外出务工农民的承包权、土地流转、土地调整方面的问题作了明确的规定和说明,使换证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4、加强监督检查,搞好业务指导

在换证工作中,我们对各个阶段的工作认真检查,发

查看全文>>>
2012年夜郎镇计划生育妇幼保健站避孕药具 按照上级要求和文件精神,为了更好的做好药具免费发放和优质工作,特制定今年药具管理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在学习十七大会议精神、党的十七大五中全会精神的同时继续坚持以和""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以人为本的,以不断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避孕节育、生殖健康需求为目的,以创新药具管理体制为动力,以全面提高药具管理与服务水平为重点,以改进和完善基层药具管理基础,依靠科技进步,努力为群众提供药具优质服务,使药具管理与服务工作更好地适应新时期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发展。 二、具体项目工作计划 1、提供数据真实、准确、上报及时。 2、强化宣传教育。广泛深入开展计划生育法律、法规、规章和药具管理、药具知识的宣传教育,对新款药具,着重宣传,使群众会选择、会使用、用之有效。同时严格坚持随访制度,切实保证育龄夫妇安全有效地使用药具。 3、严把质量关,定时对发放地药具进行认真检查,防止把过期或霉变的药具发放给使用者,造成不良的影响。发放药具做到定人、定时、定量送到使用者手中,并及时填好随访登记册,记录完善规范。 4、及时按人按需将药具送到使用者手中,坚持发送药具到户,定期随访到人,及时填写随访登记册。做到记录完善、规范。 5、要随时掌握本镇已婚育龄妇女的基本情况:包括已婚育龄妇女的总人数是多少;采取各种避孕节育措施的是多少;有多少人应使用避孕药具,实际使用是多少人。 6落实专人负责药具管理发放工作,建立发放人员岗位责任制度,确保药具免费发放渠道畅通,无漏供脱供。深入群众,推动药具改革和工作机制的创新,依靠社会各界的参与,资源共享,积极拓展发放渠道,继续探索多点发放,形成方便群众的药具发放新模式;努力实现个性化服务、满足多样化需求;扩大发放覆盖面,确保发放到位率,提高群众对药具的易得性和满意率,提高药具使用率。同时,要把药具管理和服务工作与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有机结合,建立科学管理、优质服务、满足群众需求的长效机制。 查看全文>>>

各位毕业生同学,你们好!

今年,我院xx届毕业证书、档案等相关材料仍由院学生处统一发放。为做好此项工作,遵照省教育厅有关学生学籍管理规定以及《xx届毕业生资格审查》会议决定,特制定此方案以方便同学们来校办理。

一、xx届毕业生资格审查情况

xx年参与毕业生资格审查共有学生2737人。其中,xx届毕业生2707人;xx、xx、xx三届需审核共30人。经审查:实际符合颁发毕业证书学生2687人,具体如下:

1、xx届毕业生不合格课程达四门以上含四门的学生23人,不能正常毕业,办理结业证书,不办理毕业证书和派遣证。

2、xx届毕业生符合撤销处分学生93人,正常办理毕业证书;未撤销处分学生75人,不能办理毕业证书;派遣证等其它证书正常发放。

3、xx届毕业生没有就业不诚信现象。

二、xx届毕业证书发放安排

请同学们参照《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 xx届毕业生鉴定工作办事指南》的具体要求、时间、地点到校办理毕业手续。毕业证书包括:⑴毕业证、⑵档案、⑶报到证、⑷户籍迁移证、⑸、技能证、⑺组织关系证明函等,具体流程是:

1、时间:

⑴、7月17日(星期六):管理工程系、市政工程系;

⑵、7月18日(星期日):水利工程系、机电工程系;

⑶、7月19日(星期一):建筑工程系、资源与环境工程系;

⑷、7月20日(星期二):电子信息工程系、机械工程系。

2、地点:学院素质教育中心楼。

3、发证:

⑴、凡是已办理并上交《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 xx届毕业生离校手续清单》的毕业生直接到学院素质教育楼一楼大厅办理手续即可;

⑵、因涉及相关费用或《清单》未清结的毕业生需补办好手续再到学院素质教育楼一楼大厅领取证书,补办点:

①补交学费请到行政楼二楼财务处;

②还、赔图书请到图书馆二楼;

③还、赔教学仪器请到电教中心楼四楼;

④还、赔学生公寓物品请到学生公寓四号楼103室;

⑤组织关系转办请到行政楼三楼。

⑶、人事代理:

今年,国家就业政策有所整调,大部分毕业生报到证发回生源地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门。若有毕业生想把档案、户籍等托管省、市人才中心,需主动与省、市人才中心面议洽订。我院委托合肥东方英才人才服务中心到校为同学们服务,届时请同学们咨询办理。

三、注意事项

1、请同学们在办理手续前,认真阅读《二○一○届毕业证书发放工作方案》,了解办理程序和方法,避免天热急燥上火;我们中午不休息,尽

查看全文>>>

社会保障一卡通发放工作方案

社会保障卡发放事关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是方便人民群众的民生工程。为了确保此项工作的胜利推进,根据市人民政府政办函(2015)80号文件精神,结合我镇工作实际,特制订本工作方案:

一、工作目标

以社会保险全覆盖为目标,以便民利民为宗旨,确保我镇社会保障卡全面发放,应用和管理工作的规范、安全、有序推进,逐步实现“一卡多用,全国通用”的目标,避免和减少社会保险重复参保、重复补贴、重复领取待遇的现象。

二、工作任务

积 极推进社会保障“一卡通”应用,按照“整体规划、急用优先”原则,为确保平稳过渡,首先通过社会保障“一卡通”工程整合人力和社会保障各项业务应用,为持

卡人社会保险的缴费、待遇领取、异地就医等提供支持。在社会保障“一卡通”加载金融功能后,逐步拓展其在医疗就诊、社会救助、公积金贷款、金融支付等社会 管理和公共服务其他领域的应用,并在此基础上逐步开展其他便民服务,实现“一卡多用”。

1、做好社会保障“一卡通”管理信息平台与区域卫生共享平台的对接,指导医疗机构改造医院信息系统,配备用卡终端,使用社会保障卡替换居民健康卡和医疗机构就诊卡。

2、以社会保障卡作为载体开展行政事业单位工资统发、惠农补贴发放等个人实名制待遇、财政性补贴、财政性补助的发放工作。

3、以社会保障卡为载体开展婚姻登记、低保、社会救助、殡葬等领域的业务办理和待遇发放,并以社会保障卡作为载体开展住房公积金管理、贷款发放工作。

三、组织机构

1、成立以刘法裕书记为顾问,江洪兵镇长为组长,左兴逊副镇长为常务副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其他党政领导成为员。下设办公室,由张(大)勇同志任办公室主任,李付文、周佰练及各村书记、主任为成员。

2、各村(社区)应相应成立以书记为组长,村主任为副组长,村支班子成员的工作小组,具体抓此项工作的落实。

四、工作职责

1、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召开镇社保卡发放工作动员会,负责组织指挥、调度相关工作,负责联系电力、公安、电信部门协调处置相关工作。

2、社会事业发展办:负责辖区内社保业务疑难问题及各类纠纷的解释协调及突发事件处置,负责组织村组召开社保卡发卡工作会议,负责联系农商行工作人员一同做好发卡前的准备及试发卡工作。

3、派出所、综治办:负责保障全镇各村(社区)社会保障“一卡通”集中发放期间现场秩序稳定。

4、普迹供电所:负责社会保障“一卡通”发放现场的

查看全文>>>
粮食局—粮食工作总结粮食局—粮食工作总结县粮食局成立于1953年2月,是主管全县粮食工作的专门机构。其职能是贯彻执行国家关于粮食的方针政策,制定和颁布县内有关粮食工作的决定、计划,根据国家发展计划和管理方案,负责全县粮食收购、销售、调运、储存、加工工作。自成立以来,粮食工作伴随着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短缺经济向过剩经济和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的全过程,在全县经济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了巨大成就。一、严格执行政策,搞好粮食购销工作历届县委、县人民政府始终把发展粮食生产、改善人民生活作为一项重要工作任务予以抓好。在粮食供给较紧张的年代,由于生产力水平较低,加上自然灾害的影响,粮食生产发展水平不高,粮食增长速度缓慢,求大于供的矛盾突出。为了确保城镇居民的基本口粮供应,适应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需要,实行统一收购、统一销售、统一调拨、统一库存的“四统一”政策。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粮食总产量供求状况发生了历史性变化,由长期短缺变为丰年有余,总量供求基本平衡。随着粮食生产的发展,从1985年起,国务院开始取消粮食统购,公粮、余粮改为“合同定购粮”,执行一年后又改为“国家定购粮”。统销未取消,仍然维持平价供应政策。粮食流通实行国家定购和统销的“死一块”和议价经营的“活一块”的“双轨制”。1985~1992年合同定购期间,全县共收购贸易粮1299万千克,销售粮食3008万千克。购销缺口由县外调入弥补。1993年,云南正式取消了购粮本和粮票、面票、油票,粮食流通在国家宏观调控下,放开价格,放开经营,放开市场。实行“三放开”后的1993~1994年,全县共收购贸易粮200万千克,销售327万千克,销大于购127万千克,购销缺口都是通过企业到省内外组织议价购入解决。1995年6月,国务院下发《关于粮食部门深化改革实行两线运行的通知》,将粮食部门政策性业务和商业性经营分开。为了确保供给,严肃政策,在1996年的粮食收购中,在县委、县人民政府支持下,在各乡镇及有关部门的积极配合下,粮食部门加大收购工作力度,组织人力物力直接进村到户收购,全县共收购原粮139.86万千克,占全县任务126万千克的111,超额完成任务13.86万千克,比1995年同期多入库50.69万千克,改写了我县自1985年统购改合同定购以来11年未完成国家定购任务的历史。1995~1997年,全县共收购粮食407万千 查看全文>>>

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省粮食局的帮助指导下,全市粮食部门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年初局党组确定的“围绕一条主线”:科学发展;“抓住一个关键”:队伍建设;“完善两个机制”:粮食流通管理机制和粮食宏观调控机制;“突出两项重点”:市场监管和储备粮监管;“搞好三项服务”:为农民服务、为企业服务、为基层服务;“实现三个保障”:保障粮油有效供给,市场基本稳定、保障粮食质量安全的工作思路,与时俱进,锐意进取,提升服务,突出重点,狠抓落实,各项工作取得了可喜的进展。

一、精心组织粮食清仓查库和军粮财务专项检查工作,各项规定不断得到强化

(一)高度重视粮食清仓查库工作。根据国务院的统一安排部署,市粮食清仓查库工作从3月25日开始,按照“有仓必到、有粮必查、有账必核、查必彻底”的要求,市10户国有粮食企业51个储粮点进行了粮食清仓查库,县(区)企业自查、市级普省级复查三个阶段,于4月25日全面结束。此次清仓查库,全市共投入经费59.5万元,出动检查人员539人/2511人次,清查粮食数量45692吨。通过清市粮食库存数量真实,账实相符,质量达标,粮食仓储管理制度健全,管理基本规范,日常检查坚持“五、十”粮食检查制度,记录全面、清楚。储备粮轮换都在轮换计划规定时间内完成,轮入的粮食生产年限和质量等均符合储备粮轮换政策规定,储备粮出入库都经过有资质的粮油质检站进行检验,出具检验报告书,轮换不存在擅自串换品种,以及未轮报轮、转圈轮换、超轮空期轮换等问题。储备粮仓库都建有粮食质量档案,质量管理制度健全,储存安全。库贷挂购,政策性补贴资金使用合理。全市粮食库存值与贷款对应,不存在挤占挪用粮食收购资金贷款问题。全县(区)都没有涉粮案件发生,也没有国有企业代非国有企业储存商品粮的情况。同时市8个重点非国有粮食经营企业及转化用粮企业执行粮食流通统计制度及粮食库存情况进行了检查,通过检查,8个重点非国有粮食企业粮食库存账实相符。市现纳入粮食流通统计范围的145户非国有粮食企业中,全部都建立粮食经营台账,并报送粮食统计报表,企业保留粮食经营台账期限均符合规定。

(二)精心组织开展军粮财务专项检查工作。根据《省粮食局办公室关于认真做省军粮财务专项检查工作的通知》(云粮办发[xx]13号)、省粮食局办公室《关于转发国家粮食局办公室关于开展军粮财务专项检查的通知》(

查看全文>>>

三年来,我公司粮食仓储工作在县粮食局及公司总经理的正确领导下,通过狠抓“一符、四无”粮仓建设、科技储粮的推广应用、仓储规范化管理的巩固完善,加大了旧仓库的改造及仓储设施的投入,注重仓储保管人员的业务培训,共选送7人到省商务信息工程学校及河南工业大学学习,提高了保管队伍的业务素质,坚持储粮保管员持证上岗,促进了仓储管理水平的提高。20xx至20xx年,通过市局粮食普查,实现四无100%。加大储粮设施、设备的资金投入,对新建的储备粮仓库安装电子测温、地垄通风、环流熏蒸系统,科技储粮上了新台阶,双低储粮占库存93.4%,机械通风储粮59.3%,环流熏蒸储粮35.8%,电子测温储粮100%。逐步完善了储备粮管理制度,建立了《粮食质量仓储档案》,对库存的储备粮抽样送省质检站检验,对不宜存的粮食进行轮换,以保证储粮品质。三年来,我们着重抓了以下工作:

一、建立健全了安全储粮机构。

根据县级储备粮管理制度及公司的有关规定,层层签订了《县级储备粮管理责任书》,明确了各人的职责任务,坚持开展了公司分管领导每月一次,储备部经理每月三次和保管员每星期二次粮食检查制度,对粮情随时做到心中有数,有效预防了仓储事故的发生。

二、加大对仓库建设、仓储设施的投入。

三年共投入资金323.2万元,(其中:争取市财政补贴90万元,公司自筹资金233.2万元),新建仓库三幢、仓容654万千克。添置汽台,共投资8.25万元;地上笼通风设备6套,购置风机8安装粮情测温系统4套,共投资17.9万元;安装低温动态储备粮仓空调八台,投资6.6万元;购买输送机二台,投资7.13万元;装载机一台,投资2.9万元;购买杀虫熏蒸药剂投资1.7万元;仓储设施、设备合计投资44.48万元。既增强了仓库安全储粮功能,又使仓库完好率保持在75%以上。

三、积极推广应用先进储藏技术。

鉴于我公司收购稻谷入库数量大、水分偏高的实际情况,我们狠抓了机械通风储粮技术的应用,采取边收购边间隙通风、入库结束后集中通风的方式,有效的做到了降温排湿。特别是南甸储备中心库1号仓,三年共入库粮食465万千克,平均水分17.5%左右,入库时平均粮温30-39,经机械通风后,目前平均水分14.2%、年平均粮温19,最高粮温24,达到了低温储粮标准。粮库安装计算机粮情测温系统后,及时准确掌握气温、仓温、粮温情况,方便了储粮择机通风,确保了储粮安全。

四、

查看全文>>>

县种粮农民农资综合补贴资金发放工作方案

为全面贯彻落实好中央号文件精神,认真做好我县种粮农民农资综合补贴资金发放工作,根据《临沧市财政局关于下达中央农资综合补贴资金的通知》(临财农18号)通知要求,结合县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基本原则 (一)综合核定原则。以县统计局公布的法定统计粮食播种面积(含大春、小春、杂粮)为依据,并综合考虑因农资价格波动、世界金融动荡、去年秋季以来持续旱灾等因素对粮食生产影响,积极响应国家投资拉动内需的政策,激励农民多种粮、种好粮,采取有力的补救措施,将旱灾损失降到最低,确保粮食安全。 (二)一次性直补粮农原则。县财政通过“一折通”存折将补贴资金一次性直接兑付给种粮农民,不增加任何中间环节。 (三)公平、公开、公正原则。对补贴范围、补贴面积、补贴标准及资金兑付进行张榜公布到每个村、每个村民小组,接受群众监督。补贴价格确定后,不再随实际价格变动而变动。 (四)简便易行原则。补贴办法易于量化,具有可操作性,确保及时兑付。 二、补贴依据 ,全县农资综合直补政策继续按照《云南省财政厅云南省农业厅关于印发云南省对种粮农民农资综合直补实施办法的通知》(云财建〔〕53号)规定执行,其中:补贴粮食播种面积是以县统计局《县粮食播种面积统计表》数据测算;补贴资金根据中央财政核定我县的对种粮农民农资综合直补资金总额测算。 三、补贴的范围及对象 (一)补贴内容。根据上级财政下达的中央补贴资金为种粮农民农资综合补贴,确定我县综合补贴范围为大春粮食作物、小春粮食作物(含豆类、薯类、早稻、冬玉米等)。其中:大春粮食作物面积304861亩,小春粮食作物面积101193亩,总面积合计406054亩;补贴资金总额为1284万元。 (二)补贴对象。全县农资综合直补政策补贴的范围和对象为全县从事粮食种植的农民。具体确定办法为:以我县“一折通”种粮农民基础信息平台为基础,在我县境内从事粮食种植生产的农民为补贴对象。对在承包耕地上从事经济作物种植的面积不纳入补贴范围。 四、资金核定与拨付 (一)补贴资金及标准。根据中央财政对我县种粮补贴资金总额,以全县统计法定粮食播种面积为依据测算补贴标准。即:上级财政下达的中央农资综合补贴资金1284万元,我县统计面积406054亩,补贴标准为31.62元/亩。 (二)资金来源及管理。补贴资金由中央财政预算安排,纳入“县财政退耕还林还草粮食补贴 查看全文>>>
xx乡2005年粮食生产 今年,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三农”问题,把粮食生产工作摆上了重要位置,以稳定粮食播种面积为重点,以促进农民增产增收为核心,依靠科技,提高了粮食生产水平。加大力度,落实了各项政策措施。全年完成粮食播种面积16512亩,粮食总产量6312吨,圆满完成了年初下达了目标任务。现就具体情况总结如下: 一、目标明确、责任落实 为实现粮食生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目标,乡党委、政府严格按照上级文件要求,全面分析了粮食生产面临的形式,针对薄弱环节,重点抓紧抓好。坚持”稳定粮食生产面积,提高农业科技水平,发挥区域优势,优化品种品质结构,确保总量供还应平衡,保护粮食生产能力“的原则,立足抗旱狠抓早,面各市场调结构,推广先进适用避灾增产技术,因地制宜推广普及三熟制,扩大复种面积,严格控制非农占地,引导农民大力开展复耕种粮。夺取了全年粮食丰收。 为实现全年粮食生产目标,我乡将粮食生产面积和产量分解到了各村,并签订了粮食生产目标责任书。落实了农业分管领导胡世民同志负责牵头,由乡农业技术服务中心具体负责技术指导。 二、依靠科技,推广增产技术 1、坚持适时早播 坚持适时早播,分段卡死播期,海拔在800米以下的地段在3月20日前,800米以上的地段在4月5日前结束了春播。在作物安排上实行先播玉米,再播水稻。最后播红苕。 2、规范了旱地改制 规范旱地改制提高复种指数,因地制宜推广了三熟制,增加麦—豆—苕,麦—玉—豆,麦—豆—豆等。 3、推广高产优质良种,合理搭配 我乡因势利导,按照区域化、产业化的要求推广高产优质品种。水稻以高产段质杂交和q优1号,金优725为主,合理搭配d优527,冈优系列,玉米种以东单60,长坟13为主,合理搭配丹科2152,连玉15,不麦以川麦107,川农为主。 4、保温育苗 保温育苗是保证大春作物苗全苗壮,实现满霜满插的重要措施,水稻采取了早育秧1500亩,抛秧1622亩,玉米采取了地膜覆盖玉米1000亩,肥球育苗6048亩,红苕采取了提前增温育苗。 5、病虫草鼠综合防治 大小春作物分别采取了化学除草8000亩,各种作物预测预报工作,实行科学预防。防治了各种作物病虫害,同时政府组织开展了春季农田舍统一灭鼠工作。 二、落实播种面积,提高粮食产量 我乡把恢复和增加粮食播种面积作 查看全文>>>

粮食直补发放工作总结3000字

范文资讯网工作总结频道为您提供2024年精选粮食直补发放工作总结3000字范文,包括粮食直补发放工作总结3000字怎么写、粮食直补发放工作总结3000字开头、粮食直补发放工作总结3000字结尾、粮食直补发放工作总结3000字模板大全等,同时还有工作总结格式和写作指导!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