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工作总结 > 教师个人课改工作总结1200字 > 导航 >

教师个人课改工作总结1200字,2024教师个人课改工作总结1200字大全

教师个人课改工作总结1200字

一、活动单的设计要注意以下三点:

1、以生为本,关注发展。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正确认识活动单导学的意义和作用。以活动单作为学生课堂学习的重要载体,开展丰富多彩的导学活动,引领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洋溢浓郁的人文精神,体现鲜明的时代特色。充分利用活动单,着力培养学生的主体精神、实践能力和多种素质,加强合作,促进反思,反馈提高。教师要认真思考学生的学习过程, 围绕核心内容创设适合学生实际的活动。

2、立足学情,集体研讨。要立足于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尊重个性差异,设计行之有效的活动单。充分发挥备课组的作用,集体分工设计,共同研讨确定,在集体研讨的基础上,根据班级学情进行适当调整,注重新颖性和创造性,以期达到最佳课堂教学效果,

3、体现特点,精心设计。

活动单的设计是实施导学活动的关键,要充分体现数学学科的特点,遵循可操作性、启发性、适量性、趣味性和多元化等原则,并根据《数学课程标准》和教材等进行设计。活动单应简洁、易懂,一般包括学习目标、学习重难点、活动方案和课堂反馈等内容;不同的课型如新授课、复习课等又具有各自的特点。设计的具体要求如下:

目标明确。活动单不同于教案,应具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学习重点和难点,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用知道、理解、掌握等词语进行表述,学生始终明确目标并对照目标进行活动过程的自我调控。

精选内容。活动内容必须贴近学生实际,有数学味、趣味性、启思性和开放性,有利于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素质发展。要突出重点和难点,做到内容适量,难度适宜,在整合教材内容的基础上,可以适当补充拓展性题,保证原来预定内容得以完成。问题、练习的设计要有针对性、层次性和发展性。

活动多样。教学活动单可采用多种形式,可根据内容特点设计,也可根据小组特点设计,还可设计多层次多目标活动单,尽可能调动所有学生参与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思考,自主掌握学习方法,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维、观念与行动相统一、外显活动和内在活动相统一、充满改造和创造精神,满足学生多方面发展需要。活动要循序渐进,形式多样,可以是自学教材、实验、探究、辩论、讨论、游戏、竞赛等,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始终充满激情。

检测反馈。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进行目标检测,及时反馈,当堂消化。

语言规范。活动单的主题、指导语要明确,语言力求生动、活泼,尽可能将老师的解说过程化为活动过程。题目要简化,不要出

查看全文>>>

我们学校是在去年七月份被区教育局确定为课改基地校的,课改一年多来,在广大教师的不懈努力研究下,小组自主讨论合作检测模式已经形成,效果显著。

我们目前的课堂呈现了高效课堂教学结构,所谓高效课堂的结构,就是把教师和学生这两个活化元素都发挥到最大值,让学生在课堂上被课堂模式激发以后,积极参与到学习当中去,真正地把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让学习发生在学生身上,让孩子真正的发自内心的主动的去索取知识。孩子的状态在课堂当中得到了激扬,老师要把握好自己的位置,在课堂当中真正和学生一起构成一个学习的共同体。教师是学习的首席,是孩子在课堂中的引路人,是孩子在遇到迷惘时的点拨人,是和孩子一起教学相长的学习者,在课下是课堂的设计者。

我们平时的做法是这样的,先进行集体备课:我们把集体备课集体备课做不好,导学案就编不好,导学案编不好课堂就进行不好。接着就是编写导学案:编写导学案是决定了课堂成败的关键,课堂出现问题80%都在导学案上,导学案编得过简,对孩子没有导的作用,导学案过难,孩子没法用导学案进行学习。由于现行的教材不能满足学生自学的需要,所以教师要编写导学案(也称学案),我 (文章转自实用文档频道xx09) 们常把导学案比作是学生学习的路线图,编写导学案的目的是引领学生自主学习,就是把学生从“已知领域”引向“未知领域”。要让学生跳一跳就能够得着,通过已有知识,学生自己阅读和理解就能掌握一些新的知识。明白这个道理我们就应该清楚为什么要编写导学案以及如何编写导学案,如果习题化或编成提纲式就不能实现引领的作用,学生自主学习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甚至难以完成自学的任务。

有了充分的准备,我们才开始上课:分为几步,一是预习展示课。利用1-2节课的时间把导学案预习透,预习展示课不到位,下一节课将无法进行,要求用独学、对学、群学的学习方式完成a、b、c三类目标。学习目标分为四类a类、b类、c类、d类,a类目标属识记类,如英语的单词、语文的字词、理科的定理、定义、公式,b类问题通过对子组来完成,c类问题通过小组合作来完成,d类问题就是教学重点和难点,可能经过小组讨论也完不成,但完成到什么程度算什么程度,这个作为下一节课的教学目标来呈现。“预习展示课”中的展示内容要少而精,要对“提升展示课”有指导和铺垫意义。

第二是提升展示课。是高效课堂最精髓的一部分,为什么高效课堂要展示?有两个作用,第一个是让学生把学习

查看全文>>>

新一轮课程改革以来,我校一如既往地以实施新课程为契机,强化常规管理,进一步转变观念,坚持“为每个孩子未来着想”的办学宗旨,加强教育教学研究,提高师生素质,深入推进素质教育。具体做法与成效如下:

一、强化组织领导 优化课改管理

课程改革是基础教育的一项重大教育变革。为使学校课改工作真正做到领导有力、措施落实,真抓实干,我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课改工作领导小组,并明确了各成员的具体分工,各成员平时加强协商研究和对课改的领导和指导,及时跟踪、了解课改工作情况。

二、转变观念,树立服务意识:

教师是学校的灵魂,建设一支师德修养高,教学艺术精湛,能适应新世纪要求的教师队伍,是新世纪教育对学校的要求。

1、强化师德教育。认真贯彻《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公民道德规范实施纲要》等规章制度,组织教工深入开展“创教育新风,树师表形象”的系列活动。通过课改沙龙“师德论坛”、撰写师德论文等活动,让教师们进一步认识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需要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本学期涌现出局级优秀辅导员唐艳老师;校级优秀辅导员侯月兰、杨秀珍、王淑梅、任学琴、吴荣、余桂琴六位老师;校级优秀党员邵秀芳、李淑芳、党春霞老师。

2、组织教师学习教育理论。面对教育发展的信息化和综合化,没有先进的教育理念将会被无情的抛弃。我们重点组织教师学习《课程标准》、《课程标准解读》等。组织形式多样的学习方式、个人自学、课改沙龙等。另外,我们继续组织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培训、基本功硬笔书法比赛、优质课比赛,让教师在活动中成长,在成长中提高。

张巧玲、任燕霞老师在全市教师基本功教导主任教研活动设计方案比赛中获小学组一等奖;陈茹、刘勤老师在全市教师基本功教导主任教研活动设计方案比赛中获小学组二等奖;刘勤在全市教师基本功大赛主管教学校长评课比赛活动获小学组三等奖;王学武老师的论文《音乐律动----为音乐课堂打开智慧之门》获全区论文二等奖;陈茹老师的教案《module7 unitl let s send an email》获全国优质课大赛二等奖;王学武老师的教案《音乐律动----智慧之门》获全国优质课大赛二等奖;张欢老师指导李雨婷同学作文《霸道的鸭子》在《小龙人学习报》发表;张欢老师《正确对待学生说谎》在《小龙人学习报》发表;王学武老师在xx年石嘴山市中小学音乐教学交流研讨活动中为中心发言人;吴荣王淑霞吴月芳老师指导学生在全县小学

查看全文>>>

时光匆匆,总在不经意的瞬间便悄然远去,相信这个阶段你一定面临了许多挑战。我们也要开始准备各自的工作总结了,通过总结能够面对任何困难和挑战。栏目小编特别从网络上整理了课改工作总结模板 ,欢迎阅读,希望你能够喜欢并分享!

课改工作总结模板 篇1

课堂教学提质增效,课改是核心。20xx年3月,我校全面启动了高效课堂教学改革的试点校工作。全校21个教学班,1205名学生,38位教师参与了课改实验。20xx年秋季提出了高效课堂“1+345”教学模式。即:“1”是指高效课堂即生本课堂,课堂教学从“知识本位”向“潜力本位”进发,课堂教学的终极目标是挖掘学生潜力,发展学生潜力。“3”是指贯穿课堂的三种学习时间:预习、研习、练习;“4”是指师生的四种教学行为:倾听、自主、合作、展示;“5”是指教学的主要流程:预习导航、合作探究、展示交流、点拨升华、练习反馈。创新的“1+345”教学模式,打造了校园教育教学的核心价值观。现将具体工作汇报如下:

一、营造课改氛围,开启课改思想之门

在新课程理论指导下,转变教师固有的教育观点,是课改实施的前提。针对课改理论与实践脱节、教师定力不足、行政推动力缺乏等制约因素,我校从营造课改氛围,激发教师参与课改热情入手,在做好课改组织建设工作的基础上,重点做好两项工作:

一是师资培训常态化。近九个月的课改实验,能够说师资培训工作贯穿始终。我校召开新课改动员大会1场,课改实验中期小结2次,聘请专家讲座3次,展开高效课堂体验活动2次,组织理论培训9次,组织研讨课27节,观摩课12节,参与导学案编写教师41人,撰写学习心得73篇,赴外地参观学习123人次。

二是管理制度细致化。我校制定了《现代教育技术条件下高效课堂教学改革实施方案》,确定了课堂教学改革“三步走”总体目标,即:第一步,20xx年,实现教师有所理解、模式基本成型;第二步,20xx年上学期,模式趋于成熟,质量有所显现;第三步,20xx年下学期,模式富有特色、质量明显上升。同时,我校先后制定和修改一系列课改管理制度,如:《高效课堂教学常规管理制度》、《高效课堂教学评价表》、《高效课堂推动工作制度》、《高效课堂教学改革奖励制度》等。

透过持续持续的学习培训与制度建设,转变教师观点,转换师生主角,引进先进的教育理念,传递课改前沿知识,交流教学改革经验,开启教师课改思想之门。

二、完善实验过程,构建课改

查看全文>>>

根据县教育局和片区教研室xx年度工作计划,结合我校实际情况,本期我校的课改工作主要以改变教师的课堂教学观念,不断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水平为目标展开,我们的工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扎实开展“三课活动”,不断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水平。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新课标”精神,展示本校教师精湛的课堂教学艺术,推广优秀的教法和经验,为广大教师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同时也为会诊和解剖课堂,解决教学中一些共性问题,学校教科室、教导处在9月下旬组织了为期近三周的“三课活动”,学校成立了九个学科评价组(小学语文、数学,初中语文、数学、英语、理化生,政史地、艺体电脑和幼儿组)负责对“三课”课堂进行全面剖析,客观、公正、准确的进行了定性评价。

本次三课活动,学校共排了51堂课,其中小学语文7节,数学3节;初中语文10节,数学8节,英语8节,物理2节,化学2节,政治1节,历史3节,生物1节,地理1节;音乐2节,电脑3节。学校要求全校教师在三课活动中务必听完本学科的课,再选听至少10节跨学科的课。通过检查发现全校不少教师不仅听课数量多,而且记录认真详细,分析到位,建议合理。学校把教师参与三课活动的情况纳入第一学月六认真工作考核和期末考核。当然,这次活动时间安排比较紧,老师们在完成自己教学任务之余,克服了不少困难,尽可能挤出时间参与“三课活动”,使本次活动得以顺利圆满地完成。

二、继续做好大文化校本课程的开发,提高教师的课程开发和运用水平。

教育改革的核心是课程改革。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我国的课程政策发生了重大转变: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我校在上一学年开设基础上,学校全员参与,开发出了具有开放性、灵活性、多样性特征的校本课程,使我校的大文化校本课程形成了体系。

三、改进了集体备课制度,使集体备课落到了实处

在过去实行集体备课的基础上,为了使集体备课落到实处,对每位教师的课堂真正起到指导作用,本期学校教导处、教科室进一步规范了我校的集体备课制度,主要作法是:学校成立了年级各学科备课组,每个年级每个学科均由组长具体负责,采取先集体研究,再由教师本人形成个性化的教案,并且集体研究的过程必有相关领导参与其中,由蹲点领导签字认可学校才予以认定其集体备课。

四、积极组织全体教师不断总结,提炼、优化课改成果

1、组织学校骨干教师积极参加上级组织的各种成果评选活动。本期有14位教师撰写的教研论文在

查看全文>>>

时光飞逝,转眼间,一学期已经结束。在这一学期里,为了迎接国检,各项工作头绪繁多,而我自己在繁忙的工作中也学到了很多,得到了很多的教学经验,现将本学期个人工作总结如下:

一、 班务工作

本学期我担任三(2)班副班主任,工作中,我以身作则,勤跟班、勤辅导,使得班级管理井井有条,主要表现在:

1、增强学生的主人翁精神。国检期间,我每天利用放学时间或周末时间,检查班级卫生,打扫学生清洁不到的卫生死角。一段时间以后,全班学生都能够主动地投入到班级卫生保持的行列中来,使得班级卫生有了较大改善。

2、注意班干部的培养。本学期我主持选举产生了一支能力较强、负责任、有一定影响力的班干部队伍。对待班干部,我积级引导,大胆使用,注意培养他们的工作能力,教给他们合理的管理方法,要求他们以身作则,放手管理。另外,定期召开班干部会议,研究解决出现的问题,同时布置新的工作和任务。使得班级管理和路队管理都有所好转。

3、做好和家长联系的工作。期中考试之后,根据学校的安排,我们召开了家长会,通报了学生在校的表现,与家长进行了有效的沟通。平时也经常和学生家长单个联系,有效解决了一些问题学生的心理问题,提高了部分学困生的学习成绩。

4、做好安全教育工作。安全工作历来都是学校各项工作中的一个重点工作,本期我严格遵从学校的各项要求,加强了课间管理、路队护送等工作,确保了管理范围内的绝对安全。

二、教学工作

本学期,我担任三年级(2)班的数学课教学工作。一学期以来,我始终坚持以学生发展为目标。根据学校的工作目标和教材的内容,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过钻研教材、研究具体教学方法,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学期工作计划,保证了整个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对于每一个教学内容,都做到精心准备,深入钻研教材,力求设计出既能激发学生兴趣又能切实落实教学目标的教学方案。课堂教学重视学生的能力训练,精心设计练习作业,培养良好的作业习惯。使得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态度都保持在较好的水平。

另外,我积极参加教育研究工作,主动承担观摩课,研究课件制作方法,努力向教育科研型发展。平时积极参与本校的校本科研,认真听课、评课,在与其他教师交流中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参与的课题《校本教材研发》通过省级验收,论文《多媒体与课堂教学整合的教学策略》获县级优秀论文奖。指导的科技作品在庆阳市首届科技创新大赛中分获一等奖和三等奖。

三、校报编辑工作

因为红星校报美

查看全文>>>

时间飞逝,离开学校后参加小学教师工作到现在第一学期在紧张而又忙碌的生活中结束。这学期,我继续小一班的语文教学工作,在这个过程中我越来越体会到课改的优越性。以下就是我的工作鉴定。

教学方面。教师课前都要做备课的准备工作,它是教师充分地学习,钻研教学大纲教材和了解学生,弄清教什么、怎样教和学生怎么学,设计出目的明确,方法适当的教学方案。教师的天职就是教书育人,育人则是一项具有情感色彩的非常复杂的工作,给予学生的则更多的是师爱,它是一种高尚的情感,凝结着教师无私奉献的精神。这种爱没有血源和亲情,没有私利与目的,然而这种爱却有一种巨大的力量。

课堂上。没有师生的界限,师生平等,人人平等。在教师眼里,没有优中差的区别对待。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特点,不同的个性,他们都是优秀的,有发展前途的。关键在于我多给于他们鼓励,期待,这是一种很重要的教育资源。我在班上,从来不给学生戴上“优、中、差”的级别。对于有些在考试中分数较低学生,我会给予知识上的补救和思想上的教育。因为每个学生都有各自的特长。如果他改正了不足之处,可发现他的创造光芒。实际上,在老师的教育和引导下,他也在茁壮成长,不断提高自己。

生活中。我和一年级的孩子呆在一起,我重新认识了什么是天真、活泼。他们那没有修饰,没有掩饰过的情感不由自主的言溢于表。对于小学老师来说,更应该尊重和善待孩子的天真。 所以,我觉得我班上的每个学生都是可爱的,优秀的。我冲破分数的禁锢,在传授知识,关注成绩的同时,我更注意教育学生,学会生活,学会做人,这才是教育的真谛。

这学期,我在积极参加教育局组织的新教材培训的同时,虚心向有经验的教师及兄弟学校的同行讨教经验。在教学中,认真钻研新大纲、吃透教材,积极开拓教学思路,把一些先进的教学理论、科学的教学方法及先进现代教学手段灵活运用于课堂教学中,努力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自主探究、勇于创新的等能力。另外,我在搞好教学工作的同时,还很注重教学经验的积累。

严格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不迟到、不早退、有事主动请假。在工作中,尊敬领导、团结同事,能正确处理好与领导同事之间的关系。平时,勤俭节约、任劳任怨、对人真诚、人际关系和谐融洽。

总之,一番耕耘一番收获,我继续学习着,思考着,努力着,相信在小语的道路上也会前进着。在下一学期,也会继续吸取经验,坚持自我反思,自我提升,尽快向优秀教师靠拢。

查看全文>>>
200*年秋季,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春风吹进了我校的校园。学校领导以满腔的热情,科学的态度,引领全校教师在课改的舞台上尽情展示,在课改的浪潮中不断实践,努力探索,并结合校情制定了详细的课改方案,调动精干力量,在一年级全面实施新课程改革。参加课改的班级xxxx、学生32xxxx、教师1xxxx。半年来,在教研室及县课改办的精心指导下,在教导处的扎实工作下,学校的课改工作稳步发展、扎实推进,取得了初步成效。在实验过程中,我校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全面动员,全员参与 学校利用政治学习和业务学习,对进入课改的一年级教师和其他非课改年级教师都作了全面动员,广泛宣传了课改的目的和课改实验的意义,以形成课改实验的良好氛围。成立了课改领导小组和课改指导小组。以分管教育的副镇长王小春为组长,以颜学永、邱成章二位校长为副组长,以教导主任、各村小主任教师为成员组成课程改革领导小组。领导小组负责课改的决策和协调。课改指导小组由教导主任陈国芝同志为组长,负责抓课改的管理和实施。并推选了一批教育观念新、教学技能强、工作责任心强的教师成立了课改专家指导组。各小组各自明确职能,有效发挥组织的计划、组织、实施、检查、反馈、评估功能,为课改实验提供了组织保障,确保了课改实验的顺利进展。 二、师资培训,转变观念。 教师观念的转变是实验顺利进行的前提,因此我校把抓教师新观念培训、交流学习放在首位。 1、学习新课标,树立新理念。 我校组织教师外出学习、听课,让他们接受外界的新思想,把握课堂教学新脉搏。每人每学期要自学课改文章,积极探索新课改中教师角色转变、教师教学行为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研究。还组织教师集体备课学习,积极撰写反思。 2、学习新课标,实践新课标。 (1)充分发挥课改年级的带头作用。教导处每月进行一次形式多样的教研活动,即公开示范课、说课活动,教学经验交流,专题讲座,集体备课、听课、评课活动、观看教学实录等通过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以课改实验为中心内容的校本培训,教师之间相互交流、取长补短、相互促进,既充实了实验教师的教学理论,又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技能,使课改实验得到了纵向发展。 (2)转变教育观念,用新课改理念贯穿在课堂教学中。要求各位教师深刻领悟新课改实验的目标和实验任务:通过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内容和管理体制,构建符合素质 查看全文>>>

第1篇:初中政治课改小结

思想政治学科教研工作的基本思路是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引导教师认真学习教育教学理论,积极稳妥地推进课改工作,贯彻落实学科教学建议,深入开展课题研究活动,切实抓好青年教师队伍建设,营造良好的教研氛围,积极实施素质教育,为提高青少年的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科学文化素质,培养健全人格而努力。

一.教研组现状分析

我组是学校最年轻的教研组。我组现有专职教师3人,兼职教师3人。我组的理念是:让所有教师各施所长,各显其功。但我组还存在着许多不足:1、教育观念虽有转变,但不彻底。表现为所有教师虽然在转变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虽然作了一定的努力,开设了一些研究课,但总体说来,课堂教学大都采用讲授式教学或满堂灌的情况还比较严重。

2、备课组的工作有待进一步强化和细化,加强备课组的集体备课,通过集体的智慧提高课堂效益。

3、在课题研究方面有很大的局限性。课题研究仅局限于研究课上,也仅是出产几篇论文。应要扩大课题研究的受益面,通过研究,使课堂效益有切实的提高。

二、主要工作本学期主要工作:组织教师认真学习新课程理论与新的课程标准,总结课改经验,探讨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实施新课程理念的有效途径和方法;研究如何将研究性学习的方法引入政治课课堂教学;组织初三教师认真学习中考政治科考试说明与要求。

1、组织政治教师认真学习课程改革理论,研究新的课程标准,确立新的教学观念,以此为指导,改革政治课教学,充分发挥政治课的德育功能。

2、认真学习新课程,深化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组织教师学习《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及解读,使我组教师了解课改,关注课改,能以课改理念指导自己的教学,并做好知识储备工作。

3、组织教师学习政治学科教学建议,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

4、以备课组为单位,进行集体备课。备课时力求做到备教材、备教法、备学法、备情感、备手段等。

三、对今后教研的几点思考

1、加强领导,提高认识,是搞好教研工作的关键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都要关心、支持教研组、学科组的工作,加强教研队伍建设,给教研工作创造良好的氛围,并采取得力措施,强化教学研究工作,牢固树立教学工作在学校工作的中心地位,充分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只有使每一位教师都积极投身到教学研究中去,经过刻苦研究,才能探讨出学科的教学规律,搞好教学工作,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2、开展教研组和学科组活动,要建立良好的工作作风

每次开展教研活

查看全文>>>

教师个人课改工作总结1200字

范文资讯网工作总结频道为您提供2024年精选教师个人课改工作总结1200字范文,包括教师个人课改工作总结1200字怎么写、教师个人课改工作总结1200字开头、教师个人课改工作总结1200字结尾、教师个人课改工作总结1200字模板大全等,同时还有工作总结格式和写作指导!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