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工作总结 > 减贫扶贫组工作总结900字 > 导航 >

减贫扶贫组工作总结900字,2024减贫扶贫组工作总结900字大全

减贫扶贫组工作总结900字

街道减贫工作方案

各村(社区居)民委员会:

现将《**街道2015年减贫工作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市**街道办事处

2015年9月23日

**街道2015年减贫工作方案

减贫任务是2015年市委、市政府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精神,关注民生的重要举措,减贫是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庄严承诺,必须按质、按量、按时完

成,为加快减贫工作步伐,推动全街道经济社会跨越发展,确保我街道全面完成2015年“减贫”目标任务,特制订本实施方案。

一、基本情况

关 口街道位于城东4公里处,东与溪江乡接壤,南与高坪乡交界,西与集里街道毗邻,北与焦溪乡相连。辖区总面积65平方公里,有4个行政村,3个居委 会,181个村居民小组,6548户,其中五保户83户,低保户313户,扶贫低保户228户;总人口2.38万,其中贫困人口824人,建档人口824 人。辖区内主要以种养业为主,粮食作物主要有水稻、玉米、红薯;经济作物主要有经果林(柑橘、桃、李、梨等)、茶叶、蔬菜、花卉油菜、花生;养殖业主要是

生猪、肉牛、土鸡、绿壳蛋鸡等。近年来,“三小”水利工程等各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显著成效,通村公路提质改造、通组公路、联户路硬化、农村文化活动中 心等公益设施有了一定的改善,**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5328元。

二、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和全国、省市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等中央领导同志关于扶贫开发工作的重要指示,打通专项扶贫到户通

道,为“大扶贫”格局搭建通用平台,加快推进农村贫困人口减贫进程,实施精准扶贫,做到真扶贫、扶真贫,积极促进贫困群众增收致富,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 出不懈的努力。

三、工作目标

根 据省、市、县要求,全街道将按照“突破制约发展瓶颈,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重点产业和特色产业”的思路,通过政策支持,项目扶持,部门帮扶等措施, 到年底,使全街道农民人均纯收入从**年15328元的基础上,达到16820元以上,加快推动脱贫致富步伐,实现贫困人口发生率下降13个百分点的 目标,达到2015年我街道净减少农村贫困人口117人。

四、工作措施

(一)成立**街道减贫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

副 组 长:

成 员:

领 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农业办),由陈湘建任办公室主任,钟艳波、邢建波、王罗、陈世友、胡乐、何梓成、叶伟文、谭灵芝、

查看全文>>>

镇减贫工作实施方案

为确保完成2015年**镇减贫工作任务,按照市扶贫办工作要求,根据我镇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和全国、省市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等中央领导同志关于扶贫开发工作的重要指示,打通专项扶贫到户通道,为“大扶贫”格局搭建通用平台,加快推进农村贫困人口减贫进程,明确贫困户,实施精准扶贫,做到真扶贫、扶真贫,积极促进贫困群众增收致富,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不懈的努力。

二、组织机构

成立**镇农村减贫工作领导小组,组成人员如下:

组 长:

副组长:

成 员:

各联村干部 各村(社区)书记、主任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农业办),由刘琼任办公室主任,具体负责日常工作。

三、减贫目标任务

2015年我镇减贫任务是减少农村贫困人口167人。

四、减贫主要措施

(一)认真细致,做好减贫工作前期工作

认真研究安排部署各村(社区)的减贫目标任务,并细化分解到各村(社区),落实减贫措施。

(二)规范管理,确保减贫工作顺利完成

镇减贫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全镇的减贫工作安排、部署、落实。明确工作负责人、直接责任人,确保工作顺利开展,并进行监督管理,督查进度。

(三)落实责任,确保工作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减贫在镇领导小组统一领导下工作,责任单位为各村(社区)联村干部和有关单位。

五、组织验收

年底由减贫工作办公室牵头,组织有关部门进行自查验收,并向市扶贫办提交申请验收报告,请市级验收。

二〇一五年九月二十二日

查看全文>>>

县减贫摘帽教育保障工作方案

为更好地服务保障脱贫攻坚,紧紧围绕县委、政府工作部署,全力推进教育扶贫工作,在严格执行国家各项资助政策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教育扶贫工作投入,强化困难学生资助措施,确保建档立卡贫困子女顺利完成学业,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以及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关注弱势群体,坚持以人为本,落实教育精准扶贫。结合县委、政府脱贫攻坚决策部署,落实“七个不能脱”工作目标,坚决实施教育扶贫工程,助推全县脱贫攻坚。

二、工作目标

攻坚克难,全力打赢全县脱贫攻坚战,实现小康目标。为落实教育精准扶贫工程,确保教育精准扶贫户子女顺利完成学业,重点解决“因贫辍学”、“因学致贫”等问题,全面推进教育均衡发展,提升全县人口基本素质和自我发展能力,充分发挥教育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保障作用。

三、工作措施

(一)落实“双线承包”责任制,全面控辍保学

1.层层签订控辍保学责任状,实现双线承包责任制,确保控辍保学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2.建立健全学生台账和辍学生档案。根据县脱贫攻坚指挥部提供的精准扶贫户名单,进一步筛查义务教育阶段学生,逐一建立学生台账和辍学生档案,保障精准扶贫户子女平等享受国家的相关资助政策,确保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不因贫辍学。

3.加强辍学生的劝返复学工作。一是教育局统筹安排各级各类学校根据筛查情况组织力量按照包保到人的原则加强劝返入学工作,劝返无效的,找准原因,造册登记,并上报当地政府和县教育局。二是各乡镇(街道)对教育部门上报的劝返无效辍学学生进行责任包保,加强措施动员复学,妥善解决和帮助入学困难问题,督促学生家长依法履行义务,积极配合确保子女接受义务教育。三是凡因身体残疾困难的,采取就近随班就读的办法解决其入学困难,由教育局落实相关经费。因身体原因无法到校就读的残疾学生,采取“送教上门”的办法予以保障。四是县直部门应按包村责任制做好相关工作。

(二)认真开展少数民族地区扫盲工作

1.各乡镇(街道)于8月底前,对本辖区内少数民族村寨人群开展排查,9月1日前将排查情况报县教育局。

2.由县教育局牵头,县民宗、各乡镇(街道)配合,抽派人员组成专业教育队伍开展扫盲教育工作。

(三)积极服务易地扶贫搬迁群众子女就近入学

1.推进**一中、**民中、**中学等新建、扩建项目建设进度,新增学位1600个,创

查看全文>>>
双减工作阶段总结汇报【篇一】

为继续扎实推进“双减”工作,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进一步强化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提升学校育人水平,提高学生学习的有效性,乌兰哈达中心小学开展落实了具有本校特色的“5+2”课后服务。

一、书包上瘦身

合理调控

推行“小书包”不回家政策,“小学一、二年级坚决不布置家庭书面作业”;“小学三至六年级书面作业平均完成时间不超过60分钟”等硬核要求落实到底,在课后服务的时间段完成作业,让作业不出校门。

严格执行“三不”“两禁止”:不布置大量抄写、机械重复性作业;不留超出课标要求的超纲作业;不留惩罚性作业。

禁止通过手机微信或qq群等方式留作业;禁止给家长布置作业,要求家长批改、打印作业等。量上精减,形上瘦身,让孩子轻松无作业回家。

二、时间上减压

健康为本

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课程要求,周一至周三,老师们精心安排了夯实基础的知识类作业、发展兴趣的游戏类作业、感知体验的实践类作业。周四则是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学校共开设了少儿舞蹈、少儿合唱、少儿绘画、心脑珠算、体育游戏等10个项目课程,使孩子们在有趣的活动中体验到了学习的快乐!

三、课堂上深研

提质为核

实现轻负高效的主战场在课堂上。我们一直秉持“让儿童站在学校正中央”的哲学理念,着力打造“四声”课堂,在提高课堂质量上下足功夫,保证减量不减质。

1.调整备课时间和模式。根据课后服务时间和课程安排进行整合,以学科组为单位集中备课,开启“无生课堂”备课模式。

2.梯度教研传帮带模式。设立每周三、四教研日,安排领导,骨干教师,新入职教师梯度教研,领导示范、骨干引领、青年练兵、师傅指导协同发展模式.

3.组建新教师入职团队,设定新教师培训路径。通过“德育管理”,“教学组织和学科教学”“教师专业成长”等,帮助年轻教师尽快成长。

四、作业上革命

分层多选

遵从“顶层设计、专业引领、协同推进”的工作思路对作业留法流量上进行了深层次的重塑,进行一场“悄悄地革命”。集中学校优势,整合学校资源,设计a、b套餐式分层选做作业,从量上、难易程度上、兴趣上自选套餐,教师适时答疑解惑,个别辅导……让学有余力学生感兴趣吃饱,需要帮助的学生减轻压力,轻松完成。

五、内容上多元

课程出彩

小学课后服务,全校学生参与率达到96.5%,全校教师参与率达到100%,并聘请三位校外专业人员入校参与课后服务,拓展服务内容。

学校统筹配置课程

查看全文>>>

时光如逝,过去的时光就让它过去吧,相信在这阶段的工作过程中自己成长了很多。是时候开始准备上个阶段的总结了,总结工作有助于我们更全面的认识自己,工作总结您知道该怎么写了吗?敬请您阅读并收藏本文。

2023双减工作总结(篇1)

中小学生负担过重已引起了国家及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高度重视,“减负”已成了教育界刻不容缓的头等大事。我们全体教师学习了省教育厅关于《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负担的实施意见》的通知,要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关键是在转变思想方面下功夫,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变面向少数尖子生为面向全体学生。基于这种情况,我们全体教师认真学习了《通知》精神,并围绕着:“减负的目的是什么减负和勤奋学习的关系如何怎样才能作到减负提质”等问题展开了学习和讨论,通过学习和讨论,形成了共识、我的认识如下:

一、明确认识什么是减负增效

首先,应该明确减什么。“减负”是减去超出学生生理和心理发展能力以外的学习任务,减去学习活动中机械重复而对开发学生智能无用的作业练习,减去过时、烦琐与实际应用无关的教学内容,要求教师放弃违反教育规律,简单粗暴、落后的教学方法,革除教学治理中仅以教学成绩评价教师教育成果的不当做法。并不是不要学生勤奋学习、刻苦钻研。

其次,正确把握“减”与“加”的关系。《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指出:“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要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和教育水平,不仅要加强对学生的文化知识教育,而且要切实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品德教育、纪律教育、法制教育。”这说明“减负”并不是只减不加,而是有所减和有所加的辩证统一。是要求人们从根本上改变重知识灌输,轻视对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重智育,轻德育;重视升学考试科目教学;重文化知识传授,轻体音美等基本素质练习;重关心学生学习成绩,轻视学生思想变化、心理状况和行为仪表等违反教育规律的'做法。要加强和突出对学生进行思想素质教育,教育引导和帮助学生逐步形成健康的心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养成勤奋、刻苦、探索、博闻慎思、好问、有恒的学习品质,礼貌、文雅、友爱、自尊、自重的交际习惯等,培养其形成健全健康的人格。

二、采取措施,切实减负

统一了思想认识,还需要有得力的措施,只有这样才能把工作落到实处。

1、加强学习,提高素质

21世纪是个充满机遇和挑战的时代,要想适应这个时代的要求,我们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

查看全文>>>

xx乡位于泰顺西北部,与xx县交界。全乡面积45平方公里,其中山林面积5.9万亩,耕地1320亩,人口1263户,4559人,原有10个行政村,经去年辙并为5个行政村,27个自然村。为全省211个欠发达乡镇之一。近年来xx乡在省市县的大力支持下,扶贫攻坚工作取得了一些成效。200x年以来共争取扶贫资金110多万元,启动扶贫项目5个,人均收入低于1500元以下的农户从200x年的463户1327人,200x年减少到306户805人;其中1000以下从131户342人减少到32户98人;全乡农民纯收入从200x年的1995元提高到200x年的2235元,文秘部落年增长6%,如今农业生产初显产业化格局,农民逐年致富,农村面貌发生了大的变化。

一、扶贫工作的主要做法

1、深入调查,摸清致贫原因。乡党委政府坚持把农民脱贫致富作为一个难题来解,作为重中之重的工作任务,下决心下大力去完成。首先调查致贫原因,把它作为破解难题的着手点。经调查分析,全乡农民致贫的原因主要有:上有老人、小孩未长大,家中缺少劳动力致贫;因病因灾致贫或返贫;仅种点责任田家庭收入单一而贫困;想发展又缺少资金缺信息缺技术,难以启动发展项目而贫困。信息不灵、交通不便、生产成本高、效益低和缺少有效的市场服务而难以脱贫。其他原因还有:好吃懒做,因赌博贫困,以往做生意或搞生产亏本欠债而贫困;子女读书、学手艺负担重而贫困。在摸清农民致贫原因后,紧接着做好建档立卡工作,把各贫困户的基本家庭情况,贫困原因等等一一立卡建档,同时做好动态的跟踪调查,及时掌握情况。

2、多管齐下,多方位扶贫。针对农民致贫原因多,有客观条件造成的,也有主观因素引起的,因而采取多种措施,多管齐下,综合解决。

(1)培育主导产业,进行产业扶贫。一是发展毛竹产业。立足当地人均拥有3亩毛竹的优势,下大力发动农民毛竹低改,提高毛竹的产量和质量。近两年全乡毛竹低产林改造3500多亩,新发展500多亩,同时引进毛竹加工厂两家,拉长毛竹产业链,使毛竹收购价每百斤提高34元。二是建立养殖业专业合作社,实施公司+专业合作社+农户的形式,发展食草食动物养殖业。去年山羊存栏2800只,农家鸡出栏1万多羽,被列为我县的食动物养殖基地。

(2)建立下山扶贫点,实施下山扶贫。在乡政府所在地村尾村建下山扶贫点,积极动员和引导高山远山的农户搬迁下来,目前已有15户142人安居入户,

查看全文>>>

日月如梭,即将面对新的工作。我们需要对工作进行总结归纳了,在写总结时,我们要注意发掘事物的本质及规律,那么我们要从哪些方面去写工作总结呢?小编经过整理,为你编辑了[推荐]关于双减工作总结,欢迎大家与身边的朋友分享吧!

关于双减工作总结 篇1

随着《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的印发,社会各界对“双减”政策十分关注,“双减”已经成为教育领域“热词”,我校扎实开展作业管理工作,认真落实“双减”政策。

一、完善教学评价体系。

要制定学校课堂教学效益评价方案,制定出教师教学备、教、改、辅、考五环节考评细则,建立“第一课堂”教学质

量跟踪评价方案。要加强对教师的教学过程监管,建立学生学科学习质量过程性评价体系,从学科核心素养的角度分析学情,有的放矢开展“第二课堂”和“第三课堂”,补齐学习短板,拓展学习特长,激发学习兴趣,开发课程资源,实现学生关键能力和学习品质有效提升。

二、丰富课后延时服务内容,提升学习实效。

我校按照县教体局关于开展课后延时服务的部署要求,坚持以学生为本,在全镇全面推广开展了课后延时服务,实现了镇域全覆盖,广泛发动学生自愿参加,对贫困学生免除了课后延时服务费用,开展了学困生帮扶成长计划,全镇各校还根据驻地家长的实际需求,对下班时间与接送学生存在时间差的部分学生进行集中看护,有效解决了学生放学无人管、家长接娃难等问题。同时,各校还充分利用校本课程、校编沂蒙文化读本等载体,进一步丰富课后延时服务內容,将阅读引入课后延时服务,各校加大走廊图书馆建设力度,为学生打造更加广阔的知识海洋。

三、丰富课后服务

学校为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性化辅导,为学有余力的学生进行综合素质拓展,依据学情有效提升学生学业水平。拟建立10多个社团,如:瑜伽、健美操、篮球、古筝、二胡、书法等。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培养学生的技能。

四、把握作业育人功能,严控书面作业总量

开学前我校各学科组就加强作业管理工作,开展了专题研讨活动,各学科组明确了作业是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是课堂教学活动的必要补充。教师要遵循教育规律、坚持因材施教,严格执行课程标准和教学计划,在课堂教学提质增效基础上,切实发挥好作业育人功能,帮助学生巩固知识、帮助教师精准分析学情、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教师要确保一二年级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三至五年级每天作业完成时间平均不超过6

查看全文>>>

精准扶贫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镇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区各级精准扶贫工作会议精神,立足城郊优势、湖区优势和工业园区优势,以精准识别为前提,以科学规划为引领,以发展产业为支撑,因地制宜,因户施策,科学制定脱贫规划,强力落实脱贫措施,探索了一条适应**镇脱贫攻坚的产业发展之路,实现贫困户稳定脱贫致富。

一是着力扑下身子。镇党委和政府积极落实精准扶贫主体责任,充分发挥整体谋划、统筹协调、顶层设计、具体实施和监督指导的作用,及时解决精准扶贫中的重大问题和重大事项,协调推进驻村单位履职尽责。书记、镇长积极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带领全镇干部扑下身子、甩开膀子,以更多精力、更大努力投入精准扶贫中。全面实行精准扶贫干部包保责任制,明确镇干部要当好信息员、参谋员和服务员,并加强督查和考核,促使干部工作上心、责任上肩。同时,加强政策业务培训,多次组织镇全体干部、村支书和工作队员,深入各村产业扶贫项目基地参观学习交流,促使各村形成“赶、学、拼”的态势。另一方面,加强宣传教育工作,让贫困户全面了解政策、用好用足政策、监督落实政策,积极引导贫困户消除“等靠要”思想,激发贫困户自身发展内在动力,充分发挥贫困户脱贫主体作用。

二是着力摸清底子。镇党委、政府要求镇村干部深入贫困户了解情况,结合贫困户家庭实际,因户施策,分类施策,精准制定脱贫计划,对存量贫困户283户995人对症下药:对无劳动能力的五保户和重点低保户93户213人,实行政策兜底;对有劳动能力的低保户和一般贫困户190户782人,在充分征求贫困户发展意愿基础上,全部制定和落实产业发展措施。其中以种蔬菜、种香莲、养鸡、养猪、养鱼、养龙虾等自身发展为主的有41户173人,以14个合作社(大户)带动发展或基地打工为主的有61户223人,以就近区工业园打工为主的有16户43人,提供公益岗位就业的有5户13人,外出务工的有66户326人。同时,根据各贫困户的实际情况,积极落实公共普惠扶贫政策,其中享受教育扶持的有106户156人,享受医疗救助的有109户137人,享受低保政策的有132户246人,享受危房改造政策的有28户87人。

三是着力找准路子。在摸清底子的基础上,全镇结合镇情村情,明确了通过壮大地方产业支柱和集体经济带动贫困户发展的扶贫工作思路,形成了抓产业、建基地、发展务工经济的扶贫产业经济发展格局。

依托城郊优

查看全文>>>
粮食局工作组三年扶贫工作总结市粮食局三年扶贫工作总结 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和要求,市粮食局扶贫工作组一行三人,于6月20日进驻德兴市张村乡大畈村,开展了历时三年的扶贫工作。在这三年里,由于市粮食局党组的高度重视,当地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我们以“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科学的发展观,从实际出发,展开了摸村情,订规划,建制度,搞公益,狠抓“一个龙头,三大产业”的发展,有力地改善了大畈村的生产生活条件,提高了村民的物质精神生活质量,促进了该村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加快了大畈村民脱贫致富的步伐。目前该村农民人均经济收入从工作组进驻前的1800元,提升到3000多元,增长达66.7%,在张村乡名列前茅,村集体经济收入也从原来的4万元上升到8.2万元,增长105%,三年中,先后被评为张村乡先进党支部和全乡综合指标考核第一名。回顾三年的扶贫,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结合村情,理清思路,制定出一部切合实际的三年扶贫工作计划 大畈村位于张村乡西部,一直以来均列为省级重点贫困村,该村占地面积25平方公里,人口3250人,有7个村小组,6个党小组,水田面积2500亩,旱地1000亩,山地2万亩,油茶山3000亩,人均拥有稻田0.77亩,油茶山0.92亩。该村没有经济实体,村干部靠提留发工资,资源相对匮乏,村民思想观念陈旧,有401位村民生活水平低下,人均收入仅630元,该村传统的经营模式是“山上的油,田里的粮,地里的菜,儿女出门挣外块”。经济收入主要靠打工和卖粮,且很不稳定。为了认真贯彻党的“三农”政策,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带领村民尽快走上脱贫致富的道路。我们和村“两委”班子一道,吃住村组,通过开会、座谈、走访、问卷调查,实地考察,了解情况,反映问题,及时沟通,及时反馈。充分了解到群众所想、所盼、所需。然后,针对大畈村的现状和我局实际情况,制定出二oo四年至年大畈村三年脱贫致富工作规划和年度实施计划。在充分征求市粮食局党组、德兴市委村建办、德兴市粮食局、张村乡党委、政府等有关部门意见后正式定稿,付诸实施。 二、以规范、严格为基准,加强村委会组织建设 大畈是全乡大村,虽然有52名党员,但只占人口的1.6%,且存在年龄老化、文化水平较低,工作力度不强等缺陷。为了及时增强村党支部的“造血”功能,使其成为团结带领群众坚决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努力完成上 查看全文>>>

减贫扶贫组工作总结900字

范文资讯网工作总结频道为您提供2024年精选减贫扶贫组工作总结900字范文,包括减贫扶贫组工作总结900字怎么写、减贫扶贫组工作总结900字开头、减贫扶贫组工作总结900字结尾、减贫扶贫组工作总结900字模板大全等,同时还有工作总结格式和写作指导!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