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工作总结 > 地名标志设置工作总结2600字 > 导航 >

地名标志设置工作总结2600字,2024地名标志设置工作总结2600字大全

地名标志设置工作总结2600字

自我市被确定为第二次全省地名普查试点单位以来,在市政府的统一部署下,在省民政厅、宁波市民政局的直接指导下,从去年 8月份开始,全市近500名普查人员齐心协力,用5个月时间,对区域范围内的地名及相关属性信息进行了全面的调查、补充、更新、完善,基本摸清了全市30年地名变化情况,建立完善了地名数据库,为进一步提高我市地名管理和服务水平,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现将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全市陆域面积1361平方公里,辖5个街道、15个镇。根据第二次全省地名普查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和《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开展第二次全省地名普查工作的通知》(浙政办发〔xx〕83号)、《宁波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开展第二次全市地名普查工作的通知》(甬政办发〔xx〕189号)文件要求,我们因地制宜,科学谋划,周密部署,积极稳妥地开展第二次全省地名普查试点工作,共采集十一大类60个子类的地名信息15153条,其中陆地水系名称1085条,陆地地形名称248条,行政区域名称21条,群众自治组织名称374条,非行政区域名称26条,居民点名称2232个,交通运输设施名称6152条,水利、电力设施名称300条,纪念地、旅游景点名称380条,建筑物名称92条,具有地名意义的单位名称3211条,历史地名1031条。标绘1:1万纸质地图60幅,测量地名经纬度5000多条,地名标准化处理283个,设置重要地名标志39块,制作地名标志登记表618份,采集地名多媒体信息950多条,新增国家地名数据库地名信息7430条,修改整饰了国家地名数据库矢量地图,生成地名成果图表14182份(幅),较好地完成了试点任务。

二、工作情况

(一) 加强领导,精心组织,扎实做好普查前期准备工作。市民政局、地名办根据要求和本市实际,精心拟订实施方案。市政府高度重视这次地名普查工作,去年8月9日,袁金祥副市长专门听取汇报,20日提交市政府第69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25日由市政府办公室下发了《关于开展第二次全市地名普查工作的通知》和《关于成立慈溪市第二次地名普查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二个文件。26日召开了第二次全市地名普查工作动员大会,进行动员部署。财政、国土、建设、交通、统计、工商、水利、文广、农业等17个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密切配合,为普查工作提供支持和服务,指派联络员,负责相关行业地名信息资料的提供。

普查前期,做

查看全文>>>

为进一步深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建立健全岗位设置管理制度,逐步实现人事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根据贵州省从事厅《关于印发贵州省高级专业技术岗位基本任职条件指导意见的通知》(黔人通【20xx】194号和《关于印发贵州省事业单位中、初级专业技术岗位基本任职条件指导意见的通知》(黔人通【20xx】165号)文件精神,结合我乡实际情况将现有在职在岗正式教师纳入岗位管理,建立岗位设置管理的基本制度,于今年9月底前完成了岗位设置管理工作。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1、全乡现有教职员工111人,其中特岗教师15人,共有96人符合此次岗位设置条件。 2、我乡教师岗位设置情况:管理岗位:1人;专业技术岗位:七级岗位12人,八级岗位9人,九级岗位18人,十级岗位31人,十一级岗位41人,十二级岗位41人,十三级岗位1人。 二、岗位设置组织实施办法: 1、我乡成立岗位设置管理领导小组,负责对全乡各类各级岗位职级评定人员进行审定。成员名单如下: 组 长:韦帮忠 副组长:罗 默 唐仲刚 成 员:胡元亮、陈才贵、王帮兴、陈 鑫、杨延顺、王兴忠、王兴国、王国超、杨建云、杨胜兵、陶仕文、谢官成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乡基础教育办公室,胡元亮同志任办公室主任。 2、召开全乡教职员工岗位设置工作会议,组织学习(黔人通【20xx】194号和(黔人通【20xx】165号)文件精神,各校在校内成立岗位设置审核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学校岗位竞聘工作方案或实施细则。 3、各校制定《学校岗位竞聘工作实施方案或实施方案》后,针对各教师具备的实际条件对号入座,拟聘在相应的岗位上,并经老师签名确认,进行公示,公示期为7天。 4、公示期满无异议后,将各校公示后的《审核表》报乡中心小学统一汇总,再报局审核小组办公室进行审核。具体步骤如下: 1)、20xx年9月8日填写《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审核表》和《大营乡学校专业技术岗位说明书》并报县教育科技局和人事局审批。 2)、20xx 年9月9日召开岗位设置管理领导小组会议,初步拟定《大营乡学校岗位设置实施方案》,在此过程中我们既考虑公平公正,又考虑其可操作性,以确保工作顺利进行。 3)、20xx 年9月10日公示《大营乡学校岗位设置实施方案》和《大营乡学校专业技术岗位说明书》,报《岗位设置实施方案》到县教育和科技局备案。 4)、20xx年9

查看全文>>>

区划地名工作按照省、市设标工作会议精神,结合我县城区和乡村设标工作的实际情况,做了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我们把县乡村设标工作作为整个地名工作的重中之重,认真谋划,积极与县领导沟通,与相关部门协调,使乡村设标工作有序推进,势头良好:首先城区街路标志共计103块已制作完成,其中双立柱灯箱式16块,单立柱灯箱式20块,单立柱不锈钢52块,单立柱普通钢管14块,单立柱叉式1块。其次是乡镇驻地村街路标志共计105块已制作安装到位,其中路牌50块,街牌55块。

二、对我县城区和乡镇驻地村街路门牌制作安装工作进行了科学谋划,制定了比较精细的实施方案,对城区8条街、13条路和10个乡镇驻地村设立的街路门牌进行了科学确定,已于生产商达成合作意向,生产安装后期工作正有序进行。我县乡村一半以上有旧式门户牌,里城道、北苏等乡镇保存完好,街路(巷)牌得到有效维护。

三、建立健全了城区街路门牌号码编程体系,根据城区的扩大进行有序衔接,并纳入微机管理,极大地方便了群众的对外交流,促进了经济社会生产生活发展。

四、设置地名工作网站,促进了地面公共服务工程的网络化,在网站上发布我县政区概况,景观照片等有价值的信息50多条(幅),有效提升了我县的知名度,促进了企业间的对外交流。

五、制定下发了我县关于设立乡村地名标志工作通知,将地名工作纳入归口管理轨道,地名工作在社会上的影响力大幅提高。今年来,为两家生活小区进行了命名、为城区10家新上生产企业申请门牌号码进行有序编程批复,确保企业按期投产,发挥出地名工作促进经济发展作用。

六、 下一步工作计划

1、 千方百计争取县财政资金,加快乡、镇、村设标工作工程,加快实施步伐。

2、 在完成城区街路标志安装的基础上,进一步搞好街路门牌系统普查,对原有街路门牌,包括巷(胡同)牌进行整体更新,实现提档升级,达标规范的要求。

3、 搞好地名网站建设,及时增加地名信息内容,强化地名公共服务工程建设,发挥地名网站的传输作用,为我县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各项事业交流提供便捷服务。

4、 完成好省市地名工作下达的各项任务。

xx年的区划地名工作在各级领导的具体帮助指导下,做了一定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但离领导要求,与兄弟县市比,还存在着不足:一是资金不到位制约了乡村设标工作的开展;二是县城区“三年大变样”街路翻新改造,影响了设立街路标志工作; xx年,区划地名工作要进一步加大工作

查看全文>>>

篇一:上半年地名界限管理工作总结文 上半年,全市区划地名界线管理工作在各级党委政府和民政部门领导的关心重视下,按照年初工作计划,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为主线,突出重点,加强调研,落实措施,全面推进行政区划、地名公共服务工程建设和平安边界建设创优工作,不断提高区划地名工作服务和管理水平。

一、加强调研,着力思考完善行政区划设置,发挥区划管理职能作用

(一)加强对统筹区域发展研究。以统筹余慈地区发展为目标,加强调研指导,组建了相关研究课题组,起草了调研提纲,并开展调研。加强与市余慈办的联系,分解落实余慈地区统筹发展年度目标考核任务,做好余慈地区综合交通路网与余慈两地地名规划路网名称的统一落实。

(二)开展行政区划调研。以完善行政区划设置、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为目的,开展有关区域行政区划的基础性调研,掌握区划调整报批工作流程和上报材料要求。根据毛光烈市长在对上海市部分区行政区划调整报道上的批示精神,赴上海市民政局作了专项调研,并完成了批示件办理。完成了市政协委员2件有关区划调整提案的答复办理。慈溪市地名办就去年部分镇(街道)行政区划调整后异议地段存在的问题开展调查,并形成调研报告。

二、攻坚克难,基本完成地名公共服务工程建设,扩大服务成效

今年是实施地名公共服务工程的收尾之年,我市以全面完成地名公共服务工程建设为目标,开展攻坚克难和创新服务行动,通过采取落实绩效考核、加大专项事务督查力度和加强工作交流等措施,已基本完成了地名公共服务工程建设任务。

(一)地名规范化有序推进

1、地名工作体制、机制进一步完善。各地重视地名工作体制、机制创新,慈溪市调整了地名委员会,明确了镇(街道)地名管理职能科室,成立了地名学会,建立健全了地名工作决策、管理和研究队伍。北仑区在镇(街道、乡)建立了地名协管员队伍,加强了基层地名管理力量。

2.日常命名规范有序。一是从源头上抓好管理。自今年1月起,市本级地名命(更)名审核与管理职能分离,市地名办主动与行政审批处做好沟通衔接,确保工作顺利过渡。3月,市地名办在有关部门的配合下,劝阻了一起不规范的工程名称。对我市即将开工建设的轨道交通1号线1期20个站名进行了初审,提出了拟命名方案,并制订了命名原则,为今后我市轨道交通线建设站名的规范化奠定了基础。二是做好规范地名的命名工作。上半年全市共命(更)名道路27条、小区34个、建筑物(群)9个、桥梁(隧道

查看全文>>>

童家中学岗位设置工作总结为进一步深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建立健全岗位设置管理制度,逐步实现人事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根据乐山市市区教育局关于教育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的实施意见的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开展岗位设置管理工作,我校根据区人事局、教育局的统一部署,按照平稳过渡的要求,将现有在编在册正式工作人员纳入岗位管理,建立岗位设置管理的基本制度,于今年11月底前完成了岗位设置管理工作。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高度重视岗位设置工作,确保工作顺利开展,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和专门工作小组,开始宣传发动。1、我校为确保此项工作顺利开展,于xx年8月30日在全体教职工大会上认真学习乐中区府办[xx]15号《乐山市市中区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工作方案》以及乐山市教育局关于事业单位岗位设置有关文件精神(乐中教发(xx)84号),确保精神吃透、标准吃透。目的是统一思想,明确目标。把岗位设置管理工作当作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工作的重中之重,组织得力人员,扎扎实实做好实施工作。让全体教师明白岗位设置,以岗定人是大势所趋,是社会发展的必然,是推行岗位津贴,调动广大教师工作积极性,多劳多得,优劳优酬的具体体现,以调动广大教师积极性为目的的一项工作。2、我校成立岗位设置管理领导小组,负责对各类各级岗位职级评定人员进行审定。成员名单如下:组 长:朱启洪成 员:王友东、周 通、卢维东、敖良富、梁光辉、姜俊、朱元君、李保清在领导小组下设专门工作小组,负责落实各级各类岗位的申报、推荐和初审等工作。成员名单如下:组 长:姜 俊成 员:周 通、卢维东、下设两个小组:(1)审核小组:组长:卢维东成员:朱元君、李保清(2)监察小组:组长:敖良富成员:王友东、梁光辉二、分阶段,按步骤有秩序的开展岗位设置工作。1、xx年9月17日填写《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审核表》和《童家中中学专业技术岗位说明书》并报市中区教育局和人事局审批。2、xx年11月15日召开岗位设置管理领导小组会议,初步拟定《童家中学岗位设置实施方案》和《童家中学专业技术岗位分级竞聘量化细则》,在拟定方案时我们既考虑公平公正,又考虑其可操作性,以确保工作顺利进展。3、xx年11月27日在全体教师大会讨论《童家中学岗位设置实施方案》、《童家中学专业技术岗位分级竞聘量化细则》根据全体教师讨论的意见建议,领导小组对方案进行修改、补充和完善,在统一思想,统

查看全文>>>

上半年,全市区划地名界线管理工作在各级党委政府和民政部门领导的关心重视下,按照年初工作计划,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为主线,突出重点,加强调研,落实措施,全面推进行政区划、地名公共服务工程建设和平安边界建设创优工作,不断提高区划地名工作服务和管理水平。

一、加强调研,着力思考完善行政区划设置,发挥区划管理职能作用

(一)加强对统筹区域发展研究。以统筹余慈地区发展为目标,加强调研指导,组建了相关研究课题组,起草了调研提纲,并开展调研。加强与市余慈办的联系,分解落实余慈地区统筹发展年度目标考核任务,做好余慈地区综合交通路网与余慈两地地名规划路网名称的统一落实。

(二)开展行政区划调研。以完善行政区划设置、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为目的,开展有关区域行政区划的基础性调研,掌握区划调整报批工作流程和上报材料要求。根据毛光烈市长在对上海市部分区行政区划调整报道上的批示精神,赴上海市民政局作了专项调研,并完成了批示件办理。完成了市政协委员2件有关区划调整提案的答复办理。慈溪市地名办就去年部分镇(街道)行政区划调整后异议地段存在的问题开展调查,并形成调研报告。

二、攻坚克难,基本完成地名公共服务工程建设,扩大服务成效

今年是实施地名公共服务工程的收尾之年,我市以全面完成地名公共服务工程建设为目标,开展攻坚克难和创新服务行动,通过采取落实绩效考核、加大专项事务督查力度和加强工作交流等措施,已基本完成了地名公共服务工程建设任务。

(一)地名规范化有序推进

1、地名工作体制、机制进一步完善。各地重视地名工作体制、机制创新,慈溪市调整了地名委员会,明确了镇(街道)地名管理职能科室,成立了地名学会,建立健全了地名工作决策、管理和研究队伍。北仑区在镇(街道、乡)建立了地名协管员队伍,加强了基层地名管理力量。

2.日常命名规范有序。一是从源头上抓好管理。自今年1月起,市本级地名命(更)名审核与管理职能分离,市地名办主动与行政审批处做好沟通衔接,确保工作顺利过渡。3月,市地名办在有关部门的配合下,劝阻了一起不规范的工程名称。对我市即将开工建设的轨道交通1号线1期20个站名进行了初审,提出了拟命名方案,并制订了命名原则,为今后我市轨道交通线建设站名的规范化奠定了基础。二是做好规范地名的命名工作。上半年全市共命(更)名道路27条、小区34个、建筑物(群)9个、桥梁(隧道)1座,并即时在地名网站予以公布,努力营造

查看全文>>>
上半年市区划地名工作总结上半年,全市区划地名界线管理工作在各级党委政府和民政部门领导的关心重视下,按照年初工作计划,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为主线,突出重点,加强调研,落实措施,全面推进行政区划、地名公共服务工程建设和平安边界建设创优工作,不断提高区划地名工作服务和管理水平。 一、加强调研,着力思考完善行政区划设置,发挥区划管理职能作用 (一)加强对统筹区域发展研究。以统筹余慈地区发展为目标,加强调研指导,组建了相关研究课题组,起草了调研提纲,并开展调研。加强与市余慈办的联系,分解落实余慈地区统筹发展年度目标考核任务,做好余慈地区综合交通路网与余慈两地地名规划路网名称的统一落实。 (二)开展行政区划调研。以完善行政区划设置、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为目的,开展有关区域行政区划的基础性调研,掌握区划调整报批工作流程和上报材料要求。根据毛光烈市长在对上海市部分区行政区划调整报道上的批示精神,赴上海市民政局作了专项调研,并完成了批示件办理。完成了市政协委员2件有关区划调整提案的答复办理。慈溪市地名办就去年部分镇(街道)行政区划调整后异议地段存在的问题开展调查,并形成调研报告。 二、攻坚克难,基本完成地名公共服务工程建设,扩大服务成效 今年是实施地名公共服务工程的收尾之年,我市以全面完成地名公共服务工程建设为目标,开展攻坚克难和创新服务行动,通过采取落实绩效考核、加大专项事务督查力度和加强工作交流等措施,已基本完成了地名公共服务工程建设任务。 (一)地名规范化有序推进 1、地名工作体制、机制进一步完善。各地重视地名工作体制、机制创新,慈溪市调整了地名委员会,明确了镇(街道)地名管理职能科室,成立了地名学会,建立健全了地名工作决策、管理和研究队伍。北仑区在镇(街道、乡)建立了地名协管员队伍,加强了基层地名管理力量。 2.日常命名规范有序。一是从源头上抓好管理。自今年1月起,市本级地名命(更)名审核与管理职能分离,市地名办主动与行政审批处做好沟通衔接,确保工作顺利过渡。3月,市地名办在有关部门的配合下,劝阻了一起不规范的工程名称。对我市即将开工建设的轨道交通1号线1期20个站名进行了初审,提出了拟命名方案,并制订了命名原则,为今后我市轨道交通线建设站名的规范化奠定了基础。二是做好规范地名的命名工作。上半年全市共命(更)名道路27条、小区34个、建筑物(群)9个、桥梁(隧道)1座,并即时在 查看全文>>>

上半年,全市区划地名界线管理工作在各级党委政府和民政部门领导的关心重视下,按照年初工作计划,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为主线,突出重点,加强调研,落实措施,全面推进行政区划、地名公共服务工程建设和平安边界建设创优工作,不断提高区划地名工作服务和管理水平。

一、加强调研,着力思考完善行政区划设置,发挥区划管理职能作用

(一)加强对统筹区域发展研究。以统筹余慈地区发展为目标,加强调研指导,组建了相关研究课题组,起草了调研提纲,并开展调研。加强与市余慈办的联系,分解落实余慈地区统筹发展年度目标考核任务,做好余慈地区综合交通路网与余慈两地地名规划路网名称的统一落实。

(二)开展行政区划调研。以完善行政区划设置、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为目的,开展有关区域行政区划的基础性调研,掌握区划调整报批工作流程和上报材料要求。根据毛光烈市长在对上海市部分区行政区划调整报道上的批示精神,赴上海市民政局作了专项调研,并完成了批示件办理。完成了市政协委员2件有关区划调整提案的答复办理。慈溪市地名办就去年部分镇(街道)行政区划调整后异议地段存在的问题开展调查,并形成调研报告。

二、攻坚克难,基本完成地名公共服务工程建设,扩大服务成效

今年是实施地名公共服务工程的收尾之年,我市以全面完成地名公共服务工程建设为目标,开展攻坚克难和创新服务行动,通过采取落实绩效考核、加大专项事务督查力度和加强工作交流等措施,已基本完成了地名公共服务工程建设任务。

(一)地名规范化有序推进

1、地名工作体制、机制进一步完善。各地重视地名工作体制、机制创新,慈溪市调整了地名委员会,明确了镇(街道)地名管理职能科室,成立了地名学会,建立健全了地名工作决策、管理和研究队伍。北仑区在镇(街道、乡)建立了地名协管员队伍,加强了基层地名管理力量。

2.日常命名规范有序。一是从源头上抓好管理。自今年1月起,市本级地名命(更)名审核与管理职能分离,市地名办主动与行政审批处做好沟通衔接,确保工作顺利过渡。3月,市地名办在有关部门的配合下,劝阻了一起不规范的工程名称。对我市即将开工建设的轨道交通1号线1期20个站名进行了初审,提出了拟命名方案,并制订了命名原则,为今后我市轨道交通线建设站名的规范化奠定了基础。二是做好规范地名的命名工作。上半年全市共命(更)名道路27条、小区34个、建筑物(群)9个、桥梁(隧道)1座,并即时在地名网站予以公布,努力营造

查看全文>>>

《纯粹理性批判》是构成康德批判哲学不可或缺的部分,其先验论是这部书的几乎全部资料,主要分为导言、先验原理论和先验方法论,其中先验原理论又是这部书的主体部分。

他的先验理论认为认识的形式是先验的,认识的材料虽然从经验得来,但人认识这些材料时由于人心有其本身的构造而务必依据某些形式来认识,所以这些形式是从心自身来,不是从经验来,是先验的。知觉的形式如空间和时间,悟性的形式如数量和因果关系之类,都是先验的。

序文中他这样说:人类理性具有此种特殊运命,即在其所有知识之一门类中,为种种问题所困,此等问题以其为理性自身之本质所加之于其自身者,故不能置之不顾,但又因其超越理性所有之一切潜力,故又不能解答之也。由此理性陷入困扰,并非本身的过错。理性最初以:只能运用原理于经验过程,同时经验充分证明理性使用这种原理为正当者这一类原理开始。在这种原理的帮忙之下,理性追溯事物就要求更高更远的条件,唯有自悟改善这种行为,否则将永无止境,理性这种事业也就没有完成的期限。于是他展开了对纯粹理性的批判。他的批判主要任务就是为了完成一个问题的解决,即人的认知如何可能的问题,也就是人的数学知识、自然科学知识、哲学知识如何可能的问题。知识不管以什么样式什么方法与其对象相关,并且是直接的与之相关,则称为直观,直观仅限在对象作用本人的范围内发生。人类具有先天的纯粹的直观,即时间和空间,在先天的决定中,想超越与之相关的概念时,只有在先天的直观中才能到达概念所不能发现的,但是却能在与概念相应的直观中先天的发现,又能综合与概念相联结的事物。但是这种基于直观的决定,决不能推广到感官对象以外。这也就是康德的先验感性论。在那里,他考察了感性认识中先天综合决定构成的条件,认为有可观的物体刺激感官表象只是一些杂多的感性材料,只有由人主管先天具有的直观形式即时间和空间加以整理才能成为感性上确定的知识,纯粹数学知识就是这样构成的。

在先验分析论中,他阐明了悟性从自我意识的先天的统觉出发,运用悟性范畴去综合统一感性所带给的经验材料,而构成自然科学知识的原理,认为一切自然规律都是透过这种方式由人建立起来的,从而论证了认为自然界立法的思想。范畴表:单一性(一)量多数性总体性实在性(二)质否定性限性偶有性及实体性(实体及属性)(三)关系原因性及依存世(原因及结果)相互性(能动者及受动者间之交互作用)可能性不可能性(四)形相存在世非存在

查看全文>>>

《论语》是一部语录体散文,是孔子死后,弟子们把他平日的言行记录收集起来,整理编成的,其中有孔子的言论,也有弟子们的自相问答,它是儒家思想所依据的经典。

细看各篇,学而篇第一只要讲务农的道理,遇到初学者入道德之门;为政篇第二主要讲治理国家的道理和方法;八佾篇第三主要记孔子论礼乐之事;里仁篇第四主要讲仁德的道理;公冶长篇第五主要讲古今人物的贤否得失;雍也篇第六主要讲孔子与弟子们言行;述而篇第七主要讲孔子谦己诲人之辞及容貌行事之实;泰伯篇第八只要讲孔子、曾子的言论,及对古人的评赞;子罕篇第九主要讲孔子提倡礼制,鼓励人们好学不倦,以及记述孔子不肯说什么,不肯做什么;乡党篇第十主要讲孔子平素的言谈举止,衣食住行,生活习惯;先进篇第十一主要讲孔子对弟子贤否的评论纵观论语,其实孔子本人的言论不多,大多为门生的对话或对门生的评价,整个论语分为二十章,看似一个松散的论集,然而整个论语又通过对孔子思想的论述,紧密的形成了一个整体。

而我觉得,《论语》终极传递的是一种态度,一种朴素的、温和的生活态度。这样一种从容不迫的态度,这样一种谦抑的态度,其实正是中国人的人格理想。与西方不同,中国哲学崇尚的是一种庄严、理性和温柔敦厚之美。《论语》的思想精髓就在于它把天之大、地之厚的精华融入人的内心,使天、地、人成为一个完美的整体,人的力量也因而无比强大。

查看全文>>>

地名标志设置工作总结2600字

范文资讯网工作总结频道为您提供2024年精选地名标志设置工作总结2600字范文,包括地名标志设置工作总结2600字怎么写、地名标志设置工作总结2600字开头、地名标志设置工作总结2600字结尾、地名标志设置工作总结2600字模板大全等,同时还有工作总结格式和写作指导!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