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范文大全 > 幼儿园食物中毒应急 > 导航 > 幼儿园防食物中毒应急预案9篇

幼儿园防食物中毒应急预案

幼儿园防食物中毒应急预案9篇。

探索“幼儿园防食物中毒应急预案”的秘密内容接下来请阅读为了规范各类安全管理制度。应急预案需要充分考虑到预警系统和事件拦截的响应速度,制定有针对性的应急预案是否容易忽视某些重要方面?欢迎大家来到我的世界让我们一起享受读书的乐趣!

幼儿园防食物中毒应急预案(篇1)

一。应急处置部门和职责

1、幼儿园成立特发事件应急管理工作小组

由幼儿园主要领导任组长、副组长、成员由教研组、保育员、食堂负责人等组成。

组长:__

副组长:__

组员:__

2、处置食物中毒事件的基本原则

预防为主,以人为本,统一领导,健全制度,依法规范,加强管理,快速反应,协同应对。

二。预防办法和措施

1、幼儿园加强食品卫生工作的管理,进一步完善幼儿园食品卫生安全管理制度,落实有效措施,责任到人。

2、加强幼儿园食堂从业人员的管理。按规定做好从业人员的体检和日常晨检工作,加强从业人员的培训、教育工作,严禁无健康证人员在幼儿园食堂上岗工作。

3、加强幼儿园食品操作程序的日常管理。幼儿园食堂、食品供应部门严格把好食品质量关,杜绝不洁、变质及三无产品流入学校;规范食品加工、操作程序

做到煮熟烧透,加工好的食品及时放入密封间;严格熟食间的管理,防止熟食二次污染;做好留样食物的记录并签名留样食品必须保留48小时;严格操作环节中的消毒工作,消毒方法得当、时间保证。

4、加强师生的`教育。教育师生不吃无证摊贩的不洁食物,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

三、应急处置

1、信息报告(即时报告在校的最高行政领导)

(1)幼儿园健全安全紧急情况报告制度,严格落实值勤人员,构建“安全工作绿色通道”,确保安全紧急情况信息报送渠道畅通。

(2)幼儿园发生食物中毒事故后,应立即启动本预案,并及时向幼儿园长报告,如幼儿园负责人都不在则迅速向其他行政人员报告。

(3)在半小时之内以口头形式报告民治街道卫生监督所。处置完毕1小时内以书面形式报告。

(4)上报时做到及时、准确、全面、不漏报、不虚报。报告内容为: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单位、事故的简要情况、采取的主要措施、目前的状况等。

2、事件处置程序

(1)停止食用中毒食品

拨打“120”,及时将病人送至医院进行治疗,安全救护组要积极做好中毒幼儿的就医陪护工作。

(2)对中毒食品控制处理

保留造成食物中毒或者可能导致食物中毒的食品及其原料、设备和现场。要负责安慰管理好幼儿,不使幼儿走散。

(3)协助调查

幼儿园要配合食药监部门、卫生部门进行调查,按食药监部门的要求如实提供有关材料和样品。保健教师要做好食物中毒事件的专项登记工作

包括:班级、人数、姓名、发病日期、主要症状、处理情况等,并积极协助区食品监督所、区疾控中心等部门做好调查工作,在区食品监督所等部门的指导下做好相关工作。

四、善后处置措施

1、园领导和相关教师到医院看望和慰问中毒师生和家属,并向医生了解中毒伤害情况;

2、园工作小组根据中毒原因和医疗诊断,作出初步事后处理方案。

(1)及时评估分析

中毒事件应急处置工作基本完成后,要对事故情况以及对社会政治稳定可能构成的影响进行评估分析,并全力做好各项善后工作,维护社会稳定。

(2)由区应急办、食药监部门、卫生部门适时公布情况。

(3)收集社情动态

幼儿园要做好当事幼儿家长的情绪稳定工作,关注本园师生动态并加以引导。

3、安抚慰问师生

认真做好安抚慰问工作,做好宣传工作,消除社会恐慌。

4、汇总情况

对处置工作进行总结评估。

五、责任追究

在师生食物中毒事故发生、报告和处理过程中,有关人员未按规定履行职责、违反操作规程、瞒报或玩忽职守者,幼儿园将予以严肃处理,情节严重的,要依法追究相应的法律责任

幼儿园防食物中毒应急预案(篇2)

一、目的

为了及时处理和控制食物中毒事故,保障全体幼儿和教职工的身体健康,根据有关的规定,制定本应急预案。

二、要求

发生食物中毒事故后应当及时向所在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发生食物中毒的单位、地址、时间、中毒人数、可疑食物等有关的内容,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三、领导小组名单:

组 长:张海燕(正园长)

副组长:林淏峰(后勤主管)

成 员:李芳芳(保健医生)、李银桥(小班级组长)、张新海(中班级组长)、罗清秀(大班级组长)、蔡慧清(炊事员)、黄大华(炊事员)

四、处理措施

1、幼儿园任何一人都有责任报告食物中毒事件,当发现事物中毒现象马上报告应急处理领导小组。小组人员赶到现场,同时通知园长和保健医生进行现场紧急救助,并通知相关的成员和班主任到现场协助处理。立即停止食用造成食物中的或者证据证明肯能导致食物中毒的食物。

2、由张海燕园长根据情况拨打120急救和向卫生防疫部门求助(古镇医院防保科,电话22343185)和所在人民政府主管教育的行政部门(教办电话22342002)报告。

3、李芳芳保健医生协助卫生机构救治病人。

4、厨房人员蔡慧清和黄大华保留造成食物中毒或者可能导致食物中毒的食物及其原料、工具、设备和现场。

5、林淏峰老师配合卫生行政部门进行调查,按卫生行政部门的要求如实提供有关材料和样品和落实卫生行政部门(古镇医院防保科)要求采取的其他措施。

6、李银桥、张新海、罗清秀老师指挥各班班主任做好其他幼儿的稳定工作。

7、园长和保健医生向上级卫生行政部门和主管教育部门汇报情况。

8、班上老师通知家长到幼儿园进行事件的善后工作。

幼儿园防食物中毒应急预案(篇3)

群体性急性食物中毒应急预案

一、目的

为及时控制和消除群体性食物中毒事件及其危害,指导、规范和做好群体性食物中毒事件的应急处理工作,迅速查明原因,采取有效措施,防止食物中毒事件的蔓延和事态的扩大,抢救中毒病人,保障公众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社会正常秩序,依据《 省食物中毒事件应急处理预案》,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

本预案所指食物中毒,指食用了被生物性、化学性有毒有害物质污染的食品或者食用了含有毒有害物质的食品后出现的急性、亚急性食源性疾患。

三、工作原则

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科学高效”的原则,落实各项防范措施,做好人员、技术、物资和设备的应急储备工作。对可能引发食物中毒的危害因素要及时进行分析、预警,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理。依靠各级领导、专家、广大人民群众的力量,建立我院防范有力、指挥有序、机动灵活、协调一致的急性食物中毒应急救治体系,规范急性食物中毒的应急处置工作程序,与疾控、卫生、工商等行政部门通力合作、资源共享,有效预防、处理、控制食物中毒事件。

四、要求

临床医护人员、医技人员在发现可疑急性食物中毒事件后都有义务及时向院预防保健科、医务处或院总值班报告,并由其向疾控部门、卫生行政部门逐级上报。任何工作人员都有义务服从院急性食物中毒应急处置领导小组指挥参加应急处置。

五、指挥机构组成

成立 医院群体性急性食物中毒应急处置领导小组,由分管院领导任组长,相关临床、医技、职能科室负责人和技术骨干参加。下设技术指导组、接待协调组、后勤保障组(成员名单附后)。

六、各部门职责

领导小组:按照有关规定和指令,启动应急预案;按照食物中毒事件的响应原则,依法统一组织、指挥群体性食物中毒事件应急处理工作;向上级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相应专业建议;组建与完善医院食物中毒事件监测和预警系统;制定食物中毒事件应急处理预案,组织预案演练;组织对医院工作人员进行有关食物中毒事件应急处理知识和技术的培训。

技术指导组:由相关医疗专家组成,负责指导日常监测工作,救治急性食物中毒的患者,观察处理进食但尚未出现明显症状的群众,监测所在行政区域的危害情况,并及时向领导小组和相关部门通报。

接待协调组:负责收集相关信息,接待处理相关投诉;做好与疾控、卫生、工商等部门的协调工作。

后勤保障组:负责救治遭受群体性急性食物中毒的患者所需的各项药物、设备,并提供维护;提供救治工作中所需的后勤设施,并负责协调救治过程中其他病区、病员的妥善安排。

七、预防措施

1、建立院内群体性急性食物中毒应急响应网络,在各相关科室设置兼职人员,督促科内工作人员做好日常监测工作,根据要求定期向预防保健科统计上报。

2、定期组织人员参加相关知识的培训,参加院、市组织的应急预演,提高应急救治水平。

3、器械科做好各类常用诊断、抢救、防护物资的储备工作。药剂科要做好阿托品、美兰等常见抢救药物的储备,与医药公司联络确保抢救药物的供应。两科室并定期与临床沟通,了解新技术进展,做好药械的更新。

八、处理程序

1、院工作人员发现可疑的群体性急性食物中毒事件时,应立即向预防保健处、医务处(工作时间)或总值班(非工作时间)报告,做好吐泻标本留样和患者情况登记工作,由医务处或总值班向院群体性急性食物中毒应急处置小组报告,同时派遣群体性急性食物中毒应急处置技术指导组进行会诊,确认为群体性急性食物中毒后立即上报医务处或总值班,并逐级上报院突发群体性急性食物中毒应急处置领导小组、卫生行政、疾控部门,由其组织现场调查并进一步处置。

2、技术指导组在上级组织介入前应根据初步掌握情况指导相关科室进行针对性的诊治,做好就诊病人的吐泻标本留样,根据提供病史做好可能患者的追踪工作;在明确中毒原因后按《食物中毒诊断标准及技术处理总则》指导开展治疗;在病人收治入院后,继续做好救治指导工作,在疾控中心指导下开展防止疫情扩散的工作。

3、接待协调组应注意收集急性食物中毒的相关情况,并配合上级部门统一发布信息。后勤保障组按技术要求组织相关药品、仪器的供应,作好院内其他病人的妥善处理,保证处置工作的顺利进行。

4、各部门应及时向应急处置领导小组报告救治情况,并接受上级部门技术指导。

5、在应急响应终止后,技术指导组、接待协调组、后勤保障组及时总结各自工作形成书面汇报交至院应急处置领导小组,由其汇总形成本次急性食物中毒应急处置报告上报上级部门,同时总结经验,抓好整改。

幼儿园防食物中毒应急预案(篇4)

一、编制目的

针对突发性食物中毒事故建立应急救助系统和运行机制,迅速救援,及时控制,最大限度的减少事故危害,保障师生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

1.编制依据: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和《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决定》,制定本预案。

2.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幼儿园范围内发生的食源性疾患,包括:食品原料的采购、加工制作、成品保管和幼儿卫生健康护理全过程。

3.工作原则

(1)坚持“以人为本、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指导方针,贯彻事故应急与预防工作相结合的原则,把保障健康、预防和杜绝食物中毒作为首要任务。

(2)统一领导,分级负责,注重协调,加强训练,不断增强应急预案的科学性、权威性和可操作性,提高应急能力。

4.事故分级

(1)一般食物中毒事件:个别幼儿出现的轻微腹泻、腹痛、呕吐等症状,有足够时间和能力处理的疾患。

(2)严重食物中毒事件:两个以上幼儿同时出现相同症状的轻微腹泻、腹痛、呕吐等症状,或一个以上幼儿发生急性严重 的腹泻、腹痛、呕吐等症状。

二、机构与职责

(一)机构

1.应急组长:(园长)2.应急副组长:(副园长)3.医疗救护分组组长:

成员:

4.救援转运分组组长:

成员:各班主任

5.物质保障分组组长:

成员:

6.通讯联络分组组长:

成员:

7.治安保卫分组组长:

成员:

(二)职责

1.应急组长:应急救援工作的最初现场指挥,发布最初预警、应急行动指令和向上级机构报告险情,对应急救援工作负责。

2.应急副组长:协助组长进行救援工作,具体实施医疗救护、急救转运、物资保障、治安保卫、通讯联络等应急救援行动。

3.医疗救护分组:在急救人员到来之前,承担对中毒幼儿的前期处理,保护现场和保留可疑食品样品,查找致病原因。

4.救援转运分组:承担搀扶、抬运、接送中毒幼儿的救助任务;承担接送中毒人员车辆的保管、维修、操作驾驶任务。

5.物资保障分组:承担应急救援物资的采购、保管和供应任务。

6.通讯联络分组:承担信息记录、传递。7.治安保卫分组:安全保卫,现场警戒。

三、预防与预警

(一)预防

1.危险源控制

(1)制定“食品供应商登记管理办法”,对供应商进行考察选择,供应商“三证”齐全。

(2)制定“食品检验标准”,对所使用的食品进行检查检验,对发现存在有“问题”或“疑似问题”的食品,禁止进行加工流转,查明问题后,进行整改,并就地销毁处理。

(二)预警

1.预警条件:只要有两人同时出现病症,并且不能排除食物中毒的可能时,即可认为预警信息发出的条件成熟,应急组长可发出“预警”信息,进入预警状态。预警信息发出后,应同时报告上一级应急组织。

2.预警行动:应急分组组长街道“预警”信息后,按照职责立即采取行动:向分组成员传达信息,召集分组成员到位,准备装备器材,待命或根据指令行动。

3.根据病症观察诊断情况启动本应急预案或撤销预警状态。

(三)应急响应

1.响应分级:应急响应公分两级。

轻微级:症状表现较轻,症状发展相对缓慢。严重级:症状表现严重,症状发展相对较快。2.应急救援

轻微级:采用前期应急救治,并立即转送医院进行进一步医治观察,同时对没有出现症状表现的人员进行排查。

严重级:启动应急预案,各应急分组根据职责进行工作。拨打120急救电话和向上级组织报告,说明病情表现、人员数量、所在地点、联络方式等。现场前期救助:观察生命体征、测体温、脉搏、呼吸、血压;保持病员呼吸道畅通,解开上衣领口,松开裤子,侧躺,以防呕吐物呛入气管;用手进入患者咽部,反射刺激后尽量将呕吐物吐出。若没有生命体征的情况下,对患者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心肺复苏)。

(四)信息报告与处置

幼儿园防食物中毒应急预案(篇5)

实兴乡中心幼儿园 食物中毒应急预案

为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加强我园食堂食品安全监督管理,确保在可能发生的食物中毒事故后,迅速、有序、有效地展开应急与求援行动,保护师生员工的生命安全和健康,特制定本预案。

1、处置事件的组织

幼儿园园长、保教主任、总务主任、食堂负责人、保安、全体教师及保育员。

2、事故报告程序

幼儿园教师、幼儿及其他人员在园发生食物中毒时,应按下列顺序进行。

(1)所在班级保育员、教师要及时向学校领导和班主任报告。

(2)可以向总务后勤领导及值日教师报告。

(3)可以向幼儿园分管领导和园长报告。(4)可以向管理中心办公室报告。

3、处置措施

(1)第一责任人发现情况后应立即向幼儿园值日教师和园长汇报。

(2)以最快速度将中毒人员送往乡卫生院进行救治,无交通工具时应及时拨打“120”急救中心电话请求救助。

(3)立即停餐,由总务后勤管理人员封存现在食物,并查明食物的来源。无关人员不允许到操作间。

(4)应立即组织陪护人员队伍,由幼儿园领导安排本单位人员负责陪护,并及时通知家属和学生家长,无关人员未经批准不准到医疗单位探视,以免影响治疗秩序。

(5)根据幼儿园领导意见,分别向乡教育管理中心、乡人民政府及县防疫部门报告。并调查食物中毒原因。

4、注意事项

(1)稳定师生情绪,要求各类人员不以个人名义向外扩散消息,以免引起不必要的混乱。

(2)如有个别家长来校探视,由幼儿园领导和班主任做好家长的思想工作和接待工作。

(3)事故发生后,要注意维护正常的教学秩序和工作、生活秩序,幼儿园领导和班主任要做好食物中毒人员的思想工作。

(4)如有新闻媒体要求采访,必须经过园长同意,未经同意,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接受来访,以避免报道失实。

2013年9月1日

幼儿园防食物中毒应急预案(篇6)

一、工作原则

沉着应对,措施果断,快速反映,高效处置。

预防为主,统一领导,警钟长鸣,分级负责。

二、应急领导小组

组 长:常沙(园 长)

副组长:高文艳(后勤主任)

成 员:雷声梅(保教主任) 各班教师

三、工作职责

1、应急组长负责全面工作,平时加强监督管理协调部门之间的工作,一旦发生食物中毒事件,负责组织抢救中毒患儿、安排检查现场、调查事件的起因,负责安排善后工作。

2、副组长负责食堂的食物、食品安全检查工作,并与当地防疫部门联系接受监督。如果发生食物中毒立刻报告有关部门,对食堂的食品展开全面检查。

3、采购员把好食物“进口关”,坚决不购买腐烂变质的物品,所有材料必须严格检查登记后方能存入库房。每日按要求认真执行“尝菜制”,做好当日记录,并监督食堂工作人员落实食物“留样制”,当日食物留存48小时,幼儿无异常情况后方能销毁。

4、保育主任每周四对食堂实行大检查制度,提出发现的问题,并责令限期整改,不定时进行抽查对出现的问题及时提出,确保幼儿安全。

5、食品卫生管理员每天坚持卫生、食品检查,对发现的过期食品、有异味食品等及时报告以便销毁。

6、各班班长、教师坚持每天的检查与观察制度,对发现的问题要及时解决并报告幼儿园办公室。

7、保教主任应在发生中毒事件后第一时间内了解事情的原委,如实向园长汇报,并协助做好媒体的接待,最大程度地消除负面影响。

四、应急处理

一旦发现食物中毒事件,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1、副组长迅速与急救中心联系,把中毒的幼儿送往医院进行抢救,确保在第一时间保证幼儿的生命安全。同时在第一时间通知上级主管领导和卫生监督所。(急救中心电话:120)

2、及时与幼儿家长联系,处理好善后工作,确保幼儿园教育教学正常进行。

幼儿园防食物中毒应急预案(篇7)

为科学、规范、有序、高效地做好学校突发公共安全事件紧急处置工作,保障广大师生人生安全,根据《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法》、《安徽省中小学校学生人身安全事故预防与处理办法》以及《百豪市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等规定,结合我市中小学、幼儿园实际,特制定本预案。

第一部分总则

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快速、及时、妥善处理本市中小学幼儿园校园发生的突发事件,做好应急处置和抢险救援的组织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突发事件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社会危害,保护师生的人身、财产安全和学校的财产安全,建设“平安校园”,维护社会稳定。本预案适用了本市范围内普通中小学、中等职业学校、幼儿园(以下统称学校)校园内突发性各类安全事件的预防和应急处置。

第二部分工作原则

“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的原则;“以人为本,安全优先”的原则;“立足基层,有效控制”的原则;“加强教育,预防为主”的原则。

第三部分指挥机构及职责

在市政府统一领导下,按照《百豪市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组织领导体系的要求,成立由市教体局局长任组长,局领导班子成员为成员的领导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普教科,办公室承担日常工作,参与学校应急救援的组织、指挥和协调,负责搜集和传递校园突发事件信息,组织指挥事发学校实施紧急抢险行动,负责校园突出事件的联络与报告工作,负责校园突发事件的调查和处理,组织指挥学校安全宣传、教育、培训及日常安全督查工作。

各中小学、幼儿园要成立相应组织,切实加强对广大师生的安全教育和宣传,并适当安排时间组织演练。

第四部分事件分类分级

按照校园发生的安全事件的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分为特别重大校园突发事件、重大校园突发安全事件、较大校园突发安全事件,一般校园突发安全事件。

一、特别重大校园突发安全事件

(1)自然灾害事件:受台风、暴雨、高温等自然灾害影响,校园内造成群体性人员死亡3人及以上,或者人员受伤20人及以上,或者校舍大面积倒塌等特别重大财产损失事件。

(2)公共卫生事件:校园内发生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肺鼠疫、肺炭疽及其他新传染病病例,疫情有扩散趋势;校园内发生师生员工群体性食物中毒,一次食物中毒人数超过50例,或食物中毒死亡3例及以上;校园内发生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并有扩散趋势;校园内发生霍乱疫情,5天内发病10例及以上或死亡3例及以上;省级以上政府卫生部门认定的其他特别重大的突发性卫生事件。

(3)事故灾难:校园内发生火灾事故、爆炸事故、触电事故、校舍楼梯及建筑物的坍塌、危险化学品严重污染、学校校车发生交通事故等造成学校人员3人及以上群体性死亡,或者人员受伤20人及以上,或者造成学校特别重大财产损失。

(4)群体性或多个体安全事件:校园内发生群殴、械斗以及打砸公物事件,并造成人员死亡3人及以上,或者人员受伤20人及以上,或者造成学校特别重大财产损失;学校集体活动中或课间因教育管理不到位而引发的大量学生相互拥挤、踩踏等造成3人及以上死亡事件;学校组织学生实践、实习期间发生3人及以上死亡事件;校园内一次性发生3人及以上多个体学生自杀、劫持人质、坠楼、溺水、触电死亡事件;中、高考试卷泄密、造成严重后果;外来暴力入侵校园造成学校特别重大财产损失、或者人员死亡3人及以上、或者人员受伤20人及以上的安全事件。

3.2.2重大校园突发安全事件(Ⅱ级)

(1)自然灾害事件:受台风、暴雨、高温等自然灾害影响,校园内造成人员死亡2人,或者人员受伤10-19人,或者造成学校重大财产损失事件。

(2)公共卫生事件:校园内发生肺鼠疫、非典、人禽流感疑似病例,或腺鼠疫确诊病例;校园内发生师生员工群体性食物中毒,一次食物中毒人数30-49例,或食物中毒死亡病例2例;校园发生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校园内发生霍乱疫情,5天内发病5-9例或死亡2例;预防接种或群体性预防服药出现人员死亡;省级以上政府卫生部门认定的其他危害严重的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3)事故灾难:校园内发生火灾事故、爆炸事故、触电事故、校舍楼梯及建筑物的坍塌、危险化学品严重污染、学校校车发生交通事故等造成学校人员2人死亡,或者人员受伤10-19人,或者造成学校重大财产损失。

(4)群体性或多个体安全事件:发生学校人员群体性非法集会、罢教、参与等组织渗透、煽动、闹事;校园内发生群殴、械斗以及破坏公物事件,并造成人员死亡2人或人员受伤10-19人;发生学校人员群体性越级上访、离校出走事件;学校集体活动中或课间因教育管理不到位而引发的大量学生相互拥挤、踩踏等造成2人死亡或者10-19人受伤事件;学校组织学生实践、实习期间发生2人死亡或者10-19人受伤事件;校园内发生个体学生自杀、劫持人质、坠楼、溺水、触电事件,并一次死亡2人;学校

幼儿园防食物中毒应急预案(篇8)

我园本着为幼儿和教师的身体健康的目的出发,在加强幼儿园常规管理的同时,加强对食堂食品卫生工作管理,即适应对幼儿非正常中毒或疑似食物中毒事故。提高认识,加强领导,把维护幼儿健康和生命安全放在首位。做好幼儿园卫生安全工作,减少幼儿群体性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保障师生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保证正常教学秩序、维护社会稳定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幼儿卫生安全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和长期性,按照上级有关部门关于幼儿园突发事件“沉着应付、措施果断、快速反应、高效处置”的总体要求。在认真做幼儿园食品进货、加工、消毒、留样等工作的基础上,尽最大可能防止食物引起的中毒事件的发生,保障师生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社会稳定,特制定本预案。

(一)工作原则

树立“责任重于泰山,安全第一”的思想,抓平时,敲警钟,以防为主,统一领导,分级负责,措施果断,快速反应,高效处置。

(二)组织管理

幼儿园园长负总责,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负责,切实加强领导,成立食品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幼儿园食品安全工作。成立群体性食物中毒处置领导小组,一旦发生群体性食物中毒,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处置领导小组协调开展工作。

食品安全工作领导小组组成: 组 长:园长 副园长 副组长:主任

组 员:各班主任、厨房、门卫、后勤人员 食物中毒处置领导小组组成: 组 长:园长 副园长 副组长:主任

组 员:各班主任、厨房、门卫、后勤人员

(三)前期工作

1、食品原料进货关。采购人员要严格把关,定点采购,确保所采购的原料符合有关的规定,从源头上把好食品卫生关。

2、严把食堂仓库关。食堂仓库的钥匙由专人保管教育,责任落实到人,库房门口有明显标记,规定非食堂工作人员不的进入食堂库房。定期对库房里的原料进行检查,发现变质原料,及时处理,坚决杜绝变质的原料流入餐桌。

3、把餐具消毒关。食堂工作人员对餐具按规定进行严格消毒,确保餐具清洁卫生,防止出现因交叉感染而引发的食物中毒事故。

4、对每餐的饭菜要做好留样,取每餐的饭菜200克密封好在冷藏箱内保存48小时。

A、食堂应对食品加强卫生管理,特别是肉类、鱼类和奶类等动物性食品,要防止再生产加工和销售过程中污染。食堂人员要重视个人卫生,定期按规定进行身体检查,发现有不适宜从是食堂工作的病患者或带病者及时调换工作。B、控制细菌污染。控制细菌生长繁殖措施,主要是低温保藏。按照食品低温保藏的卫生要求贮存食品。防止食品腐烂变质。C、杀灭病原菌。杀灭病原菌的措施主要是高温灭菌,当肉类食品深部温度达80度时,经12分钟可彻底杀死沙门氏菌。各餐的熟食品和剩饭,在使用前必须充分加热。

(三)食物中毒事件发生的应急处理预案

我园本着为幼儿和教师的身体健康的目的出发,在加强幼儿常规管理的同时,加强对食堂食品卫生工作管理,一旦发生幼儿非正常中毒或疑似食物中毒事故,立即采取以下措施:

1、立即停止食堂的生产活动,并于1小时内向教育主管部门和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2、以最快速度将中毒人员送往卫生所或就近医院,无交通工具时拨打急救中心电话“120”请求救助,积极配合协助卫生机构救助病人。

3、封存造成食物中毒或者可能导致食物中毒的食品及其原料、工具、设备和现场,无关人员不允许到操作间或留样处。

4、组织教师组成陪护人员队伍,安排工作人员负责陪护,无关人员未经批准不准到医疗单位探视,以免影响治疗秩序。

5、配合卫生行政部门进行调查,按卫生行政部门的要求如实提供有关材料和样品。

6、落实卫生行政部门要求采取的其他措施,把事态控制在最小范围。

7、根据领导要求,分别向上级主管部门和市防疫部门报告事态的进一步发展的详细情况。

(四)注意事项

1、稳定师生情绪,要求各类人员不以个人名义向外扩散消息,以免引起不必要的混乱。

2、如有个别家长来园探视,事件处置领导小组做好家长的思想工作和接待工作。

3、事故发生后,要注意维护正常的学习秩序和工作秩序,广大教师要做好食物中毒人员的思想工作。

4、如有新闻媒体要求采访,必须经过幼儿园同意,未经同意,任何个人不得接受采访,以避免报道失实。

5、事件发生后,立即采取紧急措施,未经允许,一切外来人员禁止进入园内。

(五)事故报告、处置联系电话

卫生站: 派出所:

教育局思政科:

天河区防疫疾控中心:

幼儿园防食物中毒应急预案(篇9)

出现认为蓄意破坏引起的突发性安全事件时,应做到以下几点:

1、迅即组织人员进行处理,及时报告单位领导组织力量处置。

2、在不能控制局势和专业救援力量尚未赶到的,情况下,要组织人员撤离,并切断电源、燃气源,搬迁邻近的重要物资、器材、资料,及时封围现场,并做好配合专业救援的准备工作。

3、在配合专业救援力量进行抢救,局面得以基本控制的情况下,派专人向上级主管单位报告。

4、在局面完全控制的情况下,注意保护现场,配合公安机关进行勘察。

5、组织对受伤人员进行急救处理,及时开展展对伤员及家属的安抚慰问,妥善做好善后工作。

6、对当时就能确定的嫌疑人要立即扭送公安机关,对于一时

难以确定的,要注意控制现场,以配合公安部门做好侦破工作。

幼儿园“食物中毒事故”的预案

1、送往就近医院急救,迅速积极地抢救中毒病人。

2、组织人力严格保护有关现场,防止中毒事故继续蔓延。

3、保留可疑食品和水源,供防疫部门检测分析。

4、向所在地区的卫生防疫站报告,配合他们进行调查。

5、发现投毒破坏的嫌疑情况,要立即与公安机关取得联系,组织侦破。

6、单位领导必须到中毒受害者接受治疗的医院或家庭进行:慰问,尽力挽回不良影响,防止事态恶化。

7、事故基本查清后,要组织力量彻底销毁被污染的物品,认真进行清理与消毒;并做好有关整改工作。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