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国的职业生涯教育基本概况。
平时的生活中,我们会看到各种各样的范文,范文包含各种各样的文章,好的范文是怎么样的?小编为此仔细地整理了以下内容《各国的职业生涯教育基本概况》,希望能帮助到你的学习和工作!
在国际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过程中,以培养人的就业创业意识与职业规划能力为主要目的的职业生涯教育,在教育改革实践中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借鉴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家在教育教学改革中采取的有力措施,不断丰富我国职业生涯教育的理论内涵与实践模式,必将对我国学校教育教学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一、立法保障职业生涯教育的实施
美国是较早在学校中进行职业生涯教育的国家,在美国的教育史上,曾两次专门以政府法案的形式进行了职业生涯教育改革,对美国的教育产生了重大影响,它们分别是20世纪70年代的《生计教育法案》以及90年代的《学校就业法案》。
生计教育是20世纪70年代初联邦教育总署署长马伦提出的一种新的教育观念,旨在解决学校教育与社会生活脱节的问题,引导青少年从升学主义转向个人的生计与未来发展。其模式基本上分为学校、雇主、家庭及边远地区四类。学校生计教育模式包括1至12年级的生计教育计划。各学校一般都设专职人员对学生进行生计教育,开展生计辅导和咨询工作。
1994年,美国教育部和劳动部共同发起了全国范围的教育改革运动从学校到就业,其目的是使所有的高中学生都能确定一条走向职业道路的计划,能顺利实现从学校到工作的过渡。它把工作中的学习和在学校中的学习结合起来,把学术学习和职业学习结合起来,在中等教育和中等后教育之间建立起有效的联系,使学生清楚了解他们将要从事的职业,包括具有适当的工作经验。
20世纪80年代以后,英国政府陆续颁布一系列的文件,要求普通中学开展职业教育和职业指导,强调职业教育和职业指导应成为学校课程的一部分。普通中学的职业教育和职业指导主要由学校的指导教师和校外的职业官员协作工作。指导教师的任务主要是实施职业教育计划,帮助职业官员安排学生咨询,并提供最新的职业信息。职业官员的主要职责是对学生进行个别和集体咨询,帮助制订职业教育计划,提供最新的职业信息,参加家长会议、举办咨询日、职业参观、职业演讲等活动。
澳大利亚也通过国家立法,制定了职业发展纲要,其中对职业成熟程度、职业指导的内容、考试及评估等方面做出具体规定。还开设了职业和个人发展课程,内容包括正确评价自己的能力、潜力、需要和志向,培养自控和自助能力;制订个人未来发展计划等;将职业和劳动力市场信息渗透到各学科中,使课程内容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培养学生研究和思考能力及正确的生活态度。
二、学校内部进行主动性改革
在美国20世纪70年代的生计教育改革中,学校是其实施的主要载体。以学校为中心实施的生计教育课程,可以划分为职业了解、职业探索和职业抉择三个阶段,其目的是使所有儿童在活动中树立起关于各种职业的总观念,培养儿童的职业意识和自我意识;学生通过职业探索,熟悉职业的分类和职业群,并开始在职业群中作出尝试性的选择。到了10-12年级,主要是通过生计发展中心、微型学校等机构,学生将更集中地探索他们所选定的职业。
英国普通中学的职业生涯教育内容包括:发展自我意识帮助学生意识到个人在能力、兴趣、个人需要和价值方面的差异,评价个人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判断何种职业适合自己;增进职业机会意识学校要向学生介绍他们可能的职业选择范围,以及获得职业的途径;发展决策技能帮助学生发展一种自我作出职业决策的能力,引导他们评论性地评价和分析职业信息,意识到职业选择的重要性以及产生的后果;学会从学校到工作世界的转变帮助学生适应工作世界,独立地走向社会,顺利地从事职业和适应职业生活。
20世纪中后期,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职业生涯指导被正式地列入日本学校的教育计划,职业生涯教育开始进入课程化时期。1958年和1960年,文部省分别对初中和高中的学习指导大纲进行了全面修订。学校进行的职业指导,实际上既包含着就业指导又包含着升学指导。进入70年代以后,根据日本社会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变化,文部省曾多次提出加强、改善和充实学校职业指导的意见。强调要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指导;要着重培养学生的职业观和价值观以及自主选择决定将来出路的能力。
三、学校与社会机构共同配合
美国20世纪70年代的生计教育改革在实施校内教学改革的同时,十分注重校外生计教育课程模式的构建。20世纪70年代,美国政府在洛杉矶城建立了社区生计教育联盟,作为85个企业和公司的一个联合组织,对所有学生提供综合性生计教育;同时,洛杉矶学区还同其他9个学区在加利福尼亚州联合开展普遍实施的模式。这些社会机构在学生走出课堂、接触社会实践方面都提供了有力的支持,成为学校进行教育改革的重要保障。
英国教育部门在教育改革的实践中也注意到社会与教育的相互作用,注意利用各方力量。在一些相关法令中规定,社会相关各部门要为学生熟悉各种职业提供便利条件。大学校园、各企业、事业单位、工场要和学校建立广泛的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参观和就地实习,以熟悉各专业、职业和工种的机会,以利于学生作出正确的选择。同时,学校也注意赢得学生家长的支持。定期举办家长的培训,使他们注意从小对学生进行职业意识的灌输,锻炼他们的独立能力,只靠学校单方面是难以完成的,这些都保证了学校教育改革得以有序地进行。
瑞典学校在学校内设置职业指导课程,帮助学生根据个人的知识和能力选择职业。该课程贯穿在全部学习中,老师的责任不仅是教理论课,也教职业指导课。其中20%的职业指导课程在校外进行,由职业指导老师自己设置。同时,增强家长和学生对职业与培训选择的全面了解。请家长到校听职业指导课,对家长进行职业、培训方面的宣传,使家长帮助学生确定职业和学习科目;安排学生到父母工作的工厂参观,增强其对社会的了解;聘请职业指导专家帮助学生确定所选专业,帮助学生制定个人发展计划,做到职业培训与学校文化教育相结合。
国外许多国家在近百年的教育发展历程中,构建了完善的职业生涯教育理论,丰富了职业教育的实践。政府在宏观政策上给予了多方面的支持,在职业生涯教育的实施过程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我国在此方面起步较晚,而且实践经验较为欠缺。加强相关方面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有利于提高全民族、尤其是青少年一代就业意识与素质、创业精神与能力,必将更主动地促进全社会就业形势的改善,更有利于完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重任。
FwR816.Com编辑精选
职业生涯规划基本步骤
1.确定志向。
志向是事业成功的基本前提,没有志向,事业的成功也就无从谈起。俗话说: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立志是人生的起跑点,反映着一个人的理想、胸怀、情趣和价值观,影响着一个人的奋斗目标及成就的大小。所以,在制定生涯规划时,首先要确立志向,这是制定职业生涯规划的关键,也是你的职业生涯中最重要的一点。
2.自我评估。
自我评估的目的,是认识自己、了解自己。因为只有认识了自己,才能对自己的职业作出正确的选择,才能选定适合自己发展的职业生涯路线,才能对自己的职业生涯目标作出最佳抉择。自我评估包括自己的兴趣、特长、性格、学识、技能、智商、情商、思维方式、思维方法、道德水准以及社会中的自我等等。
3.职业生涯机会的评估。
职业生涯机会的评估,主要是评估各种环境因素对自己职业生涯发展的影响,每一个人都处在一定的环境之中,离开了这个环境,便无法生存与成长。所以,在制定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时,要分析环境条件的特点、环境的发展变化情况、自己与环境的关系、自己在这个环境中的地位、环境对自己提出的要求以及环境对自己有利的条件与不利的条件等等。只有对这些环境因素充分了解,才能做到在复杂的环境中避害趋利,使你的职业生涯规划具有实际意义。
环境因素评估主要包括:
(1)组织环境。
(2)政治环境。
(3)社会环境。
(4)经济环境。
4.职业的选择。
职业选择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人生事业的成功与失败。据统计,在选错职业的人当中,有80%的人在事业上是失败者。正如人们所说的女怕嫁错郎,男怕选错行。由此可见,职业选择对人生事业发展是何等重要。如何才能选择正确的职业呢?至少应考虑以下几点:
(1)性格与职业的匹配
(2)兴趣与职业的匹配
(3)特长与职业的匹配
(4)内外环境与职业相适应
5.职业生涯路线的选择。
在职业确定后,向哪一路线发展,此时要作出选择。即,是向行政管理路线发展,还是向专业技术路线发展;是先走技术路线,再转向行政管理路线由于发展路线不同,对职业发展的要求也不相同。因此,在职业生涯规划中,须作出抉择,以便使自己的学习、工作以及各种行动措施沿着你的职业生涯路线或预定的方向前进。通常职业生涯路线的选择须考虑以下三个问题:
(1)我想往哪一路线发展?
(2)我能往哪一路线发展?
(3)我可以往哪一路线发展?
对以上三个问题,进行综合分析,以此确定自己的最佳职业生涯路线。
6.设定职业生涯目标。
职业生涯目标的设定,是职业生涯规划的核心。一个人事业的成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有无正确适当的目标。没有目标如同驶入大海的孤舟,四野茫茫,没有方向,不知道自己走向何方。只有树立了目标,才能明确奋斗方向,犹如海洋中的灯塔,引导你避开险礁暗石,走向成功。
目标的设定,是在继职业选择、职业生涯路线选择后,对人生目标做出的抉择。其抉择是以自己的最佳才能、最优性格、最大兴趣、最有利的环境等信息为依据。通常目标分短期目标、中期目标、长期目标和人生目标。短期目标一般为一至二年,短期目标又分日目标、周目标、月目标、年目标。中期目标一般为三至五年。长期目标一般为五至十年。
7.制定行动计划与措施。
在确定了职业生涯目标后,行动便成了关键的环节。没有达成目标的行动,目标就难以实现,也就谈不上事业的成功。这里所指的行动,是指落实目标的具体措施,主要包括工作、训练、教育、轮岗等方面的措施。例如,为达成目标,在工作方面,你计划采取什么措施,提高你的工作效率?在业务素质方面,你计划学习哪些知识,掌握哪些技能,提高你的业务能力?在潜能开发方面,采取什么措施开发你的潜能等等,都要有具体的计划与明确的措施。并且这些计划特别具体,以便于定时检查。
8.评估与回馈。
俗话说:计划赶不上变化。是的,影响职业生涯规划的因素诸多。有的变化因素是可以预测的,而有的变化因素难以预测。在此状况下,要使职业生涯规划行之有效,就须不断地对职业生涯规划进行评估与修订。其修订的内容包括:职业的重新选择;职业生涯路线的选择;人生目标的修正;实施措施与计划的变更等等。
职业生涯教育的概念
职业生涯一词来源于英文career,根据《牛津词典》的解释原有道路之意,可以引申为个人一生的道路或进展途径,强调随着时间流逝赋予的责任。职业生涯涵盖了个体一生的发展历程,它指一个人在一生中所从事工作,承担职务的职业经历或相继历程,是伴随个体终身的动态发展过程。职业生涯教育的前身是职业指导,随着时代和理论的发展,职业生涯教育逐渐浮出水面,登上了历史舞台。1971年美国联邦教育署署长马伦(MarLand)博士正式提出了 生涯教育观念,标志着美国现代职业生涯教育运动的开始。
关于职业生涯教育的定义,目前,还没有权威的界定。但学者们普遍认为职业生涯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培养个体规划自我职业生涯的意识与技能,发展个体综合职业能力,促进个体职业生涯发展的活动,是以引导个体进行并落实职业生涯规划为主线的综合性教育活动。可以具体理解为以下几方面:
(1)职业生涯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职业生涯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促进个体职业生涯的发展,活动之前要制订有详细的活动方案或计划。并紧紧围绕最终目的而规划、组织和实施的,同时,开展职业生涯教育的组织应有固定的机构、相应的设施设备、专业的人员、专门的活动或教育场地等。
(2)职业生涯教育是系统性、持续性、动态发展的教育活动。从受教育者的角度看,接受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应伴随其职业生涯的始终;从教育者的角度看,职业生涯教育应着眼于受教育者的终身发展,教育活动的规划与实施应连续不断地贯穿于受教育者职业生涯的全过程。而且随着社会、经济、就业环境的变化以及受教育者自身知识、能力、期望水平等的提升,职业生涯教育需要不断调整教育目标、途径、方法等。
(3)职业生涯教育是综合性的教育活动。职业生涯教育是引导学生规划自我的职业生涯并将其规划转化为现实的综合性教育活动。具体包括:职业生涯定向教育;自我职业潜能分析能力培养;规划自我职业生涯的意识与技能培养;职业生涯规划的心理辅导;职业生涯规划相关核心素质的培养。
职业生涯规划书基本格式
1.封面
署上作品名称和年月日,可以在封面插入图片和警示格言
2.扉页
个人资料:
真实姓名:
笔名:
性别:
年龄: 岁
籍贯: 省 市/县
身份证号码:
所在学校及学院: 大学 学院
班级及专业:级 专业
学号:
联系地址:
邮编:
联系电话:
E-mail:
3.目录
引言
第一章 认识自我
1.个人基本情况
2.职业兴趣
3.职业能力及适应性
4.个人性格
5.职业价值观
6.胜任能力
自我分析小结
第二章 职业生涯条件分析
1.家庭环境分析
2.学校环境分析
3.社会环境分析
4.职业环境分析
职业生涯条件分析小结
第三章 职业目标定位及其分解组合
1.职业目标的确定
2.职业目标的分解与组合
第四章 具体执行计划
第五章 评估调整
1.评估的内容
2.评估的时间
3.规划调整的原则
结束语
附:参考书目
4.正文
毕业生职业生涯设计的基本步骤
一、确定志向
俗话说: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综观古今中外,各行各业的佼佼者,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具有远大的志向。立志是人生的起跑点,反映着一个人的理想、胸 怀、情趣和价值观,影响着一个人的奋斗目标及成就。所以,在进行生涯设计 时,首先要确立志向,这是进行职业生涯设计的关键,也是 生涯设计 最重要的一点。
二、自我评估
自我评估就是对自己做全面分析,通过自我分析,认识自己、了解自己。因为只有认 识了自己,才能对自己的职业作出正确的选择,才能选定适合自己发展的生涯路线,才能对自己的生涯目标作出最佳抉择。因此,自我评估是生涯设计的重要步骤之一。 通常自我评估包括自己的兴趣、特长、性格、学识、技能、智商、情商以及组织管理 、协调、活动能力等。
三、生涯机会的评估
生涯机会的评估,主要分析内外因素对自己生涯发展的影响,每一个人都处在一定的 环境之中,离开了这个环境,便无法生存与成长。所以,在制定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时,要分析环境条件的特点、环境的发展变化情况、自己与环境的关系、自己在这个 环境中的地位、环境对自己提出的要求以及环境对自己有利条件与不利条件等等。只有对这些环境因素充分了解,才能做到复杂的环境中避害趋利,使生涯规划具有实 际意义。环境因素评估主要包括:组织环境、政治环境、社会环境、经济环境。
四、职业的选择
通过自我评估、生涯机会的评估,认识自己、分析环境,在此基础上对自己的职业做出选择。也就是在职业选择时,要充分考虑到自身的特点,即自己的性格、兴趣和特 长;要充分考虑到环境因素对自己的影响。分析自我、了解自己、分析环境、了解职 业世界,使自己的性格、兴趣、特长与职业相吻合。这一点对将步入社会初选职业的大学生非常重要。
五、确定职业生涯路线
在职业选择后,还须考虑向哪一路线发展。即是走行政管理路线,向行政方面发展, 还是走专业技术路线,向业务方面发展等等。发展路线不同,对其要求也就不同,这 一点也不能忽视。因为,即使同一职业,也有不同的岗位,有的人适合搞行政,可在管理方面大显身手,成为一名卓越的管理人才;有的人适合搞研究,可在某一领域有所突破,成为一名著名的专家学者;有的人适合搞经营,可在商海大战中屡建功勋, 成为一名经营人才。如果一个人不具有管理才能,却选择了行政管理路线,这个人就 很难成就事业。
六、设定职业生涯目标
生涯目标的设定,其抉择是以自己的最佳才能、最优性格、最大兴趣、最有利的环境 等条件为依据。通常目标分短期目标、中期目标、长期目标和人生目标。
职业生涯规划的基本原则
(1) 清晰性
考虑目标、措施是否清晰、明确?实现目标的步骤是否直截了当?
(2) 挑战性
目标或措施是否具有挑战性,还是仅保持其原来状况而已?
(3) 动态
目标或措施是否有弹性或缓冲性?是否能依循环境的变化而作调整?
(4) 一致性
主要目标与分目标是否一致?目标与措施是否一致?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是否一致?
(5) 激励性
目标是否符合自己的性格、兴趣和特长?是否能对自己产生内在的激励作用?
(6) 合作性
个人的目标与企业目标是否具有合作性与协调性?
(7) 全程
拟定生涯规划时必须考虑到生涯发展的整个历程,作全程的考虑。
(8) 量化清晰
生涯规划各阶段的路线划分与安排,必须具体可行。
(9) 务实
实现生涯目标的途径很多,在做规划时必须要考虑到自己的特质、社会环境、组织环境以及其他相关的因素,选择确实可行的途径。
(10) 可评量
规划的设计应有明确的时间限制或标准,以便评量、检查,使自己随时掌握执行状况,并为规划的修正提供参考依据。
日本大学职业生涯教育
进入二十一世纪,随着社会和经济环境的变化,为了提高学生对职业的适应能力,日本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职业生涯教育。无论是小学、初中还是高中、大学,都认识到职业生涯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根据其理念付诸实践,在各阶段进行着职业生涯观念和职业生涯准备的教育。
根据日本《20xx年综合调查研究协会会议报告书》中的论述,日本对职业生涯教育被定义为:是培养学生劳动观和职业观的教育,是高度重视每个人与生俱来的创造性,发展人的个性的教育,旨在使学生具有相应的职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培养学生了解自己,积极主动地选择人生道路的能力。它要求从幼儿至成人的整个教育过程中,都要将传授知识与学生将来的工作和生存方式相结合,目的是通过教育促进人生价值实现,为社会提供适应时代要求的优质劳动者。
大学是社会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部门,承担着职业生涯教育最为重要的责任。在大学开展职业生涯教育的目的,在于帮助大学生对自我的认知和对职业世界的认知,正确进行职业发展定位,明确发展方向,完成具体的职业计划和准备,使之能够在走出学校之后实现顺利就业,并能够人尽其才。
一、日本大学职业生涯教育产生的社会背景
1.雇佣环境发生变化
日本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开始在企业实行终生雇佣(指员工认定自己所归属的企业之后,在没有特殊原因的情况下要忠于该企业,即使遇到待遇更优厚的企业也决不跳槽,而雇方也要终生雇佣自己的员工,不能任意将其解雇。)与年功序列制(指员工的工资待遇与在公司所处的地位主要取决于资历,在公司工作的时间越长资格越老,资格越老工资待遇与地位越高。基本不考虑能力因素,一切依年功而定,而且员工一般终生只事一主。),这与我国改革开放之前的用工制度基本相似,并凭借这一企业组织模式坐上了世界经济的第二把交椅。从对大学毕业生的全部录用到退休期间的终身雇佣,职工在企业内部转职或换岗等横向移动决定于企业,个人成功的标准是在企业内部是否得以晋升的纵向移动。在这种单一雇佣模式下,企业一方面保障了被雇佣人的终身受雇,另一方面也决定了被雇佣人的职业生涯。1992年后,日本在泡沫经济破灭的困扰下,终身雇用制度逐渐走向废止,年功序列制也开始转向实力主义,企业对大学生即战力(指不需对其进行岗前培训,就能胜任岗位工作的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毕业生的雇佣环境日趋严峻。
2.大学生就业率低
根据日本文部省《20xx年学校基本情况调查报告书》和《20xx年学校基本情况调查报告书》显示:20xx年大学生的就业率为60.1%,其中没升学也没就业毕业生的比例达到22.5%;20xx年大学毕业生总数为531224人,除去升学、研修、进入专门学校和留学以及临时工作者,就业人数为318977人,就业率为60%,毕业后没有明确去向的学生占到20%。新毕业无业者学生数量的逐年增加,不仅困扰着日本经济的发展,也严重影响着社会的稳定。
二、日本大学职业生涯教育现状
日本大学职业生涯教育具有以下特点:学校对大学生的职业生涯教育视为一项涉及全局的不可或缺的综合性教育环节,进行统筹计划与安排,从新生入学开始,贯穿4年求学、求职始终,并建立完善的指导体系和职能部门;所有学生都要接受职业生涯教育,并要求学校所有教师、家庭、企业和社会视之为一个完整的系统工程给予积极配合。
1.职业生涯教育组织机构
职业生涯教育的组织和实施由学校就职委员会负责,就职委员会委员长一般由教学副校长担任。就职委员会下设各系部就职委员会和职业中心(career center):各系部就职委员会负责职业生涯教育科目的教学工作,委员会的常务理事由职业中心的职员兼任;职业中心由职业办公室(career office)和职业教育学习中心(extension center)组成。职业办公室主要负责就业体验活动(internship)、职业介绍、就业指导等项目;职业教育学习中心也叫延长教育中心,主要负责提高学生实践技能和为取得各种职业资格证书开办各种讲座和培训。
立命馆大学是日本最早设立职业中心的私立大学之一,职业中心现有教授(中心主任)1名,副教授、讲师各1名,工作人员11名。职业中心主任为专属教员,可参与各系部有关职业生涯教育科目的教学工作,副教授和讲师主要负责就业体验活动,工作人员则负责其他日常事务。职业中心这种教员和职员一体化的组织形式,目的在于职业生涯教育内容的设置能随社会需要而灵活变更。
2.职业生涯教育的内容
为保证四年后理想就职的实现,职业生涯教育的内容从新生入校开始,分阶段有步骤贯穿整个大学教育的全过程。
1)职业生涯教育科目的提供
开设职业生涯教育科目(career education courses)是日本大学职业生涯教育体系中的主要内容之一,也是最具特色的。开设职业生涯教育科目的目的:①对自我、他人和社会理解的深化;②为达上述目标,对就业体验实习、实践的重视;③社会观、职业观和劳动观的培育。
课程设置一般分为三类:第一类是有关职业本身的基础课,如职业生涯形成论。主要讲授如何运用职业生涯理论和职业理论了解自己,包括价值观、兴趣和已具备的能力(技能)和能力倾向(潜力),并传授增进自我的方法,帮助学生更积极地思考自己。这类课程的目的是通过学习职业生涯理论,帮助学生提高关于自我的认知质量和关于职业知识的认知质量。第二类课程是关于特定职业的讲座和报告会,如:会计入门、国际公务现场实践和注册会计师讲座等。通过传授特定职业知识,包括职业信息、就业信息和职业发展信息等,帮助学生如何有效地使用各种信息和更好的思考,目的是加强学生对于特定职业的理解。以上两类是职业生涯教育的基础科目。第三类科目是为了解社会现状,经济发展趋势和组织机构文化而开设的专题讲座和报告会,如:中央省、厅经济与社会发展报告会和都、道、府、县级专题报告会。目的是让学生了解社会现状,加深对现实的理解和经济组织的印象,树立用积极的心态融入商业社会的意识。在对自我、工作和社会有了正确的理解之后,再通过各种就业体验活动和就职活动,产生明确的工作意图。
具体开设的科目和数量不同大学有所区别,但考核方式一般都实行学分制。立命馆大学20xx年度职业生涯教育科目共开设19科,各2学分。比如,针对所有系部,一年级学生开设《职业形成论I》,二年级学生开设《职业形成论Ⅱ》,三年级学生开设《职业形成论Ⅲ》;理工学部针对一年级学生开设《技术人员职业形成论I》,二年级学生开设《技术人员职业形成论Ⅱ》,并提供著名企业技术人员连续报告会5场,优秀毕业生报告会6场;经营学部为一年级学生开设《会计入门》;政策科学部为1年级学生开设《人才开发论入门》;针对国际关系学部的二年级和三年级学生,提供日本外务省和财务省在职人员讲座8场,总领事14名、现役外交官8名连续讲座。
2)就业体验活动
1997年9月,日本文部省、通产省和劳动省发布了政策文件《有关推进就业体验制度的基本意见》,认为日本的就业体验是指学生在学校学习期间,结合自己所学专业和将来职业的考虑进行的一种就业体验活动制度,是所有学生在学期间,在企业等社会组织中进行一定时间的职业劳动生活体验,从而加强职业意识,初步形成职业价值观及获得职业机会的就业体验活动。
在大学生中开展就业体验的目的:①使学生认识学校学习与职业工作的关系,让他们在实践中亲身感受学校所学的知识是如何应用于实际工作之中,了解实际中最重要的知识、技能是什么,从而将自己现在的学习与将来的职业相联系,明确学习目的,激发了学习动机;②使学生在实践中品尝到职业工作的酸甜苦辣,加深自我认识,发现自己的职业适应特性,在与共同劳动的不同年代人的接触和交流中,提高社会交往能力,学习大量的社会知识;③通过就业体验活动,进一步加强学校与社会、企业的联系,深入了解社会的需要和对大学教育的期待,学校在组织就业体验活动时,也能广泛与各界人士交流,改革学校的教育内容和方法,培养社会需要的优秀人才;④通过就业体验活动,满足企业选拔人才的愿望和需求。在学生就业体验过程中,企业可以直接对学生进行多方面的观察和考验,从而发现需要的人才。
就业体验活动一般分三个阶段进行:①就业体验前的学习准备。组织者举办就业体验有关知识讲座,介绍企业基本情况,说明就业体验活动的内容和要求,使学生认识活动的意义,明确活动目标,了解就业体验单位情况,作好专业与心理的准备;②就业体验活动阶段。学生到就业体验实习单位,进入职业工作岗位与正式职工一样开展工作,指导教师定期到现场了解情况,协助实习单位做好指导工作;③ 就业体验活动后的学习总结阶段。指导教师组织学生学习、讨论活动情况,总结经验,发现问题,明确今后学习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