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程理性思考与实践应用》教师培训心得范文。
我们会不经意地忘记对手精辟的观点,就像忘记自己愚蠢的想法一样。看过了解一样事物之后,每个人都有自己对其的看法。每当观看或者阅读后,老师一般都要求我们写心得体会,写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分析出现问题的原因,心得体会的内容具体要怎样写呢?小编特地为大家精心收集和整理了“《微课程理性思考与实践应用》教师培训心得范文”,欢迎你阅读与收藏。
今天上午,培训主题是鹿城区教师培训和科研中心朱力老师主讲的《微课程理性思考与实践应用》。
原来以为又是一套我听得懂却没法做的理论和技术,原来以为所谓“微课程”就是指用较少时间完成一个主题学习。朱老师的讲座给我带来震撼,让我觉得自己是那只“井底之蛙”,让我感觉到信息时代学习方式的不断转变,教师真的还要知道多一点前沿的教育技术。
首先,微课的概念。朱老师给我们几个似是而非的选择,然后给我们看了几个微课视频,由此得出微课的几个特点:时间短(不超过10分钟,一般6分钟),内容聚焦在一个知识点,用视频方式(流媒体),对象是一个学生。通过具体例子告诉我们为什么。当然,也有些内容不适合用来做成微课:过程重要的知识点,需要合作互动生成的教学内容。
朱老师给我们欣赏了好几个微课,包括语文、数学、教师教育的,这些短短的视频符合了我们注意力集中的规律,用生动的语言、图片带给我们愉悦的学习过程,试想孩子怎么能不喜欢呢?特别是学习能力较差的孩子,他可以一次一次地看,直到学会为止。
以前我觉得制作微课很难,对我来说太不现实。可是,朱老师告诉我们,制作微课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可以把ppt直接转化成视频,可以用手机和摄像机来拍摄,可以用录屏软件来制作等。最好的是我们用手机就能拍摄制
制作简单的微课。内容也不是我以前以为的那么难,可以是一道作业中的难题、一个关键的知识点、一个易错的地方、一种操作的方法……家长接收也很方便,可以直接用手机微信平台查看,或者发到视频网站上看。
微课,小而不简单。我要尝试着把它带入我的教学,让数学学困生也爱上数学!
f132.CoM更多心得体会编辑推荐
压力与情绪管理课程培训心得范文
压力有一些来自外界,有一些来自自己的内心。来自外面世界的压力对我们的影响多半取决我们的内心。如果管理好了我们自己的情绪,整理好压力的来源和对应的办法,我们的生活和学习都会显得很有活力,很轻松。压力就好像是一把双刃剑,没有压力的生活也不是我们能接受的;压力太大的生活我们也难以承受。随着社会竞争日益激烈,人们所面临的工作、家庭、社会交往等各方面的压力越来越大。长期压力和不良情绪的积累严重影响着人们的身心健康。由于不适当的工作、生活、学习等压力不仅损害个体,而且也破坏组织内健康。为了缓解这种压力,学校组织教师进行了《压力与情绪管理》的培训,我有幸参加了此次《压力与情绪管理》课程的学习,使我收获颇多,受益匪浅。
这门课给我对压力与情绪管理有一个全新的认识,有耳目一新的感触,通过学习认识到作为出色的领导者的成功往往不是因为拥有高智商而获得成功的论证,明白了他们成功的秘决是“情感智慧”的道理。从而正确调整自己的情绪,让自己在负面情绪的影响值降至自我控制的最低极限,时刻保持“积极的心态”认真对待每一天。
自然,不同的人由于性格的差异,面对压力的反应肯定不尽相同,对压力的管理每个人也有不一样的
的心得和体会。我个人的想法就是尽量的把压力转会会自己进步的动力吧。 情绪也是一个很影响生活质量的因素。就连植物都能感受到人的情绪,并对快乐,赞美的情绪作
出好的反应,而对悲伤,厌恶等负面情绪作出不好的反应,更何况是人呢。快乐阳光的人总是受到欢迎的。情绪是很容易传染的。
适度的压力能使人挑战自我,挖掘潜力,富有效率,激起创造性,而不良的压力,不管其来源是什么,都会给个人和组织造成不好的影响。如何才能缓解来自环境或个人因素的工作压力呢?通过学习,我有一点小体会:
1、更有效的组织好自己的生活,学习和工作:建立良好的时间观念,管理好自己的时间。不要给自己制定过高的目标或者计划,生活有规律。
2、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与同学朋友融洽相处,多和老师沟通交流。遇到不能独立解决或者难以解决的问题的时候多向别人求助。学会合作,和朋友和同学分享自己的快乐,或者烦恼。
3、学会总结和计划:每隔一段时间对自己的生活状态做一个总结。找出其中的问题,并加以分析。制定合适的计划。不用太细,让自己有放松的时间和空间。
4、学会合理宣泄:找到适合自己的解压方式,看一场电影,一次酣畅淋漓的运动。
每个人都应当找到适合
自己的减压方式,当然减压的同时不要给别人增加压力。合理的控制自己的情绪,有压抑的事情尽量学会放松,音乐,电影,或者游戏。学会降低自己对琐事的关注度,多和朋友相处。多交流,整理出一套属于自己的幸福方法,最重要的是切实的用到在自己的生活和心念中。控制好自己的情绪,能很好的管理压力的时候,你的生命就会变的非常的不一样。
从你开始管理好自己的压力和情绪的时候,就你会发现,自己的生活就变的非常的不一样了,好到连过去的你都非常羡慕现在的、幸福的你,好到你不会想跟任何人交换人生。
“校本研修与培训课程建设”培训会心得
听了汪主任的讲座,自己恍然大悟,原来校本研修与培训课程建设自己也曾做过多次,只不过是没有按照这样严格的格式和高质量罢了。但是,自己已经有了这种意识,只是不知道叫这个听起来觉得很高难的名字。为了使自己和同事们更加深刻地理解本次的培训的内容,现将培训过程中记录下的极少的内容整理如下:
一、校本研修与培训课程建设的行动计划的目的意义
(一)首先理解什么是校本研修与培训课程建设。
1、我们所要建设或者说开发的是教师培训课程。不是学生学的课程,而是用于在职教师提高的培训课程,不能一般的理解为校本课程。
2、开发的人员:中小学教师、教师进修院校人员和其他培训者。其中,中小学教师是校本研修与培训课程建设的主体。
3、是在校本研修的过程中完成课程开发。要围绕教育教学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培训课程开发。
4、我们开发的培训课程是可以在网络上运行的。
(二)校本研修与培训课程建设的行动计划的目的
1、探索中小学教师的成长途径,使教师在培训课程进程中成长为研究型教师,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是校本研修与培训课程建设的行动计划的目的。
实际上是用任务驱动法来激发教师研究问题的积极性。教师们在开发培训课程的过程中,要对自己教育教学过程进行深刻的反思,对其中散在的实践智慧进行总结。
2、挖掘教师中蕴藏的巨大培训资源,形成分学段,分学科的教师培训原则课程,实现全员学科培训,提高培训的针对性。
二、校本研修与培训课程建设的行动计划的内容与规范
(一)教师培训课程的基本要求
1、要选好课程内容。讲什么,讲哪个领域,讲什么问题。
依据教育教学需要研究的实际问题确定讲什么,越具体越好,越微观越好,具体到课最好。拓展、教学方法、教学策略、教学评价、实验操作、教学设计、教学技能、课标理解与实践等方面;选择的课程内容要有价值。细化到每个单元每课的具体问题题目,但要注意不能把给学生讲的原封不动的搬出来。要说清:整体地位?大部分人都是怎么上的?存在什么问题?所以,我着重解决什么问题?操作之后获得哪些效果?还有哪些没解决的问题?等。总之,选题越细越好。
2、要确定自己的课程名称。课程题目要平铺直叙,简明扼要。
有些课程名称具有文采飞扬的特点,没有必要,有的是“浅谈...”、“试论”等都不可以;还有的是带有副标题。如果把正标题去掉,副标题可能会好一些。总之,给大学生讲课,没有文采飞扬的课程,没有说“浅谈...”、“试论”的,更没有带有副标题的。另外,经验体会累的题目也不可以。比较好的题目比如“儿童诗欣赏与创作”、“小学生作文技巧指导 ”等。
3、要明确培训的对象。
4、明确培训目标,让培训对象学完后能达到培训目标。
5、明确课程长度。以4学时为基本单位,所以叫微型课。如果4学时讲不完,可以4学时为基数。
(二)教师培训课程的基本框架
1、课程概述(讲稿、讲座录像)
讲稿主要包括下列内容:概念界定或问题提出(背景、研究状况等)目的意义、实施策略、实施过程、实施效果或预期效果及尚未解决的问题等。
要注意文体,用课程文体,我们应该怎么做,允许有探讨,但是引导大家思考。注意千万不要念或背讲稿。尽量找一个号得环境。注意艺术性。时电子文本和录像光盘。
2、课例或案例(讲座本人或合作者的实施过程录像及评点等)
3、相关资料(阅读材料、课件)
4、作业与讨论(设计研讨题目、作业,组织互动探究,学习效果简评等)
汪主任在讲课过程中,讲了很多案例,我想,能养成收集细节的火花和智慧的习惯多么重要,我们往往会在细节中发现更为有价值的案例,为我们的校本研修及培训课程建设提供了更有研究价值的信息。
微课程培训学习心得体会
我有幸参加了微课培训,几天的培训使我受益匪浅,感受颇深。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微课程培训学习心得体会,希望对你有帮助!
篇一:微课学习心得体会4月28日,我有幸参加了微课培训,几天的培训使我受益匪浅,感受颇深。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涌现了许多新世代的产物,微课就是其中的一种。之前接触到微课的时候,对它很模糊,没有明确的认识,我们会认为微课是一次简短的课堂活动,或是记录课堂活动的一小段视频,或是将40分钟的一节课分解成多个课堂碎片等等。在经过培训之后才有了较深入的了解。认识到微课是以阐释某一知识点为目标,以短小精悍的在线视频为表现形式,以学习或教学应用为目的的在线教学视频。它主要表现在短小精悍,“短”是指视频长度短;“小”是指主题小;“精”是指设计,制作,讲解精良;“悍”是指学习效果震撼令人难忘。
我们的教学一直是老师与学生面对面教学,之后出现了在线教学,但单纯的面对面教学是最低效的,在线学习会比面对面教学更有效,怎样能达到最有效的教育模式呢?那就将这两种模式结合在一起形成混合学习模式。我们传统的课堂教学是学校上新课,家里做作业,所有内容齐步走,只照顾到三分之一的学生,也没有做到因材施教,学生课后遇到问题怎么办呢?没办法解决就会到课外辅导班。而现在所推行的翻转课堂则是在家里看视频上新课,到学校来做作业参加讨论,家中他们可以按照自己的步调学习,随时在线与同学互动,回到课堂老师可以对有疑惑的同学进行个别讲解,也可对某知识点重点讲解。由此在课堂中可以解决学生出现的问题,学生也可回到家中再次观看视频进行学习。
此次培训中我还学到了微课设计与制作的环节,包括选题设计、撰写教案、准备教学素材与练习测试、制作课件、教学实施与拍摄、视频后期编辑以及教学反思。制作微课的方法,我们可以用录屏软件、摄像工具、录播教室、智能笔、ipad和专用软件等。其中的一些方法对于我们是很适用的,而且所用工具我们也可以找到,我们现在缺乏的应该是技术。
以后当我们学会了微课并能很好制作的时候,我们会不会为微课而微课呢?会不会用微课代替课堂的新知识教学呢?微课的作用为“解惑”而非“授业”,它用于不受时间空间限制的网络在线课后辅导,并不能完全代替课堂的新知识教学。微课是为教学模式的创新准备的,其存在的理由就是让教师教得更轻松,学生学得更快乐、更高效。
用焦建利教授的话来说:“今天,我们任何人,都可以借助网络,向其他任何人学习我们想要学习的几乎任何东西,只要你愿意,你就和这个世界紧密联系在一起”,这就是借助了网络,借助了微课。通过这一载体让我们学习到更多的知识,也看到了微课的发展趋势。今后,要努力钻研,让微课在教学中得到实践。
篇二:微课学习心得体会微课——这个校本教研新形式的产物时,我觉得挺困惑的。我有空就进入教师网学习,看看里面的微课,看多了我就悟出了道。“微课”其实就是无生上课,就是教师根据事先设计的教案,在没有学生的情况下面对听课者上课。它在传统的听课、评课活动的基础上增添了“说课”和“答辩”等环节。它具有以下特点:
1.“微课”不同于常态教学研究活动。
“微课”可以在办公室或其他场所进行,它观察、研究对象主要是教师的教,对学生的状态只能作出猜测。活动的目标主要在于帮助教师改进教学方案,培训教学技能等。
2.“微课”的规模小、时间短、参与性强。
教师在学科组内参加活动。每人上“课”、被评的时间控制在5分钟左右,听“课”者由其他参加者(同组教师和专业人员)组成。在活动的过程中,每一位教师不仅登台上“课”,展示自己对某堂课的准备情况,同时又可作为学生向同事、向专业人员学习,并参与对教学效果的自评与他评,不断反思、修改自己的课前备课,总结经验,提升能力。
3.“微课”的反馈及时、客观、针对性强
由于在较短的时间内集中开展“无生上课”活动,参加者能及时听到他人对自己教学行为的评价,获得反馈信息。较之常态的听课、评课活动,“现炒现卖”,具有即时性。由于是课前的组内“预演”,人人参与,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共同提高,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教师的心理压力,不会担心教学的“失败”,不会顾虑评价的“得罪人”,较之常态的评课就会更加客观。
我切切实实的感受到:微课虽然是无生上课,但上课的老师心中必须有学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展示出老师的教学技巧和老师的教学素养。微课其实是老师与学生在心灵上交流、互动的教学模式。只有心中有生才能上好微型,从而达到提高自身教学技能的目的。
篇三:微课学习心得体会这次的网络研修学习,和以往不同,大家都在看微课,那微课是什么呢?
随着传媒技术的发展,“微文化”悄然诞生,形成了许许多多的微群落——微博、微信、微访谈、微电影、微小说等。当下的中国悄然进入了一个“微时代”。
什么是微课,微课”其实就是无生上课,就是教师根据事先设计的教案,在没有学生的情况下面对听课者上课。它在传统的听课、评课活动的基础上增添了“说课”和“答辩”等环节。它具有以下特点:
1.“微课”不同于常态教学研究活动。
“微课”可以在办公室或其他场所进行,它观察、研究对象主要是教师的教,对学生的状态只能作出猜测。活动的目标主要在于帮助教师改进教学方案,培训教学技能等。
2.“微课”的规模小、时间短、参与性强。
教师在学科组内参加活动。每人上“课”、被评的时间控制在5分钟左右,听“课”者由其他参加者(同组教师和专业人员)组成。在活动的过程中,每一位教师不仅登台上“课”,展示自己对某堂课的准备情况,同时又可作为学生向同事、向专业人员学习,并参与对教学效果的自评与他评,不断反思、修改自己的课前备课,总结经验,提升能力。
3.“微课”的反馈及时、客观、针对性强
由于在较短的时间内集中开展“无生上课”活动,参加者能及时听到他人对自己教学行为的评价,获得反馈信息。较之常态的听课、评课活动,“现炒现卖”,具有即时性。由于是课前的组内“预演”,人人参与,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共同提高,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教师的心理压力,不会担心教学的“失败”,不会顾虑评价的“得罪人”,较之常态的评课就会更加客观。
我切切实实的感受到:微课虽然是无生上课,但上课的老师心中必须有学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展示出老师的教学技巧和老师的教学素养。微课其实是老师与学生在心灵上交流、互动的教学模式。只有心中有生才能上好微型,从而达到提高自身教学技能的目的。对于微课的录制我觉得还有些难度,以后会继续努力学习新的事物。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课余时间真的要好好的充电,微课的录制和剪辑还没怎么学会,将来要学的还很多。
微课程的起点可高可低,适用性非常强。即使偏远的学校,只要有网络,有电脑,都可以学习,可以说是“人人有起点、校校有起点、事事有起点、时时有起点”。
篇四:微课学习心得体会最近,学校组织大家进行了两次微课程的学习,《思维导图》和《读书策略》,通过学习,感觉真是受益匪浅。
首先感觉用思维导图上数学课,耳目一新。它不仅能将各种零散的知识整理出对应的关键词,抓住重点,融会贯通成为一个系统,清晰了知识结构,便于学生明白其中的逻辑关系。还能清晰体现一个问题的多个层面,以及每一个层面的不同表达形式,提高了学习效率,增进了理解和记忆。这样学生不需被动地去设法记下每句话和阅读一串串长长的句子,而是积极地对关键字进行加工、分析和整理。记住一幅图画比记住一长段文字快得多!同时又开发了学生的空间智能。使学习充满趣味。
总体感觉:好玩、有用、又帮助理清了知识之间的联系……
其次,对指导学生阅读方面得到了进一步的熏陶和启迪。众所周知,阅读带给人的力量是巨大的,能拓宽知识面,提高品德修养和思想情趣。良好的阅读能力不但可以让学生积累丰富的语文知识、形成良好的语感,而且能让小学生学会理解、鉴赏文学作品,从中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进而丰富其情感体验,发展他们健康的个性。因自身一直从事数学教学,虽熟知阅读对孩子的重要性,但对其具体的方式方法的指导,知道的就微乎其微了。通过短暂的微课程学习,使我知道了如大人给予有效的好书指导、并通过图书室、开展读书会、观赏原著电影等多种生动活泼的形式,就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热情,让学生享受阅读的乐趣。从而让学生自觉进行课内外阅读。
[微课程培训学习心得体会]
故乡资本开辟与应用培训心得领会
四、以故乡地区特点为基本,开辟品德课程资本
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资本的开辟要遵守很多的原则,个中有一条就是地区性原则,就是指在课程资本的开辟过程中,要以本地的乡土特点和前提为根本的准则和请求。具体地说就是在实施中要以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的主题为根据,以本地的物质基本和客不雅实际为前提,以个别的须要、兴趣和爱好为出发点,要大年夜本地实际出发,量力而行,凸起天然资本和文化资本的特别性。
9月11日下昼我们“杨xx优良教授教化妙手工作站”的全部成员在区进校三楼会议室举办了xx年下半年的第一次集中培训。在会上杨师长教师先过细的将上半年工作站的┞符体情况做以总结,对上半年我们成员的晃荡情况及上传材料情况进行了统计,赐与大年夜家充分的肯定及鼓励,并对下半年将要开展的晃荡进行了具体的解释,使全部成员可以或许明白义务及目标,科学合理地应用和开辟故乡资本,尽力实践和摸索,晋升自我,赓续考验。
在本次培训中杨师长教师就“故乡”这一晃荡主题在品德课中的设置及若何精确开辟、应用故乡资本的策略做了具体的解释,以成长性教授教化理论、最优化教授教化理论和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为教授教化策略供给了根据,令我更明白了本身鄙人半年课题研究中的偏向与重点。
一、应用教材中的文字、图片,唤醒学生的生活体验。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室大年夜教师走向学生,绕揭捉生在体验中以本身的经历和心理去感触感染、懂得事物,并由此产生丰富的联想和深刻的融合。是以,在教授教化设计时,我们要充分推敲课程内容中涉及学生的生活体验身分。
二、应用多媒体课件资本,充分学生的生活体验。实际生活多姿多彩、有滋有味。我们的品德教室也应当回归生活,返璞归真,经由过程多媒体还原、复制、再现实际生活,绕揭捉生在有限的时空中,领略生活的出色和好梦,进步对社会生活的熟悉程度。
三、应用收集、社会资本,晋升学生的生活体验。新课程请求教师在教授教化过程中,要慎密结合具体教授教化内容,引进时事消息,引导学生立异与实践,与时俱进。
任重而道远,下半年我们将持续在杨艳师长教师的带领下一如既往的尽力摸索与开辟故乡资本,充分应用故乡——陕西的地区特点资本,弘扬人文精力,倡导多元成长,绕揭捉生走近陕西,走进陕西,使灯揭捉生的综合素养在实践过程中获得进步和成长。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培训心得
上午是在郑师附小,聆听了陈树杰教授做的报告:《遵循认知规律 推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建设》,接着是金水区教研室段立群从教研室的层面讲的《提升课程实施质量 服务学生的能力发展》,最后是文化路一小冯淑英老师从学校层面做了报告。
下午,又转战到续三路小学,听了邢青云、兰志伟和毕瑞霞三位老师进行的现场授课。
作为一名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者,对于专家们的报告,我还是觉得只是报着听听的态度,理论再好,如果不去亲自实施,还是只能停留在理论的层次上。所以,对于现场课我还是比较感兴趣的。
这三节的授课老师,都是综合实践活动阵地的坚守者,都值得我学习。其中我最欣赏的就是兰志伟老师上的《我的书包》的分组课。有以下几点是让我回味的:
一、教学目标针对性强。
授课的班级是三年级的学生,是初步接触综合实践活动的年龄,培养他们参加综合实践活动的兴趣,让孩子们爱上这门课程是第一位的。在这节课上,兰老师充分做到了这一点。
上课伊始兰老师总结了上节课的工作情况,学生们在上一节课提出了四个有研究价值的问题:1、书包的历史。2、书包的各类。3、与书包有关的故事。4、书包与我的身体健康。这节课的任务就是让学生分组。
分组的时候,充分尊重了学生的兴趣。首先让四名同学做引导员拿着四个问题牌,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分组。在分组的时候,播放了音乐,要求边去参加自己喜欢的组一边拍着手。这样做一方面是为了避免学生初次分组兴奋度过高,难以控制,另一方面也要求在音乐停止时找好自己的组,提高了办事效率。同时,也让学生明确了,分组的时候,是要依据研究问题来分组的,这也是综合实践活动常用的分组方法。
二、尊重每一个学生的兴趣。
老师充分尊重每一个学生的兴趣的意识,在这一个环节体现得特别清楚。当学生们都找到自己要参加的组后,兰老师还又一个一个地问了四位引导员是不是愿意研究自己拿到的问题。因为四位引导员是随机拿问题的,果然,有一个引导员就说自己不愿意,而要去研究“书包与我的身体健康”这一个问题,并且把引导牌交给老师,投入到他想研究的队伍中去了。使分组真正做到了是依据学生的兴趣而定的。
因为学生参加的都是自己感兴趣的小组,工作起来是一定会很投入的,就避免了因为兴趣不合的原因而半途而废的现象了。
三、该教时教。
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老师是教学的引导者。在这节课上体现得特别充分。当学生们依据兴趣分好组后,老师让学生们发现此时分成的小组有什么问题。学生们很快便看出来:有的小组人多,有的人少。然后老师又让学生去试着解决:人数多的问题怎么解决?学生又很快找到了解决的办法:组内再分组。
此时,老师又播放了一段视频,是高年级的学生在介绍分组时的注意事项。我觉得这段视频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因为在这里分组的规律是由高年级的学生来讲的,这会比单纯地让老师来讲分组的注意事项,更能引起孩子们的认同感。事实证明效果确实不错,很快,人数多的组又分成了两个小组。
四、课上小游戏,起到大作用。
这节课上的小游戏的设计有两处,第一次是在上课前,数手指的游戏,让学生明确了:“听好要求是做好事的关键。”因为对于三年级的孩子,上课注意力是有限的,做不好事的原因也往往是不注意倾听,通过这个游戏,说出老师伸手指的数和手指表示的数,就让学生明白了倾听重要性。
另外一个“八爪鱼”的游戏,更是让学生们初步感受到了小组合作的意义。
当学生们依据自己的兴趣分好组后,让学生做这个游戏时,我听到周围有听课的教师说:“这时候应该让学生们分组来研究自己的问题了,还做什么游戏,做游戏和开展活动有关吗?”我觉得是很有关系的。因为这节课面对的是三年级的孩子,初次接触综合实践活动的孩子,他们还没有经历过分组,还没有感受到合作对于活动能够正常开展的重要性。通过这个游戏,孩子们就意识到了,小组合作要有组织者,分工要明确,团结协作才能成功。
通过这一天的学习,有理论,有实践,受到了很大的触动。感受到了这群综实人的坚持。在这次会上,得到消息是评定职称也要有综合实践活动这一科了。这一消息真是让我感到震惊。
因为上学期,负责我们片区的牛红老师就给我打过好几个电话,问我关于综合实践活动证书的事,还说我们金水区准备上市里反应,开辟综合实践活动职称,我觉得这事根本就不可能,定职称怎么会是我们老师所能决定的事呢?也就没有在意。没想到今天得到消息这事已经快批下来了。真是佩服综实人的意志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