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心得体会 > 糖尿病的强化治疗方案 > 导航 > 51例糖尿病肾病患者的护理体会及心得

糖尿病的强化治疗方案

51例糖尿病肾病患者的护理体会及心得。

每个人的经历与看法都不相同,面对同一作品,想法当然千差万别,阅读或观看过程中的感悟把它记下来就成了心得体会。无论是在学习还是在工作中,我们经常都会遇到写心得体会,写一篇心得体会我们可以从中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如何写好一份值得称赞的心得体会呢?也许下面的“51例糖尿病肾病患者的护理体会及心得”正合你意!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51例糖尿病肾病患者的护理体会及心得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常见的严重并发症,是糖尿病微血管病变之一,老年糖尿病肾病特点:年龄大,病程长,并存疾病多,多年无任何明显症状,随病情发展逐渐出现蛋白尿、高血压、肾功能减退等一系列临床表现,我科于20xx年12 月~20xx年12 月共收治老年糖尿病212 例,其中51 例并发糖尿病肾病,占24.1%。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212 例,均符合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其中男182 例,女130 例,年龄60~84 岁。临床诊断老年糖尿病212 例,其中51 例并发糖尿病肾病,占24.1%,临床上以蛋白尿为主,肾功能不全患者有11 例,进行血液透析者6 例;17 例糖尿病伴有血压升高;死亡5 例,其中死于尿毒症1 例,占20.0%。

2 护理体会

2.1 常规护理

①提供一个安静没有感染的休养环境。②向病人及其家属讲解糖尿病的危害,通过控制血糖可以减轻糖尿病肾病的病理改变,治疗及其预后。③轻病人注意劳逸结合,无高血压,水肿不明显,无肾功能损害,蛋白不多的患者可适当参加体育锻炼以增强体质,预防感染;对水肿明显,血压较高病人或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强调卧床休息,按病情给予相应的护理级别。④ 监测体重,每日2 次,每次在固定时间穿着相同衣服测量。⑤记录24 小时出入量,限制水的摄入,水的摄入量应控制在前一日尿量加500 ml为宜。⑥观察尿量、颜色、性状变化:有明显异常及时报告医师,每周至少化验尿常规和尿比重1次。⑦注意观察病人神志、呼吸、血压心率的变化:注意高血压脑病、心功能不全的先兆症状。⑧指导使用胰岛素的病人,根据血糖、尿糖计算胰岛素的剂量。⑨密切观察病人的病情变化,监测病人尿糖、蛋白尿、肾功能尿酮体、血钾的变化,观察病人呼吸的频率和深度,有无异常呼吸,有无烂苹果气味,有无恶心呕吐,三多一少症状是否加重等异常情况,应立即通知医生遵医嘱给予处理。

2.2 饮食护理

①在平时膳食时要保证膳食中碳水化合物的摄入,又要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严格限制白糖、麦芽糖的摄入,少食精粉、精米,可食糙米面,果胶等含粗纤维多的食物,以增加胃肠蠕动,延缓消化吸收,利于控制高血糖。忌烟酒,少食油腻、煎炸食物。②限制钠的摄入,每日膳食中钠应低于3 g,食盐有增高糖尿病人餐后血糖的作用,进而增加胰岛负担[1]。少尿时应控制钾的摄入,保证全面营养。③糖尿病肾病护理饮食原则应坚持低蛋白饮食,因为低蛋白饮食可减少肾小球的滤过率,还可使蛋白尿排出量减少,故目前多主张低蛋白饮食。低蛋白、低磷饮食还可减轻肾小管高代谢和损害。由于低蛋白饮食对肾小球高滤过和肾小管高代谢均有减轻作用,故可延缓慢性肾功能衰竭的进展。限制蛋白饮食可防治糖尿病肾病的发展,但过量限制蛋白摄于可引起低蛋白血症、肌肉消瘦或营养不良。根据患者肾功能损害的程度,对蛋白质摄入量的限制可有所不同。糖尿病患者尿蛋白排泄量正常者,饮食蛋白摄入量一般在0.8~1.2/(kg?d);对早期糖尿病肾病的患者,蛋白质摄入量不必限制太严格,一般在0.8~1.0 g/(kg?d);对临床糖尿病肾病的患者蛋白质摄入量应为0.6~0.8 g/(kg?d);如肾功能正常,尿蛋白排出很多者,应给予营养丰富的含有优质蛋白的食物。对出现肾功能不全肌酐清除率

2.3 运动治疗的护理

根据病情合理安排生活,决定活动量。重患卧床休息,轻中型患者,可自由活动,以不过于疲劳为度。运动要循序渐进,不可突然加大运动量,宜在注射胰岛素30~90 min 内进行,注射胰岛素2 h 后,不要过多活动[4]。肥胖者,适当减轻体重,有利于治疗。

2.4 心理护理

心理活动与躯体疾病呈复杂的相互关系,情绪紧张可致交感神经兴奋,胰高血糖素分泌加强,葡萄糖生成输出增多而导致血糖增高[5]。心理因素促发加重躯体疾病,护理中多与患者交谈,掌握患者心理状态,运用心理学知识、改善患者不良情绪,调动其主观能动性,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3 小结

老年糖尿病肾病由于其疾病的复杂性和特殊性,其病情特点是年龄大,病程长,并存疾病多,在护理工作中,关心体贴病人,建立良好医患关系取得患者信任,合理调整膳食,给予指导,在终末期肾病透析患者中,血液透析及其护理有着特殊性,做好心理指导,消除紧张情绪,有利于透析正常进行,取得家属配合,使老年患者达到最佳的心理状态。因此,护理工作在病程变化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延伸阅读:

简析良性前列腺增生合并糖尿病的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良性前列腺增生症为老年男性常见疾病之一,其临床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其临床发病影响因素包括吸烟、酗酒等[1]。此类疾病患者中,因良性前列腺增生与糖尿病患者均具有相似的发病年龄段,所以一部分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还合并患有2型糖尿病[2]。临床中针对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多进行手术切除治疗,因糖尿病患者体质较为特殊,需对其进行针对性护理。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xx年x月-20xx年2月收治的良性前列腺增生合并糖尿病患者共80例作为研究样本,符合wHo专家委员会修订的糖尿病诊断标准,诊断为2型糖尿病,均与院方签定研究知情同意书。研究样本年龄最大为85岁,年龄最小为52岁,平均年龄为71.56.8岁。糖尿病病程最长约23年,病程最短约1年,平均病程为104.6年。研究样本均进行经尿道前列腺气化电切手术,按照临床护理方法不同,将研究样本分成研究组和常规组,每组各40例样本。

1.2 护理方法

常规组样本均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护理内容包括心理护理、血糖监测、生理护理和术前常规应用抗生素等。研究组样本则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围手术期针对性护理。围手术期针对性护理包括术前护理和术后护理两个部分,具体护理内容如下。糖尿病患者常出现神经、心脑血管及肾脏等器官病变,对此需要做出术前评估。血糖控制即将患者的术前血糖维持在一定范围内,样本血糖低于正常水平,易对患者造成损害,若血糖高于正常水平,则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患者死亡率显著升高。糖尿病患者进行手术后,因术前需禁食,所以术后常出现血糖低于正常水平,于术后进行血糖监测,根据血糖水平进行胰岛素应用剂量及速度,必要时可直接吃糖,保证患者血糖保持在略高水平。糖尿病患者因机体免疫力较差,相比较其他患者更容易发生术后感染,需要应用抗生素及进行各种类型感染的预防性护理。在术后每日定时对患者进行排痰、膀胱冲洗、尿道口消毒和创口护理。定时排痰由护理人员指导患者进行,膀胱冲洗则严格遵循无菌操作进行,并且需要定时挤压引流管进行观察是否有梗阻情况。尿道口消毒则应用碘伏进行消毒,一日两次术后出血是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手术患者的常见并发症,其并发症出现原因较多,包括感染、尿管梗阻、排便过于用力及术中止血不彻底等,预防术后出血即需要术后直接应用生理盐水持续冲洗并根据引流液颜色适当调整冲洗速度,置留三腔气囊导尿管并将水囊充盈牵引固定在大腿内侧,起到压迫膀胱止血的作用,若在术后冲洗液有大量凝血块,则证明患者有创口出血情况发生。除以上术后护理外,还需要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者术后忌饮酒及辛辣等刺激性饮食,多食用易消化食物,尿管拔除前需进行提肛训练,指导患者监测血糖,熟悉各类降糖药应用不良反应及处理措施。对以上两组样本的临床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

1.3 观察指标

两组样本经临床手术及护理三个月后进行观察指标的比较,具体观察指标包括平均空腹血糖水平、膀胱剩余尿量、最大尿流量及前列腺症状评分。其中前列腺症状评分以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表(Ipss)进行评分[4]。

1.4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包处理研究样本的临床资料和研究结果,本次研究所有计量资料均应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计数资料和计量资料都采用卡方进行检验,研究结果以p

2 结果

研究样本经手术治疗及护理后发现,研究组和常规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有较为明显的差异,研究组样本的临床护理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样本的临床护理效果,经统计学软件处理得到组间研究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良性前列腺增生合并糖尿病患者如今在临床中较为常见,在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进行手术的相关统计中,合并患有糖尿病患者的手术风险要显著高于未患有糖尿病患者的手术风险,其术后感染、出血等并发症均多于未患糖尿病患者。本次研究中,研究组样本采用的围手术期针对性护理方法是根据良性前列腺患者合并糖尿病的情况有针对进行护理的方法,相比较常规组患者应用的常规护理方法的护理效果更为优秀。

阅读拓展:

老年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54例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从目前情况分析,很多老年人由于自身的增殖性糖尿病继而引发并发症,这其中以视网膜病变最为严重,对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极大的影响,如不及时治疗有可能使患者致盲,从而影响患者生活质量[1]。就现状而言,针对上述疾病临床基本运用玻璃体切割手术进行治疗,由于存在一定的难度,需要患者与医护人员密切配合治疗,这在某种程度上对围手术期护理提出更高要求,本文将就此展开论述,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在本次研究中,择取于我院20xx年1月至20xx年12月诊治的54例老年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参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27例患者。参照组女性患者12例,男性患者15例,年龄在60-8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70.12.5)岁;实验组女性患者13例,男性患者14例,年龄在62-79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9.83.0)岁,两组患者在基本资料方面并无差异性,p0.05,无统计学意义。

1.2护理方法

参照组:对参照组患者施以常规护理,包括手术流程介绍、手术注意事项等等。

实验组:对实验组患者进行全面的围手术期护理,具体护理措施如下:第一,术前护理:全身检查,排除患者患有其它疾病,如心脑血管、肝肾功能疾病等。让患者血压值控制在160/90mmHg,血糖控制在8.3mmol/L。预防患者出现感染,要注意患者的保暖,防止其出现上呼吸道感染,在术前的0.5h,需要遵照医嘱使用镇静剂,同时还需运用止血药,充分散瞳[2]。第二,术中护理:在手术过程中需对患者进行吸氧护理,防止患者出现呼吸困难现象,由于手术时间持续较长,医护人眼需要密切注视患者体温,并及时与患者进行沟通,如果发现患者出现低血糖,需要及时处理。第三,术后护理:患者在完成手术之后,需要对其进行术后护理,主要有体位护理、病情观察、基础护理以及出院指导等等,促使患者在术后得到极好的护理,加快患者康复速度,避免患者出现并发症。

1.(学院 国际大学生节 暨 感恩节 活动总结及小结)3观察方法

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总满意率=满意率+一般满意率。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中针对数据处理选取的是spss19.0统计学软件包,对数据实施分析以及处理,进行数据的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采用卡方检验,p

2结果

实验组护理满意率为92.5%,参照组护理满意率为70.4%,前者相较于后者护理效果突出,具体数值参考表1:

老年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突变是当前比较普遍的糖尿病并发症,会对患者的生活造成极大的影响,这其中较高的致盲率促使很多患者采取手术治疗,以此提高生活质量。由于老年人年龄相对较大,且手术治疗时间较长,因而需要对老年患者施以围手术期护理,增强治疗效果,早日康复出院经过相关数据验证表明,对老年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施以全面的围手术期护理取得了比较显著的效果,因而在临床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4]。

3讨论

本次研究中,对实验组27例老年增值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进行了全面的围手术期护理,护理效果非常显著,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极大的改善,治疗有效率得到了显著提升。在对老年患者实施护理时需要根据其特点制定切实可行的护理方案,由于老年人记忆力相对较差,护理人员必须耐心对其进行指导,使患者掌握健康常识,同时需加强家属教育。而对于老年人患者来说,他们的视力相对较差,且身体机能正在逐步下降,护理人员应该加强巡视,时刻关注患者,避免意外事故的发生。除此之外,必须加强患者患者血压血糖的检测,防止患者出现术后并发症,提高治疗效果,从而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在本次研究中,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率明显高于参照组,p

结语:

总体来说,老年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很有可能致盲,在临床医学中,对该疾病的治疗基本上是以手术治疗为主,但是由于患者的年龄以及疾病特点,需要对其围手术期实施全面护理干预,以保障患者治疗效果得到显著提升,提高其生活质量。本文对上述内容进行了具体的阐述,从根本上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率。

f132.cOm更多心得体会扩展阅读

浅谈老年糖尿病患者100例心理护理体会及心得


浅谈老年糖尿病患者100例心理护理体会及心得

随着医学心理学的研究发展,对心身疾病在整体治疗的同时,强调以心理护理为基础的技术指导护理,对疾病的康复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随着医学的发展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老年人口比例不断增加,老年医学逐渐被人们所重视。喜、怒、忧、思、悲、恐、惊这七种情志变化直接影响着人的身体健康,如何加强对老年患者的心理护理,使他们愉快地度过晚年是至关重要的。现将我院对10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心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老年糖尿病患者100例,男74例,女26例;年龄60~81岁,平均(66.94.5)岁;糖尿病病史1~28年,平均(7.55.6)年。均为20xx年1月~20xx年1月我院收治的住院患者,100例中98例经治疗好转,2例死于严重并发症。

2、护理体会

2.1 糖尿病患者自身存在的问题

10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自身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改变饮食习惯困难;对运动疗法认识不足,运动量控制不当;服药不当;自测血糖不及时、不正确;胰岛素注射存在技术问题;缺乏对各种并发症的认识等。

2.2 心理护理及技术指导

2.2.1 帮助其改变饮食习惯由于部分糖尿病患者对控制饮食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家属的理解与协作不够及工作环境、条件的制约等原因,改变饮食习惯困难,致使热量过剩、病情波动、久治不愈。首先,对患者及家属反复讲明饮食疗法的重要性,使其了解饮食疗法是各型糖尿病的治疗基础,是糖尿病最根本的疗法之一,糖尿病患者必须合理地进行饮食控制。之后,详尽了解患者的饮食习惯,帮助分析其饮食的不合理之处,指导患者严密注意饮食与血糖、尿糖变化的内在关系,从而依据患者的性别、年龄、身高、体质、职业等因素采取不同的方法和要求,帮助制定相应的食谱,督促患者做好饮食记录,依此随病情变化灵活掌握,随时调整。分析老年患者的心理特点及饮食习惯,在控制总热量的前提下,科学合理地安排好主、副食,既不能限制过严,又不能主观随意,不可太过与不及,既应适应老年患者需求,又应符合病情需要。

2.2.2 提高患者对运动疗法的认识运动疗法是治疗糖尿病的积极措施之一,由于部分糖尿病患者对运动疗法认识不足,或因体虚乏力不愿活动致运动量不够以及运动不合理而加重病情。因此,要深入宣传运动对糖尿病的治疗作用,鼓励患者适度运动。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身体情况、病情程度、有无并发症、以往运动习惯及客观环境等,指导患者合理安排运动方式、运动程度、运动量及频度。对老年糖尿病患者,尤其是伴有高血压、冠心病及心、脑、眼、肾等并发症者,在行运动疗法前,应严格细致体检,判断其重要脏器功能,在医生监护下循序渐进地科学安排锻炼活动,应注意防止运动中、运动后出现的低血糖。

2.2.3 服药应得当老年患者尤其是肥胖者,只要无酮症,不必急于降血糖,应先调整饮食与体质,指导合理运动,如果21~35 d无效再服降糖药。某些患者由于对口降糖服药的药理作用认识不足,常致药物的剂量、服药方法及时间掌握不当,与饮食及运动配合不当时,常可造成低血糖。针对此种情况,在指导患者合理饮食和运动的同时,应向患者说明药物的种类、特征、作用、副作用、用药方法以及防止忘记服药的措施,不要擅自增减药量或乱用市售新药,药量和品种变化应及时同医生商量

2.2.4 帮助患者正确测血糖糖尿病患者常因自测血糖方法不当或怕麻烦,不能每天坚持,往往对指导治疗不利而加重病情。针对这种情况,首先向患者反复讲明自测血糖的重要意义,不能怕麻烦;亲自指导监测方法,让患者反复练习,直到患者单独测定准确为止;嘱患者记录自测结果,以备就诊和查房之用。但应注意老年患者及糖尿病肾病患者因肾糖阈升高,往往血糖明显异常而尿糖也会阴性,为此应帮助其综合分析。

2.2.5 帮助其解决胰岛素注射技术问题对病情较重及有严重并发症需要用胰岛素控制的患者,必须向其说明使用胰岛素的必要性及其种类、特征、作用、副作用与注意事项。需要出院带药注射的患者必须教会其胰岛素的抽吸法、注射量、注射时间、注射方法、注射部位的选择与更换,以及在注射过程中发生副作用的简易抢救方法等[1]。

2.2.6 帮助其正确认识并发症糖尿病如治疗不当,容易发生各种急、慢性并发症,如酮症酸中毒、高渗性昏迷、低血糖休克、感染、心肌梗死、糖尿病性肾病、视力障碍、二便障碍、糖尿病足等。

3、讨论

针对老年患者糖尿病病情多不典型、症状隐匿、复杂多变、并发症多、感知模糊等特点,要反复讲解老年糖尿病的特殊性,使其认识这些并发症的症状、表现及危害,做到心中有数,时时处处注重控制血糖才是防止并发症的关键。

3.1 掌握老年人的生活及心理特点

年龄在xx岁以上的离、退休老年人多数有慢性疾病,由于年老、新陈代谢紊乱、机体免疫力下降,促使发病率上升、并发症增多,几乎每一位老年人都有自己漫长、丰富的生活经历,他们最希望得到别人的理解、关心、尊重,往往不能正确处理外界事物与自己的关系,表现为疑心大、自怜、固执、遇事急躁、爱唠叨,有的还独断专行,另外他们害怕孤独,总喜欢与自己的儿女同居。住院期间失去了与他人的交谈与交往,对生死有所顾虑,产生恐惧心理,常表现为精神不振、抑郁、不思饮食、病情不稳,因此护士应多巡视病房,多与老人交谈,耐心听取他们的诉说,给予情志护理,使老人深知情绪这种心理变化与内脏器官的生理变化有密切的关系。

3.2 掌握患者所担心的问题及困难,使其稳定情绪

老年患者所担心的是病情是否严重、能否治愈及预后如何,特别是年老体弱、生活不能自理者,精神压力大,医护人员要了解患者所担心的问题及困难,加倍地去关心、解除顾虑,使其情绪稳定、心情舒畅、乐观,以便配合治疗和护理。

3.3掌握患者的病情发展,以便其恢复健康

由于老年人机体抵抗力下降,易合并其他并发症,所以要正确、及时地按医嘱进行治疗和护理。对听力下降、记忆力减退的老年患者要向其交待清楚服药的时间、效果。饮食有节,适当营养的饮食可调节五脏之气的盛衰,调养正气,做到定时、定量、少吃多餐,高热量低脂肪、充足的蛋白质、丰富的维生素为佳,对病情多变的患者经常巡视病房,及时发现问题并报告医生给予处理老年人希望得到别人的注意、同情和陪伴,也常希望得到别人的赞扬,所以,护士应该经常去了解老年患者的心理需求,还可适当安排其他患者访问老年患者让他们之间相互交谈,尽可能满足老年患者正常的心理需求,对稳定其情绪、使其健康长寿有很重要的意义。

延伸阅读:

糖尿病病足98例临床护理体会

糖尿病足是伴随糖尿病而来的一种疾患,其发病机制主要为糖尿病对神经及外周血管造成了严重的损害,进而导致足部软组织和骨关节系统发生破坏和畸形,最终形成糖尿病足[1]。糖尿病足患者本身的免疫力比较差,并且足部缺少血液及营养,所以一旦足部皮肤出现损伤,则患者就有很大的可能性发生感染,并且伤口愈合非常慢。由此可见,对糖尿病足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非常重要。本次研究对糖尿病足患者的临床护理做了探讨,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纳入糖尿病足患者98例,均为20xx年x月至20xx年x月收治在我院。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9例。观察组:男患者25例,女患者24例;年龄为43-74岁,平均年龄(61.334.87)岁;病程2-xx年,平均(7.442.14)年。对照组:男患者27例,女患者22例;年龄为43-74岁,平均年龄(61.334.87)岁;病程2-xx年,平均(7.442.14)年。经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性(p0.05)。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第一,认知干预。糖尿病足的治疗过程漫长,并且目前还无法得到根治,因此很多患者会对治疗失去信心,变得消极应对,出现悲观、失望、焦虑等情绪。对此,护理人员应及时给患者做健康宣教,向患者讲解糖尿病以及糖尿病足的发病机制、治疗方法、预防方法等相关的知识,并说明治疗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保持良好的心态才有助于康复[2]。通过这种方式来树立患者正确的疾病观和积极的心态,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第二,饮食干预。饮食是影响糖尿病足患者血糖水平的重要因素,只有科学合理的饮食才能保证患者的营养,才能控制好血糖。因此,护理人员要改善患者的膳食结构,制定饮食方案时要遵循低糖、低脂、高蛋白、高维生素的原则,并且还应控制钠盐的摄入量(不能少于5克)和植物油的摄入量(不能少于25克);叮嘱患者多吃粗粮,少吃或不吃辛辣、油炸、膨化食品。第三,运动干预。适量的运动有助于糖尿病足患者的康复。因此,护理人员应指导患者每日做适量的运动,比如散步、慢跑、打太极拳、骑自行车等。初期每日的运动次数为1-2次,每次坚持30分钟;此后根据患者的身体恢复情况逐渐增加运动量。第四,出院指导在患者出院时,护理人员叮嘱患者要坚持长期治疗,不能中途放弃,在家时延续住院期间的饮食方案和运动计划;另外定时监测血糖水平,定期到医院做复查;出院后患者应穿比较宽松的鞋袜,并经常清洗足部以保持清洁,远离热源[4]。

1.3观察(学院 国际大学生节 暨 感恩节 活动总结及小结)指标

治愈:患者足部病变症状完全消失,患肢的疼痛感、触觉、本体感觉、温度觉等均恢复正常。护理结束后对两组患者的病足治疗情况进行观察,并记录治愈人数;采用自制调查问卷表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行问卷调查。

1.4统计学分析

患者数据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x2检验,p

2.结果

2.1治愈情况

观察组有44例患者治愈,治愈率为89.80%;对照组有36例患者治愈,治愈率为73.47%。经比较,观察组患者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结果具有显著差异性(x2=4.3556,p

2.2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3.88%,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7.55%,比较结果具有显著差异性(p

3.讨论

糖尿病足对患者的危害性比较大,如果治疗不及时,则患足的病变将继续恶化,直至出现溃疡、深层次组织的破坏,甚至是残疾。然而,糖尿病足是由糖尿病所引发的病症,糖尿病尚且没有根治方法,所以糖尿病足患者也无法得到根治。有人认为,在治疗过程中给予患者有效的护理服务能够预防糖尿病足的发生,以及促进糖尿病足患者的康复。本次研究对糖尿病足患者的临床护理做了分析与探讨,对比了常规护理与综合护理干预应用于糖尿病足患者中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综合护理干预的患者其治愈率和护理满意度明显更高。本次研究中,综合护理干预主要是从患者的饮食、运动、对疾病的认知等方面加以干预。在综合护理干预的作用下,患者的生理及心理状态能够得到改善,糖尿病足能免于恶化。

综上,糖尿病足患者的护理工作非常重要,临床中可采用综合护理措施对患者进行干预。

阅读拓展:

中药灌肠治疗糖尿病肾病中药药理作用分析及临床护理体会

[摘要]目的:探讨中药灌肠治疗糖尿病肾病中药药理作用与护理。方法:研究我院20xx年x月至20xx年11月期间收治的8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运用常规治疗,观察组运用中药灌肠治疗,分析两组效果差异结果:在治疗前后24h尿素氮、血清肌酐和尿蛋白定量指数上,观察组下降幅度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糖尿病肾病属于糖尿病高发性并发症之一,同时也是导致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在中医理论中,糖尿病肾病主要是因为消渴失治、治疗不当或差错引发的并发症,属于消渴、虚痨和水肿范畴,病理机制在于脾虚、清阳不升与浊阴不降等问题。该病随着病程迁延会导致病情严重化,导致身心双重耗损,导致患者生活质量下降。中药灌肠可以有效的促进药物吸收,加速毒素排泄,从而调控身体指标恢复[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我院20xx年x月至20xx年11月期间收治的8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男性22例,女性18例;年龄范围为51岁至73岁,平均年龄为(57.34.2)岁;病程时长为xx年至23年,平均时长为(13.52.0)年;观察组男性24例,女性16例;年龄范围为52岁至74岁,平均年龄为(56.63.7)岁;病程时长为9年至21年,平均时长为(14.83.3)年;两组患者在基本资料上没有显著性差异,具备可比性。

1.2 方法

1.2.1 治疗方法

对照组运用常规治疗让患者保持低脂低盐低蛋白饮食摄取,运用胰岛素控制血糖,同时做血压控制,同时用药上避免对肾功能产生影响。观察组运用中药灌肠治疗,中药组成为生大黄、蒲公英、黄连、生牡蛎、丹参和槐花等各30g,水煎取汁400ml,而后分装为200ml,每次灌肠取一袋,每天1次,1疗程为4周。

1.2.2 护理方法

在灌肠前嘱咐患者做大小便排空,同时肛周运用温水做彻底清洗,同时涂抹润滑油。让患者保持膝胸位,如果患者年老体弱可以采用左侧卧位,将棉垫置于臀部下方,做10至15cm的臀部抬升。对灌肠液做加温,控制在38℃至40℃,而后装入空液体瓶中,确保无菌化操作。与输液器对接,将输液器针头去除更换为10号柔韧的导尿管。在臀下铺设橡胶单、无菌治疗巾,同时排空输液管空气,将输液器关闭。对导尿管前端做润滑油涂抹,而后缓慢的置入肛门,深度控制在20至30cm,而后开通输液器,保持200滴/min的滴速输入。灌肠结束后关闭输液器,而后缓慢的抽出导尿管。而后让患者保持左侧卧位,持续15min后再转换为仰卧位,臀部做10cm垫高抬升,药物保留时长为0.5至1h[2]。

必要的对患者进行心理安抚,调整患者采用积极的心态对待疾病与治疗,认识治疗的重要性,提升治疗的配合度和信心。饮食上要多食用丰富粗纤维、高维生素的蔬果,少吃高盐、高糖与高蛋白饮食,控制脂肪与盐分摄取运动上要避免激烈活动,保持轻度与中度的有氧运动为宜,如常规的保健操、散步等,运动时间适宜在餐后0.5至2h范围内。

1.3 评估观察

评估观察两组患者治疗疗效和在治疗前后24h尿素氮、血清肌酐和尿蛋白定量指数。治疗疗效分为显效、有效和无效。显效标准为症状改善幅度为70%以上,有效标准为症状改善幅度为30%至70%范围,无效标准为症状改善幅度为30%以内。治疗有效率为显效、有效的总比例。

1.4 统计学分析

将采集到的数据通过spss17.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量资料运用t检验,计数资料运用卡方检验,同时以p

2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疗效情况

如表1所示,治疗有效率上,观察组为77.5%,对照组为55%,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代谢指标

如表2所示,在治疗前后24h尿素氮、血清肌酐和尿蛋白定量指数上,观察组下降幅度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中药保留灌肠的药物组成中,生牡蛎可以有效的益阴潜阳和柔坚散结;槐花可以降热凉血和顺肠通便;黄连和清热解毒;蒲公英可以通淋利尿和去湿消肿。大黄性苦寒,有效达到通腑泻浊、活血化瘀与清热解毒,同时可以调整肾功能,降低肾小球滤过能力,改善肾脏肥大,降低尿蛋白的功效,丹参可以促进球小动脉扩张,降低肾小球压力与蛋白滤出,改善尿蛋白状况。而采用中药保留灌肠的给药方式,可以有效的促进结肠对药物吸收,达到直接性的药效发挥,加速毒素有效从肠道排泄,进而有效的降低尿素氮、血清肌酐和尿蛋白定量指数[L 3-4 ]。因此,在常规治疗之上添加中药灌肠治疗,可以有效的提升糖尿病肾病患者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浅谈老年糖尿病患者100例心思护理领会及心得


浅谈老年糖尿病患者100例心理护理体会及心得

随着医学心理学的研究发展,对心身疾病在整体治疗的同时,强调以心理护理为基础的技术指导护理,对疾病的康复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随着医学的发展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老年人口比例不断增加,老年医学逐渐被人们所重视。喜、怒、忧、思、悲、恐、惊这七种情志变化直接影响着人的身体健康,如何加强对老年患者的心理护理,使他们愉快地度过晚年是至关重要的。现将我院对10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心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老年糖尿病患者100例,男74例,女26例;年龄60~81岁,平均(66.94.5)岁;糖尿病病史1~28年,平均(7.55.6)年。均为20xx年1月~20xx年1月我院收治的住院患者,100例中98例经治疗好转,2例死于严重并发症。

2、护理体会

2.1 糖尿病患者自身存在的问题

10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自身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改变饮食习惯困难;对运动疗法认识不足,运动量控制不当;服药不当;自测血糖不及时、不正确;胰岛素注射存在技术问题;缺乏对各种并发症的认识等。

2.2 心理护理及技术指导

2.2.1 帮助其改变饮食习惯由于部分糖尿病患者对控制饮食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家属的理解与协作不够及工作环境、条件的制约等原因,改变饮食习惯困难,致使热量过剩、病情波动、久治不愈。首先,对患者及家属反复讲明饮食疗法的重要性,使其了解饮食疗法是各型糖尿病的治疗基础,是糖尿病最根本的疗法之一,糖尿病患者必须合理地进行饮食控制。之后,详尽了解患者的饮食习惯,帮助分析其饮食的不合理之处,指导患者严密注意饮食与血糖、尿糖变化的内在关系,从而依据患者的性别、年龄、身高、体质、职业等因素采取不同的方法和要求,帮助制定相应的食谱,督促患者做好饮食记录,依此随病情变化灵活掌握,随时调整。分析老年患者的心理特点及饮食习惯,在控制总热量的前提下,科学合理地安排好主、副食,既不能限制过严,又不能主观随意,不可太过与不及,既应适应老年患者需求,又应符合病情需要。

2.2.2 提高患者对运动疗法的认识运动疗法是治疗糖尿病的积极措施之一,由于部分糖尿病患者对运动疗法认识不足,或因体虚乏力不愿活动致运动量不够以及运动不合理而加重病情。因此,要深入宣传运动对糖尿病的治疗作用,鼓励患者适度运动。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身体情况、病情程度、有无并发症、以往运动习惯及客观环境等,指导患者合理安排运动方式、运动程度、运动量及频度。对老年糖尿病患者,尤其是伴有高血压、冠心病及心、脑、眼、肾等并发症者,在行运动疗法前,应严格细致体检,判断其重要脏器功能,在医生监护下循序渐进地科学安排锻炼活动,应注意防止运动中、运动后出现的低血糖。

2.2.3 服药应得当老年患者尤其是肥胖者,只要无酮症,不必急于降血糖,应先调整饮食与体质,指导合理运动,如果21~35 d无效再服降糖药。某些患者由于对口降糖服药的药理作用认识不足,常致药物的剂量、服药方法及时间掌握不当,与饮食及运动配合不当时,常可造成低血糖。针对此种情况,在指导患者合理饮食和运动的同时,应向患者说明药物的种类、特征、作用、副作用、用药方法以及防止忘记服药的措施,不要擅自增减药量或乱用市售新药,药量和品种变化应及时同医生商量

2.2.4 帮助患者正确测血糖糖尿病患者常因自测血糖方法不当或怕麻烦,不能每天坚持,往往对指导治疗不利而加重病情。针对这种情况,首先向患者反复讲明自测血糖的重要意义,不能怕麻烦;亲自指导监测方法,让患者反复练习,直到患者单独测定准确为止;嘱患者记录自测结果,以备就诊和查房之用。但应注意老年患者及糖尿病肾病患者因肾糖阈升高,往往血糖明显异常而尿糖也会阴性,为此应帮助其综合分析。

2.2.5 帮助其解决胰岛素注射技术问题对病情较重及有严重并发症需要用胰岛素控制的患者,必须向其说明使用胰岛素的必要性及其种类、特征、作用、副作用与注意事项。需要出院带药注射的患者必须教会其胰岛素的抽吸法、注射量、注射时间、注射方法、注射部位的选择与更换,以及在注射过程中发生副作用的简易抢救方法等[1]。

2.2.6 帮助其正确认识并发症糖尿病如治疗不当,容易发生各种急、慢性并发症,如酮症酸中毒、高渗性昏迷、低血糖休克、感染、心肌梗死、糖尿病性肾病、视力障碍、二便障碍、糖尿病足等。

3、讨论

针对老年患者糖尿病病情多不典型、症状隐匿、复杂多变、并发症多、感知模糊等特点,要反复讲解老年糖尿病的特殊性,使其认识这些并发症的症状、表现及危害,做到心中有数,时时处处注重控制血糖才是防止并发症的关键。

3.1 掌握老年人的生活及心理特点

年龄在xx岁以上的离、退休老年人多数有慢性疾病,由于年老、新陈代谢紊乱、机体免疫力下降,促使发病率上升、并发症增多,几乎每一位老年人都有自己漫长、丰富的生活经历,他们最希望得到别人的理解、关心、尊重,往往不能正确处理外界事物与自己的关系,表现为疑心大、自怜、固执、遇事急躁、爱唠叨,有的还独断专行,另外他们害怕孤独,总喜欢与自己的儿女同居。住院期间失去了与他人的交谈与交往,对生死有所顾虑,产生恐惧心理,常表现为精神不振、抑郁、不思饮食、病情不稳,因此护士应多巡视病房,多与老人交谈,耐心听取他们的诉说,给予情志护理,使老人深知情绪这种心理变化与内脏器官的生理变化有密切的关系。

3.2 掌握患者所担心的问题及困难,使其稳定情绪

老年患者所担心的是病情是否严重、能否治愈及预后如何,特别是年老体弱、生活不能自理者,精神压力大,医护人员要了解患者所担心的问题及困难,加倍地去关心、解除顾虑,使其情绪稳定、心情舒畅、乐观,以便配合治疗和护理。

3.3掌握患者的病情发展,以便其恢复健康

由于老年人机体抵抗力下降,易合并其他并发症,所以要正确、及时地按医嘱进行治疗和护理。对听力下降、记忆力减退的老年患者要向其交待清楚服药的时间、效果。饮食有节,适当营养的饮食可调节五脏之气的盛衰,调养正气,做到定时、定量、少吃多餐,高热量低脂肪、充足的蛋白质、丰富的维生素为佳,对病情多变的患者经常巡视病房,及时发现问题并报告医生给予处理老年人希望得到别人的注意、同情和陪伴,也常希望得到别人的赞扬,所以,护士应该经常去了解老年患者的心理需求,还可适当安排其他患者访问老年患者让他们之间相互交谈,尽可能满足老年患者正常的心理需求,对稳定其情绪、使其健康长寿有很重要的意义。

关于气管切开患者的医学护理心得体会


关于气管切开患者的医学护理

摘要:我院ICU自1997年8月至2001年8月护理毕业论文共收治气管切开应用机械通气的患者126例,现将气道管理体会介绍如下。

关键词:ICU 应用机械 护理体会

1 临床资料

10例中,男6例,女4例。最大年龄72岁,最小年龄23岁,脑干损伤3例,电击伤烧伤呼吸骤停4例。气管切开应用机械通气的平均时间为5d。成活3例,

2 呼吸道管理体会

2.1 正确的体位放置取半卧位,颈下略垫高,使颈部舒展。据统计,机械通气时9~70%的患者易发生误吸性肺炎,其原因与吸入胃内容物有关,取半卧位可以防止误吸性肺炎的发生。平卧位及保持平卧位时间的延长是引起误吸的最危险因素。

2.2 套管的管理:①套管系带打手术结,松紧度以放入1指为宜;②气管套管与呼吸机管道连接要紧密,防止脱管;③为了避免口腔内分泌物、胃内容物误吸入气道,防止气体由上边反流,保证有效通气量,气囊应充气,充气压力要适度,采用最小漏气技术,2~4h放气1次,避免长时间压迫器官内壁,引起黏膜缺血坏死。

2.3 机械通气治疗中的呼吸监测①监测呼吸机性能,如声音、节律等,发现异常及时调整;②观察呼吸机工作参数是否正常,根据病情及血气分析结果保持各项参数在正常范围内;③随时观察患者的神志、面色的变化以及胸腹部起伏情况,在异常时及时寻找原因予以排除。

2.4 呼吸道的湿化气管切开后应注意呼吸道黏膜的湿化,以利于痰液的排除。室内温度保持在18~ 20℃,湿度60%~70%。近端气道温度调节在32~35℃,气体湿度60%~70%,以保持纤毛运动的生理要求,使没有咳嗽反射的昏迷患者可依靠活跃的纤毛运动和积极的呼吸道吸引呼吸道分泌物引流。

2.5 呼吸道分泌物的清理正确的排痰程序是保持呼吸道通畅的有效保证,临床中,我们总结了三步排痰程序,即:一吸、二拍、三吸。一吸:既通过雾化吸入、气管滴药,溶解、稀释干燥痰液,使痰液变稀易于吸出;二拍:既翻身拍背,吸入药物后协助患者翻身、扣击背部,使附着于肺泡周围、支气管壁的痰液松动、脱落,易于吸出;三吸:既吸痰,由于危重患者咳嗽无力或咳嗽反射消失,不能有效排痰,应给予吸痰。吸痰指征为:①呼吸机高压报警。②患者呼吸时对呼吸机有抵抗,听诊肺部有罗音。③血氧饱和度下降。为防止吸痰时导致患者血氧分压降低,在吸痰前后可加大吸氧浓度。吸痰时应选择粗细适宜的吸痰管,1次1换,先吸气道内分泌物,再吸口腔,鼻腔内分泌物。

2.6 医源性呼吸道感染的控制①保持ICU病室空气流通,每日用0.5%的过氧乙酸拖地2次,保持室内温度20~22℃,湿度60%~70%,提高空气湿化效果;②加强口腔护理,充分吸引套管周围的分泌物,以免含菌的分泌物漏入下呼吸道;③严格无菌操作,吸痰用具专用,严防交叉感染;④避免冷凝液吸入,由于气管套管附近存有大量细菌,致使机械通气环路中的冷凝液内有细菌定植的可能。为了避免冷凝液的吸入,护士在进行护理操作时动作要轻柔,并及时弃去积水阀内的液体。⑤呼吸机各管道用前进行严格消毒,使用过程中应每周更换。

2.7 帮助患者恢复自主呼吸功能,预防功能障碍性脱离呼吸机反应,应在加强营养的同时协助患者进行呼吸功能训练。加强心理支持,告知患者脱离呼吸机的重要性。

护理礼仪心得体会及感想


护理礼仪心得体会及感想

有幸参加了中华礼仪培训网朱晴老师的《护士服务礼仪与规范》的文明礼仪的感想.感受颇深。现谈谈自己的一些心得体会。

它包括护士仪表,使用语言的艺术,人际沟通与沟通技巧及护士行为规范。护理工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护理专家王秀英说过:护理工作可以发扬女性所在的力和美。这里所说的力是女性的性别魅力和优势;美的含意包含着护士的礼仪。护理工作这种艺术美,是通过护士的言行,举止,仪容仪表来体现的。良好的礼仪可以体现出护士的文化修养,审美情趣及知识涵养,是个人自尊自爱的表现。护士在工作中注意自己的礼仪也反映出自己敬岗、爱岗、对岗位工作的高度责任心和事业心。礼仪服务还可以带给对方一个整洁、舒适的居住环境,同时创造一个友善、亲切、健康向上的人文环境。从一定意义上说,护理人员的形象提高了,同时也塑造了整体单位的良好形象。

通过朱晴老师护理礼仪的教育,让大家明确言谈、举止、仪表和服饰能反映出一个人的思想修养、文明程度和精神面貌。每个人的文明程度不仅关系到自己的形象,同时也影响到整个医院的精神面貌乃至整个社会的精神文明,

护理礼仪绝对不是单纯地仅表现在护士的外表,更不是局限于面部的修饰和站、立、行、走等方面,护理礼仪的本质是做人的问题。护理服务对象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其心理状态更为敏感与脆弱,对于护理人员的一举一动,护理工作中的每个细节问题,都可能引起他们不同的情绪反应。护士在护患交往关系中处于主导地位,应主动调整好自己的情绪,将有利于服务对象的良好的心态,融入到对他们的同情、理解和关心体贴的情感之中。护士语言的使用只有做到思想性与情感性的完美结合,才能真正起到最为有效的沟通作用。而非语言性行为包括对自身外部仪表、仪容的修饰,以及姿势动作等行为。在护理活动中,正确地运用非语言性行为,能发挥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功效。患者入院时投以微笑,并亲切地做自我介绍、环境介绍,消除患者因陌生而产生的不安情绪;及时询问病情、耐心地回答问题、细致地讲解作息制度及注意事项,帮助患者尽早完成角色转换;一句温暖的话语,一种文雅、健康的姿态,一个自然、亲切的表情,都可以促使患者把心里话讲出来,便于护理人员发现患者存在和潜在的心理问题,使患者在与护士的沟通中得到安慰、理解、帮助和鼓励,有效地排除患者的紧张、焦虑心情,为早日康复而积极地配合各项治疗与护理。避免了长期以来,护患关系一直停留在单纯的打针、发药、机械地执行医嘱,完成一些技术操作和简单的生活护理上,护患之间缺乏应有的沟通和交流。

护士仪表和风度是护士内心世界的外在表现,是自我感情的表露,也是与病人传递交流信息的方式,是人类交往中的第一语言,优美的体态语言,是职业美与艺术美的完美结合和高度统一。良好的护理礼仪可以无声地营造着完美的医疗环境,提高护理服务质量,而良好的护理礼仪不但能使护理人员在护理实践中充满自信心、自尊心、责任心,而且其优美的仪表、端正的态度、亲切的语言、优雅的举止,可以创造一个友善、亲切、健康向上的人文环境,能使患者在心理上得以平衡和稳定,同时对患者的身心健康将起到非医药所能及的效果。

护理礼仪是21世纪护理人员应具备的职业素质。良好的护理礼仪所表达的是尊重,无论是对患者、对家属、还是对医生,热情大方、仪容整洁、语言亲切、举止优雅,都能使人产生亲切感、温暖感、信任感。良好的护士礼仪能潜移默化地净化人的心灵,并可以通过劝阻、教育等形式纠正患者的不良生活习惯。同时礼仪讲究和谐,重视内在美和外在美的统一,当一个人重视了自身的美化,人际关系将会更加和睦,护理纠纷将会逐步减少,生活也将变得更加温馨。人人讲礼仪,社会将充满和谐和温馨。

延伸阅读:

护理工作的个人心得体会

在工作的几年中,慢慢体会到需要不断的累积自己的护理经验,这样在日常的护理工作中,自然可以得心应手其实护士作为一个帮助者,有责任使其护理工作达到积极的、建设性的效果,而起到治疗的作用,护患关系也就成为治疗性的关系。治疗性的护患关系不是一种普通的关系,它是一种有目标的、需要谨慎执行、认真促成的关系。由于治疗性关系是以患者的需要为中心,除了一般生活经验等上列因素有影响外,护士的素质、专业知识和技术也将影响到治疗护理过程与患者良好的护患关系上。 为了病员的生命,我们放弃了多少个节假日和休息天,为了病员的康复,我们又暗自吞下了多少泪水?这一切的一切,外人是不能理解的,只有那些被称之为天使的人,才懂其中的心酸。 总结以下几点:

1、面对(20xx年 119 消防宣传月活动方案及文案)矛盾的时候,学会对事不对人。

2、科室里面一定有好的好朋友,但是好朋友并不意味着小团伙,不要因朋友而丧失原则。

3、真诚对待所有的人,而不仅仅是朋友。

4、有自己独立的思想和见解,不必迷信权威。

5、抱怨虽然能够缓解心理压力,但是无助于问题的解决。如果不能改变周遭,就请改变自己。

6、不在背后说别人的坏话,不传播谣言,不谈论科室的是非。

7、爱自己的病人,用真诚的微笑去面对他们。他们虽然不是上帝,但他们毕竟是病人。病人需要爱,包括那些无理的病人。 8、理解你的护士长,她们夹在中间很不容易

9、靠真本事吃饭,不拉关系,不拍马逢迎,阿谀奉承。

10、如果我们期待公正和公平,那么先从我们自己做起,不向利益低头,不向强权低头,坚持正义。

11、别欺负实习护士.别把苦活累活全部推给实习护士。

12、工作很累,但一定要注意休息,千万别拿自己的健康开玩笑。

13、如果你在医院被欺负了,一定不要退缩,不要软弱,学会对欺压你们的人说"不"。

14、如果有一天当了护士长,善待自己的手下,为自己的手下说话

15、多读读书,书可以让你成熟。

16、多学学法律,它或许可以保护你.法律虽然不是万能,但是不懂法律却是万万不能的。

17、把英语学好,它会很有用,尤其对于护士。

18、尽量避免在工作中和病人发生情感纠葛。

19、护士站可不是扎堆聊家常的地方,让自己变得职业起来,才能获得别人的尊重。

我科的李护士总是微笑的对待病人,用细心和耐心来感动病人。记得有位病人不理解我们的工作,态度总是非常的生硬,总是有这样那样的不满。**来到病房里,微笑着喊病人的的名字,病人也只是淡漠地看了她一眼。我们的护理工作就是这样平凡而简单,每天都做好这些看似简单的工作,那么一定是不简单的人,我们的队伍一定是一个不简单的群体和团队。

阅读拓展:

护理老年人骨折的心得体会

老年人在骨骼再造的过程中,钙从骨骼移出的量比积存的量要多,所以骨质变得疏松,在轻微外力的作用下就容易发生骨折。且老年机体的各项机能都在不断地衰退,组织再生能力差,导致骨折后愈合时间延长,同时长期卧床制动易发生一系列并发症如坠积性肺炎、尿路感染、褥疮等。因此做好正确的临床护理和早期的功能锻炼是老年骨折患者功能恢复的关键。

1心理护理

老年患者神经系统功能衰退,多有反应迟钝、易疲劳、记忆力差、睡眠不规律、行为不能自制等特点。骨折后老人生活不能完全自理,需要长期卧床,需要别人照顾,因担心给家人造成负担,易焦虑、情绪低落,产生抑郁心理。老年人个体差异较大,受教育程度、生活习惯、职业、阅历等不同,性格特点、身体疾病状况存在差别,往往对治疗和护理缺乏理解和配合:如术后不敢活动,担心切口裂开、出血,关节脱位、疼痛等。作为护理人员,应及时给予耐心细致的解释和安慰,注意观察患者的心理反应,用鼓励性的语言给予患者指导和肯定,使其树立信心,自觉地进行练习。尊重并理解患者的感受,开导鼓励患者,并做好家属的思想工作,关怀和照顾患者,尤其是子女要体贴老人,使老人保持较好的心态,处于接受、配合治疗的最佳状态,从而缩短卧床时间,争取早日康复。

2局部护理

老年人骨折治疗处理后,后期康复时间较长,局部护理十分重要:小夹板外固定者,应密切观察其松紧度。夹板过松骨折易移位,太紧可造成压疮或血液循环障碍。手捏夹板缚带能上下移动1 cm为松紧适宜。石膏外固定者,在骨突部位易形成压疮,甚至压迫血管和神经。要密切观察伤肢情况,如果伤肢远端出现剧痛、发凉、苍白、麻木等情况,应立即解松缚带,报告医生处理。

3预防并发症

3.1褥疮的预防骨折患者因长期卧床,血液循环差,皮肤抵抗力低下,所以垫褥要柔软干爽,以减少皮肤的摩擦。局部组织长期受压,尤其是骶尾部、后枕部、踝关节、足跟部各骨突处容易发生褥疮,应勤用温水擦洗,洗后擦干,局部擦一些滑石粉或痱子粉,以保持皮肤的清洁与干燥。勤翻身,受压部位用手掌大鱼际轻轻按住,按摩数次,以促进受压部位血液循环。给予气垫床、海绵垫或骶尾部加防褥疮垫,骨突处可垫海绵圈,促进局部血液循环,预防褥疮发生。

3.2预防肺部感染老年人肺泡减少、肺弹性降低、小支气管扩张、肺活量下降、防御功能降低,巨噬细胞的数量、吞噬功能及纤毛的移动能力均降低,不能有效地清除微尘及病原体。加之老年人呼吸道黏膜表面的免疫球蛋白A分泌减少,从而降低了呼吸道的灭菌作用及中和病毒的活性作用。长期卧床会导致肺活量进一步减小,造成咳嗽反射减弱、咳嗽无力、痰液不易咳出,容易使支气管分泌物坠积于肺底,若合并感染则将引起坠积性肺炎。因此,促进痰液的排出是预防和缓解肺部感染的重要措施。应指导患者正确的咳痰方法,鼓励自行咳痰;对低效咳痰者给予翻身、叩背,刺激咳痰;痰液黏稠者给予雾化吸入,以稀释痰液,便于痰液排出。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肺炎发生。另外还要加强口腔护理,保持口腔卫生,防治口腔和牙齿疾病是预防呼吸道感染的重要措施。要维持病室的温度和湿度,定期进行紫外线空气消毒,减少空气中尘粒,避免扬尘。吸氧患者做好氧气的湿化,调节氧流量,避免氧气对鼻黏膜的长时间直接冲击等。

3.3预防泌尿系统感染老年人的生理条件导致尿道黏膜发生退行性改变,难以抑制局部细菌生长,细菌容易由尿道逆行至膀胱引起感染。加之长时间卧床,大小便需要别人照顾,害怕麻烦别人而不敢多喝水,就更容易引起泌尿系感染。所以要鼓励病人多喝水,每天饮水量应在2 000 mL以上,从而增加尿量。保持尿道口和会阴部的清洁与干燥。如尿痛或排尿淋漓不尽,可用车前草煎水代茶饮,也可口服氟哌酸消炎前列腺肥大者,应嘱其多饮水,有尿及时排出,排尿时觉困难,可用手按压下腹部,使膀胱余尿排空。每天清洁尿道口及会阴部皮肤,可有效地防治尿路感染。

4营养饮食

老年人骨折后,合理搭配饮食,营养均衡,有利于康复。应鼓励患者多进食豆制品、牛奶、瘦肉等蛋白质含量高的食物,以利伤口的修复和机体消耗的补充。对有便秘情况的患者,应鼓励其多饮水,多食蔬菜、水果和富含粗纤维的食物,饮食有规律、定时定量,必要时可用缓泻剂,保持大便通畅。

5功能锻炼

进行功能锻炼是促进骨折痊愈的重要举措,应该在康复医师的指导下,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尽早地进行,以利机体功能最大程度地恢复。功能锻炼应循序渐进地贯穿于骨折愈合的全过程。应教会患者具体的锻炼方法,让患者有目的、积极主动地进行功能锻炼,防止肢体肌肉萎缩及关节僵直粘连。

学习《患者安全目标手册》的心得体会


学习《患者安全目标手册》的

医院安全管理活动开展这么久以来,以前对目标只是死记硬背,没有完全理解性领会,通过这次读书活动,对这本精悍的小册,认真拜读起来,惊叹里面的内容覆盖的广阔,同时也感受这些与患者的安全密切相关,值得学习。

随着当今社会医疗纠纷频发,人们的自我意识加强,由中国医师协会编写,卫生部颁发了《患者安全管理目标》,内容包含了十大管理目标。它们是提高医疗质量、保障患者安全的重要措施。

阅读这本手板大的小册时,思考着查对制度涉及了哪些部门?医务人员之间在特殊情况下有效沟通,那什么是特殊情况?手术安全是如何做到的?手卫生做好关键是要养成习惯,外科手消毒和卫生手消毒的区别和适应征是什么?危急数值有哪些项目?

带着疑问翻阅这本书,会很快在里面找到答案,受益非浅。感悟自己在临床中安全意识不够强,没有严格执行安全管理目标,想到自己曾经犯的一个错误,感到很惭愧。

在一次病人转运过程中,观察不到位,病人皮肤受到挤压及潮湿出汗的因素,针头滑出血管,造成输液渗漏事件,给病人带来了痛苦,当时幸好病人输的是转化糖,不是高危药品否则后果不堪设想,这也给我敲了一次警钟,在今后的工作中,要随时有用药安全的防范意识,特别是在转运途中要严密观察,并告知病人输液用药的注意事项。

护理工作本身是繁琐、细致的,服务的对象是人的生命,我们是对生命负责,也是对自己负责。

想是很明白,可在工作中却没有做好,在我当班的时候发生了一起跌倒事件,在我们忙于打针、输液体的时候,一个青少年晕倒在病区走廊,被发现时面色苍白。后来询问他一天都没有进食,出现了低血糖。也许对别人来说不是什么大事故,可是对我来说是一次“重大”事故。在少年输液期间就已经看到了他精神差,体温反复升高,却没有做到更多的关心和留意,更没有想到告知家属病人如厕时需要陪伴。回家自己也反思了很久,为什么不去多留意和沟通,上班的时间只会做机械化的操作,而忽略了病人真正的需求,没有做好真正做好自己应该做的事。

所以,我会时刻记住,在工作中所做的一切的一切,包括谨慎接听电话、认真查对腕带、严密监护、做好沟通宣教等等,都关乎病人的生命安全,如果忘记这些,危险和死亡就会接近。

“防患于未然,安全重于泰山”。在工作中都要以病人为中心,严格按照制度操作,重视安全意识,防范安全隐患,不要等到事故发生了才追悔莫及。

或许大家都逃脱过,但不要侥幸!

爸爸的病读书心得体会


经过阅读《父亲的病》(鲁迅)这篇文本,我体会到封建迷信对旧国内封建社会置成的巨大危害。文中父亲悲惨地病故便是这颗罪恶的种子迅猛生长而结出的苦涩果实。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爸爸的病读书心得体会,欢迎大家阅读。

爸爸的病读书心得体会篇1

读鲁迅的《朝花夕拾》已不止一遍了,书中的许多故事脍炙人口,但其中给我感触最大的,莫过于其中的《父亲的病》了。

故事讲述了鲁迅年轻时在绍兴城发生的事,鲁迅的父亲患有水肿,长年无法康复,为了治父亲的病,鲁迅请来了S城的一位相当有名声的〝神医〞,他的诊金相当的高,那时候阔的已经不耐烦了,人们对这位〝神医〞的话更是深信不疑,先生,这病看来很不轻了,用药怕还得重一点罢。 可以,他说。于是另开了一张方, 凭票付英洋贰百元正。下面仍是署名,画押。这样,主人就收了药方,很客气地送他出来了。不敢相信这就是旧社会所谓的神医,药是适量食用,哪有想多一点就多一点的说法,再说了,药吃得多,就真的有好处吗?至多就是吃了颗定心丸,其他的,真的没什么用吧。

神医开出的药方很奇特,那些药引总是怪,且在市面上是购求不到的生姜两片,竹叶十片去尖,他是不用的了。起码是芦根,须到河边去掘;一到经霜三年的甘蔗,便至少也得搜寻两三天。这些东西虽说吃了对人体无害,但对于水肿这病,我真的不知道有何用处,诊费还高的吓死人,社会是落后的,思想是封建的,那些坑蒙拐骗的庸医用一些奇特的药方、药引竟能天天坐着骄子,生活好得很好。

一开始,鲁迅还十分敬佩这位神医,但到后来,过了两年,父亲的病倒是越来越严重了,鲁迅是会思考的,他不再相信那些经霜三年的甘蔗之流的了,就在这时,神医来了个金蝉脱壳,我所有的学问,都用尽了。这里还有一位陈莲河先生,本领比我高。我荐他来看一看,我可以写一封信。可是,病是不要紧的,不过经他的手,可以格外好得快。知道没有什么办法了,在治下去,只怕自己庸医的原形就要毕露了,这下,又来了个陈莲河先生。

他的药方里总兼有一种特别的丸散和一种奇特的药引蟋蟀一对,要原配,即本在一窠中者。,平地木十株,这些也就算了吧,竟还有败鼓皮丸,这真是无稽之谈,说是神丹妙药,实则是在故弄玄虚,对病是没有一点疗效,搞得家人东奔西走到头来还是白忙活一场,给人看病都只为的是那些身外之物金钱。他竟还有一种丹,即使把这丹夸得天花乱坠,父亲还是没买,两元一盒,毕竟治病已经花了许多钱了,这丹,怕是早已不信的了。

当时中国的医术还是落后的,父亲还是没有挺过去,撒手人寰了,鲁迅〝父亲〞〝父亲〞一声声悲哀而又愤怒的叫喊声,不禁教我潸然泪下。鲁迅似乎是在呐喊着,对当时封建、腐败的社会批判者。

我们需要进步,中国的落后,不仅仅是医学技术的低人一等,在思想观念上、综合国力上又何尝不是落后的呢?延续了千年的封建思想、迷信意识,使中国人难以走出落后的泥沼,我们要清醒,相信科学才是最正确的,这才是鲁迅先生最大的意愿!

爸爸的病读书心得体会篇2

在《朝花夕拾》里读到了青年的鲁迅有份深藏不露的志气。

《父亲的病》里写到,在父亲因庸医愚昧而去世后,为避开那无聊的流言,也为了母亲,鲁迅毅然到陌生的他乡求学。在日本留学时,为了救国图存,毅然谢绝了藤野先生的极力挽留,又放弃自己的专业,孤独地投入艰难的文艺运动虽然这一切在文中都只是轻描淡写,但是蕴藏在字里行间的那股无形的爱国热情,把每一位读者的心都点燃了,这是在许多作家作品中都找不到的感觉。难怪一位日本学者说:纵使日本有一千个川端康成,也比不上中国,因为中国有位鲁迅。人生阅历的疏密、时代氛围的错落,造就了不同时代不同人的思想。过多的斗士形象的渲染,让人过多的感受到鲁迅的冷峻,就像最常见的那尊他的胸像。

当我们忘记鲁迅身上的光环,或者忘记鲁迅,细细品读《朝花夕拾》,就会发现一个冷峻外的鲁迅。从而发现鲁迅内心深处的一片净土。正是在这片净土上,散发着鲁迅许多人性的灵光,使他的文章洋溢出浓浓暖意。

爸爸的病读书心得体会篇3

今天,我读到了《父亲的病》,《父亲的病》是鲁迅用文章去责骂那些庸医,就是他们把鲁迅的父亲治死了,让鲁迅非常气愤。

《父亲的病》是讲了鲁迅的爸爸被几位庸医治死,第一次治的时候,是叶天士医生来诊断病情,吃了他开的药后却没有见效。第二次是被本领高的陈莲河医生所治,用药也不同了,最后还是没治好。最后是著名的西医凡国手,他用的药最终以失败告终。最后,鲁迅的父亲死了。

读完后我心想:他们这些医生,光想着赚钱,这么多人也治不好一个病人。在鲁迅先生的资料里曾经介绍鲁迅先生早年留学日本学医, 我又猜测,鲁迅先生学医是不是和他父亲的死有关系呢?当我把这想法告诉妈妈时,妈妈点头说:很有可能。他父亲的死对他打击很大,这也许是他学医的原因之一吧。

爸爸的病读书心得体会篇4

经过阅读《父亲的病》(鲁迅)这篇文本,我体会到封建迷信对旧国内封建社会置成的巨大危害。文中父亲悲惨地病故便是这颗罪恶的种子迅猛生长而结出的苦涩果实。

当时的国内孝子,因为封建传统思想的熏陶,即使对名医的话将信将疑,也未曾想到过请西医来救治。而宁愿怀揣着疑虑疯狂寻药引、看着一碗碗良药下肚。

那些所谓的名医,所开的药方的药引子也是如此讲究,同名医们一样--排场大。但是,1个个愚昧的国内人救人过度心切,以至于不多思考就毫不犹豫地为寻珍贵的药引子忙里忙外,不惜拼了性命。

文中精通礼节的衍太太,她的行为更是毫无对于,真的是无法可想了。

我倒是佩服名医们的口才,将群众驯化得服服帖帖。为开脱而编造的种种缘故似乎是那么完美、漂亮,一次又一次瞒天过海。他们总是坚信停滞不前的中医能治百病,远远大于西医,不肯取长补短,或是不断探索、创新。只是将中医与自欺欺人的神鬼传说相组合,宛如讲述着一段绝世传奇,那样引人入胜。

父亲死前的声声喘息,能否敲碎那些愚昧的国内人的心外包裹着的愚昧外壳,让他们看到真理?

预防艾滋病的心得体会


【e的缩写,中文全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病”,在很多国家艾滋病被称为“世界瘟疫”或现代的“黑死病”,尽管从发现到现在只有20余年的时间,但其已在全球大规模流行,其实已经证实一点艾滋病是可以预防的,日常生活接触并不能传染艾滋病,艾滋病传播有三条途径:“性传播、母婴传播、血液传播”,只要我们牢记就好,同时也要知道:共用游泳池、拥抱、同桌吃饭、共用餐具、共用办公办学用具等途径是不传播艾滋病的,因此艾滋病患者不应该被歧视。

艾滋病患者在生活中应被我们呵护关心,我相信他们的心里也同样害怕,假使我们不给他们关怀还歧视他们,那么他们还怎么有和病魔做斗争的勇气呢?我们应给予他们的是更多的鼓励,对他们所遭受的痛苦给予同情和帮助。这种宽容可以赢得社会各种人群的协作,使社会力量集中起来减少艾滋病的危害。

艾滋病是一个严重的传染家,关于艾滋病的问题不仅仅是复杂的医学问题,也是社会问题,需要我们每个人提高警惕,认真关注,关注艾滋病给人类造成的危害,并把我们通过研究性学习得到的知识向身边的人宣传,让更多的人意识到它的严重性。

只有认识艾滋病,才能更好地防治,让我们行动起来,共同学习有关知识,使大家能尽快认识HIV这个人类的大敌,远离艾滋,同艾滋抗战到底。

预防艾滋病的心得体会3

今年12月1号是世界第26个“艾滋病宣传日”,宣传的主题是“行动起来,向‘零’艾滋迈进”大学生是社会的一个活跃群体,也是未来社会的支柱。作为祖国未来栋梁的我们,有必要起来与艾滋病做斗争,有责任有义务为艾滋病患者这样一种遭受种种苦难的社会群体献出我们的爱,献出我们的关怀与理解。一条细长的红丝带在常人的眼里不代表什么,但同样的红色在他们的眼中无疑是一轮旭日,带来了温暖,给他们与命运抗争中注入新的活力。

在活动的前期我们做了大量的宣传工作,我们通过横幅、海报、宣传单台对本次活动的宣传。我们红丝带挂在学校的,代表我们的爱心代表我们在行动更代表红十字会的“人道、博爱、奉献”的人道主义精神。我们在校道上挂着艾滋病宣传图片用图文并茂的形式,展出艾滋病防范意识。将掌握的知识、技能与同学朋友和家人分享,向社会进行广泛的宣传,做艾滋病防治知识的传播者,以自身的经验积极影响同龄人的态度和行为,减少无知造成的恐惧和歧视,营造理解、宽容、健康的社会环境。提高对艾滋病危害的认识,更有效地唤醒采取措施防艾滋病的传播和蔓延防止艾滋病重要的一条就是每个人都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远离爱滋病,远离毒品,远离非正常性行为旨在向传播预防艾滋病知识,增强预防艾滋病的技能,树立社会责任意识和正确的性道德观,培养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营造良好的艾滋病防治社会环境通过艾滋病日的宣传,唤起人们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同情和理解,因为他们的身心已饱受疾病的折磨,况且有一些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可能是被动的、无辜的我们身边已有了约84万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这个数字每天还在扩大。既然人类已躲不开艾滋恶魔,就勇敢地面对它吧!用“互相关爱 共享生命”作为抗击艾滋恶魔的dan药;既然我们谁也不可能离开同类而独自生存,就让我们多多关爱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吧!因为关爱他们就是关爱我们自己。一条红丝带打成一个结,这个特殊的标志象征着健康人和艾滋病患者手挽手,传递着一份无声的关爱。它象征着我们对艾滋病患者和感染者的关心与支持;象征着我们对生命的热爱和对和平的渴望;象征着我们要用“心”来参与预防艾滋病的工作。其实艾滋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人们的无知与冷漠嘲笑与讥讽。作为学生的我们能为艾滋事业尽一份力,为艾滋病患者献出一份关爱而感到高兴。这是策划此次活动的初衷与目的,只要大家都能正视艾滋、关注艾滋,相信有一天艾滋病会向人类低头的,悄悄的远离人类,让社会更加的美好。我们希望通过此次活动,能够让大家了解艾滋,付出爱心理解,关爱和支持艾滋病人,艾滋病防治工作。

我们从始至终抱着这样的信念:“多一份关爱和支持,就多一份战胜艾滋病的力量!”

[预防艾滋病的心得体会]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