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心得体会 > 万人进党校心得体会 > 导航 > 千课万人学习体会

万人进党校心得体会

千课万人学习体会。

针对同一件事,同一部作品,每一个人的感受都不一样,对于自己阅读过的书籍或文章的内容,然后写出自己的意见或感想,我们称之为心得。写心得体会是我们学习时经常遇到的事情,写心得体会目的是提升我们的思考能力,指导我们的实践,心得体会书要如何规范的书写呢?为满足你的需求,小编特地编辑了“千课万人学习体会”,强烈建议你能收藏本页以方便阅读!

一直说退休前有个梦想:参加千课万人的学习,领略大师们的风采。终于,在人间四月天来到了人间天堂----杭州,这座梦寐以求的文化名城,走进西湖边浙大华家池校区逸夫体育馆,激动、忐忑、期待各种心情。逸夫体育馆,盛况空前,俨然成了学术的殿堂,名师们充满智慧、激情高昂、幽默风趣却有朴实无华的无痕的课堂教学让我们折服,采荷一小孩子们绽放智慧、激情碰撞的学习亦让我们感叹。为期四天的学习,对于我来说这不仅仅是一次学习,更是一种思想上的洗礼,精神的大餐。驻足在千课万人的会场,在这魅力无限的课堂里,我们不但欣赏了小数名师的教学风采,更是在接受着新课程,新理念的洗礼。短短四天的学习,让我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什么是实效课堂?什么是生态课堂?名师们简约而不简单的教学设计,亲切自然的教态,幽默风趣的语言,专家对教育教学精彩的解读都令我们受益匪浅。做课的特级教师从教材的选择与再创造、教学策略的运用、学生数学知识的获得、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活动经验的积累等方面处处体现出关注数学本质、关注学生发展;处处呈现追求活力与高效的课堂。现将自己的学习收获总结如下

首先是领略了大师的风采

又见到了数学王子张齐华、名嘴徐长青,德高望重的刘德武老师、大师的课就像是海市蜃楼,它扣人心弦,让人身临其境,如心灵的一次旅行。课之大气是只可远观而不可效仿也。如徐长青大师的《解决问的策略》,他那深厚的语言功底,那深情的演绎,深深的吸引着学生,那是一节意味深长,韵味十足的课,让学生在退退退,进进进,回头看找规律的活动中,理解了解决问题的策略,发展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让我们领略了大师别样的风采。

其次对我感触很深的是现在小学数学课的学习方式的转变,虽然一直在强调要以学生为主体,要让学生主动的构建知识。但是,在平常的家常课中,我们往往以直接呈现教学结果为主,在我所听的课中,教师着重引导学生思维的发展,力求在课堂上产生思维的碰撞。这样的一堂课就不仅仅以学生的技能目标达成为指标,更看重的是学习的过程与思想的培养。如张齐华老师讲授的《圆的认识》,注重让学生在做中学、做中思、做中悟,关注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在整节课中,张老师充分利用做数学的思想,力求让学生的学习方式实现变革,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学习,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在实践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实践能力和合作精神。在这样的形式中学习,学生学得活,记得牢,既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又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学习的过程中,张老师始终以引导者、组织者的角色出现,而让学生也一直以探索者、探究者、发现者参与学习,从中获得富有成效的学习体验。黄爱华老师的《分数加减法》,注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在一个个问题生成中研究探索数学问题,是本节课又一个明显的特点。问题是数学的心脏,黄老师用心去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在学习中生成:谁是小尺子?怎样找到小尺子?这个魔法尺是万能的吗?这样一系列问题。为学生的探索发现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最后给我感受最深的是教师的个人魅力相当重要,你的会说、会演、会逗、会哄,无一例外,这些都需要有实打实的干货,就像一位有厚度、有底蕴、有思想的演员会成为一位大师,如果没有,即便你说唱念打样样精通,也只能是一位演员,或是小丑,所以我觉得:内涵很重要,内涵怎么来,靠知识!学习很重要。与会专家的报告有的接地气,有的高大上,无论是课堂还是报告,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综上所述,本次教学观摩,收获是较多的,当然关键是如何吸收借鉴,从而使自己在教育教学之路上走得更远。此次杭州之行,总觉得脑子里装得满满当当,却总理不出个条条框框,心里恍恍惚惚的,说体会,说收获,谈不上,只留下一些只字片语,肤浅感悟。

F132.cOM更多心得体会小编推荐

杭州千课万人学习有感:花开自在


花开自在

——杭州"千课万人"学习有感

"孩子们,请闭上眼睛。"

"现在,你可以想象了。有一朵花开在了你的心上。对,一朵花,一朵你最最喜欢的花……"伴着悠扬的音乐,王崧舟老师开启了他"花开自在"的习作指导课。这是本次"‘千课万人’课堂教学研讨"活动中众多指导课之一,也是给我留下印象最深刻的课堂。

这是一堂习作课。是的,是一堂习作课。有别于我听到过的其他的习作课,或者说有别于我曾经教过的任何一堂习作课,这堂课,没有习作方法的赘述,也不讲如何编排自己的作文结构。但孩子们在课堂上的表现以及呈现出来的结果,震撼了每一位在场的老师,掌声在课堂上时时想起。

01

花开有因

课堂开头,没有冗长的导入,课堂平静、祥和。

"孩子们,请闭上眼睛。"受到氛围影响的孩子们,对老师的话听的真切,立即投入到了课堂中。

悠扬的音乐声,感染着会场中的每一个人,连老师们都沉寂其中,此刻连呼吸都变得如此清晰,仿佛整个世界中只有我一个。"有一朵花开在了你的心上",这句话一出,一朵花的轮廓在眼前出现了,慢慢地,慢慢地,这朵花在我的眼前丰满了起来--花瓣上的花纹都如此清晰,一滴露珠,顺着叶脉悄然滑落,在阳光中,娇艳无比……

"孩子们,请睁开眼睛。你的心上,什么花开了?"

"我看到一朵菊花开了。"

"我看到一朵梅花开了。"

"我看到一朵牡丹开了。"

……

在这个氛围中,我相信,孩子们是真的看到了一朵花,可能这朵花还不够清晰,但这朵花的形象已经完全展现在孩子的心中。

02

花开有形

"我相信你是太爱这多花了,所以这朵花才能开在你的心上。"

孩子们不自觉的点头。

"你喜欢这朵花这么久了,你能把心上的这朵花画下来吗?"

(大屏幕上:

用你的文字,画出你心上的这朵花。

她的颜色、她的光泽、她的姿态、她的风韵、她的气息、她的味道,甚至还有她开花的声音。)

多么委婉的教学设计,"请你用文字画出你心上的这朵花";多么直接的设计,"请你用文字画出你心上的这朵花";多么有诗意的设计,"请你用文字画出你心上的这朵花".多么温柔的文字,多么婉转的文字,多么饱含深意的文字--这朵花,住在你的心里,用文字画出这朵花吧,花有多丰满,你的文字流露的也肯定是丰满的。花的方向,花的色彩,花的光泽……不停在纸上流泻。

六分钟的时间,王老师在教室里来回走动,不断发现优美的语句。"你写的真好,这朵花的花瓣在你的眼中如此生动""你这个词语写的好,你用了一个‘血红’色"……

几个被画圈的同学,起来分享自己的习作。朱淑真的"宁可抱香枝上老,不随黄叶舞秋风"跃然纸上,多么真切的文字,多么丰满的形象,难以想象这样的文字是这群孩子课堂上写出来的文字!

我想,这就是这份宁静的力量,这就是王崧舟老师"诗意语文"所追求的境界吧。

03

花开有情

"孩子们,当你用文字一次又一次地触摸着你最喜欢的这朵花的时候,你知道吗,这朵花因为你的看见、你的触摸,活得更有精神、更秀气了。其实,所有的话,跟人一样,都是有灵魂的,也是有性格的。"

不用说,我也能猜测到王老师接下来的设计。这朵花如果要活起来,仅靠一份外表是远远不够的,有灵魂才会传神。

王老师接下来的设计再次打动了我。他拿出来了冯骥才、张晓风、席慕蓉的小花,让孩子们在一朵朵花中体会一朵小花的性格。设计如此流畅,有如此深入孩子们的心,孩子们的体会一定要比"梅兰竹菊的品质"更深刻。

04

花开有道

"无论你是一朵怎样的花,活泼也好,忧伤也好,坚强也好,稳重也好。总有飘零的时候,总有凋谢的是后续,总有消逝的时候。到时候,这朵花,还在吗?"

音乐悠然响起,现实中,这朵花可能凋谢了,但这堂课中开出的花,一定会深深印在每个孩子,每个与会者的心上。

一朵花,就是一个灵魂。

我看见花,花叶看见我。

我看见了一朵花,也看见了一个灵魂。

这一刻,花就是我,我就是花。

这是我在这堂课上的感受,也是我对本次学习的感受,更是我对整个教学生涯中追求的一种意境。

文稿 / 张金明

千课万人英语学习心得


千课万人英语学习心得

三月,阳光正好。我有幸来到美丽的西子湖畔—杭州,参加“千课万人”不同地域、不同风格的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研讨观摩会。为期三天的讲座和观摩课将行程安排得满满的。背着包、拿着笔记本坐在浙江大学的体育馆,仿佛又回到了学生时代。

18 节观摩课,让我领略了小学英语界名师的教学风采; 8 堂实用、操作性强的教学讲座更是让我受益匪浅。第一次感叹时间过得是如此之快,心中除了赞叹和佩服,更多的是自己有所收获的那份欣喜。

一、扎实的基本功

新课标对小学英语教师的基本功提出了明确要求,在此次学习中也让我深刻认识到教师自身的良好素质是上好一堂课的重要前提和基本保证。 听课中我发现所有示范课的老师都有以下几个共同特点:

1 、口语流利,发音准确。褚金丽教授在《提高中国小学生英语听说能力之秘诀》的讲座中提到的: ① 小学阶段,是学生发展接近英语本族语语音的最佳时期,也是学生发展辨音能力的关键时期。 ② 只有大量的语音输入,才会有语言的输出。 ③ 听的少是造成说不清、听不懂的主要原因。这些建议时刻都在要求我们老师的语音必须标准,各种 “读”的本领更要优秀。只有师的能力强了,才能保证学生对课程的理解从而学到正确的知识,准确的语言;

2 、善于利用多媒体等多种手段辅助教学,使学生接触到的知识更立体,更直观,更生动。结合本校实际,教室均配有多媒体,但是却很少见老师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相比语数,对于多媒体的需求更大些。在此有一大胆想法,何不把我们从繁琐的写备课本中解放出来,直接转换为电子备课。首先,图文并茂有益于孩子对新知识的理解和接受;其次,对于之前提出的听是学英语必然措施,给孩子创设听的环境也是必要的;最后,教师对多媒体的操作技能和备课的质量自然而然会提升一个新的高度。

3 、教态亲切,表情丰富,能唱会跳,充满激情。

写到这,我想到的是一位老师的课堂如何,跟他的性格息息相关。课堂的气氛,学生学习的兴趣,靠的是老师的状态。在给我印象很深的是王超老师的绘本课《 It's okay to be different 》。王老师娴熟标准的口语,精心设计的教学环节,特别是对课本的歌曲改编,采用了时下最流行的小苹果节奏,把课堂气氛推向了高潮。

其实在我们的教材中可以发现每个单元的语音教学就是用这种 Chant 的模式。我们也可以设计这部分内容时,让孩子们的肢体随着音乐任意摆动,面带着笑容,嘴里念着相关的句子,这个画面也是极美的。同事间有时会抱怨,教师说的唾沫横飞,学生却听得昏昏欲睡。在抱怨学生状态不好时,何不反思下自己的状态是否也一样?很多时候静下心来,研究教材,自编下节奏,也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当然不同老师的特长在他们的课堂中也有所体现。特别是田湘军老师的板书。普通的粉笔到他手里,就像有魔力一般,在大家都还以为第一个画的是 cat 时,经过田老师的快速呈现,一个世界地图就出来了,在地图中教授本课生词: China , Russia , the US , India , New Zealand ,同时也适当拓展了 Canada , Brazil , Egypt , Japan 等国名。在拓展学生知识面的同时,自然过渡到文本环节。

二、情境的设置

英语的学习要求在语境中学习句子,在句子中学习单词。这就是说要让学生学会在一定的情境中学会用句子、词语。发现这些授课老师都会事先设计一个情境,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将学生慢慢慢带入这个情境中。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董剑老师,他的课让我明白课堂中的重点单词和句型的练习,跟语境的设置也是分不开的。授课老师们通过各种方法使学生进一步熟知并操练重点句型,鼓励学生模仿语气,加上肢体动作,使学生快乐的学,并乐于表达。

三、恰当的导入,自然的过渡

每天的听课活动,我是以一种欣赏和享受的心情听完的。导入的自然,过渡的简洁而不留痕迹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点田湘军老师运用的特别好,通过 new visitor 身份自然导入,让学生去表达怎样和一个 new visitor 进行交流,在随后的游戏 please !中直接呈现生词短语: Shake hands, kiss, hug 等,让学生初步感知,从而自然导入新课的学习。

在这堂课中我看到了田老师授课的环节其实就是我校推行的三模一案,从整堂课的流程和每个环节的过渡来看,我们所缺乏的不是教学方法,而是对每个环节的把控能力。

四、成长的环境必然会造就孩子之间英语素养的差距

在课堂上,当我听到孩子们跟授课大师用纯正、流利的英语介绍杭州的美景时,在感叹杭州的教育多么先进,孩子们的素养如此之高时,为我们的孩子感到一丝的难过。咱们的孩子智商跟他们比起来并不差,差的是他们没有很好英语学习环境,英语必然成为他们最薄弱的学科。

很多时候会觉得自己的教学很苍白无力,甚至有些滑稽。例如:我们现在使用的教材,首先介绍的就是一般将来时,当我们按照教材进度在介绍这个知识点,设计各种题型时,听课的孩子中有的连 26 个字母都写不全,叫他们去听课,岂不是很滑稽?当我们在批改作业时,嘴里念叨着这些题目我在课堂都说了很多遍了,怎么还是做不来。是的,是说了很多次,可是他们连 26 个字母都写不全,又怎么能完成你布置的这些“高深莫测”的题目呢?所有对孩子们的抱怨,对他们也是不公平的。跟这些能够听名师上课的孩子们相比,差距真的要用个很大的数字来衡量。

真的很感谢这次听课,让我看清了差的不是我们的孩子,而是孩子们的成长环境。通过这次听课,让我开阔了眼界和心界,明白了今后努力的方向。对我们的孩子要少一些抱怨,多一些宽容;对我们的备课要少一些依赖,多一些自己的思考;教参中的教学对我们起的是一个辅助作用,而真正的教学设计要联系咱们的孩子的英语素养。除此之外,我们作为教师,自己也应该要思考怎样才能让自己的语言更地道,能像那些名师一样能说一口流利的英语?怎样让孩子更喜欢上英语课?怎样培养孩子的表达能力?

接下来的路,我想我知道该怎么走。

(洪燕萍)

“千课万人”学习心得体会


2015年3月30日至4月2日,我有幸参加了在杭州xxxx校区举行的千课万人活动。在这次观摩和学习的进程中,让我感慨颇多,我想我只能用收获颇丰四个字来形容。本次活动分为优良课展现和点评及小学生英语课堂教学的讲座。在展现的进程中各位优良课的老师们扎实的功底、生动的讲授、精美的ppT和独特的课时设计无不在我的脑海里留下了深入的印象,这将使我对自己的课时设计和上课的各个方面都有着思考。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田老师的课,教师的言语幽默风趣,无不富于课堂生命和活力,让孩子们在快乐的课堂中翱翔,传达着快乐学习的理念,不但让学生们在课堂中学到了知识,而且快乐无穷。我想当快乐和学习同在时,孩子们是愿意去听,愿意去说的,这样才是真正学习英语的目的,有语言的输入,才有语言的输出。

在本次学习中除观摩的优良课,还有讲授细致到位的小学英语的教学题目讲座。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着多样的题目,而单词教学在英语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位置。英语的学习经常是从单词辞汇量积累开始的,都说万丈高楼平地起,基础是最重要的。值得思考的是英语单词应如何去教,才能使学生轻易接受,轻易记住呢?在平时的教学中,碰到部份学生总是不会读,或记不住等。这是在现在教学中碰到的一个重要题目,也是急需解决的题目。本次褚金丽教授的讲座让我明白了英语单词教学的真正拼读不是把一个单词按单词字母的顺序顺次拼出来。语音是语言的本质,英语是拼音文字。单词中字母读音的拼读如同汉语拼音:汉语拼音是声母同韵母相拼。只要学会汉语拼音的拼读方式,英语单词拼读也不会成为很难的事。现在的很多学生只是用机械记忆记单词,经常难记熟易忘记。假如在教学中留意指导学生应用字母读音规则来记忆单词,相信会事半功倍。在辞汇的教学中,留意音和形的结合,使学生把一定的音同其形联系起来,经过反复联系,从而培养学生一种在学习单词进程中能见形知音,又能因音而记形的能力。英语作为拼音文字,把握了英语文字的拼读规则,就可做到见词能读,听音能写。若是做不到单词的正确拼读和听辨,学生在听辨时就不知所云了,朗诵时也张不开嘴,因此就不能发展和进步口语交际的能力。不但如此,字母音素的读音和字母组合读音规则、音节划分规则的把握与否,还会影响单词的拼写记忆和辞汇积累。在英语学习中中,学生浏览水平发展滞后的缘由也大都在于他们对字形-音位规则把握的缺陷,从而不能顺利的进入浏览发展中的拼音阶段,使其浏览水平得不到良好的发展。因此在单词的教学中应渗透语音知识的教学,通过语音教学,可使学生更好的记忆单词。

在现在的教学中,我们要摒除陈腐的语音教学方法,要把枯燥的语音学习变得有趣,才能使学生乐于接受,才能发挥其作用。那末如何才能使语音教学变得有效呢?教师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和点读技术,通过视听读等手段,多给学生提供可理解性的语言输入,比如贴近生活的语言。加强听的练习和有声浏览。特别是语音能力的培养。在音频中的标准语音腔调不但可为学生学习提供标准、隧道、可理解性的语言输入。也可为学生的语言输出奠定良好的语音基础。语音能力包括听音、辨音的能力;模仿能力;拼读音标、单词的能力;联系语音和语义的腔调能力等。而在小学阶段语音最好的把握方法就是模仿,但是也要重视语音总的能力的培养。在现在的教材中基本都设有语音模块,属于基本语音教学,由此可知字母发音的正确性是单词发音正确性的基础,是听音辨音能力的基础。实在在学生模仿了很多语音的同时,是很有必要同时了解字母的读音规则,这样才有益于学生的长时间记忆和应用。在学生模仿语音有了一定的储备量时如何使语音教学高效,要适时引导学生归纳模仿所学的语音,例如辅音加原音,原音加辅音,韵脚、韵首相同和含有相同因素的字母:[i:]b,c,d,e,g,p,t,v;[e]f,l,m,n,s,x,z;[ei]a,h,j,k;[ai]i y;[ju:]q,u,w;还有掐头,去尾,拼音迁移法。另外还要提示学生重视发音类似音素的对照及最小对照音的发音对照,如是非原音,清浊辅音的对照。还要重视发音相近的单词的对照,和正确的发音和错误发音的对照,并留意在比较中正音。相近读音的单词,学生是很轻易弄错的,所以在新授中就要提示学生留意,从语音、语义两个方面去理解,更好的记住他们的不同,如my,mine的读音就很相近。有效的语音教学就是重复的读记,很多有部份发音相同的单词组成的句子成了韵律的童谣,读起来朗朗上口,不但有趣,便于模仿,成了语音教学中重要的方法之一。

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和发展接近英语本族语语音的最好时期,也是学生发展听辨音能力的关键时期。英语作为一门语言,主要是用于交际。交际是靠听说来实现的。而听说都离不开语音。语音不好,单词发音就不正确,单词语句重音也把握不好,语流就不流畅,腔调不正确都会影响正确意思的表达、理解,影响口语交际和表达能力的发展。由此可知,语音教学在单词教学中相当重要,是如同汉字教学中的拼音,是一种拼读的准则。把握了它,也就即是把握了解题的技能和方法。固然,教学单词的方法是多样的,教学有法,教无定法,相信只有在教学进程中不断地摸索,不断地实践,才能找到合适自己的教学方法。

杭州“千课万人”听课心得


第二次参加千课万人活动了,记得三年前刚毕业初出茅庐的我对于听课只知其好,但不知其为何好。但是拥有四年教龄今天的我而言,这次的杭州之行明显有了更多的收获。以下就对我比较有感觉的课谈谈自己的感受:

张莉与生态课堂——《秒的熟悉》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初步建立时、分观念的基础上进行顺势延伸教学。张老师恰当把握“时、分、秒”存在的联系,并针对学生生活中对“秒”体验不足的客观因素,设计多角度,多层次的数学活动:

一“估”多法:为突破选择合适方法,估计较短的时间,建立“秒”的时间观念的教学难点,张老师设计了自由选择方法估1秒、闭眼定量估计10秒、不定量估测若干秒、排除干扰因素估测时长等活动,组织形式活泼,层次清楚,是学生经历了多层面的估时练习,估计能力与意识得以不同次层次的培养。

一“材”多用:同一个素材,巧妙地挖掘其蕴含的数学价值,比如短跑情景题目预设,(1)根据短跑成绩给小运动排名次(2)许静小朋友是第3名,猜猜她的成绩是多少?(3)假如许静成绩是整秒数,那她成绩可能是多少?(4)假如她的成绩更接近成红,你能确定她的成绩吗?期间包含灵活比较数的大小,根据名次猜测成绩范围,假设条件确定成绩等,预设题目句句有心,层层有意,相同素材学生获得不同层次的发展。

丁杭缨与生态课堂——《1000以内数的熟悉》 丁老师“大气、扎实、深刻”的教学风格,在与学生同等***的交流中完美展现出来,其中有两处教学设计让我印象颇深:

对于一个数,丁老师让学生通过拨计数器的珠子、摆小棒、在数位表上写数;从“小棒——计数器——数”由形象到抽象熟悉千以内数的组成,揭示这三种不同表示方法之间的共同本质,让学生理解每个数位的意义,使“位置值”得到有效落实。

丁老师的练习的设计上也非常出色,可等考虑到二年级的学生对三维空间的理解有一定的跨度,因此把它作为学生获取新知后的一次强化巩固。订老师首先让学生猜想1000个立方体会是什么外形,然后动态演示“要一成十,要十成百,聚百成千”的过程,使“数”与“形”有机结合,再次强化“满十进一”的十进制规则,并通过看“形”与“数”,巩固“位置值”的意义,又一次让学生经历了从猜想到验证的过程,培养了学生的数感。

吴正宪与生态课堂——数学广角《搭配》 一堂课要做到有味道并不轻易。它需要以深刻与醇厚为调料,和着聪明与洞见,方能带给我们不同平常的体验和高人一筹的概叹。没有出彩的设计,没有炫目的课件演示,吴老师俯下身往,往感受,往体悟,往移情,焦虑着儿童的焦虑,快乐着儿童的快乐。学生的快乐,是随着吴老师的课的层层推进而递增着的。起——从学生都熟知的生活中如何搭配衣服而展开话题;承——鼓励学生独立开展研究,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搭配?并将这些方法进行充分展示;转——为什么我们探索的结果各不相同呢?用什么样的方法才能既不重复也不遗漏呢?合——增加上衣的件数,搭配的种树会怎样变化呢?改变了情景,如何分析搭配的情况呢?环节的安排层层递进,拾级而上,这就与学生的学习心里吻合起来,从而也给学生带来了良好的学习体验。吴老师向我们阐释了这样一个道理:“痛并快乐着”的快乐是美好而可持续的!

许卫国与生态课堂——《熟悉小数》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题。教学需要引导学生主动地进行思考、探究,让新的内容与头脑里已有的认知结构相互作用,感受新内容的形成过程,天生新的熟悉,完成新的意义建构,并从中获得数学学习的活动经验和天生数学情感。小数的初步熟悉,一般教法经常是把一个计量单位均匀分成10份得到它的十分之一和十分之几,再采用“告诉”的方式说明十分之一是0.1,十分之几i是零点几,让学生了解它的含义。本节课则是着重安排了学生的探究活动,引导学生直接面对一位小数,探寻它与已有知识之间的联系,获得对小数意义的体验。教学时,许老师先直接出示小数,让学生说说“哪长的特别”,感受小数的“外形”特征。然后着重呈现出一些一位小数,启发学生通过画图、交流、讨论等活动,依次思考、研究商品价格情景中的每个小数表示什么,借助直观来体验、熟悉这小小数表示的意思,又通过长方形里涂色、丈量长度等活动获得相应的小数,不断积累熟悉,逐步体验小数的含义,让他们亲历小数意义的探究、建构过程。这样的安排,不仅又助于学生深刻感悟新的学习内容,构造自己的认知结构,也有助于学生积累联系旧只是探究新内容的学习经验,体会相应的数学思想。

四天高负荷的听课活动是辛劳的,但是也是快乐的。当所有的课逐一在眼前浮现时,也许我们该静下心来往思考往反思:我们可以向名师学什么?比较、对比,名师的课有以下几大共性:

——都是又思想的课堂。

——饱含数学味的课堂。

——关注“生本”,***发展的课堂。

名师的课堂总是弥漫着浓郁的人文情感气味,洋溢着教师的理性与机智,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的同事,爱上数学,爱惜人生,学会做事,学会做人。

——展现恢弘大气的课堂。

恢弘大气源自名师具有的深厚只是,理***底,以及千锤百炼形成的教学技能和教学艺术。因此他们总是布满自信,总能收敛自如、灵活驾驭课堂。

假如说,名士们的共性源于他们又共同的使命感和正确的教育观、教学观、学生观,那么,名师的个性则源于他们有明确的人生目标:根据个人特点,形成独特魅力,做最好的自己!

千课万人活动学习心得体会


千课万人活动学习

4月16日~19日,我有辛赴杭参加全国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研讨观摩活动,在短短的四天时间里,观摩了40节示范课,聆听了7个学术报告、4次互动点评。本次活动提出的是:“关注学生才‘人文’,‘儿童课堂’堪称‘优质课堂’”和“高效低耗最‘精彩’,‘生本课堂’也是‘低碳课堂’”,提出了“生本课堂”的主题,她的内涵我们并不陌生,但要转化为每一位老师的教学行为,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就让我们为了那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为了那一个个未来的主人,一起追寻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在课堂中让学生得到智慧,让老师智慧成长;让学生智慧地学,教师智慧地教,师生在生成中智慧得到成长,享受过程中的精彩。

聆听了专家们的课,总觉得他们的课犹如春风拂面,如此的细腻!“大师”就是“大师”,真是与众不同。这些大师们幽默、睿智的语言让人折服;大师与大师的对话,真是英雄惜英雄,让人听了为之感动!大师的课堂给我们带来的不是简单的模仿,而是更多的理性思考。如何使我们的数学课堂愈发显得真实、自然、厚重而又充满着人情味,作为数学老师我们更要关注的是蕴藏在数学课堂中那些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只有身临其境的教师和孩子们才能分享的东西,要关注那些伴随着师生共同进行的探究、交流所衍生的积极的情感体验。我们教学要成功,不但要传授知识,而且要启迪智慧,更要点化生命,润泽灵魂。

体会一、课堂需要“激情”,但决非煽情,课堂还需“本色”

本次上课的各位老师,其课堂教学的一个共同的特点是——课堂上没有“花哨”的课件,是一堂堂充满“本色”的课。有的是教师的激情,有的是师生间、生生间充满智慧的交流,有的是心灵的交融,思维的激荡。柏继明老师的《手能帮我学数学》这堂课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她的这堂课中没有采用华丽的词藻,没有选用美丽的图片,而是采用我们人人都具备的常用工具---手。她首先让同学们伸出双手,并念儿歌:“小朋友,张开手,五个手指人人有,五指之间有几空,请你仔细数一数”,由此引入整堂课的教学。接下来通过植树问题、锯木头问题、楼层数与台阶之间的关系,钟点数与秒数之间的关系,让学生通过这五个事例去发现它们之间的规律。最后,还向学生演示了用手计算加减乘除。让学生在学中做,在做中学。整堂课气氛活跃,孩子们学的津津有味。柏继明老师用是朴实的教学手段营造了一个成功的课堂,让在座的学生终生难忘,让在座的老师受益匪浅。正如一个老师的点评:“听柏老师上课就像小时候听姥姥讲,亲切平和,过渡自然,具有浓浓的生活味又不失数学味” ,引用柏继明老师的一句话就是:“在新课程理念下以生为本的今天,我们数学课也充满欢声笑语,数学课也充满趣味激情,数学课也充满生命活力”。

体会二、数学课堂以生为本。

这也是这次活动的主题,就像活动的一句关注学生才‘人文’,‘儿童课堂’堪称‘优质课堂’”和“高效低耗最‘精彩’,‘生本课堂’也是‘低碳课堂’”,这也是参加这次活动所有的特级教师课堂的共同优点。特别是华应龙、黄爱华两位老师的课,让我印象最深,一堂课下来,老师说的并不多,总是在适当的时候提出一些疑问,引起学生的思考,从而突破难点,真正避开了“灌输式”的教育。课堂上,学生的声音才是最美的,他们的思考过程是最重要的,即使学生理解错误,却有着自己独特的想法,例如许卫兵老师,他在课堂上听到学生错误答案的时候,并不急着反对纠正,而是通过其他学生的回答去帮助理解。

体会三、课堂教学要关注后进生。

听了这么多的特级教师的课,每个老师都有自己的风格,都有自己的想法,唯一不变的只有这个话题---关于后进生,关注课堂的后30%,黄爱华老师提到一个也不能掉队,伸出手帮助需要帮助的孩子,吴正宪老师在她的讲座中提到中谈到,孩子你听懂数学了吗?你快乐吗?你的营养午餐营养吗?朱德江老师说道的:学会蹲下身子、弯下腰来,走进孩子的世界,聆听童声,透视童真,读懂童心。他们提到孩子在我们的数学课堂上学不懂,听不会,该多郁闷啊!让我们的数学课堂为后进生开放,尽量让学生好学,好懂,这就是这些特级教师的心声。他们无不关注后进生的成长、经历和发展。引申到我们今天的数学课堂,我们该怎么做呢?我想只有这样关注了后进生的心理,关注了后进生的学习态度,也关注了后进生的发展,把数学课堂中的教书和育人完美结合,才能厚重。

体会四、课堂需要快节奏,也需要慢镜头。

刘松老师说的:“蜂蜜是蜜蜂酿的,养蜂人自己酿不出蜂蜜。老师要学养蜂人,把学生带到有花蜜的地方,其它的事让他们自己去做就好了。”所以,我们要把学生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去探究,去思考。只有关注学生、读懂教材,才能使课堂迸发出生命。同时,我们关注的不应该仅仅是成绩优秀的学生,而更要关注的是那些“后进生”。 数学课堂确实需要保底,那就是每个目标要实现,每个孩子要接受。课堂要实实在在,对待学困生我们要感同深受,所以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我们也要适当放慢脚步,如果不这样,那么前面的学生走得越快,后面只会越来越跟不上,那我们的教学就没有质量可言。自问我的课堂我就做不到这一点,总是很心急地继续上课,不会耐下心来一步步扎实地走。

在这些观摩课当中,我们看到的是老师与学生真实的交流,不再是单纯的教师教、学生学,而是一个统一体。每一位老师都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解决问题,教学中,遇到一些简单的问题,就让学生自己通过动口、动手、动脑去解决,为学生提供了自由发挥,处理问题的空间,并且老师不断鼓励学生积极尝试,主动去探索问题,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思考和发表意见的机会,让每位学生都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对于学生一时想不出来的问题,每一位教师都很有耐性的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充分体现“教师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教学理念。

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应让学生在现实的数学学习活动中获得理解和发展,注意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出发,创设鲜明的问题情境作为学习素材,吸引他们展开学习活动,并从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的意义。教学中,遇到一些简单的问题,尽量让学生通过自己动口,动手,动脑去解决。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尝试,主动去探索问题,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思考和发表意见的机会,让每个学生都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 。

总之,通过这次学习,令我大开眼界,领略了名师的教学风采,为我的课堂教学增加了大量的宝贵经验。结合自己以往的教育教学工作,也使自己认识到了在工作中不足之处。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一定要多向教育教学经验丰富的老师学习,找出教育教学方面的差距,教坛无边,学海无涯,以更加昂扬的斗志,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教学有痕,精彩无痕。“有效教学,发展思维”这次听课留给我太多太多……让感觉贫乏的我狠狠地吮吸了一回。就让我们勤于钻研,慎于思考,勇于创新,善于反思,去践行自己的追求吧!(云石山中心小学 刘晓燕)

千课万人心得体会


千课万人

12月2—4日,“千课万人”全国小学英语“情感?策略?文化”课堂教学研讨观摩活动在浙江大学华家池校区逸夫体育馆隆重举行,本次活动有来自23个省市的1500多位老师、教研员和22位知名专家共赴此次盛会。

下面,我就本次学习的主要情况以及我的心得体会做一个简单的总结:

活动将5场专题报告、4次课堂评点和17堂示范课科学组合,分不同年级有机穿插,专家们从文化理论、教学技巧和课堂实践等方面对小学英语做了精到的分析。虽然每天10节示范课,有时还有一两个小时的学术报告让我们感到眼花缭乱,腰酸背痛。真是“乱花渐欲迷人眼”, 来不及消化,新的美味又来了,有“撑”的感觉。但是名师们或幽默睿智,或专业深刻,又或独到个性,同学们精彩的回答,总是能让在座听课的老师们情不自禁的鼓起掌来。假如有人问我:“下次有机会,你会不会再去?”我还是会说:“愿意!”因为物有所值,甚至是物有超值,所以心甘情愿。

不管是做学术报告还是上示范课的老师让我开阔了视野,学到了不少新的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

一、有扎实系统的专业学科知识

他们都能说一口标准流利的口语,准确而流利的英语语音语调,有贴近儿童生活的词汇量,有本国与英语国家的风俗习惯、文化传统等领域的文化知识。如:王之江老师教授的“文化的方式”,他强调英语讲究语调,一句英语用不同的语调所表达的意思不同等很多知识让我们茅塞顿开。

二、教师个人素质较高

老师的课堂驾驭能力强,动作优雅,富有激情,具有亲和力和感染力,自身人格魅力较高,使整个一节课神采飞扬。北京市魅力男教师称号的主维山老师比较有磁性的嗓音,阳刚、富有激情,田湘军老师的幽默睿智和他的歌曲,让在场的学员频频称许的眼神和不约而同拍打的节奏最好地诠释了他们的成果。

三、活动方式多样,游戏更规范

小学英语课堂注重的是活动教学,但活动要全面,有针对性,所以专家们运用的group work、 look and match、play a guessing game 、 say and act 、Brainstorm等一系列活动。大部分都是全体同学能参与的,能辅助教材内容的。许瑾老师用“say and act”活动贯穿了整节课,运用她细腻而柔和的声音和富有夸张的动作表演把三年级课文“I can get one apple”表现的淋漓尽致。

四、注重创设语境,使英语学习更贴近生活。

每节课的设计都创设了各种情景,让学生在真实的语境中真实的运用语言。徐美老师设计的“时装秀”,发挥了学生的创造精神又贴近生活,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了所学知识。

五、拓展的方式新颖和创新。

我们平常上课也会设计一些拓展内容,但都是些千遍一律的东西,没有专家们的新颖。鲍当洪老师用"Do you want to …"句型和同学们交流时说:“Do you want to say goodbye to the teachers?” 用的恰到好处。田湘军老师设计的题目“How to put the elephant into the fridge?” 这一环节教育学生不能把大象杀掉。还有“How many steps should we leave class?” 用刚学的英语“first、 next、 then、 finally”来说说怎样离开课堂,这样的设计即新颖又真实。

当然,他们的优点还有很多,我不能一一表达。一路风尘,虽然很辛苦,但是浸润在这样专业的研究氛围中,我感到精神饱满,真的不虚此行。对照自己的教学实践,我要做的还有很多很多,有了这次学习经历和收获,在大师的开启和携领下,我虽没有主维山老师魅力的嗓音也没有田湘军老师的幽默,但我将进一步充实自己、提高自己,相信在未来的教学实践中一定能演绎出属于自己的精彩。

千课万人活动心得


首先真的非常感谢学校给我这样一次去杭州听课的机会。我真的觉得非常的荣幸,我知道这样的机会真的非常的难得,很多一些村小的老师根本就没机会去,而我刚过来的第一年就有这样的待遇,我真的为自己能分到桥头二小而感到骄傲。

而且我要对学校的领导说,你们给我这次机会是明智的,因为我真的学到了不少的东西,这次的杭州之行不愧是一场精神上的盛宴啊。如果下次还有机会,希望领导还能让我去。

其次我还要感谢陈主任给我这次演讲的机会。说实话我非常的紧张,在这么多前辈们面前卖弄自己,真是羞愧羞愧啊。但是我想,这是一次锻炼自己说话能力的好机会,我把这里当做锻炼的舞台,希望大家能愿意看我在这个舞台上表演,当然了这个表演的过程肯定不会很精彩。但还是希望大家能不要嫌弃,并且多给我提提宝贵的意见。

下面我就这次杭州之行给大家做个汇报。其实说汇报远远谈不上,如果说是汇报根本就轮不到我,同行的几位老师比我更有资格,更有内涵去分享她们学到的宝贵财富。而对于我这个刚踏上教学之路的新手来说,只能是谈谈我那尚不成熟的感想和感受吧。

在杭州的四天,让我亲身领略了很多位数学大师的风采。像朱乐平,唐彩斌,丁杭缨,吴正宪,徐长青,刘延革,俞正强,许淑一,斯苗儿,强震球,还有美女大师徐文艳等等。他们可都是数学大家啊!我能有幸见到他们真的非常激动。大师就不愧是大师,在讲台上一站就能感受到强大的气场。不仅是在教学设计上出人意料,他们的语言,他们的教态,他们的气质更是让我回味无穷。他们在课堂上的40分钟真是很快就过去了,每一堂课都可谓是精神大餐。唯一比较遗憾的是,这次没有听到吴正宪老师的课,都说吴老师的课非常令人感动的。但这次她是做了一个讲座,从三个案例来说明如何感悟数学思想,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她的讲座对我来说太有深度了,我根本不能完全吸收。但是另外一位大师的讲座我却听的津津有味儿。 就是华应龙老师的《做个会偷懒的优秀教师》。刚开始看到题目的时候,我非常的开心,哦,原来偷懒也可以做到优秀的,偷懒嘛,谁不会,谁不愿意啊,我最喜欢了。我一定要学一学如何偷懒。所以我就竖起耳朵听。但是听了报告之后,才知道偷懒远不是那么容易的,偷懒是教学的一种策略。他是从他自己学车的例子中悟出的道理来解释什么是偷懒的。 他学车的教练一位很有经验又勤劳的赵师傅。在学倒库移库的时候,大家都知道的,只要记住方法就行了,倒车,前右杆与后中杆成一线,方向向右打死,右侧车窗大三角看不到前中杆,方向回半圈,前中杆在窗角,再打死,车进左侧库……但是上路。方向盘该打多少度?赵师傅不停地帮他左一把、右一把、再一把。。。。。。最后赵师傅无奈的评价说:“你方向感真差!”

路考的时候,他是因为打错了方向而没有通过。然后他就思考自己为什么会打错方向呢?原因很简单,赵师傅是位责任心强、不偷懒的师傅,他在教学员学车时,没让学员犯过错,也没给学员一次犯错的机会,其实犯错是知道“为什么该如此”最好的方式!赵师傅很想把自己的经验直接告诉学员,让学员少走弯路,所以不是动手就是动嘴,怎么也不偷懒。但是教练做得好不好,要看其结果,而不是看有多勤劳。“有一种胜利叫撤退,有一种失败叫占领。 ”技能是没法告诉的,经验也是不可以手把手地教的。最好是在学生主动学,犯错后再点醒,学生才会彻底明白是怎么一回事,才不会再犯错。有些错误总是要犯的,犯得越早, 损失就越小。我们的教学是否也是这样:不许学生尝试,不让学生自主,总是不断地提醒,不容学生犯错……最后又无奈给学生一个“评价说,学习能力差” ? 做一名优秀的教师一定不能太勤劳,要学会偷懒,但要怎么偷懒呢,华老师给了我们几点诀窍。

诀窍一:手要懒,口要懒。要从心底里,相信“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相信学生,相信“给学生一片天空,精彩用一生回味!”为人师,手要懒,口要懒。不到山穷水尽,别动手帮;不到理屈词穷,别动嘴讲。多创造机会,多给足时间,让学生自己去思考,探索,发现,感悟,概括和总结。

诀窍二:眼不能懒,耳不能懒,脑不能懒。就像弗赖登塔尔提醒的那样:“不要干扰打断学生,你们能够做的就是耐心观察、倾听,再耐心观察、倾听。”

诀窍三:观察哪些学生具有哪方面的才能,思考什么时候该为哪些学生提供展示的舞台,观察哪些学生可能需要怎样的帮助,思考可以为他们创造哪些条件,概括学生探究过程中主要存在的问题是哪几个,分析学生出错的可能原因,推敲点拨时的策略和方法……

当然“懒” 要有度:如果车要压上路牙了,不提醒,那不是错;如果车要撞墙了,不踩下制动。那是失职。 “偷懒”是一种高超的技能,是一种至高的境界,是一种绝妙的艺术。

原来做个会偷懒的优秀教师真的不容易啊,是要有一定功底的!哪些方面你必须偷懒,又要在哪些方面及时的拉学生一把,这恐怕不是一时半会儿就能学会的技巧吧。也许只有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实际水平,真正站在学生的角度,才能做到有效的偷懒,做个真正会偷懒的优秀教师吧。

华老师的讲座耐人寻味引人深思,令我多少明白一些道理。如果华老师的讲座用“受益匪浅”来形容,那么另外有两位大师的课可以说是令我,深受启发,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受。

朱乐平老师的《分数中的平均数》

他的教学过程是这样的: 首先是请同学们想一想什么叫分数。经过两个同学的发言大家都想起来了,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1份或几份的数叫分数。那么什么叫平均分呢?学生就说了,每份分的同样多,叫平均分。像18根香蕉平均分给6只猴子,每只猴子分到3根。 那么一个东西可以平均分吗?如果可以请举例说明。然后学生就举例了,一个西瓜啊,一个苹果啊。这些都是曾经书本上出现过的。 这样的热身完了后,要开始动脑了,小三角形的面积是大三角形的四分之一吗?第一个图形没问题,大家都会说,因为大小形状都一样,所以是平均分,确实是四分之一,第二个图形学生不能一下子就看出来,只有经过思考才能发现他们的底和高都是相等的,所以面积相等,还是平均分。这样一组平均分,让学生明白有些平均分一眼就可以看出来,但是有些平均分是需要经过计算的,形状不一样大小相等依然是平均分,这样就使学生对平均分的本质有了更深的认识。

然后是6个苹果没有平均分,问两个苹果是这里的六分之一吗?表面上看不是平均分,但从本质上看依然是平均分。这个问题训练的是学生的抽象思维,让学生在大脑中进行抽象的平均分,从而深化学生对分数意义的进一步理解。

然后是硬币。把下面的硬币平均分成两份,想一想可以怎么分?一个学生很快的举手回答说,一个5角硬币一份,5个1角硬币一份。回答完了之后朱老师并没有马上做评价,而是等了一会儿,问,还可以怎么分?这时孩子们似乎理解了老师的意思,赶紧开动脑子去想另一种分法,朱老师也给予了充分的时间让孩子们思考。过来一会儿越来越多的学生举手了,说还可以按个数分,三个硬币为一份。说的多好啊。因为给孩子们时间,他们的思维得到了扩散和发展,让孩子们看到了不同角度的平均分。对平均分又有了另一层次的认识。

接下来是一个问题说,如果5个苹果组成一个整体,那么1个苹果是这个整体的几分之几?如果是这样的5个苹果呢?小苹果是几分之几?大苹果又是几分之几?这个设计是非常有意思的。平时的教学过程中给出的苹果一定是一模一样的苹果,大小不同的就不好比较了。但是朱老师偏偏就给出这么不规则的5个苹果。经过激烈的讨论之后,孩子们明白了,按个数来说,一个苹果就是五分之一,与大小颜色位置都无关。但是如果要讲重量体积的话就另当别论了。只要给定一个标准,那么平均分就由另外一种解释。 最后朱老师问,我们班有40个人,那么一个人是全班人数的四十分之一,对吗?所有的孩子都明白了。

这样的一堂课,简简单单的几个问题,该是花了多长时间才能研究出来的呢!如果没有对学生的深入理解,恐怕是不会有这样的教学设计吧!

另外还有一堂课是俞正强老师的《度量天下》。这堂课真的是一堂不可思议的课。本来陈老师说让我模仿大师上一堂课,可是时间那么紧迫根本来不及做课件,我当时想到的就是要模仿这堂课,因为根本就没有课件,也不需要准备任何东西,只要让学生讲就可以了。当是这不是一堂可以模仿的课。可以欣赏但很难模仿。

起先看到这个课题的时候,我根本无法想象这是怎样一节课。我甚至忘记了什么是度量。

他先在黑板上出示这样一组信息,问,你们看得懂吗?有学生就说了,这些字我都认识,但看不懂。也有学生经过慢慢的思考,似乎看出了什么,但是不会表达。学生都沉默了。这时俞老师又问了,那么你还能照样子举几个例子吗?有学生很不自信的举例了,平方米,尺子,物体的面积,大小。俞老师对学生的回答适当的做了补充。继续想,还能想到什么。然后经过一番发言补充,好像举例举的差不多了,大家又沉默了。这时候俞老师对度量的基本要素进行了整理,讨论了什么是度量,度量的对象有被描述的属性,有固定的描述单位,还有使用工具。接着俞老师问,六年里面学的这些单位你都讲完了吗?还没有讲完,那你抓紧讲完啊。讲不完的,有学生说。讲不完那你就再讲一个。孩子们一个都想不出来了。过了好一会儿,俞老师说,书本上你找不到了,那么生活中呢?这时学生又活跃起来了,什么分贝啊,赫兹啊,书本的页数啊,鞋子的码数啊,每个小孩都异常的兴奋,每个小孩都由发言的机会,每个小孩都再非常开心的开动脑筋,绞尽脑汁的去想,似乎这不是在上一堂数学课,而是上一堂讨论课。有了这样一个可以发言的舞台,谁不愿意去表现呢。一直到所有的孩子都讲完了,俞老师又问了,有没有不能度量的东西呢?几个学生小心翼翼的回答自己想到的,但是很快就被同伴们否决了。就在孩子们都感到绝望的时候,俞老师说,比如人生的什么不能度量?情感!情感是不可度量的,有限的生命可以创造无限的价值。有一个学生说出了这样的想法。现场所有的老师都对再也按捺不住了,都给予这些孩子热烈的掌声。你能想象那是怎样一堂课吗?而当时俞老师仍然从容不迫的问,情感是不可度量的,你们服气吗?有一个学生表示不服气。俞老师对那个孩子说,情感是可以测量的,伟大的数学家将诞生了。冲着这句话,有学生说了,人类的智慧是无穷的,终有一天是会被测量出来的。(哗哗哗,一阵掌声)。那么假设我们到了那一天,你觉得测量情感用哪种工具的可能性大呢?有个学生说,我觉得情感是可以测量的,爱的时间越长就说明情感越深;可以用时间来测量。。又一个学生说,不是有这么一首歌嘛,月亮代表我的心,我们可以用距离到表示情感的单位,所有的老师都笑了。我相信当时在在场的所有老师都会喜欢上这群孩子的。当然了,只有在俞老师的课堂上才会有这样的氛围,这样的气势。真不愧是度量天下啊!原来数学课还可以这么上,真的是令人敬佩,简直是佩服的五体投地。

当然,精彩的课堂远不止这些,还有很多课堂都是拍案叫绝的。像徐长青老师的《解决问题的策略》,应该很多老师都听过,那根本就是一堂表演的课,绝对是一堂笑声最多的课,也一定是孩子们印象最深刻的课。还记得那堂课结束之后,所有的孩子都一拥而上希望能得到徐老师的签名,令在场的老师都感动不已。还有许淑一老师的《两位数乘一位数》等等啦。说不完,也道不明。只有亲身经历了,才有更深刻的感触。

最后,以会场上的两句话来结束今天的谈话吧:“导”如涓涓细流 点点滴滴终成沧海;“学”似步步脚印 朝朝暮暮必登顶峰。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