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工作计划 > 卫生系统劳动竞赛方案 > 导航 > 全县医疗卫生系统岗位练兵活动方案

卫生系统劳动竞赛方案

全县医疗卫生系统岗位练兵活动方案。

为了让工作更快地完成,我们可以预先写一份工作计划。工作计划能方便我们着手进行接下来的工作。写工作计划需要什么样的思维?小编经过搜集和处理,为你提供全县医疗卫生系统岗位练兵活动方案,请在阅读后,可以继续收藏本页!

全县医疗卫生系统岗位练兵活动方案

县直医疗卫生单位,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为了扎实推进“以促进人的健康为中心,以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质量”为主题的医德医风建设年活动,全面提升医疗卫生专业技术人员临床实践技能操作水平,促进全县医疗卫生服务质量上新台阶,县卫生局定于12月份举办全县医疗卫生系统岗位练兵,技能比武活动。此次活动主要以理论考试和技能操作结合的形式进行。现制定活动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立足本职岗位,提高综合素质,增强服务技能,营造学知识、练本领、强技术、夯基础的浓厚氛围,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医疗卫生队伍。
二、目标要求
依据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的工作任务和各类医疗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的岗位职责,坚持“什么岗练什么,什么缺补什么,什么弱强什么”的原则,保证应参加的人员人人参加,全员达标。通过练兵比武活动使广大医疗卫生工作者工作作风明显改善;依法执业能力明显增强;服务能力和专业素质明显提高;服务质量持续改进,医患关系更加和谐。
三、活动范围
全县各级各类医疗卫生单位(县医院、县中医院、县妇幼保健院、县卫生监督所、县病预防控制中心、城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琅口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中级职称(含中级)以下的卫生专业技术人员。
四、活动内容
(一)学习培训内容
根据医疗卫生单位的工作性质和不同岗位的职能特点,学习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以及相关的卫生法律法规、规章制度、技术规范、操作技能和核心制度、相关的服务流程,检测技术和结果评估,了解医学科技新知识、新技术。
(二)培训参考教材
1.临床医疗人员:《全国高等医学院校教材》第七版、《医学临床(三基)训练医师分册》。
2.护理人员:卫生部编《全国卫生系统护士岗位技能训练和竞赛活动护理技术操作项目考核要点》、《医学临床(三基)训练护理分册》。
3.中医医疗人员:《全国高等医学院校教材》中医专业第七版、《医学临床(三基)训练医师分册》中医学基础。
4.卫生监督人员:卫生部编《卫生监督员培训系列教材》(法律出版社20xx年版)、《卫生监督员手册》(赵同刚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xx年版)。
5.疾病预防控制人员:《试验室设备操作和使用》、《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培训教材》、《医疗机构重点传染病防治知识要点》、《突发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标准》、《扩大国家免疫规划文件资料汇编》。
6.妇幼保健人员:《医学临床(三基)训练医师分册》

全县医疗卫生系统岗位练兵活动方案第2页


六、活动要求
(一)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开展以“三基三严”为重点的岗位练兵,技能比武活动,对提高专业技术人员的整体素质,提升整体医疗服务质量,促进医疗卫生事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各医疗卫生单位全体员工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领导班子要加强对活动工作的领导。县卫生局成立岗位练兵技能比武活动领导小组,加强对本次活动的指导、协调、检查。
(二)立足岗位,注重实效。在本次活动的安排上,要保证日常医疗卫生活动的正常开展,要充分考虑到各科室的工作特点,科学统筹安排,将学习培训活动与日常工作紧密结合,要立足岗位需要,突出岗位特点。切实使这次活动达到让医疗卫生人员熟知和掌握本岗位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并在实际工作中娴熟应用的效果。
(三)分工明确,责任到位。要把本次活动作为今年的一项重点工作来抓,一把手负总责,明确分工,落实责任,县卫生局医政股负责对全县医疗卫生技术人员岗位练兵技能比武情况进行检查、指导和考核。
(四)严格考核,落实奖惩。建立和完善岗位练兵技能比武活动的考核评价机制。县卫生局成立专家督导组,对各医疗卫生单位活动开展情况进行督查、指导,并将情况适时通报。同时将活动成绩纳入年终目标考核和医务人员医德医风考核内容。
附件:x县卫生系统三基培训岗位练兵技能比武活动领导小组和专家督导组(略)

Fwr816.Com推荐阅读

卫生系统健康知识竞赛活动方案


卫生系统健康知识竞赛活动方案


各医疗卫生单位:
为进一步深入贯彻《全国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规划纲要(20xx-20xx)》及《全国亿万农民健康促进行动规划(20xx-20xx)》,在广大农村宣传普及《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试行)》,以此达到让广大农民群众积极参与,提高农民健康素养,培养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新农村建设,。为了使我县农民健康知识竞赛活动开展的有声有色,争取取得好成绩,特制定本方案。
一、组织机构
组 长:××*副组长:××××*
成 员:××××××××××××××××××××××××××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卫生局公卫科,负责大赛的日常事务。
二、竞赛内容
以《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读本内容为主。
三、竞赛形式
1.现场答题:各单位推荐1支参赛队参加县级本文 比赛,经过必答、抢答、风险题三轮竞赛后,最终推选一支参赛队参加市级比赛。
2.平面答题:市健教所组织专家负责竞赛命题,由市健教所联系一家新闻媒体,刊登竞赛试题,分发6000份到我县,各单位至少组织1000人次参赛。
四、竞赛要求
1.各单位原则上发动辖区内全体村民及农民工参加竞赛活动,选拔1个代表队参加县级竞赛,全县最终杂烩网选拔1个代表队参加市级竞赛。
2.参赛队员要求:现场竞赛参赛队出场队员由3人组成,男女搭配,年龄18~65岁(其中1人年龄40岁以上)。
3.参赛人员必须是农民(以户口薄及身份证为准),在校学生除外。竞赛时要进行身份核实,保证竞赛的公平性,违反者取消资格。
4.各单位要精心组织组织,开展多种形式宣传,营造良好氛围。
五、时间安排
1.20xx年7月25日前制定方案和召开动员大会
2.20xx年8月5日前上报联系人名单.
3.20xx年8月下旬至9月中旬开展参赛队伍培训和平面答题组织工作。
4.20xx年9月下旬组织各参赛队伍现场知识竞赛,选送市级参赛队。、
5.20xx年10月10日参加重庆市现场知识竞赛。
六、竞赛奖励
(一)现场知识竞赛奖项: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
(二)平面答题奖项:各单位组织答题完成后交县卫生局,县卫生局统一交市健教所,然后,由市健教所组织抽奖。
七、活动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提高人们群众的健康水平是各单位的重要职责,举办农民健康知识竞赛活动,是提高农村居民健康素质的重要举措。各参赛单位务必高度重视,提高认识。把这项活动摆上重要日程,切实加强领导,成立竞赛领导小组,制定竞赛组织方案,给予经费保障,落实工作部门及人员,确保竞赛顺利开展。
(二)积极宣传引导,认真组织参赛。各单位要配合竞赛活动的开展,大力倡导健康知识学习实践,在全县形成重视健康的浓厚氛围,要充分利用当地媒体对竞赛进行宣传或报道,宣传动员形式可结合各地的文化,尽可能扩大参与的覆盖面。
××县卫生局
二○○八年七月二十日

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


本页是小编最新发布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的详细文章,好的范文应该跟大家分享,看完如果觉得有帮助请记得(CTRL+D)收藏本页。

体系规划

为进一步推进我区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优化医疗卫生资源配置,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需求,根据《甘肃省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20xx—2020年)》和《xx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20xx—2020年)》,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规划。

第一章 规划背景

一、现状

(一)经济社会发展概况。xx区始建于19xx5年,位于河西走廊中腰东部,南临永昌县,北靠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右旗,东连武威市,西接张掖市山丹县。总面积30xx0平方公里,辖2个镇、xx个街道办事处、2xx个行政村、xx个城市社区。20xx年全区生产总值xx0.xx0亿元,固定资产投资xx4.49亿元,区级地方财政收入4.0xx亿元,财政支出10.xxxx亿元;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332xx元,农村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xx2xx2元。20xx年全区常住人口23.3xx万人(其中城镇人口21.xx万人,乡村人口2.33万人),城镇化率90.xx%,贫困人口5xxxx户、xxxx4人。

(二)卫生资源现状。20xx年末,全区共有卫生104家,其中:中1家,乡镇卫生院2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5家,社区卫生服务站19家,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家,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1家(市、区两块牌子,一套人马),村卫生室2xx家,个体诊所4xx家。区属医疗卫生机构拥有床位数xx0张。专业技术人员3xx5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xx9人、护士xx5人、其他医技2xx人、村医43人。每千人拥有病床数、每千人卫技人员数、每千人执业(助理)医师数、每千人注册护士数分别为0.2xx张、1.5xx人、0.xx人和0.xxxx人(不含市级医院)。共有DR X光机2台、C型臂X光机1台、电子胃镜1台、全自动生化分析仪2台等大中型设备,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均配备半自动生化分析仪、彩超、心电图等设备,两镇卫生院配备xx0急救车。基本建成了由医院、医疗卫生机构、专业公共卫生机构等组成的覆盖城乡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十二五”末,我区已连接甘肃省卫生信息专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管理信息系统在区属公立性医疗机构运行。

(三)资源利用情况。20xx年,全区医疗机构总诊疗达31.xx万人(次)、住院31xx5人(次)、门诊人次31.5万人(次),其中:中医院住院人次2000人、门诊人次5.23万人;基层医疗机构住院人次xxxx5人、门诊人次2xx.2xx万人。

(四)居民健康状况。20xx年,人均期望寿命xx5岁,孕产妇死亡率为0;孕产妇住院分娩率保持100%;婴儿死亡率为xx.94‰;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为9.53‰;国家疫苗规划接种率达到95%以上。

(五)中医药发展状况。按照《xx市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实施办法》,区中医院住院治疗起付标准相应降低20%;其支付比例在同级医院原报销比例的基础上提高xx%,为患者提供了质优价廉的医疗服务。20xx年,全区中医就诊人数占总就诊人数的39.xx%、中医药收入占药品总收入的52.9%、中医药收入占业务总收入的30.4%。全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均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基本满足群众中医就医需求。

(六)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状况。在区中医院建成了2个市级中医重点专科,每年选派专业技术人员在省、市级医院进修,专业人员进修率达到90%以上。累计培训全科医生54名,为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招录大学生xxxx名,乡镇卫生院专业技术人员共xx4人,较5年前实现了翻番。强化护理队伍建设,服务质量和水平取得长足进步。

(七)居民主要患病病种情况。

20xx年门诊顺位疾病:上呼吸道感染、高血压、糖尿病、急性支气管炎、慢性胃炎;

20xx年住院顺位疾病:急性支气管炎、高血压、冠心病、腰椎间盘突出症、上呼吸道感染;

20xx年死亡病例前5位疾病是:恶性肿瘤、心脏病、脑血管疾病、慢性下呼吸道疾病、意外伤害。

二、机遇与挑战

(一)机遇。“十三五”时期,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外部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我区的区域优势、资源优势、政策优势、中医药优势都将为卫生和人口计生工作的发展带来新机遇。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全面实施,中医药发展将持续推动。深入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将促使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有效解决群众看病贵、看病难问题。“健康中国”、“健康甘肃”、“健康xx”和“健康之区”建设的实施,必将进一步推动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健康促进模式改革,促进分级诊疗和医师多点执业深入开展,加速健康服务业发展。同时,随着社会保障体系的逐步完善、城镇化建设步伐的进一步加快,以及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我区医疗卫生事业将迎来加速发展的良好机遇。

(二)挑战。

——医疗资源结构不尽合理,服务能力不强。由于历史原因,xx区辖区内优质医疗资源主要集中在两大公司医院和两所市级医院,区属医疗机构规模较小,技术力量薄弱,医疗服务水平整体较低。全区医疗机构床位规模仅xx0张,专科服务能力较弱。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基础建设差,人才总量严重不足且结构不合理;农村卫生机构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还较低,诊断水平较城市还存在较大差距。随着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妇幼健康服务资源不足的矛盾更加突出。全区中医药事业发展缓慢,中医药服务能力亟待提升。

——服务能力不足使患者外流比例高。从社保的数据分析看,20xx年,乡镇、区级、区外住院人次比例为4.4xx%、xx.35%、xx9.1xx%,费用比为1.9xx%、xx.54%、91.5%。可以看出我区医疗服务能力不足,复杂的病例就需要到市级及以上医院转诊。

——卫生技术人力资源不足。卫生技术队伍整体素质不高,人才匮乏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由于地方医疗条件不佳、人员待遇不高等问题,难以吸引优质医学毕业生到基层医疗机构就业。因用人体制和机制的原因,优秀人才自身价值得不到体现,待遇得不到提高,发展空间得不到满足,造成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卫生人才流失严重;千人口床位数、千人口医生数都低于周边地区,成为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升的瓶颈。同时,基层医疗机构专业人才短缺,严重影响了全区医疗卫生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城镇化、老龄化对医疗卫生服务提出新需求。到2020年,我区常住人口预计将达到25.xx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92%以上,城乡优质医疗卫生资源的配置不均衡与快速城镇化进程的矛盾日益突出。老龄化日趋严重,人口抚养比持续上升,全区xx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10.xx%,人口老龄化使老年人生活照料、康复护理、医疗保健、老年病专科服务等医疗服务需求日益增长,老龄化服务诸多薄弱环节问题将更为凸显。

——影响居民健康的卫生问题发生变化。居民的健康意识并未能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而相应提高,加之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居民自我保健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仍然较低,合理营养的问题未能得到足够重视,致使居民患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几率上升,严重影响了居民健康,尤其是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已成为居民的主要死亡原因;传染病仍是威胁居民健康的主要因素,呼吸系统和泌尿系统疾病对居民健康构成很大危害。另外,由人口流动、交通事故等其他社会因素造成的意外损伤人数也逐年上升。

——公共卫生体系仍比较薄弱。xx区疾控、妇幼、监督等专业公共卫生机构不健全,应对重大疾病控制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薄弱。

——信息化水平有待提升。区卫计局、区中医院和基层医疗机构之间尚未实现互联互通,部分医疗机构内部信息化水平较低,全区信息化整体水平距国家和甘肃省对人口健康信息化和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要求尚有不小差距。

第二章 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xx大和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以提高居民健康水平为目标,以优化资源配置为主线,以信息化为支撑,统筹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健全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加快卫生事业发展,让人民群众享受到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

二、基本原则

(一)坚持健康需求导向。以满足全区人民群众健康需求和解决健康问题为导向,科学合理布局,优化调整结构,保持适度有序发展,科学合理确定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的数量、规模,促进上下协调联动、各地均衡发展。

(二)坚持公平与效率统一。优先保障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可及性,发挥医疗卫生资源配置作用,促进公平,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实现公平与效率的统一。

(三)坚持政府主导。强化政府在顶层规划设计与服务监管等方面的责任,坚定维护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发挥市场机制在配置资源方面的作用,充分调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形成多层次、多元化医疗卫生格局,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

(四)坚持分类指导。针对不同层次医疗卫生机构采取不同发展策略和发展重点,加快区域卫生事业的发展,树立整体医学理念,大力发展中医药事业。

(五)坚持中西医并重。遵循中西医并重的卫生工作基本方针,落实好中央和省、市、区对中医药工作的倾斜政策,切实加大中医药事业投入力度,保障中医、中西医结合的合理布局和资源配置。

三、发展目标

到“十三五”末,构建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与居民多层次健康需求相匹配、体系完整、分工明确、功能互补、上下联动、密切协作的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为实现“2020年基本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奠定坚实的医疗卫生资源基础。到2020年,全区每千常住人口床位数控制在9.95张,每千常住人口执业(助理)医师数、注册护士数、公共卫生人员数分别达到3.5xx人、5.3xx人、0.9人,医护比达到1∶1.2。(含两大公司、市级医院和市级民办医院)

第三章 医疗卫生机构布局

一、总体布局

全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包括区级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专业公共卫生机构等,各机构按照区、乡镇(街道)、村(社区)3个层级梯度配置。机构设置按照常住人口规模和服务半径合理布局。

医院分为公立医院和社会办医院,xx区公立医院为区中医院。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分为公立和社会办两类。其中公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包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计划生育服务站和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两级。社会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包括医务室、门诊部(所)等。

专业公共卫生机构主要包括疾病预防控制、健康教育、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精神卫生、急救和综合监督执法等机构,均由政府主办。

二、医院布局

(一)公立医院。

1.功能定位。公立医院是我区医疗服务体系的主体,要坚持维护公益性,充分发挥社会“基本民生安全保障网”的功能。主要承担xx区区域内居民的常见病、多发病诊疗,急危重症抢救与疑难病转诊,培训和指导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员,相应公共卫生服务职能以及突发事件紧急医疗救援等工作,是政府向区级区域内居民提供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重要载体。同时,结合xx区实际,要充分利用中医药技术和现代科学技术,提供区域内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的中医诊疗,急危重症患者的抢救,疑难复杂疾病向上转诊服务。

2.机构设置。按照控制总量、优化布局、均衡配置原则以及市区规划相关要求,结合xx区实际,在区级设置1家医院(区中医院),突出龙头作用。同时,结合区中医院迁建项目实施,整合医疗卫生资源,在双湾镇陈家沟村华丰自然苑旁设置区中医院分院,建成集医疗、康复、护理、养老为一体的综合性医养中心。

按照《xx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20xx-2020年)》的部署,配合市级设置以市区为中心、服务半径为50公里的城市医疗主服务圈。圈内实行一体化医疗,即主服务圈内建立1家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并向基层延伸,托管辖区内各家公立医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乡镇卫生院,通过薪酬制度改革,鼓励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多点执业,帮助基层医疗机构提升服务能力,硬件设施由后勤服务机构统一管理。同时配合市级,建立1家市级妇幼保健院、1家市级康复医院和N家专科医院(包括感染性疾病中心、精神卫生康复中心和肿瘤医院等),分别向辖区内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乡镇卫生院派出门诊医生,以方便患者就近就医。

(二)社会办医院。社会办医院是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元化医疗服务需求的有效途径。社会办医院可以提供基本医疗服务,与公立医院形成有序竞争;可以提供高端服务,满足非基本需求;可以提供康复、老年护理、精神病人医养等紧缺服务,对公立医院形成补充。支持将符合条件的社会资本举办的医疗机构纳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医疗救助等社会保障的定点服务机构范围,并执行与相同条件的公立医疗机构同等的补偿政策。

到2020年,按照每千常住人口1.xx张床位数为社会办医院预留规划空间,同步预留诊疗科目设置和大型医用设备配置空间,促进社会办医成规模、上水平发展,加快形成公立医院与社会办医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格局。

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一)功能定位。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主要职责是提供预防、保健、健康教育、计划生育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服务以及部分疾病的康复、护理服务,向上级医院转诊急危疑难重症病人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

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负责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以及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护理、康复等综合服务,并受政府委托,承担辖区内的公共卫生管理工作,负责对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的综合管理、业务指导和乡村医生的培训等。双湾镇中心卫生院除具备一般乡镇卫生院的服务功能外,还应开展普通常见手术,承担农村急救等职能,着重提升医疗服务能力并承担对周边区域内一般乡镇卫生院的技术指导工作。

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在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统一管理和指导下,承担村、社区范围内人群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普通常见病、多发病的初级诊治、康复等工作。

其他医务室、门诊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根据居民健康需求,提供相关医疗卫生服务。政府可以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对其提供的服务予以补助。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要加强对辖区学校尤其是寄宿制学校师生的公共卫生服务,协助和指导其做好传染病、常见病、多发病的防治。

提升基层医疗机构中医药综合服务能力,到2020年,力争使所有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具备与其功能相适应的中医药服务能力。

(二)机构设置。依据服务人口、服务半径、行政区划等综合因素,以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主体,以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为基础。到2020年,在每个乡镇办好1所由政府主办的标准化乡镇卫生院;每个行政村设置1个村卫生室;在城市每个街道设置1个标准化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共建立xx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每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直接服务人口达到1万人以上;对中心难以覆盖的区域,以0.xx万服务人口设置1个社区卫生服务站的标准,新建9个社区卫生服务站,使全区社区卫生服务站总数达到2xx个,努力打造“城乡社区xx分钟医疗卫生服务圈”。

社会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不受规划布局限制,由市场进行调节。

四、专业公共卫生机构

(一)功能定位。专业公共卫生机构是向辖区内提供专业公共卫生服务,并承担相应管理工作的机构。完成上级下达的指令性任务,承担辖区内专业公共卫生任务以及相应的业务管理、信息报送等工作,并对辖区内医疗卫生机构相关公共卫生工作进行技术指导、人员培训、监督考核等。

(二)机构设置。

1.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设立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组成疾病预防控制的基层网络。

2.妇幼保健和计划生育服务机构。设立区妇幼保健和计划生育服务中心;两镇各设立1家计划生育服务站,加挂健康教育所的牌子,承担健康教育工作;村级保留计划生育服务室。

3.卫生计生监督执法机构。根据《金昌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20xx-2020年)》,立足xx区现状和人口实际,本着资源节约,精干高效原则,区卫生计生综合监督执法机构与市卫生计生综合监督执法机构合署办公,一套人马,两块牌子。

4.紧急医疗救援机构。依托区中医院设立区级急救中心,承担辖区内紧急医疗救援职责。

5.精神卫生机构。在区中医院设置精神卫生科,鼓励民营资本开设精神病专科医院。

(一)医院。以执业(助理)医师和注册护士配置为重点,按照医院级别与功能任务的需要确定床位与人员配比,医护比达到1∶1.2。加强中医康复、临床医师、儿科医师、精神科医师、妇幼医师、药师等紧缺医技人员培养。

(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加强以全科医生为重点的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健全在岗培训制度。到2020年,每千常住人口基层卫生人员数达到3.xx人以上,基本实现城乡每万名居民有2—3名全科医生。鼓励乡村医生参加学历教育,按照每千服务人口不少于1名的标准配备乡村医生,每村卫生室至少有1名乡村医生执业。基本形成统一规范的全科医生培养模式和“首诊在基层”的服务模式,全科医生服务水平全面提高,与城乡居民基本建立比较稳定的服务关系,基本适应人民群众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需求。

(三)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到2020年,每千常住人口公共卫生人员数达到0.9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人员数按照全区常住人口1.xx5人/万人的比例核定,卫生技术人员比例不得低于总人数的xx0%,其中专业技术人员占编制总额的比例不得低于xx5%。妇幼保健和计划生育服务机构人员一般按照1人/万人的比例核定,其中卫生技术人员比例不低于总人数的xx0%。综合监督执法机构按照0.9-1.1人/万人的标准配备专职卫生计生监督执法人员。急救中心等其他专业公共卫生机构人员数量应当根据服务人口、年业务量等进行配备。

健全以聘用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为主要内容的事业单位用人机制,完善岗位设置管理,保证专业技术岗位占主体(原则上不低于xx0%),推行公开招聘和竞聘上岗。健全以岗位职责要求为基础,以品德、能力、业绩为导向,符合卫生人才特点的科学化、社会化评价机制,完善专业技术职称评定制度。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建立以服务质量、服务数量和服务对象满意度为核心、以岗位职责和绩效为基础的考核和激励机制。

三、设备配置

根据功能定位、医疗技术水平、学科发展和群众健康需求,坚持资源共享和阶梯配置原则,引导医疗机构合理配置适宜设备,逐步提高国产医用设备配置水平,降低医疗成本。

(一)资源共享。按照大型设备共用、共享、共管机制,为提高使用效率,节约资源,积极发展专业医学检验中心和影像中心。

(二)分级管理。大型医用设备按照品目分为甲类和乙类,实行属地化管理,分级负责。

四、技术配置

要以发展优质医疗资源为目标,加强对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发展的规划引导和支持,发挥其示范、引领、带动和辐射作用,提高基层和区域的专科水平,逐步缓解城乡、学科之间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促进医疗服务体系协调发展。注重中医临床专科的建设,强化中医药技术推广应用。

到2020年,全区争创3个市级中医重点专科,形成市级中医重点专科为主体,院级临床重点专科为基础的重点专科体系。在区中医院设立治未病科,开展中医治未病工作,100%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乡镇卫生院、xx0%的村卫生室开展中医健康干预服务。

五、信息资源配置

“十三五”期间的信息资源配置遵循“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突出重点、纵横联网,规范标准、资源共享,多方投资、分级负责”的原则,建立覆盖全区的信息网络系统。到2020年,区级人口健康信息平台基本建成,建立起跨机构的人口健康数据共享交换标准体系,逐步实现信息网络平台无障碍联通。全区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均建立起与其功能相匹配的标准化的业务信息系统,实现全员人口信息、电子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三大数据库基本全覆盖和信息共享,全区实现每位居民拥有1份动态管理的电子健康档案和1张功能完善的健康卡。公共卫生、计划生育、医疗服务、医疗保障、药品管理、综合管理等六大业务应用系统的业务协同和信息共享。积极推进居民健康卡与社会保障卡、金融IC卡、市民服务卡等公共服务卡的应用集成,实现就医“一卡通”。

依靠大数据支撑,优化医疗服务流程,加强远程医疗建设,规范医疗服务行业,完善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建设,强化对医疗卫生服务绩效考核和医疗质量服务监管,提高卫生服务能力和服务效率,促进物联网、大数据、移动医疗等新兴技术在健康服务中的应用。

第五章 政策保障

一、政府主导,多元办医

明确政府在提供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中的主导地位。对新建城区等薄弱区域,有计划、有步骤建设公立医疗卫生机构,满足群众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需求。重点加强中医、儿科、全科、老年护理、口腔、康复等薄弱领域服务能力的建设。加强区中医院服务能力,提高医疗能力和水平,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加强社会办医疗机构与公立医疗机构的协同发展,提高医疗卫生资源的整体效率。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发展医疗卫生事业,社会力量办医可以直接投向资源稀缺及满足多元需求的服务领域。鼓励社会资本兴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医疗预防保健机构和中医诊所等,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对其提供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予以补助,并在准入许可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鼓励公立医院与社会力量以合资合作的方式共同举办新的非营利性医疗机构,探索公立医院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科学评估办法,形成投入主体多元化、投入方式多样化的办医格局。

二、防治结合,中西医并重

坚持“管理机构下基层、疾控机构进医院、健康教育进家庭”以及“保健在家庭、小病在乡村、大病不出区”的工作思路,加强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区中医院成立公共卫生管理科,与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密切合作,承担辖区内一定的公共卫生任务和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业务指导。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强化对公立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公共卫生服务的指导、培训和考核,建立信息共享与互联互通等协作机制。进一步明确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和医疗机构的职责,着力做好高血压、糖尿病、肿瘤等慢性病的联防联控以及高危孕产妇和儿童的筛查、诊治、管理工作,加强卫生综合监督部门对医疗机构公共卫生服务的监督检查。

坚持中西医并重方针,以积极、科学、合理、高效为原则,做好中医医疗服务资源配置。充分发挥中医医疗预防保健特色优势,加快区中医院建设与发展,加强中医药人才培养,完善中医药人才评价机制。持续开展“西医学中医、中医学经典”和中医药五级师承教育工作,加强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和骨干医师培训等工作。充分发挥中医药在医疗康复护理服务领域的特色优势和在健康服务业中的优势,建立中医药健康服务体系,支持发展中医特色养老、康复等服务,培育发展中医药文化和健康旅游产业。借助“一带一路”建设,大力推进中医药服务贸易和对外交流。统筹用好中西医两方面资源,提升基层西医和中医两种手段综合服务能力。

三、上下联动,医养结合

综合运用医保支付、价格杠杆等措施,建立并完善分级诊疗模式,打破不同医院间、医院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间、接续性医疗机构之间的利益隔膜,建立服务圈内医疗一体化管理,让医院的门诊下沉到社区、乡镇,让医院的专家下沉到居民身边,让医院自主决定病人留社区(乡镇卫生院)还是转进医院,实现基层首诊、双向转诊、上下联动、急慢分治的诊疗格局。从根本上解决基层能力不强和人才下得去留不住的难题,彻底避免机构间利益纠纷造成的各种资源的巨大浪费,从而使分级诊疗制度扎实落地。

按照《xx区关于加快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制度相结合的实施方案》要求,推动医养结合机构发展,积极创造条件,鼓励医疗卫生机构根据服务需求设置老年养护、临终关怀床位或转型为康复、老年护理等接续性医疗机构,支持有条件的养老机构开展医疗服务。推进医疗卫生服务延伸至社区、家庭,建立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合作机制,通过开展养老联合体、签订机构间协议合作机制或老年居民契约服务关系等多种形式,到2020年,确保xx0%以上的老年人能依托社区和家庭实现日常保健、日间照料、医疗康复、生活照护、家政服务等基本健康养老服务需求;到2020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为居家老年人提供上门服务的能力明显提升,利用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每年为老年人免费体检一次,xx0岁以上老年人健康管理率达到xx0%以上;到2020年,区中医院完成老年病科建设,开展老年慢性病防治和康复护理工作,所有医疗机构开设为老年人提供挂号、就医等便利服务的绿色通道;所有养老机构能够以不同形式为入住老年人提供医疗卫生服务,护理型养老床位占机构养老床位的xx%以上,基本适应老年人健康养老服务需求。探索多种中医药医养结合服务形式,在医养结合机构和老年群体中积极推广和应用药膳,探索建立“食养(疗)”、“药养(疗)”、

“水养(疗)”、“沙养(疗)”、“文养(疗)”等中医药特色养生、养老新模式。

四、改革创新,调整资源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为区域卫生规划的实施创造有利条件。深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健全网络化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运行机制,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加快公立医院改革,建立合理的补偿机制、科学的绩效评价机制和适应行业特点的人事薪酬制度,推进管办分开、政事分开,实行医药分开。推行医疗责任保险、医疗意外保险等多种形式的医疗执业保险,加快发展医疗纠纷人民调解等第三方调解机制,完善医疗纠纷处理机制。

按照严格规划增量、科学调整存量的原则,合理确定区域内基层医疗机构的数量和布局,采取多种措施推动基层医疗机构布局和结构的优化调整。新建居住区和社区要按照相关规定保障基本医疗卫生设施配套。对村卫生室、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进行标准化建设。通过非专科人员全科化转岗培训,填补基层医疗机构空虚的现实,彻底解决基层空虚难题,为家庭医生签约制度落地创造有利条件。

五、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升卫生服务能力

加强基层人才队伍建设,严格卫生技术人员岗位准入制度。推进乡村医生向执业助理医师和执业医师转化,加强村医培训。提升基层医疗卫生人员学历层次。加强以全科医师为重点的社区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建立临床培训基地和基层实践基地。医疗卫生机构加强继续医学教育和在职培训的功能,落实区级及以下医疗卫生机构卫生技术人员接受3个月以上的半脱产培训并实现培训全覆盖。建立1所卫生计生人才培养基地,将老年医学、康复、护理人才、儿科、乡村医生作为急需紧缺人才纳入卫生计生人员培训规划。

积极招录高等医学院校预防医学类专业毕业生到基层公共卫生及计生机构工作,提高人员学历水平。加强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认真落实护理岗位管理制度,加强专科护士培训,充实临床一线护士队伍,提高护理人员待遇。完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到2020年,区属各医疗机构所有新进拟从事临床工作的临床医学类、口腔医学类、中医类和中西医结合类本科及以上学历毕业生均需接受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六、推动“互联网+”,发展健康服务业

积极推动健康信息服务和智慧医疗服务,开展远程服务和移动医疗,不断丰富和完善医疗服务内容和方式,逐步转变医疗服务模式,延伸健康服务。不断加强信息手段在医疗服务和医院管理方面的应用,促进医疗机构强化管理、精准管理,提高服务能力和管理水平。

大力发展健康服务业,落实对非公立医疗机构和公立医疗机构在市场准入、社会保险定点、重点专科建设、职称评定、学术地位、等级评审、技术准入等方面同等对待的政策,加快多元办医格局的形成。鼓励以多种方式积极发展康复医院、老年病医院、护理院、临终关怀医院等医疗机构。大力发展健康养老、中医药医疗保健、健康体检、健康咨询和第三方服务等多样化健康服务,培育健康服务相关支撑产业,支持发展健康服务产业集群。

第六章 组织实施与监督评价

一、加强组织领导

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是政府对卫生事业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要切实加强对规划工作的领导,把规划工作提上重要议事日程,列入政府工作目标和考核体系。

区卫生计生、发展改革、财政、城乡规划、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机构编制、工信、民政等部门要认真履行职责,协调一致地推进区域卫生规划工作。在卫生计生方面,要制订区域卫生规划和医疗机构设置规划并适时进行动态调整;在发展改革方面,要将区域卫生规划和医疗机构设置规划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安排,依据规划对新改扩建项目进行基本建设管理,推进医疗服务价格改革;在财政方面,要按照政府卫生投入政策落实相关经费;在城乡规划管理方面,要依据依法批准的城乡规划审批建设用地;在社会保障方面,要加快医保支付制度改革;在机构编制方面,要依据有关规定和标准统筹公立医疗卫生机构编制;其他相关部门要各司其职,做好相关工作。

二、强化投入保障机制

明确责任,建立健全促进卫生计生事业和谐发展的政府投入机制。探索政府购买医疗卫生服务等多种形式的政府投入方式,并探索利用社会资本促进医疗卫生计生服务机制转变和效率提高。坚持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的公益性,完善政府卫生计生投入机制,落实符合区域卫生规划的公立医院基本建设和设备购置、重点学科发展、人才培养、符合国家规定的离退休人员经费等投入政策。积极探索充分发挥中医药(民族医药)特色优势的财政补助政策。要切实保证公共卫生机构和重大、重点传染病防治经费投入。

三、创新体制机制

本规划主要内容是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在实施推进过程中,要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相衔接,为规划的实施创造有利条件。切实落实对公立和社会办非营利医疗卫生机构的投入政策。明确政府的医疗卫生投入责任。深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健全网络化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运行机制,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加快公立医院改革,建立合理的补偿机制、科学的绩效评价机制和适应行业特点的人事薪酬制度,推进管办分开、政事分开,实行医药分开。加快建立以基本医保为主体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改革医保支付方式,建立更加合理的医保付费机制。加强医疗卫生全行业监管。

四、严格规划实施

及时发布机构设置和规划布局调整等信息,将纳入规划作为建设项目立项的前提条件。所有新增医疗卫生资源,特别是医院的设置和改扩建、病床规模的扩大、大型医疗设备的购置,无论何种资金渠道,必须依据区域卫生规划的要求和程序,严格管理,未经批准,用地不得改变,项目不得建设,确保规划实施到位。

五、完善监督评价机制

强化规划实施监督和评价,建立区域卫生规划和资源配置监督评价机制,成立专门的评价工作小组,组织开展区域卫生规划实施进度和效果评价,及时发现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并研究解决对策。打造统一的规划信息平台,建立规划建设与行业管理的联动机制,实现项目建设统一规划、管理联动、建设协调,加强规划衔接。

医疗卫生扶贫工作计划


医疗卫生扶贫工作的开展是为了更好地提升农村的医疗水平,下面医疗卫生扶贫工作计划是小编想跟大家分享的,欢迎大家浏览。

一、支援目标

通过实施城乡医院对口支援工作,帮助受援医院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改善和加强管理。通过三年的建设发展和对口支援,使受援医院的管理水平、学科建设、服务能力显著提升,并持续改进和提高。

二、支援内容

(一)根据上级文件要求,我们每次需要向受援卫生院派遣3名支援人员,原则上以中级职称为主,根据当地卫生院特色,驻守受援医院开展临床诊疗、教学培训、重点学科建设等技术援助活动。

(二)根据受援地区需求,支援医院不定期派出专家到受援医院进行专题讲座、教学查房、手术示教、危重病例抢救等。

(三)与受援医院建立疑难重症会诊、转诊绿色通道,免费接收受援医院医务人员到支援医院接受住院医师、专科医师培训或进修学习。

(四)按照医疗技术分类分级管理的规定,帮助受援医院开展适宜技术和新技术、新业务,结合实际拓展服务范围。

三、具体实施措施

(一)在确保支援工作的持续性和稳定性的前提下,医务人员3个月轮换一次,中途不可换人。轮换人员于各季度首个周一为交接日。为合理搭配资源,医院将各个科室下乡进

进行了排序,希望各科室严格按照顺序派遣人员完成下乡任务。

(二)如科室有人员进修、休假或者其他因素导致不能下乡的情况,可提前向医务部申请后延。由医务部核实情况后决定该科室是自动后延还是调至最后一批。在所有科室轮转完成前每个科室只可申请后延一次。

(三)如有个别医务人员涉及到晋升职称需要下乡的,可向医务部提出申请,由医务部和申请人及下批下乡科室沟通后优先安排需要晋升人员下乡。

(四)凡是由意外事件导致下乡顺序或人员改变的,由医务部在本月的质控动态上进行公布,请各科室留意质控动态以便及时安排本科下乡工作。

(五)支援人员派驻期间由受援医院统一管理,并参与受援医院的相关业务和管理工作,参与当地义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救治等工作。

(六)所有下乡人员在下乡期间不担负本科任何工作,科室不得以任何理由将其从下乡单位调回,如有特殊原因,由科室主任或个人向医务部提出申请,医务部上报领导审批后再行决定。一旦发现科室擅自将下乡人员调回科室工作,或个人无故回科工作的将给予下乡个人及科室每工作日40元的处罚。

(七)下乡人员需要请假并低于3天的,先向受援医院负责人请假,待批准后电话通知医务部备案;需请假3天以上的待受援医院负责人

批准后,书面向医务部主任说明原因。

四、下乡考核及奖惩措施

(一)所有派遣人员在下乡期间除日常工作外,必须完成其教学、查房、考勤等考核任务。(具体内容见附表)

(二)教学任务每两周一次,授课时间严格按照两周一次进行,下乡结束时授课低于四次者,或每次授课时间间隔低于一周者均视为不合格;查房任务每周一次,下乡结束时查房低于8次者视为不合格;所有派遣人员在下乡期间必须每天填写考勤表,简单记录当日工作情况,考勤率低于80%视为不合格。

(三)以上三项考核一项未完成扣除一个月的下乡补助;两项任务未完成的扣除两月下乡补助,并通知受援医院不予给其填写《医生到农村医疗卫生机构服务鉴定表》,三项任务均未完成的,扣除两月下乡补助,不予填写《医生到农村医疗卫生机构服务鉴定表》,安排其重新下乡进行考核并对其所在科室进行500元的处罚。

(四)在下乡期间,下乡人员的每月考勤将由医务部上报,拿院平均奖。下乡结束后(或下乡结束前一周)将任务考核表及下乡总结交至医务部,由医务部审核完成后给予下乡补助,并通知当地卫生院填写《医生到农村医疗卫生机构服务鉴定表》。

(五)前往XX下乡的个人补助按照每月22天,每天20元,共三个月进行发放。

(六)凡是派遣人员下乡的科室医院

将给予每科每人1000元的科室奖励,并与年终绩效挂钩。无特殊原因拒不派遣下乡人员的科室将给予每科2000元的处罚。

欢迎阅读范文人网《全县医疗卫生系统岗位练兵活动方案》内容,我们还为您精心挑选了关于2024工作计划的优质专题,请访问:卫生系统劳动竞赛方案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