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保障房建设工作方案。
成功的秘诀在于永不改变既定的目标。面对即将开展的工作项目,我们应尽快制定好一份工作方案。方案是要能解决现存问题的一种计划对如何写方案感到棘手?以下是由小编为你整理的《农村保障房建设工作方案》,建议你收藏并分享给其他需要的朋友!
农村保障房建设工作方案
为加快推进全县2018年农村保障房建设工作,根据《**市2018年农村保障房建设工作方案》(赣市府办字〔2018〕137号)文件精神,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目标任务
根据脱贫攻坚“两不愁,三保障”的工作要求,按照我县精准扶贫工作整体部署,参照**年农村保障房建设模式,集中打好农村保障房建设歼灭战,确保符合保障条件的对象应保尽保,全面完成农村保障房建设任务。
二、主要政策
(一)实施范围。农村保障房建设实施范围为全县所有行政村。城区及金龙镇规划区范围内不得安排实施农村保障房建设项目。
(二)实施对象。农村保障房对象为无经济能力或无劳动能力的危房户或无房户,且确实需要政府兜底解决住房保障的特困人群。主要包括:农村“四类重点对象”(建档立卡贫困户、分散供养五保户、低保户、贫困残疾人家庭)和非“四类重点对象”贫困户。
(三)安置模式。农村保障房建设采取三种安置模式:一是在圩镇、中心村集中新建保障房进行安置;二是在村小组相对集中或分散新建保障房进行安置;三是通过盘活置换方式,采取购买闲置安全农房或对闲置校舍、厂房、村部等房屋修缮改造进行安置。
(四)建房标准。从农村实际出发,充分考虑农村住房基本功能齐全,严格控制建房面积和标准。
一是保障房面积标准。家庭人口在1—2人的,每户住房建筑面积控制在35平方米左右;家庭人口在3—4人的,每户住房建筑面积原则不得超过60平方米;家庭人口在5人以上的,每户住房建筑面积原则按人均15平方米建房。上述面积中,家庭人口属于两代人合居的,住房面积可适当增加5平方米左右;家庭人口属于三代人合居的,住房面积可适当增加10平方米左右。各乡(镇)可根据上述原则,结合实际,分别设计不同人数、不同家庭人口结构的差异化户型。
二是保障房质量标准。严格按照《**市农村保障房建筑设计方案》中户型进行保障房建设。农村保障房建房质量要高于一般农户自建房标准,房屋地基要扎实深度不低于0.5m,承重墙采用240墙,门窗有过梁,非框架结构农村保障房必须要有构造柱,屋顶采用现浇坡屋顶样式,有圈梁。水泥、钢筋、砂浆、砌砖和抗震设防等要符合有关部门要求。
三是保障房装饰装修。农村保障房按照《**市农村保障房建筑设计方案》中外立面样式进行装饰,室内进行简单装修,地面水泥砂浆找平,内墙面粉白,户内安装木制门,入户安装普通防盗门,安装符合节能标准的普通窗户、照明、卫生洁具,水、电表分户计量。配置柴气两用灶,并配套简单家具桌、椅、床等基本生活用具,实现“拎包入住”。
(五)资金筹措。
1.整合相关涉农资金。由县财政整合农村危房改造资金用于农村保障房建设,农村保障房安置对象在享受中央、省农村危房改造补助资金后(符合条件的危房改造补助2万元/户),不足部分由县财政按35—45平方米的每套不高于4万元,50—70平方米的每套不高于5.5万元,75平方米以上的每套不高于6万元的标准予以保障。各驻村扶贫工作队积极帮助保障房安置对象添置紧缺的基本家具及生活用具,确保能够“拎包入住”。整合新农村建设、农村饮水安全、农村电网改造、农村公路建设、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等相关涉农资金,支持用于农村保障房建房点基础设施建设。
2.建房补助标准。“四类对象”人员政府兜底保障房:建设35—45平方米,每套补助4万元(含整合资金);建设50—70平方米,每套补助5.5万元(含整合资金);75平方米以上的,每套补助6万元(含整合资金)。非“四类对象”人员政府兜底保障房由各乡(镇)政府自筹资金组织实施。
三、实施步骤
(一)组织开工阶段(2018年9月上旬)。各乡(镇)要制定农村保障房实施方案,根据前期调查的安置对象花名册,将改造任务落实到村、组、户。要积极协调好保障房建设土地问题,依法依规组织实施农村保障房建设工程,于9月上旬完成规划选址、招投标等前期工作,全面开工建设。
(二)工程建设阶段(2018年9月中旬—11月底)。各乡(镇)要督促施工单位,加快工程进度,在11月上旬前房屋主体完工、完成基本装修及相关配套基础设施,力争在12月上旬前搬迁入住。要加强日常巡查,确保工程质量。
(三)考核验收阶段(2018年12月)。农村保障房建设任务完成的乡(镇)要先进行自查自验,形成自查报告报县农村保障房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县农保办”)。县农保办将于12月中旬,组织开展年度考核验收工作,考核验收结果将予以全县通报。
四、工作要求
(一)严格审批程序。农村保障房安置对象审批、认定工作要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原则,并应在农村危房改造“三级审核、三榜公示”的基础上进行认定,对属于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对象,由负责该农户的结对帮扶干部进行签字确认;对属于非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对象,由驻村工作队负责人进行签字确认。同时,要建立健全公示制度,农村保障房对象的基本信息和各审查环节的结果必须在村务公开栏公示,实行全过程阳光操作,全面接受群众监督。
(二)科学规划选址。在符合村庄建设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同时,要充分尊重群众意愿,尽量选在区位优势好、人口集中、交通方便地方或“空心房”拆除原址,便于水电路配套,降低基础设施投入;要避开洪水淹没、滑坡、山洪、泥石流、地震断裂带等地质灾害多发地段,避开各类地下资源采空区和重度污染区,确保建设安全房。各乡(镇)要履行规划和土地审批职能,落实《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发放和管理措施。
(三)强化质量安全。农村保障房建设要严格执行建筑工程相关技术规范,必须依法选择有资质(房建资质三级以上的企业)的施工队伍承担,承揽农村保障房建设项目的施工单位要对质量安全负责,并对所建房屋承担保修和返修责任。县城乡规划建设局要强化“五方”主体责任,加强建房质量安全监督与巡查,发现质量安全问题要当即告知乡(镇)及施工队伍,并提出处理意见和做好现场记录,督促抓好整改,确保新建房屋质量合格、结构安全和基本功能齐全。各乡(镇)要做到安全施工、文明施工,防止发生安全生产责任事故。
(四)规范档案管理。各乡(镇)要按照农村危房改造农户档案信息管理的要求,完善安置农户的纸质档案,实行“一户一档”,做到专人管理、资料齐全、制度规范。在此基础上,建立健全农户纸质档案表信息化录入制度,确保农户档案及时、完整、准确录入国家农村危房改造信息系统。
(五)建立长效管理。严格执行“一户一宅、建新拆旧”政策,建设房屋改造户必须拆除其原有危房,各乡(镇)要与农户签订限期拆旧搬迁协议,并积极帮助搬迁入住新房的特困户拆除旧宅。政府统建的农村保障房,产权归属于乡(镇)政府所有,建保障房所需土地由各乡(镇)通过流转方式收归各乡(镇)政府所有。农村保障房由乡(镇)、村负责后续长效管理,负责日常维修管理费用。要完善农村保障房管理办法,建立健全特困户进入与退出机制,形成规范长效管理机制。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调整全县农村保障房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县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县政府、县政协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县委农工部、县扶移办、县财政局、县国土资源局、县民政局、县交通运输局、县水利局、县环保局、县审计局、县供电公司等相关部门为成员单位,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县城乡规划建设局,由县城乡规划建设局分管领导兼任办公室主任,从县委农工部、县扶移办、县城乡规划建设局、县民政局、县国土资源局中抽调工作人员脱岗集中办公。县财政要足额保障工作经费,确保顺利完成农村保障房建设工作任务。
(二)压实工作责任。各乡(镇)、各有关部门要按照工作职责做好农村保障房建设工作。各乡(镇)政府主要负责人为本乡(镇)农村保障房建设的第一责任人,乡(镇)政府为实施主体具体负责农村保障房组织实施工作;县农保办要加强调度指导,各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抓好政策衔接,形成工作合力。
(三)强化督查考核。各乡(镇)要按照规定的时间节点要求,认真组织实施,确保如期完成工程进度。农村保障房建设工作纳入精准扶贫攻坚战重大项目,列入对乡(镇)精准扶贫工作的考核内容,县农保办不定期采取随机抽查、明察暗访、专项督查等形式,加强巡查指导,确保目标任务完成。
(四)加强宣传引导。要广泛宣传农村保障房政策,引导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大力支持农村保障房建设工作,使农村保障房各项政策深入人心,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要认真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及时研究和解决群众反映的困难和问题,促进此项民生工程有力有序有效开展
F132.coM小编推荐
宜居农村建设工作方案
宜居农村建设工作方案
xxxx区打造农村环境卫生整治管理示范村带动宜居农村建设工作方案
根据xxx市实施清洁乡村活动的部署,为进一步提升我区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管理水平,推进城乡环卫一体化带动宜居农村建设,切实解决我区农村环境“脏、乱、差”,改善农村的居住环境和生活环境,现就我区农村环境卫生整治管理示范村带动宜居农村建设,制定如下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以构建和谐、宜居农村,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和保护村庄环境为目标,以提高广大村民素质和生活质量为根本,以经济发展、民主健全、精神充实、环境良好为内容,按照“全民参与、示范带动、分类指导、分步实施、重点突破、整体推进”的原则,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公共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全面提升我区农村环境卫生整治管理示范村带动宜居农村建设水平和人民群众的幸福感。
(二)基本原则:一是坚持科学规划。按照适度超前、适度集聚、节约土地、生态环保、注重实用的要求编制示范村村庄综合整治规划。选择基础较好的自然村开展试点,以示范带动整体,有序推进,成熟一个,认定一个,逐步扩大村示范村比例。二是坚持分类指导。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示范村创建与自然村整治相结合,同步规划,同步实施。三是保持风貌。坚持实事求是,从村庄实际出发,从解决最迫切、最基本的环境问题入手,立足各村现有基础进行改造。要尊重农民意愿,培育农民主体精神,充分发动群众、依靠群众和引导群众积极参与示范村创建和村庄整治建设,共建美好清洁家园。
二、建设目标及要求
(一)环境卫生示范村建设目标要求。以街道(行政村)为主体,选择条件和基础较好的自然村,利用一年时间进行重点发展建设。按照建设宜居农村要求,达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规划合理、设施完善、环境整洁、社会和谐的标准。经过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乡村景观改造和绿化美化建设,达到卫生村基本标准,村容整洁、环境宜人、设施配套、生活便利,适宜生存发展,具有示范作用的宜居村庄。
1.科学合理的村庄规划布局。按照突出特色、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分步实施的原则,实行一村一方案编制示范村建设的总体规划,科学规划村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教育文体活动等公共服务设施和环卫设施的整体布局,村庄无乱搭乱建现象。(区住建局、财政局、交通局、文体广电局、拆违办、高德办)
2.干净整洁的村容村貌。村庄的绿化率、美化情况良好,房前屋后无乱堆杂物,有较好的感官和视觉效果。
⑴村庄道路改造:村内道路硬底化,路面平整、干净,与外界交通畅通,出行方便。道路两边进行植树绿化,安装路灯,村道卫生状况良好,主要村道有卫生设施,垃圾箱(果皮箱)箱体整洁。(区住建局、交通局、城管局)
⑵村庄污水治理:一是生活污水治理。村中建有集中式(分散式)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设施正常运行投入使用,达标排放,村庄生活污水收集处理率达100%,饮用水卫生合格率达100%。(区环保分局、住建局、农林水利局)
二是养殖污水治理。实现家畜、家禽全部圈养,畜禽粪污能收集进入沼气池处理,村内无牲畜、家禽乱跑、粪便乱排乱堆、污水横流等现象。(区水产畜牧兽医局、农林水利局、高德办)
三是池塘、沟渠治理。村庄范围内的池塘、沟渠等堆积和水面漂浮的生活垃圾得到彻底清理,河塘无杂草漂浮物,收集的垃圾能及时清运至垃圾处理场进行无害化处理;池塘、沟渠的沉积污泥得到清淤治理,排水无堵塞现象,水体无黑臭且透明度提高。无直接向江河水库排放污水和倾倒垃圾的现象。(区环保分局、农林水利局、xxx办事处)
⑶生活垃圾处理:每户设置有垃圾分类收集箱,村庄建有固定垃圾收集池(屋),有专职保洁员对道路、公共场地进行清扫保洁、定时收集用户垃圾投入固定垃圾收集池(屋),垃圾日产日清,办事处每天对村庄固定垃圾收集点垃圾清运至垃圾处理场进行无害化处理,无积存。田间地头建设专门农资废物回收点,定时清运处理;村庄周围无暴露垃圾。(区城管局、农林水利局、xxx办事处)
3.完善的基础设施。统筹整合资源,配套完善道路、通讯、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建设村民文化活动室、图书馆、文体广场及体育健身公共设施。(区文体广电局、xxx办事处)
4.经济惠民的绿化美化。结合“绿满八桂”活动,加大村庄道路、河涌堤岸的绿化、美化力度,鼓励农民种植果树、经济林木等绿化美化自家庭院。(区农林水利局、xxx办事处)
5.健全的环卫保洁机制。
⑴建立环卫管理村规民约和保洁作业规范和监督考核制度。(区美丽办、城管局、xxx办事处)
⑵配备专职的保洁员。合理配备专职保洁员,每天早晚进行各一次的清扫保洁,加强管理考评。(区城管局、xxx办事处)
⑶完善的环卫设施。有定点垃圾收集池(屋),垃圾收集清运车、垃圾
宜居农村建设工作方案第2页
桶(箱)。(xxx办事处、区城管局)(二)自然村环境卫生整治目标要求
1.整治农村生活垃圾脏乱现象。根据本村实际,按人口密度,在一定范围内设置垃圾桶或垃圾池等设施,方便村民投放生活垃圾,由专人负责收集运送,防止卫生脏乱、环境污染。(城管局、各街道办事处)
2.整治农村生活污水横流状况。各地要因村制宜利用沼气池、生物氧化池,建设污水排放沟渠或排污管网等方式开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区环保分局、住建局、农林水利局、卫生局、各街道办事处)
3.整治农村畜禽污染。村庄内畜禽养殖实行畜禽饲养的生产区与生活区分离(区水道畜牧兽医局、农林水利局、各街道办事处)。
4.做好农村厕所卫生设施整治。推动村庄无害化公厕建设,以沼气池建设带动农村改圈、改厕、改厨。(区卫生局、各街道办事处)
5.全面提高农村绿化美化水平。加大村庄道路、河涌堤岸和房前屋后的绿化、美化力度,鼓励农民种植果树、经济林木等绿化美化自家庭院。(区农林水利局、各街道办事处)
(四)城中村环境卫生整治目标要求
1.实行有偿垃圾收集。落实保洁员,定时挨户收集垃圾,定时清扫保洁村中道路,将垃圾运送到垃圾收集池。(各街道办事处、城管局)
2.定时定点投放垃圾。每天早上7-8点,下午4-5点为收集垃圾时间,住户定时把生活垃圾集中投放在自家门前垃圾垃圾收集点,非垃圾收集时间不得将垃圾放堆在门外。生活垃圾日产日清。(各街道办事处、社区居委会)
3.定时定期清运垃圾。办事处每天上午9点前对村中垃圾收集池中垃圾进行清运,不积存垃圾。(各街道办事处、社区居委会)
4. 在试点实行122环境卫生管理监督体制。即明确1名社区环境卫生管理员,相对固定2名城管执法队员,聘用2名社区环境卫生监督员,组建一个相对固定的环境卫生管理监督工作机构,履行社区环境卫生管理监督职责,加强对外来人口的管理,劝阻不文明行为,教育引导村民和外来经商、务工人员养成良好的日常卫生习惯,大力整顿废旧收购点经营秩序,整治好村容村貌。(区清洁办、区城管执法大队、各街道办事处、社区居委会)
环境卫生管理员由社区负责环境卫生的副主任担任,环境卫生监督员从区聘用“4050”公益岗位人员中聘用。
区城管执法大队各街道城管执法中队安排相对固定2名城管执法人员,为社区环境卫生管理工作提供执法保障。
街道办事处分管环境卫生工作的副主任负责管理制度建设和日常工作巡查,保障具体业务工作的组织实施和责任落实。
区清洁办负责负责工作协调和督查,确保工作到位。
三、实施步骤
整治管理活动分二个阶段:
第一阶段:集中整治阶段(5月至6月)。集中力量对各村(城中村)原积存的垃圾、杂草、杂物进行全面清理,通过集中整治带动常态管理。
第二阶段:长效管理阶段(7月至2014年底)。通过1年时间的示范村创建活动,以示范带动整体来巩固农村环境卫生长效管理机制,彻底改变农村环境卫生面貌。
四、职责分工
(一)保洁作业人员的招聘和管理。区人社局指导,街道办事处负责,各村(居)委会组织落实。
(二)环卫设施建设、环卫作业车辆和环卫设施设备购置和管理。区财政局组织落实资金,区城管局核准,各街道办事处负责,各村(居)委会组织落实。大型设备按政府采购程度购置。
(三)城中村、城郊结合部的市容秩序整治管理。各街道办事处牵头,区城管大队、村(居)委会配合。
(四)宣传教育活动。区委宣传部牵头,区文体局配合,街道办事处、村(居)委会具体组织落实。
(五)督查考核。由区纪委督查指导和考核。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形成合力。以提高农民生活质量,改善农民生活生产环境为目标,高度重视农村环境卫生管理工作,建立领导、干部分片包干责任机制,按照科学分工,明确职责,统一领导,加强协作的要求,整合力量、资金、资源,发动社会各方力量参与到农村环境卫生工作中来,形成合力。同时将任务分解到村,责任落实到人,确保工作顺利推进。
(二)广泛宣传,发挥农民主体作用。农村环境卫生管理整治活动,受益是农民。要利用有效宣传工作,发动群众,教育农民,让农民群众认识开展农村环境卫生整治示范工作意义重大,尊重农民主体地位,尊重农民意愿和选择,充分调动和激发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实现从“要我建”到“我要建”的根本性转变,完善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制度,拓宽农民参与环境卫生治理空间。要培育农民的自强自立精神,充分发挥农民作为组织主体、投资主体、建设主体、管理主体的作用,,让农民群众在参与中得到实惠,自觉投工投劳,建设美好幸福家园。
(三)科学规划,分期组织实施。结合农村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充分调动村干部、村骨干分子和农民的积极性,及时协调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确保整治示范工作建设取得实效。
(四)加强督查,严格考核考评。完善区、街道两级督查考评机制,坚持行政首长巡查制度。区美丽办督查组定期、不定期每月对相关街道开展日常督查。每季度对街道办事处开展城乡环境卫生工作进行1次量化考评。考评和督查结果在全区范围内通报,对不达标或存在问题的单位责令限期整改,整改不力的对相关责任人进行问责。对在农村环境卫生工作中成绩显著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街道办事处也要建立相应的督查考评机制,每月对各村进行1次考评。
住房保障工作方案
住房保障工作方案
各区市县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201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前启后的关键一年,是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重要的一年,也是住房保障工作继续全面深入实施的一年。全市住房保障工作要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和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这一中心工作,继续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健全住房保障体制机制,完善保障性住房体系,确保完成年度各项工作目标任务。
一、全面推进住房保障工作
(一)2013年全市新开工建设保障性住房和改造棚户区任务2510套(户)。其中:建设廉租住房、公共租赁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和限价商品住房1711套,改造城市棚户区、林业棚户区799户。基本建成2420套,竣工1520套。
(二)抓好项目落地和开工前各项准备工作。按照“优先保障,按需供应,应保尽保”的土地供应原则,限时落实建设用地。各类保障性住房建设项目、棚户区改造安置住房项目尽快落实到具体地块,优化审批程序,到位建设资金,5月底前完成招投标等前期准备工作,6月底前全面开工。
(三)加快建设进度。对续建项目逐一清理,将基本建成和竣工任务落实到具体项目,加强施工力量,加快项目施工进度,保证项目按既定工期有序推进,确保年底完成基本建成和竣工任务。
(四)确保工程质量。切实加大对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项目的监管力度,按照工程建设规范和标准,严把规划选址、勘察设计、招标投标、建筑用材、施工管理、竣工验收等关口,全面推行质量责任终身制,做好全过程监管,坚决杜绝质量安全事故,将房屋质量通病降到最低。
(五)切实抓好公平分配和退出管理。合理确定户籍、收入、财产、住房、工作及居住时限等方面的限制条件和准入标准;健全综合审查制度,全面、真实、准确掌握申请对象的收入财产和住房状况;严格执行公开分配制度和程序,确保分配全过程的公开透明和结果公平公正;加快完善住房保障档案管理制度,健全动态管理机制。
(六)完善配套设施。将保障性住房小区合理选址在市政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完善的区域。因供地紧张或城市发展将保障房选址在新城区等配套设施还需完善区域的,提前安排道路、供排水、燃气、通讯等市政基础设施建设,优先完善公共交通、学校、医院、市场、文体娱乐等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强化住房与配套设施同步规划、同步设计、同步实施和同步建成投入使用,方便群众及时入住,方便群众生活。
(七)优化设计完善居住功能。设计上遵循并突出以人为本理念,提高建筑品位,强调安全环保,经济适用,重视功能,注重细节,满足一定的舒适性和适用性,做到功能齐全,分区合理,舒适方便。按照不低于普遍商品住房小区的标准,不断优化保障性住房户型设计和室内布局,绿化、美化保障性住房小区环境,保证住区品质,营造环境整洁优美、服务完善便利、风气健康向上的保障性住房小区。
(八)保障性住房项目执行绿色建筑标准。认真贯彻执行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发展改革委和住房城乡建设部《绿色建筑行动方案》通知要求,2014年广安城区必须执行,2015年所有县级以上城市必须执行。
(九)推进城镇旧住宅区改造。将城镇旧住宅区综合整治纳入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规划推进实施。2013年完成全市摸底调查工作,编制改造规划,制定改造计划,并启动实施一批项目改造。重点加强城镇旧住宅区环境综合整治和房屋维修改造,完善房屋使用功能和小区配套设施,提高建筑节能水平,完善配套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
(十)抓好后期管理服务。按照《四川省物业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为保障性住房小区提供市场化、专业化的物业管理服务,鼓励保障对象积极参与小区管理和服务。在全市全面推行保障性住房小区属地管理,实行社区化管理服务。将已建成入住的保障性住房小区由建设单位移交街道、社区实行属地管理。配合民政等部门通过社区平台将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等及时全面落实到保障性住房小区,为保障性住房小区居民提供同其他社区居民均等的政府公共服务。发挥社会力量,引导社会群团组织、公益组织、慈善机构为保障对象提供有针对性和差别化的社会服务,加大对特困对象的帮扶力度。
(十一)开展“农民工住房保障行动”。将农民工逐步纳入城镇住房保障体系。除加大园区公共租赁住房建设外,对已在城镇落户的农民工或有稳定职业并在城镇居住一定年限的农民工,逐步取消户籍限制,给予和城镇居民同等的住房保障或支持,允许其租赁公共租赁住房或购买经济适用住房。积极引导市场建设面向农民工的中小套型、中低价位的限价商品住房,支持具有一定经济能力的农民工改善住房条件。
(十二)抓紧完善住房保障规
住房保障工作方案第2页
划。按照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的统一部署要求,抓紧调整完善“十二五”住房保障规划,确定2014年和2015年建设计划,确保“十二五”末保障覆盖率达到20%以上。(十三)加强信息公开。继续抓好住房保障信息公开工作。在当地政府网站和公开媒体及时公布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信息、保障性住房分配和退出信息,包括年度建设计划信息、年度建设计划完成情况信息、分配政策信息、分配对象信息、分配房源信息、分配程序信息、分配过程信息、分配结果信息、退出情况信息等,并及时更新;在施工现场公布相关信息。主动接受社会和群众的监督,并按要求报送备案。
(十四)加强住房保障机构队伍建设。健全住房保障机构,落实编制和人员,加强专职人员配备,保障工作经费。加强业务培训,提高保障队伍业务水平和能力,确保住房保障工作有力有序开展。
(十五)加快信息化建设。构建住房保障对象、资金、建设、分配、管理等数据库和住房保障信息化综合应用平台,建立保障性住房信息化管理系统,加强保障性住房申请、分配、入住、退出的动态管理。各地要加快住房保障信息化建设,力争到2015年末建立市、县、街道(乡镇)三级互联互通的信息平台。
(十六)加强住房保障档案管理工作。结合住房保障信息化建设,认真贯彻实施住房城乡建设部《住房保障档案管理办法》,按照部办公厅《关于贯彻实施住房保障档案管理办法的意见》(建办保〔2013〕4号)的具体部署,从2013年起,逐步建立住房保障档案制度健全、管理规范、运行高效、信息安全的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2014年底前各地应完成此项工作。
二、做好住房保障业务信息统计分析和报送工作
(十七)做好数据收集、整理和分析工作。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有关统计制度,高度重视住房保障各项业务的信息统计和发展态势分析。建立健全统计制度,落实统计责任,主动协调相关部门,认真做好统计数据的收集、整理工作,确保数据完整、真实、统一。加强统计数据的分析利用,要在统计成果的基础上,进行科学分析和数据挖掘,准确分析和评价住房保障情况,科学预测发展趋势,为完善政策、改进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同时要加强统计数据档案管理。
(十八)及时做好统计报表汇总和报送工作。按照规定程序和要求,逐级审核汇总,逐级报送统计报表。严格数据报送时限,建立逐级催报制度,按照时限要求,逐级督导,确保统计数据逐级及时上报。及时准确向当地统计部门报送相关数据。
(十九)加强项目清理和入库填报工作。自20xx年以来开工建设的各类保障性安居工程项目均要入库,包括各类保障性住房和棚户区改造项目,已分配入住的、已竣工交付的、在建的、新开工的、已立项未开工的项目。同时,纳入项目库管理的项目与向社会公开信息的项目,要一一对应衔接,相关信息要完全一致。
(二十)积极配合跟踪审计。加强沟通协调,积极配合国家审计署部署的连续3年的保障性安居工程跟踪审计,及时准确提供相关业务数据、资料等。
三、抓好学风行风和党风廉政建设
(二十一)开展“学习型机关”创建活动。以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转变工作作风为主线,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出发点,立足本职岗位,根据工作实际需要,有针对性地加强住房保障和相关政策业务学习,进一步提高全市住房保障工作岗位干部职工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
(二十二)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加强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做到党风廉政建设与业务工作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严格执行《廉政准则》,把党风廉政建设摆在和业务工作同等重要的位置,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镇**村新农村建设工作方案
**镇**村新农村建设工作方案
**镇**村新农村建设工作方案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和自治区党委八届六次全会精神,根据市委、市人民政府关于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试点工作要求,现结合我镇的实际,计划通过建设**村新农村示范点,实行以点带面,力争利用5年的时间,把我镇各村建设成为经济繁荣、设施配套、功能齐全、环境优美、生态协调、治安良好、社会稳定、文明进步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特制定本工作方案。一、基本情况
**村位于蒙山县城西北部,全村辖27个村民小组,976户农户,人口3500人。村设党支部,8个党小组,现有党员65名。全村总面积为24.1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276亩,其中水田面积1721亩,旱地面积580亩,全村林地面积10933亩。二○○五年全村人均纯收入2375元。
**村地处丘陵山区,全村土地、森林资源丰富,土壤肥沃,村委驻地距离县城2.5公里,依山傍水,交通便利。近年来,**村积极响应上级党委、政府的号召,充分利用本村的优势,大胆探讨发展经济的新路子程村组属北楼村的一个自然村,位于村委会北面2公里,依山傍水,交通方便。全组52户185人,有耕地面积500亩,全组经济发展以种养为主,程村组在北楼村经济发展中始终走在全村的前列。该组村民群众具有较高的思想觉悟和市场意识,能够积极响应党委、政府的号召,密切配合村委开展各项工作,积极探索适合本组经济发展的好路子。全组现有桑园230多亩,果园(柑橙类)80亩,早熟板栗100亩。养殖业方面,主要以瘦肉型猪为主。全组村民根据饲养瘦肉型猪经济效益好和市场前景看好的特点,纷纷实行牲猪品改。目前,全组有瘦肉型母猪60多头,牲猪存栏220多头,水产养殖15亩。
近年来,程村组在上级党委、政府领导与有关单位的大力支持下,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改善和美化生活环境。全组群众兴起了自觉投工投劳进行道路硬化、改水改厕、建设沼气池、村级篮球场等,到目前为止,全组52户中新建或者正在建设的砖混钢筋结构房屋38户,户均80M2,全组沼气池入户率达80以上,该组的用电入户率和闭路电视入户率均达到100,电话普及率达52。
程村组全体村民积极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具有良好的村风民风,科技学习蔚然成风,社会治安稳定,无赌博、迷信、吸毒等不良社会丑恶现象,总的来看,程村组具备了建设新农村示范点的良好基础。
二、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围绕区党委提出的“突出抓好农村道路、水利、能源、教育、医疗卫生等设施,强化政府对农村的公共服务”的要求,以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为目标,以改善最迫切需要解决的基本生活条件为突破口,以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素质和生活质量为根本,把新农村建设作为解决“三农”问题和加强村级组织建设新的载体,科学规划,整合资源,分类指导,分步实施,依靠群众,整体推进,逐步把全镇各村建设成为经济繁荣、设施配套、功能齐全、环境优美、生态协调、治安良好、社会稳定、文明进步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三、总体目标
从2005年2月开始到2016年8月,力争完成示范点新农村建设达标,并通过以点带面,典型引路,用五年的时间完成全镇各村新农村建设目标。以“三清三改”(清垃圾、清污泥、清路障,改水、改厕、改路)和以创建文明村镇为工作起点,以“‘五通’、‘五化’、‘六有’”为目标,进行总体设计规划,因地制宜,因村制宜、因组制宜,分步实施,努力构建人与自然和谐,治安良好,社会稳定,社会主义新农村具体标准是:
1、“五通”,即村通路,户通电、通水、通讯、通广播电视。
2、“五化”,即农民住宅内外墙批灰粉刷涂料美化;从行政村主干公路通往新村支道和村庄内主干道路铺设混凝土硬化;农户建设沼气池、卫生厕所、卫生厨房、村庄设立垃圾池、人畜分离、排水系统完善净化;村庄主干道两旁以及住宅之间、农户庭院绿树成荫绿化;村庄主要道路挂路灯亮化。
3、“六有”,即有健全的村级组织,有完善的管理制度,有科学的产业发展路子,有功能齐全的科普文化活动中心,有体育娱乐活动场地,有标准的宣传栏。
四、方法步骤
(一)、抓好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1、调查测算、规划设计。时间在2016年3月中旬前完成。村庄规划要结合地形,依山就势,不推山填土,不大拆大建,要从实际出发,立足于“三清三改”,规划拆除闲置旧房,集中规划建设猪牛栏,配套建设农村公共服务设施,整治农村人居环境;力求规划切合实际,让农民接受。村庄规划编制要坚持实事求是、区别对待、分类指导、科学编制的原则。要求在月底前组织国土资源所及规划所设计人员,根据本村区域特色和人文环境进行调查测算与规划设计,在经多方征求群众意见**镇**村新农村建设工作方案
**镇**村新农村建设工作方案并修改后,形成符合现代特色的新农村规划设计图。并且国土部门要严格按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村镇建设规划要求审批农民宅基地,不得在规划区外批宅基地。
2、实施阶段:从2016年3月中旬起至2016年8月止。
(1)通新村道路建设:组织群众积极投工投劳,完成由国道321线通往新村的主干道路及环村路建设,总长1.2公里,计划全部实行水泥路面硬化。路基宽4米,路面混凝土厚度不少于10厘米,并设错车道及安装路灯亮化。
(2)住宅外墙粉刷:组织动员群众争取在2016年8月底前完成38户混凝土住宅户外墙批灰粉刷涂料工作。
(3)“三清三改“工作:
①清垃圾、清路障:根据规划设计图,建设垃圾池,并组织群众清理卫生死角,清除各类垃圾、路障。实现村中心无成片暴露垃圾与路障。
②清淤泥:充分利用今年成立的北楼村古排河用水者协会的契机,组织发动群众交纳水费与投工,主要清理从新村旁边经过的古排河水利渠道的淤泥。并向上争取资金全面实现渠道三面光工程。涉及的渠道总长约1.2公里,清淤泥约需投工100个工日。
③改厕、沼气池建设:年内完成余下的10户沼气池与卫生改厕、改厨工作。
④人畜安全饮水工程:为使全组村民喝上干净的自来水,解决人畜饮水困难问题,计划在屋背岭修建一个自来水池,总投资约25万元。该项工程可解决250多户1000多人的人畜饮水困难问题。
(4)建设养殖小区:根据规划设计要求,由国土部门统一调拨土地,农户自建方式,统一养殖场地,统一排放污水,全村养殖小区面积为1000平方米,分为家禽区、畜牧区。
(5)精神文明建设方面:
①村级篮球场及文化活动中心建设:计划争取上级包村单位的支持,在村中心建设一个500平方米的村级篮球场,并按规划设计要求,在篮球场边(古排河渠道面)建设一座占地面积200平方米的文化活动中心及村民议事室。篮球场及道路两旁、住宅旁实现花草、果树绿化。
②宣传栏:计划在村级篮球场边建设一面宣传栏。主要用于党的有关政策法规、法制教育、农村实用技术及精神文明宣传等。
③实现农产品信息入户工程:争取电信与广电部门的支持,实现互联网宽带到村,闭路电视到户。
(二)抓好新农村的产业开发
新农村建设要根据本村实际,着力抓好适合本村产业发展的好路子,要充分发挥本地资源优势与区域优势,大力调整农村种养经济结构,努力增加农民收入。
1、桑蚕产业:要充分依托本县龙头企业的带动,北楼村作为梧州市桑蚕专业村及当前蚕茧市场价格上扬的有利契机,大力发展桑蚕生产。计划在今冬明春再扩种桑园面积100亩,并在新村主干道两旁的水田建立起一个50亩以上的优质桑种植示范基地,使得全村人均拥有约2亩的桑园。仅此项可使人均增收80元。
2、养殖方面。充分发挥市级瘦肉型母猪专业村的带动,抓好瘦肉型母猪的养殖,计划每户年出栏瘦肉型肉猪10头;同时发展养牛,计划年发展户均养牛10头以上5户。
3、做好山上发展文章,重点抓好早熟板粟的种植。充分利用新村靠山傍水的优势,开发山地,在抓好当前现有的早熟板粟的管理外,要扩大种植规模,使全村板粟面积达到300亩以上。同时抓好优质水果的种植,力争三年内人均拥有经济林2亩以上。
(三)积极培育新型农民
1、实施农民实用技术培训工程。充分利用党员电教中心户、电视、电脑、宣传栏及农产品信息进村入户,组织各类培训班等形式,加强新村农民的实用技术培训。年至少培训农民5期,重点围绕村发展项目如桑蚕、板粟、瘦肉型猪养殖等知识的培训。
2、围绕桑蚕、水果、瘦肉型猪建设1到2个农业技术培训基地,并设立基地简介和牌子。利用基地带动全村的科技种养。
3、加大对外出务工人员的培训和就业指导。在节日等外出人员返乡期间,召集返乡的外出务工人员进行座谈,了解他们就业的情况并进行登记造册,并积极为他们提供就业信息,并认真组织本村农民参加县内的各类人才交流市场的招聘会,扩大就业。
(四)倡导新风尚
1、建立健全村级自治组织,完善各种管理制度。认真召开好村民代表大会,制定好村规民约,按照新村规划,重点抓好新村环境整治,建立健全门前“三包”责任制以及全体村民共同保护环境、爱护卫生的责任机制和约束机制,努力建设文明新村。
2、积极组织开展各类文明创建活动。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组织农民开展“除陋习、树新风”、“文明户”“信用户”等评比活动,反对封建迷信和宗族宗派势力,倡导健康、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并利用春节期间积极组织群众开展健康有益的文体活动,丰富农民的精神生活。
3、团结互助,结对帮扶。加大帮扶力度,关心弱势群体,全村要形成结对帮扶,共同致富,在全村树立一股互助友爱的好风尚。
五、工作措施、要求
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全镇、村各级领导充分认识开展新农村建设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要始终把它作为今后五年农村工作的重点,纳入重要议事日程,确保人力、物力、财力到位,保证工作顺利进行。
2、优化服务,形成合力。新农村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镇党委、政府在加强领导的前提下,要积极支持各村及示范点建设,并积极争取上级党委、政府及包村单位的大力支持,搞好各项建设服务,形成合力。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要按照职责分工,认真研究,细化方案,切实履行好各自的工作职责。
3、整合资源,争取政策扶持。一是积极向上争取扶持资金。二是要把新农村建设项目精心包装向上争取资金,要捆绑扶贫、以工代赈、农业以及果业、水利、能源专项资金新农村建设。三是广泛发动群众积极参与新农村建设,引导群众想方设法筹集资金,通过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建设美好家园。
4、明确责任,层层落实,确保按期完成示范点建设目标。新农村示范点建设工作,时间紧,建设任务重,全镇要细化建设项目,落实好具体责任人与责任目标,集中力量抓好示范点的各项建设工作。
5、加强督查,严格考评。镇党委、政府将这项工作列入各村、包村干部年度目标责任考评。切实加强督促检查,定期检查建设项目进展情况,确保新农村示范点建设工作的健康有序进行。
**镇人民政府
二○○六年
**镇**村新农村建设工作方案
农村基层信息化建设工作方案
农村基层信息化建设工作方案
目前,我们已经进入了信息化时代,众所周知,信息化时代已经席卷全球,做为中国的基层组织,广大农村为了保持农业给随现代化的脚步,要紧密结合中央号召,广泛开展农村基层信息化建设工作,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农业信息化受到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重视,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作用更加突出,这对于提高社会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实现跨世纪的远景目标,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在我国,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又是弱质、落后产业,经营场所的封闭性、分散性和生产手段的落后性等特点决定了农业信息化的迫切性和重要性。中国已经正式加入wto,信息化技术在农业领域内的普遍应用,将对农业的发展起到难以想象的巨大推动作用。随着泰安市农业产业化、农业标准化的不断深入,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农业、农村、农民,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农业信息体系建设已迫在眉睫。
一、农业信息化建设的目的与意义
当人类步入21世纪的时候,以internet技术为人们创造了一种新的不受地域、时间和计算机本身约束的信息交流、共享和协作方式,这种新的方式给农业和农业技术服务部门带来了新的机会和挑战。它带来的是家业部门内部及农民与市场之间信息交流的重大变革,这些变革应用于农业生产和经营的环节,给农业管理模式、农业组织结构的重构乃至整体的发展带来新的机会,从而导致产业结构以及经营方式的革命。目前在农村,一方面是科技信息、市场信息进不来,另一方面是农产品卖出不去,这种因信息渠道不畅诱发的问题不但影响了农产品的竞争力和农民的收入,而且滞后了农业现代化的步伐。造成这种状况的重要原因是农业生产技术没有实现真正的信息化,没有从实质上解决小农经济经营的规模,因而造成生产科技水平不高、信息渠道不畅,因此,当前农业的当务之急是加快信息化基础建设,抓住以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为主导的新的农业科技革命机遇,在农业信息服务、精准农业等现代化高新技术上有较大的发展。
信息化的建设是知识经济、信息经济时代的基本内容,以互联网、生物技术为核心的新技术革命正在深刻的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工作乃至生存方式。互联网的出现与广泛的应用,加快了全球经济一体化、信息一体化的过程,并促使多个产业发生深刻的变化。在新的世纪如何抓住这次历史性变革的机遇,应对变革的挑战使农业从弱质变成强质,让农民从贫穷走向富裕已成为各级政府和各级涉农部门的首要问题。
进入新世纪,我国的农业也进入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农业部门、科技部门、各涉农单位对农业信息化的认识正逐步提高,并积极地探索本地区的农业信息体系如何向广大农民、企业提供更加有效的服务。但由于农业生产环境的差异,生产经营的特殊性,地、市级的农业信息化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如果能把泰安市农业信息体系建设的更好,这就不仅关系泰安市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也将对整个山东地区农业信息化水平的提高起到一定的积极带动作用。
泰安市具有区位、资源、农业产业化三大优势,尤其是的蔬菜、产业化龙头企业、特种养殖尤为突出,他们在客观上对市场信息更加敏感,需求更为紧迫。由于获取、处理、存储、传输信息手段的问题,而而导致的信息不畅、消息不灵制约了本市农村经济发展。加入wto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民增收、农产品国际市场竞争能力的提高将更多的依赖市场、科技信息服务的能力与水平。目前,全国各地市纷纷建立信息中心,搭建农业信息平台,据统计国内农业网站已两千多家,40%的地市建立了信息网络,这些农业信息网站的发展与壮大对当代的农业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而我市在这方面的发展相对来讲比虽然比较晚,在山东科技厅领导和泰安市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我们完全可以发挥后发优势,高起点、高标准的建设好我市的农村科技信息服务体系,成为全国农业信息化建设的典范。
二、泰安具备建立全国一流农业信息化工程的产业、资源条件
泰安市具有区位、资源、农业三大优势。泰安位于山东省中部的泰山南麓,北依山东省会济南,南临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故里曲阜,东连瓷都淄博,西濒黄河。面积7762平方公里,总面积7762平方公里,人口538.6万人,辖泰山区、岱岳区、新泰市、肥城市、宁阳县、东平县6个县市区。
泰安属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年平均气温13℃,7月份气温最高,平均26.4℃,1月份最低,平均-2.6℃。年平均降水量697毫米。境内泰山海拔1545米,具有明显的高山气候特征。山顶气温一般比山下常年低7~8℃,年平均降水1106毫米。
自1978年中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泰安市国民经济快速发展,至1997年,全市实现国内生产总值313.5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4.5%。全市地方财政收入12.69亿元,比上年增长28%。
农村基层信息化建设工作方案第2页
随着生产技术的提高和优良品种的引进,泰安市农业国内生产总值以每年15.9的速度递增,粮、棉、油、果、蔬菜产量稳步增长,狐狸、水貂、鹿、蝎子等特种养殖在国内已具领先水平,肉鸡和菜牛养殖规模分别达1亿多只和80多万头。泰安市这些其他地市所不具备的巨大优势,为农业信息化的建设和发展打下了强大的信息资源基础、人才基础、产业基础和市场需求基础,具备建立全国一流信息化工程的基础要素。
农业信息服务体系的建立是一项十分复杂而艰巨的系统工程,是一项新的历史条件下应该向三农提供该项服务的社会公益事业。由于省科技厅、市政府对建设泰安市农业信息化非常重视,并给予大力支持。特别是市科技局领导思路明、决心大、有魄力。同时市科技系统有许多高、中级农业技术人员,比较稳定的服务体系,对农业信息的采集来说是一支强大的基础队伍。所有这些,都为本市的农业信息化建设高起点、上规模、上档次,建一流的信息中心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为泰安市的农业信息化建设铺平了道路。
三、信息化建设的指导思想
泰安市农业信息化建设要全面贯彻“统筹规划、政府主导,统一标准、联合建设,互连互通、资源共享”的指导方针。以全国和省、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为导向,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农业信息体系建设的方针政策和泰安市科技局关于建立农业信息平台的要求,全面落实省科技厅农村信息化工作会议精神,以信息需求为导向,以现代信息技术为依托,我们要坚持高起点、高标准建设农业信息体系,来实现农业信息收集、整理、传输、利用等环节的现代化。我们要围绕农村经济发展为各级政府和领导决策搞好参谋服务,围绕农民增收提供市场信息和技术服务,使农业信息化建设为市场经济服务,为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服务,来带动泰安农业产业化、国际化、标准化。从而全面提高我市农业信息化水平,推进泰安农业现代化进程。
1.1坚持体制创新和技术创新。力求高起点、高速度、高效益、建设技术先进、带宽充足、接入灵活、资源丰富、安全可靠的传输网络。
1.2坚持“立足泰安,面向全国,放眼世界”。
1.3坚持应用为主,项目带动,积极适应并引导社会需求。
1.4坚持政府引导、市场推动、动员社会广泛参与。
1.5坚持硬件建设与软件投资并重,不断强化农业队伍的建设。
1.6农业信息化建设力争走在全省全国前列。
四、发展目标
根据泰安市农业科技发展的具体情况,逐步在我市范围内建成以市级信息平台为主体,覆盖县、乡信息网点的市、县、乡三级农业信息网络体系,基本形成手段先进、反应灵敏、制度规范、队伍健全、运行高效,集信息采集、分析与发布,农业技术指导为一体的农业信息服务网络,为引导农民致富和政府宏观调控提供及时、准确的农业信息服务。同时根据泰安市农业企业、农产品发展现状及实际情况,本着经济、高效、务实的原则,具体实现三大目标:
1、充分利用全市信息基础设施,建立不同层次的,具备宽带、高速、大容量、多媒体等特点的农业信息系统。提供农业资源、生产、经济、科技等方面的信息及决策支持方案。
2、建立起覆盖全市的农村科技信息服务网络。以市信息平台为中心,逐步延伸到周边的县、乡、镇、农户。推动“家庭上网工程”的实施。将各县市区高新企业、特色产业、龙头企业上网。收集汇总各的供求信息,通过网络进行信息传递和发布。
3、促进农业生产领域的信息化。重视农业基本信息和专家知识的采集、归纳和整理。建成具有泰安特色的蔬菜、果品、畜禽及特种养殖等高效经济领域的农业智能化专家系统。为农业决策部门、农业企业和农民提供及时有效的农业科技信息服务。建成覆盖种植、养殖业比较完整的农业智能专家系统。
五、农业信息化建设实施原则
1.系统设计的原则
我市农业信息平台的建设,是一个集信息采集、处理、检索、远程传输、发布、数据库应用、信息分析预测、办公自动化于一体的网络信息系统工程,在制定技术方案时遵循以下原则:
1.1因地制宜的适用性原则
网络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科技、工业等现代化程度比较高的领域。我们可以借鉴一些美国的商业模式和其它领域应用的技术运行环境,在农业信息体系的建设方面必须考虑我市地域的特殊性和农业的特殊性,建立起既与国际接轨又有中国农业特色、区域特点的农业信息化体系。如果不考虑信息化体系的实用性、可操作性,最终会成为摆设,不但不能很好的提供服务还有可能使生产经营工作更复杂化,成本更高。
1.2前瞻性、先进性和扩展性原则
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可以说是日新月异的。在体系建设方面如果没有前瞻性和先进性,很可能该系统的建立落后于时代,或者功能、技术不能适应农业迅速发展的需要。
由于受资金投入等现实因素的影响,农业信息化建设,还要采取分步实施的方案。所以在信息体系建设过程中,还要充分考虑系统功能的升级的扩展性,以免重复建设,推倒重来。
1.3兼容性原则
由于农业信息体系建设的特殊性,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系统本身与其它地区、行业、政府等信息联接的兼容性,也要考虑网络与传统的信息收集、发布、传输系统的兼容性,还要考虑到与宽带、三网合一、卫星通讯、遥感信息、地理信息、专家智能决策、wap及其它信息家电、网络终端设备等网络通路与接收终端的兼容性。
1.4长远规划与近期需求相结合的原则
立足当前实际,充分利用现有条件,分清轻重缓急,既考虑长远规划,注重把握全局,还要积极创造条件,快速行动。
1.5经济、节俭的原则
在信息体系建设过程中一定要抓主要矛盾,利用关键核心的部分,把功能造价比降到最低,决不能贪大求洋,追求形式,浪费农业系统极为宝贵的资源和资金。
1.6安全性原则:
因为农业信息体系具有一些政府办公职能,在网络安全、信息安全方面也要有足够的重视。
2.系统配置
网络主要有硬件系统和软件(应用)系统组成。
2.1网络硬件系统
网络设备的选择是在基于网络协议及软硬件体系的网络发展的基础上,须遵循泰安市农业信息网络集成的需求。建设初期,要进行网络规划,使泰安市农业信息平台规划经得起考验,在规划中应对网络协议、软硬件体系等核心因素做充分论证。在确定建网方向时,要面向应用,面向需要,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结合应用和需要的变化,制定相应的方案,不要一味追求高、新、难,避免使用不成熟的技术,某些过渡时期不成熟的技术很有可能导致网络建设的失败。现在,大多数办公网选用以太网。业界也普遍认为以太网是最适合办公系统的网络技术,其中100mbps的快速局以太网是网络办公室理想的选择。随着交换、路由技术的发展,以太网的性能将更具吸引力。在网络建设中,布线可以说是真正的一次性投资,人们很难以追加投资的方式来提高它的性能。布线系统的性能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网络的使用性能,所以布线系统的规划应以目前所能达到的尽可能高的性能为标准。对于lan应坚决使用超五类线,如果有可能,可使用新兴的超五类线。网络的硬件设备最主要的是科技局网络设备的构成,它是泰安市农业信息中心的基本单元,必须遵循设备精湛,易于扩充,功能齐全、易于维护,符合国际ieee电气标准,科技局网络的外网接入采用ddn。
2.2网络软件(应用)系统及实现
2.2.1网络操作系统
网络操作系统选择microsoftwindowsserver.windowsserver是一个功能强大、多用途的网络操作系统,具有良好的易管理性、灵活性及网络通信服务。
2.2.2www信息发布系统
www信息发布服务器选用iis软件或apache,www信息网页制作采用dreamweaver软件。网络采用超级链接技术将各种类型的信息(图像、文本、声音等)进行集成,在此基础上www提供了图形界面式的快速信息查找,并通过同样的图形界面与internet上的其它服务器对接。
2.2.3数据库系统
管理数据库系统选用oracle数据库或者sqlserver数据库,前台开发采用asp、cgi、php、java等编程技术。数据库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与管理主要采用客户机/服务器方式,数据库发布、查询系统采用intranet/internet方式。
2.2.4电子邮件服务系统
电子邮件服务系统使用msexchange或netscapemessageserver。用于传递文字、报表、语音及图像信息。
2.2.5网络传输系统
网络操作系统windows提供ftp功能。ftp即文件传输协议,用于管理计算机之间的文件交换。
2.3建设内容
2.3.1加强信息网络及传输通道建设
随着农业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入,加强信息网络及传输通道建设,加快农业信息传递已成为当务之急。我市农业信息体系要力争经过1~2年的建设,在全市形成“纵横交错”的市、县、乡三级农业信息服务网络。
a.在纵向上,形成一个系统的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力争做到“上联省部、下联县乡”。首先搞好市级网络建设,在市科技局组建小型局域网(已建立),在主服务器上对网页进行维护与更新,并与省科技厅实现连接,以实现与省联网,并在基础上,逐步建成一级网络平台,县区级也要建立相应的二级平台,组建局域网,乡级要有自己的网络终端,市、县、乡通过ddn专线或(isdn)联网,形成一个以市级信息分析、预测为主体,以县级信息采集、发布为基础,以乡级信息为先导的农业科技信息综合服务体系。市、县(区)建立农业科技信息中心,要坚持高起点、高标准,特别是在硬件建设上应具有一定的先进性和超前性,网络的硬件设备是构成网络的基本单元,主要包括服务器、交换器、路由器、客户机、调制解调器、电缆系统设备,保证网络的顺畅高效运转。
b.在横向上,通过市科技信息中心与农口单位、龙头企业、专业大市场、专业(种养)大户实现联网,力求及时反馈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民的信息需求,形成一个综合、立体、高效率的农业信息体系,各级农业科技信息机构要立足自身特点,宣传本地特色农业,引导、帮助农业龙头企业、专业市场、专业大户宣传自己的产品,促进我市外向型农业的快速发展。
c.邻间局域网络建设范围
ⅰ.市委、人大、政府、政协、畜牧、农机、水利、林业、粮食、烟草、供销、棉花、气象、农科所、乡镇企业局等互联网络的建设与接入方法。
ⅱ.各县(市)区科技部门的网站建设。
ⅲ.农业科技园区的网站建设。
ⅳ.重点特色乡镇网站建设。
ⅴ.批发市场、龙头企业网站建设。
2.3.2建立健全农业信息采集、整合体系
农业信息采集体系主要以农业科技信息服务网络体系为主体,定时、定点采集有关数据,把真正代表我市农情的科学数据收集上来,为各级指导农业生产经营提供科学依据。一是建设市级农业数据库,重点建设完善农产品供求、菜篮子价格、实用技术、农村经济、政策法规、农产品市场、农情气象等方面的数据库,全方位为我市农业生产搞好服务。二是使信息采集不断标准化、规范化,开展不同层次的信息需求调研,摸清各种用户对农业信息的需求状况,对各类农业信息进行科学的分析整合,搞好信息的采集、传输与整合,为服务不同层次的信息发布打好坚实的基础。
2.3.3加强大型农业应用体系建设
计算机在农业上的应用研究主要集中在六个方面,即:农业数据和图像处理,农业系统模拟、农业专家系统、农业计算机网络、农业决策支持系统和农业信息实时处理。根据我市的农业状况,重点应搞好以下几方面的建设:①建立计算机农业专家支持系统,建立起以主要农作物、畜禽、水产为对象的生产全程管理系统和实用技术系统,以促进农业生产的科学管理和先进技术的推广应用,以一种全新的形式促进我市农业科技推广、科技咨询、农业教育的发展。②农业信息实时处理系统,加快农产品市场联网步伐,准确及时提供各类农产品市场信息,及时为各地提供农产品价格、市场信息、加快我市农产品的流通。重点是为特色乡镇、龙头企业、种养大户搞好市场服务。
2.3.4加强信息发布与信息服务体系建设
信息发布是发挥信息引导功能的关键。定期不定期发布农业方面的重要政策和重大事件及市场信息,科技信息,是直接关系到能否服务好我市“农业、农村、农民”的关键,也是我市农业科技信息网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将农业技术信息直接送到农民手中,还要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等传统新闻媒体发布信息,定期举行农业科技信息发布会,发布市场动态、科技、政策、农村经济运行等信息资源及时传送到广大农民手中,实现“信息入户”。
a.加强领导,协调联动
农业信息体系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有组织有计划地推进。应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市、县二级农业信息组织机构,保证农业科技信息网络的正常运行。
b.充实力量,提高素质
健全各级、各专业信息队伍,为信息体系建设提供组织保障。因此要适应新时期信息体系建设和信息服务工作的需要,强化信息队伍建设,特别是计算机软件设计、网络维护及信息分析、预测人员。要利用多种形式开展技术培训,提供信息队伍的业务素质和服务能力,造就一支数量、结构配置合理,满足农业信息工作需要的高素质队伍,保证体系建设和服务工作的顺利进行。
c.完善手段,强化服务
围绕农业信息的采集、处理、发布等各个环节,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并引进和开发信息高新技术,逐步提高信息体系的技术装备,在原有的热线电话进行技术信息服务的基础上,利用网络优势,沟通生产、加工、流通等环节的信息联系,提供更多、更及时、更有效的农业技术信息服务,为农业生产、加工及流通的协调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d.健全制度,规范运行
农业科技信息体系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要确保各阶段、各层次、各环节工作的有序、高效、协调进行,必须建立健全一套科学的制度和规定。一是建立人员管理、中心机房管理制度,为网络运行打好基础。二是信息采集、整理、分析、发布制度,保证信息技术的真实可靠,切实为农业搞好服务。三是信息资源更新、操作技术标准及网络管理,维护等制度,保证网络安全高效运转
六、软件投入建设具体内容
由于泰安市农业信息化服务体系建设是新兴的课题,需要各级政府的帮助和支持。因此网络工程的建设,采取统一规划、统一组织、分级投资、分期实施的办法。
网站的名称定为泰安农业科技信息网。这样不仅能够反映泰安的历史、文化及生产发展状况,突出当地的自然和人文资源,而且易于记忆、访问和宣传推广,很具代表性、独特性。
栏目设计应该切合泰安农业科技系统政府部门的实际,网络平台的搭建应该采用市、县、乡一体化的解决方案,使各地方网站能够无缝的结合到省级信息平台中,各地方网站可以相互之间以及和省级平台之间进行在线数据交换,网站建成后,应该考虑到下级单位的无缝接口,如泰安市各部门、各单位的网站,各县区的已有网站可以经过简单改造后接入,没有建立的网站可以预留接口,各大批发市场、高效农业园区的网站也可以无缝接入科技局的信息平台。
网站的设计应该侧重于网站以后的运营管理方面,使网站的信息管理尽量的简单,对于有些信息的获取应该能达到自动化。尽量减少人对网站运营的影响。
从网站的功能和性质上考虑,把泰安市农业科技信息网分成以下几个逻辑部分:
时事新闻区:实时对外发布国内外和本省、市内的时事、财经、农业等各方面的新闻。
农业资源介绍区:介绍泰安市全市及各县的自然资源条件,社会资源条件,农牧业生产状况及主要农、林、畜产品。
农业行政单位及技术服务单位介绍:介绍泰安市科技局的职能,现任领导,各科室的职能、负责人、联系电话,各技术服务单位的性质、职能、技术人员情况及联系方法。
招商引资专区:宣传介绍泰安市主要农产品,畜牧产品,林产品,当地特产,特色企业,可供利用的招商引资项目等。
实用技术培训区:提供技术培训资料,包括各种农作物的种植方法,病虫害防治方法以及电脑技术培训等资料。
商务区:包括供求信息发布,农资超市,农产品超市等。
信息发布反馈区:发布国家及地方的政策法规,发布农情信息,发布对农副产品的市场预测信息,动植物的疫情预测信息等内容,同时收集用户反馈信息如投诉举报等。
专题论坛社区:三农论坛,bbs等可以在线交流,相互的讨论区。
会员专区:提供会员注册,管理,会员发布信息等服务。
农业服务区:农业人才、政策法规、粮作、经作、畜牧、农资、龙头企业(11个大型数据库)等。
农业电子商务平台:(包括各类商品的展示、价格调整、促销、订单的接收分类、跟踪及简单的票据流程管理)具有投入成本小,操作简单,功能完备。
具体说明:
a.站点页面数500个(包括php+sql编程的全部功能),自动更新,13个大型数据库建设:泰安市农业资源环境信息数据库(土壤、农业气象、地理、生态环境)、农业品种(名、优、特产)资源数据库、科技成果数据库、农业新技术及设备数据库、农业科技文献数据库、农业高等院校数据库、农业科研机构数据库、农业专家人才数据库、农业实用技术数据库、农业政策法规数据库、农业龙头企业数据库、农民经纪人数据库、批发市场数据库等13个大型数据库。
b.农业电子商务平台:(包括农产品供求信息发布系统,主要农产品网上销售系统,农产品价格行情收集、发布、预测系统)具有投入成本小,操作简单,功能完备,实用性强等特点。
c.信息互动服务系统:利用网站信息发布、管理系统实现人才交流系统、农企博览自动系统。
d.社区建设方案、涉农政府智能化、自动化办公系统:该平台包括市、县、区、整个农口系统及各直属单位网上办公功能。包括职能公示、报表报送、文件转发、内部交流、资源共享等功能。
泰安市农业科技信息网络建设,规划建成一个平台,七个服务系统,十三个大数据库,按照国际互联网的技术规范,构建市、乡镇、村、涉农部门、农业龙头企业、农产品批发市场多级节点互联,并接入国际互联网的全市农业信息网的农村经济信息计算机网络平台和国内网的农业办公自动化平台。
●七个服务系统:
(1)在线农业技术咨询系统。
(2)农贸信息咨询服务系统。
(3)主要农产品网上交易系统。
(4)农业宏观管理决策支持系统。
(5)农产品供求信息发布系统
(6)农业网站信息收集、自动编辑处理系统。
(7)农产品价格行情、市场信息的收集、发布、预测系统。
●泰安市农业信息平台数据库:泰安市农业资源环境信息数据库(土壤、农业气象、地理、生态环境)、农业良种(名、优、特产)资源数据库、科技成果数据库、农业新技术及设备数据库、农业科技文献数据库、农业高等院校数据库、农业科研机构数据库、农业专家人才数据库、农业实用技术数据库、农业政策法规数据库、农业龙头企业数据库、农民经纪人数据库、批发市场数据库等13个大型数据库。
●建立功能强大的市县乡级网络平台,(定位于同级全国一流);
●基于市级平台建立具有同样功能的,自己有高度管理权限和独立域名的乡(镇)级平台,并实现本市信息的共享和贯通。乡(镇)、企业级信息中心不再有服务器和路由器等网络设备,用普通pc即可达到同样的网络管理功能或配置价格便宜的掌上电脑,实现信息的浏览和传播。
●建立基于市级网络平台的批发市场、产业化龙头企业、经纪人组织、专业大户等小网络平台,使之具有同样的网络管理权限;
●为了便于政务公开,并具备较强的虚拟办公能力,充分提高办事效率;
●有利于本市和全省的互联互通,充分实现资源共享。
二、软件设计原则:
1、操作系统、运行平台、开发技术及数据库的选择:
●操作系统的选择
结合泰安市农业信息化系统设计的实际情况,选择windowsserver作为操作系统。
●运行平台和开发技术的选择
运用现在主流的web开发平台-----asp+com。
对于一些不便于采用asp+com这种开发模式的系统,将根据系统的实际情况,选择最方便的开发工具和开发技术,主要包括java和delphi。
●数据库的选择
数据库选择microsoftsqlserver,主要是因为sqlserver和windowsserver都是微软的产品,能够很好的结合;同时sqlserver应用广泛,便于和其他的系统进行数据交换;操作和维护简单,性能卓越。
数据库建设的目的是把大量的无序的有用资料,以数据库的形式来存放,便于管理、查找和使用,提高使用这些资料的效率,同时专用数据库的建设,可以使工作人员有意收集此类资料,实现数据的共享和集中管理,便于数据的积累,防止丢失。结合科技系统政府部门的行政职能和工作内容,建设泰安农业科技信息平台应该建立这样一些数据库:泰安市农业资源环境信息数据库(土壤、农业气象、地理、生态环境)、农业品种(名、优、特产)资源数据库、科技成果数据库、农业新技术及设备数据库、农业科技文献数据库、农业高等院校数据库、农业科研机构数据库、农业专家人才数据库、农业实用技术数据库、农业政策法规数据库、农业龙头企业数据库、农民经纪人数据库、批发市场数据库等13个大型数据库。
2、数据库建设各部分功能描述
数据库建设的目的是把大量的无序的有用资料,以数据库的形式来存放,便于管理、查找和使用,提高使用这些资料的效率,同时专用数据库的建设,可以使工作人员有意搜集此类资料,实现数据的共享和集中管理,便于数据的累积,防止丢失。
a.泰安市农业资源环境信息数据库:收录农业的基本状况,包括地理信息数据、气象资料数据、土壤资料数据、生态环境等各种与农业相关的统计性数据。
b.农业品种(名、优、特产)资源数据库:收录全国农业新品种,包括名牌产品、优质产品和当地特色产品。
c.农业科技成果数据库:收录全国主要农业科技发明创造。
d.农业新技术及设备信息数据库:收录农业生产新技术、新成果及农业设备信息。
e.农业科技文献数据库:主要收录公开发表的大量的科技文献、实用技术文章。
f.农业高等院校数据库:收录全国各地农业高等院校信息,特别山东农业大学的信息。
g.农业科研机构数据库:收录泰安市、山东省及全国科研机构信息。
h.农业专家、人才市场数据库:收录省内外农业科技人才信息,农业技术人员是农业信息化的主要力量,他们分布于各地市和乡镇,人员多、层次复杂、专长多样,掌握这些科技人才信息,是农业系统领导关心的问题,因此建立农业科技人才数据库是必要的。数据库应主要收录科技人才的个人基本情况,专业特长,工作单位情况等,至少可以按照行政区域和专业特长进行分类,便于浏览查找。
i.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数据库:收录本内外涉农企业的名称、联系方法、企业规模、主要业务范围等信息。该数据对于当地政府的招商引资、农产品的销售、农副产品的加工、农资的购买具有指导意义。
j.政策法规、质量标准数据库:收录国家和地方农业方面的政策法规、农业行业标准和行业规范等。
k.农用生产资料数据库:以向农民提供农用生产资料的使用信息为主,内容涉及到农药、化肥、农膜、植物生长调节剂、农机具等各种农用生产资料的性质、使用方法、国内外主要厂家的产品、产品检验、假货识别常识等,必要时可以提供相关的购买信息,用于指导农民对农用生产资料的购买和使用。
l.农民经纪人及种养大户数据库:收录的农民经纪人、种植大户和养殖大户的基本数据,如农户基本资料、农户养殖和种植范围、农户的经营规模、农户的效益情况等。该数据库对于农业系统领导指导重点农户的生产经营具有指导意义。
m.批发市场数据库:收录全国主要批发市场信息。
上述数据库的管理和维护界面力求统一,这样便于用户的使用,用户只要学会一种数据库的查询和使用方法,就可以同时学会其他数据库的使用方法,同时也便于系统管理员对数据库的维护,就数据库的功能来说,提供给用户应该有按照分类逐条浏览数据库中的信息和全文检索、条件检索等几种方式;提供给系统管理员的还要包括数据的添加、删除、修改、备份等功能,部分数据库可以根据数据格式提供数据采集功能。
3、软件开发各部分功能描述
开发合适的有效的软件是充分发挥农业科技信息化平台功能必不可少的,软件开发主要分为以下三类:
●泰安市农业科技信息平台internet网站
●泰安市科技局内部各单位间的办公自动化平台
●基于web的涉农软件及各种咨询系统
①泰安市农业科技信息平台internet网站
网站的设计考虑到下级单位的无缝接入。
网站的设计侧重于网站以后的运营管理,使网站的信息管理尽量的简单,对于有些信息的获取应该能达到自动化。尽量减少人对网站运营的影响。
②泰安市科技局各部门、各单位的办公自动化平台
办公自动化平台是建立在局域网上的无纸办公平台,办公自动化平台的设计重点考虑三方面的内容:一是真正适合于政府部门的办公自动化平台;二是采用带有农业特色的办公自动化平台;三是办公自动化平台能够和现有的省、市级农业信息平台很好结合,信息能够共享,这样就能够同时起到内部办公网的作用。
现在流行的办公自动化平台开发技术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基于lotusdomino的办公自动化平台,一种是基于浏览器/服务器模式的办公自动化平台,采用浏览器/服务器模式是现在办公自动化平台的开发主流,它不像lotusdomino那样需要安装客户端,客户端使用ie浏览器,这样政府工作人员就可以在任何地方通过拨号或者局域网接入办公自动化平台,按照口令认证的方式确认身份后,就可以处理日常的办公事务,也可以查看系统中存储的有关信息。
办公自动化平台应该包括的功能:
系统的开发采用asp+com组件的形式,同时使用vbscript/javascript,dhtml,css,xml,.netwebservice等技术,后台使用sqlserver数据库。
③基于web的涉农软件及各种咨询系统
这些软件和系统主要是运行在web上,开发完成以后挂接到农业信息平台internet网站上,对外提供服务,主要包括下面这些系统:
●在线技术咨询系统
建立农业各专业结合的专家咨询组织,进行网上农业技术难题咨询服务。
●农贸信息咨询服务系统
建立关于生产资料的交易服务系统.
●农产品供求信息发布系统
农产品供求信息发布系统主要给网站的使用者提供一个在网上发布供应和需求信息的平台,网站的使用者可以把自己能够提供的农产品发布在网上,详细描述农产品的品种、质量、特征、数量、价格等信息,并且留下自己的联系方式,如果浏览网站的其他人恰好对该商品有需求,则可以通过网站上的联系方式和对方联系,促进当地贸易的发展;需要求购物品的用户也可以把自己需要的物品的品种、质量要求、数量要求、可接受的价格信息等发布到供求信息平台,让有商品的商家或个人主动和他联系。管理员则可以通过后台的管理程序,将过时的或者明显虚假的信息删除。在该系统上同时挂接北京农软公司的中介通系统。可以完成在全球网站上相关产品信息的自动撮合和自动发送。
●主要农产品网上交易系统
主要农产品网上销售系统提供一个农产品的网上销售平台,用户可以在此平台上销售农产品,网站的浏览者可以通过这个平台购买自己需要的商品。
网站管理者通过后台管理程序输入要出售的农产品,产品信息包括产品名称、产品图片、产品外观描述、产品功能描述、产品性能描述、产品价格(包括市场价、本超市价格、会员价格三个等级)、商家推荐评语、支付方式、配送方式及说明、相关商品等信息。输入过程只是简单的文字录入和编辑,不用做任何页面,系统自动生成每一种农产品的销售页面。
网站的浏览者通过浏览器远程查看农产品超市,分类浏览超市中出售的商品,如果遇到自己感兴趣的商品,则可以通过点击“购买:按钮来输入购买的数量,然后用户可以继续浏览、查看、购买其他商品直到不再购买其他商品为止。此时系统自动计算用户购买的商品的种类、数量、总价格,将用户导向付款平台。
在付款平台,系统要求用户输入姓名、单位、联系电话、邮政编码、通讯地址、收货地址、收货要求说明等信息,按提交按钮将购货信息输入系统的超市数据库中。并且提示用户按照商品中说明的付款方式付款。如果能够和银行协商配合好,还可以实现网上支付,用户通过信用卡直接把钱转入我们在银行的帐户,这样可以更快捷的发货。
网站的管理者通过登陆后台的管理程序,查看已经下了订单的用户信息和购货信息,必要时可以通过电话和用户确认,等到收到用户的货款以后,就可以按照用户要求的发货方式、发货时间、发货地点将货物发送给用户。订单会按照已经处理过、无效订单、尚未处理订单进行分类,便于系统管理员查看和处理。
●农产品价格行情收集、发布、预测系统
农产品价格行情搜集、发布、预测系统,跟踪当地和全国主要农产品市场每日的农产品价格,然后根据数据库中的历史数据,自动描绘出指定时间段中的某一种农产品的价格曲线,并预测未来的走势。
该系统对于指导生产、领导决策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历史数据充分多的情况下,可以通过纵向和横向两种方式来描绘曲线和直方图,进行价格比较和预测分析。
纵向比较是对同一种农产品、同一个地理市域在不同的时间内的价格走向曲线图。该曲线图可以看出某一种农产品在一年内(或多年内)不同的季节的价格走向,根据此走向可以预测未来时间内该农产品的价格发展趋势,对于来年种植哪一种农作物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横向比较是对同一种农产品、同一个时间段在不同的地理市域之间的价格比较曲线图。该曲线图可以看出不同地理市域内农产品的价格差别和变化趋势,对农产品的销售具有良好的指导意义。
●农业网站信息收集、自动编辑处理系统。
农业网站自动编辑系统可以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信息,提供给编辑人员或者自动发布到自己的网站上。其工作原理是用户事先设定一些网站,系统启动后会自动监控这些网站,如果对方网站的信息有更新,则系统会及时抓取最新更新的内容,存入到我们网站的数据库中,此时编辑人员可以从中选择感兴趣的内容,发布到我们自己的网站上,也可以设定由自动编辑系统自动把信息发布到我们自己的网站上,这对于获取海量信息、快速便捷的管理自己网站的内容,具有很大的帮助。特别用于解决非商业运作的网站因为人手不足、技术力量薄弱等原因而带来的网站更新速度慢、信息量少、资源贫乏等问题。对于提高网站的信息数量和质量、提高网站的访问量和知名度具有实际意义。
此系统也可以用来建立全国主要农业网站信息联播,用系统抓取主要农业网站的最新新闻,然后在自己的网站的循环播放,向用户提供农业信息导航服务。
●农业宏观管理决策支持系统
面向各级管理部门,建立智能决策支持系统,提供农业信息分析研究材料,提高农业宏观管理的科学性和预见性。
七、人才培训
信息网络系统是非常复杂的,涉及多种类型internet网络系统。这样一个大型系统需要不同层的人员来支撑它的运行,我们将对用户进行系统培训。
我们将用户方与系统相关的人员分为:
骨干农民、基层农业技术人员、系统管理员、农业部门相关领导、软件开发人员等。
系统的正常运转,对以上人员分别有不同程度的要求。我们可以为用户提供全面、优质的技术培训服务,努力提高全体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平。
八、农信通科技简介
农信通科技是北京市高新技术企业,公司总部位于中国的硅谷——北京上地信息产业基地,是专注于农业信息化领域的it企业,是中国较早将互联网和农业进行结合的企业。几年来,通过全体员工的不懈努力,已成为国内领先的农业信息化全面解决方案提供商、农业信息增值服务提供商和农业信息服务综合营运服务提供商。
农信通科技,始终秉承“推动中国农业信息化,促进中国农业现代化”的核心理念,始终关注中国最弱势群体——农民的的终极需求,努力探索使广大农民“用得起、用得了、用得好”的信息服务方式,满足广大农民对信息的需求,使尽可能多的农民,以自己承受得起的低廉投入,依然能够享受互联网时代的阳光。
农信通科技也由于始终关注“三农”的终极需求得到了社会丰厚的回馈,公司取得了健康迅速的发展,目前已拥有北京农软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农信通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弘农投资顾问有限公司及中国农业网络技术研究院等四个独资和控股机构,并在河南、山西、等省设立了分公司,投资运营有我国最大的农业综合门户网站—中国农网,最大的农业商务网站—农商之门。在河南全省与中国联通公司成功的启动了信息落地入户工程—“农信通工程”。》。等互联网站也在业界树立了良好的形象,成为农业it企业中一支奇葩。
农信通科技自成立以来,一直从事农业软件、智能化市场化农业咨询系统、农业信息化平台、农业信息化整体解决方案、各级政府上网工程方案的设计、建设与实施等工作。先后承担了100余家大中型网站的建设工作,并为数十家涉农政府网站制作了农业信息化全面解决方案,为推动中国农业信息化,促进中国农业现代化开创了一种全新的模式。
为了改变目前我国农业网络重复建设、信息渠道不畅、信息无统一标准等现状,由中国农网联合数家网站及传统媒体发起成立中国农业网站信息联盟,联合打造中国最大的农业信息平台,已取得了初步的成效。该联盟的建立与壮大对建设农业信息标准体系具有深远的意义。
农信通科技积极倡导现代农业与信息农业的概念是国家“金农工程”项目编制的唯一企业单位,连续举办了三届我国层次最高、规模最大的“中国农业信息化高层论坛”,主协办有我国第一家农业网络周刊—《农民日报现代农业周刊》,参与承办国家级农业信息化刊物—《计算机与农业》等多家媒体进行合作与交流。有我国最大的农业综合门户网站—中国农网,最大的农业商务网站—农商之门。在河南全省与中国联通公司成功的启动了信息落地入户工程—“农信通工程”。》。
农信通科技还进一步拓展经营业务,已经成立的物流事业部即将在饲料、种业、畜医药等方面开展运营,成为又一新的经济增长点。
农信通科技时刻谨记自己肩上的责任,今后将在更为宽广的领域内努力开拓。随着信息农业概念的普及与推广,农信通科技必将拥有一个更加美好、更加光明的未来。
结对帮扶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方案
结对帮扶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方案文章标题:结对帮扶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方案
按照全市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及新文明办〔2016〕6号文件要求,围绕“培育新农民、营造新环境、倡导新风尚、促进新发展”的目标任务,着眼于满足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和提高农民文明素质、农村文明程度,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为推进全县农村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进一步巩固和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县网通分公司结合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以党的十六大及十六届四中全会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积极、广泛地组织、协调文化工作者及社会各界,支持、支援农村文化活动和农村文化设施建设,进一步活跃农村文化生活,满足广大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科学文化素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二、结对帮扶点XXXXXXXXXXXXXXXXX三、帮扶目标1、公司将结合被帮扶村--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实际,积极开展捐赠活动。一方面筹集资金帮助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建设文化大院,购置配备硬件设施;另一方面积极动员全体员工向陡山乡河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捐赠科技图书、光碟等文化物品,通过加大硬件建设和在软件上升级,逐步推进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文化阵地的建设;在结对帮扶农村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中,我公司将用两年到三时间逐步完善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三室一窗”(即:图书室、活动室、多功能教室、县传橱窗)、“三有一建”(即:有电视、有音响、有广播、建设计书架)等硬件建设。2、加大农村信息化建设力度,建设开通陡山河乡新农村信息服务站。让农民朋友通过互联网、机顶盒、电话等方式免费了解上级有关“三农”新闻、政策法规,农副产品行情与供求、种植养殖技术、农资农机、劳务用工、专家咨询、农村卫生、就业技能、中小学教育等贴近农村的内容,同时互动观看电影、电视剧、戏曲、音乐、卡通、科教等娱乐节目,进一步活跃农村文化生活,促进农民形成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建设乡风文明的新农村。3、开展“四帮”、“五送”活动。即:帮资金、帮思想、帮技术、帮门路;送资金上门、送科技上门、送信息上门、送物资上门、送项目上门;同时,帮助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整修、建设村中道路及排水系统,搞好农村污水、垃圾治理,引导帮助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村民改善公共环境卫生,逐步改善农村环境和村容村貌。4、要落实“四定一包”帮扶制度,积极开展以(定包保对象、定帮扶内容、定脱贫计划、定致富项目、定包户服务到人)为内容的上门服务、包户服务等帮扶活动;帮助困难农户自主创业,把解决农户困难作为切入点,以信息致富帮助他们找门路上项目,想方设法帮助困难农户谋出路,增强“造血”功能。四、方法步骤1、宣传发动阶段(1-4月)。按照市、县的统一部署,结合实际,制定工作方案,明确任务,细化责任,量化分工。搞好组织发动工作,充分调动方方面面的力量积极参与到结对帮扶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活动中来,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扶持农村文化活动的良好态势。2、集中推进阶段(5-10月)集中开展结对帮扶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农村精神文明创建各项活动。公司工会牵头组织,动员员工向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集中捐赠科技图书、光碟及文体活动用品;5、6、7、8月份,公司驻村工作队要深入到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集中排查实际问题,加大该村文明创建力度;重点加大环境建设、活动创建、乡风文明等创建力度;9、10月份,公司工会要深入到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调研,掌握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困难户、特困户生产生活情况,积极开展“扶贫济困送温暖活动”,确保扶前湾的困难农户有饭吃、有水用、有衣穿、有被子盖、有房住、有学上、康复有保障、致富有项目等。3、检查验收阶段(11-12)月份。迎接县市检查小组,对我公司开展结对帮扶农村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检查验收。五、组织领导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综合办公室,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结对帮扶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方案
结对帮扶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方案XXXXXXXXXXXXXX同志具体负责日常工作。六、工作要求1、要加强领导。开展结对帮扶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展繁荣农村文化事业的重要举措。要切实加强对结对此项活动的组织领导,采取有力措施,扎实推进陡山河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精神文明建设工作。2、要搞好合作。公司各部室门要通力合作,加强协调,搞好配合,形成合力,确保结对帮扶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文明单位创建活动取得明显成效。3、要加强宣传。公司办公室要加大信息新闻宣传力度,通过电视台、媒体等宣传渠道,宣传报道各有关部门开展活动情况和涌现出的先进典型,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推动新县网通结对帮扶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深入开展。二00六年九月十一日
《结对帮扶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方案》来源于第1,欢迎阅读结对帮扶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方案。
结对帮扶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方案
镇农村公共服务运行维护机制建设工作方案
镇农村公共服务运行维护机制建设工作方案
为深化农村综合改革,据**月16日县政府组织召开的农村公共服务运行维护建设会议精神,**年关于镇推进农村公共服务运行维护机制建设的通知及**号关于印发《**县公共服务运行维护机制建设操作流程》的通知,结合我镇实际,特制定具体实施方案。
一、明确实施范围及内容
全镇34个村,涉及的共4大类。
即:一类:基础设施及环境类:6个项目体系:如道路、桥梁、提灌、山坪塘、渠系、环境治理等;
二类:农业生产服务类:6个项目体系:如科技培训服务、防灾减灾、动植物疾病防控等;
三类:农村生活服务类:3个项目体系:如文化、广播电视、电影、健康教育、定期体检等;
四类:农村社会管理类:5个项目体系:如村级阵地建设(如:党员活动室)、治安联防、协调员、网格信息员、安全维稳等。
总之,今年首先考虑:道路、党员活动室、城乡环境治理、社会管理网格化类。
二、补助标准及资金使用
平均每村每年补助5万元,其中,中、省财政3万元,县财政2万元,坚持三个原则。
(一)坚持公平、公正原则,采取因素法进行测算。即:人口幅员面积、地理位置、村集体收入和工作绩效等分类确定,每村运维资金最低不少于3万元/年,最高不超过10万元/年。
(二)坚持资金整合原则。充分发挥运维资金的主平台作用,把已有渠道安排的零星补助资金整合起来统筹使用,引导鼓励社会资金投入弥补运维资金缺口。
(三)坚持财政报账原则。项目验收合格后,由财政所采取报账“国库集中支付”的办法兑付(清算)运维资金(即村提供相关审核合格资料到镇财政报账、清算),切实做到“五不准”:1.不准村组干部私自决定;2.不准用于弥补公用经费缺口和发放村组干部补贴;3.不准分发给村民;4.不准违反财政报账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5.不准截留挤占挪用。
三、项目规划实施的管理要求
(一)着力解决村内最急需、群众最急盼、受益最直接的突出问题。坚持“三议五公开”村民作主的工作方法规划实施。(即事前群众建议,事中群众审议,事后群众评议,公开资金规模用途,公开村民建议,公开村民会议决议,公开项目完成情况,公开绩效评议结果),不得采用下达专项运行维护任务方式。
(二)合理引导议事。各村引导村民把议事重点放在已建成的村内公共基础设施、阵地建设、日常管护、美化整治村内环境及社会管理运行,丰富村民精神文化生活等方面,原则上不用于新建或大规模修缮村内公益事业项目。
(三)优化项目实施
一是必须签订合同,权责明晰。
二是购买专业服务,对专业技术性较强或能够由社会组织提供运维项目,必须全面采取公开竞争的方式择优确定服务队伍(人员),杜绝暗箱操作,确保服务质量。
三是照顾弱势群体,对技术含量低,操作简单的运维项目可差别化选择服务人员,优先利用本村富余劳动力,特别要重点照顾农村留守老人妇女和残疾人,以及贫困户低保户,以之提供力所能及的劳动来增加收入,改善生活。
四、操作流程及要求
(一)公开政策。由村“两委”根据上级文件精神及规定,向村民广泛宣传“五不准”、“三议五公开”等。
(二)征求意见。各村社组织入户调查,广泛征求村民意见、建议,填列《项目征求意见表》,由村汇总审核,各社意见填列《村民意见汇总表》,此表各社汇总情况公示3天,各村汇总情况公示7天。
(三)拟定方案。填列《项目量化打分情况表》。
(四)群众审议。召开村民代表会议,听取项目情况说明,审议项目实施草案。
(五)方案报审。各村填列《项目实施方案表(二)》,报送镇审核批准,镇汇总各村项目后报县综改办备案。
(六)组织实施。各村按规划方案与服务队伍签订劳动合同,组织实施,村民理财小组、质量监督小组全过程参与监管,各驻村干部做好相关服务和指导。(验收评议。项目完成后,由村“两委”理财小组、监督小组、镇验收组(领导小组组织运维办、纪委、相关职能部门、责任单位负责人)按各自职责组织验收,填列《项目验收情况表》、《项目完成情况公示表》、《项目资金使用情况统计表》,进行公示7天无异后报账,兑付清算资金,县级各部门将组织抽查复检。
(七)资料归档。收集整理年度相关资料,县、镇、村分别归档保存,一村一卷。
每步流程均不得缺漏,并严格按要求公示,留有纸质及现场影相资料。
(八)加强组织领导、落实责任
成立领导小组:组长:**,副组长:**、**、**,成员:**、**、**、**、**,全面组织领导推进该项工作。
下设办公室:主任:**,成员:**、**、**,负责协调及日常事务。
成立审核监督验收组,镇长为组长,各位分管领导为副组长,运维办成员、纪委成员、相关职能部门、责任单位负责人为成员,具体负责项目规划的审核及项目实施的监管验收工作。
师德建设工作方案
区教育局2011年“工作意见”的要求,全面提高我校教师的师德水平,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制定学校深入开展师德教育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教师法》、《九年义务教育法》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加强制度建设,强化管理与监督,以强化职业道德为重点,解决教师队伍职业道德整体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不断增强师德教育的针对性、时效性,促进师德教育规范化、制度化。使我校教师队伍的职业道德水平有显著提高,真正成为学高身正,受人尊重的群体。
二、工作目标:
1、提高全校教师的职业道德认识,规范广大教师的职业行为,全面提高我校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
2、督促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价值观念、质量观念和人才观念,增强教书育人,以身立教的社会使命感。
3、以师德教育为突破口,促进我校两好教风、学风和校风的形成,全面提升我校教师师德教育水平。
4、加强全体教师尊重学生、爱护学生、保护学生的责任意识,促进广大教师成为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开拓者,先进文化的弘扬者,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维护者。
5、形成我校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基本框架、长效机制,构建我校全方位、立体化,可持续发展的师德教育格局。
三、成立学校师德教育活动领导组
组 长:(副书记)
副组长:(德育主任)
成 员:
四、师德建设工作的主要内容
1、政治思想:每位教师要用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自己,坚定社会主义信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增强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管理育人的使命感。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
2、加强法制教育,重点贯彻落实〈教育法〉、〈教师法〉、〈教师资格条例〉、《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沈阳市教师职业道德准则》等有关法律法规,树立法制观念。
3、爱岗敬业,忠于教育事业,乐教职守,甘于奉献,让教师认识到从事教育事业是光荣的,是神圣的。
4、敬业爱生:要热爱本职工作,履行教师聘约,自觉遵守规章制度,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不得以任何方式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要关心爱护每一位学生,循循善诱,对每位学生都因材施教。
5、为人师表:教师要有较强的事业心、高度的责任感和良好的敬业精神,奋斗在岗位,奉献在岗位,为学生树立好榜样,为社会树立好形象。
6、廉洁奉公:教师要有高尚的情操,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不得接收学生或家长的任何礼品、礼金,不再任何场合参与赌博,洁身自好。
7、风度仪表:教师的服饰仪容应朴素得体,整洁高雅,言谈举止应遵循文雅、稳重、端正,态度行为要亲切和蔼,严谨持重,待人处事要真诚热情,尊重别人。
8、团结协作:同事之间要互相尊重,互帮互学,谦虚谨慎,帮助维护其他教师在学生中的威信,共同维护学校荣誉,共创文明校风。
9、家校联系:教师与家长之间要互相尊重,互相配合,积极寻求途径密切学校之间的联系,主动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艺术水平。
10、专业业务:应刻苦钻研科学文化知识,参加各种专业培训与进修,加强文化修养,掌握精深与渊博的知识,做到德高为师,以便更好地适应业务的需要。教学教研:正确地认识和遵循教育规律,讲究教育艺术,能把所有掌握的知识深入浅出地传授给学生,并不断进行教学方法的深入探讨、调研、创新、改革。
五、措施和要求
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成立师德教育领导小组)分工负责。
2、突出重点,结合实际,找出本校教师队伍中有违教育公平的现象,查摆清楚师德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重点问题,重点查摆一些学生和家长关注度比较高、涉及学生健康发展的问题。
3、深刻剖析、对查摆出来的问题进行全面、深入、科学、透彻的分析。既要分析教师主体产生问题的原因,也要分析学校监督、建章立制等方面的原因。通过剖析,切实抓住问题的实质,找准问题产生的根源。
4、认真整改。针对学校中存在的共性问题、集中问题和重点问题,研究提出整改措施,实现统一认识,自我教育的目的。
5、扎实工作,不走过场,务求实效,统筹兼顾,有序组织。
6、、坚持原则,实事求是(有理有据,公平、公正、公开)
社区建设工作方案
社区建设工作方案
社区建设工作方案加快新型社区建设是我市推进新型城镇化的一项重要工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省九次党代会、市十一次党代会和全市新型社区建设工作会议精神,按市委、市政府的安排部署,结合高新区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以科学发展观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新型城镇化为引领,把建设新型社区作为推进新型城镇化的突破点、统筹城乡发展的结合点、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切入点、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增长点。抓规划、抓建设、抓机制、抓进度,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实现土地的节约集约,人口的集中集聚,产业的集合集群,推进“三化”协调发展。
实施新型社区建设应遵循以下几条原则:一是坚持规划先行、统筹布局的原则;二是坚持集约用地、规模开发的原则;三是坚持政策支持、分类指导的原则;四是坚持以人为本、依靠群众的原则。
二、工作任务
沁园街道宗庄居委会东闫斜、西阎斜、张庄等三个居民组以及轵城镇张岭新村集聚至高新苑社区,要努力把社区建设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
三、具体措施
1、统筹部署,科学规划。牢固树立新型社区规划的现代性、生态型、前瞻性、宜居性和科学性理念,把土地等自然资源的节约利用落实到规划建设的全过程。按照建设城市综合体、城镇综合体的思路,根据市域总体规划,规划建设大社区,引导农民进市区、进组团、进镇区,体现大集聚、多集聚,完善社区服务功能,提高居民公共服务质量和生活水平。要按照新型城镇化建设要求,综合考虑人口集聚、产业支撑、生态宜居、地质地貌、自然景观、文化传承、历史沿革,以及农民承受能力、生活习惯等因素,立足高标准,突出高品位,高起点对楼宇式新型社区进行规划设计,体现特色鲜明、环境优美、配套完善、设施安全,确保新型社区外观时尚经典,户型适应不同家庭需求,服务功能齐全、实用,实现社会、经济、人文、效益的最佳结合。
2、政策倾斜,加大投资力度。要按照小区化建设、社区化管理的要求,对社区布局建设。一是政策引导,农民自建。按照“地域相近、产业趋同、利益共享、规模适度、社会参与、群众自建”的原则,由政府进行政策引导,发动群众按社区建设标准,对旧村进行联片改造开发建设;二是加大融资力度,通过投资公司融资平台统一融资,在规划区内依据规划统一建设,引导农民入住社区,实现生产生活相对分离的生活模式;三是招商引资,开发建设。对社区建设工作向社会广泛宣传并提供相应的投资环境,吸引社会资本参与社区建设,达到互利互惠、双方共盈的目的;四是积极争取中省市专项资金,充分发挥社会成功人士和工商企业的优势,通过制定优惠政策,引导和动员社会力量在自愿互利的基础上,支持帮助社区发展现代农业园、养殖小区、农产品加工、乡村旅游和农家乐、商贸流通等特色产业。
3、整合资源,改善条件。要加强社区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行“五通、五化”建设。“五通”即通路、通水、通电、通电话、通有线电视及宽带,“五化”即绿化、净化、硬化、美化、亮化。围绕广场建设,要有满足公益性、中介性服务需求的治安警务、司法调解、法律援助、信访接待、人口计生、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救助、劳动就业、产权交易、科教文体等基础服务设施和服务人员,并配套超市、托幼托老、餐饮洗浴等经营性便民服务设施的社区服务中心。根据我区实际,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短什么建什么”的原则,充分利用现有村级办公服务场所,抓好“一园五室两站一市”(即幼儿园、社区办公室、会议室、图书阅览室、警务室、老年活动室、农业综合服务站、社区卫生服务站和商业服务超市)建设。努力将社区建成一个设施配备相对完整、服务功能相对集中的社区化综合服务中心,不断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使之真正成为资源共享的“社区之家”。
三、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新型社区建设事关全市新型城镇化工作全局,要站在济源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高度,提高对新型社区建设的认识,切实增强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形成加快建设的工作合力、活力和运作力,扎实推进新型社区建设工作。成立由一把手为组长的新型社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要实行周汇报、月点评、季排名、半年观摩、年终总评制度,加大督查力度,确保新型社区建设工作顺利推进。
2、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建立城乡统一的户籍管理制度和无差别管理制度。对进城落户的农村居民,享受与城镇居民同等的子女入学、公共卫生服务、社会保障等政策待遇,享受城镇就业优惠政策,符合条件的纳入低保范围。
3、强化社区管理。加强新型社区基层组织建设,建立完善各项管理制度;积极开展各类文明创建活动,建设文明和谐社区;倡导社区物业化管理,加强对社区基础设施、公共设施的管理,保证正常使用,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占用或者毁损;积极探索新型社区自治管理的体制、机制。
农村帮扶谋划工作方案
根据市帮扶办《关于做好 年“领导挂点、部门包村、干部帮户”活动工作方案的通知》(雅帮扶办〔 〕7号)要求,在去年“抓启动,抓发动,抓联动”的基础上,我局认真分析 年帮扶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困难,明确帮扶重点,科学谋划,确保各项帮扶目标和事项落到实处并见成效。
一、帮扶村基本情况
乡 村是 县最偏远的一个纯彝族村,全村有7个村民小组,549人,党员10名,现有250余名农户已享受低保。主要产业有魔芋、核桃、牲畜、药材。农户每年有几个月时间可以上山采药材,主要以虫草为主,年收入几千至2万元不等。
存在问题:
(一)居住环境差,人畜混居现象严重;
(二)交通不便,只有2个组通公路,尚有5个组未通公路。
二、 年帮扶产业项目
(一)年内发展核桃200亩,发展魔芋100亩;
(二)计划完成全村10户农户的厕所改造;
(三)完成3组、4组、7组约4公里的联户路建设,55户农户院坝硬化(1400平方米)。
(四)指导帮扶村村支部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
1.指导村支部开展理论学习,组织党员开展支部活动,增强支部的凝聚力;
2.进一步完善村支部活动室的建设,帮助制定完善各种规章制度,充分发挥学习阵地作用。
三、帮扶工作措施
(一)成立帮扶领导小组
组长:
成员:
(二)确定工作思路
由市防震减灾局和 县防震减灾局共同帮扶。原则是:市局落实帮扶资金,县局落实驻村干部;市县两局共同出主意、想办法,帮助联系村找路子,找项目,做好信息服务,改善生产、生活条件,使村民增收致富。
策划方案,是策划成果的表现形态,通常以文字或图文为载体,策划方案源自于提案者的初始念头,终结于方案实施者的手头参考,其目的是将策划思路与内容客观地、清晰地、生动地呈现出来,并高效地指导实践行动。《农村保障房建设工作方案》如果还没解决您的需求,请访问我们为您2024准备的“保障工作方案”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