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教案 > 高一下政治教案设计 > 导航 > 高一下册政治教案:政府的责任

高一下政治教案设计

高一下册政治教案:政府的责任。

教案课件既关系到教学步骤,也关系到教学的课程标准,通常老师都会认真负责去设计好。只要提前准备好教案课件工作,这样才能避免实际教学中应对不足的情况。好的教案课件是从哪些角度来写的呢?经过整理,小编为你呈上高一下册政治教案:政府的责任,欢迎阅读,希望对你有帮助。

政府的责任:对人民负责
新课标要求
(一)知识目标
1、识记我国政府的宗旨和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则,政府的工作态度、工作作风、工作方法。
2、理解我国政府的宗旨和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则,政府的工作态度、工作作风、工作方法;理解求助有门,投诉有道。
3、列举生活中接触到的事例,探究政府的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及对人民负责的基本原则。
(二)能力目标
3、 能够从政府的具体行为中,领会其工作的基本原则。
4、 能够阐明在公民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应如何处理。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对我国政府责任 的学习,使同学们进一步升华对我国的政府是人民的政府的认同。同时,公民也应向政府寻求解决自身困难,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帮助,这也有助于政府工作的改进。
教学重点、难点
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教学难点
政府的工作态度、工作作风、工作方法
教学方法
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思考,讨论、交流学习成果。
教学建议
本框题与人民群众的生活密切相关,与上节政府的职能密切相连,因此在教学中要运用政治生活的具体事例和上节政府行使职能的具体事例来帮助理解。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上节课,主要学习了政府的职能是什么以及行使职能的重要作用。我们的政府在不停地履行着自己的职能,职能的行使说明了我们的政府是便民利民的政府,也说明了我们的政府在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二)进行新课
六、解读一个市长的承诺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39页材料,同时思考所提出的问题。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讨论问题。
教师点评:1、市长最关注的是政府要搞好公共服务。市长的各项承诺意味着作为政府应该更多地为人民办实事、办好事。
2、正是因为有了市长的承诺,才会使更多的人实现了就业和再就业;使更多的人解决了饮水困难、交通不便的状况;使更多的孩子接受教育等。
3、市长承诺的目的是政府要切实履行职责,增强服务职能。通过职能的行使是更多的人享受到政府的服务,使人民真正感受到我们的政府是人民的政府,政府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
这样公开承诺,一方面,有利于广大市民更多地了解我们的政府,相信我们的政府是为人民服务的政府,从而积极支持政府的工作。另一方面,使政府的职能履行情况置于群众监督之下,自觉接受群众监督,从而不断增强服务意识。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40页中南海新华门影壁,思考:*手写“为人民服务”用意是什么?
学生积极回答:为人民服务是政府的宗旨,对人民负责是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则
二、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教师活动:对人民负责是一切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行为准则和工作宗旨。从理论上讲,这一原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利属于人民”的宪法规定和中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在政府活动中的体现,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民主本质的要求。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一切国家机构的工作人员都要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坚持对人民负责原则,要求做到以下三点。
1、 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工作态度
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工作态度,就是要求政府及其公职人员要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真心实意对人民负责的思想,为人民谋利益。政府公职人员在执行公务过程中,必须深入群众,关注民生,体察民情,尊重民意;不能损害人民利益,不能以权谋私,搞权钱交易。
教师活动:请大家列举实例什么本地政府及其工作人员是如何为人民服务的?
学生活动:积极讨论并踊跃发言。
教师点评:检验政府是否坚持了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关键是看其有没有深入群众,体察民情;是否急群众所急,想群众所想,有没有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做法,损害了人民的利益,有没有以权谋私,搞权钱交易。像登封市公安局长任长霞嫉恶如仇,顶住压力,不畏恐吓,端掉几个涉黑犯罪团伙,维护广大劳动人民的利益,正是 坚持为人民服务态度的体现。
2、树立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
树立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就是要求政府及其工作人员为人民服务不能仅仅停留在口头上,而要落实到行动中。要真抓实干,把各项工作一步一步落实好,要把工作的着力点放在研究、解决人民群众生活、生产的紧迫问题上,努力是政府的工作经得起实践和群众的检验。
教师活动:近年来,某些地方,政府为捞“政绩”,搞了很多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请你谈谈对“形象工程”的看法?
学生活动:积极讨论并踊跃发言
教师点评:这些“形象工程”第一,增加了政府财政的开支,劳民伤财;第二,搞“形象工程”捞的是所谓的“政绩”,而不是着力解决老百姓的实际问题,影响了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第三,会助长某些公职人员弄虚作假的不良作风,滋长了腐败。
5、 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
实现好、维护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始终是我们党和国家全部奋斗的目标。我们必须最充分地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限度地集中全社会全民族的智慧和力量,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
教师活动:如何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
学生活动:思考、讨论并积极回答
教师 点评: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的基本要求是:一方面,政府要通过各种途径,利用各种群众组织、社会团体广泛收集群众的意见和建议,认真对待群众的意见和建议,认真对待群众的来信来访,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广泛集中民智。另一方面,还要为群众诚心诚意办实事,尽心竭力解难事,坚持不懈做好事。
三、求助有门 投诉有道
教师活动:在复杂的社会生活中,每个人都难免遇到困难,自己的合法权益还可能受到侵害,那么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获得帮助呢?
学生活动:积极讨论并回答。
教师总结:一方面,可以从单位、社会团体等方面得到帮助,另一方面,也可以求助于政府,学会向政府求助或投诉 。
作为政府,要不断提高行政效率,增强服务意识,杜绝一些不良现象,为公民求助或投诉提供多种途径。教材42页就提到了几种方式与途径。请大家了解几种方式的特点和优点,当我们遇到困难或自己合法利益受侵害是我们就可以选择合适的方式和途径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这也有助于促使政府不断改进工作。
(三)课堂总结、点评
本节联系大量生活实际,让我们感受到我们的政府是便民利民的政府,是坚持对人民负责原则的政府,并了解了寻求帮助的一些途径与方式,使我们学会向政府求助。
(四)实例探究
[例1] 2004年1月,我国部分地区发生禽流感。疫情发生后,国务院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治工作。各地政府按照《动物防疫法》和农业部的有关规定断然采取措施,避免禽流感病毒的扩散。这说明 _____ 是我国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则 ( )
A. 履行社会公共服务职能 B.对人民负责原则
C. 民主集中制原则 D.群众路线
答案:B
[例2]对人民负责原则表现在政府工作中的许多方面,其中在工作方法上的表现是 ( )
A.为人民服务 B.求真务实
C.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D.依法行政
答案:C
[例3]国家主席*在湖北省考察时强调,各级政府要重视信访工作,及时为群众排忧解难。这主要体现了 ( )
①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 ②政府为公民求助或投诉提供多种途径
③公民能够利用这一途径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④政府坚持对人民负责原则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答案:C
课余作业
学生分组进行社会调查,了解政府及其工作人员有没有践行对人民负责原则?是如何践行的?
教学体会
本节学习的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比较密切,因此,教学中要注意双相互动,让学生深入实际了解情况,联系现实生活体会教材的政治学道理。

fwr816.cOM展读推荐

高一下册政治教案:政府的权力


政府的权力:依法行使
新课标要求
(一)知识目标
1、识记依法行政的含义、任务及其具体要求。
2、理解政府提高依法行政水平的基本要求。
(二)能力目标
6、 归纳分析政府依法行政的意义
7、 辨证的观点看待政府权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符合时代精神的法制观念、正确地权力观念。
教学重点、难点
政府依法行政
教学方法
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思考,讨论、交流学习成果。
教学建议
本框题内容涉及政府的行政活动,在教学中要通过创设情景,引导学生运用调查方式等,感悟、体验、探究政府政治活动的具体要求。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政府在国家的行政管理中有非常广泛而重大的权力,涉及到国家的安危、社会的进步、人民的幸福。作为政府如何去行使手中的权力,才能符合人民意愿,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呢?首要的一点就是要做到:依法行政。
(二)进行新课
七、政府依法行政
1、什么是依法行政
依法行政就是要求各级政府及其工职人员,严格依照宪法、法律规定的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利,依法处理各种事务。
教师活动:结合我国的国家性质、政府性质,思考我国政府为什么要坚持依法行政?
学生活动:积极思考并讨论问题
教师点评:
2、为什么要依法行政
(1)依法行政是我国政府性质的要求。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我国政府是人民意旨的执行者和人民利益的捍卫者。 宪法和法律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相统一的体现,坚持依法行政,就是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体现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2)依法行政是贯彻依法治国方略,提高行政管理水平的基本要求。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思考做到依法行政对政府有何要求?
学生活动:思考、讨论并积极回答
3、依法行政的具体要求
教师活动:请同学们阅读教材44页,联系生活中我们看到的、听到的政府行政行为,思考、讨论政府依法行政的具体要求。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认真思考并积极讨论。
合法行政:实施行政管理时,应该依照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
合理行政:遵循公平公正原则。平等对待每个公民,不偏私、不歧视,管理措施恰当,避免简单、粗暴,甚至暴力行政。
程序正当:公开行政管理内容,遵循法律程序。注重听取群众意见,接受群众监督,保证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等各项权益。
高效便民:积极履行职责,提高办事效率,提供优质服务。不推委拖延,不互相扯皮,更不能不管不问。
诚实守信:政府公布的信息应全面、准确、真实,政府的承诺要兑现。
权责统一:政府履行职责时,应当依法承担法律责任,实现权力、责任的统一。
教师提问:按照政府依法行政的具体要求,政府依法履行职能,会有什么意义的?
学生活动:思考讨论,回答问题。
教师点评:
4、依法行政的意义
有利于保障人民群众的权利和自由,有利于加强廉政建设增强政府,有利于防止行政权力的缺失和滥用,提高行政管理水平,有利于带动全社会尊重法律、遵守法律、维护法律,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思考,做到依法行政,从政府本身来看,我国政府除了坚持依法行政的具体要求外,还应该怎么做?
学生活动:思考、讨论并积极回答
二、审慎用权,民主决策
1、提高政府依法行政的水平
(1)加强立法工作,提高立法质量,以严格规范行政执法行为。
依法行政就是要求各级政府及其公职人员,严格依照宪法、法律规定的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利,依法处理各种事务。加强立法工作,提高立法质量,是政府依法行政的前提和基础。只有把政府的职权和责任义务依法律形式予以届定,政府才能有章可循,做到依法行政,规范政府管理行为。
(2)建立责权明确的执法体制,促进行政权力授予有据、行使有规、监督有效。
这是要求理顺政府各职能部门的关系,依法明确各自职权,并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规范政府职能部门的权力行使程序,完善监督、制约机制,防止部门之间职能交叉、权责不明,导致互相推委、扯皮。
(3)加强行政执法队伍建设,促进严格执法、公正执法和文明执法,不断提高执法能力和水平。
行政执法人员的素质和作风关乎政府形象,要加强执法人员的职业道德建设,进一步强化执政为民观念,加强法律培训,提高依法行政、依法办事的能力。
(4)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
这是要求根据当前行政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提高政府行政效率。
2、坚持科学民主决策
政府工作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息息相关,只有做到依法行政,坚持科学民主决策,才能真正对人民负责。
教师活动:请同学们阅读教材45页三峡工程材料,谈谈对政府依法行政,坚持科学民主决策的感受。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认真思考并积极讨论。

(三)课堂总结、点评
本节内容主要讲述了我国政府的依法行政原则,通过对依法行政的理解与把握,进一步感受我们的政府是便民利民的政府,是对人民负责的政府。
(四)实例探究
[例1] 政府及其公职人员行使权力必须依据宪法和法律,这一要求从根本上说就是要体现 ( )
A. 对人民负责原则 B.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C. 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 D.依法行政
答案:A
[例2] 各级政府部门要坚持依法行政,从严治政,是因为 ( )
② 依法行政关系人民利益 ② 只要严格依法行政,就能消除腐败
③ 这是依法治国方略的要求 ④ 这是依法治国方略的根本原因
A.① ③ B.② ③ C.① ④ D.② ④
答案:A
[例3] 某县修公路需要占用村民承包地,在没有与村民达成协议情况下,将庄稼毁掉,于是,村民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经人民法院审理,责令县政府对原告作出合理赔偿。这一事实表明( )
p. 政府不能完全代表人民利益 B. 政府行政职权收到司法监督
C. 人民法院坚持依法行政 D. 村民的土地所有权不容侵犯
答案 B
[例4]加强政风建设要求政府及其公职人员深入基层,倾听群众呼声,关心群众疾苦,及时解决群众反映强烈和不满意的问题。这表明( )
①为人民服务是依法行政的宗旨 ②政府要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
③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方法 ④接受群众监督是消除腐败的根本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 ①③④
答案:A
课余作业
学生分组进行社会调查,了解一些单位的工作,体会政府是如何依法行政的。

高一下册政治教案:权力的行使


权力的行使:需要监督
新课标要求
(一)知识目标
1、了解建立健全制约和监督权力的机制。
2、理解我国的行政监督体系。
(二)能力目标
8、 归纳分析监督政府权力的内涵、途径和意义
9、 辨证的观点看待政府权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积极参与民主监督的政治素养,体会政府自觉接受监督的意义。
教学重点、难点
建立健全行政权力制约和监督机制
教学方法
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思考,讨论、交流学习成果。
教学建议
本框题内容涉及政府的行政活动,在教学中要通过创设情景,引导学生运用调查方式等,感悟、体验、探究对政府权力制约监督机制的途径和意义。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上节课,主要从政府如何行使权力方面学习了政府的有关知识。但是,权力是一把双刃剑,运用的好可以造福于民,一旦超越法律,滥用职权,就会滋生腐败,贻害无穷。因此,政府的权力行使,必须受到监督。
(二)进行新课
一、对政府权力的制约和监督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46页材料,同时思考所提出的问题。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讨论问题。
教师点评:《焦点访谈》代表群众呼声,维护群众利益,是群众的喉舌。我国对政府的监督方式多种多样,加强对政府权力的制约和监督,既有利于维护人民利益,又能够督促政府工作,保证依法行政。
1、必要性
加强对政府权力的制约和监督,能防止权力的滥用,保证把人民赋予的权力用来为人民谋利益。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46-47页,思考:应该如何对政府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
学生活动:阅读、思考,积极回答问题
教师总结:
2、建立健全制约和监督机制是关键
制约和监督机制,一靠民主,二靠法制,二者缺一不可。
民主的制约和监督:就是要切实保障广大人民的选举权、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使人民能够真正约束掌权者的行为。
法制的约束和监督:就是要实现国家政治生活的制度化、规范化,使掌权者办事有统一的规范可遵循,确保权力依法行使,合理运行。
3、我国的行政监督体系
(1)监督形式的内容
包括: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的监督,人民政协的民主监督,新闻舆论和社会公众的监督,群众通过法定渠道(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等)的监督,司法机关的监督,政府系统内部的监督等多种监督形式。
(2)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的监督:这是国家权力机关对行政机关的监督。主要是定期向人大报告工作,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质询等。
(3)人民政协的民主监督:作为爱国统一战线组织,可以通过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提出批评和建议,也可以通过调查研究,主动向政府机关提出建设性意见。
(4)新闻舆论和社会公众的监督:参考第二课民主监督的方式。
(5)群众通过法定渠道(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等)的监督:政府行政过程中侵害群众利益时,群众可以到相关政府部门申请行政复议,也可以到司法部门提出行政诉讼。
(6)司法机关的监督:司法机关通过行使审判权和检察权,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违法行为实行司法监督。
(7)政府系统内部的监督:监察、审计部门是政府内部的行政监督部门,通过加强廉政监督、执法监督、效能监督,督促政府工作人员廉洁从政,防止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
教师活动:请大家列举某一监督方式的实例,说明本地政府及其工作人员是如何接受人民监督的?监督有什么作用和意义?
学生活动:积极讨论并踊跃发言。
10、 行政监督的意义
提高行政水平和工作效率,减少和防止工作失误;保证清正廉洁,防止滥用权力,以权谋私、权钱交易等腐败行为;保证更好的合民意、集民智、聚民心,作出正确的决策;保证真正做到权为民用,造福于民,对人民负责,为人民服务。
二、人民政府自觉接受人民监督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48页,同时思考什么是“阳光工程”?实施“阳光工程”有什么意义?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讨论问题。
1、自觉接受人民监督是法制政府的基本要求。
我国的政府是人民意旨的执行者和人民利益的捍卫者,只有自觉接受人民监督,才能更好的坚持对人民负责原则,执行和捍卫人民的利益,才能保证依法行政、依法治国的落实。
2、“阳光工程”及其意义
实施“阳光工程”,建立政务信息公开制度,增强政府工作的透明性,是政府自觉接受人民监督的表现。
政府制定和发布文件,一方面是规范政府及其公职人员的行政执法行为,另一方面是保证人民的权益,目的是实现和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有利于增强政府工作的透明性,便于加强人民群众对政府工作的监督;有利于人民群众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有利于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
(三)课堂总结、点评
本节联系大量生活实际,让我们感受到我们的政府的权力行使必须受到有效地制约和监督,这是对人民负责的表现,了解了的一些对政府的权力行使,进行制约和监督途径与方式,我们要学会参与民主监督,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
(四)实例探究
[例1] “干部用的准不准,交给群众审一审,干部用的行不行,交给群众评一评”,这种干部任用公示制度 ( )
A. 表明公民有广泛的政治自由 B.有利于对政府依法行政的监督
C. 体现了公民的言论自由权利 D.表明公民享有选举权
答案:B
[例2]建立健全制约和监督机制,是加强对政府权力制约和监督的关键,这一机制主要靠 ( )
A.举报和惩治 B.民主和集中 C.民主与法制 D.批评和建议
答案:C
[例3]政府接受监督是依法行政,做好工作的必要保证,只有接受监督才能( )
①保证权为民用 ②保证政府清正廉洁 ③提高行政水平和效率 ④保持党的先锋队性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答案:A
课余作业
联系某一监督方式的实例,谈谈对政府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的必要性及意义。

高一下册政治教案:作出的选择


作出的选择
新课标要求
(一)知识目标
1、识记民主决策的重要性,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意义
2、理解民主决策的方式和意义
3、运用实例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意义
(二)能力目标
提高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习培养学生参与民主决策的意识和责任感
教学重点
民主决策的重要性,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意义
教学难点
民主决策的方式和意义
教学方法
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思考,讨论、交流学习成果。
教学建议
建议多引入民主决策的具体材料、数据、实例等辅助学习、理解。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教师活动:政府的决策往往涉及社会各阶层的利益,关系千家万户的生活起居,决策是否科学合理至关重要。通过民主选举,选出代表人民意志的人进入决策机关,参与、审议、监督、制定决策,是各项决策能够反映人民根本利益的重要保证。但是,随着我国民主形式的日益丰富,还有更多的机会、渠道直接参与决策,对决策的形成发挥积极作用,本节将进一步学习这方面的内容。
(二)进行新课
教师活动:请同学们看教材第19页漫画,并思考讨论所提问题。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思考讨论。
教师活动:总结点评。
第二种观点充分发扬了民主,倾听群众意见,公民能够参与决策过程,这样形成的决策集中民智、反映民意,体现人民根本利益,是科学合理的。第一种观点恰好相反,是不可取的。
作为决策者应该让公民充分参与决策过程,以了解民情,反映民意,体现人民根本利益。目前,随着经济科技的发展,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方式、渠道很多,如电话、信函、网络、新闻媒体等,都可以用来参与决策。下面我们就学习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方式问题。
一、参与民主决策的方式
1、间接参与决策
通过民主选举,选出代表人民意志的人进入决策机关,参与、审议、监督、制定决策,是公民间接参与决策的方式。它要求选出的决策者必须代表民意、反映民情、体现人民利益。
2、直接参与决策
公民直接参与决策过程,对决策的形成发挥积极作用,是公民直接参与决策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1)通过社情民意反映制度参与民主决策。
社情民意反映制度,就是公民向决策机关反映意见、提出建议。
教师活动:请同学们看教材第20页,并思考讨论这种方式依据、参与形式、目的是什么?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思考讨论。
教师活动:总结点评。
为什么建立社情民意反映制度?因为信息是决策的基础,民意是正确决策最重要的信息资源。拓宽民意反映渠道,是决策机关科学决策的重要前提。因此,决策机关通过多种方式了解民意的过程,也是公民积极参与决策形成的过程,有助于决策反映民意。
方式:电话、信函、传真、电子邮件,新闻媒体等
(2)通过专家咨询制度参与民主决策。
教师活动:请同学们看教材第20页,并思考讨论这种方式依据、参与形式、目的是什么?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思考讨论。
教师活动:总结点评。
专家学者利用自己掌握的专业知识、相关信息等,对专业性、技术性较强的重大事项进行分析论证,决策机关通过举行论证会、座谈会等方式,听取专家意见,集中学者智慧,有利于提高决策的科学性。
(3)通过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参与民主决策。
教师活动:请同学们看教材第20页,并思考讨论这种方式依据、参与形式、目的是什么?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思考讨论。
教师活动:总结点评。
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就是,决策机关将涉及公众利益的各项决策进行公示,公民在真正了解决策的有关内容后,发表意见,提出建议。
原因:公民享有对涉及公众利益决策的知情权,对同公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重大事项实行公示,有利于提高决策的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是公民参与决策的前提和基础。
(4)通过社会听证制度参与民主决策。
教师活动:请同学们看教材第20-21页,并说明这种方式的依据、参与形式、目的是什么?思考讨论2002年铁路价格听证会材料所提问题。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思考讨论。
教师活动:总结点评。
这是对同公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重大事项进行听证。在听证会上,公民可以充分发表意见,提出建议,可以帮助决策机关发现决策方案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加以修正、完善。听证于民的目的,就是为了决策利民。
2002年我国首次价格听证会参与者,主要来自国家计委、铁道部、消费者、专家学者、人大代表等几个方面。各方在春运、署运及主要节假日列车票价是否上调,如何上调问题上存在差异。票价适当上调,对于缓解客运压力,引到居民消费等有积极作用,也符合价值规律,但不可一刀切,对老少边穷地区和打工农民的利益应有所考虑。同时,票价提高,更应该提高客运服务质量。作为决策者,应该全面考虑各方面的意见和利益要求,作出科学合理的票价调整决策。
二、公民直接参与民主决策的意义
教师活动:请同学们看教材第22页,结合上面学习的内容,说明公民直接参与民主决策有什么重要意义?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找出问题。
教师活动:总结讲评。
1、对决策者:有助于决策者充分发扬民主,了解民情,反映民意,集中民智,珍惜民力。有助于决策者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决策的出发点和立足点,增强决策的科学性,避免片面性。
2、对公民:有利于促进公民对决策的理解,提高落实决策的自觉性,推动决策的实施。有利于提高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的热情和信心,锻炼参与决策的能力,增强关心公共生活的政治责任感。
教师活动:请同学们看教材第22页课堂探究,讨论如果你来组织这一听证会,应该邀请哪些人参加?如何设置会议程序?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思考讨论。
教师点评:(略)
(三)课堂总结、点评
本节内容讲述了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方式和重要意义,通过学习,要自觉树立决策参与意识,不断提高参与决策的能力。
(四)实例探究
[例1]决策机关进行科学决策的主要前提是 ( )
A. 召开信息发布会 B. 调查研究,拓宽民意反映渠道
C. 赋予公民广泛的政治权利 D. 决策者的决策能力
答案:B
[例2] 下列对政府决策的理解正确地是( )
A.是政府的事情,与一般群众无关 B.要从国家利益而不是群众利益考虑
C.要考虑各方面利益,反映人民意愿 D.由专家学者论证决策即可
答案:C
[例3]实施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的依据是,公民有对涉及公众利益决策的 ( )
A.知情权 B.决策权 C.监督权 D.表决权
答案:A
[例4] 下列对公民直接参与民主决策的意义理解正确地是:(1)有利于把人民利益作为决策的出发点 (2)有利于充分发扬民主,反映民意 (3)有利于促进公民对决策的理解和贯彻执行 (4)有助于促进决策的科学化、合理化( )
J. (1)(2)(3) B.(2)(3)(4) C.(1)(2)(4) D.(1)(2)(3)(4)
答案 D
课余作业
比较民主决策的不同方式

高一下册政治教案:守望公共家园


守望公共家园
新课标要求
(一)知识目标
1、识记公民的民主监督权利、作用
2、理解公民的民主监督的重要性。
3、学会分析如何行使监督权
(二)能力目标
通过学习逐步形成民主监督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习培养学生主人翁责任感。
教学重点
公民的民主监督权利、作用、重要性。
教学难点
民主监督的重要性
教学方法
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思考,讨论、交流学习成果。
教学建议
建议多引入选举的具体材料、数据等辅助学习、理解。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在我国,人民当家作主不仅表现在公民可以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还体现在可以通过行使监督权,进行民主监督,为守望家园贡献自己的力量,本节将进一步学习民主管理方面的内容。
(二)进行新课
教师活动:请同学们看教材第27页“探究材料”,并思考、回答有关问题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积极发言。
教师点评:对于派出所及其工作人员的行为,刘某可以通过多种方式,依法行使自己的监督权,来维护自己的权益。究竟什么是公民的监督权?有哪些途径来行使?教师活动: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27-28页内容,了解这方面的有关常识。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
一、选择民主监督的方式
1、公民的民主监督权
(1)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批评、建议权
当我们认为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没有切实履行他们的职责,没有做好应该做的工作时,有权对其提出批评,对改进工作提出建议。
(2)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或诉讼的权利
当我们和家人对国家机关给予的行政处分、诉讼判决不服,或受到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压制、歧视等不公正待遇时,有权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或诉讼,请求免除、减轻处理或予以平反,给予公正待遇。
(2)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指控、告发或揭发、举报的权利
当我们发现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有违法、失职行为时,有权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指控、告发或揭发、举报,要求依法处理。
2、民主监督的方式
(1)信访举报制度
信访举报制度是通过给国家机关写信、打电话或向有关人员当面指出的方式,反映自己的意见,提出批评、建议。
这是我们依法行使自己的监督权力的重要途径之一,是实行民主监督的有效方法。我国各级各类国家机关都设立了接待人民来信来访的工作机构,依法规范各自的行为,为公民行使监督权提供了有力保证。
(2)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制度
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制度就是将我们的意见、建议和要求反映给人大代表,形成人大代表的议案,上传到国家权力机关。
人大代表是人民选举产生,代表人民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是连接人民群众与国家权力机关的纽带。这一制度能够使公民行使监督权、参与民主监督得以真正落实。
(3)舆论监督制度
舆论监督制度就是通过电视、广播、报纸、杂志、图书等新闻媒体上公开发表自己的意见,参与民主监督。
舆论监督以其透明度高、威力大、影响广、时效快的特点,在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监督中发挥独特的作用。
(4)此外,监督听证会、民主评议会、网上评议政府等,都是近年来出现的民主监督的新形式、新方法。
随着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深入,各级政府还在不断创造新的形式和途径,为公民直接行使监督权、参与民主监督提供更多、更有效的渠道。
教师活动:可见,公民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渠道,行使监督权,以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行使好监督权对于国家、社会、公民个人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那么,如何行使监督权才是正确的?才能达到应有的效果呢?请同学们结合教材第29-30页内容,思考这一问题。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
二、依法行使监督权
1、实行民主监督的意义
有利于消除腐败、克服官僚主义和不正之风,改进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工作;有利于维护国家利益和公民的合法权益;有助于激发广大公民关心国家大事,为现代化建设出谋划策的主人翁精神。
2、如何依法行使监督权
(1)为了国家和人民利益,敢于同邪恶势力进行斗争,勇于使用宪法和法律赋予自己的监督权。
(2)要依法行使自己的监督权。
要遵守法律,依照规则和程序办事,不采用张贴大字报、聚众闹事等非法方式。
在依法行使申诉、控告、检举权利时,坚持实事求是原则,如实反映情况,不捏造、歪曲事实,诬告、陷害他人。
不以举报为名制造事端,干扰检察机关的正常工作,不围堵、攻击国家机关,拦截公务车辆,否则要受到法律制裁。
本课总结:有序的政治参与是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要求
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是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重要内容,有序的政治参与是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要求。
有序的与无序的政治参与,区别就在于:是否遵循法律、规则、程序参与民主政治生活;是否依法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义务;是否正确处理权利与义务关系。在中国*的领导下,依法进行就能保证有序的参与,否则就必然导致无序局面。
因此,能否进行有序的政治参与,决定着能否真正的享受民主生活,这也是对我们政治素养的检验。
(三)课堂总结、点评
本节内容讲述了我国的民主监督的有关知识,懂得在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我国人民具有广泛而真实的监督权,公民只有积极的依法行使监督权,才能有效地守望我们共同的幸福家园。
(四)实例探究
[例1]当公民对国家机关给予的行政处分、诉讼判决不服,或受到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压制、歧视等不公正待遇时,依法享有 ( )
A. 批评和建议的权利 B.申诉和诉讼的权利
C. 揭发和举报的权利 D.指控和告发的权利
答案:B
[例2] 某公民发现某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有贪污受贿行为,于是通过信函向当地检察机关反映情况,经检察机关立案侦查,查处一起重大行贿受贿案件。这一公民依法行使监督权的方式是 ( )
A.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制度 B.舆论监督制度
C.信访举报制度 D.监督听证会方式
答案:C
[例3]下列对民主监督的意义理解正确地是( )
A.有利于维护国家利益和公民合法利益 B.有利于从根本上消除腐败现象
C.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途径 D.是社会主义建设的重中之重
答案:A
[例4] 某村民因修公路占用本村土地,组织村民集体上访,围攻县政府领导人员,影响了政府机关的正常工作秩序。对这一事件的认识正确地是( )
K. 组织村民集体上访是一种违法行为
L. 是公民依法行使监督权的表现
M. 是维护村民合法利益的正当行为
N.是一种无序的政治参与行为
答案 D
课余作业
我国主要有哪些民主监督的方式?公民如何依法行使监督权?
教学体会
本节学习的有关知识,涉及的实际生活内容较多,教学内容以学生自读、思考、讨论为主,引导学生思考、理解。教学中注意双相互动,让学生在积极思考中,自主探索、领会有关生活现象中明白有关道理。

高一下册政治教案:我国的宗教政策


我国的宗教政策
新课标要求
(一)知识目标
了解我国的宗教政策是宗教信仰自由,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宗教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二)能力目标
26、 领会我国的宗教政策遵循了宗教自身发展的客观规律,让学生尝试用历史的、辨证的眼光观察、评价问题,提高学生的比较、鉴别能力。
27、 引导学生利用已有历史知识,深入学习本课。培养学生善于将不同学科知识综合起来,不断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明确宗教信仰自由时宪法赋予公民基本权利,是保护和尊重人权的表现,坚持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宗教,弘扬科学,树立科学世界观。
教学重点、难点
我国的宗教政策
教学方法
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思考,讨论、交流学习成果。
教学建议
教学中通过创设情景,联系有关实例,让学生感悟、理解我国的宗教政策的正确性。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也是一个多宗教国家。我国信仰宗教的人数占总人口的比例虽然不大,但绝对数字不小。因此,正确处理宗教问题也是十分重要的。
(二)进行新课
十三、 我国宗教具有爱国主义传统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83页内容,思考两个探究性问题。
学生活动:积极思考并回答问题
教师点评:教材用三个镜头展示了我国的宗教现状。我国各种宗教千百年以来和睦相处,宗教文化已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它们虽然有消极的一面,也有爱国的传统,都倡导服务社会。造福人类,也为增进国际宗教交流,维护世界和平作出了贡献。
二、全面正确理解我国的宗教政策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83页“相关链接”内容,思考宗教的产生、与消亡问题。
学生活动:积极思考并回答问题
教师点评:宗教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历史现象,它的存在有其深刻的自然根源、社会根源和认识根源,有它自身的发生、发展、消亡过程。我国现阶段,宗教存在的自然根源、社会根源和认识根源还没有消失,宗教还将长期存在。这种现状决定了我们还不能用行政手段取消宗教,只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1、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1)含义:公民有信仰宗教的自由,也有不信仰宗教的自由;有信仰这种宗教的自由,也有信仰那种宗教的自由;在同一宗教里,有信仰这个教派的自由,也有信仰那个教派的自由;有过去不信教而现在信教的自由,也有过去信教而现在不信教的自由。
(2)实质: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实质是使宗教信仰问题成为公民个人自由选择的问题。
我国宪法规定:“国家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任何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不得强制公民信仰宗教或者不信仰宗教,不得歧视信仰宗教的公民和不信仰宗教的公民。”这说明,公民不论信教不信教,也不论信什么教,是公民自由选择的权利,谁也不得强加干涉。
(3)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包括两个方面:既保护信仰宗教的自由,又保护不信仰宗教的自由。是一项全面、完整的政策。
(4)宗教信仰自由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是我国尊重和保护人权的重要体现。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84页“专家点评”内容,思考反映的问题。
学生活动:积极思考并回答问题
教师点评:说明在宗教问题上要坚持权利义务的统一,宗教活动不得违反法律,不得利用宗教损害国家、社会的利益,否则将承担法律责任。
2、国家依法管理宗教事务
(1)国家依法管理宗教事务是指政府依法对涉及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宗教事务进行管理。
(2)管理的目的是为了保护宗教界的合法权益和正常的宗教活动,制止和打击利用宗教进行的违法犯罪活动,抵御境外势力利用宗教进行的渗透。简单讲就是:保护合法、制止非法、打击犯罪、抵制渗透。可见,国家依法管理宗教事务与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不是对立的,而是为了更好的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84页“专家点评”内容,思考宗教与邪教的区别。
学生活动:积极思考并回答问题
(3)邪教不是宗教。邪教是指冒用宗教旗号,神话首要分子,宣传迷信邪说,蒙骗群众,非法聚敛财物,进行违法犯罪活动的邪恶势力。其本质是反人类、反社会、反科学的。
3、宗教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
我国宪法规定:“宗教团体和宗教事务不受外国势力的支配。”任何境外组织和个人不得干预我国的宗教事务。长期以来,境外势力利用宗教对我国进行渗透、*和破坏活动,对此必须保持高度警惕。我国政府既要支持宗教界在平等友好的基础上开展对外交往,又要抵御境外势力利用宗教对我国进行渗透,坚决打击宗教极端势力。
4、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思考,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是不是鼓励人们信仰宗教呢?
学生活动:积极思考并回答问题
教师点评:不是。是尊重公民的信仰权力,维护民族团结。因此,要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1)含义: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不是要求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放弃宗教信仰,而是要求他们热爱祖国、拥护社会主义制度、拥护中国*的领导,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要求他们从事的宗教活动服从和服务于国家的利益和民族的整体利益;支持他们努力对宗教教义作出符合社会进步要求的阐释;支持他们与各族人民一道反对一切利用宗教进行危害社会主义祖国和人民利益的非法活动,为民族团结、社会发展和祖国统一多做贡献。
(2)原因:是社会主义社会对宗教的客观要求,也是我国各宗教自身的要求。我国信教群众与不信教群众都是国家的主人,在根本利益上是一致的。宗教团体是联系信教群众的爱国组织,宗教界成为国中国*领导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信教群众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积极力量。
二、以科学态度对待宗教
1、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不是鼓励人们信仰宗教
(1)宗教有它自身的发展规律,不能简单的用行政力量去消灭或发展宗教,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是遵循宗教发展规律,科学处理宗教问题。
(2)宗教信仰自由是宪法赋予公民的民主权利,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有利于加强信教群众与不信教群众的团结,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2、弘扬科学精神
我国是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引下的社会主义国家,要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也要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加强对人民群众的科学世界观和无神论教育,形成文明、健康、崇尚科学的社会风尚,逐步消除宗教存在的社会根源何认识根源,在保护宗教信仰自由的同时,创造宗教消亡的条件,这是解决在教问题的根本途径。
3、中学生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未来的建设者,要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主义以及现代科学文化知识武装自己,弘扬科学精神,树立科学世界观,承担起建设祖国、振兴中华的光荣历史使命。

(三)课堂总结、点评
本节主要了解了我国的宗教状况,认识了我国政府在宗教问题上的基本政策和立场观点。通过学习,要明确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不是鼓励人们信仰宗教,而是遵循宗教发展规律,科学处理宗教问题。我们应该加强科学世界观和无神论教育,形成文明、健康、崇尚科学的社会风尚,逐步创造宗教消亡的条件。
(四)实例探究
[例1]下列对宗教信仰自由的理解正确的是 ( )
X.宗教信仰自由是对信教者而言的
Y. 国家保护一切宗教活动
C. 到各种场所宣传宗教教义符合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D. 宗教信仰自由也包括不信仰宗教的自由
答案:D
[例2] 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是指 ( )
① 要求宗教信徒放弃宗教信仰 ② 要求信教群众爱党、爱国、爱教结合起来 ③ 宗教活动要遵守宪法和法律 ④ 用马克思主义思想取代迷信思想
A.①② B.③④ C. ②③ D.①③
答案:C
[例3] 我国实施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是因为它 ( )
① 符合宗教自身的发展规律和特点 ② 是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保证 ③ 有利于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 ④ 有利于团结信教群众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答案: B
[例4]弘扬科学精神的意义是 ( )
① 有利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② 保证社会主义建设的方向 ③ 有利于树立科学世界观 ④ 有利于形成文明、健康、崇尚科学的社会风气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答案:D
课余作业
分组讨论、综合分析我国为什么要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感谢您拜读范文资讯网教案频道的“高一下册政治教案:政府的责任”一文,希望“高一下册政治教案:政府的责任”能解决您的教案需求,同时,Fwr816.com还为您精选准备的高一下政治教案设计专题!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