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心得体会 > 演讲夏令营 > 导航 > 夏令营教师领会:孩子须要什么

演讲夏令营

夏令营教师领会:孩子须要什么。

每朵花都没有一样的时候,人也是一样。心得体会就是将自己的感想和思考整理出来的文字。在学习中,我们每一个人应该都尝试过写心得体会吧,写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分析出现问题的原因,心得体会的内容具体要怎样写呢?小编特意收集和整理了夏令营教师领会:孩子须要什么,请在阅读后,可以继续收藏本页!

来夏令营之前我先率融号绫乔学院青少年工作与治理专业和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到安丘柘山小学支教,本地人称柘山为“潍坊的西藏”,意思是这里地处偏远。那边的孩子和城市的孩子有很多的不合,起首是生活前提和物质前提的差别,有不少孩子须要天天走十几里路来上学,因为假期安排的晃荡,须要额外天天付出一块钱的交通费用,家长都没有钱给他们,是我们的支教师长教师帮孩子们垫付的。孩子在黉舍的午饭就是一个馒头或者一个饼和一包咸菜。这里的孩子75%都是留守儿童,父母都在外打工,孩子都是和家里的白叟生活在一路。他们看到我们这些新师长教师都异常腼腆,偷偷地看我们一眼,然后飞快地跑掉落。

我们的支教晃荡以集团心理指导为主,起先的团辅晃荡让孩子们毛遂自荐,很多孩子太羞怯了,似乎他们大年夜来没有当众讲过话,连本身的名字都不敢讲出来。还有的孩子你问他十句,他才可能点点头或者小罕用故乡话答复一句,似乎和别人的┞俘常沟通都有问题。在孩子中活泼开朗爱表示的孩子占的比例异常小。我们的支教晃荡固然只有短短8天,可是孩子们就已经有了异常大年夜的变更。印象最深的是客岁参加过我们晃荡的一个小女孩,小学三年级,异常内向,进修成就也不怎么好。本年她变得异常开朗自负,并且进修成就上升到了年级前十名。

文∕王琳

支教停止后我来到了夏令营,夏令营孩子的生活前提优胜了太多,可是起先很多孩子们还在抱怨伙食差,吃不惯。我不禁感慨,充裕的物质生活让孩子们多了些抉剔与不满,降低了幸福感;如不雅是柘山的孩子来到这里,那还不是进入了人世天堂?夏令营的生活安排得丰富多彩,军训、拓展练习、学科指导或学能培训、集团指导、大年夜型团辅、大年夜活动、大年夜活动比赛、夜行军、旅游、技艺黄揭捉等等,天天的晃荡都让孩子充斥了等待。孩子们大年夜一开端对夏令谋生活的不适应、抗拒到爱好上了夏令营、留恋夏令营、甚至是期盼下一次的夏令营的生活,孩子们心坎产生了奥妙的变更。我问过很多的孩子,你在夏令营里有了哪些变更?有的孩子说:我加倍积极了;有的孩子说:我以前很吝啬,不肯意借给别人器械,如今不如许了;有的孩子说:我页堪不乡⒚助别人,如今特别爱好照顾其他人;有的孩子说:我找到了我斗争的目标;有的孩子说:我加倍自负了;有的孩子说:我加倍自立了……我又问:“你认为是哪些工作让你产生了如许的变更?”孩子们说,说不清跋扈是哪件工作或是哪节课起到了感化,但变更是天然而然产生的。

无论是柘山支教照样夏令营的21生成活,孩子们都产生了很多变更,[莲山课~件 ]有的甚至是翻禀赋地的变更。我不禁在想,无论是贫穷照样充裕的孩子,他们须要的是什么,是什么会让他们产生如斯大年夜的变更?答檀卷是无前提的积极存眷。无前提积极存眷就是无论孩子长的丑俊、聪慧与否、成就若何、有哪些长处缺点,我们的家长都要爱孩子、鼓励孩子、回收孩子。当孩子获得无前提积极存眷时,他本身就会逐渐产生某种变更。家长会说:难道我对孩子还不敷存眷吗?我分开孩子一天都很难熬苦楚,我辛苦工作,就是想给孩子供给最好的物质前提,难道我对孩子还会讲前提吗?<莲 山课件>无前提积极存眷是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提出来的,他认为无前提积极存眷是心理咨询的前提。后来发明无前提积极存眷用在教导上同样实用。在日常生活中,父母和黉舍的师长教师对孩子都是有前提积极性存眷,当孩子知足了成人的要乞降期望时,就能收成关爱和支撑;当孩子们不克不及知足成人的要乞降期望时,就无法获得关爱和支撑,可能收成的是责备、训斥或者更严格的体罚。掉去了积极性存眷,孩子获得尊敬和爱的须要就很难获得知足,响应的就会产生强烈的挫折感,随之而来的就是减弱了进修的欲望,降低了进修的兴趣。

一向记得孔师长教师讲过的一个案例,一个孩子成就一向不是很好,高考没有考上正规大年夜学,只能去山大年夜读自考。有一次妈妈领着孩子在路上碰到了熟人,人家问:“孩子高考怎么样啊?”妈妈答复说:“孩子在山大年夜读自考。”过后孩子抱怨妈妈说:“你不嫌丢人啊?你只说上山大年夜不就行了吗?”妈妈说:“无论我儿子怎么样,我都认为你很棒。”儿子听到妈妈如许说,发奋图强,3年拿下了本科文凭,考上了硕士,出国留学了。儿子接收到了妈妈无前提的爱。

每一个孩子都有一个属于本身的人生门路,也许这条门路是平坦的、一帆风顺的,也许这条门路是坎坷的、有着许很多多的沟沟坎坎,但无论若何,无前提的爱是陪伴孩子成长的最强健动力。

f132.cOm更多心得体会扩展阅读

夏令营感想


篇一:夏令营心得体会

2014年全国民族中职学生暑期同心夏令营

心得体会

我怀着激动的心情,参加了这次同心夏令营活动。这次同心夏令营真让我收获多多。

首先通过这次同心夏令营我认识了不少新朋友,我们在一次相处得很好。我和我的新朋友们一起参观世界技能大赛基地、职业技能展示、交流与体验(广州市工贸技师学院)。

我们还参观了辛亥革命纪念馆(黄浦区)、广东科学中心(广州大学城)广汽丰田汽车有限公司、广州广船国际股份有限公司(南沙区)、广州珠江啤酒集团有限公司学习交流(珠江啤酒厂区)、珠江夜游(广州市内)、观摩岭南工艺大师工作室及岭南工艺电子商务平台;观看团一大历史纪录片《一样的青春一样的梦》(广州市轻工技师学院南校区)、中山纪念堂(越秀区)、广东省博物馆(天河区),在博物馆里看到了许多文物还了解了很多关于我们中国的很多历史,特别是一些忠义人物的历史故事,让我特别感动。我在心里暗暗下了个决定,我一定要好好学习,将来报效祖国。科技馆的参观激发了我探索世界奥秘的欲望,开阔了我的眼界,增长了知识。

通过九晚八天以来和少数民族的同学一起学习、一起团队合作完成各种各样的任务,可是,就偏偏在最后一个晚上就要离开了,我们互相送礼彼此留个纪念,但眼泪一直流直到明天我们都离去,我相信我们会相聚的一天!!!

我最难忘的就是中山纪念堂的参观,那里面有许多革命先烈在狱中与反革命做斗争的悲壮事迹。让我深深的感动,使我知道了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像孙中山先生一样的无数革命先烈用他们的生命和鲜血换来了。所以我们一定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更要努力学习,刻苦奋斗,成长为对国家有用的人才,将来把我们的家乡建设的更加美丽。

这段难忘的同心夏令营生活深深地留在了我的记忆中。 我也通过这次同心夏令营社会实践活动学到了许多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感谢学校的领导给我参加这次同心夏令营的机会。我一定会好好学习,用优异的成绩来回报你们。

广州市公用事业技师学院

周钟勇

二〇一四年八月十八日

篇二:夏令营感受

夏令营感受

北郊中学高一新生夏令营结束那天,我们家长去接孩子,老远就看到灿烂的笑容深深地刻在孩子顽皮的脸上,我的孩子基正阳说:“这次夏令营让我在一个个具体的活动中,接受了许多知识,明白了很多做人的道理,比如团结协作,和同学合作完成的ppT演讲稿获得二等奖、得到老师的表扬??”

通过这次夏令营活动,孩子受到了很好的教育,我们家长也有了一些感受:觉得夏令营活动对培养学生自理能力很有好处。学生参加夏令营,暂时离开父母,融入集体中,最大的益处莫过于对学生自理能力的培养。

首先是培养学生生活自理能力。如整理内务:叠被子、放鞋子及日常用品整理等,教会孩子们自己整理房间,培养孩子衣食住行,吃喝拉撒等方面的自理能力和习惯,学会生存。如定时起床睡觉,自己铺床叠被;学会并勤于洗脸、漱口、洗手、洗澡;学会洗简单的衣物等;即培养他们独立生活的能力。 其次是培养一种学习的自理能力。 夏令营培养孩子勤学、乐学的习惯和品质。孩子们在一起,不仅有伴,而且有“样”,它将更有利于孩子相互间的学习,也更能够达到取长补短的学习效果。 再次是培养一种处事的能力。 很多事情需要孩子们自己做,碰到一些小困难和问题也往往需要孩子们自己解决。而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一般又都不甘落后,都希望自己做得最棒最优秀。夏令营营造的正是这么一种既热情又充满竞争和挑战的环境,它不仅有利于培养孩子处事的能力,而且也是对孩子成长过程的最好鼓励。

老师很出色,环境很优美,校园很和谐,孩子夏令营回来更懂事了!孩子很快乐,变得更开朗,每每在晚饭时谈论起夏令营里认识的新同学、学到的新知识,他都眉飞色舞,甚至夏令营的饭菜也是非常可口??感谢北郊中学高一新生夏令营给我们儿子的一段难忘的欢乐时光!

高一(8)基正阳的家长

2012年9月9日星期日

篇三:科学夏令营感想

科学夏令营感想

尚志中学 高二12班 丁峤 一连一班

太阳悬在天空中,向大地肆意挥洒着热量,万物都被这无情的烈日烧灼,我们顶着酷暑,迈着不失轻快的步伐来到了哈尔滨工程大学。 刚踏进这个校园,扑面而来的是一股文化气息,刚走进它的瞬间,我们无不被她的精神底蕴深深感染和折服,“大工至善,大学至真”,这八个恢弘的大字震撼着每一个走进哈工程的学子。

然后我们去领取了营员卡一系列的东西,首先尽了地主之谊的是大学食堂,当一份份热气腾腾的饭菜的香气在我们面前氤氲的时候,洗涤了我们在来的路上那早已疲惫的心和胃。

接下来的几天里,一幕幕在科学前沿的高新技术在我们的眼前拂过,令我们叹为观止,以前只能在电视中看到的东西当真实地出现在我们眼前的时候,那种满足和兴奋是无语言表的,谁能理解当一个小孩子被满足了那求知欲的心呢?其中让我比较印象深刻的是机器人的讲解,那么小的一个机器人,竟然能做出如此灵活的动作,各种动作吸引着我们的眼球,拨动着我们的心跳。

不仅如此,科学营中还有很多对我们的学习有真正帮助的项目,英语沙龙和物理学习的乐趣。在英语沙龙中,刘冠奇老师给我们讲解了好多英语知识,其中掺杂着很多故事,我们在欢笑中不知不觉的提升了自己的英语成绩,印象最深的还是那个物理讲座,各种奇妙的物理实验让我们目不暇接,让我们在感叹大自然的奇妙的时候又勾起了我们的求知欲,使我下定决心要好好物理这门学科。

我们在科学营中认识了很多好朋友,在这次科学营中不仅收获了知识,而且收获了友谊。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有一个同学生病了,这时充分体现了同寝室的同学的深厚友谊,大家都关心他,照顾他,把他送到了意愿,经过我们的精心照顾,他病愈了,我们都很开心。 如此好的夏令营就要结束了,不过最美好的怀念莫过于一抹色彩,让我们在青春中回忆这抹色彩,让人生的旅途多加积分瑰丽的颜色!惜别,科学营!


孩子到底要什么


孩子到底要什么

最近有幸接触了很多老师,和他们交流的过程中了解到很多老师的苦恼和困惑。有的老师说:学生对待老师是有防御的,从不会向老师们敞开心扉,老师们真地很难走进学生心里。有的老师说:现在的学生真地很难管教,上课做小动作和同学说话,管都管不住,真感觉威严扫地。有的老师说:总有几个学生视老师如敌人,老师说东他往西,也耐心地说教了,也严厉地批评了,但是学生依然没有觉醒,真有种黔驴技穷的感觉。

或许大多数老师心中都会有这样的呐喊:孩子,你到底要什么?

孩子们到底要什么?走进课堂答案就不言而喻了。课堂上回答问题时那些把手举得高高的同学,就是为了能让老师看到他叫他起来回答问题,哪怕是几秒钟的停留也是他再次举手的动力。回答问题时不面向班级同学只盯着老师的孩子,无非是想得到老师的一个回馈,或许是一句表扬,或许是一个肯定的眼神和微笑,又或许是一个皱眉质疑的表情,这些都会让孩子感到满足,因为此时此刻他得到了老师的关注。课堂上其他同学都在认真听讲而自己非要制造出点小动静的孩子,虽然得到了老师的批评,但是上扬的嘴角掩饰不住他的笑意。此时他是满足的,因为他是老师和所有同学关注的焦点。然而,并不是每个孩子都是这么幸

幸运。有些整节课都在举手的孩子依然没有抓住老师的目光,有些扭着头回答问题的孩子看到的仅仅是老师的背影,有些回答完问题的孩子没有得到老师的回馈,直愣愣地站在那里陷入坐或不坐的纠结中。[由整理]

孩子要的其实并不多。老师的一句关怀、一次肯定、一个抚摸,哪怕是一个眼神和微笑都胜过滔滔不绝的说教和重如泰山的道理。就像在平静的湖中丢进一颗小石子,激起的是千层浪、万朵花,久久不能平静。考试失利的孩子找到老师,他要的不是老师一层层的分析他哪里做得不够好、哪里可以提升,他只是想在老师这里得到肯定,找到继续努力的勇气,拉拉她的手、拍拍她的肩就足够了。给调皮捣蛋的孩子一个展示的舞台,在大家的注视下,他只会将自己好的一面展示出来,这远比回避他、批评他、把他请出教室要好得多。

亲爱的老师们,孩子们要的很少。他们要的不是您那头头是道的道理,不是苦口婆心的劝说,更不是不闻不问的漠视。他们要的是您的关注和肯定,要的是您的微笑和目光,要的是您用温柔的手推开他们的心门。赞美老师的话语

拓展夏令营有感


拓展夏令营有感

2014年6月6日,风和日丽,太阳高照。经过人力部门半个多月的策划和组织,公司80多名员工在下午4点钟开赴济南市仲宫世纪园,进行为期一天半的拓展训练,源动力推广中心的领导亲临参加了此次训练。

在我看来,这不是一次普通的郊游或者训练,而是非常具有教育和纪念意义的体验式,我曾看见过这样一个报道:人类对听到的大约可以记住10%,对看到的大约可以记住25%,对亲身经历的大约可以记住80%.一天的训练,使平时耳熟能详的"团队精神"变得内容丰富、寓意深刻,训练不仅带来了身体上的感官刺激,更给我们带来了心灵深处的冲击,引发内心的思考。

我们首先在离训练基地5公里处简单分下了组,80多名源动力家人被分成了四个队,我所在的队伍我们起名为:中国好队伍队,为:齐心协力,所向无敌。

在饭店里吃完饭后,我们就出发去往培训基地了……

第一环节--篝火晚会

源动力推广中心的所有家人在下午6点多到达训练基地,领导为了缓解下我们这段时间工作的压力,在晚上7点钟准备了一场篝火晚会,很感谢领导的良苦用心。

一共分成七桌,我们各找各的队伍,围坐在桌子的四周,七张桌子又围着篝火形成一个大圆圈,表示我们的团结协作。

在那晚我们这帮年轻人,尽情的释放我们的激情、活力,我们跳舞,我们歌唱,到处洋溢着青春与活力!

第二环节--高空抓杠

在空地上有一个7米高的铁杆,要求我们爬上铁杆,站在铁杆顶端的一个大概直径为20厘米的圆盘上,然后在空中跃起,抓住前方的单杠,男生和女生单杠的距离不一样,男生要离着铁杆远一些。

虽然身上挂满了安全保护措施,但在高空跳跃,每个人都产生了或多或少的恐惧感,从杆上站到顶端的圆盘是一次极大的考验,每当有人在圆盘上不敢站起来时,我们队伍的所有成员都会为他/她加油、助威,通过团队的精神帮他/她克服恐惧的心理,让他/她知道我们都支持着他/她……从圆盘跃起抓杠更是一次心理的挑战,在我们队长的带领下,我们为每一位队员喊着:"加油!"看着一个又一个队员挑战成功,我们剩余的队员都由衷的感到高兴、激动。

最后我们队伍20个人都顺利的完成了这项训练,尤其是刘坤,她感觉自己的第一次挑战退缩了,所以要求重新挑战了一次,再次挑战了自己,克服了恐惧,完成了一次完美的跳跃!

体会与分享

1、表面看上去很难的事情,其实自己真正做的时候,感觉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可怕和困难。在工作、生活中,遇到困难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没有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勇气!这个项目让我知道了心里的障碍是很难逾越的,但是我们要想成功,必须要克服挑战自己的恐惧感,当我们奋力一搏的时候,勇敢的迈出那一小步,就会实现人生的一大步,我们要勇于挑战自己!

2、面对高杆,很多人不敢去抓,但是每当我们在下面喊:加油、你能行的时候,挑战的人往往会深刻的体会到团队的鼓励与支持,所有的压力和恐惧都会变成前进的动力,这就是团队中鼓励、赞美和支持的作用!

3、在下面看的时候,感觉就是抓个杆,很简单嘛,但是当自己亲临其镜的时候,才发现原来心竟然会如此的狂跳、腿也在不断的打颤、心里的恐惧不言而喻。在工作中,领导和员工都处于不同的位置,会产生不同的想法、感受和需求,需要面对不一样的困难。而团队的合作基于彼此的理解和支持,那么我们就要学会换位思考。

第三环节--信任背摔

教练说:信任背摔是拓展训练中最经典也是危险系数最高的项目之一。有一个人站在高1.4米的高台上身体直挺挺的向后倒下的时候,其余的成员用手做一个人床把台上的摔下的人接住。不少队员因为本能的反应和内心的恐惧,在后倒的时候往往会弓起身体,屁股先下去,这样的话,第三排人床的队员就承受了很大的冲击力,胳膊都砸的通红,但是我们都没有放手……

体会与分享

1、当台上的人问到:"你们准备好了吗?",台下的所有人要同时回答:"我们准备好了!1,2,3."这就是承诺,团队伙伴的承诺是一种宝贵的资源,是团队冲上前的动力源泉!

2、台下的队友永不放弃、永不放开的状态,让台上的队友可以放心的摔下去,这就是信任。团队的力量都会在信任中得到释放!

3、教练说只有按照他说的标准做,台上的人才是最安全的,台下的人床才会是最省力的。一个团队的成员如果互相猜疑,不信任,那么这个团队就容易变形,团队变形就失去了前进的力量,就会比较分散,所以一个团队要想有好的发展和飞的更高,就需要队员间的信任。

第四个环节--毕业墙

这个项目就是要所有的源动力家人齐心协力全部翻过4.2米的墙,这个项目非常考验团队的合作,如果团队意识不强,就会有成员受伤或者过不去,教练在讲了规则以后,说要在30分钟内完成,当时我还感觉不太可能,我们80多个人,1分钟一个还需要1个多小时呢,但是结果却让我非常震惊,感叹团队力量的强大。

在教练的指导下(教练不帮助我们),有四个人当底座,就是其他人要踩着这四个人上去,我当时感觉我还算强壮的就义不容辞的当了底座,差不多有10多个吧,我们几个轮流当底座,其他人就这样踩着我们迅速爬上了高墙,最后教练宣布成绩的时候,我自己当时都震惊了,我们80多个人才用了14分钟就全部越过了高墙,在我眼里那不是一堵墙,而是我们整个团队的困难,而我们通过团队精神把困难踩在了脚下!

体会与分享

1、首先我感觉要感谢作为底座的队员们,60个队员踩在他们的肩膀和大腿上,汗水、沙土沾满了洁白的运动衣,肩膀上都被踩出了红红的血痕。因为他们的付出,换来了团队的成功。

2、我感觉一个企业的成功,不仅需要运筹帷幄、冲锋陷阵的将帅、骨干,更需要许许多多默默付出的小卒、小兵,正是这些可爱的人,才真正的为成功奠定了基础和带来了事业的希望!

每个游戏都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都感觉是"不可完成"的任务,但是我们没有退缩,我们坚信只要依靠团队的力量和团队精神就一定会战胜困难。我们不会失败,因为我们不是一个人,我们是一个团队,这就是团队的坚持精神、尝试精神、团队精神,只要我们坚持就一定会绽放光芒、光芒四射!

结束语

团队不是群体,一个优秀的团队需要团结、信任和协作,我感觉我们做到了。我们每一次齐心协力的完成任务,每一次成功之后的热情相拥,每一次挑战前的坦诚分享,都会为整个团队之间多一份了解,多一份信任,多一份亲切,多一份友情。

在团队中,不要以为你什么都可以,其实离开了团队,你可能会一事无成;也不要以为你能势单力孤,有了团队,你可能什么都行!

感谢这次活动的组织者,让我们体会到了拓展训练的核心精神,不仅提高和强化了个人心理素质,也让我们更深刻地去体验个人与企业,领导和员工,员工与员工之间那种唇齿相依的关系,让我们更有激情去工作,让我们的团队更有凝聚力,也更加的增进了员工与员工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也让我懂得了,没有什么不可以,超越自己就一定会创造奇迹!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