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心得体会 > 两学一做阶段思想汇报 > 导航 > 教员两学一做第三阶段心得领会

两学一做阶段思想汇报

教员两学一做第三阶段心得领会。

同样的事情,不同的人,想法自然不一样。心得体会就是将自己的感想和思考整理出来的文字。小学中学阶段有一项重要的写作训练就是写心得体会,写心得体会能够培养人思考的习惯。你是否会写相关心得体会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教员两学一做第三阶段心得领会”,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形成于中华民族危机与艰苦卓绝环境中的红色资源,蕴涵着无数共产党人高尚的情操,留下了共产党人英勇拼搏、不怕牺牲、艰苦奋斗、乐于奉献的伟大品格,成为了我们共产党人的宝贵精神财富,为今天党员教育和党的思想政治建设提供了丰富的示范内容。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欢迎大家阅读!

【教师两学一做第三阶段心得体会1】

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结束了,但贯彻落实群众路线永远没有终点。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的,“贯彻党的群众路线、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的历史进程永远不会结束。”巩固和发展党的教育实践活动成果,使群众路线真正融入每个党员领导干部的血液中,落实到行动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坚持群众路线,传承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作风,应处理好三个关系。

处理好增强感情与密切联系的关系。密切联系群众不仅是个作风问题、方法问题,说到底是个感情问题、立场问题。有了对群众的真挚深厚感情,就会以普通一员的身份同群众打成一片,视群众如亲人,将所有的心思和精力都用在关爱、帮助群众上来。当前,有些党员领导干部对群众的态度冷若冰霜,缺乏真实感情,使干群“血肉联系”变成了“油水关系”。这些不良作风,通过教育实践活动有了很大改变。现在群众最为担心的是会不会出现抓一抓有好转、活动过后又反弹的现象。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传承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作风,不仅要做好“治标”的工作,而且要以“钉钉子”的精神狠抓“治本”工作,要有不抓出成效来绝不收兵的决心和毅力。联系群众应多动一点真情,多做一点实事,少搞一点形式主义。感情是在接触中不断加深的,不接触哪来的感情;密切是在经常联系中建立的,不联系哪来的密切。党员领导干部与群众要经常主动地接触和联系,接触、联系越勤越多越好,关系近得如同一家人就更好。这种亲密接触和联系,没有同群众的深厚感情是不可能做到的。所以,传承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作风,必须从培养和增强对群众的感情做起,逐步同群众建立起心心相印、亲密无间的关系。只有到了群众相信你,把你当成朋友和亲人,才会向你诉说心里的话和反映真实的情况。

处理好联系身边群众与联系广大群众的关系。部分领导干部存在着两种现象:一种是只注意联系身边的甚至直接为自己服务的群众,而不注意深入到广大群众中去,联系在不同战线上工作的各行各业的群众。一种是只注意联系离自己远的基层单位群众,一说联系群众就往基层一线跑,好像只有这样做才算是联系了群众,而不注意联系在自己身边工作的群众。这两种现象都是对联系群众缺乏全面正确认识。领导干部联系的对象不能只局限于在身边工作的群众或某一些领域和岗位上的群众,应该是领导和管辖范围内的所有群众。这就是说,既不能忽视联系身边的群众,也不能忽视联系不在身边工作的广大群众。处理联系身边群众和联系广大群众关系,应注意三点:一是要放下架子,以虚心学习的态度联系群众,把联系的过程变为向群众学习的过程,真正理解“群众是真正的英雄,而我们自己则往往是幼稚可笑的”。二是要一视同仁,以人人平等的心态联系群众。无论是联系身边群众,还是联系广大群众,都应该不分亲疏远近,不看身份地位,一律坦诚相待。三是要突出重点,以实事求是的姿态联系群众,把联系的重点放在特殊群体、困难群体和弱势群体上。

处理好抓大事与做实事的关系。传承密切联系群众优良作风,不仅要体现在抓大事上,而且要体现在做好每一件点滴具体事情上。多数领导干部抓大事头脑清醒、立场坚定、方向明确,抓具体事情一步一个脚印、取信于民。但是,也要看到还存在着讲的多、口号多、要求多,雷声大、雨点小,往往只是停留在嘴上、墙上、文件里,真心实意、脚踏实地从点滴具体事情做起还很不够。密切联系群众,不是只喊不做的空话,不能做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而是说到做到、言行一致、立竿见影。所以,党员领导干部传承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作风,一定要在行动上、落实上多下功夫,心里时刻装着群众,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帮群众之所需,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需要解决的具体事情做起,一个问题、一个问题地帮助群众去谋划、去解决,不仅做到雪中送炭,而且努力锦上添花,让群众真正受益、满意。

【教师两学一做第三阶段心得体会2】

“入党为什么”,入党是自我心灵的一种净化、入党是一种觉悟的提高、入党是一种特殊的奉献、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全面提高个人能力和综合素质。入党的内在原因是忠诚地信仰共产主义,把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社会制度作为自己的最高理想。

“为党做什么”,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党的宗旨就在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就是坚定自己的理想,坚守自己的人生追求,践行自己的入党誓言,为党旗添光彩,为群众谋利益。是为实现入党时的伟大理想而奋斗终身,为人民的事业而英勇献身。

面对困难,我想到我是一名共产党员,共产党员应该把党的利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我有责任和义务全力以赴去做好工作。思想通了,干劲来了。我积极深入工作中去,了解情况,调查研究,认真分析总结当前群众最关心的事,针对所存在的问题,提出积极有效的整改方案。

从递交入党申请书时,我就坚定了我的人生信仰。我们的党应时代而生,一路披荆斩棘,才推翻了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建立起新中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一信念,永存于无数个身倒血泊却心系革命的先辈心中,铭记于那些以奉献为荣伏案工作的先进楷模之中,牢记于那些以吃苦为乐心系祖国未来的山区老师之中,更体现在日复一日辛勤工作平凡的劳动者之中。我深深认同这一信念,立志要发扬革命传统,继承革命先辈遗志,以榜样之力量,用心做好上级交办的每一项任务。在入党之初,我们总是满怀激情,积极上进,努力做事,一心一意为人民做好事、做实事。但是在日复一日的工作中,在和平安逸的生活里,热情却容易褪去。我们也有可能已经忘记要时刻以一名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关键时刻能不能冲得上去,抗得下来,都是检验我们是不是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党员标准。所谓“春蝉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何况是一名共产党员,更要为共产主义奋斗一辈子。因此,我时刻以“入党为什么,为党做什么”警醒自己,一时的激情和热度要不得,要终身忠诚于党的事业,一辈子全心全意为群众服务,一心一意的为人民群众谋利益,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革命战争年代,我们最常听到的是“保证完成任务”。哪怕艰难险阻,哪怕流血牺牲,无数的革命先辈用铁一般的身躯,钢一般的意志,山一般的信念,忍受常人不能忍受之痛苦,用鲜血和生命来兑现承诺。生在和平年代,没有经过炮火洗礼的我们,能做的就是要立足岗位,不务虚,但求实,不仅仅是“尽力而为”,而是“竭尽全力”,认真做好工作的每一件事情。只有这样,才能无愧于鲜红党旗上革命先辈洒下的热血,才能无愧于入党时我们的铮铮誓言。

始终把执政为民作为根本要求,倾心尽力惠民生、保稳定、促和谐,努力使创先争优活动成为群众满意工程,集中力量从教育文化、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安居工程入手,解民生问题,因为为人民服务是我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源泉。作为中国共产党员,就要为民竭尽全力排忧解难,党员干部是人民的公仆,是代表广大人民群众执行手中的权利,因此人民群众有忧有难,共产党员必须挺身而出,为我们的人民遮风挡雨,排忧解难;工作要有集体观,不存私心,事实证明,有了私心就无法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无法准确实施手中的权利,因此共产党员必须处理好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利益之间的关系,不以权谋私,不假公济私,永远把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办事不图回报,人民群众需要什么,我们就给他们这方面的支持,为人民服务是我们的天职。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应从讲政治、讲党性、讲大局的高度,认清肩负的重大政治责任,满腔热情、积极主动地投入到为人民服务中去,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积极贡献。一个人,一个民族,他所信仰的不应该是束缚自己手脚的桎梏,更不应该是绞杀自己的绳索,而应当是一股风,而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伟大的中国共产党,我就选择了一股催我挺进、催我跋涉、催我奋斗的风。

F132.cOM更多心得体会小编推荐

两学一做第三阶段思想大讨论心得领会


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欢迎大家阅读!

【两学一做第三阶段思想大讨论心得体会1】

中国梦的实现不仅要靠硬实力的支撑,还要靠让硬实力可持续增强、让硬实力乘法式运用、让硬实力没办法替代的软实力的发挥,靠中国精神的强大,靠正能量的壮大。作为先锋队,作为执政党,作为领导核心,我们党的精神追求对于中国精神、对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起着引领作用、关键作用。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在意识形态斗争异常复杂尖锐的形势下,必须不为任何困难所惧、不为任何干扰所惑,始终坚守我们共产党人的精神追求,在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中勇于闯关夺隘、迎风破浪、鹰击长空,善于识破陷阱、拒绝蚕食、摆脱围猎,把我们党正在经受和将要经受的各种“考试”考好,把前辈共产党人的历史接力棒接好、跑好、传好,使我们的党永不变质、我们的红色江山永不变色、我们的伟大民族不断强盛、我们的伟大事业不断向前推进。

什么是我们共产党人的精神追求呢?对马克思主义的真学真懂真信真用,对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念,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模范践行,就是我们共产党人的精神追求。

当前,大批优秀党员干部不愧为我们时代的精神楷模,多数党员干部的精神追求是好的或比较好的,同时,党员干部中理想信念缺失、道德品行不佳、精神追求不给力有偏颇也是一个需要高度重视和严肃对待的问题。

一些党员干部对共产主义心存怀疑,对社会主义前途命运信心不足,甚至向往西方社会制度和价值观念。有的不信马列信鬼神,从封建迷信中寻找精神寄托,热衷于算命看相、烧香拜佛,遇事“问计于神”。有的在涉及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等原则性问题的政治挑衅面前态度暧昧、消极躲避、不敢亮剑。有的信奉金钱至上、名利至上、享乐至上,情趣低俗,玩物丧志,沉湎花天酒地,纵情声色犬马,心里没有任何敬畏,行为没有任何底线,不是给党加分添彩,而是给党丢脸抹黑。

随着国内外环境深刻变化,经济社会深刻变革,党员干部在理想信念上遇到的纷扰是多重的,在道德品行上面临的考验是严峻的。大道之行在于人类解放、天下为公,将有限的生命融入无限的为人民服务、让人民幸福之中去,是大智大德,是无尽的快乐源泉和真正的人生永恒,是共产党人的最大幸福。党员干部为党和人民的事业计,为自己真实而高品质的人生幸福计,都要自觉加强思想道德修养,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以实际行动彰显共产党人的人格力量,始终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追求。

坚守我们的精神追求,当前的着力点在哪里?一是坚定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这个崇高追求,——站到“精神高地”方能不畏“浮云遮望眼”。二是模范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个底线要求,——自觉“修身齐家”方能不误“治国平天下”。

党员干部模范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关键是明大德、守公德,成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通过政治品质教育和磨砺,始终对党和人民忠诚老实、言行一致,对上对下讲真话,不做阳奉阴违的“两面人”,面对大是大非能够挺身而出,面对歪风邪气敢于进行斗争。通过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和修养,始终追求高尚情操,维护公平正义,忠实履行职责,坚守道德底线,远离低级趣味。通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学习,始终继承和弘扬传统美德,厉行勤俭节约、本色奋斗,反对铺张浪费、奢华攀比,结合时代要求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捍卫国家和民族的尊严和精神独立,防止成为西方腐朽道德价值的“应声虫”和“携带者”。

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关键是把理想信念建立在对科学理论的理性认同上、对历史规律的正确认识上、对基本国情的准确把握上。通过深入学习我们党自己的基本理论,尤其是深入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防止在西方宪政民主、“普世价值”、“公民社会”等言论的鼓噪下迷失方向,防止在资本崇拜、封建迷信和盲目信教之风的吹拂下失去自我。通过深入学习党史国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和世界历史,了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来龙去脉,深刻认识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识破历史虚无主义思想情绪的迷惑,坚定共产主义必胜的信念。通过深入了解国情世情,善于在不同社会制度、不同发展道路的比较中鉴别优劣、看清趋势,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和情感认同。

【两学一做第三阶段思想大讨论心得体会2】

扎实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作出全面部署。其中要求共产党员“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始终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高地”。

一、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高地,关键是明大德、守公德,成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通过政治品质教育和磨砺,始终对党和人民忠诚老实、言行一致,对上对下讲真话,不做阳奉阴违的“两面人”,面对大是大非能够挺身而出,面对歪风邪气敢于进行斗争。通过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和修养,始终追求高尚情操,维护公平正义,忠实履行职责,坚守道德底线,远离低级趣味。通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学习,始终继承和弘扬传统美德,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奢华攀比,结合时代要求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捍卫国家和民族的尊严和精神独立,防止成为西方腐朽道德价值的“应声虫”和“携带者”。

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高地,要在学习党章党规方面下功夫。《方案》要求,党员学习党章,要深入领会党的性质、宗旨、指导思想、奋斗目标、组织原则,优良作风;深入领会党员条件和义务、权利,牢记入党誓词,明确做合格党员的标准和条件。学习党规,要掌握廉洁自律准则规定的“四个必须”“四个坚持”,掌握各类违纪行为的情形和处分规定。十八大以来,湛江深入扎实开展各种专题教育活动,全市上下党风政风明显好转,但还需进一步解决一些党员干部存在的精气神不足、工作状态不佳、不敢担责、庸政懒政、为官不为、为官不廉等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共产党员更要在学习党章党规方面下功夫,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自己在党旗下庄严宣誓的那一刻,要高扬对党忠诚的旗帜,做到理想信念不动摇、崇高信仰不迷茫、敬业精神不缺失、宗旨意识不淡漠,纪律规矩不放松。

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高地,要把理想信念建立在对科学理论的正确认识和准确把握上。政治上的坚定源于理论上的清醒。要把理论学习作为一种精神追求,做到党的创新理论每前进一步,理论武装就跟进一步,用理论武装来坚定共产主义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矗立着信仰丰碑,饱含着家国情怀,肩负着历史担当,充满着务实作风,彰显着品格力量,学员干部要通过深入学习,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要通过深入学习,坚定共产主义必胜的信念,善于在不同社会制度、不同发展道路的比较中鉴别优劣、看清趋势,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和情感认同。要从系列重要讲话中充分汲取这些精神营养,用以武装头脑、净化灵魂、纯洁思想,始终坚守精神高地并转化为湛江崛起的不竭动力。

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高地,要高举清廉干净的戒尺。当前,我国的转型发展,迫切需要党员干部增强廉政意识,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党员干部要汲取那些为政不廉、违法乱纪,最终被绳之以法者的警示教训,做到警钟长鸣,做人清清白白,做事干干净净,秉公用权、依法用权,廉洁用权,高举清廉干净的戒尺,心中有戒不妄为。要始终牢记“两个务必”和“八项规定”要求,认真贯彻《廉政准则》“8个禁止、52个不准”,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不拿党性原则作交易,自觉抵制“四风”,做到以党性强品行,以原则束权力,以清廉树形象。

五、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高地,要高唱敬业守责、敢于担当的颂歌。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中,敢于担当的政治意蕴、思想情感和时代精神十分强烈。这种担当精神,突出表现在对党、对国家、对人民、对改革的担当。当前湛江开展“两学一做”专题教育,其中一个任务就是着力解决那些在位不思进取,在岗不在状态,主动作为意识不强,创业创新精神不足等问题。要通过正面引导修官德,建立机制严问责等整治措施,使党员干部一如既往知难而进、锲而不舍,越是矛盾突出、问题聚焦,越要攻坚克难、一抓到底,高唱敢于担当的颂歌,弘扬主旋律,点赞正能量。也让那些安于现状当“懒官”、碌碌无为当“庸官”、无利可图当“混官”、倚老卖老当“僚官”的“官油”做派,在当前形势下,没市场、没位子、没机会、没颜面。只有这样,才能筑牢精神支柱,激发奋进力量,在推动发展、造福人民的过程中实现自己的理想、体现自身的价值。

两学一做第三阶段四个认识心得领会


中国梦的实现不仅要靠硬实力的支撑,还要靠让硬实力可持续增强、让硬实力乘法式运用、让硬实力没办法替代的软实力的发挥,靠中国精神的强大,靠正能量的壮大。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欢迎大家阅读!

【两学一做第三阶段四个意识心得体会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体现,是强国之基,是民族之魂。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树立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价值观自信,是提升社会主义文化先进性、增强国家软实力和社会凝聚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动力与有力保障。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有健全的制度作为保障,让反映人民群众美好理想、体现公平正义的体制机制,成为规范人们思想行为、塑造人们美好心灵的强大力量。

一是完善全员育人机制,增强育人合力,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学校是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主阵地。所有教师都应履行育人职责,各门课程都要发挥育人功能,构建全员、全方位、全过程育人的有效机制,帮助青少年“扣好人生的第一粒纽扣”。这就是要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充分发挥教师的教书育人作用,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就是要广泛树立身边的优秀典型,用榜样的力量引导激励学生立志成才,报效祖国、服务人民、奉献社会;就是要积极营造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校园氛围,发挥校训、校史、大学精神等的育人作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于学生喜闻乐见的校园文化活动中。

建议实施“思想政治理论课创新计划”,构建“必修课+选修课+公开课”的开放课程模式。在建设好现有必修课程的同时,开设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对应的选修课,组织深受学生喜爱的专家学者为学生授课;建设一批学生欢迎、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公开课,鼓励科技精英、企业领袖、创业先锋等走进课堂,分享成功经验,传递精神品格,从而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亲和力、吸引力、感染力,使向上向善的价值观念浸润学生的“心灵土壤”,成为他们的“精神罗盘”。

二是完善志愿服务机制,加强社会实践,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社会支持体系。核心价值观教育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开放性和实践性,这就决定其教育任务不可能全部在校园内完成,必须走出课堂,走出学校,走向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是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主要形式,也是践行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通过开展理想教育、国情考察、智力支教等志愿服务活动,不断丰富和深化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与认同。去年12月,全国教师志愿服务联盟在北师大正式成立,为广大师生奉献爱心,在实践中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搭建了广阔的平台。

可以考虑研究制定《国家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行动十年计划》,构建课堂教学、校园文化、社会实践多位一体的育人体系。引导各级政府、企事业单位、相关社会组织和每一个家庭都来关心、支持面向青少年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为他们提供更多实践和体验机会,发挥社会实践的养成作用,营造知行合一的良好环境。

三是完善约束规范机制,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法制化、制度化建设。要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成为全社会每一位成员的理想信念、是非标准和行为指南,就必须以法律、制度的形式予以体现和规范。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进程中,要在立法修法、制度设计、政策决策等方面,注重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本要求,注重调整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不相一致的法律法规、方针政策,注重维护和捍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先进性、权威性和规范性。

建议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纳入国家发展规划,做好顶层设计,建立公民规范、学生规范、师德规范、行业规范。在适当的时候,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写入宪法,用法律的形式加以固化,实现与现有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建设等制度的有机结合。

四是完善理论创新机制,激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研究活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项重大的文化工程,具有强烈的意识形态性质和深远的战略意义。因此,应该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4个字的基础上,不断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在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的细化上下功夫,在推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的创新上下功夫;深入发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使之成为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沃土;积极探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海外传播,以及与其他形态的价值观进行对话的有效途径。

应当考虑设立国家级的研究中心或智库,发挥高校在理论研究方面的独特优势,用具有理论高度和实践广度的研究成果助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

自觉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每个中国人的责任。党员干部尤其要发挥表率作用,在思想上和行动上真学、真信、真实践,进而带动全社会每个人都学、都信、都实践,使之成为一项旷日持久的自觉行动,不断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凝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正能量。

【两学一做第三阶段四个意识心得体会2】

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时代的制高点上,深刻论述、反复强调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大推进了我们党对于核心价值观的认识,为在新形势下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实践指南。

一、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任务,是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对于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关系社会和谐稳定,关系国家长治久安。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精神,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价值观念。国有四维,礼义廉耻,“四维不张,国乃灭亡”。核心价值观就是一个国家的“维”、“纲”,是一个国家、民族的发展方向和精神旗帜,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没有了核心价值观,一个国家、民族就没有凝聚力、向心力和发展动力,就会成为一盘散沙和空中浮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如果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没有共同的核心价值观,莫衷一是,行无依归,那这个民族、这个国家就无法前进。”我国是一个有着13亿多人口、56个民族的大国,确立反映全国各族人民共同认同的价值观,使全体人民同心同德、团结奋进,关乎国家前途命运,关乎人民幸福安康。当前,我国正处在经济转型、矛盾凸显的关键期,思想领域复杂多变,各种思潮此起彼伏,各种观念交相杂陈,不同价值取向同时并存,凝魂聚气、强基固本变得尤为迫切和重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有效引领整合纷繁复杂的社会思潮,有效避免利益格局调整可能带来的思想混乱,形成团结奋进的强大精神力量。

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方面。小智治事,中智治人,大智立法。治理一个国家、一个社会,关键是要立规矩、讲规矩、守规矩。法律是一个国家的规矩,而核心价值观也是一个国家的“规矩”。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有了这个标准,人们就知道该追求什么、舍弃什么,遵循什么、反对什么;就分得清美丑、善恶、好坏。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培育和弘扬核心价值观,有效整合社会意识,是社会系统得以正常运转、社会秩序得以有效维护的重要途径,也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方面。”

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抢占价值体系制高点的迫切需要。当前,围绕发展模式和价值观的竞争日益凸显,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日趋频繁,意识形态领域渗透与反渗透的斗争尖锐复杂。伴随着中国举世瞩目的发展进步,中国发展模式的影响也日益扩大。西方一些势力虽然不得不承认中国的改革发展成果,但从来没有也不可能认可中国的价值体系和政治制度,他们仍抱着意识形态偏见和冷战思维不放,把中国的发展壮大视为对西方制度模式和价值观的威胁。我国将长期面对西方遏制、促变的压力,而意识形态渗透、价值观颠覆是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推行西化、分化战略的主要手段。这种情况下,如果没有自己的价值观,或者自己的价值观不鲜明,对自己的价值观不自信,在这场价值观的对抗中就会败下阵来,就会不打自垮,成为别人价值观的附庸。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要大力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加快构建充分反映中国特色、民族特性、时代特征的价值体系,努力抢占价值体系的制高点。”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西方价值观根本不同

价值观是人类在认识、改造自然和社会的过程中产生与发挥作用的。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由于其自然条件和发展历程不同,产生和形成的核心价值观也各有特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核心价值观必须同这个民族、这个国家的历史文化相契合,同这个民族、这个国家的人民正在进行的奋斗相结合,同这个民族、这个国家需要解决的时代问题相适应。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它体现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要求,展示了社会主义制度在思想和精神层面的质的规定性,凝结着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的价值表达。它坚持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立场,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它坚持社会主义方向,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它不仅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承接,而且积极吸收世界文明有益成果,不仅具有民族性,而且具有时代性;它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的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续写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篇大文章。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西方国家的核心价值观根本不同。我们讲的民主,是人民民主,是人民当家作主;我们讲的自由,是人民民主专政下的自由,是同纪律有机统一的自由;我们讲的公正,是人人平等、人人享有的公正,等等。不仅自由、平等、公正、法治这些价值理念与西方国家的根本不同,而且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等价值理念也根本不同,因为西方国家鼓吹的价值理念反映的是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国家、社会、公民的价值要求融为一体。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必须知道自己是谁,是从哪里来的,要到哪里去,想明白了、想对了,就要坚定不移朝着目标前进。我们党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明确回答了当代中国和中华民族的定位和发展方向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要求,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要求,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层面的价值要求。这个概括,实际上回答了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国家、建设什么样的社会、培育什么样的公民的重大问题。”这样的价值观与我们的优秀传统文化是相契合的。中国古代历来讲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从某种角度看,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是个人层面的要求,齐家是社会层面的要求,治国平天下是国家层面的要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它把涉及国家、社会、公民的价值要求融为一体。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反映了全国各族人民共同认同的“最大公约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当代中国,我们的民族、我们的国家应该坚守什么样的核心价值观?这个问题,是一个理论问题,也是一个实践问题。也就是说,核心价值观是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提出什么样的核心价值观,不仅要从理论上考虑,而且要从实践角度考量,要根据我们当前的发展阶段、时代特征和实践要求,来确立核心价值观。我们提出的以“三个倡导”为基本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经过反复征求意见、综合各方面认识才提出来的。它紧扣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的主题,结合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经验,传承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寄托着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上下求索、历经千辛万苦确立的理想和信念,承载着我们每个人的美好愿景,得到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广泛认同,是当代中国社会在价值领域的“最大公约数”。

三、让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无时不有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一项根本任务,切实抓紧抓好”。必须综合运用教育引导、舆论宣传、文化熏陶、实践养成、制度保障等方式,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使之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一种价值观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融入实际、融入生活,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接受它,达到“百姓日用而不知”的程度,收到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效果。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我们要注意把我们所提倡的与人们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要坚持由易到难、由近及远,从身边小事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增强自觉奉行和日常践行的能力。要促进核心价值观融入法律法规、政策制度和社会治理、行业管理,以良法善策和社会管理传导正确的价值取向。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融入各种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之中,利用各种时机和场合,形成有利于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活情景和社会氛围。要注意贴近性、对象化、接地气,使内容和形式有机结合起来,让人们便于参与、乐于参与。

要抓好领导干部、青少年等重点人群。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不能平均用力,必须抓好重点人群,特别是领导干部和青少年。正人必先正己,正己才能正人。党员干部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上作出表率、见诸行动,就是重要的导向和最有说服力的教育。各级领导干部应当带头坚定理想信念,带头保持良好的思想道德情操,带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始终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高地。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这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样,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所以,习近平总书记勉励青年要勤学、修德、明辨、笃实,鼓励少年儿童做到记住要求、心有榜样、从小做起、接受帮助。

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牢固的核心价值观,都有其固有的根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本,就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今天,我们提倡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从中汲取丰富营养,否则就不会有生命力和影响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藏着丰富的思想资源,包含着优秀的传统美德。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以客观、科学、礼敬的态度,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重点做好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激活其生命力,增强其影响力和感召力,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重要源泉。

教师两学一做第三阶段心得体会


形成于中华民族危机与艰苦卓绝环境中的红色资源,蕴涵着无数共产党人高尚的情操,留下了共产党人英勇拼搏、不怕牺牲、艰苦奋斗、乐于奉献的伟大品格,成为了我们共产党人的宝贵精神财富,为今天党员教育和党的思想政治建设提供了丰富的示范内容。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欢迎大家阅读!

【教师两学一做第三阶段心得体会1】

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结束了,但贯彻落实群众路线永远没有终点。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的,“贯彻党的群众路线、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的历史进程永远不会结束。”巩固和发展党的教育实践活动成果,使群众路线真正融入每个党员领导干部的血液中,落实到行动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坚持群众路线,传承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作风,应处理好三个关系。

处理好增强感情与密切联系的关系。密切联系群众不仅是个作风问题、方法问题,说到底是个感情问题、立场问题。有了对群众的真挚深厚感情,就会以普通一员的身份同群众打成一片,视群众如亲人,将所有的心思和精力都用在关爱、帮助群众上来。当前,有些党员领导干部对群众的态度冷若冰霜,缺乏真实感情,使干群“血肉联系”变成了“油水关系”。这些不良作风,通过教育实践活动有了很大改变。现在群众最为担心的是会不会出现抓一抓有好转、活动过后又反弹的现象。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传承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作风,不仅要做好“治标”的工作,而且要以“钉钉子”的精神狠抓“治本”工作,要有不抓出成效来绝不收兵的决心和毅力。联系群众应多动一点真情,多做一点实事,少搞一点形式主义。感情是在接触中不断加深的,不接触哪来的感情;密切是在经常联系中建立的,不联系哪来的密切。党员领导干部与群众要经常主动地接触和联系,接触、联系越勤越多越好,关系近得如同一家人就更好。这种亲密接触和联系,没有同群众的深厚感情是不可能做到的。所以,传承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作风,必须从培养和增强对群众的感情做起,逐步同群众建立起心心相印、亲密无间的关系。只有到了群众相信你,把你当成朋友和亲人,才会向你诉说心里的话和反映真实的情况。

处理好联系身边群众与联系广大群众的关系。部分领导干部存在着两种现象:一种是只注意联系身边的甚至直接为自己服务的群众,而不注意深入到广大群众中去,联系在不同战线上工作的各行各业的群众。一种是只注意联系离自己远的基层单位群众,一说联系群众就往基层一线跑,好像只有这样做才算是联系了群众,而不注意联系在自己身边工作的群众。这两种现象都是对联系群众缺乏全面正确认识。领导干部联系的对象不能只局限于在身边工作的群众或某一些领域和岗位上的群众,应该是领导和管辖范围内的所有群众。这就是说,既不能忽视联系身边的群众,也不能忽视联系不在身边工作的广大群众。处理联系身边群众和联系广大群众关系,应注意三点:一是要放下架子,以虚心学习的态度联系群众,把联系的过程变为向群众学习的过程,真正理解“群众是真正的英雄,而我们自己则往往是幼稚可笑的”。二是要一视同仁,以人人平等的心态联系群众。无论是联系身边群众,还是联系广大群众,都应该不分亲疏远近,不看身份地位,一律坦诚相待。三是要突出重点,以实事求是的姿态联系群众,把联系的重点放在特殊群体、困难群体和弱势群体上。

处理好抓大事与做实事的关系。传承密切联系群众优良作风,不仅要体现在抓大事上,而且要体现在做好每一件点滴具体事情上。多数领导干部抓大事头脑清醒、立场坚定、方向明确,抓具体事情一步一个脚印、取信于民。但是,也要看到还存在着讲的多、口号多、要求多,雷声大、雨点小,往往只是停留在嘴上、墙上、文件里,真心实意、脚踏实地从点滴具体事情做起还很不够。密切联系群众,不是只喊不做的空话,不能做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而是说到做到、言行一致、立竿见影。所以,党员领导干部传承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作风,一定要在行动上、落实上多下功夫,心里时刻装着群众,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帮群众之所需,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需要解决的具体事情做起,一个问题、一个问题地帮助群众去谋划、去解决,不仅做到雪中送炭,而且努力锦上添花,让群众真正受益、满意。

【教师两学一做第三阶段心得体会2】

“入党为什么”,入党是自我心灵的一种净化、入党是一种觉悟的提高、入党是一种特殊的奉献、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全面提高个人能力和综合素质。入党的内在原因是忠诚地信仰共产主义,把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社会制度作为自己的最高理想。

“为党做什么”,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党的宗旨就在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就是坚定自己的理想,坚守自己的人生追求,践行自己的入党誓言,为党旗添光彩,为群众谋利益。是为实现入党时的伟大理想而奋斗终身,为人民的事业而英勇献身。

面对困难,我想到我是一名共产党员,共产党员应该把党的利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我有责任和义务全力以赴去做好工作。思想通了,干劲来了。我积极深入工作中去,了解情况,调查研究,认真分析总结当前群众最关心的事,针对所存在的问题,提出积极有效的整改方案。

从递交入党申请书时,我就坚定了我的人生信仰。我们的党应时代而生,一路披荆斩棘,才推翻了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建立起新中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一信念,永存于无数个身倒血泊却心系革命的先辈心中,铭记于那些以奉献为荣伏案工作的先进楷模之中,牢记于那些以吃苦为乐心系祖国未来的山区老师之中,更体现在日复一日辛勤工作平凡的劳动者之中。我深深认同这一信念,立志要发扬革命传统,继承革命先辈遗志,以榜样之力量,用心做好上级交办的每一项任务。在入党之初,我们总是满怀激情,积极上进,努力做事,一心一意为人民做好事、做实事。但是在日复一日的工作中,在和平安逸的生活里,热情却容易褪去。我们也有可能已经忘记要时刻以一名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关键时刻能不能冲得上去,抗得下来,都是检验我们是不是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党员标准。所谓“春蝉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何况是一名共产党员,更要为共产主义奋斗一辈子。因此,我时刻以“入党为什么,为党做什么”警醒自己,一时的激情和热度要不得,要终身忠诚于党的事业,一辈子全心全意为群众服务,一心一意的为人民群众谋利益,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革命战争年代,我们最常听到的是“保证完成任务”。哪怕艰难险阻,哪怕流血牺牲,无数的革命先辈用铁一般的身躯,钢一般的意志,山一般的信念,忍受常人不能忍受之痛苦,用鲜血和生命来兑现承诺。生在和平年代,没有经过炮火洗礼的我们,能做的就是要立足岗位,不务虚,但求实,不仅仅是“尽力而为”,而是“竭尽全力”,认真做好工作的每一件事情。只有这样,才能无愧于鲜红党旗上革命先辈洒下的热血,才能无愧于入党时我们的铮铮誓言。

始终把执政为民作为根本要求,倾心尽力惠民生、保稳定、促和谐,努力使创先争优活动成为群众满意工程,集中力量从教育文化、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安居工程入手,解民生问题,因为为人民服务是我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源泉。作为中国共产党员,就要为民竭尽全力排忧解难,党员干部是人民的公仆,是代表广大人民群众执行手中的权利,因此人民群众有忧有难,共产党员必须挺身而出,为我们的人民遮风挡雨,排忧解难;工作要有集体观,不存私心,事实证明,有了私心就无法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无法准确实施手中的权利,因此共产党员必须处理好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利益之间的关系,不以权谋私,不假公济私,永远把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办事不图回报,人民群众需要什么,我们就给他们这方面的支持,为人民服务是我们的天职。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应从讲政治、讲党性、讲大局的高度,认清肩负的重大政治责任,满腔热情、积极主动地投入到为人民服务中去,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积极贡献。一个人,一个民族,他所信仰的不应该是束缚自己手脚的桎梏,更不应该是绞杀自己的绳索,而应当是一股风,而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伟大的中国共产党,我就选择了一股催我挺进、催我跋涉、催我奋斗的风。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