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心得体会 > 中国工会十七大心得体会 > 导航 > 学习十七大心得体:加快文化建设需要把握的几个问题

中国工会十七大心得体会

学习十七大心得体:加快文化建设需要把握的几个问题。

你有你的想法,我有我的想法,每一个人的想法都不一样,如果我们需要发表自己的见解,见解的来源就是自己的心得体会。在学校的时候我们都写过心得体会,每一次心得体会可以一直更新迭代自己的想法。心得体会应该怎么制定才会更好呢?小编特意为大家收集整理了“学习十七大心得体:加快文化建设需要把握的几个问题”,欢迎大家参考阅读。

党的十七大向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发出了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的号召,作出了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大部署。这充分反映了我们党高度的文化自觉,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进程中勇敢地承担起传承文化、发展文化、繁荣文化的历史责任,必将推动中华文化伴随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实现空前的兴盛繁荣。我们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十七大关于文化建设的新思想新观点新部署新要求,采取措施狠抓落实,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这里,我结合工作实际,就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谈几点体会。

一、兴起新高潮需要增强新认识

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是党的十七大从党和国家工作全局出发,总结历史、立足现实、着眼未来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充分反映了我们党对当今时代发展趋势和我国文化发展方位的科学把握,体现了新的历史条件下全面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新要求。兴起文化建设新高潮,必须增强对文化和文化发展的新认识。文化是国家和民族的根之所系、脉之所维。一个民族的觉醒首先是文化的觉醒,一个国家的强盛离不开文化的支撑。我们一定要深刻认识文化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的重要地位和重要作用,确立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新的文化价值观、文化发展观,切实增强兴起文化建设新高潮的自觉性、坚定性,不断开创文化建设的新局面。

兴起新高潮必须深刻认识文化建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中的重要地位。文化建设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四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经济、政治、社会建设的反映,又能为经济、政治、社会建设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大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引领人们确立新的文化发展观和文化价值观,有助于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引领人们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有助于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引领人们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更加自觉地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有助于形成全社会共同的理想信念、道德规范、价值取向,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兴起新高潮必须深刻认识我国文化发展所处的历史方位。十七大报告在深刻分析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时强调,“社会主义文化更加繁荣,同时人民精神文化需求日趋旺盛,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对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出了更高要求。”这一特征深刻揭示了我国文化发展所处的历史方位。近年来,我国文化建设虽然取得了很大成就,但同经济快速发展相比、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相比还不相适应,特别是随着人民群众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消费重心由物质产品领域向精神产品领域转移步伐会进一步加快,全社会求知求乐求美的愿望更加强烈。只有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供多层次、多方面、多样性的精神文化产品,才能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兴起新高潮必须深刻认识文化软实力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重要作用。十七大报告指出:“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随着经济文化化、文化经济化、经济文化一体化时代的到来,很多发达国家都把文化产业作为支柱产业来扶持和打造、作为软实力来培育和提升,文化输出已经成为其输出价值观、意识形态和影响力的重要手段。美国文化产业的生产总值占经济总量的1/4、成为其第一大产业,日本的卡通片、游戏业风靡全球,英国艺术产业规模已与其汽车工业不相上下。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社会主义国家,要提高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就必须兴起文化建设新高潮,尽快形成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际地位相适应的文化优势,在有效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同时,不断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扩大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

认识是行动的前提。没有对社会主义文化重要地位、重要作用和重要任务的新认识,就不会自觉主动地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新高潮。河南文化资源丰富,文化底蕴丰厚,经过近年来的积极探索、不懈努力,文化发展有了较大规模,但“大而不强”的问题依然突出。我们要以更加崭新的观念、更加深刻的认识、更加开阔的思路、更加得力的措施兴起文化建设新高潮,加快文化资源大省向文化强省跨越。

二、进行文化创造需要坚持前进方向

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进行文化创造,让人民共享文化发展成果”。进行文化创造,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这是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特质决定的。只有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才能继承和发展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吸收世界各国有益文化成果,有力抵御各种腐朽落后文化的侵蚀,正确引领各种文化思潮和文化追求,不断创造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先进文化。

进行文化创造必须高举伟大旗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同样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旗帜,是进行文化创造必须高举的旗帜。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用科学发展观统领文化建设,不断深化对为什么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怎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的认识,研究解决文化创造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把科学发展观贯彻到文化创造的各个方面、落实到各个环节,使文化创造更加符合时代的新要求、适应人民群众的新期待。要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作为文化创造的丰厚土壤和源头活水,感受实践的脉动,吮吸生活的醇香,倾听群众的心声,在人民群众的创造中进行文化创造,在历史的进步中实现文化进步。

进行文化创造必须体现价值取向。文化创造只有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根本价值取向,做到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唱响代表时代发展方向、体现社会进步要求的主旋律,才能使文化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吸引力、感染力。河南推出的《任长霞》、《村官李天成》等优秀文化作品,正是坚持了“二为”方向才深受广大干部群众喜爱。文化创造要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就要把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人民的满意程度作为衡量标准和评价尺度,不断创造群众喜欢、群众欢迎、群众满意的文化产品,使文化创造的过程成为不断提高人民群众文化生活水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过程;热情讴歌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取得的巨大成就,努力创造无愧于时代、无愧于历史、无愧于人民的文化产品。

进行文化创造必须抓住首要任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进行文化创造必须紧紧抓住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个首要任务。从人类历史上看,一切优秀文化创造都反映了时代前进要求和人民最深刻的心灵呼唤,进行社会主义文化创造同样要体现社会主义社会的思想体系、价值观念、道德准则和审美要求。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文化创造的主体内涵,用高质量的精神文化产品生动形象地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用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文化产品引领各种文化思潮和文化追求,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证、强大的精神支撑、坚实的道德基础、良好的社会风尚。

三、提高软实力需要采取硬措施

党的十七大强调要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表明我们党和国家已经把文化软实力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的战略支点。要不断提高文化软实力,就必须在“硬”字上下功夫,像抓经济建设一样抓文化建设,像重视维护社会稳定一样重视文化建设,做到工作部署有硬要求、硬举措,加快发展有硬手段、硬办法,检查考核有硬杠杠、硬标准,组织领导有硬班子、硬队伍。

“硬”要体现在科学规划上。“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科学的规划、明确的目标是文化发展的先导和依据。近几年河南文化强省建设之所以迈出实质步伐,得益于我们从实现中原崛起的战略高度来谋划,把加快文化资源大省向文化强省跨越作为一项重要的历史任务,制定了规划纲要,明确了目标任务,采取了有力措施。当前,要进一步加强对新形势下文化发展问题的深入研究,丰富和完善文化发展规划,使发展的目标更明确、思路更清晰、措施更得力。要坚持统筹兼顾、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努力推动文化建设各环节、各领域相协调,推动文化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要切实维护规划的权威性、严肃性,做到有部署、有检查、有奖惩,切实把文化发展状况作为衡量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内容、作为衡量领导干部工作业绩的重要方面,确保规划不折不扣地落到实处。

“硬”要体现在政策扶持上。加快文化发展,提高文化软实力,必须加大政策扶持力度。近年来,河南通过设立省级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采用贴息、补助、奖励等形式支持重点文化产业项目,有力地推动了文化产业发展。要继续执行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文化经济政策,制定和完善扶持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文化产业、鼓励文化创新、引进文化人才等方面的政策,形成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政策体系。特别是要制定和完善文化投入扶持政策,一方面加大政府对文化事业的投入,扩大公共财政覆盖范围,形成稳定的经费保障机制,确保对文化建设的财政投入逐年增长;另一方面制定土地征用、规费减免、税收优惠等政策,吸引、鼓励各类经济成分投资文化产业,促进其尽快做大做强做优做久。

“硬”要体现在法制保障上。维护文化市场秩序、保障文化健康发展,根本途径是加强法制保障、依法进行监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文化领域立法取得一定进展,但由于起步较晚、基础较弱,还不能适应文化发展的需要,文化立法的任务十分艰巨和紧迫。要加快立法步伐,制定和完善加强宏观管理、规范市场秩序、促进文化事业文化产业繁荣发展的法律法规,特别要抓紧制定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广播电视传输保障、文化产业促进等法律法规,尽快形成以宪法为根本、法律为主干,法律、规章、制度相互配套、协调统一的文化领域的法律法规体系。要切实解决文化管理中长期存在的多头执法问题,努力形成统一、高效的文化市场综合执法体系。

“硬”要体现在队伍建设上。人才是发展文化生产力的第一要素,提高文化软实力关键靠人才队伍。要根据文化发展规律,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着力培养造就一批文化大师、一批各专业领域的领军人物、一批懂经营善管理的复合型人才、一批掌握现代传播技术的专门人才。经营管理人才一头连着市场,一头连着文化生产,在文化建设特别是文化产业发展中居于枢纽地位,这类人才的匮乏是当前制约文化发展的重要问题,必须尽快培养、抓紧引进。要坚持用事业激励人、用感情凝聚人、用待遇吸引人、用市场感召人,营造有利于出精品、出人才、出效益的良好环境,形成有利于文化队伍人才辈出、富有生机活力的体制机制。

四、推动大发展大繁荣需要实施大改革大创新

十七大提出要“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如何推动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报告指出,“在时代的高起点上推动文化内容形式、体制机制、传播手段创新,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是繁荣文化的必由之路”。这为我们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指明了道路。近年来,河南坚持以改革创新推动文化强省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文化产业发展步伐进一步加快,河南报业经营集团、文化影视集团、超凡影视等企业迅速发展壮大,《禅宗少林·音乐大典》、《风中少林》、《快乐星球》等知名品牌叫响国内外。但文化体制机制改革还不深入、不彻底,影响文化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依然突出。只有坚持大改革大创新,坚决破除制约文化发展的一切束缚,才能使全社会文化创造活力充分释放,使中华文化更加多姿多彩。

以体制机制的大改革大创新增强文化发展的活力、动力。体制机制不活,文化发展就没有出路。大改革才有大活力,大创新才有大发展。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关键是要做到真转、真活、真换、真放。真转,就是要把政府职能真正由主要办文化转到加强文化管理和提供公共服务上来,加快建立覆盖全社会的比较完备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做到该管的管住、该做的做好。真活,就是要深化文化事业单位内部改革,彻底解决能干不能干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等问题,使运行机制灵活起来、员工积极性调动起来、创造活力迸发出来。真换,就是要大力推动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尽快实现“脱胎换骨”,脱事业性质、政府包养之胎,换弱不禁风、缺自生能力之骨,绝不能搞“翻牌”公司、穿新鞋走老路。真放,就是要扩大市场准入,放宽投资领域,张开双臂、敞开大门,鼓励、支持和引导社会资本、非公有资本进入非特殊性文化领域,形成各种市场主体平等竞争、相互促进的新格局。

以内容形式的大改革大创新增强文化的吸引力、感染力。从唐诗宋词元曲到明清小说的发展演变,都充分说明了内容形式不断创新是文化发展的内在规律。只有不断为文化注入新的元素、催生新的品种,实现题材体裁、风格手法的极大丰富,才能更好满足不同时代、不同群体、不同层次的文化需求。要对历史文化资源进行挖掘和包装,对现代文化资源进行开发和利用,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充分表现出来,以内容创新来丰富其内涵、增强其魅力。要立足自我、博采众长,既注重继承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又注重汲取世界各国文化的有益成果;既生产“阳春白雪”,又生产“下里巴人”,以生动活泼、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表现形式创作优秀文化产品。在第八届中国艺术节上获得“文华大奖”的大型现代豫剧《常香玉》,采用时空交错的叙述结构,将老年、青年、少年常香玉同时展现在舞台上,大大增强了艺术张力和感染力。要运用现代科技创新文化生产方式,催生新的文化业态,推动文化创意、文化博览、动漫游戏、数字影视、网络出版等新兴文化产业发展。

以传播手段的大改革大创新增强文化的控制力、影响力。传播手段创新事关文化传播能力,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途径。随着因特网和新媒体技术的应用和发展,文化产品传播手段越来越多样化,加快构建传输快捷、覆盖广泛的文化传播体系已成当务之急。要把提升主流媒体影响力作为战略重点,运用新技术新手段改造提升图书报刊出版、广播影视等传统传播手段,丰富文化生产方式与表现形式,形成强大的引领力量。要充分利用互联网在文化传播方面的巨大潜能,提高网络文化产品服务的供给能力,发挥网络文化滋润心灵、陶冶情操、愉悦身心的作用;加强网络管理,倡导文明办网,牢牢掌握网上舆论主导权,使互联网成为传播先进文化的新途径、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新平台、丰富人们精神文化生活的新空间。总之,要综合运用各种文化传播载体,努力形成各展所长、相得益彰的文化传播新格局。

五、更加自觉更加主动需要更加负责更加紧迫

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明确要求,也是各级党委、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和面临的紧迫任务。“更加自觉、更加主动”,要求我们更加负责、更加紧迫,切实增强责任意识、大局意识、忧患意识,振奋精神、迎难而上,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努力开创文化建设新局面。

更加负责,就是各级党委、政府和广大文化工作者及全社会都要切实担负起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责任。长期以来,文化建设之所以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一个重要因素是把推动文化发展仅仅看作文化部门的事情,对文化建设认识不深、重视不够、投入不足、措施不硬。各级党委、政府要切实承担起把握文化建设正确方向的政治责任,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承担起统揽文化建设大局的领导责任,把文化建设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真正放在心上、扛在肩上、落实在行动上;承担起凝聚各方力量的组织责任,整合资源、明确分工、密切配合、共同推进,形成文化建设的强大合力;承担起提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社会责任,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各级文化部门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工会、共青团、妇联以及文联、作协、记协等人民团体要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共促文化繁荣发展。文化工作者要切实发挥骨干作用,把党的要求、个人的艺术追求和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有机结合起来,多出精品力作,在推动文化发展繁荣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要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使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过程成为人民群众共同创造、共同享有的过程。

更加紧迫,就是各级党委、政府和全社会都要认清形势、正视差距,抓住机遇、乘势而上,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和危机感加快推进文化建设。面对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发展,文化自身的创造力、对经济发展的支撑力还不强,文化短腿现象比较突出;面对腐朽落后文化的滋生蔓延,先进文化的控制力、感召力还不强,巩固文化阵地的任务依然艰巨;面对外来文化的汹涌而入,我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竞争力还不强,显得势单力薄。我们必须深刻认识文化建设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要加大力度,自我加压,拉高标杆,着力破解制约文化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在占领文化阵地上更加积极主动,在维护文化安全上更加清醒自觉,在推进文化繁荣上更加开拓进取。要加快进度,对确定的文化建设目标任务紧盯不放、加紧推进、抓好落实,对重大文化设施和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建设及早谋划、提前安排、早见成效。要提高精度,抓住发展有基础、群众有需求、市场有前景的优势文化项目和产品,优化资源配置,整合各方力量,实施重点突破,打造一批又一批知名度高、带动力强的文化精品。

我体会,抓住以上五个方面,就抓住了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加快文化建设的关键,就形成了文化建设的正确思路和工作主线。只要我们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就一定能够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f132.COM更多心得体会延伸阅读

学习十七大心得体:加快文化建设需要把握的几


党的十七大向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发出了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的号召,作出了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大部署。这充分反映了我们党高度的文化自觉,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进程中勇敢地承担起传承文化、发展文化、繁荣文化的历史责任,必将推动中华文化伴随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实现空前的兴盛繁荣。我们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十七大关于文化建设的新思想新观点新部署新要求,采取措施狠抓落实,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这里,我结合工作实际,就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谈几点体会。

一、兴起新高潮需要增强新认识

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是党的十七大从党和国家工作全局出发,总结历史、立足现实、着眼未来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充分反映了我们党对当今时代发展趋势和我国文化发展方位的科学把握,体现了新的历史条件下全面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新要求。兴起文化建设新高潮,必须增强对文化和文化发展的新认识。文化是国家和民族的根之所系、脉之所维。一个民族的觉醒首先是文化的觉醒,一个国家的强盛离不开文化的支撑。我们一定要深刻认识文化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的重要地位和重要作用,确立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新的文化价值观、文化发展观,切实增强兴起文化建设新高潮的自觉性、坚定性,不断开创文化建设的新局面。

兴起新高潮必须深刻认识文化建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中的重要地位。文化建设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四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经济、政治、社会建设的反映,又能为经济、政治、社会建设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大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引领人们确立新的文化发展观和文化价值观,有助于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引领人们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有助于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引领人们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更加自觉地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有助于形成全社会共同的理想信念、道德规范、价值取向,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兴起新高潮必须深刻认识我国文化发展所处的历史方位。十七大报告在深刻分析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时强调,“社会主义文化更加繁荣,同时人民精神文化需求日趋旺盛,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对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出了更高要求。”这一特征深刻揭示了我国文化发展所处的历史方位。近年来,我国文化建设虽然取得了很大成就,但同经济快速发展相比、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相比还不相适应,特别是随着人民群众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消费重心由物质产品领域向精神产品领域转移步伐会进一步加快,全社会求知求乐求美的愿望更加强烈。只有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供多层次、多方面、多样性的精神文化产品,才能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兴起新高潮必须深刻认识文化软实力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重要作用。十七大报告指出:“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随着经济文化化、文化经济化、经济文化一体化时代的到来,很多发达国家都把文化产业作为支柱产业来扶持和打造、作为软实力来培育和提升,文化输出已经成为其输出价值观、意识形态和影响力的重要手段。美国文化产业的生产总值占经济总量的1/4、成为其第一大产业,日本的卡通片、游戏业风靡全球,英国艺术产业规模已与其汽车工业不相上下。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社会主义国家,要提高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就必须兴起文化建设新高潮,尽快形成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际地位相适应的文化优势,在有效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同时,不断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扩大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

认识是行动的前提。没有对社会主义文化重要地位、重要作用和重要任务的新认识,就不会自觉主动地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新高潮。河南文化资源丰富,文化底蕴丰厚,经过近年来的积极探索、不懈努力,文化发展有了较大规模,但“大而不强”的问题依然突出。我们要以更加崭新的观念、更加深刻的认识、更加开阔的思路、更加得力的措施兴起文化建设新高潮,加快文化资源大省向文化强省跨越。

二、进行文化创造需要坚持前进方向

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进行文化创造,让人民共享文化发展成果”。进行文化创造,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这是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特质决定的。只有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才能继承和发展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吸收世界各国有益文化成果,有力抵御各种腐朽落后文化的侵蚀,正确引领各种文化思潮和文化追求,不断创造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先进文化。

进行文化创造必须高举伟大旗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同样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旗帜,是进行文化创造必须高举的旗帜。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用科学发展观统领文化建设,不断深化对为什么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怎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的认识,研究解决文化创造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把科学发展观贯彻到文化创造的各个方面、落实到各个环节,使文化创造更加符合时代的新要求、适应人民群众的新期待。要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作为文化创造的丰厚土壤和源头活水,感受实践的脉动,吮吸生活的醇香,倾听群众的心声,在人民群众的创造中进行文化创造,在历史的进步中实现文化进步。

进行文化创造必须体现价值取向。文化创造只有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根本价值取向,做到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唱响代表时代发展方向、体现社会进步要求的主旋律,才能使文化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吸引力、感染力。河南推出的《任长霞》、《村官李天成》等优秀文化作品,正是坚持了“二为”方向才深受广大干部群众喜爱。文化创造要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就要把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人民的满意程度作为衡量标准和评价尺度,不断创造群众喜欢、群众欢迎、群众满意的文化产品,使文化创造的过程成为不断提高人民群众文化生活水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过程;热情讴歌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取得的巨大成就,努力创造无愧于时代、无愧于历史、无愧于人民的文化产品。

进行文化创造必须抓住首要任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进行文化创造必须紧紧抓住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个首要任务。从人类历史上看,一切优秀文化创造都反映了时代前进要求和人民最深刻的心灵呼唤,进行社会主义文化创造同样要体现社会主义社会的思想体系、价值观念、道德准则和审美要求。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文化创造的主体内涵,用高质量的精神文化产品生动形象地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用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文化产品引领各种文化思潮和文化追求,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证、强大的精神支撑、坚实的道德基础、良好的社会风尚。

三、提高软实力需要采取硬措施

党的十七大强调要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表明我们党和国家已经把文化软实力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的战略支点。要不断提高文化软实力,就必须在“硬”字上下功夫,像抓经济建设一样抓文化建设,像重视维护社会稳定一样重视文化建设,做到工作部署有硬要求、硬举措,加快发展有硬手段、硬办法,检查考核有硬杠杠、硬标准,组织领导有硬班子、硬队伍。

“硬”要体现在科学规划上。“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科学的规划、明确的目标是文化发展的先导和依据。近几年河南文化强省建设之所以迈出实质步伐,得益于我们从实现中原崛起的战略高度来谋划,把加快文化资源大省向文化强省跨越作为一项重要的历史任务,制定了规划纲要,明确了目标任务,采取了有力措施。当前,要进一步加强对新形势下文化发展问题的深入研究,丰富和完善文化发展规划,使发展的目标更明确、思路更清晰、措施更得力。要坚持统筹兼顾、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努力推动文化建设各环节、各领域相协调,推动文化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要切实维护规划的权威性、严肃性,做到有部署、有检查、有奖惩,切实把文化发展状况作为衡量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内容、作为衡量领导干部工作业绩的重要方面,确保规划不折不扣地落到实处。

“硬”要体现在政策扶持上。加快文化发展,提高文化软实力,必须加大政策扶持力度。近年来,河南通过设立省级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采用贴息、补助、奖励等形式支持重点文化产业项目,有力地推动了文化产业发展。要继续执行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文化经济政策,制定和完善扶持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文化产业、鼓励文化创新、引进文化人才等方面的政策,形成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政策体系。特别是要制定和完善文化投入扶持政策,一方面加大政府对文化事业的投入,扩大公共财政覆盖范围,形成稳定的经费保障机制,确保对文化建设的财政投入逐年增长;另一方面制定土地征用、规费减免、税收优惠等政策,吸引、鼓励各类经济成分投资文化产业,促进其尽快做大做强做优做久。

“硬”要体现在法制保障上。维护文化市场秩序、保障文化健康发展,根本途径是加强法制保障、依法进行监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文化领域立法取得一定进展,但由于起步较晚、基础较弱,还不能适应文化发展的需要,文化立法的任务十分艰巨和紧迫。要加快立法步伐,制定和完善加强宏观管理、规范市场秩序、促进文化事业文化产业繁荣发展的法律法规,特别要抓紧制定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广播电视传输保障、文化产业促进等法律法规,尽快形成以宪法为根本、法律为主干,法律、规章、制度相互配套、协调统一的文化领域的法律法规体系。要切实解决文化管理中长期存在的多头执法问题,努力形成统一、高效的文化市场综合执法体系。

“硬”要体现在队伍建设上。人才是发展文化生产力的第一要素,提高文化软实力关键靠人才队伍。要根据文化发展规律,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着力培养造就一批文化大师、一批各专业领域的领军人物、一批懂经营善管理的复合型人才、一批掌握现代传播技术的专门人才。经营管理人才一头连着市场,一头连着文化生产,在文化建设特别是文化产业发展中居于枢纽地位,这类人才的匮乏是当前制约文化发展的重要问题,必须尽快培养、抓紧引进。要坚持用事业激励人、用感情凝聚人、用待遇吸引人、用市场感召人,营造有利于出精品、出人才、出效益的良好环境,形成有利于文化队伍人才辈出、富有生机活力的体制机制。

四、推动大发展大繁荣需要实施大改革大创新

十七大提出要“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如何推动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报告指出,“在时代的高起点上推动文化内容形式、体制机制、传播手段创新,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是繁荣文化的必由之路”。这为我们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指明了道路。近年来,河南坚持以改革创新推动文化强省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文化产业发展步伐进一步加快,河南报业经营集团、文化影视集团、超凡影视等企业迅速发展壮大,《禅宗少林·音乐大典》、《风中少林》、《快乐星球》等知名品牌叫响国内外。但文化体制机制改革还不深入、不彻底,影响文化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依然突出。只有坚持大改革大创新,坚决破除制约文化发展的一切束缚,才能使全社会文化创造活力充分释放,使中华文化更加多姿多彩。

以体制机制的大改革大创新增强文化发展的活力、动力。体制机制不活,文化发展就没有出路。大改革才有大活力,大创新才有大发展。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关键是要做到真转、真活、真换、真放。真转,就是要把政府职能真正由主要办文化转到加强文化管理和提供公共服务上来,加快建立覆盖全社会的比较完备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做到该管的管住、该做的做好。真活,就是要深化文化事业单位内部改革,彻底解决能干不能干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等问题,使运行机制灵活起来、员工积极性调动起来、创造活力迸发出来。真换,就是要大力推动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尽快实现“脱胎换骨”,脱事业性质、政府包养之胎,换弱不禁风、缺自生能力之骨,绝不能搞“翻牌”公司、穿新鞋走老路。真放,就是要扩大市场准入,放宽投资领域,张开双臂、敞开大门,鼓励、支持和引导社会资本、非公有资本进入非特殊性文化领域,形成各种市场主体平等竞争、相互促进的新格局。

以内容形式的大改革大创新增强文化的吸引力、感染力。从唐诗宋词元曲到明清小说的发展演变,都充分说明了内容形式不断创新是文化发展的内在规律。只有不断为文化注入新的元素、催生新的品种,实现题材体裁、风格手法的极大丰富,才能更好满足不同时代、不同群体、不同层次的文化需求。要对历史文化资源进行挖掘和包装,对现代文化资源进行开发和利用,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充分表现出来,以内容创新来丰富其内涵、增强其魅力。要立足自我、博采众长,既注重继承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又注重汲取世界各国文化的有益成果;既生产“阳春白雪”,又生产“下里巴人”,以生动活泼、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表现形式创作优秀文化产品。在第八届中国艺术节上获得“文华大奖”的大型现代豫剧《常香玉》,采用时空交错的叙述结构,将老年、青年、少年常香玉同时展现在舞台上,大大增强了艺术张力和感染力。要运用现代科技创新文化生产方式,催生新的文化业态,推动文化创意、文化博览、动漫游戏、数字影视、网络出版等新兴文化产业发展。

以传播手段的大改革大创新增强文化的控制力、影响力。传播手段创新事关文化传播能力,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途径。随着因特网和新媒体技术的应用和发展,文化产品传播手段越来越多样化,加快构建传输快捷、覆盖广泛的文化传播体系已成当务之急。要把提升主流媒体影响力作为战略重点,运用新技术新手段改造提升图书报刊出版、广播影视等传统传播手段,丰富文化生产方式与表现形式,形成强大的引领力量。要充分利用互联网在文化传播方面的巨大潜能,提高网络文化产品服务的供给能力,发挥网络文化滋润心灵、陶冶情操、愉悦身心的作用;加强网络管理,倡导文明办网,牢牢掌握网上舆论主导权,使互联网成为传播先进文化的新途径、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新平台、丰富人们精神文化生活的新空间。总之,要综合运用各种文化传播载体,努力形成各展所长、相得益彰的文化传播新格局。

五、更加自觉更加主动需要更加负责更加紧迫

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明确要求,也是各级党委、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和面临的紧迫任务。“更加自觉、更加主动”,要求我们更加负责、更加紧迫,切实增强责任意识、大局意识、忧患意识,振奋精神、迎难而上,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努力开创文化建设新局面。

更加负责,就是各级党委、政府和广大文化工作者及全社会都要切实担负起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责任。长期以来,文化建设之所以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一个重要因素是把推动文化发展仅仅看作文化部门的事情,对文化建设认识不深、重视不够、投入不足、措施不硬。各级党委、政府要切实承担起把握文化建设正确方向的政治责任,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承担起统揽文化建设大局的领导责任,把文化建设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真正放在心上、扛在肩上、落实在行动上;承担起凝聚各方力量的组织责任,整合资源、明确分工、密切配合、共同推进,形成文化建设的强大合力;承担起提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社会责任,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各级文化部门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工会、共青团、妇联以及文联、作协、记协等人民团体要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共促文化繁荣发展。文化工作者要切实发挥骨干作用,把党的要求、个人的艺术追求和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有机结合起来,多出精品力作,在推动文化发展繁荣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要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使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过程成为人民群众共同创造、共同享有的过程。

更加紧迫,就是各级党委、政府和全社会都要认清形势、正视差距,抓住机遇、乘势而上,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和危机感加快推进文化建设。面对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发展,文化自身的创造力、对经济发展的支撑力还不强,文化短腿现象比较突出;面对腐朽落后文化的滋生蔓延,先进文化的控制力、感召力还不强,巩固文化阵地的任务依然艰巨;面对外来文化的汹涌而入,我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竞争力还不强,显得势单力薄。我们必须深刻认识文化建设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要加大力度,自我加压,拉高标杆,着力破解制约文化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在占领文化阵地上更加积极主动,在维护文化安全上更加清醒自觉,在推进文化繁荣上更加开拓进取。要加快进度,对确定的文化建设目标任务紧盯不放、加紧推进、抓好落实,对重大文化设施和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建设及早谋划、提前安排、早见成效。要提高精度,抓住发展有基础、群众有需求、市场有前景的优势文化项目和产品,优化资源配置,整合各方力量,实施重点突破,打造一批又一批知名度高、带动力强的文化精品。

我体会,抓住以上五个方面,就抓住了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加快文化建设的关键,就形成了文化建设的正确思路和工作主线。只要我们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就一定能够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浅谈加强领导班子建设的几个问题


浅谈加强领导班子建设的几个问题内容显示中领导班子建设的好坏关系到一个地区、一个部门、一个单位的工作成效,乃至革命事业和党的事业的兴衰。要使领导班子成为领导水平高、改革思路新、拒腐能力强、团结协调好、工作业绩佳的一流班子,成为政治坚定、开拓创新、勤政、廉政、优政的坚强领导集体,应着重解决好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思想政治素质问题
各级领导班子都是经过上级党组织慎重考察,他们中的大多数在群众中有较高的威信,领导干部的主流是好的。但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扩大,一部分领导干部暴露出思想政治素质不相适应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较浅,有的连一些应知应会的基础性、常识性的知识都不够了解;二是党性修养不高,在用人、处事和交友中不讲原则,把庸俗作风、市侩习气带进了党内;三是勤政廉政不够,少数人不能完全扑下身子、潜下心来干工作,他们玩风盛、精神状态不正;官气足,群众观念不强;私心重,自身要求不严。
我们认为,全面提高领导班子成员的思想政治素质,是加强领导班子建设的基础工作,也是需要长期努力的重点工作。面对复杂的形势和艰巨的任务,领导班子成员首先要开展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要把好人生"总开关";要自觉加强理论学习和修养,有计划、有目的地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起。其次,上级党委和组织部门每年要有计划地安排好在职领导干部的理论学习和提高,保证不受其他工作的冲击。三是建立领导干部理论学习考核制度,规定任前进行马列主义基础知识考试,不合格的不予任命;任期的每年要写出一定数量的学习心得,并纳入年度述职的考核内容。
二、领导和执政水平问题
近年来,我们党根据新的形势和任务的要求,实施了加快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的战略部署,给各级领导班子增添了生机和活力。但是,由于工作经历、社会阅历等方面的局限,年轻干部在领导和执政水平上存在着一些不足,主要表现为"四个不够",即市场经济的知识、经验和技巧不够,运用民主集中制原则处理和消化班子自身矛盾的艺术和能力不够,领导工作和组织程度不够,领导实践经验不够。
我们感到,提高领导班子成员的领导、执政水平,根本之道在于建设,要按照江泽民同志提出的"努力建设高素质的干部队伍"的要求,下功夫在培养、教育、管理上做文章。
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在两个"突出"上努力。第一,突出抓好文化知识教育,引导和组织他们学习现代管理知识,及时掌握各种新的信息,了解现代科技发展的前沿知识,使决策和管理处于一个比较高的层次上。第二,突出抓好领导素养教育,把民主集中制的学习作为突破口,帮助他们处理好民主与集中、局部与全局、集体领导与个人分工负责、上级与下级、正职与副职、党员与党组织等基本关系,加强群众路线和群众观念的教育,使他们养成深入基层、联系群众、善于与群众打成一片的良好品质。
二要以提高实际能力为重点,扎实做好培养工作。一是要在"上岗压担"中大胆地把他们推上重要台阶和关键岗位任职,促使他们在领导工作实践中学本领、增才干。二是要在"流动换岗"中让他们在不同岗位上任职,拓宽视野,弥补不足,积累经验,培养多种工作能力。三是要让他们在调查研究中"接触社会",增强他们对当前各种政治、经济、社会问题的分析和判断能力,提高决策水平。
三要建立完善的工作机制,加强管理。一是完善干部考察制度,对领导班子干部进行跟踪考察,全面掌握他们的德才表现,促进他们搞好角色转换,顺利成长。二是强化日常管理,通过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干部谈话、廉洁自律教育等途径,使他们始终处于组织的监督之中。三是立足于爱护干部,坚持教育为本,以防范为主,着眼于提高他们的抵抗力和免疫力。
四要建立"赛马不相马"的竞争机制,配强各级班子。各级党组织在选拔干部时,要大胆引入竞争机制,谁头脑中有党、心中有群众;谁责任心强、廉洁奉公;谁能克服困难、善办难事、谁与时俱进、工作有前进力;谁品德好、作风正;谁做事来真的、求实的,就按照群众的意愿重用谁,这样配齐的班子,才有战斗力。
三、民主集中制建设问题
民主集中制是党的建设的根本原则,是党克敌致胜、战胜艰难险阻的法宝。近几年来,由于受各种错误思想的影响,个别同志缺乏党性锻炼,就如何对待民主集中制在认识上和行动上误入歧途。主要表现:第一,在思想认识有失偏颇。部分领导班子中仍有一些同志对民主集中制的涵义认识不清,对民主集中制的原则理解不透,以至于在当前多种经济形式并存的情况下,产生民主集中制"过时论"、"取消论"的错误观点。第二,领导者素质的差异直接影响了民主集中制的贯彻执行,有些领导班子成员不能够辩证地认识和正确处理多数和少数的关系,正确意见和错误意见的关系,"班长"和"委员"的关系等,延滞了决策的民主化、科学浅谈加强领导班子建设的几个问题

浅谈加强领导班子建设的几个问题内容显示中化进程。
如何解决新的历史条件下民主集中制建设面临的新问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完善。
首先,要加大执行、维护制度的力度。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的过程中,原有的经济利益关系乃至领导关系发生了若干变化,坚持民主集中制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究竟怎样才为实行了民主集中制、如何让每位领导干部在政治生活中的每个环节都清楚地按照类似"技术规范"的要求去进行民主与集中?近年来,已经制订和完善了一些制度。然而在制度的执行与维护上存在刚性不强、弹性有余的问题。有的领导干部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对待制度合意的就执行,不合意的丢一边。所以,必须建立、健全一套完整的操作细则和完善的工作机制,加大执行和维护民主集中制的力度。
第二,进一步深化民主集中制教育,以领导干部素质建设为着力点,提高领导班子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的整体水平。要组织领导班子成员,认真学习民主集中制原则产生过程及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中的运用实践和巨大成果,完整准确地理解和掌握民主集中制的基本内容、原则、决策程序、方式、方法及辩证关系等,澄清各种错误观念和模糊认识。
第三,认真坚持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制度,搞好班子团结,保证民主集中制有效落实。在领导班子中,一把手处于关键位置,对于坚持民主集中制负有主要责任。领导班子执行民主集中制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班子的团结。班子的团结需要靠班长和成员的配合,最有效的办法唯坚持民主集中原则。要切实坚持重大事项集体讨论,彻底消除"一言堂"式的假民主和"群言堂"式的假集中,做到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专责。在分工负责上,要以抓落实为中心,做到四个必须:一是必须正确对待集体的决策。集体决策一经做出,每个成员必须无条件地服从和执行,按照各自的分工,独立负责地抓好落实。二是必须正确对待权力和分工。班子成员要正确地对待分工后自己拥有的权力,真正把手中的权力用足、用活、用好。三是必须正确把握个人负责的原则。集体决策后,班子成员必须按照个人分工,独立、负责、求实、创新地完成各自的工作,保证集体决策得到贯彻执行。四是必须正确协调班子内部关系。每个班子成员都要自觉维护班子的团结和领导集体的权威,既要根据集体的决定和分工切实履行好自己的职责,承担起应该承担的责任,又要关心全局工作,积极参与集体领导,做到成事不败事,补台不拆台。
第四,加大监督力度和制约措施,促使民主集中制的顺利实施。加强党内监督既是民主集中制的一项重要内容,又是民主集中制得以贯彻执行的可靠保证。此外,在实践中还要进一步健全民主集中制的监督机制。为此,一要不断拓宽监督渠道。主要领导要主动自我监督;班子成员之间相互监督;每个成员要接受党内外监督。二要加大考核力度,严格执行党的纪律。组织、纪检部门要坚持把领导班子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的情况作为班子考核的重要内容,对破坏民主集中制,影响班子团结者要严肃处理。三要增强广大党员、群众的民主意识,提高参与监督的积极性,使之成为监督的主要力量。
四、廉政建设问题
腐败是危及党的生命最危险的敌人。旗帜鲜明地开展反腐败斗争,是确保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健康稳定发展的重要前提。要清醒地看到,当前消极腐败现象滋长蔓延的势头还没有得到有效的遏制,讲排场比阔气、讲享受比消费、讲条件比待遇之风很盛,有的甚至以权谋私,贪赃枉法,腐化堕落,走向犯罪,严重地侵蚀着党的肌体,损害着党的事业,败坏着社会风气。党风问题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党风廉政建设必须加强。
第一,要认真执行《关于实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规定》,紧密结合实际,加强制度建设,突出重点,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并加强责任考核和追究。
第二,要加强教育,强化监督,深化改革,标本兼治,综合治理,从源头上铲除腐败滋生的土壤。坚持对党员干部进行为人民服务宗旨教育、法律法规教育、党纪政纪教育,增强抵御各种腐朽思想侵蚀的能力。从领导班子、领导干部抓起,划分党风责任区,对责任区内出现的问题要追究责任人的责任。
第三,建立领导班子述廉、评廉、考廉制度。总结贯彻执行《规定》经验,建立和完善领导干部廉政建设考核制度,切实把党风廉政建设的情况与班子及领导实绩挂钩。党政一把手每半年一次向上级党委、纪委作出廉政报告,班子成员在一年二次的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中也要作出廉政报告;由组织、纪检部门在一定范围内对班子成员廉政建设情况进行评议,并做出综合分析、评定,将"廉政鉴定"存入个人工作档案,作为个人业绩评定、提拔重用的重要依据。对违纪违规行为,依照党内廉政建设责任追究办法进行处理。
五、"一把手"问题
如果领导班子成员思想政治素质高、民中集中制原则贯彻得好、领导和执政水平适应时代要求,廉政建设卓有成效,一把手问题就不会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因而,一把手问题既是上述四个问题的衍生,又是坚持不好的综合反映。在此,将其单列作一剖析。
据统计,目前在领导干部违法犯罪的案件中,涉及党政一把手的案件约占总数的三分之一甚至更高。诚然,这些一把手中除了个别的原来本质就不好,靠一定的关系、手段当上一把手的以外,绝大部分在未当一把手之前为人为官是比较谨慎的,他们之所以能晋升为一把手主要是靠能力和实绩上去的。只是当了一把手后地位变了、环境变了,其为人准则发生了蜕变。究其原因,一是权力过分集中于一把手中,使得民主集中成为走过场;二是上级组织教育不到位、管理不严格和监督不得力,学习培训、检查监督成了少数人拉关系、拍马屁的途径;三是一把手由于权力集中而成为各方"公关"对象,顶不住被拉下了水;四是在宣传和工作要求上的误导,什么工作都强调一把手亲自抓,集体领导下的分工负责制丢在了一边,一把手忙不过来,其他人不敢忙。
要对一把手权力形成有效制约,治理一把手违纪违法高发的状况,最根本的就是要对一把手的权力形成有效的制约和监督,同时还要进行有针对性地教育和管理。
一要充分发挥党代会的最高决策机关和监督机关的作用。这是解决一把手个人或少数人说了算的最有效方法。在实践中一个重要的措施就是实行党代表大会常任制,把决定重大问题的权限,从党委常委会行使,转移到党代表大会来行使,这就解决了党委会上很难对一把手形成制约的问题,较好地防止一把手个人说了算。
二要加强党委内部民主集中制的制度建设,充分发挥集体领导的作用,尽量减少个人专断的机会。要做到领导集体中每个人的权力都受到制约,同时每个人职责范围内权力又能得到充分发挥,只有真正实现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领导体制才能从"人治"走向"法治"。
三要进一步搞好党内民主选举。要逐步减少委任制、任命制使用干部,加大民主选举制使用干部。要真正保证领导干部的权力向党和人民负责,必须实行真正的民主选举制。只有把领导干部的权力置于全体党员的民主监督之下,向党的代表大会和全体党员负责,而不是向上级的几个人负责,才能保证其不至于滥用权力,或者滥用权力易被发现和制止。
四要在党内实行罢免和辞职制度。只有这样,才能对滥用权力者起到惩戒作用,对党内权力行为的结果进行强有力的监督和制约。因此,必须把党内法规对罢免问题的原则规定具体化,制定可操作性的罢免程序,使罢免制度的作用真正发挥。
五要加强对一把手的教育、管理和约束。上级组织及有关部门应制定硬性学习计划,保证一把手离岗学习。要实行领导干部试用期制度,试用合格者才能上岗。要及时进行干部交流和岗位轮换,避免形成小集团利益。
六要加强人民群众和社会舆论对一把手的监督。要十分重视人民来信和新闻舆论反映出来的问题,注意从中发现线索,发现问题,一查到底。
六、优化班子结构问题
在选配党政两个一把手时,应在具有良好素质的前提下,注意从以下三个方面选配恰当人选:强弱结合、以老带新的搭配。当然,"强"和"弱"是相对而言,区别在于:一是班子中熟悉本地和本班子情况的老一把手与刚交流或提拔的新一把手;二是班子中有影响的年纪较大的一把手与年轻的尚未被人了解的一把手;三是文化水平高、阅历和工作经验丰富的一把手和相对阅历浅、经验少的一把手等。各有所长、人尽其才的搭配,要注意把熟悉行政管理工作的干部与熟悉党务工作的干部搭配;把精通专业技术的干部与知识面宽、宏观管理能力强的干部进行搭配;让善于研究战略和制定政策的干部与善于组织战役、实施战术的干部配合。正职与副职的优化搭配,在选配正、副职的具体操作中,应注意以下两个方面:年龄结构形成梯层。在班子成员的政治素质、文化程度、工作能力、个性特点等各项素质大致相当而年龄不同的干部中,应选择年长者担任正职。素质能力相互弥补。在选配班子中的正、副职时应注意从几方面着眼:第一,正职是领导班子的"班长",应具备超前的思想,能用敏锐的政治嗅觉、独到的思想观点和高超的领导艺术,使班子形成强大的聚合力和向心力。第二,选配正职领导应重干部的宏观运筹能力。第三,正职与副职领导干部在知识素养方面要求也不同。副职的优化搭配。领导班子中的职数一般是一正多副,几个副职之间的合作协调比十分重要,应重视从以下三个方面搞好搭配:知识结构各有专长。年龄结构中青结合。
七、干部年度考核问题
不断加大不胜任干部的调整力度。一是规范干部考核工作程序,采取组织部门牵头,纪检监察部门配合的考核方法,具体采取考核预告、大会述职、民意测评、民主评议、考核谈话、意见反馈等具体措施,干部年度考核质量就会明显提高。二是建立考察结果反馈制度,加强干部管理。通过重点反馈考核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督促其正其身,修其行;建立干部谈话制度,针对考核中群众的反映或在工作中暴露出来的问题,严肃认真地与被考核人员进行谈话,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进行提醒谈话,对问题较多或群众意见较大的,进行重点谈话,对不能很好地履行廉政责任的,进行廉政谈活。三是充分运用年度考核结果,加大对不胜任干部的调整力度。对年度考核,群众不胜任票达到三分之一的,不能严格要求自己,政治、思想、作风和工作上有明显缺点,群众意见大的进行诫勉、待岗处理。对问题十分严重,给单位、集体造成重大损失或在社会造成严重不良影响的,给与严肃的组织处理,该停职的停职,该撤职的撤职。
总之,我们有理由相信,领导班子解决好存在的问题,并随着各项制度、机制日臻完善,领导班子建设将步入健康发展的轨道,领导班子就会成为"合作的班子、团结的班子、正派的班子、高效的班子",就会成为"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好班子。
浅谈加强领导班子建设的几个问题

学习警营文化建设的心得


国民离不开教育,教育离不开文化,国家没有文化则失去灵魂,人民没有文化则失去智慧,民族没有文化则失去精神支柱,迟早即将没落,为追求真理,追求文化,何去何从尽在群众心目中,这个道理很深刻:“文化富则国富,文化智则国智”。当今社会各界人士,需重视教育,热爱文化,更需做学问,唤起民众,为将来造福社会,造福百姓,成为一个有作为有贡献的人。

治学精神,有的人看上去平易近人,谦和可爱,不吭不郫,而内心世界却是傲岸而目空一切,他忘了人生的道路才刚刚开始,也需要也离不开扶持,只要这种扶持是真诚的,不以出卖人格为前提,做人何必如此极端呢?我们不是生活在真空中,需要帮助、友爱、团结、协作、整体的团队精神,一个人的能力有大小,只要有这点毅力,就会看到曙光,看到希望,就会产生无穷无尽的力量,再摘:教育别人的同时,也在教育自己;说他人缺点的同时,也在提醒自己,所以说,通过“以文化人,文化育警”实践活动中得到锻炼,是一次很好的学习机会,把握机会,更好完善自己。治学态度,纵观中国的历史,文人多不当官,东汉郑贤入太学,后专门著书教书,袁绍想称帝河北,派兵押郑贤出来当官,郑不以相见,矣志不肯;明代李志虽当过三年知府,却主动辞官住在庙里,手不释卷,笔不停挥,写出了焚书葬书的名著;唐宋八大家的苏轼,当官遭贬后,却留下无数豪放的诗篇;又如扬区八怪中之郑板桥,官运不通,才成了著名的画家诗人,和书法大师的。治学者两袖清风、勤俭朴素、淡泊明志,宁静致远、努力奋斗、鞠躬尽粹、死而后己。治学意义,如今,世人愚昧,民风底下,贪图功名利禄、贪图金钱地位,不求学问、不求上进,荒废治学,当今社会现实状况,专心致志于新时期“以文化人,文化育警”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有史以来,中国老百姓是多么善良纯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中华文明的历史长河中,傲气,骨气,高风亮节的志气是我们民族文化传承的精髓,所以我们要高举民族精神火炬,吹响时代进步号角,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在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作家协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时强调,繁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和谐文化,是我国广大文艺工作者的庄严使命。一切有理想有抱负的文艺工作者,都要担当起时代赋予的神圣使命,积极投身讴歌时代的文艺创造活动;都要密切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积极反映人民心声;都要大力发扬创新精神,积极开拓文艺的新天地;都要做到德艺双馨,积极履行人类灵魂工程师的职责。

文化以发展国民教育为基础,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提倡须重视教育,热爱文化;提倡沿着建设高度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道路上健康发展壮大。文化是历史的传承、民族的传承,建立一个强大统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靠的就是文化,今天如此,明天如此,从古至今也如此,文化产生了如此巨大的力量,光耀千秋,文化是历史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是社会发展的动力和源泉,在各行各业发展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地位;同样,历史不会忘记那些为推动我国社会发展进步、人类文明、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付出了辛勤劳动,作出了重要贡献。国家和人民感谢他们,历史将永远记住他们的杰出创造和奉献,胡总书记在 第八次全国文代会、第七次全国作代会上的讲话,“真情热爱人民、真正了解人民、真诚理解人民,才能创作出深受人民欢迎、对人民有深刻影响的优秀作品”,引起了会内会外的强烈共鸣——勿忘人民这个根。胡总书记进一步指出,一切进步文艺,都源于人民、为了人民、属于人民。真情热爱人民、真正了解人民、真诚理解人民,才能创作出深受人民欢迎、对人民有深刻影响的优秀作品。我国广大文艺工作者一定要坚持以人为本,牢固树立人民群众的感情,坚持以最广大人民为服务对象和表现主体,关心群众疾苦,体察人民愿望,把握群众需求,通过形式多样的艺术创造,为人民放歌,为人民抒情,为人民呼吁。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深入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第一线,深入企业、乡村、社区、军营、校园生活最前沿,不断创作出让人民满意的优秀作品,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广大文艺工作者一定要焕发创造激情,激发原创能力,正确处理继承和创新的关系,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和五四运动以来形成的革命文化传统,积极学习和借鉴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在人类文艺发展史上谱写更加绚丽多彩的篇章。

文化以崇尚道德为核心,你是否注意到,社会民间原创文学在许多方面都反映出来,“怕官、怕富、怕警察;防火、防盗、防纪委”,当前,文艺界充斥的种种浮躁、急功近利的气息,应该引起我们的警醒和反思。人们看到,在一些文艺工作者的作品里,审视自我、关注私人生活的多,眼睛向上、描写都市灯红酒绿的多。人们看到,一些功成名就的“大腕名家”,整天坐在书房里喝着咖啡、敲着电脑键盘,“炮制”出一部部“宏大”制作,把矫情当感情,把庸俗当通俗,打着“艺术”的幌子在混淆着人们的审美价值观和荣辱观;要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形成符合传统美德和时代精神的道德规范和行为规范,反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毛主席于以九四二年五月二日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我们的文艺应当“为千千万万劳动人民服务”,人类社会生活虽然是文学艺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唯一源泉,虽是较之后者有不可比拟的生动丰富的内容,但是人民还是不满足于前者而要求后者。这是为什么呢?因为虽然两者都是美,但是文艺作品中反映出来的生活却可以而且应该比普通的实际生活更高,更强烈,更有集中性,更典型,更理想,因此就更带普遍性。对于他们,第一步需要还不是“锦上添花”,而是“雪中送炭”。一方面帮助他们,指导他们,一方面又向他们学习,从他们吸收由群众中来的养料,把自己充实起来,丰富起来,使自己的专门不致成为脱离群众、脱离实际、毫无内容、毫无生气的空中楼阁。我们应该尊重专门家,专门家对于我们的事业是很可宝贵的。但是我们应该告诉他们说,一切革命的文学家艺术家只有联系群众,表现群众,把自己当作群众的忠实的代言人,他们的工作才有意义。只有代表群众才能教育群众,只有做群众的学生才能做群众的先生。如果把自己看作群众的主人,看作高踞于“下等人”头上的贵族,那末,不管他们有多大的才能,也是群众所不需要的,他们的工作是没有前途的。真如诗人藏克家歌颂的那样,有的人活着,他已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人固然有一死,但有的人死了轻如鸿毛,有的人死了重如泰山;为人民的利益而死重如泰山!人民永远不会忘记他;有的人想把名字刻在石头上,永存不朽!但他的名字比尸体腐烂得更快;有的人为人民做牛做马,做人民公仆,人民把他举起,举得好高好高。

文化以尊重科学为统领,科学发展观是唯物辩证法的继续和发展,特别是现代文化,服从于客观,服从于科学,服从于自然规律。引导正确的文学艺术,克服错误思想文化,敢于改革,大胆创新;敢于改正错误,纠正方向;敢于转变自己的思想感情。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毛主席他老人家就说过,检验一个作家的主观愿望即其动机是否正确,是否善良,不是看他的宣言,而是看他的行为(主要是作品)在社会大众中产生的效果。社会实践及其效果是检验主观愿望或动机的标准。在思想上改变自己,和工农兵大众的思想感情打成一片。而要打成一片,就应当认真学习群众的语言。如果连群众的语言都有许多不懂,还讲什么文艺创造呢?在认识上改变自己,觉得世界上干净的人只有知识分子,工人农民总是比较脏的。知识分子的衣服,别人的我可以穿,以为是干净的;工人农民的衣服,我就不愿意穿,以为是脏的,认为有钱人就了不起。现在,同工人农民和革命军人有过接触,我逐渐熟悉他们,他们也逐渐熟悉了我。经过比较就觉得知识分子不干净,最干净的还是工人农民,尽管他们手是黑的,脚上有牛屎,归根结底,还是觉得工人农民伟大,视金钱如粪土,不贪图名誉地位,过着与世无争的生活,他们的内心世界是干净的。总之,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是贯彻党的文艺方针、促进文艺事业繁荣发展的必然要求。高度重视和关心文化修养,文学艺术创作,给予文化艺术工作者政治上充分信任,创作上热情支持,生活上真诚关怀,在全社会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劳动、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总的一句话,使民警自觉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用科学的理论武装民警头脑,提高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增强对科学理论的政治认同和情感认同。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