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心得体会 > 思想汇报科学发展观 > 导航 > 学习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心得体会

思想汇报科学发展观

学习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心得体会。

人的思维和想法,总是随着时间不断的改变。对于自己阅读过的书籍或文章的内容,然后写出自己的意见或感想,我们称之为心得。小学中学阶段有一项重要的写作训练就是写心得体会,心得体会能够让人头脑更加清醒,目标更加明确。如何去写好一份优秀的心得体会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学习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心得体会”如果合你所需,不妨马上收藏本页。

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在新的发展阶段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始终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继续深化改革开放,切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可以说,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由之路,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行动指南。

科学发展观以发展为第一要义,强调夯实和谐社会的物质基础

社会要和谐,首先要发展。发展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也是当今世界各国面临的共同课题。目前,我国经济社会中的许多不和谐因素,在很大程度上都与经济发展还不充分有密切联系。只有经济充分发展,才能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雄厚的物质基础,才能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因此,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必须始终坚持把经济建设放在首位,坚持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础上统筹协调各方面发展,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

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注重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使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安定、人民生活更加殷实。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处理好与发展相联系的各方面重大关系。只有这样,才能紧紧抓住和充分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从而为实现社会和谐奠定坚实的基础。

科学发展观以以人为本为核心,强调坚持构建和谐社会的正确价值取向。

科学发展观既强调人民群众在历史进程和社会发展中的伟大作用,坚持发展依靠人民,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性、能动性、创造性;又突出发展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人,必须反映和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努力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把人民群众作为最高价值主体,把为广大人民群众谋利益作为最高价值追求,把实现人民群众的共同富裕作为最高价值理想,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价值引导。

科学发展观以全面协调可持续为基本要求,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基本准则。

全面协调可持续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坚持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既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的科学揭示,又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所应遵循的基本准则。

科学发展观以统筹兼顾为根本方法,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重要的方法。统筹兼顾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其内涵就是要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大关系,既要总揽全局、统筹规划,又要抓住牵动全局的主要工作、事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着力推进、重点突破。统筹兼顾的思想,为我们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提供了重要的方法论原则。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科学发展观,而针对目前我校构建和谐校园同样需要以科学发展观作为指导,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有利于进一步促进学校的稳定,更有利于目前我校快速发展的在思想方面的问题的解决。我们海南师范大学在最近两年取得了学校办学历史上最辉煌的成绩:从升格师范大学到桂林洋新校区破土动工再到去年的本科教学评估工作取得“优秀”,这一件件的大事无一离得开科学发展观这一指导思想,正是在党中央的号召下,在省委的领导下,在省政府的支持下,校党委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这一指导思想,不冒进,不退缩,稳扎稳打,大步向前,一步一个脚印走出来的。

对于我个人来说,要在今后的学习工作中,在新的形势和任务下,起到入党积极分子的模范带头作用。第一,要在思想和观念意志上,始终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稳定压倒一切的意识,做好各项工作的配合。紧密联系群众,从构建和谐社会考虑,用新招法、新想法、新作法做好基层的党建和企业文化建设,努力构建和谐的文明班级。第二,加强学习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运用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不断加强学习新知识、新理念、新技术,发挥好自己的特长,第三,加强自身道德修养,规范自己的道德行为,提高道德素质,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自己不仅要在企业里努力营造和谐氛围,还要在日常生活中,做一名遵纪守法、乐于助人的好公民,用自己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风尚,影响其他人,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F132.cOM更多心得体会小编推荐

学习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心得体会


胡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在新的发展阶段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始终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继续深化改革开放,切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可以说,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由之路,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行动指南。

科学发展观以发展为第一要义,强调夯实和谐社会的物质基础

社会要和谐,首先要发展。发展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也是当今世界各国面临的共同课题。目前,我国经济社会中的许多不和谐因素,在很大程度上都与经济发展还不充分有密切联系。只有经济充分发展,才能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雄厚的物质基础,才能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因此,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必须始终坚持把经济建设放在首位,坚持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础上统筹协调各方面发展,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

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注重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使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安定、人民生活更加殷实。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处理好与发展相联系的各方面重大关系。只有这样,才能紧紧抓住和充分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从而为实现社会和谐奠定坚实的基础。

科学发展观以以人为本为核心,强调坚持构建和谐社会的正确价值取向。

科学发展观既强调人民群众在历史进程和社会发展中的伟大作用,坚持发展依靠人民,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性、能动性、创造性;又突出发展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人,必须反映和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努力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把人民群众作为最高价值主体,把为广大人民群众谋利益作为最高价值追求,把实现人民群众的共同富裕作为最高价值理想,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价值引导。

科学发展观以全面协调可持续为基本要求,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基本准则。

全面协调可持续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坚持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既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的科学揭示,又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所应遵循的基本准则。

科学发展观以统筹兼顾为根本方法,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重要的方法。统筹兼顾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其内涵就是要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大关系,既要总揽全局、统筹规划,又要抓住牵动全局的主要工作、事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着力推进、重点突破。统筹兼顾的思想,为我们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提供了重要的方法论原则。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科学发展观,而针对目前我校构建和谐校园同样需要以科学发展观作为指导,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有利于进一步促进学校的稳定,更有利于目前我校快速发展的在思想方面的问题的解决。我们海南师范大学在最近两年取得了学校办学历史上最辉煌的成绩:从升格师范大学到桂林洋新校区破土动工再到去年的本科教学评估工作取得“优秀”,这一件件的大事无一离得开科学发展观这一指导思想,正是在党中央的号召下,在省委的领导下,在省政府的支持下,校党委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这一指导思想,不冒进,不退缩,稳扎稳打,大步向前,一步一个脚印走出来的。

对于我个人来说,要在今后的学习工作中,在新的形势和任务下,起到入党积极分子的模范带头作用。第一,要在思想和观念意志上,始终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稳定压倒一切的意识,做好各项工作的配合。紧密联系群众,从构建和谐社会考虑,用新招法、新想法、新作法做好基层的党建和企业文化建设,努力构建和谐的文明班级。第二,加强学习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运用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不断加强学习新知识、新理念、新技术,发挥好自己的特长,第三,加强自身道德修养,规范自己的道德行为,提高道德素质,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自己不仅要在企业里努力营造和谐氛围,还要在日常生活中,做一名遵纪守法、乐于助人的好公民,用自己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风尚,影响其他人,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贯彻科学发展观与构建和谐社会


 ●是构建的思想基础,和谐社会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目标取向。

●科学发展观是从发展的角度求和谐,构建和谐社会则是从和谐的角度促发展。 ●只有贯彻科学发展观才能实现社会和谐,而社会和谐又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保证。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审时度势,先后提出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正确认识科学发展观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联系,对于全面把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更好地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无疑是非常必要的。
围绕同一个主题——发展
科学发展观的主题是发展,和谐社会的主题也是发展。发展是社会进步的基础和动力,也是解决中国一切矛盾和问题的关键所在。从社会发展来看,贫困是社会动荡的根源,而发展则是消除贫困的根本途径。马克思曾指出:生产力的发展之所以是绝对必需的实际前提,是因为如果没有这种发展,那就只会有贫困的普遍化;而在极端贫困的情况下,必须重新开始争夺必需品的斗争,全部陈腐污浊的东西又要死灰复燃。因此,离开了发展,就谈不上科学发展观;离开了发展所奠立的基础,就不可能有社会和谐。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把以人为本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有机结合起来。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由现阶段社会主要矛盾决定的,也是由经济在社会发展中的基础地位决定的。没有经济的快速增长,其他方面协调发展的目标就很难实现。所谓发展是硬道理,其“硬”的依据就在这里。因此,我们既不能以经济发展代替社会发展,也不能因强调发展的全面性而否定经济发展的基础地位,必须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础上,统筹和协调社会的全面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牢牢抓住发展这个关键环节不放。同时应当看到,经济增长并不能自然而然地给人们带来福祉,相反,它还有可能引发两极分化、社会动荡、生态破坏等问题。这就是说发展是有成本的,不仅有经济成本,还有社会成本和生态成本。如果片面追求经济指标,忽视各方面的协调发展,就会增加发展成本,甚至得不偿失。只有正确处理公平与效率、秩序与活力、人文与自然的关系,才能降低发展成本,并为发展提供可靠的保证。
我国目前虽然经济总量居世界第六位,但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却排在世界100多位,而且在居民收入普遍增加的同时,收入的差距也在拉大,从而对社会和谐构成挑战。实现经济增长的最大化与财富分配的公平化相统一,要求我们进一步完善分配和保障制度,运用体制、机制、政策、税收等多种手段,采取扩大中等收入、保障过低收入、调控过高收入的措施,形成公平合理的分配秩序。以劳动、医疗保险、养老保险、最低生活保障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保障制度,是社会发展的减震器、社会公平的调节器、社会稳定的平衡器,是和谐社会建设的托底工程。如果人民群众能够享有可靠的社会保障,就可以安居乐业,形成合理的消费预期,不必为未来的生活担忧,也不会因一时失去工作而产生过激行为。同时,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环境承载能力较弱的国家,发展的资源约束和环境约束日益突出。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由追求数量向注重效益转变,坚决摒弃先粗放后集约、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老路,走低投入、高产出、少排放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促进一方经济、一方人口、一方水土协调发展,使人们世世代代在优美的生态环境中工作和生活。
运用同一种方法——辩证法
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它对以人为本的强调,对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倡导,生动地体现了唯物辩证法以及运用联系和发展的观点处理问题的科学方法。而和谐作为一个关系范畴,本身就包含着多样性的统一。因此,从方法论上看,科学发展观与构建和谐社会具有内在的统一性。构建和谐社会作为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要求我们运用联系的观点思考问题,确保各个要素各个环节协调一致地向前推进;构建和谐社会作为一个动态的过程,要求我们运用发展的观点思考问题,坚持以改革的精神和创新的思路应对面临的各种挑战;构建和谐社会作为一项宏伟的事业,要求我们运用群众的观点思考问题,始终以人民群众为建设的主体、动力和目的。
在实际生活中,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的一个共同特点,就是从全局着眼统筹兼顾发展的各个方面。从全局着眼把握经济发展,就要统筹兼顾城乡、区域、内外发展;从全局着眼把握社会发展,就要统筹兼顾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这种着眼于全局把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辩证法,是我国现代化建设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如果说在发展的起步阶段,需要异军突起,哪里能发展就允许哪里发展,哪里发展快就鼓励哪里发展的话,那么到了一定阶段,各个局部的发展就要以全局的协调发展为条件。一般来说,发展初期总是把效率放在优先的位置,但到了一定阶段,就必须全面协调利益关系,否则就会激化社会矛盾,破坏发展环境。同时,发展初期由于物质匮乏,集中力量推进经济建设是必然的选择,但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群众对政治权益、文化生活、人身安全等方面的需求日益增长,必然要求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如果社会建设滞后,就业、分配、治安、环境等问题突出,不仅会延缓经济发展速度,甚至还会引发社会动荡。因此,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必须相协调。
从我国实际情况看,城乡发展存在的不协调,地区发展存在的不平衡,行业发展存在的机会不均等问题,都制约着我国经济实力的增强,影响着人际关系的和谐。构建和谐社会就是要切实解决这些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改革、发展、稳定要统筹兼顾,东部、中部、西部发展也要统筹兼顾;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要统筹兼顾,人口增长、资源开发、也要统筹兼顾;国家利益、集体利益、个人利益要统筹兼顾,先富群体、后富群体、未富群体的利益诉求也要统筹兼顾。在这里,发展本身就包含着辩证法。如果将中国13亿人口排成横队,迈着整齐的步伐,就不可能通过发展的隘口。只有排成纵队,有先有后,才能达到共同富裕的目标。但如果收入差距过大,导致两极分化,又会引发社会动荡。只有纵横协调,使收入的差距保持在合理的范围内,才能使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睦相处,确保国家平稳度过经济起飞期和社会转型期。
体现同一种理念——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也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核心。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如果说发展是解决社会矛盾的主要手段,那么其目的则是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坚持以人为本,就是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文化权益,保证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坚持以人为本,就是把最大限度地提高人的素质与能力,满足人的需要与愿望,关爱人的生命与健康,减少人的牺牲与痛苦作为社会发展的根本尺度和目标追求,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而这正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
从价值主体的角度理解科学发展观,那么以人为本强调的是对人的尊重,即以人为价值核心和社会本位,把人的生存和发展作为最高的价值目标。而对人的尊重是满足人的需要的基本前提。只有尊重人的价值、人的尊严、人的权利,才能为满足人的需要提供可靠的保障。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强调的是满足人的需要。其中全面发展意味着所要满足的不是人的部分需要,而是人的各种需要;协调发展意味着所要满足的不是少数人的需要,而是每个人的需要;可持续发展意味着所要满足的不是一代人的需要,而是世代人的需要。只有把以人为本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统一起来,使全体社会成员的价值都得到提升,尊严都得到维护,权利都得到保障,才能在人与社会之间、人与自然之间形成和谐的关系,从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以人为本是发展的价值尺度,也是发展的力量源泉。人不仅是和谐社会的受益者,而且是和谐社会的建设者。构建和谐社会既是为了人民,也要依靠人民。只有动员全体社会成员自觉参与,和谐社会建设才能顺利推进。为此,要遵循效率的原则,建立健全政策激励机制,在全社会形成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人人发展有空间,创业有舞台,能够以一流的精神风貌,一流的知识才能,一流的工作业绩,使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也要遵循公平的原则,建立健全利益协调机制,统筹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既要保护发达地区和先富群体的经济活力,又要解决贫困地区和未富群体的实际困难,使不同群体按照各得其所的原则分享发展成果,使全体人民都能获得真实可感的具体利益。
致力同一项事业——现代化建设
实现社会和谐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社会理想。在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构建和谐社会,无疑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宏伟事业。经过改革开放20多年的不懈努力,我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显著成就,经济增长速度居世界首位,主要工农业产品的产量居世界前列,现代化建设的前两步战略任务全面完成,人民生活总体上实现了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同时应当看到,发达国家几百年解决的问题,我国在几十年内就得到解决,时间的压缩必然导致矛盾的集中,从而使我国的发展面临诸多挑战。而应对这些挑战的必由之路,就是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在推进发展中解决矛盾,在解决矛盾中增进和谐。我们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战略任务,目的就是把发展与和谐在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统一起来,实现二者的良性互动。
科学发展观是全面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战略目标的根本指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目标,既要做到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人民生活更加殷实,也要做到社会更加和谐。因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内在地包含着构建和谐社会的任务,从而决定了科学发展观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指针,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指针。从某种意义上说,科学发展观就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发展观。同时,科学发展观也指出了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途径。科学发展观所包含的发展思路、价值追求和辩证方法,无疑为和谐社会建设指出了一条现实途径。社会和谐作为一种状态,作为贯穿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始终的一种目标,其最终实现需要相应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条件。从这种意义上讲,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也是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而社会和谐的实现,又可以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更好的环境和条件。

坚持科学发展观 努力构建和谐社会心得体会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适应了中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客观要求,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构建和谐社会,既是xx发展的长期战略任务,也是十分紧迫的系统工程。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的工作着力点必须放在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增强全社会的创造活力上,进一步把经济搞上去;协调好各方面的利益关系,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形成和谐相处的人际环境;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切实维护社会稳定。 加快经济发展促进和谐。创造丰富的社会物质财富,使整体实力不断增强,使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物质基础。发展是解决xx一切问题的关键。按照县委、政府“强工业、兴交通、调结构、活三产、美城市、增效益”的18字工作思路,坚持把解决好工业发展问题作为全县的核心工作,全力打好齿轮、陶瓷、芒硝三张牌,做好加大技改、盘活存量、优质服务、做大做强四篇文章;坚持统筹城乡发展,大力实施病险水库整治、乡村水泥路建设、人饮工程建设、红层打井找水、土地开发整理、沼气行动计划等建设工作,进一步改善农村和农业基础设施条件,促进农业增效、粮食增产、农民增收,使城乡良性互动、共同发展,不断完善国家级生态建设示范区试点县建设;加快推进民间资金向民间资本转变,营造“亲商、重商、敬商”的良好社会氛围。 推进民主政治促进和谐。实行民主政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政治保障。一是加强党的民主集中制。认真贯彻《中国共产党地方委员会工作条例》、《地方组织法》,正确处理县四套班子的关系,县委统揽全局、协调各方,四套班子依法履职行使权力,围绕中心抓发展,落实项目一起上。坚持执行好县委书记办公会、县委常委会、县委民主生活会等会议制度,充分发扬党内民主,规范党委决策行为,增强重大决策的公开、透明度。二是加强基层党建工作。进一步健全基层党建与经济工作相融互动机制,深入开展“三级联创”、“三村建设”、“五好班子”创建活动,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全面推行“公推直选、竞争上岗”。夯实社区和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基础。三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认真落实党风廉政责任制,切实贯彻两个《条例》,增强干部廉洁自律意识。集中开展专项治理,狠刹领导干部收送现金、有价证券和经商办企业、参与赌博、买官卖官等歪风,纯洁干部队伍,树立廉政形象。加强对公共权力的规范和约束,提高执政能力,增强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促进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的好转,赢取党心、民心。四是加强干部、人才工作。认真贯彻执行省、市《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规程》,提高干部选任质量,转变干部作风。狠抓干部的培训和锻炼,深入推行“赛场练马”机制。五是深入实施“四五”普法,加大对《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和《行政许可法》等专业法规的宣传教育力度,提高依法行政和公正司法的意识和能力。弘扬法治精神,增强全社会的法律意识,形成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人人自觉守法的社会氛围。 弘扬道德新风促进和谐。社会主义道德风尚是和谐社会的助推剂。要将以德治县与依法治县有机结合,深入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继续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广泛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的教育,在全社会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大力弘扬真善美,揭露假恶丑,提高全县广大干部群众的现代文明素质,巩固深化省级卫生县城创建成果,创建星级文明县城,打造“娇小美城”,继续抓好广场文化、文明社区等群众性精神文明活动。将道德与实践融为一体,道德教育与道德实践、创建文明单位、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相结合,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风尚,用文明开路来促和谐。 坚持执政为民促进和谐。以人为本做好关系人民群众利益的各项工作,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只有坚持把群众最关心、最关注的问题作为党委、政府的工作重点,从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具体困难入手,千方百计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使群众获得实实在在的利益,才能得到他们的拥护和支持。所以,我们要积极深化“亲民爱民为民”主题活动的推进,大力开展党员便民服务队活动;要坚持进一步完善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险制度,积极探索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逐步把失地农民纳入社会保障范围,实行积极的就业政策,增加就业岗位;要认真做好消灭无墙户、血吸虫病综合防治等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工作;要始终把抓好安全生产、防止发生重特大事故作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重要体现,以矿山生产、道路交通安全为重点,坚决落实责任追究制,切实抓好安全生产工作。总之,对群众生产生活的各种困难,一定要真诚关心,努力加以解决。 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和谐。正确处理社会矛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课题。化解社会矛盾的关键,在于搞好社会利益调节,维护社会公平与正义。要把工作重点放在积极预防上,畅通民主渠道,建立和完善民意表达机制,研究

和把握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特点和规律,提高做好群众工作的能力。要进一步增强群众观念,善于引导群众、宣传群众、说服群众,坚持依法办事和严格按政策办事,认真解决好农村征地、城市改造拆迁、企业改制等工作中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切实维护好群众的合法权益;要高度重视和加强信访工作,认真贯彻实施新《信访条例》,坚持以情治访、依法治访、联合治访,带着深厚的感情和强烈的责任意识抓信访工作,维护群众的正当利益;要善于见微知著,掌握化解矛盾的主动权,加强基层基础工作,切实把问题和矛盾解决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要健全和完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联动防范体系,依法妥善调处不稳定隐患,通过重点整治解决群众关心的突出治安问题,坚持“严打”有效遏制各类犯罪活动,把打造“平安xx”的各种措施落到实处。

树立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构建和谐校园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创建和谐校园是全面树立和落实中共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战略部署,学校是培养人的场所,科学发展观把“以人为本”作为自己的本质和核心,将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的全面进步作为自己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同时学校是引领社会发展与文明的机构,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和谐的校园,就没有和谐的社会。

马克思曾指出:“人的本质并不是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学校如同一个小社会,教师之间、教师与领导之间、领导与领导之间,无疑也构成了一张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网。正确处理好各种人际关系,才有可能在学校教职工内部形成团结、和谐、进取的氛围,使每个人心情舒畅,群体具有凝聚力,学校面貌也才可能蒸蒸日上;反之,就会出现人心涣散,纠纷丛生,磨擦不断,矛盾四起,宝贵的时间、精力都在内耗中丧失,不仅工作效益低下,学校管理目标难以实现,甚至还会危及学校的生存。因此,建立和谐的校园人际关系,是教职工队伍建设中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社会为什么要构建和谐校园

和谐作为一种思想,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神的精髓。中华文化的和谐精神可以归纳为“和而不同、求同存异”。这就是说,和谐不是指完全统一,而是指事物协调、均衡、有序的发展状态。具体延伸到学校,延伸到和谐校园,主要是指学校协调、均衡、有序发展的态势。学校是由学生、教师、领导组成的按照一定规范相互联系的一种特殊社会组织。校园和谐主要是指校园内部各种要素处于一种相互依存、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状态,主要表现为校园组织结构要素的和谐、教育环境的和谐、教师间人际关系和谐、学生间人际关系和谐、师生关系和谐以及自我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和谐等等。和谐校园是学校结构、质量、效益、规模和速度等要素的和谐发展。和谐校园是校园人际关系和谐。这就是说,人与人之间和而不同、互相尊重、平等互利、团结友爱,既包括个人与个人之间、群体与群体之间的关系和谐,也包括个人与群体之间的关系和谐。和谐校园是自我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和谐统一。

第一,构建和谐校园是促进学校事业全面协调发展的现实需要。发展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前提和基础,我们应该看到,和谐校园是建立在现代化的教育技术的基础之上,需要发达的物质技术基础为支撑。因此,需要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学校各项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通过构建和谐校园,为促进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共同进步做出应有的贡献。

第二,构建和谐校园是增强校园创造活力的现实需要。创造活力是学校生命力和学校生存发展的现实力量和动力源泉,是教育事业协调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基础条件,这就要求我们尊重和保护好广大教师的首创精神,承认、尊重和爱护学生的个性差异,使学校每个成员的积极性、创造性得到充分发挥和切实保证。构建和谐校园,就是要使一切有利于学校事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不断增强校园创造活力。

第三,构建和谐校园是实现校园安定有序的现实需要。和谐校园一个重要方面是校园井井有条,学校的管理秩序、教学秩序和科研秩序都呈现出一种持续的、连贯的、平稳的运行态势,在校园学习、工作和生活的每个人都能够从中获得人身和财产的安全与保障,实现校园结构稳定、关系融洽,广大师生员工能够心气平和地干事业、求发展。

二、学校教职工队伍存在的主要问题

人际关系是多种心理因素的复合体,是由人的理解、情感和行为等基本组成的。学校中领导者之间、领导与教职工之间、教职工之间等任何层级的人际关系的发生、发展和变化,都是这三种成分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当前,学校的人际关系通常存在以下几种问题:

(一)心理压力造成人际交往中的相互排挤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素质教育作为一种现代教育思想,逐步占领了教育教学的领域。大力推进素质教育,致力于全面提高人的素质已成为全党全国人民的共识。江泽民同志指出:“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因此,为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教育行政部门全面启动“跨世纪优秀园丁培养工程”,从学历达标、学历提高、学科带头人三个层次培养教师。各学校也为此实施了各种考核、竞争和奖励机制。改革给教育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也带来了更大的挑战。但教师工作中相互排挤,如:同行教师写出论文发表,有的教师却在背后议论是抄袭、转载等等;有外出参观学习的机会,有的教师就争名额,拿出一大堆理由,资格老、专业特殊、工作先进、发表论文多等等。

(二)学校领导集体缺乏凝聚力给学校人际交往造成负面影响

领导之间的人际关系是指学校各级领导之间的相互关系。办好学校、建设学校、稳定队伍、建设队伍等等,取决于学校各级领导尤其是校级领导,学校领导集体的团结和凝聚力以及领导成员之间所形成的良好人际关系是它的根本保证。一个团结和谐、彼此尊重、相互信任、相互支持、友情深厚的领导集体,必定是一个思想融洽、情绪稳定、工作配合、具有凝聚力的领导集体。这样的领导集体不仅在领导层内部具有较强的凝聚力,而且也是形成学校凝聚力的一个根本因素。当前,相当一部分领导集体或因个人的思想品德因素,或自身的认识、情感、行为、个性、能力等因素,在行使职权、履行职责方面有失严明公正,或好坏不分、功过不分、拉帮结派、突出自己,从而直接影响了教职工的正常人际交往。学校还应根据实际需要,建立健全管理机构和领导班子,以和谐的理念和方法管理学校。领导班子要思想统一,目标一致,团结协作,职责分明。如果领导班子之间为名利、为地位、分帮派、互相明争暗斗、必然造成师生员工思的混乱,行动的无所适从,产生个性被压抑,矛盾想被掩盖,问题被搁置的“稳定局面”。这样的局面,连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都难以维持,就更别谈校园的和谐了。因此,学校领导班子的团结和谐将为创建和谐校园起到重要的示范和导向作用。

(三)工作矛盾和利益冲突给学校教师间交往造成较大的影响

几年来,“科教兴国”发展战略的确定,虽然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教师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但是,学校这块改革领域中最后的“净土”同样受到市场经济的有力冲击,要求教师全奉献已不大现实,各学校更多地把教师创造的有形价值和无形价值与自身的利益结合起来,多劳多得,优劳优酬。于是,学科起点不一致造成教学效果不一致,教学工作量不一致造成结构工资高低不一致,甚至所带班级学生的综合考核成绩不一致也会使班主任津贴高低不一致种种矛盾出现时,教师之间也一改知识分子的过去“斯文”,面红耳赤,该争必争,毫不留情,过去是亲密的朋友也有可能成为今天的敌人。上优质课、评职称、年底评先、工资晋升等就更加当仁不让了。如此种种,良好的人际关系关系也就不堪一击了。因此领导在制定考核制度的时候,要注意让教工在宽容、公平与公正的和谐氛围中竞争,或多点进行团队合作的竞争,大力培植群体精神和群体意识,从而获得效益的整体提升。再就是教工对各类的竞赛看得过紧,对个人荣誉看得过重,于是闭关自守,孤军作战,对同事处处提防,缺乏正确的价值观和群体意识。

(四)个性品质与思想修养也是影响人际关系的障碍

一般说来,教育工作者大多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和良好的思想素养,但也有少数教师缺乏良好的修养,或过于敏感、或口无遮拦,不善于处理同事关系,今天和这个不说话,明天跟那个吵起来,后天又与某人斗气,或在人前随意评论题他人的长短及生活隐私,甚至蓄意制造矛盾、中伤贬损别人,到领导面前进谗言;对学生板着面孔,不爱和学生接触,瞧不起学习不好的学生,偏向好学生;上课照本宣科,讲课枯燥乏味、经常考试,作业繁多,改作业不认真;讥笑学生在学习上的错误,当着同学们的面讥讽学生,同学回答不上的问题,教师当面使其难堪;态度粗暴,体罚打骂学生,或把学生赶出教室,与学生斗气,使性子,对学生的批评意见打击报复,对有缺陷的学生讽刺、挖苦、鄙视。这样,极大地伤害了同事间,师生间的感情,对融洽各种关系更是有害无益。三、怎样构建和谐校园

构建和谐校园要努力实现教学与科研的和谐统一。教学与科研的关系应当是正相关关系,科学研究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教学质量的提升也推动着科学研究的开展。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实验逐渐推广和深化,广大教师的观念已开始更新,作为新型教师,不能总是强调“红烛精神”——燃烧自己,照亮别人,应该将“红烛精神”升华为“火箭精神”——通过不断添加燃料,不但自己能遨游太空,还能将“目标”送入预定的“轨道”。其实,优秀的教师往往就是那些善于吸收最新科研成果,并将其积极应用于教学中的教师。广大教师应当利用在探索自然规律过程中形成的创新知识和技术来丰富和更新教学内容,成为新的教学内容的源泉。

第一、构建和谐校园必须优化领导和教师之间的关系。学校里领导和教师之间的关系是上级与下级、领导和被领导,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但是有一定的特殊性,在学生面前都是教育者,都需要以自己的高尚形象来做学生的楷模。要优化领导与教师之间的关系,作为学校领导首先要始终确立领导和教师是平等共事,互相尊重这样一种意识,而不同于企业组织那样一种纯粹行政上的关系,其次要尊重教师业务上的专长,做到人尽其才,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业务才干,为他们创造表现自我,实现自我的机会,并且充分利用教师中的典型来影响大家,发挥优秀教师的榜样作用,示范作用。再次相互沟通,增强了解,加强教师的思想政治工作,组织好政治学习,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执行好师德规范,注意经常性地了解教师的想法,听取广大教师的意见,改进工作方法,尽可能解决工作、生活上的实际困难。最后领导要以身作则,做表率。学校的各项工作,开展的各种活动领导能亲自参加,做到吃苦在前,享受在后,以良好的形象来影响教师、学生。

第二、构建和谐校园必须优化教师与教师之间的人际关系。教育工作中,教师之间虽有一定的分工,但这种分工与其它工作中的分工有区别,所有分工都统一在育人这个总目标中,在教育、管理学生的过程中,特别需要相互配合、协调。因此,领导要善于引导,自觉地调节教师之间的人际关系,做到彼此适应、互相帮助、分工不分家。其次要引导教师正确地看待自己,看待别人,尊重他人的劳动,不要自命清高,孤芳自赏。要求教师要注意心理角色的互换,对自己要严格,待人要宽容、谅解,正确地处理好人际矛盾的冲突,防止矛盾激化。要经常地开展一些教育、教学的经验交流活动,在交流中融合教师之间的关系,把身边的经验利用起来,取长补短,共同提高。总之有良好教师群体关系、教育、教学的整体功能强,育人的效果就好。

第三、构建和谐校园必须优化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在学校关系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它是教师对学生施加影响的重要手段,是“传道、授业、解惑”的重要渠道。形成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实施和谐教育的前提。在教师与学生之间应建立起以**、平等、和谐为基本特征的新型师生关系,积极创建**、和谐的学习氛围和精神氛围。师生之间应该是相互交流、相互启发、相互补充,教师和学生要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这就意味着教师与学生角色的双重转变:教师式学生和学生式教师,还意味着师生关系向着师生平等,互相合作,彼此尊重,**教学方面发展。教师在与学生的交往中,要是能注意做到理解学生、尊重学生、宽容、平等地对待学生,就能建立一种互相信任、和谐共处的良好师生关系,教师是这种关系中矛盾的主要方面,良好的师生关系必须通过教师自身的努力才能得以实现,因此要加强师德建设,以《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教师日常行为规范》为依据,抓好师德教育。教师要优化自己的情感,以健康的情感去感染、教育、鞭策和激励学生,与学生平等、友好地相处,化解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矛盾与磨擦,创建安全稳定、健康和谐的成长环境,改变重智轻德,单一追求智育的现状,树立育人为本的思想。

在增长科学文化素质的同时,通过各种有趣的活动,使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劳动技能素质、心理素质、身体素质等方面都能和谐共进,使学生在活动中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团结友爱,形成和谐的同学关系。使广大教师懂得要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更多地取决于教师,爱生是尊师的前提,在实际工作中切实打破传统教育中以“教师为中心”那种师生关系的束缚、建立起**、平等的新型关系。在教师中开展“爱岗、敬业、奉献、守纪”竞赛活动,大力提倡奉献精神,敬业精神,以高尚的情操、渊博的知识、庄重的仪表态度,对学生的尊重理解来赢得学生的尊重和爱戴。在学生中开展尊师活动。要求学生尊重教师的辛勤劳动,使学生懂得刻苦学习,认真钻研是尊重教师最经常、最具体的表现,尽可能为老师分忧解难,积极配合教师完成好教育,教学工作。各行各业都有各自的职业道德标准要求和特点,为了完成特定的职能和任务,就要求人们需具有某种特定的道德品质和行为。教师担任着教书育人的任务,不仅要传授科学文化知识,而且要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根据这一工作性质和任务,对广大教师德才等方面都提出了高于一般人的要求。因此,无论是学校的管理者还是教职工,都应当加强个人素质方面的修养,并以自尊、自爱、自重、自强的品格精神来激励自己,要求自己,培养健康的人格,这是我们搞好人际关系的关键。

以人为本,创建和谐校园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这一办学理念要变成全校师生的共同追求,要内化为全校师生的自觉行动。作为教育教学一线的教师更应该转变观念,以课程改革为契机,促进学科间和谐发展,努力使自己成为构建和谐校园的实践者和生力军。振兴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教师的素质直接影响着学生,影响着民族的未来,提高全体教师素质是关系到校园和谐的关键,发扬团队精神,领导、教师形成一股力量,努力建设高尚师德、业务精良的教师队伍,为构建和谐校园而奋斗。

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和谐社会_范文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它是对中国共产党的三代党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

面对着全球性金融危机,我国在此期间积极召开两会。温家宝总理所做的政府工作报告的主基调是要实现经济转危为机、让民生获得全面改善。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全球经济增长减缓的严重影响和国内经济周期性调整因素叠加一起的短期困难与长期矛盾相交织的严峻挑战,两会积极提出各种议案、议题,关注民生,积极应对经济危机。

在经济危机的大环境中,我国的各行各业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尤其是沿海地区,出口产品受其影响最为严重。两会中,再次强调要科学发展,走可持续的发展道路,要有危机意识,而不能安于现状。两会中,首先对2008年的工作作出总结,其次对2009年工作总体部署和主要任务,继续关注农民、农村、民生问题。作为当代的一民大学生,我们要时刻关注社会,关注各种环境的变化。不仅要学好专业知识,同时也要积极锻炼自我的社会能力。在如此激烈的社会浪潮中,只有不断完善自我,有着积极而挑战的信心,,才能立足于这样的社会。

经济危机的到来,再次给我们敲响了警钟。不仅对国家而言,对于地区、个人,我们都必须去面对。危机来了,这已是事实,任何人都无法逃避。所以,信心在这时比金钱、货币更重要。不能从心态上就被打垮,而要去勇敢搏斗。

两会的顺利召开,给我们这些新时代的年轻人有注入了一股新的活力和积极挑战的信心。在国家好的政策的引导下,我们应怀着积极的心态去面对困难。

不仅在国家重大事项中要科学发展,在对个人前途、事业也要科学发展,关注时事,关注我们的社会,为和谐社会的构建贡献力量!

科学发展观心得;发展和谐社会


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重视发展问题

“和谐社会”是一个内涵相当丰富的概念,它涵盖了人们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和日常生活。在不同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和谐社会的基本要素和评判标准,也是各不相同的。胡锦涛总书记指出:我们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解读上述六个基本特征我们会发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很关键的一个环节就是:在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要更好的促进公平正义,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社会文明进步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公平和正义。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民经济“蛋糕”的不断做大,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公平正义问题日益凸现。如何切实做到全体社会成员权利公平、机会公平、分配公平,如何顾及全体社会成员的利益,实现社会的整体、全面和谐,促使社会稳定发展,归根到底是一个发展问题。

科学发展观以“发展”为主题,强调“科学”发展,为和谐社会的构建定下一个基调。发展是第一要务,这是党和政府一直强调的。我国经济经过改革开放后20多年的持续高速增长,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新的发展时期面临着新的挑战、新的任务与新的机遇,它同时还需要新的智慧和新的发展对策。

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教授郑功成先生指出:“我个人觉得可以作为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的标志:一个是惠普的改革时代已经成为历史,利益分割的时代已经到来,并表现为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反差越来越大。共同贫穷的时代早已经成为历史,只强调鼓励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时代也正在成为历史,而让全体国民分享发展成果并逐渐迈向共同富裕的时代已经到来。单纯强调经济发展乃至gdp增长至上的时代已经成为历史,强调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的时代已经到来。”

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社会要经过长期的奋斗,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不是一项短期的任务,同样需要几代人,十几代人,甚至是几十代人坚持不懈地努力奋斗,才能逐步实现。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树立正确的发展观——以科学的发展观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指南。

二、科学发展的基本要求是全面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

1、发展的全面性就是全方位多方面共同发展

发展的全面性至少应当包括两个层次的含义:第一是构成发展内涵的各个要素、各个方面要全面;第二是各主要方面内部各方面的发展要全面。具体地说,不仅生产力的发展和人的发展要全面,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要全面,而且生产力、经济、人、社会本身的发展也要全面。因此,着眼于全局,从局部着手,是一个有效的方法。

2、发展的协调性就是按比例地和结构合理地发展

科学发展观不仅是全面发展的发展观,而且也是协调发展的发展观。党中央提出“五个统筹”就是协调发展观的集中表现。统筹城乡发展,就是要协调城市发展和乡村发展,逐步缩小城乡发展差距、收入的差距和改变城乡二元结构,从而达到城市与乡村良性互动、共同繁荣;统筹区域发展,就是要协调各个区域的发展,逐步缩小地区发展和收入差距,实现东、中西部良性互动,促进区域经济合理布局和协调发展,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就是要协调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切实改变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不平衡的局面,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推进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就是要协调人与大自然的关系,改变任意破坏生态环境、浪费资源、不惜代价促进经济增长的行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就是要协调本国发展和世界发展的关系、国内需求和国外需求的关系、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的关系、国内资源和国外资源的关系、自主研发能力和引进先进技术的关系等,从而加快提升综合国力。

3、发展的可持续性就是人类社会世世代代能够持续不断地发展

持续性发展就其本来意义是指人类世世代代都能持续不断地发展,当代人的发展不应当对后代人的发展造成总体上的不利影响,不应当以牺牲后代人的发展为代价来满足当代人的需要。这个概念强调的是代际间的公平问题。当今世界,即使是同代人之间,也存在严重的社会不和谐问题,甚至出现社会冲突。因此,可持续性发展不仅关注环境、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而且关注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这里涉及两个问题:一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如人口的适度增长、资源的适度开发和合理利用、环境的保护和优化、生态的平衡、资源有效配置;二是人类之间的和谐,如社会公平分配、代际间的可持续发展等。可持续发展就是高尚文明的发展,就是人与自然和谐地发展及人类间和谐地发展。

三、科学发展的目的是为了人的全面解放、人的全面发展转贴于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容有四点:一是人本,即以人为中心、为根本着眼点;二是全面;三是协调;四是可持续。其中人本是核心,全面、协调、可持续是由人本的派生。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发展的目的和归宿。

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看来,所谓人的全面发展,就是人的社会交往的普遍性和人对社会关系的控制程度的高度发展。它有两方面的含义:就整个人类社会而言,人的全面发展实质上就是人类社会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过渡,它强调的是人的社会化程度,即整个人类社会在经济、政治、文化各方面的全面发展,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高度而又协调的发展,就作为个体的人而言,全面发展强调的是人的个性化程度,即人的能力、素质、需要、独特个性、社会关系等诸方面自由而充分的发展。人的社会化和个性化是人的全面发展的两个不可分割的方面。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同推进经济、文化的发展和改善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是互为前提和基础的。人的个性和能力的全面发展依赖于整个社会的全面发展,高度发展的社会生产力和它所创造的社会物质文化生活条件,构成了个人全面发展的现实基础;而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则是社会全面发展的主要条件。一个全面发展的社会,必须依靠人们长期的努力去创造。

2

总而言之,人的全面发展就是:第一,全面满足人的需要,不仅要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而且要满足人民的政治需要以及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和社会生态环境的需要;第二,全面提高人的素质,包括提高人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心理素质和生理素质等;第三,全面发挥人的才能,包括通过教育、激励和竞争机制,发挥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等。这三者互为条件、互为前提。归根到底,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人自身的解放和发展,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四、科学发展观包含着科学性、具有指导性

科学发展观的科学性、指导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科学发展观遵循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客观规律,表现在对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的一般规律的深刻认识上;对经济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刻认识上,因而具有科学性。

第二,科学发展观追求的是综合效益的最大化,一方面,发展是人的发展、经济发展、社会发展的统一体;另一方面,科学发展观又是由生态系统、经济系统、社会系统构成的复合系统。三大系统相互促进、相互制约,共同促进人类社会的发展。

第三,科学发展观的科学性还在于科学发展观追求的是物质生产力的发展与人的发展的内在统一。

第四,科学发展观始终以经济发展作为一切发展的基础,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既不能以经济发展代替社会发展,也不能因此而否定经济发展在社会发展中的基础地位,更不意味着发展经济已经退居次要位置,从而否定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第五,科学发展观把发展视为一个历史范畴和历史过程。党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强调要以人为本,做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无论我们的个体成员或局部地区期望值有多高,我们不可忽视发展是一个历史范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它是一个历史过程。

科学发展观所反映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经验,也包括了中国共产党人对世界各国发展的经验教训的认识。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正处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从1000美元到3000美元过渡的关键时期,从国际经验来看,这既是黄金发展期,又是矛盾凸显期。严峻现实使我们更加清醒地认识到,发展必须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以使经济社会能够又快又好地发展,人民能够安居乐业,国家能够安定团结,社会能够和谐发展。因此,科学发展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南,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实践要求——和谐社会的构建过程恰恰是科学发展观的贯彻执行过程。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工作,坚持好字当头,在“好”字上下功夫,努力做到好中求快、又好又快发展。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