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心得体会 > 村书记七一讲话稿 > 导航 > 习近平总书记七一讲话学习心得3篇

村书记七一讲话稿

习近平总书记七一讲话学习心得3篇。

因为经历和思想不同,针对同一事同一作品,想法当然不一样,阅读或观看过程中的感悟把它记下来就成了心得体会。写心得体会是我们学习时经常遇到的事情,写心得体会为了更好的记忆,也是为了可以把这些感悟都记录下来。你是否会写相关心得体会呢?有请驻留一会,阅读小编为你整理的习近平总书记七一讲话学习心得3篇,相信会对你有所帮助!

本页是小编最新发布的《习近平总书记七一讲话学习心得3篇》的详细文章,觉得应该跟大家分享,希望大家能有所收获。


习七一学习心得体会(一)2016年7月1日,庆祝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在京隆重举行,的心情也是十分的激动,并且坐在电视机面前,认真的看着周年大会,细细的聆听着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
在这次大会带给我有四点感触:第一点回顾历史,第二点事展望未来,第三点表彰先进,第四点激励前进。首先在习近平讲述的讲述下我们全面回顾了中国共产党努力奋斗,坚持不懈的革命与改革的过程。我知道自毛主席领导起义到新中国成立,这其中大大小小的战争,中国共产党凭借着顽强拼搏,团结协作的精神,解决了国家内忧外患的困难处境,在世界的强国之林赢得了一席之地,在之后一系列的经济改革制度又为我们站稳了脚跟。这不仅让我们想到老百姓的一句话:毛主席让我们站起来了,邓小平让我们富起来了。这里的毛主席和邓小平不是指的一个人,而是泛指某一时期以他们为中心的集体指导思想和奋斗目标,其次习近平指出要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在国家强盛的今天我们依然要奋斗前进,落后就要挨打这是不争的事实,我们要以史为鉴,面向未来,在不忘国耻的前提之下努力拼搏,现在中国已经实现了全面小康社会人均GDp指数也愈来愈高。人们生活水平也从最初的物质求发展到精神需求。就连国际都认为我们中国发展变化是世界不可复制的奇迹,而这些变化和成就都来自于我们每一个中国共产党人的努力。每一个党员都离不开党组织的领导,要想集中起来干大事就必须听从党的指挥领导,但要有一个优秀的党组织领导就必须要优良的作风,其中习近平强调:管党治党,必须严字当头,把严的要求贯彻全过程,做到真管真严、敢管敢严、长管长严
在近几年,为了整治贪污的恶劣作风,习近平领导开展苍蝇老虎一起打的活动,不仅从上而下的清扫了贪污份子,不但得到了人民的支持,更是向人民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而对一些优秀先进的基层干部同志在大会上,习近平对他们进行了表彰,并表示以他们为榜样。最后习近平指出: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也是我们党的未来和希望自古以来就有这样一句话:少年强,则国强,国强,则少年更强。
所以作为中国的一份子,且又是青年,我想我有义务和责任努力奋斗,为祖国更美好的明天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也为自己生活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下而感到自豪和骄傲,
以上就是习近平发言的大致内容及我的些许感想,在以后的日子里,只要我们坚定不移的跟随着党的脚步,相信党的执政理念,就一定能早日实现复兴中华民族的使命或许会更强。早先就谈到:我们中国不称霸、不侵犯、不干涉别的国家,但我们要强大,要强大到使得某些心怀叵测的国家不敢侵犯、不敢侵略、不敢干涉中国。在国际方面,中国的地位已日益显著,我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中国的综合国力会更强盛,中国会在世界强国之林大放光彩!

习近平总书记七一讲话学习心得体会(二)
七月一日这天,我观看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的电视直播,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一共80分钟,每句话都铿将有力、充满自信、蕴含真理,也不时引起现场雷鸣般的掌声。而我的内心再一次受到了深深的触动,在这个特殊的节日,我自觉地上了一堂记忆深刻的党课。
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以讲述历史开篇,回顾总结了中国近现代史和中国共产党95年奋斗历程和宝贵经验,他对历史的回顾与追忆完全立足于现实。总书记用了三个伟大飞跃,重在阐述历史与现实的关系,全面、辩证地将历史与现实高度统一在一起。总书记提出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道路的意义,既是历史的,也是现实的,既是中国的,又是世界的。艰辛探索发掘的道路,彰显的不仅是自信,而且是改造现实、开拓未来的勇气和动能。只有通过历史发展的脉络,才能真正明白道路的意义,也只有通发展的现实,才能真正明白道路的力量。没有历史以及历史产生的道路,哪有现实以及解决现实问题的勇气和从容。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华民族才能实现腾飞,中国人民才能富强幸福。
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高扬信念,以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告诫全党理想信念动摇是最危险的动摇,理想信念滑坡是最危险的滑坡。理想信念是广大党员干部的行动指南、精神动力和力量源泉,只有树立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才能把握前进的方向,明确奋斗的目标,从而在推动党和人民的事业发展中实现人生价值。在党的九十多年的历史进程中,无数共产党人不惜流血牺牲,靠的就是信仰,为的就是理想。尽管他们都知道,自己追求的理想并不一定会在自己手里实现,但他们坚信,一代又一代人为之努力,一代又一代人为之作出牺牲,崇高的理想就一定能实现。因此,革命理想高于天。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追求,始终是每一个共产党人安身立命之根本。有了坚定的理想信念,就像躯体有了灵魂,站位就高了,眼界就宽了,心胸就开阔了,就能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在胜利和顺境时不骄不躁,在困难和逆境时不消沉不动摇,经受住各种风险和困难的考验,自觉抵制各种腐朽思想的侵蚀,永葆共产党员的本色。
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在最后篇幅谈到了青年: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也是我们党的未来和希望。作为一名青年教师,也是一名青年党员,我努力发挥自身的优点,以饱满的热情,积极的态度,去带动周边的人(同事、学生、家人、朋友等),投入到工作、学习和生活中,让自己的人生更精彩的同时也为社会主义事业添砖加瓦。
在讲话的最后,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引用了1949年3月党中央从西柏坡动身前往北京时毛泽东同志那句经典的话:今天是进京赶考的日子。这句话时刻提醒我们共产党人,既要看到我们执政60多年以来所取得的成绩,又要看到在前进过程中仍然存在很多不足,考官就是人民,考得不好,我们共产党人的所作所为背离了人民群众,那么我们随时会失去考试资格,失去执政地位。所以,无论怎样发展,所有共产党员都应不忘初心,我们的理想信念不能改变,我们的奋斗目标不能改变!
不忘初心,继续前进,是讲话的主题,是贯穿讲话的一条红线。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表明,党从历史走向未来的传承与创造,

F132.cOM更多心得体会小编推荐

党员学习习总书记七一讲话心得


本页是小编最新发布的《党员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七一讲话心得》的详细文章,觉得有用就收藏了,希望对网友有用。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明确强调,面向未来,面对挑战,全党同志一定要不忘初心、。不忘初心、继续前进这八个字在第一时间触动每个中国人的心弦。这是对历史的深刻总结,也是对现实的清醒认识,更是面向未来的实践要求,引人深思,让人警醒。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要坚定理想信念。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我们党之所以能够经受一次次挫折而又一次次奋起,能够团结带领彻底摆脱被开除球籍的,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归根到底就是因为我们党有远大理想和崇高追求。作为党员干部要不断加强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始终保持政治定力,自觉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忠实实践者,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进程中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要永葆赤子之心。党章明确规定: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党在任何时候都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与群众同甘共苦。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作为一名党员干部,要牢记得众者得国,失众者失国,牢记党的根基在人民、党的力量在人民,坚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切实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尊重人民主体地位,积极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不断把为人民造福事业推向前进。
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要勇于面对挑战。党的十八大指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历史任务。在世情、国情、党情发生深刻变化的新形势下,我国需要破解的难题格外复杂,各种矛盾问题交织。外有西方国家的围堵与遏制,国内面临改革的攻坚期、深水区,全面深化改革阻碍重重,我们党面临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面临精神懈怠的危险、能力不足的危险、脱离群众的危险、消极腐败的危险。习近平总书记告诫全党,要时刻准备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作为党员干部,我们一定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坚持和巩固党的领导地位和执政地位,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坚持用中国理论解决中国问题,不忘初心、继续前进,永远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永远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党员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七一讲话心得》是篇好,讲的是关于人民、前进、继续、坚持、危险、群众、总书记、我们等方面的内容,觉得好就按(CTRL+D)收藏下。

学习胡总书记七一讲话体会


胡锦涛总书记在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上的重要讲话,高屋建瓴,内涵丰富,提出了许多新观点、新论断,具有很强的思想性、理论性和指导性,是指导我们推进党的建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纲领性文献。

一、如何认识和理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时代背景、实践基础、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历史地位,既是重大的理论问题,也是重大的实践问题。胡锦涛同志的重要讲话,在这方面进行了深刻的阐述。

一是以科学的态度和严谨的逻辑,阐明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怎样继承和发展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讲话指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创造性地运用它们分析当今世界和中国实际中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内涵丰富的科学理论,全面地继承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体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说明并解决了当今中国发展中最重大的历史课题,这就是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的问题。实践证明,历史的具体形势和任务的改变,决定了马克思主义这一科学学说的具体表现形式。每一代马克思主义者都要在自己所处的历史条件下实践马克思主义,并且以自己的理解和语言解释阐发马克思主义,如果这种解释和阐发经过实践检验是符合实际的,又是不仅在个别方面而是在根本问题上做出的,就是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发展。

二是深刻阐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与马克思主义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科学体系,提出了“四个新”的论断,阐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哪些方面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创造性地运用它们分析当今世界和中国的实际,为我们在新的时代条件下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认识和把握社会发展规律、更好地推进我国社会主义事业作出了新的理论概括;坚持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的统一,为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最终奋斗目标、根据实际制定和实施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科学战略提供了新的理论基础;坚持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政党必须植根于人民的政治立场,注重从人民群众的实践中吸取养分,为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不断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提出了新的理论要求;坚持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巨大勇气,为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不断在实践中推进理论创新打开了新的理论视野。

三是揭示了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发展中得到的启示。讲话提出,理论创新必须以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前提,否则就会迷失方向,就会走上歧途,而坚持马克思主义又要以根据实践的发展不断推进理论创新为条件,否则马克思主义就会丧失活力,就不能很好地坚持下去;人民群众改造世界、创造幸福生活的伟大实践是理论创新的动力和源泉,脱离了人民群众的实践,理论创新就会成为无源之水,就不能对人民群众产生感召力、对实践发挥指导作用。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要全面把握她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一脉相承的特征,又要全面把握她在继承前人基础上与时俱进的特征。这一系列重要论述,解决了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的问题。它同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一样,回答了我们党和国家在前进中需要解决的根本问题。

二、本世纪头20年,是我们必须紧紧抓住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在这一时期,我们面临着“四个重大变化”:当今世界发生了重大变化;当今中国发生了重大变化;干部群众的生活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党的队伍状况发生了重大变化。同时,又面临着三种新的实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实践;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所遇到的新实践;党的建设面临着新实践。如何认识这些新的变化,正确判断我们遇到的新问题,关系到对党的历史方位的认识,是保证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既不割断历史,又不迷失方向;既不落后于时代,又不超越阶段的关键环节。综观我们党的历史,无论是成功的经验,还是失误的教训,都与这一判断休戚相关。

胡锦涛同志“七一”重要讲话,正是从这个前提出发,在已有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上,进一步系统概括了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中,我们将长期面对的三个重大课题:一是要科学判断和全面把握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正确应对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以及科技进步的发展趋势,妥善处理影响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各种复杂和不确定因素,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在日益激烈的综合国力竞争中牢牢掌握加快我国发展的主动权。二是要科学判断和全面把握我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这个社会主要矛盾,紧紧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动摇,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不断增强综合国力,逐步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三是要科学判断和全面把握我们党所处的历史方位和肩负的历史使命,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党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执政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以改革的精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增强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始终成为团结带领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领导核心。“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我们正确认识和处理这些重大课题提供了科学理论和科学方法。因此,她理所当然地成为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指导方针。

讲话围绕根本指针阐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规划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宏伟蓝图和发展战略、依靠力量、战略策略方针和党的建设的总体部署,强调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要始终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把创新作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治党治国之道,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就要始终坚持包括知识分子在内的工人阶级、广大农民是推动我国先进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根本力量,新的社会阶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良好局面。就要始终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促进世界多极化和国际关系民主化,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为我国现代化建设营造和平的国际环境和良好的周边环境。就要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为重点,不断提高党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不断巩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使党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

三、相信谁、依靠谁、为了谁,是否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分水岭,也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人心向背,是决定一个政党、一个政权兴衰的根本因素。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产生不久,就奔赴西柏坡考察,回顾我们党带领人民进行伟大革命斗争的历史,向全党发出了坚持“两个务必”,保持与广大人民血肉联系的号召;在抗击非典斗争中,党和国家领导人不顾个人安危,亲临一线,深入到群众当中,深入到疫区等最易感染的地方指导工作,解决人民群众的燃眉之急,深受人民喜爱,树立了亲民、爱民、为民的光辉形象。在“七一”重要讲话中,胡锦涛同志又指出,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这里的“本”、“基”、“源”,说到底就是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我们党80多年的奋斗,无论是战争年代浴血奋战推翻“三座大山”,无论是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开展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还是进行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归根到底都是为了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实现人民的愿望、满足人民的需要、维护人民的利益,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这一“本”、“基”、“源”说,揭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确立了是否真正掌握、是否真心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最重要的标志。

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不能停留在口号和一般的要求上。胡锦涛同志在讲话中提出了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三个必须”的要求:第一,必须落实到党和国家制定和实施方针政策的工作中去。指出不仅要落实到具体行动中去,更要落实到制定和实施方针政策中去。指出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路线和方针、政策,以及全部工作,只有顺民意、谋民利、得民心,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方针政策历来是统揽全局的,方针政策出了问题,具体工作是难以修补的。第二,必须落实到各级领导干部的思想和行动中去。指出不仅要落实到各级领导干部的行动中去,还要落实到思想中去。从世界观的高度对各级领导干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第三,必须落实到关心群众生产生活的工作中去。指出不仅要落实到生产中去,还要落实到生活中去。体现了我们所做的一切归根结底都是为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群众利益无小事,凡是涉及群众的切身利益和实际困难的事情,特别是城镇下岗职工、农村贫困人口、城镇贫困居民遇到的实际问题,都要带着浓厚的感情竭尽全力办好。

四、按照胡锦涛同志的讲话要求,用马克思主义的态度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是要坚持学习理论与指导实践相结合。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最基本的观点。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目的全在于应用。胡锦涛同志要求我们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抓紧研究解决三大问题”,即要抓紧研究解决本地区本部门改革发展稳定中的重大问题,抓紧研究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的迫切问题,抓紧研究解决党的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明确指出了联系实际的切入点。对我们的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是要坚持改造客观世界与改造主观世界相结合。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要对人也要对事。对事,就是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工作,推动社会实践;对人,就是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头脑,提高自我修养。这一要求,触及到了我们当前干部队伍建设的一个根本问题,即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问题及与此相联系的金钱观、名利观、权力观等等。这是一个总开关。现在,有些干部思想空虚、意志衰退,抵御不住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诱惑,有些地方存在严重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作风和弄虚作假、铺张浪费行为以及各种消极腐败现象。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很多,但根本上是一些干部放松了主观世界改造,经不起诱惑,经不住考验,放弃了理想信念,背离了群众要求。

三是要坚持运用理论和发展理论相结合。这一点广大理论工作者肩负着光荣而艰巨的任务。依据不同的时代主题和时代要求,研究不同时代条件下社会主义运动的实践经验和特殊规律,是一代又一代马克思主义者的崇高使命。一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与时俱进创新的历史。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讲话列举了十四个方面的重大问题,对理论工作者提出了殷切希望。我们一定要结合实际,结合各自的工作实际,在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中,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科学回答实践提出来的问题,这也是理论工作者实现自身社会价值和理论研究的生命力之所在。

学习胡总书记七一讲话感想体会


学习胡总书记七一讲话感想体会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之际,党中央隆重召开庆祝大会,同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一道,回顾中国进步的伟大历程,瞻望中国繁荣的光明前景。胡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站在历史高度和时代高度,精辟概括了90年来党的奋斗历程和伟大成就,鲜明提出了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目标任务,全面阐述了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的大政方针。

胡书记在会上指出:回顾党90年的发展历程,有一个共同的感觉,这就是,我们党从成立之日起,就始终代表广大青年、赢得广大青年、依靠广大青年。我们党的创始人之一李大钊说过,为世界进文明,为人类造幸福,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人类。我们党的创始人,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大多数都是从青年时代就满腔热血参加了党,决心为党和人民奋斗终身。我们党的队伍里始终活跃着怀抱崇高理想、充满奋斗激情的青年人,这是我们党历经90年风雨而依然保持蓬勃生机的一个重要保证。我觉得我们作为年轻的一代要把发展作为己任,尤其是我们大学生,不管修的是什么,一个能够形成离不开社会对它的需求。我们应该更多地从自身的专业出发去考量如何能够为的稳定发展作出一番奉献,尽管我们现在不是做制定大方针,把握方向的那位,但我们要树立这样的一种大局思想。就如我们的土管专业,现在的住房问题和土地拆迁问题涉及了许许多多的拆迁户的利益,但国家已经在此方面下了很大的功夫,相对以前的残酷的血拆,国家现在已经作了很多的规范和监督措施,这就是进步,我们可以推动和关注政策的实施及做监督工作。保障住房的建设也是现时社会的热点,我们可以更多去考虑以后的工作岗位是不是也可以往这个方向发展,这是一项伟大的工程,要维稳的话,这项工作必须得长期发展下去,为国家的发展保持活力,维护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国家统一。

想想已经入党也有两年多了,在党组织的培养,我觉得成长了不少,是一种责任感的增强,正因为有着这份责任感,我时刻在告诉自己,我不是一个人活在这里,不仅要对自己的学习工作负责任,做好带头作用,还要有所奉献,必须始终坚持清正廉洁,一身正气。党员应做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要做到这点很不容易,但我会以此告诫自己不断克服困难,使自己不断提高党性修养。

学习胡总书记七一讲话感想体会原文来源小编:学习心得体会,转载敬请注明出处

乡镇党员学习习总书记七一讲话心得


本页是小编最新发布的《乡镇党员学习习总书记七一讲话心得》的详细文章,觉得有用就收藏了,看完如果觉得有帮助请记得(CTRL+D)收藏本页。


xx镇xx村村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会议中,各位党员积极学习,参与讨论,真正的认真学习了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学习的认识体会如下:
把远大和共同理想结合起来,以理想烛照奋进方向。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指出,理想信念动摇是最危险的动摇,理想信念滑坡是最危险的滑坡。一个政党的衰落,往往从理想信念的丧失或缺失开始。坚定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引领党的事业不断前进的精神旗帜。我们党从诞生之日起就把马克思主义鲜明地写在自己的旗帜上,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党的最高奋斗目标,在不同历史时期又根据形势变化提出富有感召力的阶段性奋斗目标。
把集中性教育与经常性教育结合起来,以整风精神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中国共产党不是生活在真空中,党内肯定会有这样那样的,要以整风精神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不能使这个利器变成钝器。在我们党的历史上,尽管也曾出现过错误、失误和曲折,党内也曾有过形形色色的思想矛盾和突出问题,但我们党总能直面问题、纠正错误,总能由此得到淬炼、焕发新生。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善于通过集中性和经常性相结合的党内教育方式,运用批评与自我批评这个武器,随时准备坚持真理、随时准备修正错误,不断健身治病、除尘去垢,及时解决党在不同时期存在的问题,使党的自我革新、自我净化能力与时俱进,始终保持蓬勃生机和青春活力。
把关键少数与最大多数结合起来,以严的标准和要求管、治全党。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从严治党,核心是加强党的领导,基础在全面,关键在严,要害在治。讲全面,就是要管全党、治全党,面向8800多万党员、440多万个党组织,覆盖党的建设各领域各环节各部门;讲严和治,就是党的各级组织都肩负起管党治党的主体责任,做到真管真严、敢管敢严、长管长严。从严治党既是全党的共同责任,也是对全党的共同要求。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