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心得体会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心得体会 > 导航 > 青少年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心得体会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心得体会

青少年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心得体会。

《周易》:仁者见之谓之仁,智者见之谓之智。将自己阅读过的文字,以写作的方式来对它进行点评,这个过程就是写心得体会的过程。在日复一日的生活中,大家都对心得体会很是熟悉吧,心得体会能够给人努力向前的动力。优秀有创意的心得体会要怎样写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青少年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心得体会”,欢迎你阅读与收藏。

本页是小编最新发布的《青少年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心得体会》的详细文章,感觉很有用处,重新整理了一下发到这里。

爱国,是的优良传统。无数中华儿女都把国家的利益看得高于一切。

在中华民族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经历了无数风风雨雨。我们曾有盛唐贞观之治时的国富民强,也有因晚晴政府的腐败无能,受到侵略者铁蹄的践踏......从古至今我们中华民族不屈不饶,爱国主义精神鼓舞中华儿女自强不息,古有岳飞精忠报国,陆游至死还想着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文天祥留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豪言壮语,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为国家而奋不顾身。习近平总书记说:几千年来,中华民族始终追求团结统一把这看作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义,在近代以来百年历程中,无数志士仁人在探索中华民族复兴之道路,两弹元勋钱学森说国为重,家为轻,科学最重,名利最轻,五年归国路,十年两弹成他的伟大精神,集中体现了中华儿女报效祖国的殷殷赤子之心......

梁启超曾经说过: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独立,则国独立。我们青少年要先辈们的精神,继承先辈的遗志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而奋斗。

我们学生要做的就是踏踏实实学习好文化知识,尽可能多的丰富自己的储备。古人云: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为学之要贵在勤,贵在钻研,贵在有恒心。鲁迅先生曾说过: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功夫都用在工作上。勤奋学习,敏于求知,把所学到的东西化为自己的见解。

还要注重自身的道德修养。德者,本也若无德,则虽体魄智力发达,适足助其为恶。做人的基本就是崇德修身,一个人只有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其方才能用得其所。励志报效祖国、服务人民这是大德,养大德者方可成大业。同时,还要做好一点一滴的小事,见善则迁,有过则改,踏踏实实修好公德、私德,勤俭、学会感恩、学会助人、学会谦让、学会劳动、学会宽容、学会自律。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成功的背后,永远都是艰辛的努力。我们只有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往前走,滴水可以穿石。只要百折不挠、坚韧不拔,一定能到达成功的彼岸。

我们每个青少年都行动起来,发愤图强,让中华民族恒久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青少年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心得体会》是篇好,涉及到我们、中华民族、学会、祖国、中华儿女、学习、精神、少年等范文相关内容,希望对大家有用。

f132.CoM更多心得体会编辑推荐

青少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心得体会


小编最近发表了一篇名为《青少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心得体会》的范文,好的范文应该跟大家分享,希望大家能有所收获。


2014年的五四青年节,习近平总书记在北大调研考察,观看北京大学师生纪念五四运动95周年青春诗会,并强调说,青年要自觉践行主义价值观,与祖国和人民同行,努力创造精彩人生。
先秦典籍《管子·牧民》提出过“国之四维,一维绝则倾,二维绝则危,三维绝则覆,四维绝则灭。倾可正也,危可安也,覆可起也,灭不可复错也。何谓四维,一曰礼,二曰义,三曰廉,四曰耻。”后来,便有“礼义廉耻,国之四维”之说,可见社会价值观的建设在历史进程中是多么的重要。因此作为青年的要不断的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它来武装我们的思想,让他在我们的生活中学习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作为青年,我们肩上负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责任和义务。如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我想具体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我们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自己。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在我们以后成长成才的过程中,马克思主义为我们提供了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我们认识社会发展规律、把握未来方向的强大思想武器。只有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正确认识经济社会发展大势,正确认识社会思想意识中的主流与支流,才能在错综复杂的社会现象中看清本质,明确方向。

二是我们要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在现阶段,全社会的共同理想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共同理想,具有强大的感召力和凝聚力。我们要强化理想信念学习,深刻理解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对于当代中国进步与发展的深远意义,自觉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把这个共同理想化为自己的价值追求、价值取向和价值目标,并坚定地为之努力奋斗。

三是我们要学习和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我们应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激发爱国热情,使我们一方面以开放的心态,虚心学习世界其他民族的长处,另一方面树立坚定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自觉维护国家利益和民族尊严。

四是要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我们道德实践的评判标准,引导我们明是非,知荣辱,辨善恶,分美丑。荣辱观是价值观的重要内容。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只有知荣明耻,明辨善恶美丑,一个人才能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一个社会才能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

青年是最具青春活力、最敏感地捕捉时代发展脉搏,最坚毅地引领社会风气之先,最具创造力和最具发展潜力的群体。因此,我们既然出生在这样一个伟大的国家,这样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能够看见祖国一天一天的强大,就应该下定决心,好好学习,努力工作,不虚度年华,不碌碌而为,用我们的行动为祖国明天的宏伟建设做出卓越的贡献。《青少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心得体会》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如果您喜欢,那就继续支持关注我们。


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心得体会内容


党的十八大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本文是小编精心编辑的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心得体会,希望能帮助到你!

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心得体会内容篇一

党的十八大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这24个字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很多时候觉得这些条框遥不可及,和××江的建设,老百姓的生活没有多大的联系,其实我想这每个字都体现在我们的城市的发展和人们的生活中。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富强是中华民族梦寐以求的美好夙愿,也是国家繁荣昌盛、人民幸福安康的基础。民主是人类社会的美好诉求,大家都希望生活在民主的社会中。文明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做文明人讲文明话一直都是我们的城市标语。和谐其实就是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我想就是理想社会的“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理想的社会环境。自由是人的意志、存在和发展的自由,是人类社会的美好向往。平等是对人权的尊重和保障。公正是社会公平和正义。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它通过法制维护和保障公民的根本利益。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对个人行为的要求,是公民必须恪守的基本道德准则。爱国希望人们以振兴中华为己任,促进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自觉报效祖国。敬业是要求公民忠于职守,克己奉公,服务人民、社会。诚信道德传统,要诚实劳动、信守承诺、诚恳待人。友善希望人与人之间应互相尊重、关心和帮助。

那我们生活的××江,又从哪些地方体现出了这24个字的价值和意义呢?我想,我们老百姓实实在在看到的一些为民工程和实事,都是在为社会的发展,生活的和谐做贡献。

整治群租房、拆除违章建筑、整治非法客运、防范电信诈骗……今年我区平安建设实事项目现已全面启动。这是偶尔在我们区的新闻热点中搜索到的关键词。据悉,今年松江区将积极回应群众对社会管理和社会治安突出问题的呼声,推进9项平安建设实事项目。会议要求,实事项目推进要与人口调控工作结合,挤压无序流动人口;与创新社会治理结合,依托“大联动”平台开展综合执法、联合整治;与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结合,抓好区域性突出问题的治理;与××峰会安保工作结合,抓好社会面防控工作。

比起那24个字的核心理念,这些都是我们在每天的生活中所看到的。自从上次的“90后消防员救火牺牲”的事故出现之后,我们周围的群租房整治工程如火如荼地展开了,很多安全隐患都在渐渐改善,以前小区里外来人口的嘈杂进出,在很多小区都得到了很大的改进,法治的概念已经渐渐深入人心,大家都能生活在相对安全的社会环境中。还有一些违章建筑的搭建,记得以前,很多住在底楼的人家会在房子的前后进行改装,让原本的公共绿地变得拥挤不堪,但是现在你走进任何一个小区,几乎都找不到这样的“奇怪造型“。这对于公民来说也是相对公平的。很多时候我们在高速上,都会看到民警上来点人数,检查安全带的情况,走在马路上,校车的颜色是显眼的黄色,样式统一,这些都是在为公民的安全保驾护航。在一些小区的宣传栏上,防诈骗的公告贴在最醒目的位置,宣传录音也由志愿者每天循环地播放着,在我们生活的各个角落,都体现着和谐社会的影子。

在很多街道都有为居民朋友量血压和修理血压计的服务。血压计免费校准和小修是××年上海市政府实事工程之一。刚开始,政府对部分地区开展了血压计的免费校准和小修,受到了市民的广泛欢迎。因此为了进一步扩大免费校准范围,让更多老百姓在家门口享受计量带来的实惠,民生工程表示,一定要在第四季度这有限的时间内,集中力量,全面推动,积极搞好宣传和发动,将这一关注民生,计量惠民的实事工程工作做实、做细、做好。特别在人口比较密集、老人比较集中的××街道、××街道、××街道、××街道、××镇、××镇等重点区域开展血压计(水银血压计、电子血压计)免费校准等服务。看似很小的事情,但是对于生活在这里的人来说,感受到的却是真正地在为老百姓做实事。

对于我工作的学校,有什么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举动吗?细细回想了一下,也是比比皆是。在我们学校有一个阳光之家系列活动,与岳阳社区进行挂钩。每一次的活动,老师们会带去大家的真诚和爱心,用一些简单的游戏和上课环节丰富他们的生活,带去我们要传递的对世界美好的向往,以及用双手创造的热情。在教师的课余之间,学校也会举办“教师三乐园”的活动,有丰富多彩的活动,动静皆可,让教师在繁忙的工作之余放松身心。对于退休教师,学校也是给予很大的关心和照顾,在节日之际不忘记给他们送去一份学校的关心和祝福。

我想不仅是我工作的学校和生活的社区,我们生活的角落里,到处都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体现。怎样让我们的国家更加强大?古时候的孔子就给了我们答案:“足兵,足食,民信之矣。”国家要有足够的兵力来保障安全,要让老百姓能够吃饱,老百姓要对国家有信仰。信仰的力量则可以把一个国家凝聚起来。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国家秉着这样的信念在发展,建设,就是在用实际行动让我们的社会变得更加强大。

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心得体会内容篇二

通过认真学习领会××总书记关于培养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精神,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树立和弘扬优良的教师作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具体而言,广大教师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做到:

教师要带头坚定理想信念,增强教书育人的荣誉感。

理想信念是人们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和追求,是人们对于自身及国家未来发展所持有的坚定不移的态度,是人们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集中反映。教书育人,播种未来,科学而崇高的理想信念,是引领社会发展的旗帜,也是引领广大教师传播文明的指路明灯。广大教师理想信念坚定与否,直接关系到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关系到社会价值目标能否最终实现。教师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首先要带头坚定理想信念。

从目前的情况看,教师的理想信念状况,主流是积极健康向上的。我们对党的大政方针、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理想高度认同;我们时刻关注国家的前途命运,毫无保留地传播科学文化知识,为全社会树立了崇高的道德标杆;他们不改育人之乐,以学生的成长进步为毕生追求,成为良好社会主义道德风尚的推动者。当然,我们也应该注意到,当代教师在理想信念方面呈现出日益多样化的倾向,一些教师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过于重视和追求个人私利,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淡薄,对社会主义前途信心不强,各种消极的政治观点和错误的价值观念还存在一定的市场。

教师要带头坚守职业操守,增强立德树人的责任感。

育人先育己。教师首先要不断提升自己的职业操守。教师的职业操守,是同教师的职业活动紧密联系的符合教师职业特点所要求的道德准则、道德情操与道德品质的总和。教师的职业操守既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又是教育行业对社会所负的道德责任和义务。作为人类文明的创造者和传播者,教师队伍职业操守的水准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因此,教师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点就是坚守良好的职业操守。

中华文明五千年,一直有着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教师高尚的职业操守也一直影响和感染着无数的国人。人们经常用“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样的诗句来描绘教师的默默奉献,用“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来表达对教师的无限崇敬,用“辛勤的园丁”“人类灵魂工程师”来颂扬教师的高贵品格。长期以来,广大教师在教书育人的实践中认真负责,以恭敬、严肃的态度对待自己的教师职业,对教职工作一丝不苟、忠于职守,为实现教书育人的目标而努力奋斗。他们为国家教育事业的发展,为广大青少年的成长成才,付出了大量心血为了祖国和人民的爱戴。

当然,我们也不必讳言,在我们的教师队伍中,也确实存在着素质参差不齐的现象。素质差的教师数量虽然非常少,但负面社会影响却非常大。提升教师的整体素质,关键在于教师要把加强职业操守建设作为自己的一种自觉行动,不断增强自己的社会责任感。责任感能激发教师的潜能,也能唤醒教师的良知。有责任感的教师,总是能够全身心投入教育教学之中,为全社会树立崇高的道德标杆。正是因为如此,我们也就不难理解“最美女教师”张丽莉为何能不顾个人安危,为抢救学生被客车碾压,双腿高位截瘫;不难理解,纵是恶劣的自然环境和简陋的教学条件,众多“最美乡村教师”仍会坚守自己的岗位,以教书育人为乐。

教师要带头坚持修身立德,增强为人师表的使命感。

教师的修身立德,是指广大教师通过修养自己的身心,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水平。中国古代的儒家思想,一直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在这其中,修身是本,是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基础和前提。个人的修身立德,不仅包含着为人、处世的人生智慧,也包含着对待自己职业和工作的基本态度。教师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前提和基础就是教师首先要不断提升自己的个人修养,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不断提升自己教书育人的水平。

在新的事物、新的理念、新的思想、新的知识层出不穷的当代,提升自己的个人修养,不仅仅是提升自己的道德品质,还包括提升自己的知识素养。为此,教师要始终按照××总书记所要求的那样,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加强学习,拓宽视野,更新知识,不断提高业务能力和教育教学质量,努力成为业务精湛、学生喜爱的高素质教师;牢固树立改革创新意识,踊跃投身教育创新实践,为发展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教育作出贡献。

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教师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还必须坚持为人师表,把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作为自己的毕生使命。广大教师应该深刻认识到,一位富有人格魅力、为学生膜拜并效仿的教师,一定是一位注重修身立德、充满为人师表使命感的教师。教师个人的修身立德、为人师表,既是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基础,也是教师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

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心得体会


总书记曾强调,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种中国精神,需要经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化育和培养,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指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论述明确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理念和具体内容,在国家层面上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和制度的信念,在社会层面上助推了公序良俗与和谐风尚的形成,在公民层面上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力量。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的内在要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全面落实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这里既有富强、民主的目标,亦有文明、和谐的理想;既意味着经济繁荣、政治清明和法治昭彰的社会建制,也意味着遵纪守法、崇德尚礼的社会生态。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后四者更为前者提供了精神归宿和价值依托,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度的理论开掘,使其更加完备成熟地昭明于世。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整合社会力量、凝聚社会共识、化解社会矛盾的重要途径。随着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中制订的国家战略的施行,中国改革步入深水区,文化激荡、思想交锋、价值碰撞也愈加复杂和激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了价值观的最大公约数,不但能最大限度地为改革的推进整合力量、凝聚共识,也能最大程度地为改革带来的利益调整减震和抗压。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弘扬公民道德,不断提高社会文明程度的系统工程。道德是社会关系的基石,是人际和谐的基础,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重要内容。作为观念形态的核心价值观要转化为人们自觉的行为实践,就必须通过道德建设这样的载体和途径来传播。注重宣传教育、示范引领、实践养成相统一,注重政策保障、制度规范、法律约束相衔接,真正融入人们生产生活和精神世界,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恪守履践,让其广泛深入地外化于形。

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理论研究的深度开掘,也需要主体力量的全面动员,从而揭示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精神要素,关照时代和人民大众的现实需求,建构文化自信的中国气象,涵蕴发乎于心的中国梦想。

一是需要不断推动理论研究的深化,以引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创新。在当前,深化理论研究,首先要深化对核心价值观三个层次的研究。这三个层次虽然只有短短12个词24个字,但内涵丰富、意蕴深刻。通过深入的理论研究,将其丰富内涵、深刻意蕴、时代气息、中国特色分析透彻、论证清楚、阐释全面,既是理论研究的重要任务,也是这些价值理念能够深入人心、得以广泛践行的重要前提。

深化理论研究,同时要致力于凝练形成更加完备成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倡导,展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所追求的系列重要价值理念,也为进一步凝练概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留下了广阔的理论空间。基于三个倡导的实践推进、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创新发展、基于我们对社会主义本质要求与建设规律更加深入的认识以及对人类文明发展潮流的洞察与把握,凝练出更加完备成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仍然需要我们做出艰辛的理论探索。

深化理论研究,还包括加强对新的社会历史条件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走进大众、深入人心过程与规律的研究,准确揭示人民群众感知、理解、接受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机理,揭示各种培育途径、载体、方式方法的综合运用之道,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培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有效推进提供科学的理论支撑。

二是需要不断调动人民积极主动的主体实践,以形成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当代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是社会对某一层面群体的规范要求,而是激发全体社会成员团结奋斗的价值目标,承载着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理想追求,融含着对所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的价值规范与行为准则。因此,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依赖社会成员中的每一个体、需要调动社会肌体的每一部分。只有人人都成为积极活跃的建设主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才能够获得最具根本意义的主体根据;只有社会肌体的每一部分都成为自觉能动的建设力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会获得最富营养的培育沃土。

唤醒主体意识,调动最广泛的主体力量,离不开党的领导和每一党员的示范引导。中国共产党是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核心力量,是带领中华民族推进复兴伟业的先锋组织,核心的意义与先锋的价值同样体现在对先进价值理念的积极倡导和率先践行上,不仅将先进的价值理念书写在自己高擎的精神旗帜上,也彰显在实践行动中。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培育,同样离不开党的组织领导及其成员的模范践行、示范引领。

唤醒主体意识,调动最广泛的主体力量,还需要向全社会尽情展现一切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先进分子的真善美,让各个领域、各种类型的精神楷模不仅给人们带来感动、带来震撼,也真正成为人们崇尚追赶的时代偶像;需要结合不同行业、职业、岗位、角色的特点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与要求做出具体阐释,让人们既了解核心价值观的宏旨要义,也明确践行核心价值观的切近门径,只有在每一个人的践行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会真切展现先进价值理念的丰富意义,也才能真正凝聚起推动社会前行的强大力量。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心得体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感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感

冯康

有人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灯塔,它照亮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彼岸。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高度概括,是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总的共同目标。

还有人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标尺,它规范着每个公民的一言一行,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中国公民应该树立的基本价值追求和应该遵守的根本道德准则。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建设目标,也是从价值目标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凝练,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居于最高层次,对其他层次的价值理念具有统领作用。富强即国富民强,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经济建设的应然状态,是中华民族梦寐以求的美好夙愿,也是国家繁荣昌盛、人民幸福安康的物质基础。民主是人类社会的美好诉求。我们追求的民主是人民民主,其实质与核心是人民当家作主;它是社会主义的生命,也是创造人民美好幸福生活的政治保障。文明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特征。它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文化建设的应有状态,是对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的概括,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支撑。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理念,集中体现了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生动局面。它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在社会建设领域的价值诉求,是经济社会和谐稳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对美好社会的生动表述,也是从社会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凝练。它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属性,是我们党矢志不渝、长期实践的核心价值理念。自由是指人的意志自由、存在和发展的自由,是人类社会的美好向往,也是马克思主义追求的社会价值目标。平等指的是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其价值取向是不断实现实质平等。它要求尊重和保障人权,人人依法享有平等参与、平等发展的权利。公正即社会公平和正义,它以人的解放、人的自由平等权利的获得为前提,是国家、社会应然的根本价值理念。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它通过法制建设来维护和保障公民的根本利益,是实现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的制度保证。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是从个人行为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凝练。它覆盖社会道德生活的各个领域,是公民必须恪守的基本道德准则,也是评价公民道德行为选择的基本价值标准。爱国是基于个人对自己祖国依赖关系的深厚情感,也是调节个人与祖国关系的行为准则。它同社会主义紧密结合在一起,要求人们以振兴中华为己任,促进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自觉报效祖国。敬业是对公民职业行为准则的价值评价,要求公民忠于职守、克己奉公、服务人民、服务社会,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职业精神。诚信即诚实守信,是人类社会千百年传承下来的道德传统,也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点内容,它强调诚实劳动、信守承诺、诚恳待人。友善强调公民之间应互相尊重、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和睦友好,努力形成社会主义的新型人际关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以来 ,习近平总书记所提出的重要指导思想。作为新中国的有志青年,新生力量我们有必要认真学习与实践。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