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心得体会 > 学习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心得体会 > 导航 > 大学师生学习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体会(二)

学习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心得体会

大学师生学习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体会(二)。

每个人对事情,对作品的理解是不一样的,人是复杂的动物,是有感情和有思想的动物。无论在生活还是社会里,要用到心得体会的情况还是蛮多的,心得体会能够让人头脑更加清醒,目标更加明确。那么一篇好的心得体会要怎么才能写好呢?以下为小编为你收集整理的大学师生学习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体会(二),还请你收藏本页以便后续阅读。

大学师生学习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体会(二)
大学师生学习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体会(二)
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公报广播和见报之后,我校党委宣传系统和学生工作系统以座谈会和个别采访形式听取了部分师生员工对党中央五中全会和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建议的反映。
●上海大学研究生看十六届五中全会
作为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上海大学研究生高度关注此次全会。月日晚点,上海大学研究生工作党委召集部分研究生在新校区行政楼会议室第一时间收看了央视一套《新闻联播》播放的《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公报》,并进行了座谈。会后各学院研究生党组织按照研究生工作党委的布置,又在研究生中广泛收集了同学们对全会精神的反映。
研究生们结合自身专业谈了自己对《公报》的理解。综合起来,初步大致概括为以下几点:
一、《公报》中多次提到自主创新能力,可见,党中央已经把自主创新提高到了国家战略层面。全会报告提到了要在“十一五”期间重点培养一批有自主创新能力、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制造企业中大量存在直接引进国外专利、产品投入国内生产的情况,表面上看是高科技企业,但我们并不真正掌握实际技术,关键部分还是掌握在外国人手中。在企业的发展中一定会出现瓶颈。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是唯一出路。在这个过程中,研究生作为高校科研创新的主力之一,毕业以后,在国家培养企业创新能力,鼓励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背景下,一定大有可为,将扮演重要角色。联系研究生的专业实际,自主创新更要深入上大研究生的内心,积极努力把创新引入日常生活,引入专业学习,共同构建新型的上大研究生群体,做时代潮流的弄潮儿。
对于“发展科技教育和壮大人才队伍……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研究生觉得这说明了当今社会对人才的承认,说明了国家发展对人才的需求,这增强了大家的信心,增加了同学们将来为祖国建设出力的决心此外,同学们还认为,国家注重创新能力,这也对研究生提出了更高要求,也要求研究生要及时转变观念,变就业为创业,充分运用学到的技术和能力,创造新的就业岗位。
二、公报中关于“先进性建设”的提法,体现了中共中央对建立先进性教育长效机制的重视。大家认为,公报中提出,要继续搞好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这明确提醒告诉大家,先进性教育并不是一个阶段性的活动,而是一个长期的工程。广大研究生党员认为,作为基层党组织中的一分子,应该以先进性教育为契机,改变自身存在的问题,改进党员作风,形成良好的组织纪律观念,将党员的先进性真正地保持下去。
三、关于公报中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提法为我们国家的宏观建设指明了方向和原则,同时,也可以很好地适用于每个人的日常生活。在日常的生活和学习中,充分利用好学校资源提高自身各方面素质,使它们的作用发挥到尽可能大的程度,这本身就是对资源的一种节约;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和现代化建设的推进,资源需求将持续大幅度增加,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环境压力越来越大。建设节约型社会和发展循环经济已经成为十分急迫的问题。节约要从身边做起。学生就要从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做起,在校园里掀起全民节约的风尚。
此外,为自身构建一个友好和谐的周边环境,这本身会更好地提高个人修养,促进自身发展。因此,无论是国家也好,个体也好,高效率地发挥资源效用、与自身周边人文和自然环境友好相处,这是每个人想要取得长足发展的总体要求,也是更高层次的要求。
四、对于“农村医疗改革”。来自农村的同学认为,党和国家还是能确切考虑到广大农民的利益的,但关键问题是基层如何把政策落实到位。同时,中国农民人口比重较大,“三农”问题亟待解决。在稳定、完善和强化农业扶持政策的同时,要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切实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大力推进农业科技进步。有的研究生表示,自己更应该认清自身肩负的责任,努力学习,勇于深入基层,勇于深入农村,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总之,研究生们认为,“十一五规划”立足于现实,没有任何的盲目和好高骛远,既全面提出了下一阶段的发展目标和任务要求,又具有适度的弹性,在操作与执行上与以前的“计划”相比具有很大的进步。这次的规划最重要的是立足于民,很明显感觉到党对群众路线的坚持,从医疗保障、文化教育、农村的诸多问题上都是实实在在的在致力于解决一些普通民众的生活质量的提高。
有的研究生党员还提到,“十一五规划”关系到每个研究生,因为“十一五规划”实施期间正值广大在校研究生离开学校,走向社会,走上各自工作岗位之时,它的实施直接影响到广大研究生的个人工作取向。
大多数研究生同学认为,应当将自身的专业研究方向适时地与这一国家发展大计结合起来,更应当充分发挥自身的专业优势,加大科研力度,提高科研水平,走科学研究与国家经济发展相结合的道路。同学们表示,在今后的学习工作中坚决贯彻执行全会(更多精彩文章来自“秘书不求人”)的主要精神,和党一起奋斗,并结合全会精神发挥自身特长为祖国、学校的发展做出重大贡献。
●树爱国之胸怀,立成才之壮志——上大本科生畅谈学习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公报体会
对于本次会议公报的内容,大家集中关注、讨论的话题和焦点主要有科技教育、科学发展观、党的领导、和谐发展、节约型社会的建设等。对于国家的发展前景,大家普遍感觉信心百倍,精神振奋,也深刻地意识到自己做为国家未来的接班人所肩负的重要职责。同学们因此也对自己提出了新的要求:
⒈努力学习好科学文化知识,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关键
对于十五阶段所取得的各项建设成就,同学们都倍感振奋和鼓舞,同时对于未来的第十一个五年计划目标也坚定信心。大家认识到了发展科技教育和壮大人才队伍,是提升国家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是非常关键的两个方面。同学们提出的一个问题是,日常的学习过程中,大多是集中在书本知识的被动接受上,缺乏对学科的主动探索和研究,更没有自己的创新思维,因此,今后要努力改变和突破的就是,坚持在学习中引入自己的主动思考,善于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培养自己的问题意识,这样才可能在学习中提高创新能力,成为适应社会时代发展需要的新型人才。
理学院化学系周冬同学谈到,在上党校培训班的时候,我就和小组同学一起专门作了“研究型学院的人才培养需求”的专题调研,对于热爱科学,喜欢思考的同学,希望学校和学院能够给予更多的鼓励和帮助,对专门的实验室和项目给与配套的师资、资金等方面的支持。有可能的话,让理学院的科协成为创新能力的拓展基地,给大家一个发挥想象力和自主创新能力的家园。光从课堂上学术本知识,完成作业已经远远跟不上时代的需求了。文学院科协的徐嘉乐同学则表示,今后打算多请知名学者、专家,争取多举办有人文意味的大型讲座,不光是在文学院,更应该普及到全校不同学院中去,让更多的同学感受到人文知识的魅力。对于文学院的科协,我们有信心在未来的日子里办得更好,赢得更多的掌声。
⒉亮好党员身份,在平常时刻看得出,发挥模范带头作用
经过前期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全面开展,广大同学,包括党员学生、入党积极分子以及普通同学在内都受到了很大的精神触动,党员学生更加明确了自己的党员身份和党员责任,入党积极分子同学、普通同学也通过对各种先进事迹和先进人物的学习了解,通过参与各种先进性教育活动,提高了思想觉悟,增强了对党的认识和加入党的队伍的渴望。这次会议过后,大家对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伟大决策和举措更有信心,纷纷表示:结合学校正在全面推开的“课程班党员核心小组”,党团员更要在今后的各项日常学习工作生活中主动亮出自己身份,努力在学校的学风建设中带好头、发挥好模范作用,为学校的整体进步尽一份力量。
悉尼工商学院杨豪俊同学表示,作为一名在校的大学生,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我们更应该严格以高标准要求自己,特别是严格按照自强不息的校训精神,按照钱校长对我们提出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殷切期望,将自己塑造成一名合格的上大人,在学习、生活的点滴细节中做好带头表率作用,这样才有可能真正成长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⒊建设节约型社会,从身边人、身边事做起,将口号化为行动
同学们对公报提出的“要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切实保护好自然生态,认真解决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突出的环境问题,在全社会形成资源节约的增长方式和健康文明的消费模式。”的决议拍手赞成。环化学院的同学已经即刻行动起来了,她们从在校内回收旧报纸、废电池做起,并向身边同学、老师发出倡议,呼吁节约从每一件小事做起。环化学院级喻艳菁同学谈到:刚从网上看到,上海今后的发展要推进资源节约、资源综合利用和推行清洁生产为重点,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扶持一批资源节约、综合利用和污染治理的科技开发项目,积极推动其产业化发展,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使得上海的在“变大”的同时,“变轻”(物质消耗减少)、“变绿”。这对我们环化学院的同学来说,就应该围绕这个方向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力争将知识转变为生产力。
⒋高举人文精神大旗,加强人文关怀,实现全面发展
在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上,党中央提出“在经济发展的同时,要注重人文素养的培养,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人文素养的培养是实现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衡量一所大学品质的重要指标。公报明确对这项内容加以强调指出,引发了文科的同学、喜欢人文学科的同学的极大热情,不少同学由此结合了自己以前的学习工作情况,深入讨论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前景与对社会的贡献。
文学院社会学系学生姚漪表示:“作为社会学系的学生,深深地意识到了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对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要成为全面发展的人,人文素养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人的和谐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哲学社会科学有着无可比拟的巨大优势。本次全会的这一号召为人文学科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也鼓舞着我们这些文科生更加努力的学习,日后报效国家。”
在实际工作中,文学院、社科学院的同学表示,不仅要继续通过举办大型的读书活动,来带动和提升大学生人文精神素养,也希望学校能有更多的一流导师参与其中,他们认为,师资力量也是提高人文素养的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能帮助我们思想解放的老师是最受欢迎的老师”,徐少卿同学肯定地说,“当我们年轻的时候,我们是最开放的,这个时候遇到倡导开放的老师,就能使我们越来越自信,学到很多东西。而相反,思想守旧狭隘的老师所灌输的是在他那时代有用、现在可能淘汰的东西,慢慢地我们就会丧失自我,固步自封,不会思考了,心也封闭了,看不见外界的一切变化,所以我们需要的不一定是教给我们多少知识的老师,而是会教我们思考、把心打开看世界的老师。”
基础教学强化班的何文娟同学则谈到: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不仅仅应该是生产力的高速发展,物质的极大丰富;更重要的一步则必将是文化的大规模建设,人文精神的高扬。对于我们所身处的国际化的大都市上海而言,如果没有精神和文化的丰富内涵,那么这座城市是没有灵魂的,也是没有魅力的。而最终决定一个城市的凝聚力、影响力和辐射力的,就在于它的人文精神。“以精神论输赢,以道德比高下,以文化求成败,这将是城市发展和竞争的最终选择。”为了推动上海这座城市的新的发展,我们作为这个城市的一名当代大学生,就应该主动担负起铸造城市人文精神的责任,从自身做起,从提升校园文化做起,多读书,多好书,积极为构建和谐的上海大学校园文化而努力,为上海大学独特人文精神的建设和发展而努力。



f132.COM更多心得体会延伸阅读

公司学习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体会


 根据公司党委组织部《关于在公司组工干部中认真开展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的通知》的文件精神,我公司认真贯彻学习了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我公司拟发《关于认真组织开展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的通知》(胜油建劳党发13号),在全公司范围内掀起贯彻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的学习之风,各党支部采取自主学习,集中总结的方式,着重学习了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报告和讲话,温家宝总理关于《建议(讨论稿)》的说明,《中国共产党中央关于制定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计划的建议》,《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五中全会公报》、《人民日报》社论以及集团公司、局党委的一系列重要文件,根据基层支部书记反馈的意见和建议,作如下总结。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以人为本”“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十一五”的工作重点,让我们看到了国家和社会发展“以人为本”的一面。近来,我们总是能从电视、报刊、杂志等媒体上听到或看到关于农村、关于农民工、关于贫困儿童教育等亟待解决的问题,而这些问题也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的事情,就是说老百姓的疾苦也不是一天两天了,但当前国家关注着,并且将之视为“十一五”工作的重点任务来抓,表面上关心着占全国人口80%的农村人,实际上却感动着全国100%的人,谁人能和农村脱得了纯粹的干系呢?”“十一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而“三农”问题始终是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性问题。老百姓们的生活真正关心的是“实在”,是生活质量的好一点,是生活水平的高一些,是求医问药时的不“囊中羞涩”,是孩子接受教育时的“如鱼得水”,可能还包括交通便利一些,公共卫生好一些,文化生活丰富一些,当然还有赚的钱多一些等,“十一五”规划的建议“以人为本”,想民所想,切实考虑农村的需要,正是将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和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作为工作重点,真正使农村感受到国家的关注和党的关心。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马凯认为解决“三农”问题,必须超越农业和农村的层次,站在统筹城乡发展的高度,把农业生产放到整个国民经济乃至世界经济的循环中,把农村发展放到构建社会主义的进程中,把农民增收放到国民收入的分配和再分配中统筹考虑。而农民朋友们是以特有的诚实憨厚,体味着党是人民的党,是切实关心自己、关心自己的党,他们会拿关心换真心、换决心,必将真抓实干,不辜负党的关心和关怀,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振奋精神,扎实工作,锐意进取,开拓创新,为实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而努力奋斗!“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十一五”的工作重点,也让我们看到了国家和社会发展“以人为本”的一面。资源,是个不得不说的话题。中国的能源消耗越来越多,中国成了世界第三大能源进口国,中国每天消耗石油600万桶。而中国并不是“地大物博”到“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仅仅是对水资源的调查,如下:1984年全国已有223个城市缺水,每年缺水量约32亿立方米。严重缺水城市有40个。中国西北、华北、东北等北方城市几乎都缺水,某些北方城市已经到了被迫每日定时定量供水的状况。北京市人均用水量只相当于一些发达国家首都的1/3,经常出现供水不足甚至停水的现象。西安、太原、大连等城市均已受到水资源缺乏的威胁。中国目前日缺水量达2000多万立方米,其中工业缺水量每年达1200万立方米,每年影响工业产值200多亿元。全国农村5000万人,还有3000万头牲畜饮用水发生困难,2000公顷耕地受到旱灾的严重威胁。再有从长三角的“电荒”到涉及东北、华东、华南、西南等地区的“煤荒”与“缺油”,都使中国真切感受到了能源危机如“阿喀琉斯脚踵”般的柔软命门。而如同水、电、煤、油等资源正是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它们的缺失严重影响着我们的生活质量,也影响着我们国民经济的提高,影响着我们国家综合国力的强盛。所以我国政府在能源供应上坚持立足国内的基本方针,并将“开源与节流结合,把节约放在首位”作为解决能源问题的根本出路。记得电视里播过的一个公益广告,涉及了一些新产品如“噪音隔离耳机”、“氧气面罩”等,并有一句广告词“现在你用不到它,但总有一天会用到,如果环境继续恶化……”。如果环境继续恶化会怎么样呢,是汪洋?是沙漠?是狂风呼啸?是漫天黄沙?…… ……人类是优秀的物种,应该会随着环境的变化而适时转变自身以求“适者生存”,但与之绿树成荫、阳光明媚,长椅上、公园里,相依相伴着的情侣们、老人们、孩童们的场景相比,谁又愿意去选择痛苦地活着呢?就像当媒体上介绍某地吃水困难,一盆洗脸水全家人用,一年也洗不上一次澡的时候,你就不为你现在还有足够的水洗脸,还能想洗澡时就洗澡而感到幸福吗?为了良好的生存环境,为了未来的生存空间,所以说国家在“十一五”规划建议中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工作重点,确实体现了国家和社会发展的“以人为本”一面。“以人为本”的治国策略“顺民意”、“得民心”,更能促进全党同志和全国各族人民,要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全面贯彻落实,振奋精神,扎实工作,锐意进取,开拓创新,为实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而努力奋斗!我们学习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更要与我们的实际工作相结合,各基层单位都表示:积极承揽施工任务,努力开拓内外两个市场,力争在经济效益上有较大的突破,不断完善各项,有所创新、有所发展,控制和降低各项成本,做好一人一事的思想政治工作,保持职工队伍的稳定,使每一个职工能发挥出自己的工作潜能,确保今年各项经济指标的顺利完成。

学习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体会(社会和谐)


学习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体会(社会和谐)
2005年10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审议并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进一步提出了“促进社会和谐”的具体要求。 和谐,已经成为全体人民共同的理想信念;和谐,已经成为全体人民共同的奋斗目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已经成为亿万人民群众的生动实践。
一、企盼社会和谐,是古往今来人们共同的美好愿望。
在古人看来,和谐是一种美好的社会状态。《左传》用诗一般的语言描绘了一幅社会和谐的图景:“如乐之和,无所不谐。”这是一个多么令人向往的理想社会啊!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关“和谐”的思想源远流长。翻开中国古代的典籍,随处可见对于“和谐”的描述。《礼记·礼运》中描绘了一个令人为之神往的理想社会:“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孔子提倡“礼之用,和为贵”、“和而不同”;墨子提出了“兼相爱”、“爱无差等”的理想社会方案;孟子描绘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社会状态;太平天国运动的领袖洪秀全提出要建立“务使天下共享”、“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社会;康有为在《大同书》中提出要建立一个“人人相亲,人人平等,天下为公”的理想社会。这些思想都表达了盼望社会和谐的美好愿望。哪怕是最普通的百姓,也明白这样一个浅显的道理:“家和万事兴。”
实现社会和谐,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孜孜以求的社会理想。
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和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奋斗目标。1803年,法国空想社会主义者傅立叶发表《全世界和谐》一文,指出资本主义制度必将为“和谐制度”所代替;1824年,英国空想社会主义者欧文把他在美国印第安纳州进行的共产主义试验,命名为“新和谐公社”;1842年,德国空想社会主义者魏特林在《和谐与自由的保证》一书中把社会主义社会称为“和谐与自由”的社会,并指出新社会的“和谐”是“全体和谐”。马克思、恩格斯在继承前人思想成果的基础上,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勾画了美好社会的蓝图,指明了实现美好社会理想的正确途径。
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长期实践中,以毛泽东、邓小平和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探索、发展和丰富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实现了三次历史性飞跃,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引领全国人民走上了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大道。
构建和谐社会,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共产党执政规律的新认识。
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小康社会,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和当代中国人民的共同愿望。
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到2003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首次超过1000美元,标志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这既是一个发展机遇期,也是一个矛盾凸显期。从国际环境看,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但国际形势处于深刻变化之中,各种矛盾错综复杂。在这样的国际国内环境下,机遇与挑战并存,动力和压力共生。人心思变革,人心思发展,人心思稳定,人心思和谐。
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审时度势,明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思想,适应了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客观要求,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这一战略思想,着眼于我们党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着眼于我国社会已经和正在出现的深刻变化,着眼于国际局势发展的风云变幻,反映了我们党对执政规律、执政能力、执政方略和执政方式的新把握。明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并且把“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作为党执政能力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这是我们党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又一次理论升华,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显示了我们党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理论智慧和理论勇气,体现了我们党高屋建瓴、统揽全局、开拓未来的能力。
二、伟大的实践需要先进理论的指引。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进一步为我们指明了前进方向。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明确提出、系统阐述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思想,强调要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
200(更多精彩文章来自“秘书不求人”)5年2月,在中央举办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胡锦涛同志明确提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民主法治,就是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切实落实,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
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
诚信友爱,就是全社会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全体人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
充满活力,就是能够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
安定有序,就是社会组织机制健全,社会管理完善,社会秩序良好,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保持安定团结;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
这六条基本特征,内容十分丰富,既为我们描绘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美好蓝图,又给我们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具体要求,共同揭示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内涵。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更明确地由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发展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这一理论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使其更加充实、更加完善。
理论的生命力在于与实践的有效结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时代主旋律正在神州大地回响,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力促社会和谐稳定已经成为亿万华夏儿女的生动实践。
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全体人民的共同努力,需要做好方方面面的工作。我们要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要求,从解决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现实问题入手,扎扎实实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根本指针。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把党的先进性切实体现在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有利于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物质基础和制度基础。
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只有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各个领域、落实到党领导发展的大政方针和各项工作部署之中,才能促进全社会创造活力的持续迸发,促进各种利益关系的妥善协调,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的有效实现,进而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是指导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它反映了多年来世界各国发展的经验教训。科学发展观是统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要战略思想,也是指导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战略思想。
全面理解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从思想上、体制上、措施上加大工作力度,增强全党全国人民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全面把握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目标要求,切实把科学发展观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环节;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必须深化对科学发展观基本内涵和精神实质的认识,建立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自觉按客观规律办事,扎扎实实推进和谐社会建设。
构建和谐社会,必须牢牢把握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牢牢把握发展这个第一要务,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用发展和改革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
“十一五”时期是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要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缓解就业压力和处理好各类矛盾,必须保持经济持续较快地发展。同时,我们的发展必须是科学的发展,要注重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注重资源的节约和环境的保护。立足科学发展,就要坚持以人为本,转变观念、创新模式、提高质量;就要更加注重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减少污染,更加注重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更加注重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就要注意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
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不动摇。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是放慢改革步伐,也不是改变改革方向,而是要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进一步推动制度创新,不断深化改革,不断增强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动力。
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不动摇,就必须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和现代产权制度,建立反映市场供求状况和资源稀缺程度的价格形成机制,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健全国家宏观调控体系。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增强在扩大开放条件下促进发展的能力。
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倍加珍视、切实维护团结稳定的社会环境。
稳定的社会环境,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没有稳定的环境,什么事情都干不成。这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一条重要经验,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的一条重要原则。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倍加顾全大局,倍加珍视团结,倍加维护稳定。
要进一步落实维护社会稳定的工作责任制,及时消除各种不稳定因素,化解矛盾,理顺情绪,努力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在促进社会稳定的同时,实现社会和谐。要不断扩大社会就业,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更加注重社会公平,从源头上减少人民内部矛盾的发生,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增强执政意识和政权意识,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
构建和谐社会,亘古梦想正在我们手中实现;
构建和谐社会,辉煌历史正在我们手中谱写;
构建和谐社会,千秋伟业正在我们手中成就!
回顾以往,企盼社会和谐之梦启迪良多;展望未来,构建和谐社会之路前程似锦。只要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抓住战略机遇,立足科学发展,着力自主创新,奋力开拓进取,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奋斗目标就一定能够实现!




学习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系列评论之二


学习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系列评论之二我们正处在一个飞速发展的时代。经济发展,社会发展,人们的生活在改变,世界的面貌在改变。发展,是当代世界共同关注的热点;发展,使今日中国呈现勃勃生机。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审议并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建议》是指导今后五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我国经济社会正在进入一个又快又好发展的新阶段。一发展,是人类社会永恒的主题。为了发展,人类在实践上理论上进行着不懈的努力。马克思主义的发展理论,开辟了人类社会发展理论的新天地;社会主义制度,在促进人类社会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中显示出巨大的优越性。马克思恩格斯揭示了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根本因素,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科学。列宁领导苏联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从“战时共产主义”转到“新经济政策”,初步探讨了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和方式问题。毛泽东同志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根据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提出了对苏联模式的不同看法,对中国的现代化道路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同志继承并发展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结合中国实际,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重大问题。邓小平同志提出,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归根结底要体现在它的生产力比资本主义发展得更快一些、更高一些,并且在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不断改善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邓小平同志还提出,改革开放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生生不息的动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发展是硬道理”!一个“硬”字,生动反映了十几亿中国人民的共同愿望和孜孜追求。发展的成果举世瞩目,发展的道理深入人心。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的一次重大创新。党的十六大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邓小平理论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同时也回答了为什么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应当如何认识和怎样领导发展等时代课题。“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出,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不断推动经济与社会的全面进步;必须始终代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促进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必须始终坚持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归宿,在经济社会发展进步的基础上使人民群众不断获得切实的经济、政治、文化利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的第二次重大创新。党的十六大以来,面对国际国内形势的新特点、新变化,面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各种新问题、新挑战,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以历史和时代的眼光,以对社会发展规律、发展本质的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第一次全面、系统地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扣紧发展主题,进一步阐发了凝结着几代共产党人带领人民群众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心血的科学发展观,明晰了我们发展的目标和战略,为中国在今后一个时期内的发展指明了道路。坚持科学发展观,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必须以人为本,必须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科学发展观回答了什么是发展、为什么发展和怎样发展等经济社会发展领域中的重大问题,是对我国和世界各国发展实践的概括、总结,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它的产生和形成,既是理论的进步,更是实践的呼唤。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的又一次重大创新。从“发展是硬道理”,到“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再到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我们党坚持发展的信念一以贯之,我们党指导发展的思想理论日益科学。发展需要科学的理论指导;科学的理论在发展中显现巨大的威力。今日中国之发展,必须是符合科学发展观的发展。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前途无限光明。二坚持科学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必由之路。科学发展是解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践中突出问题的迫切需要。“十一五”时期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又一个关键时期。这个时期,既是面临大好机遇的“黄金发展期”,又是存在风险和挑战的“矛盾凸显期”。我们的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建设取得了世人瞩目的伟大成就,同时也存在着不容忽视的困难和问题,比如生产力发展仍然面临着一些体制性障碍,经济结构矛盾和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变,解决“三农”问题的任务仍然十分繁重,城乡差距、地区差距、居民收入差距还在扩大,就业压力仍然较大,社会事业发展相对滞后,人口增长、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资源的矛盾加剧等等。许多国家的发展进程表明,在这个发展的关键阶段,搞得好,国家和社会就会顺利发展,从而顺利实现现代化;搞得不好,学习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系列评论之二

学习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系列评论之二就会出现贫富悬殊,城乡和地区差距拉大,社会矛盾加剧,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导致经济社会发展长期停滞不前。破解这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难题,根本途径就是通过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制定正确的发展目标、任务、方针和政策,使我国实现经济社会又快又好的发展。一个人,有“成长中的烦恼”;一个社会,有“发展中的问题”。“成长中的烦恼”要在成长中消除;“发展中的问题”要在发展中解决。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集中体现在共同富裕上;共产党人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最高理想是社会的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所有这些,都需要通过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来实现。因此,科学发展是体现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履行共产党人的根本宗旨、实现人类社会经济发展最高理想的重要保障。科学发展,是促进社会全面进步的发展,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发展。这样的发展,必然是物质文明建设、政治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和谐社会建设的整体推进。这样的发展,必然是城乡、区域、经济社会、人与自然、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的统筹协调。这样的发展,必然是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样的发展,才是目标清晰、目的明确、动力可靠、活力无穷的发展。这样的发展,才是形式与内容、手段与目的、短期效益与长久效益、生机活力和不竭动力高度统一的发展。仰以察古,曾经出现过的漠视发展或者盲目发展的做法,使人们付出了巨大牺牲;俯以观今,坚持科学发展,我国的经济社会进入了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轨道;展望未来,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我们一定能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宏伟目标。三科学发展,要求我们转变发展观念。“开山垦荒,让我越开越穷;退耕还林、种草养牛,让我发家致富!”2005年4月,西北一位老农民的心声,质朴地表明了当代中国科学发展的重要性。传统发展观念的片面性给我们带来的损失是显而易见的。因此,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首先要转变发展观念。我们要通过卓有成效的工作,让科学发展的观念进一步深入人心,切实成为各项事业发展的灵魂和指针。科学发展,要求我们创新发展模式。综观世界各国的发展过程,有的是内生型的现代化模式,有的是政府干预与对外扩张模式,有的是依附模式,有的是政府干预与外向经济模式等;经历了从增长到发展的转变,从单面到全面的转变,从征服到保护的转变,从物本到人本的转变。当然,各国国情不同,实现发展的道路也必然不同。“十一五”以及今后一个历史时期,我们吸收世界各国在发展过程中的经验教训,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模式,就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抓住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用发展和改革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坚持以人为本,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道路。为此,必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必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必须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必须加强和谐社会建设,必须不断深化改革开放。科学发展,还要求我们提高发展质量。在经济发展日益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我们要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迫切需要提高发展质量,增强发展后劲。提高发展质量,要求我们降低发展成本,改变依靠投资拉动的高增长低效益现象,解决发展不均衡的问题。提高发展质量,更要求我们高度重视人的发展指标,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居住、就业、教育、交通、医疗、社会保障水平,不断提高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的整体水平。我们面对的世界越来越复杂,我们肩上的任务越来越繁重。在纷繁复杂中做到“繁而不乱,众而不惑”,必须“统之有宗,会之有元”。所谓“宗”、所谓“元”,就是主题;这个主题,就是发展。“富有之谓大业,日新之谓盛德。”不发展,何来“富有”?不发展,遑论“日新”!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立足科学发展,着力自主创新,完善体制机制,促进社会和谐,全面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在科学发展中成就“大业”,在科学发展中培育“盛德”,在科学发展中谱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壮丽篇章。
学习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系列评论之二

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学习体会


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学习体会

×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学习体会
××
××刚刚闭幕的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是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全会全面分析了当前我国面临的国际国内形势,审议并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建议》站在历史的新高度,从战略全局出发,制定描绘了我国在新世纪第二个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是动员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纲领性文件,为我国经济社会快速稳定发展和国防与军队现代化建设提供了科学指南。进行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的学习,对于进一步提高执政、完成工作任务的能力,更好地做好本职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通过学习之后,本人思想上有了很大的认识和提高。下面结合本职工作谈几点学习体会。
×一、对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的认识
×金秋时节,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通过学习我有以下几点认识。
×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
××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制定“十一五”规划,要坚定不移地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这一思想,深刻反映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性变化及其未来发展的基本走向。
××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导思想的重大发展。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是中国经济社会进入新的历史发展阶段的客观要求。新中国建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业化、现代化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进展,但就总体而言,在本世纪开始之前,着重解决的是几亿人、十几亿人的温饱问题。温饱问题的解决和初步达到小康,特别是人均达到美元以后,标志着我国经济社会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在这个新阶段,人们的消费结构发生变化,需求层次进一步提升,不仅对物质生活质量提出新的要求,而且对政治生活、文化生活以及生活环境也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客观上要求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全面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人自身也要全面发展。这种历史性变化,对过去那种全力以赴甚至不惜代价解决温饱问题的发展观念提出挑战,要求我们必须按照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办事,实现发展观念的与时俱进。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是解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突出矛盾的迫切要求。当前,我国经济社会中明显存在着与社会发展阶段和世界潮流要求不相协调的突出矛盾,主要是:城乡之间发展欠协调,农村经济发展滞后,剩余劳动力转移和城镇化建设缓慢,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明显;区域之间发展欠协调,东部地区率先发展起来,而中西部地区发展滞后,有些地区甚至还相当贫困;经济与社会发展欠协调,经济高速增长而社会发展相对滞后,就业及收入分配矛盾突出,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人民群众的经济和政治权益有时难以得到保障,文化产业不发达,生产关系、上层建筑尚有许多不完善的地方;社会发展与自然环境保护欠协调,资源短缺且浪费严重,(更多精彩文章来自“秘书不求人”)生态遭受破坏,人类生存环境质量下降,经济增长方式没有实现根本转变;国内经济发展与全球经济发展欠协调,自主创新能力、特别是原始创新能力比较弱,国内增长很快,但国际竞争力不强,经济增长与国际竞争力不同步。以上这些矛盾和问题,有些是受当时客观条件的限制,难以避免;有些则是由于在发展观上出现的偏差所导致的。但不管原因是客观的还是主观的,解决这些矛盾都必须树立科学的发展观。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是顺应世界发展潮流、参与国际竞争的客观需要。当今世界,国际社会更加强调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的永续利用,强调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这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中国要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也必须顺应世界发展的潮流,更新发展观念,着眼综合国力的提高,实现科技、经济、政治、文化和军事等方面的全面协调发展。
⒉切实把经济社会发展转入科学发展的轨道。
“十一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从五中全会公报可以看出,未来的“十一五”规划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突出以人为本、统筹协调这一主线,把推进经济建设、构建和谐社会、区域经济发展、政府自身建设、政治文明建设等多方面的内容,纳入到发展规划之中。全会强调指出,要坚持以人为本,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把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把经济社会发展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其本质是把满足人的需要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最终目的。人们之所以要从事经济社会活动,就是为了满足他们自己物质、文化、安全等各种需要。否则,经济社会发展就没有任何意义。长期以来,受传统发展观的影响,我国经济活动中存在着不少为生产而生产、为增长而增长的情况,增长很快,但投入很多,浪费很大,污染严重,效益不高,人民群众得到的实惠不多。这与科学发展观是不相符合的。只有坚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从解决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现实问题入手,以满足人的需求为牵引来谋划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才能使经济社会发展回归到以人为本的轨道上来。可以说,全会提出的把经济社会发展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轨道的六条原则,即必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必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必须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必须加强和谐社会建设,必须不断深化改革开放都是以满足人的需要为出发点和归宿的。
把经济社会发展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轨道,核心是创新发展模式。满足人的需要能否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与发展模式直接相关。长期以来,我们走的是一条过于注重和追求经济发展、忽视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而在经济发展中又片面追求增长的发展模式。这种模式带来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的种种不协调,特别是人自身需要发展的不协调,已经不适应目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五中全会从全新的视角,提出了从经济到社会、从社会到生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新模式。为此,就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现代农业建设;优化生产资源配置,发展循环经济,高效利用资源,形成节约资源的消费模式;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大力提高原始性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提高服务业的比重和水平,加强基础产业设施建设,提高产业整体技术水平,积极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把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四个建设有机地统一起来;强化生态环境保护,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这种新的发展模式,着眼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反映了经济社会内部各要素作为一个矛盾统一体自身发展的辩证法。
⒊把构建和谐社会提到了重要的议事日程。
×五中全会本身就极富标志性意义,它首次把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的“计划”二字去掉,改为更符合中国实际的“规划”。这一字之差的意义在于,中国在“十一五”规划期间将致力于彻底摆脱原有的僵硬的计划经济,而追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活力,这是作为一个企业经营者观察到的一个前所未有的现象。希望通过“十一五”改革,能够带给百姓真正意义上的社会公正与和谐,给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更加肥沃的发展土壤、公平的竞争环境和积极的政策扶持。我对这次改革充满期待、充满信心。
×二、认真学习好十六届五中全会的精神,是贯彻落实全会精神的基础和前提。
××我们要认真学习胡锦涛同志在全会上的重要讲话,认真学习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及会议公报。必须完整、准确地领会全会的精神;通过学习全会的各项文件,明确当前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所面临的国内国际形势,明确发展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明确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是党中央的重大部署,在思想认识上切实做到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学习贯彻好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必须要抓住关键。要明确认识,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最根本的是要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把发展作为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关键,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继续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我们要紧紧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进一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切实把企业的发展转到全面协调发展的轨道上来。
×学习贯彻好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必须发扬优良学风。要以全会的精神为指导,紧密联系实际,分析本单位、本部门存在的不足和问题,实事求是找差距,定措施。要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努力提高贯彻科学发展观的能力,提高驾驭全局的能力,提高处理利益关系的能力,提高务实创新的能力。要增强机遇意识、发展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忧患意识,坚持讲政治、讲党性、讲大局,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学习贯彻好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党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我们要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积极全面准确深入地宣传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动员全党全国人民把思想统一到全会精神上来,把力量凝聚到落实全会提出的各项任务上来。
××三、加强学习,提高完成工作任务的能力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把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问题作为中心议题,并作出决定,意义重大深远。我们一定要从时代和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重大意义,从而不断提高自身执政能力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作为一名企业领导干部如何加强自身学习,同时带领所管部门抓好本单位的学习?如何不断提高本单位、个人完成工作任务的能力?下面我结合本单位实际谈几点想法。
×(一)抓住中心、提高认识
×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要紧紧抓住中心环节,用马列主义思想理论武装头脑,通过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全面系统深入的学习,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牢固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全面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提高政治思想素质和政策理论水平。一是坚持中心组学习制度。要在解放思想中进一步开拓创新、更新观念,并结合工作实际及发展中遇到的重大问题,开展深入的调查研究和专题学习讨论。二是认真抓好党员的学习。要求党员制定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及目标,明确学习任务及要求,充分发挥模范带动作用。
×(二)目的明确、不断创新
×要把学习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始终放在实践“三个代表”、坚持执政为民、增强执政能力和提高服务水平上,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带头和表率作用;进一步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实现思维方式、工作思路、管理模式、工作方法和工作机制的创新;要时刻铭记“两个务必”,进一步转变单位工作作风和职能,改进领导方法,提高办事效率和依法行政的自觉性,努力以过硬的素质、一流的工作水平,让群众满意,不断推进我厂各方面工作更快更好地发展。
××(三)形式多样、注重效果
×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通过举办辅导报告、短期培训、专题讲座、电化教育、读书活动、知识竞赛、学习交流、参观调研、学习先进典型等形式多样的活动,加强对学习的组织、引导工作。积极鼓励职工在职学习和利用业余时间自学,拓展学习领域,增强工作能力,切实提高广大职工整体素质和服务水平。
×(四)广泛宣传、认真组织
×不断加大宣传力度,积极引导广大党员职工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把学习活动作为单位建设的主要抓手,作为转变作风、争创一流重要内容,认真组织,统筹安排,正确实施,妥善处理工学矛盾,并及时总结学习活动的好做法、好经验。按照全会精神的要求,以经济建设为重点,团结带领广大职工,全力以赴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努力把我厂的各项工作推向前进。




学习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心得体会(二)


学习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心得体会(二)内容显示中世纪之初,"十五"期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展开了新的画卷,创造着新的辉煌。据统计部门预测,2005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将达15万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将达1.1万元,这两个具有代表性的数字,分别比5年前增长了6万亿元和4400元;近5年,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速高于7%的"十五"预期目标。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历史记载了中国在经济社会领域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坚实足音。
经济社会发展又上新台阶
这几年,中国经济规模在全球排名步步前移,升至第六;人均GDp于2003年突破了1000美元大关,标志着中国走出低收入国家行列,意味着国民经济跨过一个大台阶。粮、棉、油、钢、煤、水泥、肉、禽等主要工农业产品的年产量稳居世界第一。青藏铁路、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南水北调四大工程即将梦圆,在雪域高原西藏,公路通车总里程达4.2万公里,可环绕地球赤道一周;在东部30多个大中城市,有450多万户家庭用上了远道而来的"西气"……
百姓消费,最能直接体现民富国强。5年来,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逐年下降,消费结构加快升级,消费亮点层出不穷,人们逐渐从生存型消费转向发展型、享受型消费,进入一个以教育、买房、购车为主的新"三大件"消费时代,高等教育总规模居世界第一,城镇人均居住面积增至近25平方米,已成为世界第三大汽车消费国、第一大手机用户,并建成世界最大的固定电话网、移动通信网和第二大公用互联网,网民数以亿计。每逢黄金周,假日旅游火爆,市场购销两旺,文化、休闲、保健、餐饮、信贷等相关消费全线飘红。尤为喜人的是,农村消费前景无限,今年上半年农民人均现金收入实际增长12.5%,首次超过城镇居民收入增长。
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
一个民族兴旺腾飞,离不开思想的升华;一个国家发展壮大,离不开理论的成熟。新世纪新阶段,呼唤着新思路新举措。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明确提出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这一重大战略思想成为统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根本指针。
面对资源和环境约束,近几年,从中央到地方,从都市到乡野,从政府部门到广大企业,从一、二、三产到东、中、西部,越来越多的人在思索:增长是不是等于发展?经济发展是不是等于社会进步?发展是不是要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
发展不动摇,思路要调整。有什么样的发展观,就有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和发展水平。科学发展观的诞生,正是对现实需求的高度提升和对发展规律的深刻总结。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加快发展必须科学发展、健康发展,那种通过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来换取高增长的怪圈再也不能钻了。江苏人说:"发展要立足于快,服从于好";广东人说:"有序发展才是最快的,高质量的发展才是最有效益的,向空间的发展才是最无穷的";中西部人则说"发挥后发优势,科学发展是本,走出一条新路"。
2004年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第一年,以人为本,五个统筹,和谐社会……这些清新的字眼伴随科学发展观的春风渐入人心。在科学发展观的引领下,广大干部的政绩观也在悄然改变,"功成不必在我,发展着眼长远",较之跃动的统计数字、具体的政策措施,这种认识上的提高、思想上的统一,收获更为珍贵,影响更为深广。
宏观调控成效明显
在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进程中,一个重大实践就是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
2003年以来,我国经济在保持较快发展的同时,出现了一些不稳定不健康因素:粮食减产,投资膨胀,货币信贷投放增长过快,煤电油运日益吃紧……面对复杂局面,中央审时度势,未雨绸缪,及时采取了一系列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政策措施。事实证明,果断的决策,得力的举措,灵活的手段,熨平了经济波动,避免了大起大落。
放眼大局,有抑有扬,适时适度,标本兼治,是此轮宏观调控取得成功的宝贵经验,也是巩固和发展宏观调控成果的关键所在。加强宏观调控,"三农"最先受益。"两减免,三补贴",彻底结束了农民缴纳"皇粮国税"的历史,全国已有28个省份全部免征农业税,今年全国农民将进一步减负220亿元。农业生产呈现可喜转机,粮食大丰收,去年增产388亿公斤,增幅9%,扭转了1999年以来连续5年下降之势。另一方面,把好信贷和土地两大"闸门",在"银根"和"地根"上做足文章。
同时,巨资投入煤电供应,不失时机推进改革。此外,调控主要运用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辅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打出了漂亮的组合拳。
在调控中,科学发展观的思想之光处处可见。在许多地方,一个个"三高"项目被淘汰,一项项建设节约型社会和发展循环经济的措施出台,变招商"引"资为招商"选"资,转贴牌生产为自主创新,化调控压力为发展动力……沿海地区的许多民营企业家深有感触地说,加强宏观调控是"点刹车"学习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心得体会(二)

学习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心得体会(二)内容显示中而非"急刹车",是"切一刀"而非"一刀切",消除了他们"调控是打压民企"的疑虑,也给民营企业以深刻启迪:只有按照科学发展观的指引,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民企才能获得更快更好的发展。宏观调控的实效,深化了各地各部门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解,增强了我们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本领,不少省市领导由衷感到"调控绝非应急之策,而是长久之计","不仅是中央政策的要求,也是地方
自身发展的要求"。
矛盾不止,难题常在,特别是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性机制性障碍远未消弭。科学发展,绝非旦夕之功;宏观调控,依然任重道远。
面对"十一五"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最根本的还是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持科学发展观不动摇。我们坚信,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中国经济巨轮一定会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征途上,继续风正帆扬,破浪向前!
学习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心得体会(二)

学习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体会(和谐社会)


学习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体会(和谐社会)
2005年10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审议并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进一步提出了“促进社会和谐”的具体要求。
和谐,已经成为全体人民共同的理想信念;和谐,已经成为全体人民共同的奋斗目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已经成为亿万人民群众的生动实践。
一、企盼社会和谐,是古往今来人们共同的美好愿望。
在古人看来,和谐是一种美好的社会状态。《左传》用诗一般的语言描绘了一幅社会和谐的图景:“如乐之和,无所不谐。”这是一个多么令人向往的理想社会啊!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关“和谐”的思想源远流长。翻开中国古代的典籍,随处可见对于“和谐”的描述。《礼记·礼运》中描绘了一个令人为之神往的理想社会:“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孔子提倡“礼之用,和为贵”、“和而不同”;墨子提出了“兼相爱”、“爱无差等”的理想社会方案;孟子描绘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社会状态;太平天国运动的领袖洪秀全提出要建立“务使天下共享”、“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社会;康有为在《大同书》中提出要建立一个“人人相亲,人人平等,天下为公”的理想社会。这些思想都表达了盼望社会和谐的美好愿望。哪怕是最普通的百姓,也明白这样一个浅显的道理:“家和万事兴。”
实现社会和谐,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孜孜以求的社会理想。
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和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奋斗目标。1803年,法国空想社会主义者傅立叶发表《全世界和谐》一文,指出资本主义制度必将为“和谐制度”所代替;1824年,英国空想社会主义者欧文把他在美国印第安纳州进行的共产主义试验,命名为“新和谐公社”;1842年,德国空想社会主义者魏特林在《和谐与自由的保证》一书中把社会主义社会称为“和谐与自由”的社会,并指出新社会的“和谐”是“全体和谐”。马克思、恩格斯在继承前人思想成果的基础上,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勾画了美好社会的蓝图,指明了实现美好社会理想的正确途径。
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长期实践中,以毛泽东、邓小平和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探索、发展和丰富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实现了三次历史性飞跃,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引领全国人民走上了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大道。
构建和谐社会,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共产党执政规律的新认识。
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小康社会,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和当代中国人民的共同愿望。
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到2003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首次超过1000美元,标志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这既是一个发展机遇期,也是一个矛盾凸显期。从国际环境看,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但国际形势处于深刻变化之中,各种矛盾错综复杂。在这样的国际国内环境下,机遇与挑战并存,动力和压力共生。人心思变革,人心思发展,人心思稳定,人心思和谐。
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审时度势,明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思想,适应了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客观要求,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这一战略思想,着眼于我们党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着眼于我国社会已经和正在出现的深刻变化,着眼于国际局势发展的风云变幻,反映了我们党对执政规律、执政能力、执政方略和执政方式的新把握。明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并且把“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作为党执政能力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这是我们党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又一次理论升华,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显示了我们党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理论智慧和理论勇气,体现了我们党高屋建瓴、统揽全局、开拓未来的能力。
二、伟大的实践需要先进理论的指引。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进一步为我们指明了前进方向。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明确提出、系统阐述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思想,强调要形成(更多精彩文章来自“秘书不求人”)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
2005年2月,在中央举办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胡锦涛同志明确提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民主法治,就是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切实落实,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
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
诚信友爱,就是全社会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全体人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
充满活力,就是能够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
安定有序,就是社会组织机制健全,社会管理完善,社会秩序良好,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保持安定团结;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
这六条基本特征,内容十分丰富,既为我们描绘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美好蓝图,又给我们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具体要求,共同揭示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内涵。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更明确地由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发展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这一理论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使其更加充实、更加完善。
理论的生命力在于与实践的有效结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时代主旋律正在神州大地回响,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力促社会和谐稳定已经成为亿万华夏儿女的生动实践。
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全体人民的共同努力,需要做好方方面面的工作。我们要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要求,从解决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现实问题入手,扎扎实实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根本指针。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把党的先进性切实体现在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有利于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物质基础和制度基础。
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只有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各个领域、落实到党领导发展的大政方针和各项工作部署之中,才能促进全社会创造活力的持续迸发,促进各种利益关系的妥善协调,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的有效实现,进而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是指导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它反映了多年来世界各国发展的经验教训。科学发展观是统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要战略思想,也是指导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战略思想。
全面理解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从思想上、体制上、措施上加大工作力度,增强全党全国人民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全面把握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目标要求,切实把科学发展观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环节;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必须深化对科学发展观基本内涵和精神实质的认识,建立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自觉按客观规律办事,扎扎实实推进和谐社会建设。
构建和谐社会,必须牢牢把握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牢牢把握发展这个第一要务,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用发展和改革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
“十一五”时期是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要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缓解就业压力和处理好各类矛盾,必须保持经济持续较快地发展。同时,我们的发展必须是科学的发展,要注重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注重资源的节约和环境的保护。立足科学发展,就要坚持以人为本,转变观念、创新模式、提高质量;就要更加注重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减少污染,更加注重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更加注重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就要注意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
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不动摇。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是放慢改革步伐,也不是改变改革方向,而是要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进一步推动制度创新,不断深化改革,不断增强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动力。
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不动摇,就必须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和现代产权制度,建立反映市场供求状况和资源稀缺程度的价格形成机制,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健全国家宏观调控体系。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增强在扩大开放条件下促进发展的能力。
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倍加珍视、切实维护团结稳定的社会环境。
稳定的社会环境,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没有稳定的环境,什么事情都干不成。这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一条重要经验,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的一条重要原则。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倍加顾全大局,倍加珍视团结,倍加维护稳定。
要进一步落实维护社会稳定的工作责任制,及时消除各种不稳定因素,化解矛盾,理顺情绪,努力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在促进社会稳定的同时,实现社会和谐。要不断扩大社会就业,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更加注重社会公平,从源头上减少人民内部矛盾的发生,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增强执政意识和政权意识,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
构建和谐社会,亘古梦想正在我们手中实现;
构建和谐社会,辉煌历史正在我们手中谱写;
构建和谐社会,千秋伟业正在我们手中成就!
回顾以往,企盼社会和谐之梦启迪良多;展望未来,构建和谐社会之路前程似锦。只要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抓住战略机遇,立足科学发展,着力自主创新,奋力开拓进取,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奋斗目标就一定能够实现!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