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心得体会 > 十八届四中全会心得体会 > 导航 > 检察院十八届四中全会心得体会

十八届四中全会心得体会

检察院十八届四中全会心得体会。

同样的事情,不同的人,想法自然不一样。心得是自己的理解,也可以是自身受到的感悟和启发。相信每一个人在小学和中学都写过不少心得体会,通过写心得体会可以很好地提升我们的思考水平,怎样才能将我们需要的心得体会写好呢?经过收集并整理,小编为你呈上检察院十八届四中全会心得体会,供你参考和使用,请收藏和分享。

检察院十八届四中全会心得体会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做出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是依法治国的根本所在。通过学习《决定》,我认为依法治国就必须加强党的领导,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一、 关于法治道路

法治与法制不同。法制是法律制度的简称,是一种实际存在的东西,是已经颁布的法律法令和制度,体现出的是规范性和制度性。法治则是法律统治的简称,是一种治国的原则和方法,体现的出的是实践性和实施性。法治是根据法制的规定,通过各种方法去落实法制。这种法治的过程和结果就是法治道路。

法治的道路有多种选择。世界上最早的法治道路是中国春秋战国时期商鞅和秦孝公领导的战时法治道路。当时秦孝公继位后,以恢复秦穆公的霸业为己任,命商鞅变法。商鞅帮秦孝公立法后,面临着如何实施的问题,即如何通过法治去落实法制的问题。于是,商鞅建议建立县制等一整套变法求新的发展的策略,走出了一条法治道路。通过设立设置法令官员,讲法执法,严刑峻法,达到法治。云梦出土的《秦简》,系县令属下小吏的随葬物,可见当时人们对法的重视。“南门立木,以明不欺”,“太子犯法,与民同罪”等法治典故均出于此时。经过十多年的法治,“秦民大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为此后弱小的秦国逐渐强大和秦始皇统一中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西方资本主义法治初期,同样遇到法制难以落实的问题,走的是平等、民主加警察监狱法治道路。通过上述方法,逐步走出了资本主义法治道路。还有一条法治道路,虽未成路,但在理论和思想界多有涉及,这就是“民本法治”。思想核心是自下而上逐渐培养司法公信和法治信仰,最终实现法治,即中国独有的“民本法治”——法治群众路线。

法治道路的走法各有不同。商鞅变法是靠专职法官垄断法律、传递、解释法律的司法制度;西方法治奉行的是法治专制主义。两种专制主义均是从顶层设计出发,一举奠定法治理论基础,通过商鞅式的暴力和西方式的平等加暴力机器,建立了法治权威。在具体方法上,商鞅变法以整治贵族、官吏为主的强国法治,西方法治在理性主义支配下构建了以纠问式为主的大陆法系,在经验主义支配下构建了以判例为主的英美法系,因符合实际均取得了成功。

法治道路成败不同。春秋战国时期,为了治国,多国实行变法,魏国李悝先行变法使魏国强大,后楚国吴起变法使楚国强大,齐国邹忌变法也强大起来,韩国申不害变法使韩国强大,直至商鞅变法,凡变法均强大,治国收效明显,但是,变法的深度广度不同,特别是法治的不同,国家发展的命运也不同,最终因秦国变法相对彻底,法治推行有力,成为统一中国的最后胜利者。近几十年受西方法治成功的影响,加之西方大国的干预,在非洲、亚洲、欧洲等一些国家,效仿西方民主法治,照搬照套的实行,结果国家混乱,民不聊生,法治实难推行。观古今中外,法治道路的成功,无不方向明确,针砭时弊,结合实际、符合国情、方法有效且灵活;法治道路的不成功,多不符合国情,不符合实际,法治实施不彻底。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中国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经过了探索和实践,总结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制体系已基本建成。但在如何实施方面,即如何实行法治方面,还存在着许多不同的认识。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确定了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并为实现总目标提出了各项任务,完成这些任务的过程和取得的成果就是法治道路,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就要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律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形成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特点:一是党的领导是依法治国的核心原则。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二是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为行动指南。三是把党内法规体系纳入依法治国的体系之中,提出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律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形成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四是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五是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六是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七是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与其他法治道路的主要联系与区别:一是直接阐明了执政党在法治中的领导地位和作用,以及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法治的一致性,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模糊掩盖资产阶级政党实际领导法治的虚伪性,有着明显区别。二是理论指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不是西方资本主义的法治理论和中国传统的法家思想。三是把党内法规体系纳入依法治国的体系之中,既吸收了法治需“治吏”的传统法家思想,又吸收了“制约公权力”的西方法治特点,体现了法治的应有之意。四是法治社会建设在推动全社会树立法制意识的同时,支持各类社会主体自我约束、自我管理和发挥市民公约、乡规民约、行业规章、团体章程等社会规范的积极作用,体现了专职与民本相结合的法治特点。五是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以保障人民根本权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使法律为人民所掌握、所遵守、所运用,而不是西方的法律被少数人利用和操纵。六是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体现了中国法治的特色。法是外在的刚性约束,重在对恶的惩戒;德是内在的弹性守则,重在对善的弘扬。对德的重视是中国政治文化的独特性。这也与西方法治思想的人类“恶性普在”“法律至上”的唯法思想有着明显区别。七是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鲜明宣示走自己的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是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法治之路,是事关我们党执政兴国、人民幸福安康、党和国家长治久安法治之路,是各方积极投身实践的伟大之路。

三、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检察机关作为国家法律监督机关,必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在依法治国的过程中,注意发挥法律监督机关的作用,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做出应有的贡献。

1、 必须坚持党的领导

坚持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要求,是检察机关正确开展工作的根本保障。旗帜鲜明地坚持党的领导,不仅是检察机关的基本政治态度,更是我们的政治责任。正确处理坚持党的领导与依法独立公正行使检察权的关系、执行法律和执行党的政策的关系,加强检察机关党的建设,把党的领导体现在各项检察工作中。

2、 明确法治建设的任务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核心是依法治国,依法治国的重点任务是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检察机关作为司法机关,公正司法是法治建设任务的重中之重。权威性、公信力是对检察机关在依法治国中的基本要求。而达到这些要求,我们还有相当的差距。要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必须做到“五个坚持”,即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想结合、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加强法律监督,维护公平正义。

3、 切实履行法律监督职责

《决定》对加强司法活动监督提出了重要改革措施,检察改革的任务繁重而艰巨。及时调查,重点研究三大诉讼的法律监督,以及完善自身监督,切实做到敢于监督、善于监督、依法监督。完善监督制度,细化监督流程,讲究监督方法。

4、 做司法改革的拥护者、推动者、参与者和实践者

在党的十八间三中全会提出司法领域改革措施的基础上,四中全会对依法治国中的问题,又提出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包括方方面,其中,对司法公正做出了更深入的部署。改革成为检察机关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重要任务。落实好现行改革任务,积极进行新的改革,义不容辞。改革应尊重司法规律,保证两院司法权的行使及优化司法权配置等。改革中必然会遇到种种问题,坚持大局意识,积极推进改革是检察机关每一名人员的责任。正确处理各种问题和利益关系,是对改革的基本要求。作为检察机关的一名干警,拥护改革,参与改革是基本的政治态度。

5、 加强检察队伍建设

对加强法治工作队伍建设,《全会》提出了新要求。这些要求集中体现在“政治过硬、业务过硬、责任过硬、纪律过硬、作风过硬”五个方面。大力提高检察队伍思想政治素质、业务工作能力、职业道德水准,着力建设一支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法律的社会主义检察队伍,为依法治国做出检察机关的贡献。

F132.cOM更多心得体会小编推荐

十八届四中全会心得体会汇编


十八届四中全会心得体会汇编

(篇一)

金秋十月,中国的依法治国进程迎来重要时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研究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重大问题,为加快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进行顶层设计和战略部署。

依法治国事关党执政兴国、事关人民幸福安康、事关党和国家长治久安。依法治国唤起的制度力量,必将有力提升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有力保障。

提高执政能力熔铸法治国家之魂

法治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全面实施依法治国、大力建设法治中国,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必须担当的时代使命。

解决中国的问题,关键在党。党中央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全面深化改革、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必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依法治国,建设法治国家,国家治理体系必须现代化——

中国法学会副会长、中国人民大学常务副校长王利明说:“无论是破解难题、化解矛盾、凝聚共识,还是激发动力、促进和谐、推动发展,只有更加自觉并善于运用法治——这个集中体现现代化治理本质要求的思维和方式,才能在法治轨道上寻求制度化解决之道。”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就是要适应时代变化,既改革不适应实践发展要求的体制机制、法律法规,又不断构建新的体制机制、法律法规,使各方面制度更加科学、更加完善,实现党、国家、社会各项事务治理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

“国家治理必须通过法制化才能定型精细化,增强执行力和运行力。”中国法学会副会长张文显认为,党的政策在治国理政的实践中进一步成熟后,通过立法程序将其上升为法律,用宪法法律加以确认、完善和定型。

依法治国,建设法治国家,国家治理能力必须提升——

依法治国首先是依宪治国,依法执政关键是依宪执政。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和法律,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绝不允许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

“依宪治国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根本保障。”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院长韩大元说,“要把宪法作为国家治理的基础与保障,强调法治思维,维护宪法法律权威;强调宪法的教育与普及,形成社会共识与凝聚力;强调宪法确立的司法机关独立行使审判权、检察权,实现社会正义。”

建设法治政府夯实法治国家之基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要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法治国家是统领,法治政府、法治社会是“两翼”。

“依法执政是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执政的基本方式,依法行政是各级政府的基本准则;法治国家是主体,法治政府是重点。”国务院法制办副主任袁曙宏指出。

对于法治国家来说,法治政府建设、推进依法行政是中心环节。

当前以转变政府职能为核心的行政体制改革向纵深推进——简政放权先行,制度建设跟进。我国将推行“权力清单”制度,“法无授权不可为”;明确 “负面清单”,“法无禁止皆可为”;出台“责任清单”,“法定职责必须为”。这将进一步厘清政府和市场的边界,让政府当好市场秩序的“裁判员”和改革创新的“守护神”。

“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是对法治政府的基本要求。

为推动已出台政策措施落实,今年6月国务院在自查和实地督查基础上创新工作机制,引入第三方评估。全国工商联和部分研究咨询机构,围绕简政放权、棚户区改造等部分重点政策措施落实情况展开评估,以便与自查和督查情况进行对表分析。

在第一方执行、第二方监督之外,引入客观中立的第三方评估,如同一面镜子,帮助政府发现问题、找到差距,推动政策实实在在地得到落实。

创新第三方监督,对政府权力的监督制约,要完善来自人大和司法机关的监督。北京大学教授姜明安指出,法治国家建设的重要内容即在于完善这种外部监督机制,如人大的预决算审查制度、质询制度和法院的行政诉讼等制度。

加大问责力度,是建设法治政府需要补齐的“短板”。

“领导干部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不强,法律实施激励机制不健全,对违法行政问责不足是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问题。”中国政法大学副校长马怀德建议,探索建立法治评价体系和考核标准,对违法行政实施严厉问责,把“会不会依法办事、能不能依法办事”作为考察识别干部的重要依据,在干部选拔任用中确立明确的法治导向。

实行科学民主决策,是建设法治政府的基础。

姜明安指出:“当下许多治理失灵,源于权力滥用。一些涉及巨大公共财政资金和广大公民重要权益的决策往往缺少公开、民主的决策程序。‘拍脑袋决定、拍胸脯保证、拍屁股走人’的决策管理模式,至今仍在一些地方存在。”

“必须从根本上改变这种决策管理模式,重大决策公开透明,尽量让社会公众参与,推进国家治理规范化、科学化。”姜明安、马怀德等专家建议,国家抓紧制定行政程序法和行政决策程序条例,明确要求行政行为、行政决策未经听证会、论证会、审议会等正当法律程序,不得通过和实施。

“法治政府建设成功与否是衡量法治国家建设成功与否的最重要指标。法治国家建设目标在很大程度上要落实到法治政府建设目标、任务的实现上。”姜明安希望,随着四中全会的战略部署,法治政府、法治国家建设能加快推进。

弘扬法治精神扎实法治国家之根

十八届四中全会无疑将给整个中国社会带来法治新风,对建设法治国家产生全局性、基础性、长远性影响。立法、执法、司法机关和公民共同努力形成全社会遵法、用法的法治风尚值得期盼。

2011年,醉驾被列为犯罪行为,写入刑法;执法与司法“无缝对接”“环环相扣”,让醉驾相关人员说情无门;加大执法、处罚和宣传普法力度……3年来,全国因酒驾、醉驾导致交通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大幅下降。

运用法律手段有效治理酒驾、醉驾,证明陋习可以通过法治有效破解。中国社科院法学所所长李林说,严格依法办事,违法行为就能得到有效遏制。

法令行则国治。“喝酒不开车”成为公众的普遍行为准则,这是立法、执法、司法机关共同努力将法治观念深入人心的结果,也是全民普法取得成效的实证。

弘扬法治精神,是建设法治社会、法治国家深刻内涵。随着法律条文逐渐变为社会行动,对法治的信仰将融入公民的血液中。

信“访”不信“法”,这是很多涉法涉诉信访群众过去对待法律的一个态度。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把涉法涉诉信访纳入法治轨道解决。中央政法机关多措并举,一年来,涉法涉诉信访群众到党政信访部门上访数量明显减少,政法机关信访事项受理率、立案率明显提高,信访群众依法按程序反映问题的意识逐步增强。

“总体来看,今天越来越多的人懂得法律是维护自身权利的有力武器,运用法律解决身边的问题,这本身就是普法效果的具体体现,也是巨大的社会进步。”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汤维建说。

当前我国已进入“六五”普法阶段。专家指出,弘扬法治精神,熔铸法治社会,就必须通过全民普法的深入推进,使公众逐渐由“知法、用法”向“守法、敬法、护法”转变,推动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环境,在整个社会培育法治文化、树立法治信仰。

人们有理由相信,在十八届四中全会的强力推动下,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一定会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一定能早日建成。

(篇二)

公正是法治的生命线。公平正义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一贯主张,也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核心价值。“法者,天下之公器”,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离不开法治的有力保障。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着眼于依法治国与公平正义的有机统一,从立法、执法、司法、守法等各个方面,对以法治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作出了全方位部署。学习贯彻全会精神,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在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实践中,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以法治守护公平正义的核心价值。

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以法治维护公平正义,科学立法是引领。把公正、公平、公开原则贯穿立法全过程,加快完善体现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的法律制度,保障公民人身权、财产权、基本政治权利等各项权利不受侵犯,保障公民经济、文化、社会等各方面权利得到落实,才能筑牢人们共享人生出彩机会的坚实平台。

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法律的权威也在于实施。以法治维护公平正义,严格执法是关键。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任何组织和个人都必须尊重宪法法律权威,都必须在宪法法律范围内活动,都不得有超越宪法法律的特权。“法立,有犯而必施;令出,唯行而不返”,解决好执法不规范、不严格、不透明、不文明等问题,惩治执法腐败现象,才能确保法律公正、有效实施,牢牢树立起法治权威。

司法公正对社会公正具有重要引领作用,司法不公对社会公正具有致命破坏作用。以法治维护公平正义,公正司法是保障。“凡法事者,操持不可以不正”,无论是确保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和检察权,还是优化司法职权配置更好服务于民,或是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保障人民群众参与司法,都是为了完善司法管理体制和司法权力运行机制,规范司法行为,加强对司法活动的监督,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人民权益要靠法律保障,法律权威要靠人民维护。以法治维护公平正义,全民守法是基础。“法令既行,纪律自正,则无不治之国,无不化之民”。依法治国是一个系统工程。各级领导干部首先要对法律怀有敬畏之心,不能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而应带头依法办事、带头遵守法律,担当起法治建设的责任。同时,也要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增强全社会厉行法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社会氛围,使全体人民都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全民积极投身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伟大实践,国家长治久安、人民幸福安康就有了最可靠的保证。

(篇三)

10月20日,举世关注的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在北京隆重开幕。我机关干部职工和广大党员在第一时间通过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收听收看有关全会的最新报道,认真学习会议公报,并纷纷表示,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全会精神,振奋精神,坚定信心,真抓实干,做好各项贯彻落实工作。以下是本人对于这次十八届四中全会的一些体会: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是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对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各方面的改革做出了全面部署,对我国实现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具有指导意义。

机关领导对学习贯彻好会议精神高度重视,对下一步学习贯彻全会精神有关工作作出初步安排,近期将对全局学习贯彻好全会精神作出部署,各部门将全力做好有关服务工作。同时,将组织一系列重点专项调研工作,起草好全面贯彻落实全会精神的实施意见。我们将结合自身工作职责,组织发动全局干部职工带头学习贯彻好全会精神,把会议精神落实到各项实际工作中,更好地做好"三服务"工作,为我市全面深化改革,推动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作贡献。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为国家的建设与发展指明了新的方向,必将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新局面。在学习了会议公报后,大家都认为,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为我国下一步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明确了前进方向,最大范围凝聚了改革力量,最大程度增强了改革信心,意义重大、令人振奋。公报中提出,要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要推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时俱进,这对今后的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我们一定认真学习领会好会议精神,以全会精神指导和推动实际工作,把改革精神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落实到本职工作当中,不断完善和创新工作思路和方法,推动人大工作迈上新的台阶,为全省的改革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国共产党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就全面深化改革进行了总体部署,对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转变政府职能、缩小收入差距、财税制度改革、土地制度改革、金融体系改革等重大问题指明了方向,回应了人民群众的期待和愿望。

我们要把学习贯彻会议精神与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结合起来,与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结合起来,与办公室工作职责结合起来,与做好当前工作结合起来,进一步深化思想认识,不断提高履行职能的水平,增强参谋服务工作能力,努力在推进云南改革发展中当好参谋助手,

发挥更大作用。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全面谋划部署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各方面工作,改革举措细致到各个具体领域。我认为,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进一步指明了改革的方向和路径,为改革更加全面、深入推进提供了政治保障。 身边的机关干部职工和我一样都纷纷表示,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健全促进就业创业体制机制、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深化医药卫生改革,涉及众多民生内容,回应广大人民群众对改革的新期盼。下一步将认真学习领会全会精神,结合政协工作实际把会议精神贯彻落实到具体工作中,更好地发挥参政议政作用。

(篇四)加强依法行政,积极促进对外文化交流

10月20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在北京隆重开幕。我通过认真学习会议全文及全会通过的《决定》,对本次会议的重要意义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以下是本人对于十八届四中全会会议精神的几点体会: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进程中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全会通过的《决定》,提出了关于全面依法治国的一系列新观点、新举措,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思想性、指导性和针对性,是我们党领导人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取得的又一重要理论成果和实践成果,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决定》立足当今世情、国情,充分估计国际、国内复杂形势,紧密结合全面深化改革工作,目标明确,措施全面。特别是全会对文化法治建设作出重要部署,提出明确要求,为我们推进文化立法、加强依法行政、加快文化强省建设提供了重要遵循。

学习宣传贯彻四中全会精神,要紧紧围绕全会《决定》,围绕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深刻领会、深入宣传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意义,更好发挥法治的引领和规范作用;深刻领会、深入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根本要求,牢牢把握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正确方向;深刻领会、深入宣传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更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深刻领会、深入宣传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任务,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推动法治中国建设不断取得新进展。

四中全会精神政治性政策性很强,必须坚持正确导向,准确把握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与全面深化改革、坚持党的领导与依法治国等重大关系,做到全面准确、扎实深入。要组织力量深入研究阐释全会提出的重大理论观点、重大工作部署,有针对性地回答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干部群众的深层次思想问题,更好地析事明理、解疑释惑。要加大普法宣传和法治文化建设力度,把法制教育纳入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和法治精神,在全社会营造尊法、信法、守法、用法、护法的浓厚氛围。

作为文化部门的干部,在全面把握全会精神的基础上,还要深刻理解、学习把握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一是坚持依法执法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决定》总原则的第4条明确提出,要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必须坚持一手抓法治、一手抓德治,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培育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既重视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又重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以法治体现道德理念、强化法律对道德建设的促进作用,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强化道德对法治文化的支撑作用,实现法律和道德相辅相成、法治和德治相得益彰。

二是在普法教育中发挥职能作用。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法治的道德底蕴,强化规则意识,倡导契约精神,弘扬公序良俗。发挥法治在解决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中的作用,引导人们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

三是要注重学以致用。为更好地落实四中全会精神和本次党组扩大会的会议精神,我将会与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结合起来,联系实际,学以致用,推进我省对外文化交流工作的发展。

为更好地贯彻落实四中全会精神和党组卡大会的会议精神,我将在以后的工学习作中认真做到做到:

一、严格依法行政,全面提升文化执法水平

在省政府的统一部署下,加快建立完善省文化厅行政权力清单,坚持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真正做到不缺位、不越位。在有法可循的基础上,对权力事项进行精简合并,根据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取消、下放、优化。目前,我处权力清单经过“一上一下”环节,由初始的2大类7项,压缩到2大类3项,减少权力事项4项,下一步,要进一步对权力事项进行精简合并,进一步下放审批事项,优化权力运行流程,实现权责清晰、公开公正、廉洁高效,消除设租、寻租空间。

二、依法行政,依法推进我省文化走出去

创新思路办法、拓宽途径渠道,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文化走出去格局。要坚持多管齐下,在省政府领导下,积极探索对外文化交流的市场化、商业化、产业化的运作方式,鼓励非公有制文化企业积极参与,贴近国外受众文化需求和消费习惯,增强文化产品和服务的表现力吸引力。

三、加强自身建设,增强依法行政意识

一要加强法治思想教育。把宪法法律学习当作平时学习的一部分,定期开展法治学习,促进自觉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做好工作的能力。大力弘扬“爱国为民、崇德尚义,文以载道、以文化人”的山东文化精神,确实增强自身法律意识、知识。

二要增强纪律意识。教育系统内党员干部严格遵守“八项规定”,严格依法办事,自觉增强规矩意识,按程序开展工作,着力提升党员干部自我修养。尤其要严格遵守党的政治纪律、组织纪律、财经纪律、生活纪律。遵守政治纪律,要做到坚决拥护党中央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定,始终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三是要严格作风建设。落实我厅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严细推进作风建设,从小事小节抓起,不给权力滥用和腐败滋生留存空间。认真总结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的好经验、好做法,将党风廉政建设排查长效化、制度化,坚持不懈纠正“四风”,防止出现反弹。通过正风肃纪,提升效能,积极促进自身依法行政能力。

学习贯彻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心得(检察院)


本页是小编最新发布的《学习贯彻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心得(检察院)》的详细文章,觉得应该跟大家分享,希望对网友有用。


十八届四中全会的召开,让国再次走到了人民前面。作为一名检察机关的工作人员,依法执法,守法是我最大的感触。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全面深化、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必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时代呼唤依法治国,群众期盼依法治国。

时至今日,中国已从文革结束后的经济崩溃边缘起步,释放了国人被压抑多久的创业热情,使得中国一路高歌猛进到了今日经济总量坐二望一的位置。然而,飞速的经济发展,快速的改革历程,也给如今的中国带来了总总的问题爆发。中国需要全面深化改革,进一步释放改革红利,推进依法治国已是迫在眉睫,这正是刚刚结束的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聚焦的主题。

中国需要发展,中国人民希望能够过上更好的生活,伟大的中国梦正引领者中国人一步步向前进。我们伟大中国梦的实现离不开依法治国。在这全面深化改革的攻坚期,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高度重视依法执政,推动依法治国进入新阶段。

从一批批行政审批事项取消和下发,到工商登记制度改革的全面铺开;从一份份“权力清单”的公布,到行政事业型收费的减少;从延续半个世纪的劳教制度的退出,到防范冤家错案制度规定的出台,党中央正在用实际行动推进依法治国。

“我们必须坚持吧依法治国作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把法治作为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不断把法治中国建设推向前进。”

一年前,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决策,提出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改革总目标。

今天,在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上明确提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任务,这就是: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加强宪法实施;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保证公正司法,提高司法公信力;增强全面法治观念,推进法治社会建设;加强法治工作队伍建设;加强和改进党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领导。

依法治国,贵在树立法治理念,追求法律至上,维护公平正义。培育法治精神,重在让人们对法治形成信仰,是法治变成人们的生活习惯。公民的权益要靠法律来维护,法律的权威要靠公民来维护。

一切难题,只有在改革中才能破解;一切愿景,只有在实干中才能实现。

要真真正正让依法治国深入人心,不断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开创中国依法治国新局面。《学习贯彻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心得(检察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如果您喜欢,那就继续支持关注我们。


学习十八届四中全会心得体会


学习十八届四中全会心得体会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站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高度,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进行顶层设计、作出全面部署,为建设法治中国提供了根本遵循。全会科学总结我们党长期探索治国之道的历史经验和执政规律,提出“依法执政是依法治国的关键”这一科学论断,抓住了我们党依法治国的“牛鼻子”。

所谓依法执政,按照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的表述,就是“既要求党依据宪法法律治国理政,也要求党依据党内法规管党治党。”可见,依法执政包含了两个方面的内涵:一是执政党要依据国家的宪法法律来治国理政,管理社会,管理党外的事务,领导整个国家;二是执政党要依据党内法规来治理好执政党自身。可见,依法执政是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的重大转变,是实行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必然要求。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一项系统工程。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这一系统工程,必须坚持系统论和重点论的统一,既要将各项法治工作齐抓共管、齐头并进,同时,也必须抓住中心工作,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以纲带目,纲举目张。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关于“依法执政是依法治国的关键”的论断,对“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的系统推进思想中的工作重点做了非常清晰的描述,执政党抓好“依法执政”这个主要矛盾,就抓住了“纲”,“依法治国”、“依法行政”等各项法治工作必然会取得巨大成效。

坚持依法执政必须重点抓好三项工作。第一,领导率先垂范。四中全会发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议》明确提出,各级领导干部要坚持依法执政,带头遵守法律,带头依法办事,不得违法行使权力,更不能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依法治国的关键在于依法行政,人治向法治的演进,关键在各级领导干部能否带头守法、依法行使权力。宪法法律至上,是现代法治国家的重要标志。宪法法律的权威和尊严得到保障,国家和社会生活的法治化就有坚实基础。因此,各级党组织和领导干部要自觉维护宪法法律的权威和尊严。第二,加强党规建设。依法执政必须依规治党。我们党始终重视党内法规建设,党内生活的主要领域基本实现了有章可循、有规可依。但是,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神圣责任相比,与党肩负的历史重任以及党面临的大量新情况新问题对党的制度建设提出的新要求相比,党内法规建设缺乏整体规划,特别是配套性党内法规不够健全,一些党内法规落实不到位。所以,应按照法治的原则和要求,不断加强党内法规制度建设,努力建成内容科学、程序严密、配套完备、运行有效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第三,健全体制机制。要健全党领导依法治国的制度和工作机制,包括党领导立法的工作制度、党领导政府的工作机制以及党委统一领导和各方分工负责、齐抓共管的责任落实机制,等等;要完善党委依法决策机制,重点把握决策主体、决策程序、决策内容和决策责任四个环节,确保其始终贯彻和体现法治思维,并采取和运用法治方式。总之,通过依法执政体制机制的建立健全,实现党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统一领导、统一部署、统筹协调。

学习十八届四中全会心得体会范文


学习十八届四中全会(一)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是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对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各方面的改革做出了全面部署,对我国实现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具有指导意义。

机关领导对学习贯彻好会议精神高度重视,对下一步学习贯彻全会精神有关工作作出初步安排,近期将对全局学习贯彻好全会精神作出部署,各部门将全力做好有关服务工作。同时,将组织一系列重点专项调研工作,起草好全面贯彻落实全会精神的实施意见。我们将结合自身工作职责,组织发动全局干部职工带头学习贯彻好全会精神,把会议精神落实到各项实际工作中,更好地做好"三服务"工作,为我市全面深化改革,推动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作贡献。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阶段,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攻坚时期,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以依法治国为主题,吹响了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进军号。全会通过的《中国共产党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关于加强法治建设的专门决定,凝聚了全党智慧,体现了人民意志,是指导新形势下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纲领性文件。全会强调,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事关我们党执政兴国的一个全局性问题,必须将学习贯彻全会精神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扎实抓好落实。

"以律均清浊,以法定治乱。"如果说17年前党的十五大提出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开启了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伟大航程,那么十八届四中全会再次部署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则是在这条道路上的一次历史性跨越,体现了我们党在治国理政上认识的突破、手段的创新。全会提出的新观点、新举措,必将提升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制度框架,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法治保障。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深刻总结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成功经验和深刻教训作出的重大抉择。改革开放以来,从提出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到确定依法执政基本方式;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到建设法治政府、完善司法体制,中国发展的进程,也正是法治进步的过程。实践证明,什么时候重视法治、法治昌明,什么时候就国泰民安;什么时候忽视法治、法治松弛,什么时候就国乱民怨。要实现经济发展、政治清明、文化昌盛、社会公正、生态良好,必须更好发挥法治的引领和规范作用。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重要保障。今日中国,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之重,矛盾风险挑战之多,可说前所未有。快速发展期,面对多元利益诉求如何定分止争,促进公平正义?改革深水区,面对多样实践探索如何划定边界,掌握改革航向?社会转型期,面对多变思想观念如何调和鼎鼐,凝聚广泛共识?越是在关键时刻,越需要发挥法治的作用,让我国社会在深刻变革中既生机勃勃又井然有序。

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内涵丰富,我们作为学生党员,应该通过学习讨论,尽快将大会精神深刻领会把握实质指导实践。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是我们做好改革发展稳定工作的思想灯塔和行动指南。要把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在全会上的重要讲话,同中央《决定》精神结合起来,同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结合起来,同自己的实际结合起来,力求做到掌握精髓、把握要义,学以致用、知行合一。四中全会会议公报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个总目标就是加快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和生态文明。通过这样制度上的完善,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而且要使这样一些创造的成果更加公平的惠及全体人民。通过深入领会大会精神,我对我们党和国家的未来更加有信心,更加有期望,更迫切的想要通过自己的努力,为祖国的富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学习十八届四中全会心得体会范文(二)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明确了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总任务。这次会议对于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事业,必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我们要认真学习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精神,时刻关注党的新理论、新观点、新政策。只有学习好了才能深刻领会,只有理解领会了各种思想和方针政策才能实践好并付诸于行动。作为基层干部,我们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要加强理论学习,提高思想认识。

理论指导实践,思想支配行动。对于党中央的方针政策要坚定不移的维护并且扎扎实实的实施,基层党员干部是各项政策的直接执行者,只有努力加强理论学习,了解各项方针政策,在思想上重视,提高认识掌握政策的实质,领会好政策的内容才能够准确的执行,才能在实际工作中服务好群众。千千万万的党员干部加强学习,统一思想,言行一致,以身作则,我们党的执政能力将会得到很大的提高。

二、要创新工作方法,树立服务观念。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发展,当前国家已经把建立服务型政府当成了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目标。地方政府必须与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紧跟中央的步伐。在新的形势、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的工作将会面临更多复杂严峻的问题,群众对我们干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前的紧要任务是不断深化改革,创新服务形式,拓展服务内容,精简程序,为群众办实事、解困难、释疑惑,把"群众满意"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十八届四中全会将会推动中国更好更快的发展,也将会受到全国人民和全世界的更多关注。各级领导干部是推动党的各项事业顺利开展的中流砥柱,而基层的千万工作人员则是贯彻执行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的中坚力量。加强理论学习,用理论来指导实践,为加快实现伟大中国梦做出贡献。

学习十八届四中全会心得体会范文(三)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能没有法治的保障和规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期盼,不能没有法治的引领和保护。在刚刚落下帷幕的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四中全会,我们党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作出了整体部署,()审议通过了《中国共产党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提出了更高的更符合时代发展规律的要求。

在会议中,我们党立足于当代中国法治建设的实际情况,敢于直面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所存在的一系列突出问题,对依法治国和从严治党作出了更加严格、更加规范、更加科学的战略规划和全面部署。会议着重强调了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的关系是法治建设的核心问题,理顺了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的辩证统一关系;坚持了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了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

这次会议作为我们党第一次以"法治"为主题的高级别会议,对于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来说是史无前例的,这次会议开的是十分必要的,面对进入改革深水区与攻坚阶段的我们党和国家,面临着各种艰难险阻,比如作风建设问题。此次全会的召开,通过高举"依法治国"和"从严治党"的旗帜,来规范党纪的庄严和不可侵犯以及国法的权威和不许逾越,这是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是符合百姓心声、遵从民心民意的突出表现。一个国家没有规范、科学的法律是不行的,一个执政党,特别是一个代表人民利益的无产阶级执政党没有严格、有序的纪律是不行的,是会犯大错误的,正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对一个国家的发展会起到直接的阻碍。那么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的召开和《中国共产党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这一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纲领性文件的通过,就是要向国内外鲜明宣示,今日中国,法治正在成为国家治理理念、社会共同信仰,中国的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永远在路上!

原创十八届四中全会会心得


原创十八届四中全会会心得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xxx月20日至xxx日在北京举行,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确立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和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一总的目标以及需要建塑的“五大体系”。xxx月28日,县委召开县委常委扩大会议,全文学习了公报精神。随后,县政府党组召开政府党组会议,就公报精神再次进行了学习。11月4日,县政府党组又对四中全会决定进行了专题学习。作为县政府,我们一定要以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针,深刻领会精神实质,依法履行职责。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的主题是对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建设法治中国”以及“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这“两个三位一体”思想的进一步丰富和发展。全面推进四中全会提出的依法治国重大任务,一个最中心的环节就是政府。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公报指出:“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法律的权威也在于实施”,而一个“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的落脚点也在政府。四中全会《决定》给建设法治政府予以24个字的具体描述,即“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开公正、廉洁高效、守法诚信”。24字的定语不仅明确了法治政府的职责内涵,也揭示了法治政府的内在品质。这六个词同时也恰恰是“法治政府”的建设目标。《决定》还结合当前中国实际,从彰显法律权威、重在推进实施的角度,进一步要求“各级政府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在法治轨道上开展工作。”这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基本要求,也是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的基本步骤。因此,我们要从以下几方面建设法治政府,促进政府在法治轨道上开展工作。

第一,切实增强法治意识。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5000多字的公报中,‘依法治国’出现了20多次,‘法治’出现50余次,这给我们传递了一个强烈信号,依法行政、依法办事将成为各级党委、政府的一种行为准则。因此,我们要进一步认真学习公报和《决定》精神,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是作为领导干部要不断增强法治意识和法治素养,带头遵守法律法规,做到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不断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同时,要高度重视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依法行政意识与能力的培养,建立健全法律知识学习培训长效机制。要通过集中培训、法制讲座等形式,组织学习宪法、通用法律知识和与履行职责相关的专门法律知识,自觉养成依法办事的习惯,切实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律手段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突出矛盾和问题的能力。

第二,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当前,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形势下,我县作为欠发达地区,如何发挥资源优势实现弯道超车,又不失时机的推进依法行政,就必须转变政府职能,用法治的思维和办法来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遇到的问题。重点要抓好两个方面工作:一是继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放权放手,控项目、降门槛、简程序,充分发挥各类市场主体的积极性、创造力。要进一步加快推进政府机构改革,转变政府职能,积极推进行政审批制度“两集中、两到位”改革,对保留的88项行政审批事项要进一步清理、规范、公示,积极探索行政审批的工作流程、管理方式,规范审批行为,提高服务质量和办事效率。二是继续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着力推行企业生产“宁静日”制度、 “无会日、无会旬”制度、进一步清理涉企收费项目等措施,推进经济发展和依法行政同频共振,协调和谐。

第三,健全依法决策机制。这次《决定》强调,要“把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确定为重大行政决策法定程序”。 在具体决策过程中,我们要严格按照《和顺县人民政府工作规范》的要求,健全集体决策机制,定期召开县政府常务会议、县长办公会议、专题会议研究重要工作,增强政府决策的透明度和科学性。坚持民主集中制,健全完善重大行政决策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和集体讨论决策等制度,重要决策提交县委常委会研究决定,重大课题决策邀请县人大、县政协参与研究,力求做到决策科学化、民主化,认真落实重要事项公示、听证制度,切实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完善重大决策定期通报制度,对重大事项实行网络公开,做到依法行政、规范用权,努力打造阳光政府。

第四,加强政务公开工作。“公开”是最好的防腐剂和免疫药。《决定》提出,要“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坚持以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原则”,“推进决策公开、执行公开、管理公开、服务公开、结果公开”。这不仅有利于促进政府成为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的自觉践行者,也为使全体人民都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提供现实的样板。要进一步加快透明政府建设,对县政府和县直各职能部门的机构职能、规范文件、决策信息、行政权力、财政预决算、“三公”经费等进行公开。要切实加强政府网站管理,充分发挥政府网站信息公开第一平台作用。凡属于需要社会公众广泛知晓的政府信息,要及时在政府网站公布;对教育、医疗、供水、供电、供气、公共交通等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要定期公开,方便群众查阅。同时,要进一步创新公开方式,充分发挥报刊、广播、电视以及信息公开栏等渠道的作用,方便社会公众获取政府信息。

第五,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公报指出:“提高党员干部法治思维和依法办事能力,把法治建设成效作为衡量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工作实绩的重要内容、纳入政绩考核指标体系,把能不能遵守法律、依法办事作为考察干部重要内容。”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市有关廉洁自律有关规定,自觉落实党风廉政建设政府主体责任,切实负起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第一责任人的责任,按照“一岗双责”的要求,带头廉洁自律,严格遵守党章、廉政准则、中央“八项规定”等要求,下基层检查轻车简从,严格约束家人、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自觉维护党在群众中的良好形象,从源头上、机制上抓好政府系统的党风廉政建设。同时,要把党风廉政建设与经济工作一起部署,一起检查,一起落实,切实抓好县政府领导班子及政府各部门党风廉政建设。坚持信访接待制度,每月定期接待上访群众,努力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

第六,要加强监督问责。要进一步建立健全监督问责体系,把权力关进法律和制度的“笼子”,促进依法办事、依法用权。要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政协的民主监督,进一步拓宽群众监督渠道,依法保障人民群众监督政府的权利。高度重视舆论监督,支持新闻媒体对违法或者不当的行政行为进行曝光。坚持有错必纠、有责必问,对因有令不行、有禁不止、行政不作为、失职渎职、违法行政等行为,要依法依纪严肃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特别是对政府部门存在的“慢作为”、“不作为”、“乱作为”的现象和一些行政执法部门不能公正文明执法的问题,要进一步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发现一起,坚决查处一起,确保社会风清气正。同时,要进一步建立健全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衔接机制,全面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做到行政执法有据、行政裁量公正、执法环节文明,以行政执法的公平公正,塑造政府的良好形象。

总之,我们要把学习贯彻全会精神与做好当前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大力加强安全生产、项目建设、民生改善、生态环保等重点工作,确保圆满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同时,要及早谋划明年工作,科学研判经济社会形势,积极开展调研论证和项目筹备等前期工作,努力把握发展的主动权,以更大的力度、更足的干劲、更实的作风和更高的标准,推动全县经济社会健康有序发展。

十八届四中全会心得体会范文三篇


十八届四中全会心得体会范文三篇

【一】

四中全会刚刚结束,旋即召开的中纪委四次全体会议,既是践行四中全会精神,更为依法反腐提供了明确而清亮的注脚。以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为主题的四中全会刚刚结束,旋即召开的中纪委四次全体会议,既是践行四中全会精神,更为依法反腐提供了明确而清亮的注脚。

依法治国,其根本是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的权利,增进人民福祉。现在很多部门执法不懂法,对法律一知半解,断章取义,这些部门不执法还罢,一执法让人们不知道如何适从,同样的事情,不同样的处理结果,人们不知道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有些部门利用执法谋取个人私利,你给我送点,我就变通一下,执法缺乏监督,执法出现错误还要包庇,对外说是为了部门形象,其实是为了一己私利,这些部门不论你怎么宣传,还是宣传不过老百姓的口碑,不敢露丑只是自欺欺人,掩耳盗铃罢了。只能引起百姓的更大规模的反感和唾弃。

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永远在路上,现在社会上有种现象就是好单位次单位,都想去好单位,都不想去次单位,好单位的中层可能比次单位的主要领导都面子大,路子广。这里指的好单位的意义是什么?就是权力大的单位,就是能将权力变现的单位。次单位是什么?就是权力小的单位,不能将权力变现的单位。如果社会上一直有好单位次单位之分,那么反腐工作还需要不断的努力,目的就是要达到不论那个单位部门都是为人民服务,一定要做到干部人尽其才,走到最适合的岗位,一心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奋斗终身,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照章办事,各级官员办事员不敢权力变现或者权力交换。

作为纪检干部要牢记监督执纪问责的职责,要做要三硬,一是作风硬,要严于律己,干干净净做人,时刻树立标杆形象,做遵纪守法的楷模。二要工作硬,敢于挑战一切腐败现象和腐败分子,做到眼里不揉沙子,要有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的反腐勇气。三要能力硬,要加强相关业务学习,在会计知识、党纪国法、查办案件方面不断探索,做到招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

还有就是讲团结和讲原则的问题,有些人说团结和原则是矛盾的,怕讲原则影响团结,这是个错误的认识,其实讲原则更加有利于讲团结,如果我们都有原则,不谋求个人利益,部门利益,不搞阴奉阳违,不搞拉拉扯扯,不搞小团体,不搞权力变现。一心为公,朝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发展党和人民的事业这个共同的目标迈进的话,还有什么不团结的呢?

在惩治腐败的高压态势下,仍有一些党员干部不收敛不收手、甚至变本加厉。如何除病根?就需要法治反腐,对腐败零容忍,当腐败稍一露头就被铲除,做到腐败能发现,发现就严处,那个官员还敢腐败?

【二】

学习贯彻全会精神 提升司法行政工作水平

自中国共产党十八届四中全会和中纪委十八届四次全会召开以来,我局把学习贯彻全会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首要的政治任务,通过学习,我对全会精神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现将体会交流如下:

深刻理解全会精神,准确把握司法行政机关的职责使命

首次以“依法治国”作为主题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法治建设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新要求,并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对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作出了全面部署,对司法行政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司法行政部门承担着法治宣传、法律服务、法律保障三大职能,四中全会对司法行政工作有具体的表述和要求,如:“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完善法律援助制度”、“健全依法维权和化解纠纷机制,建立健全社会矛盾预警机制”、“加强法律服务队伍建设”等,明确了司法行政工作在全国推进依法治国中的职责和使命。结合全县司法行政工作实际,认真学习贯彻全会精神,切实履行好司法行政机关全面推进依法治县进程中的职责,将是我们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重要的政治任务。

全面贯彻落实全会精神,深化法治建设进程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强调了要大力推进法治宣传教育,让全民普法守法成为一种风尚;要建立完备的法律服务体系,推进覆盖城乡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大力开展法律援助工作;要建立依法维权、化解纠纷的机制等等,这给我们司法行政机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司法行政机关,一是将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深入学习宣传宪法,完善学法制度,积极推进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使全社会形成一种学法、用法、守法的良好氛围。二是将通过在基层加大法律服务宣传、在基层设立法律服务站点、在基层完善法律服务制度等方式,让每一名老百姓都能打得起官司,让每个老百姓都能享受到公平的法律服务。三是进一步加强人民调解工作,夯实人民调解工作的基础,努力做好人民调解与司法调解、行政调解、信访调解的有机衔接,起到人民调解第一道防线的作用,充分发挥人民调解在社会矛盾纠纷化解体系中的基础性作用。

持续推进党风廉政建设,营造良好的廉政法治环境

中纪委十八届四次全会的召开,对进一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进行了部署,为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指明了方向。立足司法行政工作实际,我们将严明党的纪律特别是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坚定政治立场,做到政治上讲忠诚、组织上讲服从、行动上讲纪律,坚决维护党的集中统一。持之以恒抓作风建设,继续深入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毫不松懈抓好整改落实,坚决防止“四风”问题反弹,努力形成转作风改作风的新习惯、新常态,全面营造司法行政机关风清气正的廉政环境。

【三】

党员干部要做依法治国的领头人

近日,我学习了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公报和中纪委十八届四次全会精神,通过思考,有以下几点感受:

四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决议》对实现这一目标,也提出了具体的路径和方法,为全国人民指明了方向。

党员干部要以十八届四中全会契机,进一步增强法治意识,强化法治观念,在实际生活中,就人民最关心的问题,从法理角度进行解读;就当前的热点难点问题,要辩证分析,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要积极参与依法行政宣讲,做有法律意识的践行者,促进依法、科学、民主决策,形成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要用法治思维来改造社会,真正尊重公民权利,实现人的自由和解放。

纪委全会指出,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党规党纪严于国家法律,要以严的标准要求党员、严的措施管住干部,确保党的纪律成为刚性约束。加强纪律建设首先要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要坚决反对自由主义,查处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有令不行、有禁不止行为,要强化党的观念,增强组织纪律意识,自觉做到“四个服从”,坚决克服组织涣散、纪律松弛现象,使党的纪律真正成为全党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

当前,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四风”病源还在、病根未除,仍停留在“不敢”层面,“不能”、“不想”的问题还远没有解决。纪检部门要之以恒纠正“四风”,驰而不息正风肃纪,加大执纪监督、公开曝光力度,依靠广大群众的参与和监督,使作风建设落地生根、成为新常态。党员干部要心存敬畏和戒惧,做遵纪守法的表率,自觉维护和执行国家法律和党的纪律。

我们管理局要继续深化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在建章立制和问题整改上下功夫,巩固教育实践活动所得成果,在法律的约束下,建立行之有效的激励机制,调动广大职工的积极性,激发员工干事创业的热情,形成奋发向上的工作局面。要认真落实“两个责任”,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抓在手上,落到实处,为依法管理,有序服务提供组织和纪律保障。

十八届四中全会法官心得体会


十八届四中全会法官心得体会

作为一名基层人民法官,要进一步增强责任意识、职责意识、忧患意识,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一、坚持公正司法,通过发挥审判作用,彰显规则,维护秩序。审判工作中,我们要严格依法办案,通过严格司法,公正司法,用法律的权威来增强信仰法律的自觉性,捍卫法律尊严,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我们法官有责任在审判实践中积极开展法制宣传,弘扬社会主义法制精神,增强人民群众学法、尊法、守法、用法意识。通过公开、公正规范有序的审判活动,彰显司法权威,让法治理念不断地深入人心,充分发挥法律的规范、引导、保障、促进作用,形成有利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良好法治环境。让老百姓树立规则意识、秩序意识,让群众逐步形成敬仰法律、崇尚法律、遵守法律的价值理念和行为准则。

二、坚持为民司法,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必须完善司法管理体制和司法权力运行机制,规范司法行为,加强对司法活动的监督,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也明确了我们广大基层法官面临的任务和挑战。我们是人民法官,就是要坚持司法为民。在审判案件时,我们要以高于常人的价值观与司法经验,尽量做出符合法理的判决,以公正的司法裁判对社会行为和社会观念进行引导,起到仰恶扬善的社会效果。在审判中倡导、引导当事人树立诚信观念,不搞无原则、无法律依据的调解,切实保护每一位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在审判活动中,我们要始终坚持高标准、严要求、要让群众感受到人民法院和人民法官严格司法,不偏不倚,千方百计为当事人提供更多更好的法律服务,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三、推进司法公开,是公正司法的重要保障。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将依法治国作为主题,作为广大基层法官,我们仅做到这些还同依法治国的理念相差甚远。我们要完善陪审制度,让社会更多的人才参加具体案件审理,促进阳光司法。基层法官要通过耐心向百姓讲解法律的规定,使百姓能够认同法律这个“理”。要让老百姓运用法,则先要让百姓熟悉法、信任法,让法治取代人治。树立法律的权威,还要细致于微,要将每一份判决书都当做法治宣传的最好课堂,开展法律咨询,送法下乡、院落开庭等活动,让法律不再陌生,让司法在阳光下进行。让全社会信仰法律、遵守法律,我们的法治中国梦就一定能实现。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