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心得体会 > 培训感想发言 > 导航 > 奉献感想文

培训感想发言

奉献感想文。

有些事情解决不了不如换个想法,像数学定理一样,它还有逆定理。基于自己的思考和感悟,我们一般通过心得体会的方式把它呈现出来。写心得体会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写作训练,心得体会有利于我们不断提升自我。想要写心得体会需要从哪方面入手呢?小编特别为你收集的“奉献感想文”,欢迎你阅读和收藏,并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奉献感想文

-- 廉明村的奉献生活

今年暑假也是我大学生活里的第一个假期,这一年以来的大学生活并不是那么轻松。但是我觉得奉献生活却给我带来了无限的乐趣。不能回家虽然有些遗憾,但是因为有了这次奉献经历,所以十分高兴。

廉明村并不远,从学校出发经过了一个小时车程就到了。大约是天气闷热的原因,在来的路途中大家都昏昏欲睡。下车之后一个黄色小平房出现在我们的眼前,没有操场,前面放满了铁架子和木耳。这就是我们后来生活和工作的地方了。其实廉明村的条件还比较好的,干部和家长们也很热情。第二天我们就顺利地开始了我们的工作。

我是带领着一年级的几个小朋友一块学习。因为我们组全是朝鲜族的哥哥姐姐,他们坚信我的汉语能比他们好。于是我就光荣的接下了这个任务。我先检查了一下他们的功底,让他们把拼音给默写了一遍,语文的学习是从拼音开始的,非常重要。发现他们拼音还有很多不熟悉的地方,于是我打算让他们学习拼音,我就在自己的一年级课程里给他们分出了拼音,数学,生字,古诗,美术几个类。第一天下午带领着所有小学生画画完全点燃了他们对我们课程的兴趣,所以接下来的发展的也一直很顺利。

一年级需要很多的耐心。说实话我不是一个很有耐心的人。在生活中也是,特别容易生气。大概是出于刚开始工作的热情,我前几天状态特别好。我一遍又一遍地教着他们念他们所不熟悉的整体认读音节和容易混淆的元音辅音。小孩也很配合地大声朗读着。这让我想起了我小时候所在的那个校园,我小时候的那些事。也是一个农村的小学校,所有的人都尊敬老师,我小时候也曾经这么认真地大声朗读着书,一遍又一遍地问着老师同一个问题,一声又一声的地叫着老师,仿佛老师是无所不能的。我想到他们此刻也一定是那样的心理,对我充满了好奇又充满了期待,想亲近又怕我不乐意,想好好表现又担心自己做不好,所以很认真地读着每一个拼音和每一个句子。于是我也更加有热情了,我很耐心地回答他们的每一个问题,一遍又一遍地纠正他们的发音,一遍又一遍地讲解数学,把语调放得温柔,很努力地去亲近他们,让他们感觉和我没有距离,虽然一声一声叫的都是老师。在去奉献之前我带了一些糖果,一些笑脸贴纸和拼图,两个笔记本,带了自己不用的两个很可爱的苹果蜡烛,打算奖励给他们当礼物。于是很快我和他们都亲近了。

农村孩子的笑容总是很淳朴,虽然他们皮肤被太阳晒得很黑,也许有的孩子还不是那么爱干净,那么爱玩,在土里打滚,好奇地问着老师有没有吃过披萨,一不小心就在地上磕个大包流了血,站起来拍拍裤子拍拍手,当你担心地问他的时候他却满不在乎地说不疼的时候真的非常让人心疼。我看到了小时候的自己,他们一定对我们充满了好奇,于是我更加愿意和他们打成一片了。我发现了自己其实还是一个孩子王。爱玩的天性又充分发挥了出来。我并不是只和一年级的小朋友玩,在课间跟他们玩游戏,我让他们上台表演节目,因为我觉得上台有利于锻炼他们的胆量,农村孩子特别害羞,更需要这样的一个机会,我鼓励他们说上台有奖,从一年级到六年级都上台表演,然后把自己带去的东西奖励给他们。这样有了鼓励和信心,我相信他们以后应该更加自信,开朗,活泼,更愿意上台展示自己的风采。想到这里,我很高兴,我认为这样的锻炼和自信对于学生发展帮助远比各种语文数学补课好的多。

与此同时,我也在这里寻找着自己的童年。每天放学之后,吃过晚饭,我的选择是出去沿着乡间小道走一走,在路上就会碰见一些小孩,他们会很热情的叫你老师,然后我就会更加热情的跟他们说:"海,你好~吃饭了吗?"然后我就会加入到他们老鹰捉小鸡,木头人,警察和小偷等各种游戏中。后来这帮小孩越来越热情,我还没吃完饭就来我们的住处等着,一遍遍的叫着:老师,今天能出来跟我们一块玩吗?我就很配合地告诉他们:"OK,等着老师刷完碗就去。你们先玩着。"回顾了很多小时候的游戏,也在和这帮小朋友玩的时候肆无忌惮地享受着童趣,释放者童真!

我也从农村走出来的孩子,我一刻都没有忘记过自己的本分。虽然我们家现在已经不在农村,但是小时候的经历我铭记于心。所以我能够忍受廉明村的生活条件,虽然菜一端到桌面上就立马有苍蝇冲上去,每天晚上在各种小虫子,飞蛾和小蚂蚁爬过的炕上睡觉,伴着炕边蛐蛐的歌声入眠。但是那些都没关系。说实话,像廉明村这样的还能给我们提供三间屋子住宿和旋转餐桌和煤气炤奉献地点,相对于别的农村奉献队。已经是天堂。所以,我非常感谢感谢这些相信我们,愿意把小孩交给我们的家长;也感谢那些给我们提供蔬菜大米,对我们笑脸相迎的村民;也感谢给我们提供这样的机会的村干部和学校。所以对于这样的农村生活,我并没有太多的抱怨和感慨,只是怀念和对自己的警醒。

奉献生活就这么愉快地结束了,其中不得不说的是我们组的伙伴们。刚开始他们都觉得就我是汉族,为了照顾我,鼓励大家说汉语,后来我告诉大家我能听懂朝语,大家也就在一块说说笑笑了。本来由于就我自己是12级的,还挺担心,但是后来发现哥哥姐姐们都特别好,干什么也都大家分担着干,姐姐们去哪里也都带着我。所以整体的奉献生活也是非常开心的。我喜欢他们。

生活又将回到正轨,不回家在学校漫长的开学的等待。而开学之后又是宿舍食堂教室三点一线。廉明村的生活就成了我大学生活里一颗闪烁的浪花,我期待着下一次的奉献!

f132.cOm更多心得体会扩展阅读

学习时代楷模肖文儒事迹个人感想


“时代楷模”是由中央宣传部集中组织宣传的全国重大先进典型,他们是这个时代发展最锐意进取的人物,他们“心有大我、一心为民”的精神最值得我们传承和发扬,您心中对他们一定有很多感慨吧?下面是由范文资讯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学习时代楷模肖文儒事迹个人感想,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学习时代楷模肖文儒事迹个人感想(篇一)

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中心副主任兼总工程师肖文儒参加工作38年来,先后参与、指挥和指导矿山、隧道、山体垮塌等事故灾难救援700多起,成功解救被困群众1000余名,在多起重特大复杂矿山事故救援中发挥重要作用,用大爱谱写生命赞歌。

1983年,21岁的肖文儒从山西省雁北地区煤矿学校毕业,被分配到原大同矿务局矿山救护大队工作。

肖文儒:几乎每一天都有事故,每一天我们都不断出动,处理事故。

肖文儒说,这份“水深火热”的救援工作不仅与青年人的美好憧憬有着很大的差距,而且随时可能面对极端情况和生死考验,但一次次“挽救生命”的救援行动,让他慢慢消除了心理上的落差和压力。

肖文儒:如果我们能拯救一个人的生命,背后就有几个家庭和许多人能减少痛苦,所以这就更加坚定了我继续从事应急救援工作。

从基层矿山救护队到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中心,多年来虽然工作岗位在变化,但肖文儒有一个习惯从未改变,只要参与救援就会实地下井勘察情况,掌握第一手资料。

肖文儒:分析准、判断清,才能有针对性地制定救援方案,这样才能达到高效安全的救援。

今年1月10日,山东烟台栖霞市笏山金矿发生井下爆炸事故,拥有丰富矿山救援经验的肖文儒再度出征。

14个日夜,肖文儒带领专家团队和救援队伍,反复研究救援方案,多种技术路线同时推进并创新应用世界领先的钻机救援技术,为救援争取了宝贵时间,成功救出11名被困矿工。

肖文儒: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能把人从死亡线上拉回来,我们的一切付出都值了。

应急救援是九死一生的工作,但肖文儒逆向而行,一干就是38年。在瞬息万变的事故现场,他运筹帷幄,以专业敬业、勤业乐业,书写了一个个化险为夷、转危为安的奇迹,谱写了一曲曲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赞歌,诠释了对党的忠诚、对人民的大爱、对事业的热爱。

学习时代楷模肖文儒事迹个人感想(篇二)

多年一线救援的“火里来水里去”,让肖文儒患上了关节炎。从事应急救援指挥工作后,又因生活作息不规律、压力大,造成了他心脏血管95%堵塞,因而进行了心脏支架手术。家人跟他说要注意身体,他却比以前更拼了。

为了不让家人担心,肖文儒总是将前往现场救援说成去地方出差、调研几天。做完心脏手术不久,肖文儒又冲到一线。在电视上看到他憔悴疲惫的面孔,姐姐立马拨通肖文儒的电话,近乎咆哮地问:“你不要命啦?!”

在肖文儒的办公室里,有一个行李箱,便于他接到救援任务后“说走就走”。他说:“能把人从死亡线上拉回来,一切都值得。”轻描淡写的一席话,却让人看到人民在他心里的分量。

2017年6月,四川茂县突发山体垮塌。肖文儒带领工作组携边坡雷达赶赴现场,保障救援环境安全。他沉着冷静、精准研判,带领工作组和当地政府部门人员进入作业区。很多人并不知道,由于过度疲劳,加之烈日暴晒,他出现了血压升高、头晕等症状,就着凉水服下药片后,才撑了下去。

“这些年,我最难以忘记的是惊心动魄的事故现场的情形,最幸福的事是历尽千辛万苦把人救出来。救援很苦很累,但不管多苦多累,只要人能救出来,一切都值了。”对于这份事业,他永远保持着冲锋的那股劲儿。

像肖文儒这样连续从事应急救援一线工作近40年的人不多见。当年参加全国救护大队长培训的同期队友大多已改行换业,但他还是舍不得自己的专业。他说:“其他行业有很多人干,但矿山救援需要我,需要我这30多年的实战经验,我的工作有价值,我愿意倾尽全力。”

学习时代楷模肖文儒事迹个人感想(篇三)

在救援中,仅矿山“二次爆炸”,肖文儒就经历了4次,每一次都是命悬一线。

事实上,矿山事故救援是世界性难题。矿山企业大多是地下开采,在生产过程中,受到水、火、瓦斯、煤尘、冲击地压等多种致灾因素的影响,一旦发生事故,这些致灾因素在井下有限空间内交织叠加,产生高温浓烟、二次爆炸等次生灾害。

肖文儒回忆,上世纪90年代,他曾带着两名队员对一起煤矿火灾事故进行救援。当时,该煤矿通风不良,矿井下积存的几十吨煤尘在中部巷道发生自燃。“那真是生与死的考验,水与火的洗礼。”现在想起来,他仍旧忍不住感慨。

到达现场后,肖文儒和队友举起水枪开始灭火,但水枪里喷射而出的水柱,搅起了更多的煤尘,火光跟着就冲出来了,井下发生了二次爆炸。提前预判到这一情况的肖文儒,让队友们“全部趴下”。

而趴在地上的肖文儒手持水枪继续灭火。肖文儒说,“我知道氧气是有限的,一直打火就能控制火势。如果当时我停止灭火,可能就牺牲了。”

20_年6月5日,辽宁省本溪龙新矿业有限公司思山岭铁矿措施井井口发生炸药爆炸事故,造成14人死亡,10人受伤。事故发生后,根据应急管理部部署,肖文儒第一时间赶往现场,当晚在井口附近指导救援,对散落在废墟中的炸药、雷管浑然不觉。直到天亮后救援人员清理现场,他才发现自己被“炸药包”包围。

今年1月,山东栖霞笏山金矿发生重大爆炸事故,多人被困在600多米深的地下。肖文儒带领专家团队首次创新应用钻孔救援技术,会同各方力量逐个_难题,11名矿工在被困14天后被成功救出,被誉为“教科书式的经典事故救援案例”。

在救援过程中,被困人员通过钻孔传递上来两个纸条。第一张纸条写着:“望救援不停,我们就有希望,谢谢你们了!”第二张纸条传递上来,写着:“麻烦再送一部电话,做为备用。联系不到你们,我们就找不到党了。”

在700多次“生死营救”中,每一次都是肖文儒和战友们从死神手里抢人。从上世纪80年代太原大大小小的矿山事故救援到20_年山西王家岭煤矿特别重大透水事故救援,到20_年四川宜宾杉木树煤矿透水事故,再到今年山东栖霞笏山金矿重大爆炸事故救援……很多重大事故的救援现场,都有肖文儒“逆行”的身影。

学习时代楷模肖文儒事迹个人感想(篇四)

矿山救援是一项集专业性、业务性、技术性、实战性于一体的系统工程,要有顽强拼搏、勇于奉献的精神,更要坚持科学决策、安全救援的原则。

在救护大队的17年间,肖文儒参与处理煤矿救援事故500多起,他胆大心细、勇于拼搏,练就了过硬本领,积累了丰富经验。

2010年,在处置山西华晋焦煤有限责任公司王家岭矿透水事故中,肖文儒先后5次下井指导施救。在救援关键阶段,他身背呼吸器下井侦查,掌握了第一手信息,会同地方政府人员制定了严密的行动方案,奋战8天8夜,为成功救出115名被困矿工作出了突出贡献。

这次救援被困矿工的壮举,获得了国内外的广泛赞誉。“世界矿业史上最让人惊叹的救援之一”“成功书写了人类的大营救”“‘中国矿工获救’居世界十大救援奇迹之首”——许多国外权威媒体这样评价。

1000多名救援人员,连续奋战14个昼夜,救出11名矿工——山东栖霞笏山金矿“1·10”重大爆炸事故救援,可以说是国内难度最大的矿山救援案例之一。举棋若定的肖文儒,为这个被称为“教科书式的经典事故救援案例”,书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起初,现场指挥部决定布置4个钻孔进行施救。但因该矿岩层地质条件复杂,有构造破碎带,2号钻孔卡钻废弃。应急管理部工作组成员肖文儒果断向指挥部建议——再增调国家矿山应急救援大地特勘队一台高性能钻机和专业操作团队赶赴现场救援。

事后证明,这是一子落而满盘活的关键举措。原来,13日开钻的3号钻,孔钻至井下521米处时,井底偏移达7.4米。经专家组充分论证,决定由新调来的大地特勘队对3号钻孔进行纠偏透巷。17日13时56分,这个“生命通道”终于打通。

救援过程中,问题层出不穷,可谓“一山放过一山拦”。由于3号钻孔涌水在巷道积聚,工作组建议指挥部启用备用的4号钻孔代替3号钻孔,承担“生命通道”功能。为防止4号钻孔发生涌水,肖文儒建议“先堵水再透巷”,并被指挥部采纳。后来,被困人员转至4号钻孔下方,最终11人获救。

肖文儒的专业能力、业务素质在一次次救援实践中得到有力印证,他是救援人员心中“权威”的代名词,是新时代科技人才的突出代表。

在救护大队那些年,肖文儒不断探索实践救援新技术;为实现更加科学、安全的救援,他38年来不断总结应急救援经验,参与《矿山救护规程》制定和修订,主编出版了《矿山事故应急救援典型案例及处置要点》等;为持续发展壮大应急救援力量,他一次次到基层调研,为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体系建设,特别是国家矿山应急救援队建设贡献了力量。

有关学习时代楷模肖文儒事迹心得感想范文 【精】


人们每年都会关注由中宣部发布的时代楷模先进典型,他们都是这个时代最值得人们尊敬的优秀榜样人物,我们应当学习和领悟他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您是否正准备拟写学习心得呢?下面是由范文资讯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有关学习时代楷模肖文儒事迹心得感想范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有关学习时代楷模肖文儒事迹心得感想范文【篇一】

肖文儒是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中心副主任兼总工程师,从业38年,他参与700多起事故救援,助力救出1000多名被困人员,用英勇无畏和专业细致守护生命。

今年1月初,山东栖霞五彩龙金矿发生爆炸,矿工被困600米深井下。肖文儒随应急管理部工作组第一时间赶往现场。

救生孔提前两天被打通,井下传回了敲击声。

历时14个昼夜,肖文儒超前预判,沉着指挥,11名矿工安全获救。

井下救援险象环生,从业38年,每一次肖文儒都冲锋在前。

2010年,山西王家岭煤矿发生特大透水事故,肖文儒5次下井勘察,成功救出115名被困矿工。

2017年,辽宁万达煤矿发生透水事故,肖文儒驻守井下11个小时指挥救援,被困83人全部获救。

肖文儒不断总结实战经验,参与编写了10万多字的各项救援手册,组织培训了91支国家救援队伍,推动中国矿山救援水平达到了世界一流。

有关学习时代楷模肖文儒事迹心得感想范文【篇二】

梦境中,常常是火光滔天,他,独自一人,穿梭火海边缘。

38年来,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中心副主任兼总工程师肖文儒参与过多次重特大灾难事故营救:每一场灾难,都是瞬息万变的战场;每一次救援,都是生死以赴的逆行。

右眼角的伤疤,是烧糊的拉链蹭到脸上留下的;变形的关节,是长期冷热交替埋下的病根……而他,早已习惯,在办公室备好一只行李箱,随时准备,救人于危难。

“我不能离开”

700多起灾难事故救援,成功解救被困群众1000多人——肖文儒的手机里,存着许多他参与过的救援现场照片和视频。他能准确说出每一次事故的时间和抢救人数。

“这些不是照片、数字,都是一条条人命、一个个家庭啊!”“人命关天”这四个字,早在30多年前,就烙印在肖文儒心中。

1985年冬天,山西省原大同矿务局雁崖矿井下中央变电站突发着火事故。

当23岁的肖文儒和同事们成功带着被困人员升井,一位80多岁的老太太“扑通”一声,跪了下去:“谢谢你们,救了我的孩子!”

老人这一跪,重重地压在了他的心上,也永远地赶走了曾经的犹豫。

应急救援工作太苦、太难、太危险了!20世纪80年代,应急救援人员很多时候是在“赌命”。

戴上呼吸器,披着浇透了凉水的草袋子,应急救援队员要在井下灾区接近人体极限的高温中工作;浓烟翻腾,他们只能闭着眼睛打密闭墙,一旦走错方向,或撞落呼吸器鼻夹,后果不堪设想……

一次救援,肖文儒亲眼目睹队友倒在井下。

“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这工作咱别干了啊?”肖文儒的脑海中,自己母亲流着泪的苦苦哀求,和被救者母亲含着泪的重重一跪,最终重叠成一个声音:“我不能离开。”

选择了应急救援,就选择了与“死神”较量。记不清多少次,肖文儒和队友命悬一线。

“队长,水花打起火花了!”一次,某煤矿井下盲巷积存的几十吨煤粉发生自燃,形成随时喷发的“火山口”,高压水枪冲起煤尘,火光瞬间迸发四射。

“趴倒!”电光火石间,肖文儒想到了“二次爆炸”,不假思索地喊出命令。

话音刚落没几秒,爆炸声响彻巷道,火舌瞬间吞噬了作业空间。

趴在地上的肖文儒迅速擎起水枪对准火点,一秒、两秒……氧气越来越稀薄,一分钟、两分钟……视线越来越模糊……

幸好,火势被及时扑灭。“如果当时晚趴下几秒,或者没有坚持继续灭火,可能我们就牺牲了。”肖文儒说。

井下二次爆炸,是矿难救援中最大的风险点。而这样的生死关,肖文儒硬闯了4次。从煤矿瓦斯爆炸到透水事故,从隧道坍塌到山体垮塌,肖文儒总是向险而奔、逆向而行。

“生命至上,只有掌握第一手情况,救援行动才能更有效。”多少年来,只要到了事故现场,肖文儒就要背着呼吸器下井勘察;他曾整晚站在井口附近指挥救援,直到天亮才发现自己被满地炸药、雷管“包围”;在瓦斯浓度高达4%以上的现场,他曾两次爬下巷道查看,力排众议调整救援方案。

“向前一点、再向前走一点。”挺进生命禁区的每一次,肖文儒都会押上“所有的砝码”。因为他相信,在漫无边际的黑暗深处,还有人等着他带去一束光。

“不惜一切代价”

肖文儒至今难以释怀,多年前大同某煤矿发生火灾事故,一开始还可以通过电话联系上井下被困人员,但由于当时技术手段落后,被困人员最终全部遇难。

“当时我就想,一定要不惜一切代价,把人救出来。”他说。

今年1月,山东栖霞笏山金矿发生“1·10”重大爆炸事故,被困人员位于井下约600米的位置,救援深度较为罕见。由于地质情况复杂,不仅钻孔工作难度极高,井下涌水量也很大,形成“前有围堵后有追兵”之势。

4个钻孔“多管齐下”,相继遇到问题。肖文儒当机立断:提前增调国家矿山应急救援大地特勘队带一台高性能钻机前来增援!

这时,救援希望最大的3号钻在钻至井下521米处时,距井底目标偏移已达7.4米。

一子落而满盘活,新增救援团队及时对发生偏移的3号钻孔进行纠偏透巷。仅用4天,这条“生命通道”提前打通!

一刻不停,在部署打通4号钻孔中,肖文儒建议“先堵水再透巷”,确保了这条生命维护和监测通道始终畅通。后来证明,这个方案让转至4号钻孔下方的被困人员生存环境大大改善,赢得了宝贵的抢救时间。

最终,11名被困人员获救,这次事故救援也被业内誉为“教科书式的经典案例”。

临场应变、力挽狂澜,靠的是废寝忘食的研究思考、通宵达旦的实战训练。38年来,肖文儒不管岗位、身份如何变化,他一直冲锋在救援最前线,成长为我国矿山救援的权威专家。

“加强瓦斯实时监测!”2017年秋,辽宁阜新万达煤矿发生透水事故。肖文儒在井下现场连续工作11个小时,当作业现场瓦斯浓度达到3.5%并继续上升时,他立刻组织调整通风系统,将作业现场瓦斯浓度控制在安全范围,最终,83名被困矿工全部获救。

举棋若定,落子无悔,在一次次的生死淬炼和刀锋行走中,肖文儒成了全国应急救援系统的“老兵”。

从推广正压氧气呼吸器、高压排水软管等装备的广泛应用,到加快救援应急通信、矿用石膏等技术的高速发展;从组织起草矿山救护规程和救援条例,到“传帮带”各类现场处置和技术装备的经验……肖文儒始终坚持实事求是,倡导“科学精神和热血担当缺一不可”。

他的手机上,存满了全国矿山救援大队大队长和总工的电话号码,一有机会,他就深入基层救援单位,推广矿山救援的新知识新办法,服务于城市救援与综合救援。

“运用新方法新技术,老肖为应急救援加上了多重保险。”应急管理部矿山救援中心综合处二级调研员、副处长欧阳奇说,“他不仅是主心骨,更是指路灯。”

“一切都值了”

2021年初春,某煤矿透水事故发生的第二天,肖文儒就星夜驰援,抵达现场。

春寒料峭,救援队住的是帐篷,吃的是盒饭,每天工作到凌晨。59岁的肖文儒直到35天后才撤离,刷新了他自己最长的现场工作记录。

可是,他的心脏已经放了3个支架了,还患有腰椎间盘突出、高血压、关节炎……对于这个每年最多出差200多天,经常持续工作几十个小时的人来说,这些好像都不值得一提。

有一次,做完心脏手术不久,肖文儒又冲到一线。在电视上看到他憔悴疲惫的面孔,姐姐第一时间拨通了他的电话,近乎咆哮地问:“你不要命啦?!”

他却很平静地回答:“不管多苦多累,只要人能救出来,一切都值了。”

在工作中他雷厉风行,在生活中却平淡如水。

他不允许家人因为私事麻烦组织,也不让家人经营与他工作有交集的业务。一次,一位同学托肖文儒帮儿子找工作,他一口回绝:“对不起,我没有那个能力。”

当年的很多救援队友已改行换业,有的发了大财,劝他也“下海”,但老肖始终坚持:“其他行业有很多人干,但矿山救援需要我这30多年的实战经验,我这工作有价值。”

今年7月,河南发生特大暴雨灾害,肖文儒带领14支专业救援队赶赴新乡开展抢险救援。12天没日没夜,他们吃苦受累,立下汗马功劳。但救援结束后,肖文儒第一时间带着队伍悄悄撤离。

把职务看“淡”、把事情做“精”、把人写“大”——这是肖文儒的老同事、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中心资产财务部二级巡视员孙国建对他的评价。

经历生死、见多离合,肖文儒的确把很多东西看得很淡,但对师生情谊却格外珍惜。

38年间,肖文儒把40多本厚厚的救援笔记中的心得经验,倾囊传给了一批“好苗子”。

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中心指挥协调部三级主任科员乔天楷记得,2019年自己从部队转业来的时候,还是煤矿救援的“门外汉”,肖老师带头领着他们下井,逼着他们学习。徒弟们救援有功,他比谁都兴奋。

还有一份情,他埋在了心底。那是对家人的愧疚之情。

肖文儒的儿子上小学时,曾把对爸爸的思念凝于笔端——“我很少能看到我的爸爸,因为每天早晨我还没起床,爸爸已经离开了家;我晚上都睡着了,爸爸都还没回来。”

肖文儒的母亲生前也曾对他抱怨:“我遇到困难、想找人帮忙的时候,都想不起来你。”

说到这些,这个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的铁汉红了眼眶。

家人闲坐、灯火可亲,谁人不想?但作为一名应急救援工作者,只要呼救声起,就应生死以赴。

2019年10月1日,肖文儒作为应急管理系统的群众代表参加国庆70周年庆祝活动,登上了“众志成城”方阵彩车。

“对党忠诚、纪律严明、赴汤蹈火、竭诚为民”——应急救援人的训词,肖文儒用毕生践行。

他说:“在‘全灾种、大应急’要求面前,我们要从‘救’向‘防’转变,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很多的坎要迈。”

肖文儒仍然时刻准备着,奔赴下一个战场……

有关学习时代楷模肖文儒事迹心得感想范文【篇三】

700多起灾难事故救援,成功解救被困群众1000多人——肖文儒的手机里,存着许多他参与过的救援现场照片和视频。他能准确说出每一次事故的时间和抢救人数。

“这些不是照片、数字,都是一条条人命、一个个家庭啊!”“人命关天”这四个字,早在30多年前,就烙印在肖文儒心中。

1985年冬天,山西省原大同矿务局雁崖矿井下中央变电站突发着火事故。

当23岁的肖文儒和同事们成功带着被困人员升井,一位80多岁的老太太“扑通”一声,跪了下去:“谢谢你们,救了我的孩子!”

老人这一跪,重重地压在了他的心上,也永远地赶走了曾经的犹豫。

应急救援工作太苦、太难、太危险了!20世纪80年代,应急救援人员很多时候是在“赌命”。

戴上呼吸器,披着浇透了凉水的草袋子,应急救援队员要在井下灾区接近人体极限的高温中工作;浓烟翻腾,他们只能闭着眼睛打密闭墙,一旦走错方向,或撞落呼吸器鼻夹,后果不堪设想……

一次救援,肖文儒亲眼目睹队友倒在井下。

“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这工作咱别干了啊?”肖文儒的脑海中,自己母亲流着泪的苦苦哀求,和被救者母亲含着泪的重重一跪,最终重叠成一个声音:“我不能离开”。

选择了应急救援,就选择了与“死神”较量。记不清多少次,肖文儒和队友命悬一线。

“队长,水花打起火花了!”一次,某煤矿井下盲巷积存的几十吨煤粉发生自燃,形成随时喷发的“火山口”,高压水枪冲起煤尘,火光瞬间迸发四射。

“趴倒!”电光火石间,肖文儒想到了“二次爆炸”,不假思索地喊出命令。

话音刚落没几秒,爆炸声响彻巷道,火舌瞬间吞噬了作业空间。

趴在地上的肖文儒迅速擎起水枪对准火点,一秒、两秒……氧气越来越稀薄,一分钟、两分钟……视线越来越模糊……

幸好,火势被及时扑灭。“如果当时晚趴下几秒,或者没有坚持继续灭火,可能我们就牺牲了。”肖文儒说。

井下二次爆炸,是矿难救援中最大的风险点。而这样的生死关,肖文儒硬闯了4次。从煤矿瓦斯爆炸到透水事故,从隧道坍塌到山体垮塌,肖文儒总是向险而奔、逆向而行。

“生命至上,只有掌握第一手情况,救援行动才能更有效。”多少年来,只要到了事故现场,肖文儒就要背着呼吸器下井勘察;他曾整晚站在井口附近指挥救援,直到天亮才发现自己被满地炸药、雷管“包围”;在瓦斯浓度高达4%以上的现场,他曾两次爬下巷道查看,力排众议调整救援方案。

“向前一点、再向前走一点。”挺进生命禁区的每一次,肖文儒都会押上“所有的砝码”。因为他相信,在漫无边际的黑暗深处,还有人等着他带去一束光。

读《反对本本主义》一文后感想两篇


读《反对本本主义》一文后感想两篇文章标题:读《反对本本主义》一文后感想两篇
找文章到免费网更多原创-()
根据“创建学习型机关,争做创新型干部”的精神,要求近期研读《矛盾论》、《实践论》和《反对本本主义》三篇经典文章,撰写理论学习的体会,我觉得以自己微薄的理论功底,虽然认真地研读了原文,但认识仍然非常有限。现在,我就通过对《反对本本主义》这篇文章的学习,谈一点自己浅薄的体会。
我觉得通过对《反对本本主义》这篇文章的学习,为我们今天正确地观察事物、解决矛盾和指导工作仍然提供了重要的思想原则和科学的思维方法。“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我想这是大家都耳熟能详的一句话,这就是毛泽东同志的经典著作《反对本本主义》的第一个部分。“你对于某个问题没有调查,就停止你对于某个问题的发言权”就是这篇文章的第一句话。这犹如一声断喝,矛头直指那些不深入实际调查就针对某个问题胡乱发言的人。就是在七十五年后的今天,读到这里,如果我们对某个问题没有深入实际调查就胡乱发言、随便决策,依然犹如芒刺在背,如鲠在喉。
紧接着文章用了14个字,4个感叹号,分四个自然段,近乎深恶痛绝的指出了对有些共产党员不深入实际调查的愤慨:“要不得!
要不得!注重调查!反对瞎说!”对文字的这种处理方式在我以前读过的文章里面是没有见到过的。仔细品位,这些非常平凡、经常在口头上说的14个字的力量在这里胜过了洋洋洒洒的千言万语和鸿篇巨著,字字千钧,掷地有声!“你对于那个问题不能解决么?那末,你就去调查那个问题的现状和它的历史吧!你完完全全调查明白了。你对那个问题就有解决的办法了。”这就告诉我们惟有深入的调查研究,才是正确解决问题的有效办法。还比喻“调查就象‘十月怀胎’,解决问题就象‘一朝分娩’”,只有进行了艰苦的“十月怀胎”式的调查,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正确办法,才可能会有“一朝分娩”式的迅速解决问题。怎样纠正这种本本主义?只有向实际情况作调查,“共产党的正确而不动摇的斗争策略,决不是少数人坐在房此文来源于免费网里能够产生的,它是要在群众的斗争过程中才能产生的,这就是说要在实际经验中才能产生。”这里指明了马克思主义者认识世界和克服主观主义的根本途径和有效方法在于向社会作调查。文中对那些“饱食终日,坐在机关里面打瞌睡,从不肯伸只脚到社会群众中去调查调查”的人,大声疾呼,发出了“到斗争中去!到群众中作实际调查去!”的号召。要深入实际调查,但怎样才能搞好调查呢?文章又本着“治病救人”的方针,提出了正确开展深入调查的方法——“调查的技术”,毛泽东在文章第七部分重点谈了七点“调查的技术”,这对于我们现在的年轻同志仍然具有非常实际的指导意义。首先指出“要开调查会作讨论式的调查”,“那种不开调查会,不作讨论式的调查,只凭一个人讲他的经验的方法,是容易犯错误的。那种只问一下此文来源于免费网,不提出中心问题在会议席上经过辩论的方法,是不能抽出近于正确的结论的”。接着指出“调查会到些什么人?”“开调查会是人多好还是人少好”,“要定调查纲目”,“要亲自出马”,指出“从支部书记到总书记,一定都要亲身从事社会经济的实际调查,不能单靠书面报告”。强调“要深入”,特别是针对没有从事过调查研究的人给出了方法,“初次从事调查工作的人,要作一两回深入的调查工作,就是要了解一处地方,或者一个问题的底里。深切地了解一处地方或者一个问题了,往后调查别处地方、别个问题,就容易找到门路了。”最后强调“要自己做记录”,只有自己亲自做调查记录,才能得到第一手资料。这七个方面都讲得非常详细,具有很强的操作性。通过学习《反对本本主义》,对于克服思想上的主观主义和工作中的官僚主义,养成密切联系群众、深入实际调查研究的工作作风,努力做好各项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细细品味这篇文章,觉得它既是一篇热情洋溢的演讲稿,又是一篇关于如何做好调查研究的培训教案。有时需要大声朗诵,方觉得畅快淋漓;有时又觉得需要细细研读,在笔记本上记下点什么,需要继续巩固,才觉得放心。在我们的具体工作中,常常习惯于机械地理解上级政策,简单照搬条文办事,有些“规矩”在外地已经废除,我们这里仍然有效。同样政策下在外地能办成的事,在我们这里却难于办到,还往往振振有辞,政策和上级精神就是这样,我们也没有办法。究其思想根源,往往是仗着自己“没犯错误”,仗着自己“贯彻政策不走样”而无所顾忌,这种本本主义也因此更有广泛性和顽固性。就执行政策而言,简单照搬条文办事,好像是“不走样”了,但它却使得

读《反对本本主义》一文后感想两篇政策在落实中表面化,政策无法用好用足,从实质看,其实也是一种“走样”,大的方针政策没有结合本地方的客观实际,就不一定符合本地的实际情况,也就没有将国家的好政策按政策的本意在本地得到真正落实。只不过这种本本主义以“坚决贯彻”的面目出现,这看上去似乎“没犯错误”,事实却不然,因为它使政策的“富矿”难以得到及时而充分的“开采”,大大影响了发展,由此造成的社会、经济损失之大,几乎是难以估量的。毛泽东在文中指出:“盲目地表面上无异议地执行上级的指示,这不是真正在执行上级的指示,这是反对上级指示或者对上级指示怠工的最妙办法。”“妙”在哪里呢?“妙”就妙在不动脑筋,不深入实际调查,具体制定适合本地的具体方案,只是生搬硬套,明明影响了发展,造成了损失,却因看上去“没犯错误”而难以追究其责任。在这里我们应当正确看待有为和无为:按政策规范管理是有为,放活政策同样是有为,有时对一些不违反原则的探索性做法采取默许的态度也是有为;如果把管理变成了管制,搞得许多好事都办不成,无论多忙多累,也是无所作为。衡量有为的标准就是有利于投资兴业,有利于强国富民,有利于又好又快地发展。至于管理,我认为我们今天的管理,实质上就是服务——服务发展、服务基层、服务群众。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把政策吃透,把上级政策和本地的客观实际结合起来,创造性地执行政策,勇于承担责任,做到凡是有利于发展先进生产力的事就全力以赴的去做,凡是有利于富民安民的事就不遗余力的去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共产党员肩负着带领人民群众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每一个共产党员都必须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不断改造主观世界。这就需要我们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不仅要学好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还要学习当代经济、科技、文化……学习、借鉴世界上一切科学的新经验、新思想、新成果。要做到理论联系实际,真正学懂会用,现在就是要紧密联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和解决办法的调查研究。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服务,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和谐社会服务。这就是我读了《反对本本主义》一文之后的一点肤浅体会,由于自己的理论水平有限,认识难免有偏颇和不正确的地方,请领导和同志们批评指正。反对本本主义读后感“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我想这是大家都耳熟能详的一句话,这就是毛泽东同志的经典著作《反对本本主义》的第一个部分。为了能对这篇文章有一点发言权,我在看完这篇文章后又了解了一下它产生的背景,因为毛泽东文集的大量文稿都是针对具体问题而产生的(当然有许多本来就是讲话谈话的记录稿)。毛泽东的这篇文章就是为了反对当时红军中的教条主义思想而写的,那时没有“教条主义”这个名称,而叫它做“本本主义”。1930年1月,毛泽东写《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文,阐述关于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革命道路的理论。5月,在江西寻乌作调查;同时撰写《反对本本主义》一文,提出“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8月,任红一方面军总政治委员和中共总前敌委员会书记。此后同朱德等人指挥红军连续粉碎了国民党的4次“围剿”,这些胜利固然体现了共产党人卓越的军事才能,更重要的是要有正确的革命理论作指导。经过中国众多革命先驱的探索加上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马克思列宁主义已成为大多数中国人的选择。但如何学习和利用马克思列宁主义仍是一个问题。马克思、恩格斯自己就阐明了这个问题。《共产党宣言》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纲领性文献,在其发表25年后,马克思、恩格斯在该书1872年德文版的序言中就以鲜明的态度写道:“这些原理的实际运用,正如《宣言》中所说的,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所以第二章末尾提出的那些革命措施根本没有特别的意义。”他们直言不讳地指出由于大工业、工人阶级政党组织的发展,特别是巴黎公社革命的实践经验,“这个纲领现在有些地方已经过时了”[1](p248)他们不止一次说过:“我们的理论是发展的理论,而不是必须背得烂熟并机械地加以重复的教条。”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的具体情况相结合,一切从实际出发,反对教条主义是《反对本本主义》一文的基本精神。文章前面重点讲了实际调查的重要性——“调查就是解决问题”“中国革命斗争的胜利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情况”文章用了多个感叹号,近乎深恶痛绝的指出了对有些共产党员不深入实际调查的愤慨:“要不得!要不得!”当然也提出了号召“到斗争中去!到群众中作实际调查去!”我觉得本文的学习为我们今天正确地观察事物、解决矛盾和指导工作提供了重要的思想原则和科学的思维方法。离开实际调查就要产生唯心的阶级估量和唯心的工作指导,那末,它的结果,不是机会主义,便是盲动主义。毛泽东对此在《反对本本主义》中开出了一剂药方:"怎样纠正这种本本主义?只有向实际情况作调查"。这里指明了马克思主义者认识世界和克服主观主义的根本途径和有效方法在于向社会作调查。要深入实际调查,但怎样才能搞好调查呢?文章又本着“治病救人”的方针,提出了正确开展深入调查的方法——“调查的技术”,毛泽东在文章第七部分重点谈了七点“调查的技术”,这对于我们现在的年轻同志仍然具有非常实际的指导意义。在这里我们应当正确看待有为和无为:按政策规范管理是有为,放活政策同样是有为,有时对一些不违反原则的探索性做法采取默许的态度也是有为;如果把管理变成了管制,搞得许多好事都办不成,无论多忙多累,也是无所作为。衡量有为的标准就是有利于投资兴业,有利于强国富民,有利于又好又快地发展。至于管理,我认为我们今天的管理,实质上就是服务——服务发展、服务基层、服务群众。不仅要学好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还要学习当代经济、科技、文化……学习、借鉴世界上一切科学的新经验、新思想、新成果。要做到理论联系实际,真正学懂会用,现在就是要紧密联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和解决办法的调查研究。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服务,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和谐社会服务。按照实践的发展推动马克思主义前进,用发展的马克思主义来指导新的实践
《读《反对本本主义》一文后感想两篇》来源于免费网,欢迎阅读读《反对本本主义》一文后感想两篇。

工作感想


篇一:工作感悟

不知不觉来到新的工作岗位已经三个月了,三个月来先后在武汉开发中心、稽核团队、核算团队工作,对于我这个从基层网点来的新人来说,一切是都新的,都要从头开始学,生活上要适应南京的节奏,工作上要不断学习新的业务技能,心态上要找准位置适应新的角色。刚来到省行的时候,让我回忆起刚进入建行时的工作与生活,那时候远离老家连云港来到淮安盱眙县这个陌生的环境,举目无亲。在建行工作就从简单的业务学起,从微不足道的小事做起,学业务、练技能都要求自己做到最好,所有的业务技能、人脉关系都要靠自己慢慢积累,一段时间以后自己的工作就走上了正轨。同样的道理,来到这个新的环境也需要我在长期的工作当中不断积累、不断摸索,努力让自己最快的适应这里的工作节奏;努力让自己更好的完成自己的工作任务;努力让自己对于现有的工作能够有创新、有改进;努力让自己的工作更好的服务建行一线。

一、提升业务素质,树立服务思维

1、视角着眼分行、树立服务思维

来到省行平台工作,视角要着眼整个分行,不能以自己的一亩三分地的规矩或者自己的主管想法作为衡量事情的标准,凡事要紧盯制度与规矩,要着眼全行的利益也要兼顾服务基层的需要,这要求我的思维要迅速的转变,不是转变的更加官僚,而是利用我最基层的工作经验去尽可能的服务好一线,减少一线的工作压力,从而为分行创造更大的价值。这段时间我在票据交换中心工作,直接面对南京地区的一线

网点,这方面的感受也更加更加深刻一点。尤其是我们科室的郭科长,她对待工作严谨、细心、热情,更重要的也是我需要学习也是让我这个一线出身员工感动的是她身处机关后台却把帮助一线解决实际问题作为工作的重心之一,对于有些票据按照“票据法”要求或者COS_T对票据的要求是可以做退票处理的,但是无疑这会给基层网点带来麻烦,于是她一遍遍的扫描、一次次的沟通各个环节,在规定允许的情况下帮助网点处理这些“疑难杂症”,真正能够做到“机关服务前台、二线服务一线、共同服务客户”,这也是目前很多机关科室所缺乏的。

2、养成严谨的工作习惯

这次选调自己有幸成为其中一员来到省分行运营管理部核算团队工作,要说在这里工作什么最重要,首先我感受到的是“严谨”,严谨细致是一种工作态度,反映了一种工作作风。严谨细致,就是对一切事情都有认真、负责的态度,一丝不苟、精益求精,于细微之处见精神,于细微之处见境界,于细微之处见水平;就是把做好每件事情的着力点放在每一个环节、每一个步骤上,不心浮气躁,不好高骛远;就是从一件一件的具体工作做起,从最简单、最平凡、最普通的事情做起,特别注重把自己岗位上的、自己手中的事情做精做细,做得出彩,做出成绩。运营管理部核算团队每天处理着大量的全省的、总行的、人行的、同业的、兄弟行的核算业务,而且金额动辄几亿、几十亿,稍有差错省分行就面临着巨大的业务风险与资金损失。在我印象中,核算团队的同事对待各自业务的态度是值得我不断学习的,记得去武汉之前来到刘轩那学习半天,他在教我调账业务的同时也在经

办很多核算业务,他的小键盘速度快又准,在经办每一个表外业务的时候都在凭证右边写下附件张数,核对后加盖附件章,然后整齐的夹好,这个细节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大部分的基层网点员工在办理业务的工程中可能都不会注意主件的附件张数并在主件上标注,一些小小的习惯反映的是他也是整个核算团队对待工作严谨、细致的态度,也是我来到这个团队后最需要学习的。

3、打造自身过硬的业务素质

对于基层网点来说,遇到业务上的问题大多数是自己琢磨着去解决,除非遇到很难解决的问题才会麻烦上级行,所以说作为省分行运营管理部核算团队的一员,我必须成为一名业务精英,在自己的工作领域中要善于发现、总结工作中会遇到的疑难杂症、特殊情况。对于新业务、新知识自己必须第一时间吃透;一些创新的想法要第一时间汇报;发现的系统缺陷要第一时间上报; 对于业务单位提出的问题要第一时间解决。另外做业务不能只是埋头苦干,要了解整个业务运转的流程与自己所经办的业务处在整个核算系统中所处的环节,视角放大了,处理业务尤其处理一些业务矛盾的立足点就会不一样。这种业务能力可能不是短时间能够做到的,需要一定的岗位实践、时间积累更需要自己多学习、多思考、多交流。

4、责任心“贵”不在一时在持之以恒

提到工作就必须提到责任心,具有责任心的员工不仅能够更好的完成当前工作任务,也会将自身的工作任务对于组织的重要性有更深刻的认识 ,责任心越强的人会把更多的义务揽在身上,慢慢的他所承担

的担子就会越来越重。责任心不仅体现在对某一件具体事务的处理态度上,我觉得更重要的是对待一切工作都有一种长期的、负责任的态度,而难就难在“持之以恒”上。近期我一直在票据交换中心从事票据审核工作,对于我这个从柜台出身的员工身上,这种业务可算轻车熟路,边审边熟悉南京的业务规则与票据中心的业务习惯,不久以后我便能迅速的完成审票工作,而一种过渡的“自信心”也在慢慢的充斥在工作工程中,很多要素简单的票据审核的就不如以前那么仔细,直到有一天这种简单的票据也出现了问题,虽然问题不大领导也没有批评,但是自己突然觉得自己的错误太低级,心里上很过意不去,在与外包的同事沟通过以后发现,自己的审核相比她们也没有那么严谨,归根结底就是自己对工作的责任心可能只出现在工作的某一阶段,没有长期的贯穿整个工作流程,我想这种工作责任心在核算中心工作后果可能是致命的。回忆起刚入行的柜面工作,自己也经常为了一些业务去“钻牛角尖”,而结果就是,长期的坚持让我成为了营业部业务骨干,从而有机会去接触更加复杂也业务,有机会负责一整个网点运营。而现在的我是不是对自己的要求放松了?不是!经过一天的调整,我从新开始了我的审票工作,在工作中时刻保持着一颗谦逊的心,不急、不骄、不躁;多想、多记、多问,从头到尾的认真审核每一张票据,不因业务简单就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履行好票据复审的职责,杜绝差错的发生。

5、融入团队、做团队的“放大器”

俗语说的好“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在当今的工作当中,只有

团队共同努力才会有真正的成就,如果你一个人工作,即使你有非凡的能力,也不见得能在工作成取得非凡的成就。只有在团队中,你才能获得全面发展自己才能的手段,而你的同事则始终会是你思想的“放大器”,正如你作为团队一员一样。当我来到票据交换中心这个心的团队工作时,正是新老系统交替的时候,多个系统的同时运行使我们的工作看起来杂乱无章,这个时候确是我尽快融入团队的好时机,我利用我基层的工作经验与技能迅速的进入工作节奏,同时帮助同事们处理一些琐碎事物,在繁忙的工作中,我迅速与中心的同事们结下了深厚的“战斗友谊”,我的一些工作小方法也得到了同事的认可。好的团队氛围不断激发着我们的工作热情,在大家共同的努力与摸索下,我们工作的流程衔接越来越紧密,差错越来越少,效率越来越高,在最短的时间内渡过了新系统上线的磨合期,我们处理的票据多了,大家脸上的笑容也多了,这就是团队的价值。

6、发挥优势、积极创新

二、一些建议与想法

1、加强新员工培训

对于刚入行的新员工来说,新行员培训是必经的阶段也是全行上下下大力气去做的工作,这让新行员对建行有了初步了的了解,也对其价

篇二:工作感悟

一名地税老兵的工作感悟

参加工作几年,早已不算是新人,看着这两年局里来的新人各个精神抖擞,朝气蓬勃,有种“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的感觉,今天我也“聊发少年狂”,抒发一下工作感悟,与新人共勉。

从大学的象牙塔来到地税的工作岗位,总会有一个适应的阶段。也许会感觉工作不像上学,没有考场也没有能展现自己能力的机会;也许会感觉工作就是每天早上来晚上走,熬到下班又可以自由娱乐;也许会感觉工作和自己之前想象的差距很大,面对工作有很多的迷茫;也许会刚开始凭借一股激情积极投入到工作中,结果过段时间感觉没什么起色,也就变得消沉。这些思想上的消极情绪,很多人都曾有过。其实,工作中看似没有考场,但却处处是考场,时时在考试。一个人如果整天安于现状、碌碌无为,不仅在地税干不出成绩,走到哪里都会一事无成。事业不会是一帆风顺,要想进步总会遇到困难和挑战。困难并不可怕,俗话说能轻易得到的成功都是廉价的,困难与挫折是我们每个人成长的磨刀石。

面对困难,我们不能产生疲惫之感、松懈之心、畏难之情和退缩之意,这些消极思想才是我们前进道路上最大的“拦路虎”。干事业、谋发展,赢在精神,贵在状态,一个人在工作和事业中呈现出什么样的精神状态,决定着他工作好坏、事业成败,也体现着人生境界和价值追求。所以说,我们不管在工作中还是在生活中,必须抖擞精神,激发饱满的热情和旺盛的斗志,才能形成义无反顾的干劲、拼劲和闯劲,攻克困难,战胜挑战。

工作中要有只争朝夕的精神。“多少事,从来急;天地转,光阴迫。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机遇不常有,时间不等人,一步不能慢,一刻不能等,慢一步跟不上,等一刻就干不成。我们要在工作中培养“三步并作两步走”的工作作风,激发勇往直前、向上攀登的正能量,抢先机、占主动,争分夺秒、挂图作战,高效有序地完成自己的工作环节,确保全局的各项工作快速推进、如期完成。

工作中要有勇于担当的精神。“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税务工作责艰任重,如果在工作中缩手缩脚,畏首畏尾,碰到矛盾就上交,遇到困难就绕开,无法履责胜任、成就事业。越是大事当前、难事压头,越要有勇于担当的精神。我们要拿出无私无畏、舍我其谁的气概,主动承担难事急事棘手事,冲锋在前,敢于亮剑,雷厉风行抓、理直气壮管,啃硬骨头,拔硬钉子,把责任担当实,把职责履行好。

工作中要有持之以恒的精神。“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税务工作和我们在学校读书不同,上学像是短跑,努力一段时间,成绩就会提高;而工作像是长跑,取得成绩不是一朝一夕之功。工作贵在持之以恒,也难在持之以恒,我们不能刚开始踌躇满志,而拼搏一段时间后发现没有取得想要的成绩就自暴自弃。事业需要我们用毕生的时间去努力、去探索、去拼搏,在工作中要发扬锲而不舍、持之以恒的精神,坚定“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信念,沿着既定目标,坚守理想,胸怀大局,把每一项工作都做好,尽到自己的职责,一步一个脚窝,

不断向前迈进。

毛泽东同志讲:“人总是要有一点精神的”。这个“精神”是一种情怀,一种境界,一种超越,一种不甘落后、不甘平庸、不甘得过且过的血性和品节。成功并不难,只要认准目标,锲而不舍,平凡的人可以创出不平凡的业绩。我们应该始终保持斗志昂扬的精神状态投入到工作中,以一流的精神超越自我,以一流的精神凝聚力量,以一流的精神铸就辉煌,让理想之花在地税的土壤上绽放。

篇三:分享工作感悟

工作感悟

我特别喜欢朱自清《匆匆》里的一段话“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我觉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着的手边过去……”日子在不经意间溜走,蓦然回首,才发现看似琐碎平常的工作,通过六年的不断累积,自已也在不断成长。现将我在工作中的感悟进行总结,可以归纳为以下四点:

一、主动和被动

主动工作无疑是有效率的工作,例如:工作程序熟悉后,有些工作主动办,完成效率高。不要每一件小事都需领导的督促,时间久之,大家会怀疑你的能力。主动做事是最基本的工作态度。

主动工作还包括,对于自己的每项工作有没有定期分类汇总,发现问题,想出相应的对策,并上报领导;还表现在对自己的工作有没有长远的规划,只是就做眼下的事等;这些领导可能没有安排,都需要自己主动去做。

被动工作无疑是没有效率的工作。这里主要指如果你的工作就是被动的,意思是你自己办不了,必须督促别人去办,别人可能和你同级也可能是你的上级,工作完成情况不由你控制。可能会出现你提醒少了,别人会说你不上心;你提醒多了,别人会闲你烦,不给你好脸色。这个度很难把控。当然这还涉及到“沟通”技巧。既便如此,如果重要的事,也需要督促到底,直到事情完成。时间久了,那些对你埋怨的人会变成佩服你的人。

二、1%和100%

1、指工作态度。在日常工作中,不要存在侥幸心理。觉得工作哪有不出差错,觉得错了也没有什么了不起,到时改正就可以。还有就是有的工作,是不允许有错,万一错了,会给公司造成不必要的损失,或者会给公司造成很大的麻烦。例如:合同金额,帐目等。现在不是流行一句话“梦想一定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也就是说对于重要的事情要抱有100%的不错的信念,既便如此,可能也会出现1%的错误。但如果一开始就抱着可能出错的念头,那迟早有一天会出大错。

2、业务方面。

对于你,在所有客户里面,可能是1%的出错;但对于这个客户,你是100%的出错,这会让客户怀疑你的能力,产生不信任感。因此,一些重要的数据要核对清才告诉客户,一些话经过深思熟虑后再给客户承诺。

3、指工作方法。现在都是电脑办公,因此要对常用的办公软件熟练使用。不然,工作效率低,还易出错,出现“事倍功半”现象。还有能批量解决的工作,比单个解决要快;把自己的工作做一个计划,按序进行,而不是零乱的、临阵磨枪的工作方式。

三、今天和明天

1、指工作效率:张瑞敏名言“日事日毕,日清日高”。指全方位地对每个人每一天所做的每件事进行控件和清理,做到“日清日毕,日清日高”;每天的工作每天完成,而且每天的工作质量都有一点

(1%)的提高。日事日毕,解决基础管理问题;日清日高,解决速度问题。因此,不要将今天的工作推到明天,明天的工作推动后天,都堆到一起不得不做时,工作强度大,也易出现错误。正如名言所讲,今天的工作今天完成,最好有1%的提高。

2、主要指我具体工作中作为电话催款员的侧重面---时间紧迫感。在我看来,今天是什么?今天是可控的;明天是什么?明天未知的,不可预测的。因此,今天能收回的钱今天一定要收回,明天收回的钱也要尽可能的今天收回,早一天收回欠款,公司就少一份风险。

四、批评和自我批评

批评,在这里主要指领导的工作,如果员工做错事,而且比较严重,就一定要批评,让他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自我批评,主要指在工作中,不管别人还是自己出了错,都要认真思考总结。如果是别人出的错,怎么才能归避风险,保证不发生d 自己头上。如果自己出了错,要总结原因,如果只是粗心大意,下次一定多多注意,如果是工作流程上出了问题,要写建议汇报给上级领导。总之,善于总结,才会进步。

“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去了,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溜走了一日。我掩着面叹息。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 时光易逝,在平淡的日子里,要珍惜每一天,坚持把简单的事情做好,坚持把平凡的事情做好。

山西小松债权部:吴琴芳 2015年5月24日 联系方式:15834116269


  网站地图